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步步为营(二)


  这是要提防左宗棠的意思了,当然提防绝不是说限制左宗棠的人身自由,别说他如今还是军机大臣,若将来下野,致仕返乡,也决不能钳制他的自由而派巡查大臣就近监视的,当然,明里暗里给他一点小绊子,这是正常的你来我往,算不得什么,这个要让李慈铭去长沙,这可就不说监视不许左宗棠如何的意思,而是万一左宗棠有什么大包大揽的行为出来,李慈铭好歹能够插上一脚,不至于无头苍蝇一样在到处恶心人,恶心人到底是为了前途,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要做什么海瑞海青天。
  “如此这样就是最好。”李鸿藻点点头,“西圣的意思,往日和咱们的都不一样,这是道统学问的争论,轻易是让不得的,我也不是那等见风使舵的小人,为了点官位什么体面都不要,但是这件事儿,咱们一定要跟上西圣,而且还要有自己的主意在里头,君子和而不同。”李鸿藻捻须坚定说道,“只要借着越南这股东风把议政王请下来,这就值得。”
  “砚斋公说的在理。”翁同和笑道,“旧年这个同治之意,论起来,就应在这恭亲王府和储秀宫两头,宫府一体,两个人齐心,咱们什么都插不上手,原本,哎,英宗皇帝若是亲政,如今也已经好了。哎。”
  李鸿藻眼中放佛有水光,他摇了摇头,有些沮丧,是啊,若是英宗皇帝天年健在,按照他的性子,绝不会让一个恭亲王如此长久的把持朝政。“罢了,这也是天命,人力岂能改之,英宗皇帝最是好武,若是他还在,必然是不会放过法人如此嚣张的。”
  “不过也不用担心,西圣对洋人们行事,软硬兼施,是绝不可能在这样大的事情上让步的,越南的协议,为什么连郭嵩焘也不上心,他也怕昔日的琦善一般,若是签了字,日后发配充军的就是他。”
  秉持道光皇帝旨意和英人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的琦善,之后被清算发配充军,这当然是皇帝的替罪羊,郭嵩焘自然也要防着这一点,他虽然不知道慈禧太后从未准备让出越南,但是要替恭亲王背黑锅,他是决计不肯的。
  勤政殿飞云轩内,“这个胡雪岩虽然在上海,李少荃的地盘讨生活,但是说到底还是左宗棠的人,是左宗棠一手扶持出来的,他的意思,保不定就是左宗棠的意思。”恭亲王闷声说道,“他出了军机处,回家祭祖扫墓,怎么还会这么不消停!”
  “胡雪岩如此一来,各地的士绅们都会踊跃捐款,户部是必然要给钱了。”宝鋆苦笑道,“只好给五省藩司下命令,库房里的银子,分拨出多少来,今年两广的秋税原本还不错,看来又要一部分损耗在云南去了。”
  这个捐款之意,的确是极妙,如此一来,逼得户部要给银子了,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户部不能说不让大家献爱心,那么大家都献了爱心,朝廷的本分,那还不要做到吗?
