第538章 李大总统的算盘
作者:战列舰|发布时间:2024-06-29 02:17:39|字数:14410
英美法俄四国公使在英国公使馆碰面,这么大的事情,第一时间调查局把这情报摆在了大总统的桌子上。调查局自从将注意力开始向北京转移后,东交民巷也被调查局安插了不少眼线。尽管很难打听到四国公使碰面的内容,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外乎就是远东的那点事。
18日上午九点,刚刚处理完日常公务,李大总统锁上了办公桌的柜子,正要往总参赶去,却不想蒋方震在这个时候来了。
“总统,山东那边季将军打来电话,说老寨顶那里已经很吃紧了,我个人判断,是四十九师他们该撤下来地时候了。您看是否按计划立即明四十九师一部后撤,向正面的十八师团让开通往青岛的通道?”这蒋方震自开战以来一直都在后方协调前线的战事,只不过他本性不适合做这些,让他做个参谋长出谋划策还行,文人的根骨让他不如多年领兵的蔡锷更适宜陆军总长这种临机应变的工作。
“四十九师吗?”
李汉拿起了桌子上他的军帽,在手里无意识的把玩了起来。四十九师是冯国璋派遣北上的力量,虽说说得难听一点,但四十九师并不是隶属中央的嫡系,从将领吴佩孚到下面的军官们,多数都是北洋系出身。所以,现在政治手段越来越果敢的他在四十九师北上之后,虽然给补给满装,却在派遣往前线的十分吩咐季雨霖多加照顾,哪里危险让四十九师顶哪里。说难听一点就是借着日本人的手,除了冯国璋的力量。
“四十九师的伤损情况如何?”
“不太理想,吴佩孚也算是一员虎将了,但直面日军第十八师团,从开战以来便是遭遇压制。我们的主力跟炮兵主力都按照计划示敌以弱,四十九师在火力不占优势。据前线最新传过来的数据,已经损失了九千多人了。现在青岛的野战医院里,基本上都是四十九师的伤兵!”
李大总统面无表情,仿佛没有听到四十九师的损失一样。
“蓝村六旅的情况如何?”
胶济铁路对于山东的重要性稍微有点眼力的人都明白,日本人不惜放弃了在黄岛刚刚打开的局面,将第六师团从黄岛运回即墨一线,打得就是胶济铁路的主意。不夸张的说,德国人在山东经营的产业之中,就属胶济铁路最是精华。而且,战时胶济铁路也是山东物资运输的关键,若不是担心自己守不住,给日本人占了去,你道德国人会心甘情愿的,允许中国暂时征用胶济铁路吗。
不过,没关系了。既然已经被中方征用,日后德国人再想拿回去就没有可能了。胶济线,现在已经被中国看成是自己的东西了。
“六旅直面日本人的第六师团,损失只能用惨重来形容!”一提到了国防劲旅第二师的损失,蒋方震也多了几分凝重,虽然很讽刺,但在中央跟总参的眼力,国防军还是有嫡系跟杂牌之分的。毫无疑问,四十九师暂时就不属于国防军之嫡系师。
“六旅满编时共六千七百四十一人,战后我们先后补给了两个步兵营、一个炮营,后来又调去了两个步兵团,根据命令今天再从二十三师调拨一个步兵团加强六旅阵地,据统计,六旅已经阵亡五千多人了!”
这是个沉重的话题,尽管北京远离前线千里之外,李大总统心里依旧沉甸甸的。蓝村现在就像是一个绞肉机,尽管他们现在先后调集了一万多人投入战线,但日本人对于胶济铁路的野心让第六师团现在合兵一处的主力仍旧持续向蓝村胶济线逼近,现在胶济线上若不是六旅的牺牲,日本人已经占领了胶济铁路一段,扰乱了国防军在山东的物资运输渠道了。
他的手微微一抖,把玩的帽子又被他重新放在了桌子上。
“让二十三师再抽调一个炮营过去,原则上我们是要示敌以弱,但不代表胶济线就可以有事。蓝村这一线必须守住,现在正好,让日本人的第六师团看到希望,把他们牵制在这个点,以方便我们的部队进行战略迂回。”
沉吟了片刻,他才想起来蒋方震最开始的提案,便点头道:“就按你的意思办吧,四十九师让他们扯下来,给日本人让开青岛的大门!”
