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变局
作者:战列舰|发布时间:2024-06-29 02:17:39|字数:12561
从早上开始,神尾光臣中将就一直在指挥部里密切关注态势的发展,当步兵第五十五联队传来攻陷正前方支那军四十九师阵地时他心情十分激动,命人大肆嘉奖了五十五联队指挥官中田大佐。然而,当半个多小时后,五十六联队传来第二师阵地一同被拿下的消息后,他反而沉默了下来。
一句话形容了他现在的心情,怎么看都有种诡异的气氛存在。作为大日本帝国皇军的高级将领,素有智狐之称的他虽然也藐视支那军人的战斗力,但看人的目光却完全是三级分,他不会不清楚作为国防军主力的第二师的战斗力,因为那是一支如果仅看火力,还要在帝国军队之上的编制。
可是,现在就是这么一支军队,竟然在五十六联队的一次强推之下,被攻陷了阵地。或许真是因为支那人懦弱,大日本帝国皇军武功强大,但他也感觉到了气氛的不正常——支那人的兵太少了。按照他们得到的情报,在正面五万帝国军队所需要面临的可是高达七万支那军人,而且占据了交通优势,支那政府可以源源不断的将兵力从各地抽到山东了,据他所了解的支那人新成立的华东军区,现在掌握的军队就不下十五万人。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在前方战斗进入收尾时,他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他觉得其中的文章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三个小时以后,从前敌总指挥传来的情报证实了他的猜测。不仅第十八师团,就连黄岛跟即墨方向的第六师团,虽然都遭遇了国防军的阻击,但阻击力度并不大,这一场他计划中至少要两天才能分出胜负的战斗,竟然只用去了半天,就以对面的支那人狼狈的放弃阵地后撤而宣布结束。他们已经基本上完整的占领了支那人原本固守的第二战线,包括崂山在内的国防军炮营都被皇军占领,但落在他们手里的战俘却很少,总共还不到四五十人。而且,各处阵地都被破坏的十分严重,就以崂山炮台来说吧,按照工兵联队的意思,差不多要五六天才能恢复之前的规模。
有古怪,这里面怎么看都像是支那人主动放弃了阵地后撤,而当他下了命令严刑拷问被俘的支那军人后,得到了情报也证明了他心里的不安,的确,支那军队是接到了后方的命令,才毫不犹豫后撤的兵力。
也就是说,这是支那军指挥官们的战略吗?还是不堪一击?
神尾光臣为此伤透了脑筋,当下下达命令,命令已经完成了既定目标,并未遭遇顽强狙击的第十八、第六师团主力继续向支那军方向追去,同时下令两个登陆的骑兵大队派出侦察兵谨防支那人布置的陷阱。若宫号飞机母舰上的几艘飞机已经悉数被击沉了,皇军失去了来自天空上的眼睛之后,现在只能依靠骑兵的机动力进行侦查了。
没办法,他们在山东的很多探子都遭到了中德两方反间机构的联手打击,不但损失惨重,而且很难再从山东给皇军传来什么有用的消息了。
大军登陆眼看也有一周了,神尾光臣其实心中一直有个疑惑,为什么至今都没见到支那人的飞机?每天他们头上的确都有陆航的侦察机飞过,但支那人那唯一令他担心的飞机至今也只在击毁帝国侦察机的一战中短暂出现过。不仅支那人的飞机没有出现,还有支那人那传说中能够攻城陷阵的战车,他们也没有见到。不安在一点一点堆积,神尾光臣突然感觉到,在山东仅用两个师团恐怕很难短时间内摧毁支那的主力并攻占青岛了。国内给他的时间表是要求他在10月31日天长节前后拿下青岛,可目前看来,仅靠恐怕有些难度,他心里有些矛盾,要不要在今天向国内发送最新战报的时候,要求帝国增加遣支军队呢?
比如,再增加一个陆军师团!
看来需要跟加藤安吉联络一下了!
当天下午,崂山湾外海周防号上,日军遣支高级将领加藤安吉中将及神尾光臣中将就登陆军队所遭遇的怪事,进行了一番交流。
“神尾君,您认为支那人现在在进行着某种我们并不知道的计划?并确信对方的目标就是我大日本皇军?”