  逼得户部也要给银子,只是这个银子怎么给,还有大说法,“这银子给了下去,也不是没人处置的。”宝鋆提建议要让按察使监督着这笔钱来如何使用,这是没安好心,就是想把这些银子不怎么顺利的花下去,但是也符合规则,毕竟如今不是战时,没有说是总督一个人说了算的。
  宝鋆见到恭亲王还是有些不悦,开口宽慰道,“王爷勿恼,这个胡雪岩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介商人,狗肉上不了台面,他在商界算的上一号人物,但是王爷何须在意这样的蝼蚁?什么时候顺手打发掉也就是了,如今倒是也不能去动他,免得落人口舌,哎。”宝鋆有些懊悔,之前听了奕劻的话,给胡雪岩开了绿灯弄这个什么商会,倒是给了他一跃从天的机会,“我倒是听了奕劻的话儿,不然这个时候胡雪岩只怕还在户部吃闭门羹呢。”
  “这也没有前后眼。”恭亲王摇摇头,“说不中以后的事儿,我倒是觉得如今的局势有些不对劲,这个左宗棠被赶回到湖南去了,怎么这些人还这样的不知好歹?胡雪岩跳了出来,我只要一道钧旨下去,他的那个蚕丝协会就要关张,跳出来是做什么?还有这个张幼樵,嘿嘿,这些清流全不是好东西,出尔反尔真是家常便饭,在京中就已经保证过,去南边绝不生事,我倒是信了这样的人物,若是容得下他,只能说我肚量大,容不下,也是他们自找的。这些书呆子倒也罢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翻不出多少大风大浪来,可这个曾国荃,我实在是不放心。”
  “王爷是担心他在越南要惹是生非?”景廉答话道。
  “原本是一点也不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没银子,没什么搞花头的力气,可如今他居然靠着佛山公会拿了银子,那他自然要大动干戈了,我只怕中枢的钧旨,约束不动他,到时候惹了大事情出来,他一个人担不住,还要我来给他收拾残局。”
  “这接下去就看黑旗军的,大家伙都说这黑旗军是法国人的克星,这不是两个法军的统领都被刘永福杀了?指不定这些黑旗军有刘永福带着,指不定什么时候还能给法国人几下狠得,到时候他们吃不住痛,自然而然要退兵,那么我们五省团练就无需自己动手了,在北圻好生看戏就成。”
  “也只能是如此,走一步瞧一步了,佩蘅公,这越南之事,各省督抚上折子的人不多,这个李鸿章倒是上了折子,我记得他是不愿意和法人动手的?”恭亲王问宝鋆道。
  “李少荃他担心着浙闽的家当呢,如果和法国人动手,只怕这沿海的商船要少五成,谁还敢来中国做生意呢?浙闽之地,怕为战场,这两省小作坊小商铺小海商甚多,这些都是指望着和外国人做生意才能够兴旺的,他自然是不愿意开战了。”
  “这倒是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恭亲王点点头,“他是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想必他的话西圣会听。”
  “他是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但是也是有王爷您在,这李鸿藻才会一飞冲天啊。”宝鋆笑道,“不过凭他是谁,还能比得过王爷和西圣的关系?王爷大可直接和西圣说,您不愿意开战导致局势动荡,坏了这同光中兴的好局面。”
  宝鋆这话是不符合政治规矩的,从来没有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宣之于口,这不仅仅是暴露了自己最真实的目的,更是把刀把子递到了别人的手里,试问一个知道你最需要东西的人,难道不就是知道了你的软肋吗?你的要害被拿住,在官场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恭亲王默然,他有些想法不好说出来,却也只好这么回道,“如今太后的意思,越发不愿意和我们说了,佩蘅公你在军机处当差,难道还不知道,现在的军机处也不是以前的样子了。”
  军机处是前明的内阁一样的地位,这个大方向没有变化,但是其实军机处的权柄已经是慢慢的削弱了,兵权都是宫中直接命令兵部和新军,军机处不好插手,交通部和邮传部的尚书也是慈禧太后的人,更别说都察院的董元醇和理藩院庆海,还有一个理教院尚书,当然了,这些部门都是因为领头人的缘故,所以恭亲王甚少能够插手进去,相信只要换了主帅,就能够收复失地了。“我有心想要急流勇退,却还不舍得这些底下的人和事儿,哎,就这么将就着当差吧,什么时候被太后厌恶一下子撸了就算。”
  宝鋆连忙安慰道,“这话说的奇怪,西圣再怎么样,也不会对着王爷如何的,这保驾平乱治国理政,桩桩件件都是大功,也就是本朝家法严谨,不然的话,王爷和前明一样,实授一地作为封地,有什么打紧?西圣虽然是女子,但是心胸宽阔,就算王爷和她一时之间有什么不同意见,也不会说如此要罢了王爷的,再说了,这满朝文武,除了王爷,谁还担得起这样泼天的重任?也不我说什么大实话,亲贵的王爷,没人担得起。”
  恭亲王也不过如此一说,按下这件事不提,“太后叫我别管越南的事情,我就索性不管,来瞧一瞧国内的事儿,八旗改革的事儿,如今怎么样了?还不是一味着停着,宗人府里头那些人关了些日子,如今放出来倒也老实了不少,可这事儿还是耽搁着,一群人敢怒不敢言,迟早要出乱子!叫老七来。”恭亲王吩咐道,“我倒是要问一问他,带着那个崇绮和载凌在宗人府里炼丹吗?这么些日子什么玩意都没拿出来,这样拖延,如何是好?”