蒋方震点了点头,李汉很少干涉他的指挥,也很尊重他的判断。有这么一个肯承担责任而且放手让他施为的最高决策者在,让他很安心,也觉得责任重大。
不过,让日本人向青岛挺进,真的没问题吗?他不是个能藏住话的人,战术上他自然国内少有能跟他媲美的人,但在战略上,无疑他要差一些。之前的计划是李大总统提供了骨干,然后总参的上百参谋们一点一点丰满的,对于让日本人攻入青岛,原则上他能接受,但情理上无法接受。因为按照之前的计划跟准备,他们其实已经基本做好了向山东登陆的日军展开战略反攻了。
李大总统脸上挤出些笑容,表情却十分清冷,很有几分皮笑肉不笑的感觉,“百里,战事上我不如你多了,但眼睛不能只看着沙盘,要考虑的地方多了去了。”
这一段时间来,不但山东前线向他问责的声音越来越大,就连国内关注山东前线的其他势力跟百姓们,意见也逐渐多了起来。在开战前他其实肚里就已经有了腹案,但一直都只能给少数人透露一些,就是担心暴露了自己的战略,现在眼看着大局将定,多少有些不吐不快。
示意蒋方震跟上,自开战后他的办公室里也让人架上了一个小号的推演沙盘,正是山东前线的缩影。旁边的墙上还挂着幅不小的地图,竟然占去了小半边墙,是整个远东包括外蒙跟日本在内的战略地图。
“起初是担心日本人在东北闹事,我从四月便提防着他们,到山东危机前,政府一刻也没有放松警惕,向华北地区集中了上万吨的物资分散在京汉、津浦铁路沿线各城市里,就是为了东北做的准备,我是这么想到,倘若五月咱们在东北跟日本人打起来,随时都可以将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东北,好给日本人一击迎头痛击!”
他是没办法告诉任何人,他知道一战将在今年爆发,到时候欧洲列强的注意力被分散之后,日本人便要寻机在远东挑衅,而山东就是他们早就眼馋的大肥肉。这些‘远见’实在是无法解释,他就只能拿东北说事,最多时候多了个有远见的赞誉就是。
蒋方震眼中多了不少佩服,李汉说得这些,他们心里多少都有数。最初的时候还摸不着头脑的,问他他也不回答,现在才知道原来是为了东北做准备。
舒了口气,李汉盯着地图眼神莫名,“日本人没在东北寻衅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也让我松了口气。你看,如果我们跟日本人在东北打,不但要面临日本满铁武装、辽东半岛驻军还有朝鲜驻军,接近仅仅陆军方面,就有近十七万人。当初成立东三省剿匪司令部,其实就是东北大军区的预演,名义上是打着剿匪的旗号,其实就是为了应付日本人在东北发难的先手。之前我便有意将东北驻军扩增到八个师,但东北战略纵深太广,日本人在东三省经营了十几年,真要在东北打,我们肯定是要吃亏,损失个几万人都是事小,我担心还要给日本人占了奉天!”
手指在地图上标着朝鲜、辽东半岛的地方各自点了几下,这才往下滑到山东的位置,“山东危机的爆发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却令我真松了口气。我们战前为了东北做的准备,跟日本人在山东打一场绰绰有余。你看,日本人在朝鲜跟辽东半岛的驻军都是紧挨着我们的领土,完全可以从陆地上发动进攻。但是山东不同,山东之前是英德两国的势力范围,德人占了上风,日本人英国人的盟友自然也是德国人打压的对象,所以他们在山东跟附近没有任何的军港跟租界,日军要侵犯我们,只能通过海上运送兵力。我国的海军的确不行,但自青岛至日本国内上千海里的海洋却成为了我们最好的盟友。你看这一战,日本人光是运兵船跟商船便动用了二十多万吨的船只,这么浩浩荡荡的一趟,只是为运送物资就需要大半个月,我是这么想的,日本人不可能运来多少兵,三个师团便是上限了!”
“如果是三个师团,我们国防军就算是打得艰难一点,但最后是一定会胜利的。因为我们一直在进步,一直在不断的汲取欧洲最先进的战术跟武器,而日本自日俄战争之后陆军战术跟战略素质则一直都在退步。结果令我惊喜的是,出于对我国的傲慢跟瞧不起,日本人竟然只派遣了两个师团。你们可以说我是疯子,但两个师团在我来看,这完全是日本人送来送死的!”
手指重重在地图上的山东位置点了几下,李大总统一脸狂热跟兴奋。
“来沙盘!”
他说了一句便走向了旁边的沙盘,“现在国内质疑我的声音越来越多,他们说的对,我们国防军在山东的兵力已经突破了六个师十一万人,还有飞机跟战车等武器,为什么却给日本人打得毫无招架之力。你看,现在即墨这一线,日本的第六师团已经集结在了这一点,而几十里外,日军十八师团在这里,看……已经快要突破青岛外围我国防军设置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你注意到了我们被击溃的主力了吗?看清楚了现在的驻军方位,这里是第二师的主力、这是四师、这是二十三师,其余运动跟隐藏部队的方向。”
他在沙盘上不断的在几百里的战线缩影上,将分散在上百里内被日军‘击溃’或主动撤退的部分一个个的军旗向他计划的方位推进。
蒋方震靠近一看,脸上顿时精彩了起来。因为此时已经赫然变了一个模样。数十个原本分散各地的旗帜,竟然将第六跟十八师团围在了一个大圈内!