加藤安吉的舰队今天刚好在青岛外海进行补给,他们刚摧毁了德国在城阳区的近海炮台,正准备运送将黄岛的第六师团直接运往城阳前线呢。按照加藤安吉的推算,照目前的顺利情况来看,最迟再有十余日的时间,他们就能彻底攻陷青岛,而要拿下胶济铁路就必须摧毁国防军在山东主力,那么可能所需的时间就要长一些了。所以,神尾光臣要求国内增兵的主张他是同意的,但却不认为支那人现在正在进行着某种阴谋。
“加藤君,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我认为支那人现在的表现,很可能是准备收缩兵力,重点固守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你看,他们现在重新拉出的战线,是不是像一个套子,把我皇军主力套进去。我怀疑,这里面可能有阴谋!”
“贵官担心实在多余,你我与支那人打交道不止一天了,他们除了海军还算有些骨气,可你看陆地上的那些支那军人,我皇军主力还未到,海军只是放了几排炮,他们便乖乖的让出了海滩阵地,这等懦夫行为,以在下之见,支那人定是畏惧我帝国之兵威,怕了!”
神尾光臣微皱眉,他心里对支那人的傲慢自然也是不相信他们能耍出什么花样来的。而且现在又给加藤安吉一种暗讽,也是一阵心火上窜,轻哼了一声,将一点点担心压了下去,两人勉强维持着和睦的气氛勉强商谈了几句配合之后,便匆匆又分开了。日本陆海军自明治维新以来的矛盾跟互相歧视,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化解的。
为了验证自己的不好猜测,神尾光臣下令军队继续向国防军的新三线阵地发动强攻,因为第三线阵地最近的一处若被攻陷,日军距离青岛只有不足二十五里,所以不仅日军打得拼命,国防军也一改之前的不战而退的情况,进行了顽强的狙击战。双方在绵延长达127里的阵线上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日军层层推进,在炮兵联队火力掩护下,不顾雷区的大量杀伤进攻华军的预设阵地。国防军则节节抵抗,以预设工事为主要手段迟滞日军推进,争取用最小的牺牲大量杀伤敌人。
只是,吃了一次亏之后,日军一直找不到国防军的炮兵阵地,也没有遭到类似前次的密集的中大口径火炮反击,这隐蔽的炮兵群到底哪里去了呢?日军百思不得其解,国防军的步兵也纳闷不已,只听见小鬼子猛开炮,我们的大炮怎么不还击?
土岭下面的49师指挥部里,电话铃声响个不停。吴佩孚在地图前驻足观看,参谋军官根据战场形势地变化在不断地调整双方态势。
“北路日军先锋部队已冲过王家庙,距离海岸超过40里……南路日军最远到达石拓峰,然后折向东北方,目前距离我军9里,距离海岸线有48里。”随着前线地报告,参谋人员不断移动大地图上,代表着日军的红色箭头,只见那红色箭头从海里开始,慢慢地插到海岸线,然后又呈现扇形闪开局面向内陆扩展并推进,而标识为蓝色的分散箭头却开始有意识的进行收缩,目前已经重点集中在了几处。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吴佩孚脑海中反复的回想着他向潍县总指挥部询问时,那位华东军区的总司令阁下简短的回电。在他们后方附近,他已经收到了情报,更多的军队正在集结之中,这其中不仅包括自开战以来一直没怎么投入战斗的航空力量、战车力量,还有其他一些他不清楚,似乎更有威力的底牌。
总之,新总统似乎已经发狠下了决心,要把日本人登陆的军队彻底留在山东,实在不行,也要把十八师团留下来。
只是,并不晓得多少内幕的吴佩孚心里始终有一个疑问,大总统他们似乎在等待,但到底在等待什么?
情报还是一个接一个地涌来,在地图上微小动静都很可能是实际阵地大厮杀。
“根据初步估计,十八师团在北线小马庄已经集结了一个大队,人数已超过了我们的守军总数,并且还在持续增加中。南路日军进展顺利,目前已占领我军主动放弃地29处阵地,气势极为嚣张,人数仍不详,主力动向还在侦查!”
“报,我军放弃观音庙阵地,9团撤退至李村防守,他们报告正面日军至少一个大队,炮火极为猛烈,请求炮兵支援……”
“9团伤亡如何?”
“按照计划,伤亡超过两成便放弃狙击向后方阵地进行有序撤退。不过因为日军炮火重点照顾9团那边,不少士兵都带着伤!”
