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威逼利诱(一)
作者:因顾惜朝|发布时间:2024-06-29 01:54:59|字数:4264
若是把户部拆分,自己管个民政之事,那还谁有空去管海关是不是正三品升格为从一品的部堂?宝鋆心里已经是惊涛骇浪一般的了,他知道,户部拆分之事十分有可能,只要有人提出建议,旁的人一起哄,太后首肯,就没有什么不能的。
自己掌管户部多年,不知道多少人嫉妒自己了,左宗棠虽然高傲,但是总有自己的门下,湘人如今还是势大的很啊,宝鋆知道自己作为军机大臣,绝不会去管什么只管民政的户部。宝鋆阴着脸偏过头看了一眼左宗棠,“朴存公为了从户部这里给英国人施压,花了好大的阵仗啊。”
“别人做的初一,我自然能做十五,天理循环而已。”左宗棠收起了面上的笑容,冷漠的看着宝鋆,“我左宗棠素来是对外强硬之人,收复新疆,诛阿古柏,复国浩罕,再和俄罗斯打仗,这么一路路的过来,谁都知道我对外是绝不会手软的,今年都七十了,老了老了,反而脑门上戴了一个卖国贼的帽子了!奇耻大辱!我是绝不能容忍我这晚节不保的,若是在战场上这样的敌人一刀杀了就是,只是我身在中枢,如今须有宰辅气度,不能动辄喊打喊杀的,所以想出了这个法子来帮总理衙门,帮他自然也帮自己,我是见不得什么内务府的茶。”他把碗盖放在了盖碗上,发出了清脆的声音,“居然不把最好的茶叶进给西圣,我要做,凡事就要做的最好,不然宁可不做。配蘅公也无需惊讶,理教院、教育部、交通部都是一一从礼部、理藩院、工部分出来的,户部号称地官,事务繁杂乃是六部之首,拆分势在必行,我也是为国分忧啊。总理衙门的事儿,原本不是我的手尾,虽然筠仙是我的亲家,但我若是能不趟这趟浑水,我自然也不乐意趟,可如今既然牵扯进来了,我就不能再有这样什么卖国贼的帽子戴着,这折子也是我的公心啊,配蘅公。”眼下之意是绝不会有任何私心来对付公事。
“朴存公既然如此,那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宝鋆冷着脸,他还是妥协了,因为他知道,户部权柄实在太大了,别人的压力或许可以视而不见,但是左宗棠是慈禧太后的人,这么说不准确,左宗棠应该是慈禧太后欣赏的人,恩宠较之曾国藩,不可同日而语,户部拆分三部,海关总署提格,一下子就多了出了三个部堂,六个尚书,十二个侍郎,三品以下官员无数,这对于任何势力都是难以抗拒的诱惑,恭亲王门下能人不少,但是部堂高官就那么几个,如今多了这么多职位,就连恭亲王也不能反对而阻了手下人的仕途,所以做大蛋糕,远远比争有限的一点资源更让人行动了。
而宝鋆口里说的厉害,说英人反弹什么的,但是对于他的职权来说,这种小事简直不值得一提,“明日我就请郭大人来户部,和赫德一起商议对英提高关税的种类数目。”
成了,郭嵩焘站了起来,深深作揖行礼,“多谢配蘅公成全。”
“不用忙这谢,这事儿我虽然肯帮忙。”宝鋆不悦的抬起头,阻止了郭嵩焘的感谢,“朴存公,你拿了我的要害,我不得不听你这一次,只是这提高关税之事,功效如何,可不能立竿见影,爱德华已经在印度了,半月之内就会来华,关税一事,我就算明日下了户部的命令去,要引起英国人的反应,也绝不会如此之快,我看朴存公也解决不好此次礼仪之争啊。”
左宗棠见事情办好了,施施然的站了起来,“多谢配蘅公提点,兄弟先来找您这位户部大尚书,别的地方总还是要去的,我老左是个实在人,既然是事儿成了,我也就不在此地耽搁了,就此告辞,免得在配蘅公面前戳眼。”
左宗棠都已经站了起来,叫上亲随披上了内造的那件屏风,宝鋆站了起来,不知道如何,脸上突然浮现了笑容,“远来是客,来而不往非礼也,朴存公难得来我这里,到底是不能怠慢了,来人!”宝鋆高声叫道,内管家进来听吩咐,“把我内书房里头梨花木书架上,那个黑铁盒子里头的册子拿出来!”他对着左宗棠微微一笑,“朴存公既然来了,何不再呆一会?”