“大总统,您是……”
“不错,按照总参提交的计划,我们只要能接受损失,十月结束前定能将日军赶下海去。可那样又如何?日本这个国家我狠了解,不将它打疼了,叫它伤得短时间内像动弹伤口就要流血,它是不会放弃对我中国的觊觎。现在的欧战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但绝对是上天恩赐我国的天赐良机,你可知道自欧战开始之后,我国的棉纺织出口比已经达到去年全年总额的三分之一,重金属等为我国攻陷了九百多万元的财政收入,按照财政部的预算,如果欧战能够持续半年,这半年内我国财政收入将能达到九千万元以上。这么好的机会,我们不将日本人打疼了,如何能够赢得安心发展的机会!”
手下意识的盘在了沙盘桌上,震动令沙盘内以免代表国防军二十一师的木刻旗帜标示倒下。李大总统却没有看见,声音越来越高昂,“你看,只有将日本的五万多军队全留在山东,一下子损失了两个师团,定能让日本人感觉到痛,到时候他国内便是震怒,但我国只要政府表现的强硬,不惜同日本全面开战。再有洋人从中周旋,我国能看到欧战的机会,日本人又焉能放弃了?接下来多半是谈判,日本人只能咽下这口气,等日后再找我麻烦!”
时间……中国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时间,只要再给中国留出了三五年的发展时间,百万精锐国防军组建完成,在陆地上任何人想要侵略这个国家,都只能接受折戟的命运。就算是英德那样的海军强国全力来袭,最多中国暂时放弃了领海便是,等强大了总有一天是要收回来的。
要彻底埋葬日本侵华的两个师团,能否成功的将之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才是关键。之前李汉还在头痛,因为日军三线作战,将兵力太过分散了,他都已经接受了,准备松开四十九师的缺口,放日本人进青岛,然后调集兵力堵住了十八师团后退之路,出动轰炸中队利用汉阳兵工厂按照他的指示,在德国援华军火专家的帮助下研制成功的燃烧弹跟航空炸弹,摧毁十八师团携带登陆的物资,令被困的十八师团缺粮少弹,为围击各部尽可能的减少损失。而第六师团,即墨段的日军,他也为之准备了一件利器。不过到时候黄岛一线的第六师团一部国防军便无暇顾及,那近万人一旦发现了北线军队遭遇重创,肯定时能逃回国内的。
这可就不美了!
不过还好,总算是上天也帮他。第六师团竟然突然挥军不再向青岛强攻,反而挥军向内陆挺进,更加远离了海岸线,向着卡住了胶济铁路命门的蓝村发动强袭。国防军不备之下给第六师团一度将兵锋推进到距离胶济铁路只有十里处。双方在蓝村打起了阵地战,日本人看到了希望,竟然放弃了黄岛战线,将第六师团南下的一万多人抽调了回来。这可真是件令他惊喜的事情。
“让日本人攻入青岛是全局战略需要,德国人在青岛经营了那么久,四十九师让开了大门后,日本人将直面德国的东南炮群,在尖锐的枪头撞了上去,短时间内也难以攻陷下来,日军受挫短时间内难以再往前推进,正好给了我们调兵包围日军的时间。”
李汉很快便发现了自己的失态,索性还好,屋子内只有他跟蒋方震两人,而蒋方震的注意力都给他的战略所吸引,现在正皱眉盯着沙盘,估计在脑袋里推演全歼日本两大师团的可能性。
他咳嗽一声,惊醒了蒋方震,两人发现对方都有些失态均是一笑,李汉这才说出了他让四十九师让开青岛大门的最后一个理由。
“让日本人去打青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似乎最近德国人在欧洲的顺风仗打得太多了,德国人的傲慢又冒了出来,我们最近跟德国督促让其尽快移交青岛,德国人一直推三阻四的。老祖宗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日本人想要青岛,德国人不愿意移交青岛,就让他们碰上去咬一架吧。让德国人吃点亏,他们才会乖乖的让出青岛。”
“前线对日军的杀伤还有对他们锐气的消耗,已经超出了预期。日本人的情报素来不差,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我们在山东集结的兵力。日军来山东不是旅游的,第一目标是夺取整个山东,第二目标是德国人在山东特权,第三目标才是青岛。我国防军在山东驻有重兵,国防军跟日军打了大半个月,先后打死打伤的日军也有数千人了,他们应该清楚就靠那点兵力,是不可能击败我们在山东的兵力,第一目标日本人已经不可能达成了。受限于财政跟国内越来越多的米乱日本恐怕不会再继续派兵了,而第六师团转而攻击胶济铁路让我决定了日本人的算盘,他们现在的目标是拿下青岛,然后通过谈判或者讹诈,尽可能的争取继承德国人在山东的特权。”
似乎将心里憋了许久的计划吐了出来,李大总统心情痛快了许多,“七天……不,最多再给他们留五天的时间,五天内我让他们尽情的进攻,五天之后等我们的合围圈成型,就等着咱们大军给他们送终了吧!”
