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初棋无劫
作者:七死八活|发布时间:2024-06-28 13:48:21|字数:5915
上午11点多,当老聂来到棋院以后,众人的议论的话题好像从一开始就歪楼,大伙竟然在那兴致勃勃的探讨起围棋定式的历史变迁。
当然喽,也就因为这是国内比赛了,大伙不会只盯着胜负,这才会有这种闲情逸致,这不,到11点半的时候,老聂依然兴致勃勃,他向大伙公布了他的新发现:
“小张”,老聂直接点张大记者的将了:
“你注意到右上角那个变化了吗?”
“哪个变化?就是这个……黑棋‘鼓’了之后白棋再翻打的变化?这个变化怎么了?很普通呀。”
“普通?!你竟然说这个变化普通!”在这个时候,老聂竟然带上点夸张的语气:“呵呵你现在看来当然普通,我可跟你们说,就这两手棋呀……对,就是小张刚才说的这手‘鼓’和这手‘翻打’的交换,这两手棋可是大有来历。”
“什么来历呀?”见老聂说得如此夸张,其实更主要的,是大伙见他兴趣如此之高,其他记者纷纷围了上来。
“这个交换呀,尤其是这步‘翻打’,这在以往的日本古棋中是没有的,对,我这里说的‘日本古棋’,是吴先生之前的日本围棋……这里谁?”
老聂在记者群中巡视一圈之后他,又把目标对准张大记者了:
“估计小张你应该知道,以往应对这步‘鼓’的时候,日本围棋只有‘退’一个的下法,而不会这样‘翻打’,其实到了现在,这种‘退’的下法也还存在,只不过自从吴先生到了日本以后呢,可能是因为他以前是学过中古棋吧,嫌弃这步‘退’太过松缓了,有示弱的嫌疑,总之他很少下这步‘退’,碰到这个局面那一定是‘翻打’一个,并且依靠这个下法赢了很多棋,比如在他那十次十番棋中对藤泽朋斋,对桥本宇太郎,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可以说正是在吴先生的影响下,这步‘翻打’就变成这个定式的主流了,而原先的那步‘退’虽然也还存在,但采用的人越来越少,逐渐变成一种非主流下法。”
“哦这样啊……”
听过老聂娓娓道来,记者们都盯着棋盘上那看似普通的两手棋了。
的确,这其实就是围棋的魅力之一,一些看上去非常普通的下法,却会因为一个故事,或者一则典故,变得有那么一点点“历史厚重感”。
而老聂今天当然不是让大家来感受“历史厚重感”的,而是来讲述他的新发现的,见初步效果已经达到,老聂洋洋得意继续说道:
“可是你们不知道吧,李襄屏却从不下这步‘翻打’,碰到这个局面,他一定是‘退’一个。”
“啊?!真的呀……”
“咦?老聂你怎么知道……”
众记者一片惊叹,并且纷纷表示迷惑。应该说记者的迷惑非常正常,毕竟像这种围棋中具体的下法吧,如果某位棋手非常喜欢采用,那可能大家都会知道,比如说“小林流”,因为小林光一先生曾经非常喜欢,那种下法甚至以他的名字命名。
但假如某种下法棋手基本不用呢,这其实就很难被人知道了。
今天那也就是老聂了,毕竟他曾指导过李襄屏一段时间,李襄屏和他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哪怕直到现在,李襄屏也经常去老聂的“棋圣道场”和众人拆棋。
并且李襄屏这人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从不藏私,乐于和大家分享他已经理解的狗招,某一次在大伙拆棋时,李襄屏正好提到这点,说他不喜欢那步“翻打”(其实在那个时候,李襄屏也还没有理解这其中道理,只是因为狗狗不这样下,他就在国家队的集体研究中无意说出来了),而那次老聂正好也在场,今天正好被他想起来,因此就被他拿到这来说事。
众人惊讶的第2个地方,那步“翻打”可是吴清源先生喜欢的下法呀,并且听了老聂刚才这话之后,说是他的“招牌动作”都不为过,而李襄屏出道也有几年时间了,在座的都是围棋记者,都和李襄屏打过交道,因此对他也都算熟悉。
大伙可都是知道,在谈论起历史中那些知名棋手的时候,李襄屏可是对吴清源先生推崇备至,评他为是古往今来围棋界第一人。
可是现在,吴先生推崇的下法,竟然被李襄屏否认?
