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大杀小输赢


  在公布了标准答案之后,考虑到决赛还没下完呢,并且到现如今,第2局比赛和第3局比赛之间没有休息日,也就说第二天就是本届“三星杯”的决胜局。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李襄屏也不可能真的和对手很详尽的探讨技术问题,于是简单说了几句之后,他选择告辞。
  李襄屏告辞退场了,可围在那复盘的棋手和记者却热情不减——
  这种情况当然也很正常,因为李襄屏刚才留下的那手,那怎么看都是内涵深邃逼格满满的样子呀,甚至已经超出了普通意义上的一般妙手——
  其实在人类围棋范畴,大部分的妙手都拥有那种“一望而知”的属性啊,简单的说,就连很多职业超一流下出来的那些出乎意料的好棋,业余高手理解起来都不会很难。
  既然业余高手都能理解,那么对于职业棋手来说呢?嗯,他们只是自己在实战时候下不出来,但是当看到这种棋落到棋盘上以后,他们当然是“一望而知”。
  但李襄屏今天这步棋却不同,他今天这步“无形狗招”,即便是职业棋手也没法做的一望而知。
  原因很简单,因为今天的这步棋,从外形上看没有半点“妙手”的样子啊。
  不夸张的说,人类围棋范畴大多数的所谓妙手,大多数都是解决局部问题的,或者说为棋盘上某个局部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可今天这步棋呢,外形上看上去倒是平平淡淡,但需要解决的是全局性的问题啊。具体到李沧浩的白棋来说,由于现在通过实战的检阅,以及他自己的其他设想,貌似其他方案都不行啊,好像怎么下都不够理想,那么在当前局面,他貌似需要一种“一揽子的全局性的打开局面解决方案”啊。
  既然有这么高的要求,那没啥好说,这里面就涉及到非常多的实算路和虚算路,既然实算路和虚算路都很多,那人类棋手当然没法做的一望而知。
  老曹大李大刘等韩国高手开始展开热火朝天的集体研究,而在这期间,即便是华领队张大记者老谢等人都舍不得离开,大伙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
  李襄屏认为这就是围棋的魅力之一呀,如果你成为一个真棋迷,那么你的参与度会很高,并且有满满的代入感。
  比如像今天这样的研究,那别说是像华领队张大记者这样的了,即便是老谢这样的业二水平,他也能产生很强的快感。嗯,是那种不明觉厉的快感。
  因为有李襄屏提供答案,因此众高手的研究也就有了方向了,然而即便如此,老曹大李大刘等人也在二十多分钟之后才得出一致结论。
  “啧啧现在看来,这步棋好像真的可行呀。”
  面对大刘这话,老曹很肯定的点点头:“嗯,这步棋不仅可行,并且这样下的话,白棋完全充分可战,根本就找不到黑棋任何一个理想图,唉,可惜了……”
  老曹说到这的时候,在场众多韩国高手一阵沉默。
  最后还是当事人大李自己打破沉默,他就简简单单三个字:“不可惜。”
  等大李说完“不可惜”,在场的韩国人却愈发沉默了,因为他的意思很明白:这步棋虽然是正解吧,并且下了这步棋之后,虽然可能是白棋优势吧,但这却是人家李襄屏提供的,反正他在比赛中是肯定想不到下在这里。
  既然想不到这里,那当然就要承认技不如人。
  沉默还在继续,良久,刘倡赫才长叹一声:
  “唉,李襄屏,李襄屏……不一样了,现在的棋……那真是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在这复盘的当然也有翻译,“体坛”的谢记者对大刘最后一句话感兴趣了,由于大刘现在还在参加围甲,国内围棋记者都对他很熟悉,因此老谢用开玩笑的口吻问了一句:
  “刘郎官,那您认为现在的棋,和以往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毕竟还在围甲赚钱,所以刘九段对老谢还是很客气,他笑着回复道:
  “谢记者您难道还没发现吗,自从你们的李襄屏出世以后,现在是棋局倒是越来越短了,动堪就在中前盘分出胜负。”
  咦?听大刘这样一说,老谢倒是来兴趣了,并且不仅是他,张大记者以及其他韩国记者都来了兴趣。
  大家一想好像还真是这样。
  比如这次决赛的前两局,都是100手棋之内就结束战斗,或者说100手之内就胜负已定,比赛在下午4点左右就结束。
  大家再扩大一下回忆,发现李襄屏最近的比赛还真的呈现这样一种趋势,就是那种手数众多比拼官子的棋局虽然还有,并且到现在依然占大多数,但李襄屏短手数的对局确实是越来越多。
  印象中至少要比其他棋手多很多。
  发现了这样一个特征,这当然就让众多记者来兴趣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年代的围棋记者,那其实都是受传统日本围棋理论的长期熏陶,而在这种理论的熏陶之下,其实就让这些人觉得反常。
  就拿这次决赛来说吧,在众记者心目中,这无疑就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围棋较量了。既然是最高水平,那么最理想的模式不是那种“大杀小输赢”的棋局吗?