  醇亲王的府邸就在圆明园的左侧,过来十分方便,醇亲王担着御前大臣的职位,原本就要经常入园子当差,但是还未得到惇亲王过来,倒是得了别人的消息,“王爷,沈中堂不行了!”
  沈桂芬缠绵病榻已经一年多了,今年夏天极为炎热,太后体恤下臣,让沈桂芬依然来西郊圆明园附近避暑,不用应付差事,只安心养病就是,却没想到,挨过了苦热,等到了八月秋凉,沈桂芬却还是沉疴难救了。
  恭亲王刷的站了起来,一叠声的叫车驾,他吩咐景廉,“你在园子里候着,若有什么旨意,再打发人出来叫我。”
  恭亲王心急如焚,沈桂芬是自己最为信赖的谋士,旧年因为他生病,不理政事,自己受了别人多少明的暗的亏,起初还是说凡大事都来问沈桂芬,奈何沈桂芬这病就是因为思虑太过引起的,几次询问出谋划策下来,身子越发羸弱,恭亲王于心不忍,后来就不去劳累沈桂芬,饶是如此养了许久,这身子还是不成,宝鋆跟在恭亲王身后一起出了圆明园,见到恭亲王如此伤心焦急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哎,这个小山,才几岁身子就这样不行了!”
  两个人乘着马车一同到了沈桂芬的府上,太医已经在里头熬药了,见到恭亲王两人,行礼回话道:“沈中堂的身子已经不中用了,下官熬了上好的参汤,吊一吊,还能和王爷说上两句话。”
  听到如此,恭亲王悲伤不已,就守在沈桂芬的床前,看着太医喂了参汤,这百年的山参汤吊命之效极好,不一会,沈桂芬一声咳嗽,原本已经昏迷的他醒了过来,脸上泛着红晕,瞧见了坐在榻前的恭亲王,还露出了一个难得的笑容,“王爷。”
  “小山!”恭亲王拉住了沈桂芬的手,强忍住眼泪,勉强笑道,“你的身子已经大好了,再休养些日子,必然痊愈,别担心,外头的事儿都好,什么时候你身子好了,回军机处当差就是,我再把这些事儿一一和你说。”
  “我自己知道自己的身子,何必说这样的话。”沈桂芬笑道,“我在病中,但是也不是全不知道外头的事儿,如今那里都好?这乱糟糟的。”沈桂芬到底还是因为思虑过甚,在病中也不能好好将息,所以这才会一直没好起来,“王爷,我这临死之人,不知道有一些话,当说不当说。”
  “你说就是。”恭亲王连忙说道,他点点头承诺了下来,又偏过头看了看宝鋆,“佩蘅公也在此处,你的话,咱们必然是听得。”
  “王爷当了这么多年的领班军机,实在是功满天下,诽也满天下,我想来想去,历朝历代类王爷这样权柄极大的首相者,没有善终的,秉政二十多年的权相,更加没有善终的。”宝鋆听着脸色巨变,恭亲王的手心也变得湿漉漉的一片,“所幸我瞧着西圣宅心仁厚,不会做兔死狗烹之事,所以若是王爷肯听我的话,我有两策想给王爷。”
  “你说就是。”
  “一个是退,一个是顺。”


因顾惜朝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