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雷公电母(二)


  西郊多园林,多山,多庄子,自从圆明园等园林修成之后,左近倒是也有不少集市,太后在马车上做的舒服,看了看官道两边的繁华景象,对着唐五福笑道,“这橡胶做的车轮,果然是比普通的马车稳多了。”
  “听说内务府靠着车马行赚了不少银子。”唐五福笑道,“外头的人看的眼红极了。”
  “他们眼红,自然也会去建厂做生意。”太后笑道,“做了生意,有人做工赚钱,有人买了便宜的货物,朝廷又收到银子,这不是很好。”
  “只是外头的人也都在抱怨。”唐五福窥了窥太后的神色,“这厘金苛捐杂税什么的,可多了很,略微有些吃不消。”
  “哎我说五福,说这话,是不是收了人家的银子啊。”太后笑道,指了指唐五福,“如实招来,有什么银子分润给我。”
  “回主子的话,不敢乱收银子。”唐五福也没有诚惶诚恐的样子,只是狡黠地笑道,“只是有几个老乡,从外国商人那里买了机器,办了家面粉厂,这小麦从山西运进来在京城加工,再把面粉运出去,这厘金山西直隶顺天府来回收,委实有些吃不消,这不才和主子说呢,嘿嘿,奴才没收银子,也就是在他那里吃点干股罢了。”
  “这厘金是不少了,但是也不多,按照以前户部的意思,可是要带兵平叛的大臣,都能收的,这可指不定了,都是各府收,这样的话,你老乡的面粉厂也不用开了,怕是比白粉还要贵。”太后说道,“现在只是隔省收,稍微好了些,再说了,户部还可以捐官,我隐约记得只要是东家有了官身,这厘金就可以打折了,怎么,不叫你那老乡捐一个官身呢?”
  “说到这个,奴才又要吐槽了。”唐五福抱怨地说道,“自从兴办商业以来,这厘金是越收越多,咱们也不羡慕,毕竟户部要这么多开销呢,可他吏部也不应该,把这捐官的价码还抬上去!原本说好的,一个道台是三千两银子,厘金局只要看到这个道台的官身,就可以厘金打个七折优惠,谁知道,这买道台的人多了,货物也越发多了起来,厘金局觉得这样太亏了,这三千两银子,没多久,做生意的人就能赚回来,这价码就飚上去了,一个道台如今要一万两,吏部才会下这个道台的官身,正经还没人抢得到,因为什么,如今做生意的人也多,这么万把块钱,没人稀罕呢!主子您说,如今这捐官可不能当官老爷了,这捐官还涨价呢,花的钱,也实在是太吓人了。”
  “哈哈,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太后笑道,“什么叫市场经济,有市无价,这价格就是要升上去,不然你们的工钱,我找谁要呢。”
  “可大家伙也都说了。”唐五福知道慈禧太后并不介意自己说外头的闲话,相反,她很喜欢听外面的议论,“那将来,这生意可都是王爷国公侯爷们做了,小民们可没什么油水赚了,这以后有钱的人越发有钱,没钱的更是没钱潦倒下去呢。”
  “这么说来也是,若是长此以往,怕是不妙。”太后点点头,“不过厘金的事儿,骑虎难下,如今不能有变化,不然朝廷没银子可支派了,这事儿我知道了,也不用告诉皇上,你这个寿康宫大总管,直接告诉文祥一声,叫他给你个面子,花个钱买个捐官不就是了?”
  “没有主子的意思,我那里敢去找文中堂呢。”唐五福眉开眼笑,“那奴才就去找文中堂了。”
  “去吧,虽然厘金的事儿不急,可一直拿着捐官来减免些,毕竟也不成样子,虽然有一点好,想必这八旗有爵位在身的,挂靠着吃些干股,衣食无忧是不成问题了。这样统统买个捐官,日后就一直打折,似乎这银子也少的很。”太后喃喃自语,“让人占太多的便宜了——看来日后还是要确立商税啊。”
  “这内务府是不用支付厘金的,这算是皇家的特权。”太后沾沾自喜,下了马车,“难怪小安子能这么赚钱,只是想想,也不过是账面上的事儿,我这里多收了,日后也都是要拿出去给户部用的。”太后有些扫兴,“罢了不说了。”
  太后端起笑容,这里头是圆明园以南三十余里的地方,背靠山峦的一块坡地之上,四周绿树青山清水潺潺,十分清净优雅,皇庄大门中开,管事太监陪着安德海候在门口。唐五福扶着太后下了马车,见到只有寥寥几个太监仆役在迎接,问:“那些洋人们呢?”