  就算达不到这种理想模式,那起码也应该像李沧浩前些年的那些名局那样,比如像当年马小飞苦斗大李,也就是两人“融化汉城寒冷冰雪”的那次苦斗,韩国媒体这样形容那次番棋:“两位棋手展现了出神入化的技艺”……
  可是这才过去几年呀,世界棋坛最高水平的较量,怎么会手数越来越短了呢?
  就拿这次的前两局比赛来说,如果让围棋记者抛开那些深奥的内涵,大家的报道模式肯定都是这样:
  第一局李沧浩展现卓越大局观,李襄屏脆败,第二局李襄屏以牙还牙,李沧浩脆败……
  毫无疑问,这样的模式显然不符合大家的口味呀,或者说不符合大家对“名局”的预期呀,大家就搞不懂了,怎么到了现在的“最高水平较量”,反倒是“脆败”的棋局越来越多。
  记者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甚至不仅是记者,老曹和大刘等人也加入了进去,大家开始探讨这个话题。
  议论一会之后,老谢再次对刘倡赫说道:
  “呵呵刘郎官,你认为这是怎么回事呀?这种情况不是有点反常吗?”
  大刘当然有自己的见解,不过他却没有回答,而是把目光投向大李说道:
  “呵呵这个问题,我认为还是沧浩来回答最合适吧,毕竟他才是代表曾经的最高水平……咦,沧浩?沧浩?”
  大刘到这个时候才发现,大伙刚才在议论的时候,大李貌似有点走神。
  等大李被大伙拉回现实,等他再接受一边老谢的询问,他很礼貌的回复道:
  “毫无疑问,因为李襄屏的出现,他确实是提升了职业围棋的整体水平呀,其他人不方便说,就拿我自己举例吧,我认为现在的自己和5年前相比,我个人至少提升了半先水平。”
  “啊?!丝……”
  听到大李这样回答后,在场围棋记者简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尤其是老谢,他当场就倒吸一口凉气。
  是的,老谢真的是当场倒吸一口凉气。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如今这年代,马小飞有一句名言,那是关于老曹的,他说88年拿第一个世界冠军的老曹,他通过大李10年的磨砺,最终也只涨了半目棋而已。
  可是现在,大李竟然说自己涨了半先?
  半先是什么概念?要知道现在一个贴目是6目半到7目半,也就说大李认为自己和5年前相比,他自己最少涨了3到4目棋。
  这像是大李这种人说出来的话吗?
  在这时候,众记者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尤其是在场的中国记者,那更是不知道该怎么询问大李。
  原因很简单,这个“半先水平”要不要较真却不去说他,但是大李的言下之意,他对李襄屏的推崇是显然易见的——
  按照马小飞原话的模式,那么在当今棋坛,除了李襄屏可以“磨砺”李沧浩之外,那其他人根本就没这个资格。
  既然这样,那众人自然就不方便继续询问了,因为大李口中的“半先水平”,这其中吹捧李襄屏的意味很明显。
  更搞笑的是在这其中,这次带队来韩国参赛的华领队更是想歪了,他觉得大李在这个节骨眼说这种话,这都有点像那种很蹩脚的心理战了,已经有点带节奏的嫌疑。
  “呵呵李九段客气了,半先水平?这怎么可能呀……”
  “我并非客气,尤其是通过今天这局,不夸张的说,我感觉自己和李襄屏根本不是一个维度呀,他简直就是在降维打击,”
  大李今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在记者看来他难得话多:
  “至于大家说的现在断手数棋局越来越多,不奇怪,不奇怪,这是因为……”
  “因为自从李襄屏出现后,他已经把整个棋盘变大,让比赛多了很多种可能。”
  大李继续在那叨叨叨,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却没多少人听他的了,因为很多记者都感觉,大李可能是因为今天这盘棋,他现在受到了一定的刺激。
  老曹站出来说话了:
  “好了都散了吧,明天就是决胜局呢,大家让沧浩多调整一会吧。”
  大伙都散去了,不过就连老曹都没注意到,当大伙散去的时候,大李好像又在那走神,并且口中喃喃自语:
  “大杀小输赢?明天……”


第四二零章 鄙视链
  李襄屏没有想到的是,不,应该说可能连大李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他随口说出的一句“半先水平”,这立马成为围棋界的热门话题了。
  韩国时间晚上7点左右,首尔威斯汀朝鲜酒店欧陆餐厅,李襄屏一边和一盘烤肉较劲,一边听张大记者老谢等人介绍刚才的情况:
  “哈哈哈哈,大李刚才真这样说的?……来来来服务员,上酒,对了华老师,咱们今天喝点啥酒?”
