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完美连环套


  时间来到了下午5点20,距离李襄屏自己的比赛结束已经过去半个小时。
  今天有点意外,除了他这盘棋之外,其他3盘棋竟然都还没有结束,盘盘都在进行读秒大战。尤其是两位中国棋手参加的比赛,那无论是常浩VS宋泰坤,还是孔二杰VS依田纪基,这时竟然都下成了细棋局面。
  是那种非常微细胜负难料刚进入胜负关键处的细棋局面。
  研究室众人开始想念李襄屏的。
  的确,观看这样的比赛,假如身边坐了李襄屏这种级别的大高手,那大家可以省心很多,至少不用自己在那一遍一遍点目,还担心自己的点目方式根本就是错的,人实战根本就不按自己摆的图来。
  而这里之所以用上“想念”这个形容,是因为本来按照正常情况,李襄屏早就应该在研究室现身,可这家伙倒好,自己的棋都已经下完半个多小时了,人家崔毒都已经离开20多分钟,这家伙竟然还赖在对局室里不走。
  张大记者对华领队发出建议:“华领队,要不咱们过去看看?”
  华领队微微点头,然后两人起身,向隔壁对局大厅走去。
  今天4盘比赛是放在一个房间举行,所以刚到门口,两人就一眼看到李襄屏。
  由于角度关系,两人看到的是李襄屏的侧身,看到这家伙依然在那摆棋——
  是他一个人在那摆棋,并且嘴角微微牵动,仿佛在那念念有词自言自语。
  华领队突然间有点恍惚。
  因为面前这一幕,华领队真的是似曾相识啊。
  他记得在4年前,对,就是李襄屏第一次参加“三星杯”那会,由于他通过预选闯入正赛,尤其是刚到八强,中国队就只剩下他一根独苗的时候,他到中国棋院来训练过一段时间,华领队就偶尔见过他现在这副模样。
  只不过在当时,华领队并没有在意。
  一如当时整个中国棋坛,其实并不在意李襄屏这个人。
  这当然不能怪大家有眼无珠,毕竟其他人又不知道这家伙开了挂,那么只要是正常人,谁会把中国围棋的希望,寄托在一个连续3次定段失败的少年身上。
  当时同意他来中国棋院训练,那真不是管理层指望他能斩金夺银,其实更多还是出于一种鼓励,或者说算是某种奖赏。
  所以在当时那种情况,华领队没留意到李襄屏这个稍显怪异的举动,这当然也是人之常情。
  而现在,当他再次看到这似曾相识的一幕,他偶然出现那么一点点精神恍惚,这当然同样可以理解。
  华领队毕竟是上年纪了嘛,所以老人家的心情,那当然是不难理解,他看待李襄屏这样的年轻棋手,和看待自家孩子没什么两样。
  而自家小孩子嘛,大家都懂的,这天天待在自己眼皮底下,平时还没多大感觉,可一旦老人家陷入某种回忆,那真的就容易出现精神恍惚。
  比如现在的华领队,他虽然不知道李襄屏在那念念有词说个啥,却不由自主想起中国围棋最近几年发生的变化。
  李襄屏给中国围棋带来的变化!甚至他给整个世界棋坛带来的变化。
  张大记者正欲往里面走,却被华领队一把拖住。
  张大记者不明所以,由于这里是对局室,他不好发出太大的声音,所以他回望了华领队一眼。
  其实说实话,华领队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把张大记者拖住了,没有任何理由,又好像有个理由:仿佛是不愿张大记者破坏自己一段美好记忆一样。
  “唉,不知不觉中,襄屏也这么大了呀,我记得他刚来棋院那会,他都还没我高呢,可是小张你看,他现在已经比你都还高小半头了。”
  张大记者莫名其妙,他完全不明白在这个时候,华领队怎么会发这样的感慨。
  心说这不很正常的事吗,李襄屏刚来的时候才13岁,标准的小孩子,可人家现在都快18了,且不说现在的小孩子营养那么好,并且李襄屏还和其他棋手不同,他好像还特别爱运动。
  这不棋院距离训练总局很近吗,我就经常能见这家伙在那些专业场馆出没,打打球游游泳还是小事,有时候还会去体操馆或者举重馆撸撸铁什么的——
  那里可是国内最专业最优秀的训练师和康复师啊,比外面的健身房要强多了,那么他这样一路成长下来,比我这身材高小半头……这也值得你在这大发感慨吗?