  安德海脸上十分尴尬,“那些洋人们说,这个地方是讲求学问的地方,人人平等,他们忙的很,没有空来迎接太后,正在上课的学生们也不许出来迎接。”
  “一颗赛艇。”太后摸了摸下巴,笑眯眯地说道,“这些洋人还挺有原则的嘛,没关系。”唐五福正瞪起眼珠子准备骂人,太后止住了唐五福的发飙,“这里差不多是同文馆一样的学校了,既然是学校,也就只有学生和老师,走,咱们进去瞧瞧。”
  一行人进了这个皇庄,这个皇庄原本是出产极好的御米和高粱,所以庄子里头的大院供作晾晒谷物之用,十分宽敞,安德海迎着太后到了一处仓库改成的教室,在后门看到,一个留着马克思胡子一样的中年外国男子正在黑板上讲着什么,一个翻译在边上结结巴巴的翻译着,然后底下留着辫子的一大群年轻男子正在满头雾水的听着。
  那个中年男子说了许久,发现底下的人还是十分懵懂,随即放弃了,他转过眼,看到教室后面出现了一群奇怪的人,十分不满的用英语说道,“请问你们未经准许就进入我的教室,想要做什么,我在讲什么,你们能听得懂吗?”
  众人转过头,虽然不曾见过太后,但是也认识她身上的服制,连忙一一站了起来,太后不以为意,排开众人,笑着用英语说道,“你说的是电磁的技术,对吧,Sir?”
  “您居然知道电磁。”红头发的英国男子挑眉惊讶地说道,“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您就是资助我们这些外国学者不远万里来到古老中国的幕后金主,大清国的皇太后陛下吧?”
  “您猜的很对,不过我还不知道您的名字呢。”
  “在下,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原来的剑桥大学教授。”红头发的麦克斯韦骄傲的抬起头,“向您问好。”
  太后是理科白痴,所以不知道这个麦克斯韦的来历,只是刚刚在最后这么一听,听到了电磁这个单词,所以大概知道这个人的研究方向,在她知道的西方科学家里面,大概只有什么牛顿,赫兹之类的人物,因为该死的这些度量单位都是用他们的名字命名的……至于麦克斯韦,没听说过。
  但是,找这些洋人来中国,不就是为了千金买马骨,招揽人心做好宣传让更多有才能的人投奔中国嘛,郭嵩焘已经在伦敦派人设立了旅游度假办事处,专门为这些科学家全家到东方度假提供服务,至于来了之后再回不回去,就不是公之于口的事儿了。
  所以太后的态度十分的好,含笑点了点头,“欢迎您来到中国,您来了中国这么久,我才第一次冒昧的在课堂上拜见您,实在是太失礼了。”
  和善的态度总能让人迅速获得好感,麦克斯韦微微鞠躬,准备伸出手,捞起太后的手行吻手礼,却见到太后尴尬地笑道,“中国是不流行这个理解的,请您谅解,而且您最好也不要对任何一个东方女性这样,在中国,这样亲吻的女性可是要嫁给您的哟。”
  “我已经有妻子了,她也来到了这里,正在别的教室教导拉丁文。”麦克斯韦笑道,介绍自己身边的一位年轻男人,“请允许我介绍我的助教,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赫兹先生是德国人。”
  “赫、赫、赫兹?”太后结结巴巴地说道,吃惊的看着那个棕色卷头发的二十岁左右的男子,“他和你研究的都是一样的领域吗?”