  “酒我看就不用了吧,你明天还要打比赛呢。”
  华领队一边说着这话,一边打谅着周围的环境。嗯,在如今这年头,这家“威斯汀朝鲜酒店”,那已经算是韩国最顶级的酒店了,也是本次比赛的承办方,能和这家酒店并列的,那也就只有一家“乐天”和一家“明洞”,不过那两家酒店属于韩国另外两家财阀,只有这家属于三星,所以按照韩国的情况,大家都懂的。
  只不过这里虽然是赛场吧,但是这间欧陆餐厅,那可是连华领队都没来过——
  韩国的物价贵得要死,那么以这年头围棋界这些人的收入,那除非是别人请客,否则还真的消费不起首尔这旮旯最好五星级的最贵酒店。
  嗯,今天这也就是李襄屏了,华领队知道这是位不差钱的主,他家老头子如今在京城地产界混的风生水起,如今可是连华领队都有所耳闻。
  另外别说是家里了,就连李襄屏本人,如今已经是年底,他的奖金收入毫无争议的国内第一。即便放在整个世界棋坛范畴,能超过李襄屏的可能也只有日本棋坛的一两个人——
  职业棋坛并没有那种很清楚的奖金排行榜,不过简单估算的话,日本棋手只要能夺得他们自己“大三冠”中的两个,奖金收入过1亿日元就没有压力,这样折合成RMB的话那就是千万级别。
  而李襄屏呢,即便他今年取得如此成绩,并且围甲还是赢一盘十万,但他的单纯奖金收入在这年头还是百万级别,没法像后世的柯少侠他们能上千万级别。
  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再加上今天还赢了棋不是?因此当李襄屏兴致勃勃说要到这来打打牙祭。
  然而打牙祭归打牙祭吧,不过听李襄屏说要喝酒,那华领队还是本能的阻挡一下,不是因为别的,李襄屏现在还不满17周岁呀,正儿八经的“青少年”,既然这样,你人华领队这样的老同志当然要劝阻一下。
  只可惜像李襄屏这样的纨绔,他怎么可能听从老同志的劝阻:
  “呵呵不行不行,到这个地方来吃饭,那不喝点酒怎么行,没准就被这帮韩国人看扁喽……对了老张老谢,你俩说喝点啥酒好?”