  当然喽,就算张大记者莫名其妙,但既然被华领队拖住了嘛,他也不可能继续往前闯了,于是两人继续在门口站在,看着李襄屏在那念念有词。
  李襄屏对这一切毫无觉察,他还在和自己外挂探讨棋局:
  “……襄屏小友,此手其实和之前那步一样,你之下法完全出乎我预料也,我当时之设想是这样……预计会出现此般变化……我就想问襄屏小友,我此设想,你当时考虑过否?”
  “嘿嘿,不瞒定庵兄,我当时确有想过,只不过没你算得这般深。”
  老施叹道:“唉,深有何用?借用你常说一词,无对比则无伤害,我此下法虽亦可行,然而和你实战下法相比,却显得太过平庸,你这步棋啧啧,包括之前那几步咱们没能想到一块去的下法,襄屏小友,你知道我当时想到了什么吗?”
  “什,什么?”
  “我当时想起我那西屏兄,还有那月天先生,所谓初似草草,绝不经意,及一着落枰中,瓦砾虫沙尽变为风云雷电,而全局遂获大胜,襄屏小友,如此灵动之下法,巧心妙用,空灵变化,出死入生,你还认为是像我吗?”
  李襄屏不吱声了,并且也没责怪外挂又乱拍自己马屁,因为老施刚才那句话说得对:只有经过对比才看得更清楚。
  在下这盘棋之前,李襄屏的确是制定一个基本策略的,他就是想和对手硬抗,想和对手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掰掰腕子。
  然而制定策略是一回事,比赛中下出来的棋又是另外一回事——
  实话实说,其实在比赛进行当中,李襄屏真没去想过什么灵动,什么飘逸,更没去想过什么“瓦砾虫沙尽变风云雷电”之类,他是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去简单粗暴,并且真的是认为自己简单粗暴就拿下对手。
  然而等到施大棋圣把他的想法说出了,尤其是把几个重要分歧点的后续变化一一摆完,那么在经过对比之后,李襄屏赫然发现:
  老施的下法那才是真正的简单粗暴呀,如同装甲车一样在棋盘上横冲直撞,而自己的下法和他相比,好像还真的显得更加灵动,有几步棋还有一点“飘逸”的味道。
  “嘿嘿,我现在懂了,原来这就是个连环套嘛,懂了懂了,难怪你能一直克制那大李,可我却不行,纵然研习了那么长时间狗招,依然会在番棋战落败。”
  老施听了莫名其妙,他误以为李襄屏还在为去年那场失利耿耿于怀:
  “这个……襄屏小友,去年失利固然遗憾,但你也不必……”
  “哈哈定庵兄,你却是误会,对于那场失利我早就已经放下,我刚才却是想起一个连环套,一个棋风相克连环套。”
  “棋风相克连环套?”
  “那是当然,”李襄屏笑道:“我们昨天只是讨论了一部分,并没有完全说完,就大李那种控制流,我们姑且称为‘厚重均衡型棋风’,这种风格害怕直线攻杀,我们姑且称为‘直线力量型’,这应该是不会错的,因为大量事实证明,‘厚重均衡型’还真就是害怕‘直线力量型’,不过定庵兄,只有这两种风格并不完整,若是再增添一种风格的话,那整个连环套就完美了。”
  “增添一种风格?何种风格?”
  “就是类似你那西屏兄的那种风格呀,我们姑且称为‘灵动飘逸型’。”
  李襄屏洋洋得意说道:“我以为只要把这种风格增添进去,那整个连环套才完美了,‘直线力量型’克‘厚重均衡型’,‘厚重均衡型’克‘灵动飘逸型’,而‘灵动飘逸型’又克‘直线力量型’,定庵兄,是不是这样?”
