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金陵血色
作者:因顾惜朝|发布时间:2024-06-29 01:54:59|字数:5385
湘军创始于太平天国起义时的地方团练。清中期以后,清朝的八旗、绿营等正规军风气散漫、严重腐化,战斗力低下,遇到战乱等重大危机,朝廷即令地方绅士训练乡勇,清查保甲,保护地方,所需费用均由民间自筹。可以说,团练创始之初,不过是防卫地方的民间武装而已。太平天国起义后,咸丰帝命曾国藩“帮同办理本省团练”,其本意与其他各省办理团练并无区别。但曾国藩却将团练一词一分为二,声言自己不办保甲而专办练勇,并以团练为基础,集合兵勇、夫役、工匠等编成陆营、水师,形成兵随将转,兵为将有,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的地方军事势力。
曾国藩还在雨花台大营,而曾国荃早就迫不及待得进驻江宁了,城方一破,提着雪亮腰刀的湘军将士们磨刀霍霍进了江宁城,对着这个围困了长达数年之久的巨大城池,谁都没有手下留情,就算是这些所谓太平天国的王爷们,跪在路边五体投地瑟瑟发抖,依旧不能阻止这些人杀红了眼,昔日的人间小天堂,瞬间变成了地狱,前三日,城中的火光一直没有停下过,杀戮一旦被放出秩序的牢笼,再也控制不住,杀光了诸多王爷之后,按捺不住的湘军士兵终于开始屠城。
曾国荃披着大红色的披风,志得意满地站在天王金殿前头,慢慢走到丹陛之上,看到那个简陋粗俗却通体都是黄金铸就的龙椅不屑一顾,一摆手,“抬回去,融了。”
一群腰间鼓鼓的士兵抬着龙椅就乱糟糟地下去了,曾国荃倚在龙椅边上的香炉上头,懒洋洋得伸了个懒腰,前一日洪秀全的两个女儿受用了一晚上,今个倒是有些累了,曾国荃打了个哈欠,这时候,湘军士卒们拉了一群衣衫华贵的妇人出来,为首的单膝跪下,“大帅,这些是伺候洪逆的女官们。”
“什么女官,不过是洪逆的伪女官!”曾国荃不痛不痒的申饬一句,便饶有兴趣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些神色慌乱的女性,押解的士兵嘻嘻哈哈地在她们身上摸几把,再呵斥叫她们跪下,曾国藩缓步走下丹陛,走过染血的明黄色地毯,用腰刀鞘抬起为首的一个女子的下巴,那个妇人神色惊恐地望着眼前穿着黄马褂的大老爷,曾国荃打量了一下这个女子,满意得点点头,“长得不错,说吧,洪秀全这厮的尸体在哪里?说出来的,本督绕她不死。”曾国荃淫笑,“本官还会纳她为妾,继续让她享受荣华富贵!”
“休想!”人群之中响起一声怒喝声,一个脸色刚毅的女子在人群之中朝着曾国荃怒视,“天王的圣驾,岂是你这个清狗可以瞻仰的!”
曾国荃微微一愣,转而掉头朝着那个女的走去,他的眼角还有一道长长的割伤,这是前日攻城留下来的痕迹,走到那个女子跟前,曾国荃微微一笑,手起刀落,一刀就剁下了那个反抗女子的头,鲜血飚射,溅到周围的妇人身上,那些人连忙尖叫逃开,又被士兵一把抓住头发,扔到在地上。
“什么天王?不过是个破落秀才,死了死了,还想着和朝廷作对?”曾国荃拿着滴血的腰刀,随意得指着边上的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妇人,“你知道吗?”
“天王早就升天了。”那个妇人战战兢兢,但是还是勉强回道,“忠王千岁说天王早就飞升了,就在前些日子的晚上。”
这一个明显是洗脑中毒的,曾国荃懒得废话,又一刀捅死了说胡话的这个妇人,又问了几个人,这些妇人也答不知,曾国荃便一刀刀杀了过去,直到有人忍不住恐惧,叫了出来,“这位官爷,小的知道天王的尸体在哪里!”
