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大打出手


  上午10点40,全局第23手,李世石刚刚下了一步“拆边”。
  嗯,虽然在一盘棋的布局阶段,类似于“拆边”这样的棋随处可见,尤其是今天这盘棋到目前为止,棋盘上还没有发生任何一个接触战,那么一个“拆边”就意味着一个“大场”,那么这样的下法更是在围棋的序盘阶段常见。
  然而在李襄屏看来,对手的这步“拆边”明显是拆得有点大了,明显是有点过分了,过分到已经不能用“拆边”来形容——
  李襄屏认为要正确说明小李刚才这步棋,那也许用“逼住”这个词也许更合适些。
  没错,就是“逼住”。
  要知道在围棋中,大家常用“立二拆三三拆四”这种说法,来说明“拆边”的“正常分寸”。
  然而小李刚才这步棋呢,那就明显超过这个分寸了,他连“立二”都没有,就直接拆了六路,从棋盘的这边拆到了棋盘的那边,把白棋其中一个“星位,小飞”紧紧逼住。那么像这样的棋,当然是李襄屏不能容忍的,他第一时间就认为这步棋无理,并且在第一时间就准备反击。
  尤其考虑到在这之前,小李的行棋就处处主动步步争先——
  他之前还有一个“打入”,李襄屏还没来得及理他呢,那么在已经有了一块弱棋的情况下,现在又下一步如此过分之着,在李襄屏看来这明显无理,不给予反击的话那就不配坐在世界大赛决赛舞台。
  李襄屏的手停了下来,他开始构思反击方案,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本局的第一个正面接触战,那很快就要到来了——
  并且这个接触战,这其实是对手主动邀请自己进行的,小李不可能不清楚自己的棋稍微过分,然而没有办法,这就是他的风格,这就是他的棋路,他威震江湖的“僵尸流”,其实很大程度就是建立在这种风格之上。
  你要是对他这种棋视如不见,那么他原本无理之棋就会变成“积极”,而你要是和他大打出手呢,那他就正好施展自己的看家本领。
  两辈子看了小李那么多棋,那李襄屏当然知道他这个特点,正是因为如此,因此尽管现在开局才20多手,李襄屏也没准备避战,他准备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和小李硬抗。
  就是抱着这样一种态度,李襄屏开始构思自己的反击方案了。并且说实话,这个时候的反击方案其实并不难构思——
  其实李襄屏一直认为:在围棋中,当你面对一步“无理棋”或“过分手”的时候,你的反击方案是并不难构思的,真正难的是那种完全的合理下法,如果人家下的棋是真的符合棋理的话,那才是真正难以反击。
  而在今天,李襄屏很快就想好反击方案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也就更加确信自己刚才的判断了:小李刚才那步棋是真的无理。
  李襄屏的反击方案并不复杂,围棋中最常见的“声东击西”缠绕攻击是也,你想攻击这块棋,那就从那块棋动手,你想把这块棋当做你的打击目标,那就假装先去打击那块——
  不,也许你根本就不用去“假装”,围棋中攻击的最高境界,那就是你事先根本别去确定具体目标,最后的打击对象完全根据对手的下法而决定,他后面什么时候露出破绽,那你照着他的破绽猛攻就是。
  当然喽,现在的李襄屏还没达到那种随心所欲的水平,因此他在制定当下这个反击方案的时候,那他还是主次之分的——
  他确定的打击对象其实就是小李刚才“逼住”这枚棋子,那么行动上呢,他当然就是先对之前那步“打入”动手。
  “逼住”!