嗯,这如果是其他棋手也就算了,这可是李襄屏呀!虽然因为他现在还太年轻,还不好谈论什么“历史地位”之类的吧,但正是因为以他如此年龄就已经取得如此成绩,那么到现在,至少有一点已经得到围棋界的共识:
那就是单比围棋天赋的话,李襄屏比吴先生都只高不低!
嗯,如果说过去那个世纪,吴先生算是围棋界最亮的那颗星,那么到了现在,到了新世纪,当然是换成李襄屏闪耀天空。
“老聂真的呀?襄屏真的从不下这手‘翻打’吗,那他有说过原因吗?还是认为这手棋有啥问题……”
“对对,有啥问题?他认为这手棋有啥问题……”
面对记者的追问,老聂裂开大嘴一笑,其实说实话,这个时候的他哪里说得清这个问题呀,毕竟连李襄屏自己都不知道呢,然而老聂那是什么人?对于这种围棋技术上的问题,那他怎么可能在记者面前认怂,哪怕再不懂的问题,他也要说出个一二三四。
“哈哈这个这个……”老聂先打一个哈哈:
“襄屏为什么不喜欢这步‘翻打’,具体原因我当然说不好,他心里到底怎么想,那你们必须去问他本人才行,不过我觉得吧,那应该是和这个劫争有关……”
众记者面面相觑,其实在棋力高一点的记者看来,老聂这话完全就是废话,因为这个“鼓”一个之后“翻打”的棋形,哪怕就算K级水平,也知道这样很容易出现劫争的,然而这个“翻打”的下法已经在围棋界存在了几十年,也从来没人认为这样的劫有啥问题呀?
“等会……”就在这个时候,“体坛”的谢记者貌似发现点问题了:
“今天这盘棋,貌似是襄屏的黑棋‘鼓’一下,而曦河在‘翻打’呀……哦对了……”
谢记者自己很快就醒悟过来:
“刚才是说襄屏从不下这步‘翻打’,而他现在任由对手这样下,那可能更说明他认为这手棋有问题呀。说,老聂你继续说。”
“呵呵现在却不用说了,”
老聂现在却这样说道:“大家还是看实战吧,本来按照正常情况,俗话说‘初棋无劫’,这个劫本来是开不起来的,可曦河今天有点不走寻常路呀,大家看着几招……对对,第22手,第26手和第32手,大家看出这几手棋是什么意思吗?曦河这几手棋,那全部都是制造劫材,为开这个初劫做准备呀,好了不多说了,大家看棋,不出预料的话,那曦河很快就会挑起这个劫争,大伙也许能在这个劫争中,看出李襄屏为什么不下这步‘翻打’。”
第三四零章 斗劫
上午11点40,罗曦河落下了全局第38手,上午的比赛就到此为止了,李襄屏在这之后再也没有落子,直接进入中午封盘。
中午12点,两位对局者甚至还有说有笑一起走出对局室。
“当然要谨慎点呀,大家不都见到了吗?小猪这是准备给我开劫啊,咱们围棋界的‘劫王’要给我开劫,这不考虑清楚能行……”
出来之后,李襄屏是这样和记者们开玩笑道。听了李襄屏的话以后,众多记者都笑,的确,罗曦河同学擅长打劫,他也确实担得起“劫王”这个称号——
在真实历史中,罗曦河同学最有名的一盘名局,那当然是在某届“三星杯”中,他放弃“三劫循环”最后大胜崔毒的那盘比赛。那一盘棋,最后被围棋界称为“青铜棋谱”。而这张“青铜棋谱”,被后世很多人认为是人类围棋第一名谱。
是的,是在围棋AI出世以前,古往今来,由人类棋手创造出来的第一名谱!