“好!”浴血的曾国荃转过头来,看着那个面容姣好,却脸上飞溅满血滴的女子,一把抓了起来,“你真的知道?”
“是。”那个妇人哆哆嗦嗦得答道,“小的这就带官爷去,只求官爷饶了这些姐妹们!”
“没问题,没问题。”曾国荃大喜过望,洪秀全虽然死了,若是尸体寻之不见,毕竟未成全功,就如拜佛求了九百九十次跪拜,就差这么一步就功德圆满了,曾国荃连忙许诺,“不仅这些人不杀了,连你本督也不杀,洪秀全什么东西,跟着他有什么好处,跟着我吃香喝辣的!”曾国荃连忙挥手自己的亲兵头子,“跟着这个姨太太,去找洪秀全,找到了重重有赏,对了。”曾国荃连忙叮嘱,“千万不能怠慢了姨太太!”
“喳!”
曾国荃看着那个妇人被士兵们簇拥着去了后殿,满意地点点头,转过头打量了一番在血泊之中不敢说话的妇人们,一挥手,和蠢蠢欲动的士兵们吩咐道:“把这些女人给分了,一个个为奴为婢,你们自己个定!”
“多谢大帅,大帅世代为侯啊!”那些亲兵乐坏了,连忙打千一个个挑了妇人下去,有个血气方刚的,按捺不住,撕开了一个娇小妇人的衣襟,就准备昏天暗地起来,曾国荃笑骂一声,“带下去,别在这里丢人现眼!”那些女人不敢多说话,只是怯怯得不敢反抗,一个个得被带了下去,曾国荃转过身子,慢慢走上了丹陛,他心里想着,洪秀全这厮往日在这金殿上朝的时候儿,有没有这样的威风霸气?
曾国荃志得意满地走了上去,转过身子,咂咂嘴,这会子若是没外人,坐坐洪秀全这厮的龙椅想必也是无碍的,想到这里,环视一周,看准了龙椅的位置,曾国荃大手一挥,心里默念,“上朝!”
原本半合的金殿大门被人用力打开,曾国荃眯着眼看着外头走进来的一群人,见到人群簇拥着自家的大哥,两江总督面沉似水得走了进来。
曾国藩瞧见站在丹陛之上的曾国荃,一阵激灵,脸色越发不好看了起来,“老九,你在上头做什么!”曾国藩大喝。
曾国荃连忙收起了顾盼生雄的样子,大步走了下来,朝着曾国藩尴尬笑道:“大哥,您怎么来了,这兵荒马乱的,江宁城之中还是有不少长毛贼顽固抵抗,这刀剑无眼……”
“我再不来,这江宁城就要被你弄坏了!”曾国藩一脸无奈,“封刀,既然洪氏伪王都已经伏法,不宜再多行杀戮!”
“大哥,儿郎们这么背井离乡,南征北战,就没好生睡几天觉,如今打下江宁,立了大功,怎么能叫他们不舒坦几日!”曾国荃惊叫,一脸不可置信,“怎么这么快就要封刀。”天京沦陷时,城里的太平军只有一万多人,老百姓数十万,幼天王等一部分人突围出城。“两广老贼,纷纷搥城而出”。
清人记载:“金陵之役,伏尸百万,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所谓伏尸百万,除了战死者,就是曾国藩在城内外屠杀的平民。“皖南及江宁各属,市人肉以相食,或数十里野无耕种,村无炊烟。”
“京中来了旨意,不许滥杀。”曾国藩也是极度无奈,可不能不遵,“首犯之外,从贼不能杀!”
“什么狗屁玩意!”曾国荃不干了,一把丢下手里带血的弯刀,“这些京中的掉书袋的老爷,这么攻下江宁城,这么快就准备鸟尽弓藏了?咋的,要是我继续让二郎们杀人,他们还准备革我的职?老子不乐意伺候他们这些嘴上功夫溜的,要我说,让我封刀,还不如让江宁城继续在长毛手里,咱们做做样子,也是军饷红顶子一概不缺,省的到了今天,好么,卸磨杀驴吗?”