  老施稍微想想:“呵呵,好像确有一定道理。”
  “哈哈哈定庵兄……”李襄屏笑得愈发开心:
  “这怎么只有一定道理呢,我觉得简直太有道理了……”
  李襄屏的确是很开心,为自己这个发现很开心。
  “厚重均衡型”克“灵动飘逸型”不用说了,看看当年大李是如何吊打马晓飞以及他师傅老曹。
  至于“灵动飘逸型”克“直线力量型”,这在人类围棋中同样有很多例子:
  当年的刘晓光九段是典型“直线力量型”棋风,然而他碰到“马妖刀”就不会下棋。
  更典型的可能还要算当年吴清源VS藤泽朋斋,藤泽朋斋可是日本第一个通过正式比赛打出来的九段呀,算是现代围棋制度下诞生的第一个九段,所以他的实力不用怀疑。
  然而绰号“翻斗机”的他碰到吴清源先生,同样像是不会下棋了,直接被吴先生连降两级,直接就降到“定先”去了,并且就算他在“定先”赢过一次,他也只是6比4赢的而已,而按照当年十番棋的规则,这个比分是不能让他升级的,连升回“先相先”都没做到,到死都还保持这屈辱的“定先”棋份。
  很明显,本来按照他的真实实力,尤其参照其他和吴先生下过十番棋棋手的情况,他好像不应该那么惨。
  之所以被连降两级,棋风相克应该是个很重要原因。
  当然喽,李襄屏现在这么开心,真不是单纯觉得这个发现好玩。
  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是为了斗狗!
  作为一名棋手,李襄屏其实很信奉“真水无香”这句很俗的话,他坚持认为如果围棋达到至高水平,那应该就会抹去任何风格了,没有所谓的棋风,没有所谓的特点,所有招法都应该像白开水一般平淡无奇。
  然而后世的狗狗达到了这个境界吗?答案很明确:当然没有!
  其他不用多说,就拿棋风来说,后世所有的狗狗(李襄屏见过的狗狗),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一些“棋风特征”。
  从一代狗到三代狗,还有其他国家开发的其他洋狗土狗,无一例外都还能捕捉到它们的“棋风特征”。
  只是像这样的“棋风特征”,在和人类对弈时还看不明显而已——毕竟水平相差太多,人类看不到狗狗“展现风格”。
  然而到了狗狗和狗狗自己打架,那其实就不用多说了,相信有业余初段水平的棋友,应该就能感受到狗狗的“棋风”。
  正是因为狗狗还有“棋风”,所以李襄屏才觉得人类还有机会。
  而这样的机会——
  假如没有达到那么高的水平,那就一切休提。
  但如果真走到那一步了,比如自己和老施通过努力,真的把“狗招”理解得七七八八,已经到了探寻狗狗弱点的阶段。
  那么像这样的“棋风相克”现象,应该就会有点作用。
  不能说这就一定是个突破口。
  但起码这是个切人点!
  而以上这个,就是李襄屏今天如此开心的原因。
  虽然他心里非常清楚,以自己和老施目前的水平,对于狗狗展现出来的“棋风”,依然还处于“看得见够不着”的阶段。
  然而他认为这并没多大关系,这不距离狗狗出世还有11年吗?自己还有大把时间来参悟这个问题。
  所以李襄屏现在一点不着急。
  不着急的他对自己外挂说道:
  “好了定庵兄,咱们现在就到这吧……哎哟这都5点半了,那咱们快,快去看看其他比赛……”
  等到李襄屏来到隔壁观战室,时间已经来到下午5点35了,到这个时候,第二盘棋已经结束,张栩击败大李,第2个闯入四强。
  得知这个结果后,李襄屏不禁看了不远处的张栩几眼,他心说不会吧,难道这家伙真想某些书友说的那样,他才是这本书的主角?
  接下来就剩两位中国棋手的较量了。
  花了10分钟判断形势,李襄屏向华领队报喜,告诉他中国队这次可能要“三英战吕布了”。
  华领队当时就合不拢嘴。
  快点晚上6点时候,李襄屏也快合不拢嘴——因为他这次的预测并没被打脸。
  也正是因为心情愉悦,所以李襄屏笑眯眯拍拍张大记者肩膀:
  “张大记者,我想问你个问题。”
  “啊?!你说你说。”
  “就是……你觉得我是什么棋风呀?”
  “啊?!”