“9团驻守位置十分重要,不容有失。命令17团抽调一个营给他们,告诉9团,我相信他们顶得住,炮兵群还不到发威的时候,让他们务必坚持!”
“是!”
炮火连天的阵地上,小鬼子下了大本钱,十八师团山炮兵第18联队主力尽出,至少集中了六十多门火炮向四十九师驻守阵地强攻,缺少重火力掩护的四十九师被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多将士就在日军的连绵炮击中捐躯。9团驻守的地区是扼守日军挺进青岛的关键通道,因此受到了日军的重点关注,持续向9团阵地发动强攻,有几个参加过甲午战争的日军将领根据历史经验,认为当时皇军一个大队就能对数万清军发起进攻,现在一个大队的兵力对付几千支那国防军完全是绰绰有余,战斗打成这样已远远出乎意料了。
即墨第六师团在12主力突然变向,趁夜脱离了与第二师六旅的接触,向大沽河方向的国防军阵地挺进。因国防军预料不及,被即墨段第六师团主力连夜攻破阵地,至第二日下午,主力已经攻至大沽河南15里,距离胶济铁路南线段只有9里的距离。
六旅大惊,连忙调集主力进行重点防御,不叫日军威逼胶济线铁路安全。为了保卫胶济铁路,双方集中了一万四千多日,在附近展开了一场恶战。
刘旅旅长肖楚晨蓝村,给一线部队下了死命令,丝毫不能后退了!他这样的高级军官,对于整体战略安排来说,当然是心中有数,但是对于部下,也只能一副局势严重的样子战斗持续到后来,他也打出了火气,非要在这里和鬼子见个高下不可!日军占据着火力上地优势,而兵力却略为逊色于拥有六千四百多人的他们。加上他们的步兵武器还不如第六旅,在前线死得是一层接一层的。但是日军仍然在顽固的坚持着向胶济线挺进,在炮火的猛烈怒吼下连日向第六旅阵地发动强攻。日本人打了个很好的算计,击退了第六旅便可以威逼胶济铁路,到时候无论是沿胶济铁路向其他段发动强攻,还是直接南下青岛,都没有什么阻碍了,为此,梅泽道治中将甚至驳回了加藤安吉中将抽调第六师团黄岛登陆部队向城阳登陆的提案,要求海军将黄岛迟迟不能有所突破的第六师部分兵力运往急迫,放弃南下,加强在北线的攻击力度。
部队被一步步的压得朝后退,对日军屠杀国防军战俘的仇恨使得每支部队都拿出了最大的力气进行抵抗,前线连队多的还有五六十人,少地就只有二三十人了总部已经给他提供过两批野战补充兵都是顶着大番号过来的。都是从其他部队抽调来的,但是部队到现在仍然是严重的不满员。新编练才不过八个多月的第六旅尽管不能算是新兵旅了,但训练跟兵员素质上,比起日本人还是有些差距的。
唯一让肖楚晨感到安慰的就是,鬼子伤亡比他们还要重!自己对面那个对手,大概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在中国的土地上会碰到这样强硬的对手吧。
他走出自己地司令部,走到镇子西头的一个小山头上面,继续观察着几里外的战线,参谋和卫士们都紧张地跟着他,部队已经被压迫得越来越靠后了。而他的司令部仍然不撤退,在望远镜的目镜里面可以看到几里外日军那很像荒灾来袭时的那种黄色人浪。日军炮兵火力明显比国防军还击的火力更猛。但第六旅打得十分顽强,尽管阵地都是新建的,但第二师麾下各旅的机枪配置要远超国内其他编制,一挺挺机枪齐声怒吼,哪怕日军冲击的十分果敢、勇猛,依旧不能用血肉之躯抵挡大工业的力量,人浪被一波波的击散,但是新的浪头又跟着掀起来。战场那些日本兵冲锋时声嘶力竭的喊声连炮声都掩盖不住,隐隐的传到了他这个位置来。
第六旅的司令部,现在离前线已经只有四里了。日军的炮火都能打到这个地方,夸张一点的说法,距离对面的日本兵,似乎就只剩下一层纸的距离了。山头上架设地野战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的响着。
肖楚晨不是不想退,但是他的老上级,现在的华东军区总司令季雨霖上将亲自给他下了命令,任谁都能退,唯独第六旅不能退。他一退胶济线危,他一退山东就要被日本人推开半扇大门了。
肖楚晨不停的给军部来电话,要求预备队,要弹药补充,有的时候申请撤退,最后一次还在电话里面快哭出来了:“总司令,第六旅杀伤鬼子前后也有两三千了,现在预备队不增援,弟兄们都已经拼到极限了啊!给第六旅留点种子吧!请总司令调生力军来接替咱们吧!弟兄们上下同感大德!”