太平天国起义迅猛发展,湘军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湘军集团逐渐取得地方军政大权。咸丰五年,清廷任命胡林翼署理湖北巡抚,与他同在武昌主政的是湖广总督官文。清代官制中总督偏重军政,巡抚偏重民政,军权应归于官文。可官文贪鄙庸劣,见识浅薄,只因是满洲正白旗贵族而为咸丰帝所重用,所部军队战斗力极差。胡林翼抚鄂之初,官文每多掣肘,胡虽申奏,但咸丰帝仍下严旨要其会同官文办理湖北军政。不得已之下,胡林翼改变策略,转而与官文结交,在公文中每列官文为首功,每月拨盐厘三千两相赠,还让自己的母亲认官文宠妾为义女,进而与官文兄弟相称。不过,胡林翼并非与官文同流合污,而是试图加以利用。官文也深知在此战争环境,多少督抚因为不善带兵,或死于战事或被罢职免官,于是也乐于依靠这个对自己恭敬备至的胡林翼。在官文看来,既然胡林翼满足了自己对声色货利的喜好,自己赞同他的军政主张,也算是礼尚往来。于是,胡林翼大刀阔斧厉行改革,稳定湖北局势,从而在同太平天国争夺长江中下游地区时处于有利地位,并为曾国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大沽口之战后,咸丰皇帝下了大力气,命曾国藩督办江、皖、赣、浙四省军务。十二月,任命左宗棠为浙江巡抚,李续宜为湖北巡抚,彭玉麟为兵部侍郎。次年正月,命曾国藩以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八月,刘长佑补授两广总督。十二月,刘长佑调任直隶总督。
依照清代旧制,总督主军政,但是除了自己的督标营之外,并不能越过提督直接干预营务;巡抚主民政,除了自己的抚标营外,也不能干预营务;布政使掌财政,直属户部;按察使掌司法、监察,直属刑部。可见,军政大权都集于中央,地方大员各负其责,互不统属,谁都不能自行其事,只能听命于中央。而咸同年间,特别是同治初年,大批湘军将领位任督抚,他们既主军又主政,兵、政合一之势已成,再加上兵饷自筹,厘金完全由督抚支配,原本应该上交户部的地丁、漕折、关税、盐课等项银两也被督抚截留,大半充作军饷。这样,一省三宪——即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鼎足而三的局面再也不复存在,督抚专权的局面势将形成,湘军集团的权力在此情形下也达到了顶峰。
如此轰轰烈烈,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曾国藩熟读诗书,知道功高震主,防微杜渐的道理,“老九!”曾国藩严厉喝道,如今似乎已经不太对劲了,官文、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都兴阿、富明阿等人都在城外,自己的嫡系杨岳斌、彭玉麟、骆秉章、鲍超对着自己就让曾国荃攻入江宁城之事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可难免心里会嘀咕,还有别的官文等人争功之心强烈的很,正准备找自己的纰漏,李鸿章,这自己的学生,虽然不想明面上和自己争功,驻扎在淳化县按兵不动,但他是皇太后的心腹!
湘军攻进南京后,烧杀抢奸,军心已涣散,失去原来的战斗力,民心已失,曾国藩哀叹,虽早有准备,没想到城中惨烈如此,连洪秀全的金殿里头都是血迹,这就是活脱脱的靶子,“不许放肆,旨意上写的含糊,也是知道将士们的辛苦,就让大家伙乐呵几日,洪氏三千伪王府还不够你糟蹋?该收手了。”曾国藩一脸愁绪,随即眼神坚定了起来,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曾国藩就是一个这么倔强的人,“就算什么狡兔死,走狗烹,有我这个大哥在,只要你不走大摺子,我自然护得住你!”这才是封疆大吏,东南一柱的气度,曾国藩对着曾国荃说道,“快快收拢兵丁,老夫这个两江总督可还是要当几年的,若是都由你折腾没了人气,这空桶子总督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大哥!”曾国荃喊了一声,见曾国荃毫无反应,只能含怒丢下手里的刀,无奈地吩咐亲兵下去传令,一时间殿内寂静无声,带着血腥味的春风暖暖吹进殿内,号令声此起彼伏慢慢远去,曾国藩看着金殿里纯金打造的丹陛,“洪逆的尸首找到了?”