面上尽是冷笑,为什么国防军要在山东前线修筑三条阵地,并且在开战后先后放弃了一线、二线阵地,就是为了将日本人引得距离海岸线越来越远,远离了他们舰队保护,现在第六师团跟十八师团的主力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被引到了远离海岸五六十里外的内地了。只等他们的军队堵住了他们逃往海边的通道,便是国防军发力之时。
“为了叫日本人更能感觉到痛,我会通知前线,我们只收日本重伤的战俘,轻伤跟完好的都不要,日本人在前线是这么虐杀我们的俘虏,从甲午战争到山东危机,该叫他们偿还些利息了!”
他冷哼一声,“中国,没那么多的粮食!”
第五百九十四章
一阵马蹄声飞扬,几辆马车在百余日本骑兵的保护下,缓缓驶进了后北顶的日军第十八师团新指挥部。这里距离海岸线只有三十多里,是十八师团现在的物资集中地。因为前线战事的吃紧,原本驻扎在这里的工兵第12联队已经被神尾光臣派往了前线,现在驻扎在这里的是辎重兵第12联队。作为日本陆军中仅有的几个拥有超过两万五千兵力的甲等师团,第十八师团共有三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跟一个骑兵大队共六个联队一个大队。
马车缓缓停了下来,马车里立刻跳下来了十几人,为首一人起身不凡,一身七成新的日本海军中将军服,手里拿着的也不是文明棍,而是学着陆军将领提着一把上书‘明治宝物’的日本皇室御赐军刀,正是海军加藤安吉中将。
在海上颠簸了那么久,就算是加藤安吉这样小半辈子都在海上漂泊的海军将领,也忍不住一阵欢喜,终于能够踏上陆地了!他是受到神尾光臣中将的邀请前来,因为就在昨天,十八师团经过了连日的恶战,付出了六千多人伤亡的惨重代价,终于击溃了对面的国防军,将战线推进到了张村河畔,河对面就是德国人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修建的东南炮群,以围子岭、老鸦岭、双峰山、枣儿山等几座山岭基础,集结了五十多门大口径重炮的德军永久军事建筑群。
加藤安吉中将看上去面色很好,尽管日本陆海军一贯的不合,令他很难不对陆军这一次压过海军一头,即将攻入青岛而感觉不爽。但总归他还没有忘记身上肩负的职责,眼看着将只要摧毁了对面的那几座德国炮台,往后几十里可谓是一马平川基本上就只有几个德国步兵营占领的低矮山头了。相信以大日本军人的勇武,一个冲锋就能拿下来了。
不过不爽的情绪还是需要发泄的,加藤安吉中将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在人群当中发现了满面征尘,左手还挂在脖子上面虽然换了一件干净的军装外套,但是衬衣领子还是漆黑的第十八师团步兵第56联队大佐联队长松下兵卫门,他也在那里行着标准的四十五度鞠躬礼。加藤安吉中将似乎没有看到旁边的神尾光臣中将伸出地手,大步一直走到步兵第56联队大佐联队长松下兵卫门的面前,双手扶住他的肩膀:“松下君!真是辛苦你了!56联队一直在前面攻击前进,是皇军的开路先锋啊!怎么样?伤势严不严重?贵部56联队的补给整顿情况如何?下面的战事,还有你的部下当主力啊!”
神尾光臣中将面皮一阵赤红,但很快被他压制了下去。他吸了口气平息了心中的怒火,道:“欢迎贵官到来,此次邀请贵官前来是有要事要商,贵官若是精神尚佳,为了我大日本帝国,为了天皇陛下,请与我指挥部一谈!”
总归他还记得自己刚刚击溃了对面的国防军第四十九师,根据几日来的估算,他们在过去七天内至少重创击毙了对面的五六千支那军人,受伤的只多不少。尽管十八师团也付出了部分代价,但眼看着将攻入青岛,一切都是值得的。
连续半个月的恶战,神尾光臣已经发现了,他们面对的支那人不但装备还是训练都比过去要强得多,尽管士兵的战斗意志依旧不高,但依靠着不差于帝国乙等师团的装备,现在在山东他们每击毙跟着重伤两个支那军人,自己也差不多要付出一个损伤。这叫神尾光臣已经认识到了像依靠两个师团拿下山东已经不可能,他已经向国内拍了电报,要求将已经集结完毕的近卫师团派遣往山东。可惜,国内的回答令他十分失望。英法几国已经警告了帝国,不允许在华的战争规模继续扩大,否则他们将不得不考虑强行介入战事。