  “他只是一名学生,不过对我擅长的领域十分感兴趣。”麦克斯韦惊讶的看到太后这样惊讶,按照道理来说,不是应该对自己更加惊讶才是对的吗?不过麦克斯韦不表露出什么,“他对我的《论电与磁》里面的观点颇为赞同,我这书里的观点,在英国,说实话,很多人是不赞同的。”
  “我绝对赞同。”太后斩钉截铁地说道,“我相信,中国人都会赞同。”开玩笑,电磁学是多少的重要,就算这个麦克斯韦的研究方向出现了错误,但是他的基础科学的底子一定是非常棒的,不然怎么会和大名鼎鼎的赫兹有关系呢,还让赫兹如此崇拜他。
  “谢谢您的支持,但是我负责任明确的说。”麦克斯韦给皇太后泼冷水,“在座的这些学生,想要学我的电磁学,还十分的不够。”
  “当然了,他们的基础是差了点,但是没关系,这主要原因还是英语不够精通而已,精通了英语再学您的科学,就一定有效了。”太后笑道。
  麦克斯韦不说话了,但是从他的表情来看,还是十分的不以为然,太后继续说道,“但是中国人有无穷的好学之心,您要知道,在白纸之上作画,比在原来有颜色的画布上涂涂改改更能画好画。”太后说道,“在电磁这些科学领域,中国人就是白纸。”
  麦克斯韦冷漠脸,“我接受了这份工作,当然必须做到最好,我需要把我在牛津大学的助教,和有关的每个专业的学生都邀请到中国来,这需要中国政府的支持。”
  “完全支持,非常支持,需要多少薪水,和什么待遇,请您直说就是。”唐五福从来没见到皇太后这样豪爽过,不免让他有些忿忿不平,之前他帮自己的老乡问捐官的事儿,太后可是没说要给自己打折的,太后又笑眯眯的问赫兹,“你呢?需要什么?”
  赫兹被太后脸上谄媚的笑容给吓住了,往后悄悄退了一步,麦克斯韦说道:“他只是来中国交流的,过了圣诞节就要回德国了。”
  “哦,原来这样。”太后十分失望,好想把这个疑似最牛掰的科学家留下来啊,不过想想他现在只是一个学生,可能对于研究还不是很精通,于是不准备做拔苗助长的蠢事,“那欢迎你有空来中国。”
  “中国欢迎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家来到中国。”这一天太后的兴致很高,在招待这个被称之为洋人学校的地方的外国人午餐的时候,太后用英语说道,“当然了,毫无疑问,中国现在的科学设备和科技人员还十分的欠缺,但是我有雄厚的资金。”安德海抽动了一下脸颊,似乎可以预见到将来的银子会流水般的出去了,“还有坚持发展科技的决心,最重要的加上各位科学家,您们的才智,我相信一定会把人类的科学事业再上一层楼。”
  科学家嘛,多少都是有点理想的,太后把他们的高度都提高到了人类的高度,大家都十分的兴奋,纷纷表示会为中华的科技发展奋斗自己的一身,接下来到了各处敬酒的环节,太后对着一群研究发电机、内燃机的科学家纷纷敬酒,表示自己的尊敬,现场十分热烈,有一位内廷的画师日后就根据这场景画了一幅《皇庄太后赐洋人筵席图》,百多年之后却被取了一个另外的名字,叫做《科学之集》,这位宫廷画师怎么没想到,自己不过是应诏而作的寻常画作却是见证了一个历史,这幅画也堪比《西园雅集》,成为无价之宝。
  太后朝着麦克斯韦举起酒杯,“欢迎您来到中国,可惜我不太懂电磁学,不然我肯定会跟着您学习电和磁的,你放心,你所需要的实验室,我会不计代价建起来。”
  “恕我直言,您懂多少电和磁呢?”