  见到张大记者张口结舌,他完全回答不上来,李襄屏笑得愈发开心:
  “哈哈你不知道吧,我就知道你肯定答不上来……”
  抛下这句话后,李襄屏也不理睬他了,而是跑去参加下一轮的抽签,留下张大记者一个人在那思考人生。
  张大记者心说今天这是怎么了?前面是华领队莫名其妙,现在又轮到李襄屏莫名其妙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不过李襄屏的棋风,他到底算什么样的棋风……”
  他的思考人生持续了一段时间,一直持续到李襄屏和孔二杰握手才正式结束。
  李襄屏半决赛的对手是孔二杰。


第五四零章 是五五零章 超一流新标准
  结束了“丰田杯”八强战,李襄屏第二天跟随大部队回国。
  回国后的第二天,李襄屏来到中国棋院,准备去找竞赛部主任张文东九段。
  竞赛部的办公室是在一楼,和裁判部紧挨着,李襄屏刚走到门口,就听到裁判部老金的大嗓门:
  “唉,变了呀,自从李襄屏的出现,他把围棋界的评判标准全部给改变了。”
  张九段的声音传来:“怎么就改变了?”
  “这还没改变呀,”老金继续在里面侃侃而谈:
  “以前我们常把棋手划分为超一流强手,一流强手,还有普通强手等等依次往下类推,可是有了李襄屏之后,这套标准就明显不合适了吧,所有需要作出一些改变,小张你说是不是?”
  张文东九段很配合地说道:“那应该怎么改变呀?”
  “在当今世界棋坛,我认为李襄屏已经是独一档,这点你应该没意见吧?”
  张九段没有任何犹豫,他马上认同道:“不错不错,襄屏现在的确是独一档了,别看他的冠军还比大李少几个,可大李哪有他那么稳定呀?10进决赛8夺冠军,在世界大赛半决赛之前竟然从未失手,这样的统治力简直恐怖,翻遍整个围棋历史,其实也找不到这样的棋手,所以他这个独一档名副其实,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是吧,你也同意他是独一档了吧,那好了,既然有了一个独一档,那评判超一流的标准,以后就肯定要做出一点改变了,比如说在李襄屏身后,哪些棋手可以划到第二档呢?”
  张九段再次很配合地说道:“好像还真是呀,呵呵老金,那你说该怎么划?”
  老金得意道:“这个标准以前还看不太出来,不过到了今年嘛,一个新标准好像就已经呼之欲出。”
  “哦,什么新标准?”
  老金道:“新标准当然还是李襄屏,小张你看今年,他总共才输3盘棋,就算加上之前的大李,他在近一年之内也才输给过4个人而已,所以现在有人就说,可能从今往后啊,这个就会成为新标准了,以后只要能赢李襄屏,不是说要彻底击败他,只要能在他手上赢一盘,就可以称为新超一流……”
  李襄屏在门外听了直乐,同时暗暗鄙视老金——因为这个说法并非老金原创的,而是来源于网络,他居然公然拿到棋院来显摆。
  连李襄屏自己都看过,现在已经有棋迷在网络上讨论类似话题了,并且作为“当事人”,李襄屏自己还了解得更详细一些,他知道棋迷的讨论,都已经不仅限于“新超一流”了,还有什么“超一流”候补。
  按网络上的说法,在现阶段,除了李襄屏之外,有资格称为超一流的棋手只有4位,这4位正是在近一年之内赢过李襄屏的棋手:李沧浩,古大力,李世石,常浩。在这之后还能不能诞生新超一流,这就要看他能否击败李襄屏了,哪怕能赢一盘就行,这就有资格晋升。
  棋迷也正是顺着这个思路,提出了一些“超一流候补”名单,而在这份名单中,棋迷们选择排名第一的年轻高手却是张栩。
  之所以选他,是广大棋迷认为,尤其是部分技术流的资深棋迷认为:别看张栩只和李襄屏交手过2次,并且两盘棋都输了,然而几年前的第一盘,李襄屏大部分时间苦战,并且长时间落后,最后是依靠对手一个失误才逆转。
  最近的这盘“亚洲杯”决赛,张栩竟然在快棋中和李襄屏抗衡了大半盘,李襄屏最后需要依靠一步“年度妙手”级别的好棋才拿下比赛。
  正是凭借如此表现,这让很多棋迷看好张栩了,认为他是排在韩国大朴和孔二杰之前,下一个最有希望击败李襄屏的棋手。
  棋迷们这些讨论李襄屏其实都看过的,不过他自己并没怎么放在心上。
  因为在他自己看来,这样的排法缺陷明显,这其中最明显一个缺陷:
  人家那些老前辈你怎么排?