虽然用后世围棋AI来分析的话,这张棋谱在技术上,那还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然而作为一名棋手能下出这样一盘棋那没啥好说,李襄屏认为罗曦河同学还是值得骄傲。
当然喽,现在这张“青铜棋谱”还没有被小猪同学创造出来,并且在其他人眼中,虽然罗曦河同学擅长打劫,但李襄屏同样也精于此道呀。
远的不说,今年的“富士通杯”半决赛,李襄屏本来已经输定的棋,最后依靠一个劫争翻盘,让人家张栩同学欲哭无泪。
前不久的“三星杯”16强战,李襄屏同样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通过一个很多人都没看懂的劫,再次找到一条制胜之道。
正是因为如此,虽说从上午的进程来看,是小猪同学在主动邀请李襄屏“斗劫”吧,但没人会认为李襄屏真就怕了罗曦河,他刚才的说辞,那当然也只是一句玩笑话而已。甚至在中午封盘期间,很多记者都打定主意,想看看这两位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劫王”。
而作为当事人之一的李襄屏呢,他虽然随口说出了“劫王”这个词吧,然而说句实话,这个时候的他,当然不会在意这样的虚衔,结束了上午的比赛之后,他其实有一种很奇妙的体验,而这点奇妙之处就在于——
在以往的时候,对于自己还不完全理解的“狗招”,那李襄屏偶尔还是会用的,例如去年“三星杯”决赛对马晓飞的那个番棋,他就直接用上一个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的狗招。
然而对手主动撞上自己还没完全理解的“狗招”呢?今天却是第一次!
在上午的时候老聂说得没错,他的确是从来不下吴先生的那步招牌动作“翻打”,他不下的原因当然没啥好说,那是因为狗狗基本不下,可狗狗们为什么不下呢?这步棋后面还蕴藏了什么奥秘呢?
实话实说,李襄屏现在不知道,他甚至连“一知半解”都称不上,属于那种完完全全的不懂。
他唯一能够确认的是,狗狗们之所以不下那手棋,或者说这手棋后面所有的奥秘那很可能就和围棋中的劫争有关——
和小猪同学今天挑起的这个劫争有关。
这就是李襄屏感觉奇妙的地方了,他期待通过今天的实战,来了解这手棋后面更多的奥秘。
换种说法说:他期待通过今天和小猪同学的“斗劫”,进一步去理解狗狗的思想,揭开这步“狗招”的奥秘。
“……嗯,今天这棋,那要怎样才能吧小猪同学一举打爆呢……”
在吃中饭的时候,李襄屏一边往嘴里扒饭,一边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
这当然不能说李襄屏狂妄,更不是他看不起人家小猪同学,才38手棋就认为自己能赢,实在是出现今天这个局面后,李襄屏肯定是有一点心理优势的。
他这点心理优势来源不是别的,正是因为李襄屏下棋特别“讲理”,而对于现阶段的他来说,什么是最大的棋理呢?这当然没啥好说,“狗招”就是李襄屏最大的棋理了。
只要理解这点,那当然很容易就能理解他的心理优势——
要知道对手今天下的棋,那可是被狗狗屏弃了的,是狗狗们从来不用的下法,既然这样,尽管李襄屏还不知道这其中道理吧,他当然还是会认为对手已经下错,采用了一种“不合理”的下法。
既然认为对手已经下错,那想着如何去打爆对手,这当然是很正常的反应了。
这是那种对于任何合格职业棋手来说都很正常的反应。
其实不仅仅是“狗招”给出的心理暗示,哪怕是站在人类棋理的角度,李襄屏同样认为罗曦河同学今天的下法可能稍微有点问题。
俗话说“初棋无劫”,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在一盘棋的开局阶段,由于棋盘上的棋子寥寥,连棋子都没有几个,那当然就意味着这个阶段基本没有什么劫材——