季雨霖的回答很干脆:“我手上还能调动的援军只有一个团,坚守到晚上就能赶来支援。撤退不能撤,其他部队各有所职,现在没有空余的兵力能够接替第六旅守蓝村。胶济线不能失,青岛门户不能失。文丑(肖楚晨字),我明白的告诉你,就算是把第六旅全拼留下了,蓝村也要给我守住,一个日本人都不能放过去。你的任务很重,直接关系我们随后的反攻能否成功。我会尽可能的从其他地方抽调能分开身的空闲兵力来!”
肖楚晨自然是不可能知道,因为第六师团主力的突然变动,连带着整个山东一线的国防军战术都跟着有了变化了。陆航的侦察机随后意外的发现,原本分散三线的日军,竟然有向一处集结的意向,一切都是因为第六师团的突然一击,打在了胶济线几里外的地方,让第六师团跟十八师团的日军看到了日本国内战略成功的可能性了。为此,神尾光臣中将甚至不惜同加藤安吉这位名义上的遣支军总司令一番激烈的争执,最终令他主动选择了退步,利用海军舰队,将黄岛登陆的日军重新集结起来,全面放弃南下登陆,主打北线。
第五百九十二章
10月10日,民国第三个双十国庆节。这一天北京城里并没有如传言的那般举行国防军会操。据小道消息透露,英国公使亲自拜会民国大总统,不希望在这个时间段,中方再做出任何激化中日矛盾的事情。事实上,正如传言所说的那样。尽管对这种拉偏架的态度十分不满意,但自开战以来每日需要支付110万元以上军费的民国财政显然也有些吃不消了。无论是中日两国,任谁都不希望在这个时候,打一场全面战争。
俄军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为伊万诺夫将军)受命围歼奥匈军队在加里西亚的基本兵力,阻止敌军南撤过德涅斯特河和向西撤往克拉科夫一带。为此目的,方面军以第3、第8集团军在杜布诺、利沃夫方向,在普罗斯库罗夫、加利奇等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而以第4、第5集团军从北面向普热梅希尔实施主要突击。由于协约国请求加速进攻,同时俄军也是为了挽回在东线同德军交战失利后军队士气低糜的不利局面,俄国各集团军尚未全部集结和展开完毕,即于10月10日向驻守加利西亚的奥军发动进攻,加里西亚战役打响。
这是俄国西南方面军各集团军同奥匈军队在东线进行了两国自开战后第一场战略性会战。奥匈军队指挥部(总司令弗里德里希大公,总参谋长F·康拉德·冯·赫岑多夫元帅)计划以第1、第4集团军的兵力,在库默尔将军的集团军级集群和沃伊尔施将军的德国后备兵军的支援下,向卢布林、海鸟姆实施主要突击,粉碎西南方面军的右翼(第4、第5集团军)。它们的右翼应由第3集团军和克韦斯将军的集团军集群保障,迎战俄国人的挑衅。
该战役是在维斯瓦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在320—400公里的地面上进行的。战争初期,俄军集中36个步兵师和12个骑兵师,奥匈帝国集中39个步兵师和10个骑兵师,总兵力达150万人,集中4800门火炮,740挺机枪以及92架飞机。
因为东线的大战牵制了奥匈帝国陆军的大量兵力,奥匈帝国被迫接受了盟友德意志帝国的‘建议’,同意继土耳其加入协约国后再一次向保加利亚分割部分塞尔维亚领土。10月13日,在欧洲同盟国承诺保加利亚在战后将取得马其顿和塞尔维亚的一部分领土后,保加利亚分别与德、奥、土签订了军事条约,形成德、奥、土、保四国军事同盟。10月13日,保加利亚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立即大举进攻塞尔维亚。
10月16日,奥、土、保联军集结57万人,以奥匈帝国将军福伦堡侯爵为总司令,从东、北、南三面向塞军发起全面进攻。已经失陷了约莫三分之二国土的塞尔维亚总统分别向英法俄三国致以哀电,同时在南部临时国都宣布塞尔维亚已经进入危急存亡的一刻,晋升瓦洛伦中将为上将并领塞军总司令,统帅二十万塞军及一万九千波黑志愿军分兵七路迎击奥土保三国联军。决定塞尔维亚生死存亡的一战打响。
“朋友们,我最亲爱的朋友们。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是我国给了我一个很难的任务,我需要你们的智慧跟帮助!”