这自然是洋人的口头威胁,因为现在除非英国调用英印殖民地军队,俄国出动远东驻军,不然,英国是没有任何能力从国内调兵过来的,法国更不可能。但这也是一种态度,它表明了西方白人对于帝国想趁机向远东扩张已经十分警惕。而且,国内的糟糕财政才刚刚因为欧战的到来有所改善,却因为中国强硬的抵、制日货,致使财政危机进一步加大。现在在国内,连原本支持政府的三井财阀都打响了退堂鼓,更别说商界其他势力了。美国自日本向中国派兵之后便一直都在催促帝国尽快交付一笔到期的贷款利息,有一千多日元之巨。国内最近四国地区又爆发了米乱,为了避免那些刁民将祸乱蔓延,帝国本土的驻军已经不能动也没钱动了。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在反驳了他的增兵请求外,反过来还向他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即,国内希望他能够尽快的结束山东战事,就算是不能侵占全山东,拿下青岛并占领胶济铁路是必须完成的战略。
为了尽快的达成国内的要求,他现在需要更强的火力。
十八师团刚刚跟国防军第二师一部以及四十九师交战十数日,四十九师尽管一直都被十八师团压制着打,但对面的将领吴佩孚是个意志极其坚定的军人,他可以下令组建督军队并亲自枪毙了数十名逃兵以避免四十九师溃散,前也是死后也是死的四十九师的新兵们最终绝望的选择了成为英雄而死。尽管火力不足,尽管训练不足,但是四十九师的士兵们还是给予十八师团迎头重击,数次击溃了55、56联队的强攻,令十八师团士兵伤亡两千多人。第二师更是不愧为支那军主力,战线前面机关枪和迫击炮的发射密度,让每名士兵只携带了五十发子弹的日军步兵羡慕不已他们简直就是在用血肉向前开路!一路打下来,双方伤亡均重。十八师团至今只能抢占了它的几条阵地逼迫它后撤重新驻防,始终不能向击溃四十九师那样,击溃第二师。
虽然他们的作战地图上面,已经标出了一个个支那军部队的番号旁边都注明了被击溃、击退、严重削弱等标记,但是作为一个一直在前线的陆军将领。神尾光臣中将总有些隐隐约约地不安,每当他在望远镜里看着西面那广袤无垠的中国土地,还有崇山峻岭他总是有种预感,支那人地力量绝对不止这么一点。
加藤安吉中将也知道现在的局势正是攻占青岛的最后准备,便点了头,没有跟他继续意气相争下去。
一行将星闪亮的军官们在大队随从的陪同下,向着几百米外,重兵把守下已经被辎重12联队施工建设成为一个初步完善的物资中转站的村庄内走去。
大量物资堆积在这里,弹药粮食马草装具堆得山一样高都盖着防水的油布,还有专门为军官们提供的上好日本酒和肉罐头等食品,讽刺的是这其中一部分还是战前在中国购买的。周围还有还有专人看护满载物资的马车,他们将随着命令朝前线输送物资。不时还有大队大队的马车从西北方面的前线下来,上面装的都是伤员。尽管已经十月份了,但前线恶劣的环境跟药品的不足,令成群结队的苍蝇就在他们的头顶飞舞,有些人在漫长的输送过程当中已经送了性命。
这些军官们正好经过一个运输伤兵的车队,都相对无言那些还能动的伤兵看见了马上的这位大将,都强自支撑着站起来,声嘶力竭的喊着:“天皇万岁!大日本帝国万岁!”然后就是狂笑,这些明显都是在战场上面神经错乱了的家伙。
军官们似乎不敢面对这一切,飞快地朝司令部行去。这个司令部是日本工兵的杰作,原本是村里的一个大族祠堂,因为位于村庄不显眼的一角内,是躲避来自天空上支那人飞机的理想场所。被神尾光臣命令工兵加固还挖了地下掩蔽部。
众人进了祠堂内之后,进入阴湿的地下室内坐好,神尾光臣知道现在时间有限,也没有在做耽搁,直接开口道:“贵官,我大日本皇军如果要在短时间内攻克对面的青岛独军炮台,尚需要几门可对炮台造成威胁的重炮。但现在国内拒绝出兵,第六师团在北线,为了我帝国的国运,正在持续且坚定的向支那军队发动强攻,目标直指胶济铁路南支线。而我十八师团也无暇分神,希望贵官能够同意,暂时拆卸几门重型舰炮并派兵陆运上岸,以作攻城之资!”
担任青岛攻略的日军炮群原本较为齐整,分野炮兵、山炮兵、野战重炮兵和海军舰炮群。日军野炮兵主要装备为92式步兵炮跟41式山炮,因最大射程、性能还是威力都不足以威胁德军炮台。而山炮兵则主要为38式野炮,是德国轮式75mm克虏伯野炮的仿制品。但该炮虽然威力不小,但因为造价高昂,因此十八师团之中装备的并不多,只能集中起来对部分炮台进行压制。令人十分遗憾的是,在半个月前的那晚的鱼雷快舰夜袭中,装载野战重炮兵装备的十门108mm榴弹炮跟四门150mm重炮的那艘货船被击沉,导致十八师团的陆上攻坚能力严重受创。如果是依靠常规手段拔除独国要塞,没有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很难完成。日军现在等不起,所以,才有了神尾光臣现在的请求。
第五百九十五章
“又有一个编制被打残了!”