  张大记者和老谢对视一眼,他们俩可是走南闯北的记者呀,那肯定和华领队这样的老同志有所不同,更何况这么多年相处下来,他们已经和李襄屏混的很熟。
  “体坛”的老谢首先开口;“呵呵华老,襄屏今天既然这么高兴,那您就让他喝点酒吧,不过您刚才说得对,这明天还有比赛呢,所以咱们也就不整白的,就陪襄屏喝点红酒或者啤酒……”
  “红酒,今天必须是红酒,”李襄屏自己接茬了,他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
  “今天这棋赢得还是算比较爽啊,虽然还没到开香槟的地步,但红酒却是可以喝一点。”
  “行,那就红酒吧。”
  和老谢相比,张大记者当然和李襄屏更熟,也对他的秉性更加了解,因此见到李襄屏现在难得有兴趣,他当然更加不会去扫兴,等把服务员叫过来以后,他对李襄屏招手:
  “来来襄屏,这个点酒的活还是你自己来。”
  李襄屏左右环顾一圈:“大家说喝什么好呀。”
  实话实说,李襄屏这也就随便这样一问,不仅是他,其他人在这时其实也不在意喝什么酒,只不过张大记者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可能又想起大李说的“半先水平”了吧,所以他在这时候感慨一句:
  “啧啧半先水平呀,大李竟然说他在襄屏的鞭策下,自己竟然涨了半先水平,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无法确认一下他这话是真是假了,如果他说的确实是真心话,那我都认为咱们值得开瓶82的拉菲庆祝一下。”
  听到张大记者说“82的拉菲”,在场一桌子人全都笑了,包括李襄屏也笑了。当然喽,作为一名穿越人士,李襄屏知道自己的笑,那是和其他人不同的。
  简单的说,面对这个在国内流传多年的梗,这年代的华领队老谢老贾等人是觉得真牛逼,可是在李襄屏这里呢,他当然就只听到傻逼。
  作为一名穿越人士比较尴尬的是:李襄屏明明听到的是傻逼,但是在别人面前不敢流露出来,他不仅不好流露,甚至也要装成一副“你好牛逼”的样子。
  很显然,“82拉菲”这个梗在这年代还是有点杀伤力的,听了张大记者的话后,老谢老贾等其他记者也来兴趣了,老谢还拉着翻译询问人家韩国小姑娘,询问这里有没有这种酒。
  不过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场面顿时就有点尴尬了。
  虽然以老谢的智商和阅历,他当然早就知道即便在这个年代,82拉菲的年产量,已经被国人消费了十多倍。
  然而这毕竟是韩国不是,并且是韩国最大财阀开的最好的酒店,那么他们既然说有,就算老谢不信他也不好反驳。
  尤其等那个韩国小姑娘投过来一丝若有若无的鄙视眼神,这场面当然就更加尴尬。
  嗯,要化解类似这样的尴尬,那当然还是需要李襄屏这样的纨绔。
  “拉菲?拉菲这种酒有啥好喝,服务员你过来……”
  李襄屏冲韩国小姑娘摆摆手,然后通过翻译报出另外一支红酒牌子的名字:
  “……嗯,好像听说也是八十年代早期出好酒吧,并且是逢双更佳,就是8082或84,你去看看有没有这几个年份的……”
  等李襄屏把话说完,韩国小姑娘的脸色顿时变了,不仅鄙视眼神消失,她还对李襄屏微微鞠躬:
  “对不起您稍等,这个我需要去询问一下……”
  等韩国小姑娘毕恭毕敬退下,其他人自然是纷纷询问,李襄屏假装是云淡风轻,其实是很装逼的挥挥手:
  “没啥,我刚才报的就一种意大利红酒,这种酒在亚洲都没啥名气,算是那种很冷门的牌子吧,刚才见那小姑娘的眼神不爽,所以我故意吓唬吓唬她。”
  听到李襄屏这样说,其他人倒是没什么,倒是“华西报”的老贾接口了:
  “不错不错,我听好这一口的都说,欧洲的红酒拼到最后呀,那也就看意大利的了。”
  李襄屏有点诧异的看了老贾一眼:“哟,看不出贾老师才是行家呀,真正的行家。”
  老贾笑着挥挥手:“哪里哪里,说到围棋界红酒真正的行家,那其实还要属马小,这不,我刚才这套说辞,那其实都是从马小那里听来的。”
  对于老贾这话,那在座众人还是相信,毕竟中国棋坛曾经的“聂马双雄”,他们一个喜欢红酒,一个喜欢白酒,这在圈内大多数人都是知道。
  老聂喜欢白酒的事没啥好说,他当年成为“擂台英雄”以后,茅台酒厂送给他一瓶几十年的原酒,那种酒极珍贵,当时酒厂自己也只有4瓶,其中两瓶留在厂里,另外两盘送过当年长老院的某大佬,而其中一瓶被转到老聂手中。
  那瓶酒在中国男足第一次世界杯出线时候,被老聂给开了。
  就这点破事,老聂还念叨了10多年,到李襄屏穿越那会他还在念叨,说当年后悔开那瓶酒。
  以上是老聂和白酒的故事,至于马小和红酒呢,其实在早几年的时候也有故事:
  一次某土豪请马小等围棋界人士吃饭,这位土豪中粮集团出身,并且他的发家主要也就是做红酒生意,因此应该也算是红酒的行家了。
  大伙那次聚餐喝得很嗨,当时场面上的气氛非常之好,在酒到酣处以后,那位土豪兴致勃勃又拿出一盘好酒,并且说是他的私人珍藏之类。
  酒打开,其他人自然是没啥话可说,只有马小微笑不语,并且只喝之前的酒,不喝这瓶“私人珍藏”。
  在众人的追问之下,马小当时也就实话实说,他明确告诉那位土豪,前面那些相对普通的酒倒是真的,反倒是这瓶“私人珍藏”很有可能是假的。
  没想到那位中粮出身的土豪也是直男呀,他当时就有点挂不住了,并且当时就连打几个电话,叫来几个前同事。
  嗯,同事到来的时候,据说还带来了那种专用的检测设备。
  这一检测这下真相大白,那瓶“私人珍藏”的年份明显不够。
  等这则故事流传开以后,马小声动红酒界。
  “哈哈哈马小还跟我说,其实在整个红酒界,是存在一条鄙视链的……”
  在韩国小姑娘回来之前,大伙闲着没事,就听老贾在那给大家科普了。
  “嗯?鄙视链?”