左宗棠和郭嵩焘对视一番,点点头,“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内管家须臾就到,左宗棠接过了那个册子,打开一看,脸色亦是大变,“这是真的?”他对着宝鋆厉声说道。
这会子是宝鋆换成笑眯眯的表情了,“自然是真的,这是云南税务厅同知送给我的,我还没拿出去给人瞧过呢,若是拿出来,怕又要一大堆的事儿让人烦了。”
“报销之事,你户部也脱不了关系吧?”左宗棠冷笑道,他穿着披风就站在厅中,“配蘅公不怕打狗反被咬?”
“户部那么多人,刷掉些,我是不怕的,难道还会牵连到我这个军机大臣吗?不会的,到时候打起口水仗,自然是兵部的主谋,户部只不过是付钱而已。”宝鋆笑道。
郭嵩焘不知道何事,只是看着左宗棠,左宗棠想了想,当机立断,“王夔石的身体一直不好,我瞧他在军机处帮不上议政王什么忙,不如就让他先休息一段时日罢了。配蘅公你觉得如何?”
“那还是身子重要啊,若是和胡文忠一样,逝世在军机处的任上,多么让人心痛啊。”胡文忠指的是胡林翼,死后追封为文忠,宝鋆点点头,有点满意了,但是还乘胜追击,“夔石既然身子不好,那为何不兵部的差事也一同卸了呢?”
胡林翼脸色大变,左宗棠咬咬牙,“那就依配蘅公的。”
“军机处的人不多了啊。”宝鋆笑眯眯地说道,“到底还是要补人进来当差办事儿的,朴存公可有人选啊?”
“没有。”既然到了这份上了,左宗棠倒也干脆利落,“议政王和配蘅公商议就是。”
这又是让出来了推荐军机的机会,诚意不可谓不大,左宗棠见到了宝鋆脸上得意的笑容,脑中犹如闪电闪过,照亮了自己的思绪,“议政王的意思,不会是想让李保定回军机处吧?”
宝鋆笑而不语,左宗棠嗤笑,“真是用的好心思,李保定刚刚回京,李慈铭就上了这个折子,一来示威,二来搅黄英人访华,三又让我丢了大脸,议政王顺水推舟把李保定又抬进了军机处,真是下的好棋啊。”
“朴存公说笑了,论起弈道,那里比得上您这位国手啊。”
“如今瞧着似乎是抬了他进来,可配蘅公不会不知道,按照他的架势,每天里头在军机处里头给大家挑刺,这可不是闹着玩了,看来议政王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过了这么三年,也忘了疼了,罢了,议政王是领班军机不担心,我担心什么。”左宗棠原本十分不悦,这时候却不得不承认,沈桂芬还在病中,居然也能打出这么好的牌,果然是恭亲王一党的智囊。
“那是自然,国事都有议政王主持着,咱们只是帮衬着就罢了。”宝鋆笑道,“别的不用多操心。”
“沈小山还在病者,看来议政王是不愿意省心过日子咯。”左宗棠转身离去,“那就日后见分晓罢了。”
宝鋆站了起来,喊住了左宗棠,“朴存公。”左宗棠转过身来,宝鋆朝着他微笑点头,“天黑路滑,可要小心些。”
“多谢提醒。”左宗棠冷冷的抛下这么一句话,拂袖而去。
两个人出了宝鋆的宅子,上了马车,左宗棠披着披风坐在软布包着的位置上,叹了一口气闭上眼,一脸疲惫,“季高兄,那个云南来的是什么消息?”怎么会让左宗棠如此脸色大变,还承诺让王文韶不仅退出军机处,还要甚至病休?做出了这样大的让步?