在潍县的华东军区司令部总司令办公室里面,气氛紧张得一点火星就能燃起大火一样。
铁青着一张脸,作为前线的最高统帅,季雨霖双手微颤的拿起面前一张前线战报。许久,才叹了口气,将它放在桌子上,掏出一根仿制德国万宝龙制造的安庆‘共和牌’钢笔,在文件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二十三师第104团九成以上的兵员都折损在了19日这一天的战事中。日军第六师团连日强攻蓝村始终不可得,似乎有些烦躁跟不安了。第六师团挥军一部攻向西北二十里外大沽河畔小镇南村。很不巧在南村国防军有一个野战仓库,是用于反击运动兵团的补给仓库,那里不但有着一座隐藏的野战机场,还有六百多顿的燃油跟一千发新式燃烧弹,还有不少的其他弹药等物资。更令国防军惊出了一身冷汗的是,用于反击的部队,一部正潜伏在南村后方不足三十里处,哪里隐藏着一个将用于反包围作战的步兵旅,因为人数众多是很难保证日军进攻南村之后不被发现的。
觉察到不利之后,季雨霖一边向北京请示,在命令尚未下达之前,他又果断的做出了命令。命令已在蓝村坚守几天的第六旅残部做出无力抵挡日军第六师团的模样,撤出蓝村,放弃胶县至青岛段的铁路让与日本人。这是个很冒险的选择,因为季雨霖的命令与总参坚守蓝村保证胶济铁路安全的命令有错出路。不过在暴露潜伏的合围部队、隐藏兵力面前,季雨霖果断的选择了将直达青岛的胶济铁路让给了日本人。
累经数十场的战斗,他的指挥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在危机关头,季雨霖冷静的对前线的局势作出了判断,首先是自己一方,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将第六师团跟第十八师团困死,然后掩护后方的潜藏部队进行迂回运动,争取合围两大师团。而他选择性的放弃部分段的铁路控制权,等同于将一直没有纳入包围圈内的第六师团也彻底的网兜进了包围圈里。很明显相比只占据了大沽河上游优势地位的南村,日军更在乎胶济铁路的利益。在这个时候,国防军突然‘崩盘’,第六师的选择无疑是放弃向南村进军,然后集中主力继续南下,顺着胶济铁路或向胶县方向挺进,或者干脆直接攻向青岛,回合十八师团合力攻城。
只能说,季雨霖的冒险成功了。已经补给了四五次仍旧被打到不足四千兵员的第六旅撤离蓝村的一幕只能用狼狈来形容,那是丝毫遮掩不了的狼狈。连旅长肖楚晨都在前线视察时给弹片削伤了手臂,光是后方触出动用于运送伤兵的骡车就组织了六百多辆。尽管日军第六师团依旧留下了一个大队向南村挺进,但主力却有向蓝村集中,拿下了蓝村之后,他们距离胶济铁路只有不设防的几里路的距离。比如国内要求的这条山东经济线,第六师团显然要比南村更有兴趣。
在北京,刚收到季雨霖自作主张的放弃蓝村将胶县至青岛段胶济铁路南线让给日本人,两人还心中一阵紧张,连神经也绷得紧紧的。但很快前线传过来的消息便令他们放下心来了,因为第六师团在拿下了蓝村之后,终于主力尽出,也踏入了国防军设好的包围圈内。而这时候,不知道十八师团是从哪里弄来的攻坚重炮,据陆航的侦察机报告,德国人建在围子岭、老鸦岭、双峰山、枣儿山一线的几座炮台遭遇了日本重炮编制的重点拔除,在百余门火炮一日夜倾斜了高达三千多发炮弹之后,老鸦岭、双峰山、枣儿山三线炮台先后被拔除,驻守的德军不是战死便是被俘。尽管地势最是高险的围子岭德军还在困守,但日本人只留下一部兵力用于牵制。第十八师团主力尽出,直朝着青岛城扑去。
连日来前线的胜利,在日本国内报纸上面终于出现了得意洋洋的报捷消息,“我神勇无敌之皇军,已于山东前线击破支那政权所谓王牌之二师、四师,重创四十九师、二十三师诸部,支那军队被迫撤离百里,被我无敌之皇军攻陷各处阵地,让开通往青岛之通道。现仍发现支那军拼凑之杂牌部队,妄图从西面威胁我无敌皇军,经皇军熊本兵团(第六师团)向西扫荡,支那军一溃千里胶济铁路胶县以东至青岛段,已全为皇军所掌握,支那军无谓之抵抗已被粉碎。现在前线各兵团已准备会攻青岛。实现东亚之彻底和平。皇军本次远征,纯为友邦之和平,旨在安定东亚局势。并无惩戒支那李汉政权之意。战事终了之后,愿于北京政权举行谈判,处理善后事宜云云……”
日本国内那些军政大人们也弹冠相庆,日本这一次冒着财政破产的危机,盯着巨额财政赤字,从各处挤出军费用于侵略山东。尽管只动员了五万陆军跟一万多海军动员,但如此如此大规模地部队远征已经令日本财政陷入破产边缘。能够占去一段胶济铁路,再拿下青岛。到时候战事就算是不再往下打,打完这仗,也可以慢慢的制压宰割中国了!