  老贾点点头:“嗯,我曾听马小跟我说……当然太详细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他说在整个世界范畴,也就说按照大洲来划分,红酒存在一条鄙视链,具体是欧洲红酒看不起土澳的,土澳的又看不起美国人的。”
  “哦?”张大记者插了一句:“那亚洲的呢?”
  老贾摇摇头:“不知道,好像亚洲的红酒都没有上这条鄙视链,”
  老贾继续说道:“重点还不是这条大范围的鄙视链呀,由于欧洲的国家多,并且他们的红酒文化最发达,所以在他们那里的红酒也存在一条鄙视链。”
  “这样啊,那老贾跟我们详细说说。”
  “太过具体的我哪记得清呀,”老贾笑笑:
  “我只记得最主要的那几个,比如说处于欧洲最底层的红酒,大家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
  于是大家就开始蒙了,还真别说,这个其实还不算难蒙,等老谢报出“德国”的名字后,老贾告诉他已经蒙对。
  至于德国红酒为什么在鄙视链最底层,原因当然很简单,因为德国的啤酒很有名呀,你既然啤酒有名,那红酒被人鄙视当然是人之常情。
  老贾报出鄙视链倒数第二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了,法国红酒!全世界范围内都赫赫有名的法国红酒,竟然在这条鄙视链的倒数第二。
  “不可能吧,老贾你这是瞎说吧?”
  “嘿嘿,其实我也很意外,不过马小就是这样跟我说的……”
  当大伙在那争执的时候,到时华领队看得很通透:
  “呵呵,我倒觉得这很有可能,毕竟鄙视链这种东西又不是真正排名,我看呀,法国红酒之所以会排倒数第二,可能坏就坏在他的名气太大了。”
  大伙之下回味,觉得华领队这个理由好像真的好有道理的样子呀。于是也就接受了老贾的说法。
  老贾很得意,于是继续开始滔滔不绝:
  “……马小跟我说,这条鄙视链的最顶端,那就是襄屏刚才说的意大利红酒了……咦,襄屏?襄屏你在想啥?”
  众人又把目光对准李襄屏,李襄屏这时候也回过神来。
  他笑着对众人说道:
  “没啥,刚才听贾老师说道鄙视链的问题,这倒让我想起在咱们围棋界好像也存在鄙视链呀。”
  “嗯,咱们围棋界有啥鄙视链?”
  “怎么没有,比如说各种各样的赢法呀,甚至对于到相应棋风什么的,职业围棋的发展难道不存在鄙视链吗。”
  “哦?”
  众人收起红酒鄙视链的话题了,这时都把目光对准李襄屏,想听他说说围棋界的鄙视链。
  “咳咳,”李襄屏装模作样清清嗓子:
  “在咱们围棋界呀,虽然没有谁提出鄙视链的问题,但我认为其实是有的,最最起码,处于鄙视链最底端的赢法和棋风就很明确,长期以来,大家一直看不起那种大砍大杀的棋,并且认为那种所谓‘力战型’的棋风最不入流,大家说是不是?”
  听到李襄屏这样开头,在场众人顿时来兴趣了,华领队笑眯眯的鼓励道:
  “说,襄屏你继续说。”


七死八活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