“是云南报销的事儿。”左宗棠有些愠怒,“云南的茴教教徒叛乱,好不容易才平定了下去,地方上的废物点心门侵吞军需,到兵部来通关节,这原本也是寻常旧例之事,若是别人在料理,我根本不惧,王文韶也是安然无恙,奈何阎敬铭新任户部尚书,眼里揉不得沙子,这事儿若是被他这个官屠知道,谁都没的好,王文韶全身而退只怕都难,也只好让他先休息一番了,今日之事,算起来,还是我亏了!”
军机处之内少了一个奥援,将来左宗棠可以预见到自己的处境会和李鸿藻一样,在军机处的日子难过了起来,“罢了,我的性子,原本就不适合当军机大臣,还是在地方上领兵才合自己的心意,若是什么时候得了机会,我还是外出罢了。”左宗棠有些意冷,“曾公仙逝,湘人大部分还是不听我的。”
继承曾国藩衣钵的,世人都认为是在浙闽的李鸿章,而绝不会是昔日的死对头左宗棠。郭嵩焘知道内由,却不知道如何劝慰,所幸左宗棠也是积极乐天之人,“阎敬铭到了户部,别瞧着宝鋆今日给了我一个回击,将来有的是他头疼的时候儿,我又何须担心他呢?现在先把这事儿办好,恭亲王喜欢躲着事儿,我却和他不同,既然做了就要做好。筠仙,明日你去找江忠源,他知道轻重,对付英国人的行动不需要直说,我就不去了,你再套套英国人的话,我去找庆海。”
“好。”
“他有御史,我自然也有。”左宗棠冷笑,“走着瞧吧。”
第二日王文韶就上折子祈求病休,王文韶身子康健,如何有病休一说?其中必然有所隐情。慈禧太后十分惊讶,不免垂问于左宗棠,左宗棠也只好说了实话,慈禧太后知道许久旧例无法一时之间除之,于是就当做不知此事,王文韶如此三番几次,去意已决,于是太后下诏,王文韶开去一切差事,“居京养疾”。
过了几日,李鸿藻起复,入直军机,分管礼部和理教院。
与此同时,和英国人的进展却一直不大,英国人对于军舰的购买和关税的提高的反击,似乎十分愤怒,关于爱德华访华的礼仪问题绝不让步,眼看着爱德华访华的日子越发近了,郭嵩焘联系英国国中的消息灵通人士,终于知道了一点,为什么英国人这次如此蛮横。
“他们担忧着中国强大了?”慈禧太后微微惊讶,“这是什么鬼话?”
“英国女王的意思,对于中国在北海的战争,和越南问题上咄咄逼人的架势表示担心,认为我们在远东太过强势了,所以要在这一次的访华问题上,看看我们的态度?”左宗棠、郭嵩焘和庆海这一日一同递牌子求见了,还有一个王恺运。
“英国人,嘿嘿,玩大陆均衡那一套是不是玩的脑子都不清楚了?”慈禧太后挑眉,“他们不是对着沙俄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动作十分不满吗?我在这里给俄罗斯人压力,西边就少了一分压力,怎么这时候还要看看我们的态度,也就是说。”太后似乎明白了什么,“若是我们在礼仪上低头,再从苏伊士运河里头退出来,英国人就可以把我们当做无害的盟友,或者是属下?”
郭嵩焘点点头,“大约是这个意思,英国人也担心法国人的实力过分被削弱,这样让德国在欧洲大陆太过强大,英国虽然和奥匈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意见一致,但也不愿意俄罗斯人太过衰落,让奥匈国在土耳其一带过分强大。”
“英国人,啧啧啧,这样的心思,若是筠仙你不说,我是半点都猜不到的,但是你这么一说出来,配上英国人的国策,就全都明白了,英国人既不希望我们太强,也不喜欢俄国人太弱,不希望我们太弱,也不希望俄国人太强。”慈禧太后微微冷笑,“真是绕口令一般,说到底就是不希望我们在亚洲独大,我可以猜得到,爱德华一旦到了中国,这些礼仪上的事情,只会是开始,而且和以后的让步来看,这些根本就不算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