  这是小看我了?虽然我是不懂,太后笑道,“电磁波嘛,我当然是知道的,电磁是光,光也是电磁。”
  太后虽然不懂理科,但是对于后世的发展是非常清楚的,用句俗话来说,“见识不知道比你们高多少了”“日后的霍金、爱因斯坦,我亦是谈笑风生。”随意说了几句话,就炸的麦克斯韦连连惊叹“因确实挺”,等到肚子里的话卖的差不多了,太后明智的停下了话题,一行人依次参观各个学者所擅长精通的科学技术工作室,众人对着发动机犹可礼节,只是知道若是用煤矿,可以远胜牲畜之力,可对着发电机,众人将信将疑,安德海虽然奉命安置这些洋人学者,但是对于洋人的可续技术将信将疑,只不过是奉命执行罢了,他尤其对着发电价嗤之以鼻,悄悄附在太后耳边说道,“这雷电之力乃是天上雷公电母管着的事物,人间那得寻常可见,这几个必然是洋人里面的骗子,主子还不如把他们逐出中国罢了。”
  太后看了一眼安德海,对着两个法国来的一男一女的科学家笑道,“两位教授,我的属下对于你们两个能发电的事情不敢相信,不知道您能有什么办法让他相信呢?”
  麦克斯韦哑然失笑,这些中国人,还是这样的难以接受科学,两个学者都是法国科学家皮克希的学生,皮克希是利用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发明了发电机的人,两个法国人喝了点酒,原本就是红着脸了,听到有人质疑自己的学问,这还了得,红头发的男学者一把拉住了安德海,笑眯眯的说了一连串的法语,通译翻译说道:“安公公,这位教授希望你能见到真正的电。”
  过了一会,一个浑身冒着烟,头发都炸了起来的人大叫着奔出了教室,身后的皇太后毫无顾忌的捧腹大笑,“哈哈哈,该,叫你怀疑别人!”
  事后这事流传的越来越广,民间愚妇都云这两位洋鬼子学者是雷公电母下凡的,为了让太后可以用上电,特来中国奉献,再过了十多年,电力发展迅速,不少地方都有了发电机,有不少人感恩戴德,树了两位法国来的学者神像供奉祭祀,容貌虽红头发蓝眼睛珠子,只是这穿着都不是西洋服饰,电母手里拿着金拔,雷公手里拿着锤子,十分有趣,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太后心满意足的上了马车,准备去清漪园,安德海也上了马车,“这些人,小安子,你信不信敌得过百万雄兵?”
  安德海这时候已经平复了下来,只是对着那酥酥麻麻的感觉还十分后怕,“奴才信了,没想到这人力居然可以掌握雷电,这可是破天荒的事儿,难道西洋人枪炮军舰都这样厉害,他们的科技都这样发达了,所幸,娘娘有远见,把这些人请到了中国。”
  “虽然不甚多,但是慢慢的咱们也会起来的。”太后点点头,“你在衣食住行上要招待好,特别是这西郊,听说对着洋人都颇为敌视,不要轻易让他们单独出门,到时候若是出点意外,这损失可大了。”
  “可这些人,我瞧着,不能够赚钱啊。”安德海说道,“发动机和发电机的人都说的清楚,这些研究起码再要几年,在中国这毫无基础的地方,花费的时间更久,这投进去的银子可海了。”
  “要有远见。”太后摇摇头,对着安德海说道,“若是以后,你说这马车。”太后拍拍身下的靠垫,“不用马拉,不用人抬,就用发动机来拉动,还日行千里,比火车还要快,你说,这马车可以卖到多少钱?”
  安德海眼中晶亮,“起码十万之数。”
  “火车的发动机有了,是烧煤的,这放在马车上不适合,所以才要继续研发啊。”太后笑道,“还有这以后若是发电机稳定了,到处通电,信息传达就不用八百里加急和电报了,只用电话就可以。你这位安财神,以后就等着收钱吧。”
  安德海这才定下心来,一力支持这个学堂里面的一切建设,对于学校来说,外行不能指导内行,但是有一位无私的资助者愿意提供资助,对学术从来不指手画脚,这绝对是惯例学堂的最好人选啊,安德海从此深受这些洋人的好评加赞许,安德海问慈禧太后,“请太后的旨,这里头的皇庄,如今正经是学堂了,只是还没名字,这还是太后您取吧?”
  “这是什么庄子啊?”
  “以前叫熙春园的,先帝爷改了名字,如今叫清华园。”
  “清华?果然是吉兆啊。”太后促狭地笑道,“那就叫清华学堂吧,正好不用改名字的,清华,清华,恩,嘿嘿,十分贴切。”


因顾惜朝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