10月17日,自凌晨时分接到了来自国内的一封电报之后,英国驻华公使巴尔特几乎下半夜就没能休息,已经五十多岁的他自然不比年轻人,这不,尽管他做出了一些努力,但两个黝黑泡起的眼圈,还有眼中的血丝,无不证明了昨晚他没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自欧战爆发以来,德国人在欧洲大陆上纵横驰骋,跟英法俄三个欧州列强的士兵打得尸山血海,德国人强大的攻势看来已经不可遏制,至今为止为了遏制德国人,英法俄三国已经付出了二十万士兵战死,六十多万士兵受伤的代价。小半个法国沦陷令法国本国的工业遭遇了重创,尽管英俄两国在战争初期不乏对德国人将战火燃烧到法国本土上而幸灾乐祸,但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失去了法国本国的工业力量之后,只靠着法国剩余的工业跟英国的工业体系,远远不足以维持协约国三国的战争补给。
目前,一穷二白的俄国人在东线刚被德国人狠揍了一顿之后,为了能够缓解他的两个盟友在西线的压力,它不得不空着肚子,甚至连武器都不足,就迈着蹒跚的步子跟在塞尔维亚战场上表现的令协约国大为惊讶的奥匈帝国军队交火。10月10日加利西亚战役打响。俄第4集团军和奥匈第1集团军首先遭遇,10~13日,在克拉希尼克地区激战,因火力尤其是炮兵跟机枪的普及远远低于奥军第1集团军,俄第4集团军在同奥军交火三日后损失超过四万人,被迫退守卢布林以南。
俄军第4集团军的惨败,跟塞尔维亚国内奥军的战无不胜助长了奥军的骄傲自大,10月14日,奥军主动出兵不顾糟糕的后勤跟交通深入波兰。16日勃鲁西洛夫攻击奥地利的右翼,迫使其退往加利西亚。
英国人显然还不知道东线俄奥战场上,局势的微微转变。他们还在为盟友俄国第四集团军在东线新进死伤四万人的悲剧而头痛。自开战至今,俄国已经折损了接近三十万兵力,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担的损失,就算是各国号称拥有三百万后备军也承担不起,现在的俄国国内尽管还在源源不断的征兆农夫拿起武器运往前线接受短暂的训练后送死。但因为军队普遍缺乏战斗力,国内跟协约国各国都希望俄国能够将在远东跟中亚的兵力抽调回国。当然,这里面未尝没有其他什么小心思。
从中亚调兵,英国人举手赞同,他们一点头之后,中国人在西北布置的几万兵力虽然有些威胁,但俄国人其实并不太过担心,西北的糟糕交通令北京想往新疆运兵,至少需要四到六个月的时间。而且俄国人眼红许久的兰新铁路虽然已经开始修建,但按照现在的修建速度,没有个五六年的时间,恐怕很难修建完成。哪怕中国人据说动用了近五十万民工用于修建也不行。糟糕的交通不改变,中国对于中亚地区的俄军只能说是有威胁!