而在北京、西安跟上海等地,不了解局势的人们却是一阵惶恐,政府内部也是纷纷扰扰的,甚至在西安刚结束了国会大选第一轮,正在进行第二轮选举准备的时候。有人眼红在第一轮中,以李汉为最高党魁的共和党在大选中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因此借机跳将出来闹事。借口‘国防军’在山东的大败,不但主动要求国内公布伤损情况(北京一直秘而不发,到现在国内也不知道前线伤损情况),甚至还有议员在酝酿弹劾临时大总统。
他们认为李汉从在山东跟日本强势对抗便是冒险的开始,是要进行一场独断的冒险。而现在,独、裁的他将整个国家都拖入了这样的危局中。他们反复引申甲午中日战争跟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为自己中国现在不可能战胜日本,只能向日本示敌以弱的态度做参考。还呼吁全国国防军精华一旦在山东损失殆尽,要追究责任,李大总统首当其冲!并认为只有他下台了,和日本才能更好打交道一些!
这些杂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中国素来都有三人成虎的恶习,不少李汉的铁杆拥护者现在也只是感到灰心失望难道民族复兴的曙光,只是偶一闪现就要重新坠入无边的黑暗?这个民族,还要在屈辱里挣扎多久?山东,难道就这样丢了?李汉也遭受了他第一次的惨重失败?若不是现在北京李大总统在地方各省尚有不少驻军没有调动,震慑了不少有异心者,指不定又是什么局面呢。
西安,李汉向汤化龙跟饶汉祥两人通了电报,并命令当地驻军跟他任命的西安市市长陈天祥小心谨慎,陕西落入他手里之后经营已经几年,西安更是经营的重中之重,只要驻兵不乱,当地民心是不可能会乱的。所以,他也装作没有看见,任由陕西西安那边一群跳梁小丑上下跳动闹事,就等他腾出手来,有百般手段对付他们。
但是这时春风得意的神尾光臣中将才不管中国人怎么想,作为遣支陆军的统帅,他的计划现在正在一步步的走向成功。第六师团成功占领了胶济铁路一段,而由他亲自指挥的十八师团,也攻入了青岛外围炮台。支那军在山东主力已遭遇重创,甚至多数阵地出现了狼狈溃逃的一幕,这也都是令他兴奋的地方。不过令他稍微不安的是,现在日军的补给线已经拉的很长了,从现在第六师团跟是十八师团所在的地方,到海边已经有五六十里之远,运输线压力很大,补给也到了极限,青岛居然还不肯投降!
在1914年10月21日,已经等待不急的神尾光臣中将终于压下了心里的最后一点不安,向全军下达了命令:“熊本兵团向南,本部向西,全力攻击青岛要塞!”
炮声连天彻地,青岛这个恐怕已经数百年没经历过战争的地方,在经德国人之手由一个小渔村变成了现在远东第一流的要塞城市后,第一次遭遇了炮火袭击,而且是黑夜白昼不分。日军辛苦运上来的弹药,这个时候毫不吝惜的倾泻在对面的德军守军的头上。日军对青岛形成了更大的环攻态势,第六师团在北,自胶县方向沿铁路主力不断南下。十八师团在南,主力向西不断撕裂德军的兵防线,向着青岛进军。在胶州湾内,日本海军舰队沿海出击,直接用炮火支援前线作战。
德国人在国防军主力同日军拼死交战,青岛还没有受到日军攻击的那段时间里守军已经尽可能的加强要塞的工事。因为德军已经迟迟不愿意交付青岛,中国方面以兵力不足为借口,几天前已经将派遣到青岛的一个步兵旅抽调走,至于去了什么方向,德国人就不知道了。
失去了国防军的帮助后,德国人尽管在山东也有几千驻军,但显然不是近四万日军陆军的对手。因为面临两线作战,德军指挥官一方面下令将守军分成三股,一股驻守沿海炮台防备日军海军突然运兵登陆。一股北上炸毁铁路,依托工事阻击南下的第六师团,一股用于抵挡十八师团。祖国在欧洲接连传来大胜的消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跟自尊心,令这位德国军人不愿意给祖国的荣耀抹黑,不少军队中甚至组建了‘日耳曼十字军团’类似的组织,德军守军士兵需要宣誓宁可战死也绝不后撤跟投降,方能被吸纳为成员。可见德国人为了战争大局也有牺牲到底地决心,于是这场战事就成了远东继旅顺战役之后,另一场日本跟西方列强国家之间发生的攻防战。
日军从21日凌晨开始,就以56联队一部发起过试探性攻击,侦察守军守备弱点,探明火力配备。日军的攻击作战一如既往的凶顽加上胶济线西面进展的节节顺利。气焰也高到了极点。不管天气如何,不管支援,他们进行攻击的火力还相当的薄弱,仍然秉承所谓帝国陆军的传统。发起了一波波的人浪攻击整条青岛守备线上面,就看到黄色的浪潮此起彼伏,攻击无日无夜。德军守军兵力分散各处,在人数上有着绝对的劣势,在十八师团的冲击下,守军原来在通泊河西岸的前哨阵地逐步放弃退缩到通泊河以东的要塞区主力阵地上面。而十八师团,仅仅在前哨战中,就因为守军优势火力的杀伤,伤亡两千余名官兵。