  而除了以上这个,李襄屏认为只用一盘棋就做评判标准的话,这真的有点太夸张。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上次输给常九段那盘,那盘棋的情况李襄屏自己非常清楚:那是一个三番棋,又是中国棋手的内战,所以在先赢一盘还有余地的情况下,他才试验一下李世石的下法导致输棋。
  只可惜他自己心里清楚,广大棋迷不知道啊,大伙只看到李襄屏输棋,就把常浩排进去了。
  当然喽,李襄屏倒也不是对常浩九段有什么意见,甚至从某种角度说,假如常浩因为赢了那一盘,他依然还能保持心气,保持对围棋的热情,然后还能继续在棋道上求索,这才是真正的大好事呀,也是李襄屏所乐见,他只是单纯觉得这种排法缺陷明显而已。
  也正是因为觉得这种排法缺陷明显,所以李襄屏也不愿在门口听下去了,他直接推门而入:
  “张老师,呵呵我找您说个事……”说完这句之后,他才装模作样才看到老金:
  “咦!金老师也在呀……”
  两人不疑有他,尤其是老金,他见到是李襄屏之后更是呵呵直笑:
  “呵呵原来是襄屏呀,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你都有段日子没来棋院了……对了,你说找文东有事……”
  有正事当然正事在先,因此老金也没寒暄太多,他让李襄屏先说正事。
  李襄屏的正事很简单,一句话就能说得清,因此等他说完后,张文东九段开口道:
  “咦,阿含桐山杯?,襄屏你说要报名参加今年的阿含桐山杯?,你怎么突然想到要参加这个比赛呀,还有你怎么现在才说?”
  “对不起对不起张老师,我前段时间忘这事了……”
  李襄屏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他把几个月前去日本参赛,在梅泽由香里联系下,日本阿含宗的和田尚子女士送给自己妹妹礼物,然后自己说了一个“蜗牛庵约定”。
  李襄屏把事情前因后果原原本本告诉面前两位。
  老金一直乐呵呵的听着,而张九段在听完之后,他稍微露出一丝为难。
  这一丝为难被李襄屏捕捉到了,于是他开口问道:
  “怎么张老师,我现在报名,有问题吗?”
  敦厚的张文东九段一笑:“问题确实是有点问题,不过却不是你的问题,而是我这里的问题呀,是我这个竞赛部主任出现了一点工作失误,所以襄屏,我要给你道个歉先……”
  接下来张九段解释他的“工作失误”:
  “阿含桐山杯”是那种对所有职业棋手都开放的公开赛制,只要报名就能参加,只不过这个比赛也设种子选手,国内等级分排名前16的棋手直接进入“本赛”,这不因为李襄屏基本不参加国内比赛吗,这次他又没有提前说,所以竞赛部在排种子选手的时候,这次就直接把李襄屏忽略了,他们从第2位排到第17位。
  只不过这只算是小失误,毕竟报名还没截止,李襄屏想参加的话直接替换一个就是,更麻烦还是赛程安排和比赛地点选择,现在李襄屏突然提出参赛,接下来很可能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还是那个原因,由于竞赛部之前把李襄屏给直接忽略了,那么他们对于“阿含桐山杯”的赛程安排,之前就没有考虑李襄屏参赛的情况,已经安排好的一些比赛时间,都会和李襄屏自己的赛程发生冲突。
  这马上就到10月份了,正是整个赛季最紧要关头,这要换成其他棋手也就算了,大部分棋手在围甲结束之后,比赛数量就开始减少,就算国内最顶尖的那一部分,其实只要稍微统计一下就能发现:一年能参加10场国际比赛,那只有国家队棋手才可能做到。
  假如一年能达到15场国际比赛,那没啥好说,这位棋手一定水平极高,并且当时状态正佳。
  李襄屏的“独一档”也体现在这里了:成为职业棋手4年,除了第一年之外,他后面3年每年国际比赛对局数量从没少于20盘,最多的时候都能超过30盘。