但远东却不一样了,尤其是外蒙跟东北。在东北中国驻军人数已经逼近十五万人,并且还有持续增加的意向。而俄国人前几年耍手段几乎将外蒙从中国人手里割走,老毛子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他们在远东的兵力一抽走,中国人就趁机发兵,把外蒙给收回来了。
这种局势下,俄国人就算是想从远东调兵,心里也多少没有底气。说到底,只能说过去半个世纪,俄国人把中国得罪的太惨了。而且,他们对于日本的担心也不在中国之下。都说国家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俄国人还担心万一中日联手同时发力对付俄国人,则他们在远东苦心经营了几百年的根基,可能都有危险。
老毛子的心思,英国人看得十分清楚。巴尔特几次拜访中国那位年轻大总统,正如俄国人担心的那样,几次的旁敲侧推,他确定了一旦俄国人从远东调兵,他很可能将出兵外蒙,收回几年前被俄国人怂恿闹了独立的那几百万平方公里的疆土。
这一点巴尔特能发现,他不相信德国人弗朗茨看不到。这可不是个好征兆,种种迹象都表明了,德国人一直都没有放弃拉拢中国。尤其是在德国成功将土耳其跟保加利亚拉入之后,英国国内的心思也有了转变,政府高层在中国问题上嘴巴越来越软,现在大家都在担心,万一中国也加入了协约国内,将对远东数千万平方公里的势力范围造成的影响。
巴尔特清了清喉咙,“在远东的青岛,中日两国二十多万士兵在互相没有宣战的情况下,也以双方各自不可动摇的决心厮杀在了一起。战场上面遗尸无数。而士兵们也冒着弹雨恐惧和巨大地牺牲在坚持。诸位,远东的动荡已经影响到了帝国在华的利益,我国国内对此已经十分不满。我想想必诸位国内也是一样,我提议,作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应该有所行动了!”
今天收到巴尔特邀请的只有寥寥几人,美国公使、法国公使、俄国公使,英国中国舰队的戴维斯少将等,他认为,他们这些人的意志,已经足够将远东两头固执的蛮牛拉回谈判桌上了。
英国驻中国舰队仍旧停留在青岛前线,海军部在国内的地位在外交部之上,皇家海军的将领们自然也不愿意完全服从巴尔特这位驻华公使的意志。他们依旧在青岛配合日军拔除青岛的海防要塞炮台,甚至还派出了两千多士兵配合日本人在黄岛登陆。之前巴尔特已经向外交部格雷大臣要求驻中国舰队停止配合日军进攻青岛,并撤回威海卫军港。但海军大臣丘吉尔拒绝了格雷的提议,他是英国国内傲慢的殖民至上主义者之一,对于中国人有种发自骨子里的瞧不起。
几个人终于在会客室里坐了下来,除了美国公使外,每一个人都觉察到了,随着欧战的打响,他们这些欧洲白人在远东的特殊地位正在一天天的被淡化,无论是新兴东亚强国日本还是中国的新统治阶层,现在都对他们带着三分敌意。日本是敌视协约国在远东的特权,恨不能代替全吞下来。而中国人的态度可就复杂了,一来现在的政府高层亲德,二来协约国在华有太多特权影响到本国政府的统治,三来协约国跟现政府冲突多于‘友情’。
阳光从窗户射了进来,每个人又要了一杯威士忌,只有大胡子的俄国公使不喜欢威士忌,要了一杯奥匈产的伏特加,这还是曾经的奥匈驻华公使赠与朱尔典的礼物呢。尽管俄奥两国现在交恶,但面对奥匈产的美酒,老毛子喝得眉飞色舞。
看诸位神态缓和一些了,巴尔特终于开口问道:“戴维斯将军,能够为我们解说下山东前线的局势吗?您才从前线回来,应该十分清楚才对。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最客观的解说,希望不带有任何个人的主观态度。”
戴维斯少将是个苏格兰人,今年四十四岁的他在英国海军之中还算年轻。比起那位仗着有海军部撑腰不买巴尔特账的中将阁下,戴维斯无疑好说话的多,他点了点头,“如您所愿,先生。”
他皱眉微微酝酿台词,好一阵才道:“就目前而言,山东前线的战局是日本人占优,中国人的海军一直停靠在渤海湾内跟上海港,这支胆小的海军甚至在上海港口外布置了水雷,似乎是为了阻止日本舰队的侵犯,整个东南沿海各处主要港口都是。我们做出了评估,中国、政府为了防止日本舰队骚扰他的沿海主要港口,至少洒下了100万英镑的水雷,天晓得它从哪里买来的这么多!”
法国公使是个很有魅力男士,他的声音十分动听,带有一种迷人的磁性,这令他在北京跟天津的酒会上普遍受到洋人贵妇、小姐们的青睐,艳遇不断。不过任谁要是小看了他都要吃亏,作为法兰西共和国的一名合格外交官,他有着极其敏锐的觉察力,他是第一个接话的人,一开口就令这个小规模的聚会气氛低沉了下去,“很糟糕,中国人封锁海港,哦上帝,他们这是在为中日全面战争做准备。”
他一开口,顿时其他几人立刻就回过味来了。可不是吗!