既然连劫材都没有,那么在一盘棋的开局阶段,其实是不适合打劫的,这也就是“初棋无劫”这种说法的来由。
当然对于罗曦河这样的高手来说,他想斗劫肯定是会有所准备的,正如老聂之前在观战室所说,他前面有好几手棋,其用意就是囤积劫材,好为开这个劫做准备。
然而不管怎么说,这种开局就囤积劫材的下法,在李襄屏看来还是太过生硬了。
俗话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才是自然。
虽然到了后世以后,围棋这种充满东方哲学的游戏貌似已经被西方科学攻克了吧,然而李襄屏依然固执的认为,在围棋的最高领域,或者说在哲学范畴的最高领域,那围棋依然还没被攻克。
既然还没有被攻克,那么“道法自然”这句话,李襄屏认为那就应该还是适应于围棋的下法。
好了,判断对手今天“下法有错”的理论基础已经找到,并且这个“理论基础”还不是单方面的,从东方哲学到西方科学,似乎都说明罗曦河同学今天的下法可能有问题,那么在这个时候,李襄屏想把他打爆顺理成章。
只可惜理论基础是有了,然而具体要如何操作,李襄屏却没能很快理出头绪。
他扒完中饭大概就在中午12点半左右,然而等他接着思考,想到接近下午1点钟,这都马上又要进入对局室了,他依然没想好自己的第39手应该落在哪里。
这种情况当然也很正常,起码李襄屏自己认为这很正常。要知道这可是围棋中的劫争呀,是围棋区别于其他棋类游戏最独特,最有趣,也可能是最难的地方。
可以不夸张的说,围棋的劫争之难,那可能是围棋AI都还没有征服的领域——
李襄屏曾经统计过的,真的是他亲自统计过的:
在他能记住的那些狗狗打架的棋谱中,其实“三代狗”一共和“二代狗”下了200局,嗯,虽然“三代狗”是以181对19的比分狂胜吧,然而在“三代狗”输的19盘棋当中,其中有14局出现过打劫。
并且李襄屏这里说的打劫,不是那种最简单的“单片劫”,也不是那种不需要考虑劫材的“天下大劫”,李襄屏把这两种劫争排除在外,“三代狗”依然有14盘败局出现过劫争。
另外一个,也并非“二代狗”就比“三代狗”更擅长打劫,事实上在二代狗的那些败局中,因为劫争而落败的盘数就更多,多到李襄屏都懒得去统计。
李襄屏不知道别人是如何看待他这个统计,但他自己却固执的认为——
他这里说的“固执”,和他认为狗狗的实力一定还没到顶,一定还不是“棋神”一样固执。
李襄屏固执的认为:如果围棋AI在技术上可能还存在某种缺陷的话,那么这个缺陷,很可能就在劫争上面,存在于围棋的打劫当中,不然的话也不会19盘败局14盘打劫,出现比例竟然如此之高。
正是考虑到可能连狗狗都还没有完全搞定围棋中的劫争啊,那么自己今天一时半会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李襄屏当然觉得这没啥了不起的,一时没想好没有关系,反正下午还有大把时间,回到对局室继续想就是。
时间来到了12点58分,正当李襄屏准备重新回到对局室的时候,他却在这个时候看见一个人——
准确的说,他在这时看见一位棋手,嗯,一位水平不算特别高,李襄屏现在有八成以上把握必胜的一位棋手。
然而看到这位棋手之后,李襄屏瞬间就想到破解之策了。
“呵呵王老师,您怎么来棋院了?”
“我是来催你交稿的呀……哦对了,你现在还在比赛呢,那行吧,什么事都等你下完比赛再说。”
没错了,这时候进来的是王元八段,是现任“围棋天地”的副总编王元八段。
“呵呵好的,等我拿下小猪后我就过去找您,谢谢您了王老师。”
李襄屏进去比赛去了,留下王元八段一个人在那莫名其妙,他不仅莫名其妙,甚至还在那自言自语:
“莫名其妙,这个李襄屏真是莫名其妙,他今天好端端的,怎么就莫名其妙的谢谢我呢……”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