  整个赛季大都数重量级国际比赛,当然主要就是集中在10月份以后了,比如接下来几个月,三星杯LG杯丰田杯应氏杯还有农心杯都将密集开战直到决出最后冠军。
  不仅如此,除了国际比赛之外,李襄屏现在还是中国围棋“名人”,接下来至少还要下一个“名人”五番棋挑战赛。
  不用多说了,李襄屏现在突然提出要加一个“阿含桐山杯”,这当然会让人家张九段感到为难。
  而见到张九段为难,李襄屏其实也有点自责,他怪自己没早点通知竞赛部,不然就不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
  不过张文东九段没有为难多久,他很快对李襄屏说道:
  “嘘……襄屏你放心,你既然来报名嘛,那我肯定要保证你参赛的,不仅要保证你参加阿含桐山杯,还不能影响你其他比赛……你等会,我现在就要去跟王院长吱一声,然后协调好你的赛程……”
  见到被人为了自己的事操心,饶是李襄屏一贯厚脸皮吧,这个时候也有点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的他也没心情和老金闲聊了,简单又聊了几句之后,他就礼貌告退,习惯性向棋院二楼走去。
  一边走李襄屏一边就想,看来自己参加的比赛真的有点多呀,这比赛一多不仅可能会像今天这样,给别人造成一定的麻烦,其实站在“斗狗”的角度,这种人类对局下太多,对水平的提升意义不大。
  “……嗯,好像是时候考虑削减一下对局数量了,有那时间的话,那还不如和老施多研究一下更高阶的狗招……”
  只可惜他也就想想而已,这事真没多少操作性。毕竟在现如今,让他放弃世界大赛,那当然是不可能的,李襄屏想都不会去想。
  国际比赛不行,那就好像只能是国内比赛,然而在现如今,他参加的国内比赛本来就不多。
  一个“名人战”,他不可能主动放弃头衔不参加比赛。
  一个“阿含桐山杯”,这算是为了还人情他自己主动提出参赛的。
  另外还有一个围甲,不提自家老头子和老蔡的交情,队伍就那几条枪,自己不参赛的话,参赛阵容都凑不齐。
  “……现在想来想去,好像也只有CCTV杯可以放弃了,反正现在已经拿了‘亚洲杯’,明年可以凭借卫冕冠军身份参赛,不过CCTV杯的盘数不多,并且这种短平快的赛事,说实话对训练的影响真心不大,假如能削减几盘围甲比赛……”
  就在这样的胡思乱想当中,他已经踏上棋院二楼,却发现二楼最大的那间训练室今天非常热闹,好像有什么比赛在举行。
  正好吴教练从里面出来,李襄屏忙问道:
  “咦,吴教练,今天什么比赛?”
  “和你没什么关系的比赛,”吴教练笑道:
  “国少队每年一度的选拔赛呀,你又没参加过,难怪你不知道。”
  “呵呵。”
  李襄屏陪着吴教练笑了一会之后,眼见他有事去忙碌,就和他告辞了,一个人溜达进那间最大的训练室。
  李襄屏刚溜达进去,一眼就看见一个络腮胡子。
  一个长着络腮胡的小孩。
  李襄屏当时就笑了,因为这位长着络腮胡的小孩,后世被棋迷亲切的称为‘柁老’,并且在这一刻,李襄屏好像帮自己找到一个替补队员,一个围甲中的替补队员。
  李襄屏这时还算沉得住气,不是他不认识‘柁老’,而是还不知道他目前的基本情况,尤其不知道他有没有签约。
  络腮胡小孩的基本资料很快找到了:
  柁嘉熹三段,1991年生,2002年入段,目前还没有签约任何围甲队伍。
  “呵呵呵呵……”
  李襄屏无声的笑了,然后悄然退出那间训练室,来到外面拨通一个电话。
  “喂,蔡叔,您现在哪?在京城吗?”
  “哈哈襄屏呀,我正好刚回来,什么事?”
  “哦,那您现在地方?”
  “就在俱乐部。”
  “那行,蔡叔您等会,我马上过来。”


七死八活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