老毛子公使大概是最关心中日交火的人了,他的胡子上下跳动,满是汗毛的手臂也随着他的心情挥舞,“该死的德国佬,他们到底卖给中国人多少水雷!”
“阁下,恐怕没那么简单!”
法国公使笑了笑,眼睛却瞟了眼美国人,“德国的东西价钱昂贵,中国人便是想买也买不起太多!”
“我国曾经在四月向中国出售了一批,但并不多。”
眼看着话题转向了其他方向,巴尔特咳嗽一声,“很遗憾诸位,恐怕诸位都猜错了。我国海军舰艇为了海防线的安全,曾经冒险打捞上几枚水雷,这里面有德国制造,有奥匈制造,也有美国制造甚至英国造,更让我们惊讶的是,这其中的大部分我国的海军都辨别不出来是哪个国家生产的。它们看上去是应用的德国技术,跟德国制造又有些不同,至少从工艺上来,它们显得十分粗糙!”
“哦上帝!”
头痛的是老毛子公使,“这真是一场灾难,慷慨的德国人把他们的一切都教给了中国人!”
巴尔特耸了耸肩,“尽管十分遗憾,但我恐怕中国人已经具备了大规模生产水雷的能力!”
这意味着什么没人不清楚,意味着他们的海军以后很难再像之前一样自由的进出中国的海港了。
示意戴维斯少将继续说下去,他点了点头,继续之前的话题。
“日本的陆军是我见过最勇猛的士兵,即便他们在山东的兵力要比中国人差了许多,依旧能够在陆地上,远离了海军的炮火支援,还能压制着中国的军队。在我来之前,日本在山东登陆的第六师团跟第十八师团已经将兵锋推进到了青岛外,他们在青岛外三十里内展开了反复的争夺,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在青岛周围已经增加到九万多的军队被日本不足五万军队全力压制,我们预测最迟五到七日,中国人将全面崩溃。在我来之前,我们从日本人那里得到一个消息,日本神尾光臣中将已经向国内要求增加一个师团的兵力,而且,现在的第六师团的兵锋直指胶济铁路。我们认为,日本人很可能不会满足于只接管青岛,或许他们更愿意沿着胶济铁路,走得更远一些!”
这位将军得出的结论并没有令在座的几位外交官们感觉丝毫惊奇,或许在军事上他们不如面前这位将军在行,但是在政治上他们却更加擅长。日本人的小心思,在座诸位哪个不知,正是因为担心日本人的野心会越来越大,巴尔特才会在明知道协约国各国现在从欧洲抽不开身的时候,依旧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制止日本的继续扩张。
“每年七千多万日元的利息要支付,加上海陆军庞大地开销。日本政府财政已经难以为继。日本国民为了国家的强大已经在勒紧裤腰带奉献了那么多年,一直都处于被剥削阶级的他们,现在对于战争除了憎恶,很难再有十年前的那种全民狂热了。听说日本政府对于这场山东冲突开出的军费已经增加到五千万日元,这已经是今年日本财政的极限了!”
五千万日元能够支撑海陆军六万多人、几十万吨的船只所需的食物、药品、燃煤等多久,中国方面的计算是四十天,而美国国内的计算则是二十六天。自从中国在山东实行了坚壁清野之后,日本人很难在山东本地得到物资的补充,所有的物资都要依靠国内补给,根据各国的计算,这场仗如果没有第三国像日俄战争时一样,以贷款的方式支援,那么日本政府将在十一月初被迫宣布单方面停止战争。
“中国方面,我们很难相信,这个国家的政府竟然能够坚持到现在还没有财政破产!”法国佬又瞟了美国公使一眼,“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言下之意,是怀疑美国人通过贷款的方式支援中国人在山东同日本开战。这事他们有前科,而且干过不止一次。
对此,美国公使以沉默回应。
戴维斯少将似乎谈得兴起,这一回没等到巴尔特示意,便继续往下面说了去,“以上观点来自舰队的共同看法,我本人对于山东局势有些不同的意见,或者说是疑惑?”
“哦?”