“已经叫人找了,大哥,杀了好几个洪秀全所谓的王娘,这些贼胚才肯说实话。”曾国荃吐了一口唾沫,不屑一顾,“据说埋在后山里头,还是偷偷下葬的。”
“等找到尸首再说这些。”曾国藩横了曾国荃一眼,“还有伪幼天王和伪忠王都没就擒,江宁城外溃兵无数,你就在这城里大肆烧杀抢掠,还未全功,若是李秀成和幼天王杀个回马枪,我看你有几条命!”
“他那里还有力气回来。”曾国荃满不在乎,“我杀了那啥,伪勇王洪仁达,说城里的人早就开始吃仙露了,不过是草根煮的汤,这些逆贼,说是仙露,洪秀全据说也是喝这个得病死的,哈哈哈,就算李秀成是关云长转世,如今怕是也提不动刀了。”
曾国藩摇摇头,“如今我虽然不怕京中处分,因毕竟咱们立了大功。”这时候亲兵禀告长江水师提督彭玉麟求见,曾国藩示意让彭玉麟进来,“可总也有许多苍蝇想着叮我这个有缝的鸡蛋呢!那些科道官不是吃素的,皇太后虽然没明说,可当年我没有领兵北上,她心里肯定是有疙瘩的,千金之体,而要前往前阵督军。”曾国藩苦笑,“这也是我命你不得退雨花台一步的原因,更是要速速攻破江宁,堵住那些说我不忠君事上的小人们的嘴!”
曾国荃听到“忠君事上”四个字,不由得撇了撇嘴,不过也没多说什么,一个带着双眼花翎,身穿一品武官麒麟补服,吊梢眉,尖下巴留着两撇胡,面带书卷气的中年男子匆匆赶了进来,朝着曾国藩大礼参拜,“参见大帅!”湘军出来的老人都爱这么叫曾国藩,“湖南来了位老乡,急着要见大帅!”
“哦?请进来吧。”曾国藩好奇点头,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怎么会有人莫名其妙前来,见到一个穿着文人模样的三十出头的人走进金殿,朝着曾国藩一拱手,潇洒无比,“涤翁。”
曾国藩眼睛眯了起来,“原来是老相识,壬秋,怎么是你?”
来的是王闿运,王闿运生于道光十三年,少孤,为叔父教养。自幼资质驽钝但好学,《清史稿》说他“昕所习者,不成诵不食;夕所诵者,不得解不寝。”“经、史、百家,靡不诵习。笺、注、抄、校,日有定课。”九岁能文。稍长,肄业长沙城南书院。性高旷,不事营利。
咸丰十年,王闿运年三月经苏州、扬州、淮安入京参加第一次会试。结果“榜发报罢”,未能录起。高车高捆典故本出《史记·孙叔敖传》,闿运记错了,误以为出自《管子》。科考出错了典,任你字字珠玑,也只有黜落的份。王闿运是个最由着性子、驰宕不羁的人,心想:横竖是落第,不若一不做二不休出它一次大格,留一段在科场史上。所以接下来的五经义一场,闿运为扬才露已,干脆丢开五经义不论,做了一篇《会试萍始生赋》。该赋的题记说:“咸丰十年,会试天下举人。天子命大学士周祖培为正总裁官,二场试五经义,至礼记,独发此‘萍始生’一句,案其义例,说数十言明白矣。而功令限三百字以外,乃作赋一篇。又禁挟片纸,不得录稿。既黜落领卷,故题为会试赋云”。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