面对山东前线的陆军损失,神尾光臣中将迭次要求国内向山东增派更多的兵力。他在发往国内的情报中第一次承认了国防军跟德军的守军十分顽强,对皇军主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又乐观的预计只要再有一个师团一起动手的话,他定然能在十一月初整个山东,彻底奠定本次远征的胜利。
说到底,神尾光臣其实一直都在对着突然溃退的支那国防军有所警惕,他担心万一现在帝国陆军主力都在强攻青岛的时候,支那军队再杀出来,到时候他们腹背受敌,可就十分麻烦了。
日本国内再一次驳回了神尾光臣的要求,山县有朋元老亲自向他做出指示,要求皇军的勇士们只需英勇的拿下青岛跟胶济线,其余的战利品就交给政府去同支那政府谈判吧。
神尾光臣中将的担心似乎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一直到23日,被击溃的支那军队尽管看得出来在一直集结军队,但始终没有勇气再一次面对帝国军队,这无疑为他们强攻青岛要塞争取到了时间。青岛德国守军,也因为日军争分夺秒的总攻命令的下达,而陷入了最危险紧张的时刻。
战壕顶部被炸得焦黑地土块一动,就看见一个望远镜伸了出来。望远镜地主人是一个年轻的德军陆军中尉军官,他是小湛山阵地群一个连哨工事的主官。凌晨的时候挨了日军一阵集中的炮火接着就是一个多大队的日本兵朝他所在的阵地正面冲击。现在他们所在的自己阵地前面的铁丝网已经被炸得精光,尽管让对面的日本军人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但日本人还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付出了众多的损失一直冲进了战壕打起了交手战。营里调了预备队反击上来好容易将这些日军击溃下去,但是全连还有增援的一个排,现在只剩下四十二人了,而且他们唯一的一挺马克沁重机关枪跟两挺迫击炮都在之前的战事中受损。就只有一挺从冲锋的日本人那里找到的哈奇开斯机枪了。
战壕附近到处都是尸体跟血肉碎块,阵地前面鬼子地尸体黄乎乎的一片,他们地高顶大檐帽更是滚得到处都是。一个鬼子的准尉军官尸体伏在铁丝网残留地桩子上面,下半截已经炸没有了但是脸出奇的没有受到伤害,一双死鱼般的眼睛就这样了无生气地盯着他。
来自东普鲁士的年轻中尉并不感觉到害怕,他曾在非属殖民地服过役,在非洲德国人为了镇压非洲黑人的起义,可是炮制了不止一桩血腥屠杀,他能年纪轻轻的便晋升中尉,就是因为曾经跟小队其他几人一起,亲手镇、压了一个部落的起义,杀死了数百名敢于反抗德国殖民统治的人。杀的人多了,中尉也麻木了,现在就算是在死尸旁边,他也感觉不到什么异样。
掏出半包揉得稀烂的香烟拣了一根塞在嘴里重重地吸了起来,烟雾慢慢的在他头顶飘着几发零星的炮弹在周围落下,他连半点闪避的意思都没有。通泊河对面地鬼子也是七零八落地,几个焚烧尸体的大木头架子熊熊燃烧着黑灰色的烟雾直冲云霄,战场上特有的那种恶臭充斥鼻端,影响了他抽烟的心情。他愤愤的喷了口烟:“这帮该死的黄皮猴子,帝国早晚收拾了你们!”
一个营部的传令兵在战壕里面矮着身子朝他这里移动过来:“瓦伦特中尉,电话线接上了,营部那边要你听电话!”
中尉一愣接着就把嘴上的香烟塞到那个传令兵地嘴里,沿着战壕跑到了放电话机子的地方,拿起机子来吹了两下上面被炮弹炸落的灰尘,问道:“是我,瓦伦特中尉,有什么最新指示吗?”
机子地电话杂音很大那边几乎在扯着嗓子叫:“瓦伦特中尉,809阵地还能坚守多久?你们那里损失如何?需不需要补充?你们连坚持到拂晓,就可以换防!重复……”
瓦伦特中尉同样是拿起电话对着对面吼道:“让我们坚守到拂晓,上帝,你们这么不叫我们立刻去死。我们只有四十二个人了,几乎人人带伤。我们没有火炮、没有机枪、什么都没有,在我们对面,至少有一千日本人,如果没有更多的支援,我保证,下一次那帮黄皮猴子冲锋的时候,就是809阵地失守的时候!”
这几乎是整个青岛外围所有德国阵地的一个缩影。
仅仅两天,日本人就逐渐拔除了德国在外围的众多阵地,尽管也为之付出了五六千人的死伤,但德国人也因此伤亡两千多人,眼看着在日本人的主力尽出之下,德国人节节败退,青岛的失陷似乎就在这几日内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