  全局第24手,李襄屏同样下了一步“逼住”,不过他“逼住”的,是黑棋之前“打入”的那枚棋子。
  很显然,李襄屏这步棋并没出乎小李的预料,毕竟李襄屏采用的这种声东击西攻击手法,在围棋中实在是太普遍了,因此简单思索几秒钟之后,小李没敢选择就地生根,而是选择了一步“单关跳”,向中腹出头。
  看到这步棋之后,李襄屏暗自点点头,不亏是威震江湖的“僵尸流”呀,至少在纯粹中盘作战领域,小李一直就是人类棋手中的佼佼者啊,他这手棋未必是当前局面下的最佳选择,然而有了这手棋之后,整个局面顿时混乱,这正是小李最喜欢和最擅长的局面。
  尽管知道这点,那李襄屏当然也不可能后退,事实上这个时候他也无法后退。
  “点”,“跳”,李襄屏一套组合拳出手,假装摆出一副直接进攻的姿态,实际上是远远瞄着黑23那枚棋子。
  小李下一手有点出乎李襄屏预料了,他下一手再下一个“打入”,在原本已经有两块弱棋的情况下,他竟然又来一个“打入”。
  不过仔细审视这手棋之后,李襄屏却对这步棋深深佩服,这手棋那就不是什么无理之手了,而是那种深得作战精髓的下法。
  因为这步“打入”,就是那种所谓的“虚招”,小李来上怎么样一手,那也不是真的想再次打出一块弱棋,而是在这里制造一点头绪,留下一点借用,然后利用这个子的借用,伺机处理好其他两块弱棋。
  虽然明知道这是小李的虚招,但李襄屏也不可能放置不管,因为你要真对它不管不顾的话,他随时可以给你来个“化虚为实”。
  又仔细想了一会后,李襄屏决定执行原计划不变,把最终目标还是锁定在黑23那枚棋子。
  至于这步“打入”虽然不能不应吧,但既然看穿这就是一步虚招,那你既然虚虚实实的来,我也给你虚虚实实的应,反正我就死死瞄着你那边那块弱棋就是。
  因此就这样,从全局第23手开始,或者说从李襄屏的第24手开始,双方在棋盘上大打出手了,战局虽然刚刚展开,却显得很激烈,并且也比较复杂,因此到上午11点半的时候,双方还下了不到40手。
  上午11点50,李襄屏正好落下全局的第40手,抢到这一手之后,李襄屏认为自己之前的作战应该算是成功的。
  因为他这一手棋,那就是对黑23发起总攻了,并且是在黑棋另一块棋还没彻底安定情况下对这样发起总攻。
  换句话说,下的这个时候,“缠绕攻击”的场面正式形成,李襄屏第一个战略意图正式实现。
  这盘棋到底会形成什么流向呢?棋局一步一步继续。


第三零零章 算得对和算得活
  第16届“富士通杯”决赛,由于两位对局者一上来就大打出手,这其实让隔壁的观战者都看嗨了。尤其是在中午封盘前不久,李襄屏的第40手棋一出——
  这步棋貌似抢占到攻击的要点,不能说全局就立刻占据主动吧,然而“目前全局白棋生动”,这样的评价还是担得起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观战室众人就议论开了,这其中尤其是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们,考虑到“李襄屏”对李世石的历史战绩,从马晓飞马组长开始,个个面露轻松表情。
  马晓飞惬意往后面椅子上一靠,他首先来一句感慨:
  “啧啧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都喜欢走以力服人的路子呀,不过要单纯拼力量嘛,那李襄屏真的谁都不会怕,他的力量可是整个围棋界独树一帜,几十年都难得出这样一个怪物。”
  见到马组长似乎心情不错,张大记者赶紧扮演最佳捧哏,他对马晓飞笑道:
  “马小这话怎么说,你这个措辞可是有点……那啥,什么叫李襄屏的力量独树一帜?他怎么个独树一帜法了,你跟我们说道说道。”
  “嘿嘿,自从早些年韩国围棋崛起,现代棋战就走上力战为王的路子了,张记者你也应该看到,在现如今的职业棋坛,你其他不行还关系不大,例如境界啦大局这些东西,这些还可以想办法慢慢弥补,但你要是缺乏力量的话那就不行了,要是力量不足,那根本就没法在当今棋坛生存。”
  听到马小这话,张大记者默默点头,其他听见他这话的人同样默默点头。
  马晓飞还是靠在椅子上,不过他的声音继续响起:“不过说到围棋中的‘力量’嘛,嘿嘿,那不是我说,我认为很多人根本就搞不清楚状况,这其中也包括你们这些围棋记者,搞不清楚什么是棋手的核心力量,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样的棋手才算力量大……”
  张大记者把他打断了:“那马小我问你,你认为晓光的力量算大吗?”
  “谁?你说刘晓光?不行不行……”马晓飞把头摇得像个拨郎鼓,他盯着张大记者道:
  “要不我刚才说你们很多记者根本不懂呢,其实就是这意思了,晓光哪有什么力量呀?我以为就他那点蛮力,称一句‘力战型’都已经很勉强了,他算什么力量大呀?不行不行,他的力量完全不行……”
  张大记者听了心里暗笑,因为马晓飞这个回答完全在他的预料当中,围棋界谁不知道呀,马晓飞和刘晓光九段那可是一对老冤家,两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斗到现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马小习惯性贬低人家刘九段,那也算是他的常规操作了。
  而张大记者这家伙其实也是蔫坏,他刚才故意拿人家刘九段说事,其实就是当个引子,好引开马晓飞的话匣子。
  “晓光的力量都不行……那好马小我来问你,你认为围棋中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呀?什么样的棋手才能称得上是力量大?”