“第一,日本舰队的损失。据情报显示,中国或德国海军曾经在某夜对日本舰队发动过一场自杀式的袭击,导致多艘日舰遭遇重创。这一点我们已经得到了证实,日军舰队至少有四艘主力舰已经撤往国内维修。但因为日本人的情报封锁,我们对于战损情况一直都不了解。事后根据我们在日本国内的消息,日本人提到的四艘受创的主力舰,只有两艘现在维修,其余两艘下落不明;第二,交战至今,陆军部曾经提醒过的中国人的飞机,至今我们在山东仅发现中国人出动用于侦察,一直都未发现中国人将它们用于战事,还有国内提醒我们观察的中国人的战车部队,一样至今也没出现在战场上,这一点很引人怀疑;第三,自交战至今我发现中国人在山东的军队似乎一直都是按照某种计划,在有准备的进行后撤。不只我本人发现了这一点,日本陆军的军官们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们起先表现的十分谨慎,但现在就难说了。结合上面我曾提到的,一直没有见到在年初护国战争中表现惊艳的中国、军队两大主力,我有理由相信,半个月……不,可能一周内,山东前线的局势将有所改变。”
这位英国海军的普通少将居然还有这么敏锐的目光,不仅巴尔特对他另眼相看,连其他几位公使,都因他而对英国海军军官的高素质而赞叹。
老毛子公使曾经在军队待过几年,军事素质最高,也对战事最敏感,他皱眉问道,“您的意思是,中国人隐藏了实力在等待反攻?”
戴维斯少将有些迟疑,他并不是十分确定。因为在欧洲,尽管德国的飞机表现的惊艳,但他们的战车部队一直都没出现,这叫不少人都在猜测,恐怕是因为战车并不如在远东那一场短暂的战争中所表现的那么出色。不过对于自己的猜测,他最终还是点了头,“如您所想的,阁下。我认为中国人可能在准备着什么。当然,这只是我本人的个人猜测!”
对于戴维斯少将的猜测,众人只是笑笑。随着日军第六师团跟第十八师团逐渐合兵一处,北线他们在距离胶济铁路几里外展开了一场殊死恶战,同时十八师团也在三十里外的南线向青岛发动强攻。目前直面日本人的国防军精锐第二师第六旅已经彻底被打残了,全靠国防军从胶州冒险调来的两个步兵团,才面前顶住了第六师的压力。在十八师团对面的四十九师更惨,已经两个旅都被打残,传说还出现了逃兵潮。若不是国防军紧急将二十三师一部调来,恐怕日本人已经攻入青岛了。不过饶是如此,第十八师团已经将战线向西南推进到了距离青岛只有六里处。整条战线上面日军还是占据着上风。
当外线地部队被驱逐之后青岛估计也就保不住了陷落也只是时间问题。日军一线部队的士气仍然高昂在军事获得成功之后,估计他们国内的气氛也会随即高涨起来,他们毕竟就是这么一个古怪爱冲动的民族性格。
这场战事真的就是这么一个结果吗?中国受到失败之后请求英国出面调停,而英国将日本获得的利益范围限定在胶州湾……双方在这场惨烈的战事当中都受到一定地削弱而更将有助于他们对帝国的依赖。这也许就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可惜,脑海中突然冒出了那个年轻大总统的样子,他叹了口气,“截止到目前为止,这个国家已经进入了战争动员。我们在安徽、湖北、四川、湖南、陕西五省发现,他们已经征召了四十多万年轻人入伍,如果不是缺乏武器,他们恐怕还将扩编更多的军人。到目前为止,这个国家的陆军已经扩编到了七十七个师接近一百五十万人。真是一场灾难,尽管他们中有二十万人不在北京的控制中,有八十万的缺乏武器的新兵,但不管在山东这个国家的胜负如何,我都敢说,若日本人不主动妥协,战争绝不会结束。德国人还在持续拉拢这个国家,而那位新总统显然对德国很有好感。帝国希望我尽可能保证中国不加入同盟国,最不济也要保证这个国家的中立态度!”
“调停?”
法国人皱眉了,“阁下,现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缺少一个切入点,中国人顶住了日本人的压力守住了青岛;或者日本人攻陷了青岛。”
“暂时,等待还要继续!”
美国公使幽默的道了一句,晃了晃手里的酒,“让我们不妨再等待一阵!”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