  马晓飞当然也知道张大记者是故意的,因此他笑呵呵地说道:
  “很简单呀,围棋中的力量其实就是算路,因此一个人算路能力强,他就能称得上是力量大,至于具体例子,诺,现在正在屋子里比赛的李襄屏,这才是真正的大力士呀,也是现代围棋力战型的典型代表。”
  嗯,马晓飞虽然貌似已经把两个问题回答完毕吧,但是很显然,如此笼统的回答肯定是不能让张大记者满意的,于是他继续追问:
  “能说具体点吗?”
  “这还要怎么具体呀,围棋中的算路你不知道?无非从四个方面去考察棋手的算路能力而已,不过这四个方面又有区分,其中两个算是基础,至于其他两个……嗯,那应该算是特色吧,不同棋手有不同的特色……”
  “等等等等,四个方面?算路还分四个方面?并且四个方面还有区分?那马小你先跟我说说,哪两方面算是算路的基础?”
  “算的深,算的广。”马小这次的回答倒是简明扼要,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也就是大家常说算路的深度和广度问题,在我看来呀,这两方面其实就是算路的基础了,为什么说是基础呢,因为在现代围棋当中,这两样已经是职业棋手的必备素质,不仅是必备,甚至我个人以为,在这两个方面,职业棋手的差距并不大,年轻棋手可能会在算路的深度上稍好,而我们这些老同志呢,那可能在广度上要占点便宜,不过平均综合起来看,所有职业棋手的差距应该都不会太大,因此要想在职业棋手中拉开差距,那就要看另外两方面了,这也就是棋手各自的特点或者说是特色。”
  “哪两方面?”
  马晓飞的回答再次简明扼要:“算得对,算得活。”
  “算得对,算得活……”当张大记者在咀嚼马小这话的时候,马晓飞的声音再度响起:
  “没错,就是这两个方面,在围棋中,尤其是在职业围棋中,你仅仅只有算路的广度和深度是不够的,我认为更重要是你还能够算得对,并且还要算得比较活,这才是真正拉开职业棋手差距的地方。”
  马晓飞顿了顿继续说道:“张记者如果你能理解这点的话,应该就能明白我为什么说李襄屏才是真正的大力士了,我们先来说‘算得对’的问题,这其实是一项非常难能可贵的素质呀,也是职业比赛中赢棋的重要保证,而李襄屏呢,他恰恰就拥有这个素质,非常优秀的素质!反正自从他出道以来,我就从没见过他因为算错而输棋,所以要我说呀,他能一路赢到现在,那真不是没有原因的,正是他这个素质给他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马小说的其实是人老施的特点了,不过张大记者显然不会知道,于是他点点头附和道:
  “没错呀,好像还真是嗬,自从襄屏出道以来,那好像还真没见他因为算错漏算输棋,那马小你再说说算得活……”
  马晓飞点点头:“相比于前面那个优点,襄屏在这方面好像并不突出,看他的棋我甚至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在这方面,他是时灵时不灵,大多数时候不算特别灵活,不过在有的时候呢,他的棋又显得特别灵动呀,灵动到连我在看他棋谱时都很难跟上他的思路。”
  “哦,那你是认为总体上说他的棋还是不够灵动吧?”
  马晓飞摇头道:“不能这样说,开始我也有点奇怪,李襄屏现在才多大呀,就他这样的年纪,怎么能在棋盘上反映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特质呢,这真是围棋界闻所未闻,我下了几十年棋就从没碰过他这样的……”
  张大记者追问道:“那你现在是觉得为什么呢?”
  马晓飞笑道:“我现在觉得吧,李襄屏下棋并非不灵活,与此相反,他的灵活程度同样在当今棋坛首屈一指,反正我马晓飞是自愧不如,而他之所以很少在棋盘上反映出来,那还是因为他前面那个优点太过明显,明显到掩盖住另外一个优点而已。”
  “掩盖住了?”
  马晓飞继续笑道:“张记者你想呀,如果你在下棋的时候,你凭借自己的超强算路,凭借算得又准又对就能稳赢对手的时候,那你会花时间去想其他一些花招吗?”
  “那当然不会。”
  “这就对了,所以我为什么说李襄屏的算路在当今棋坛独树一帜呢?他不仅算路的深度广度没有问题,还比绝大多数人算得更对,算得更对也就算了,他其实还可以算的很活,只是在大多数时候,他没机会用到他这最后一个特长了,凭借‘算得对’就已经把对手搞定,张记者你说是不是这样?”
  “呵呵。”
  对于马小的话,那张大记者自然是不会反驳,“呵呵”一声之后,他终于问起李襄屏今天的对手了:
  “那韩国小李呢?韩国小李的棋你是怎么看?”
  “他呀,”马晓飞微微一笑,一副不以为然表情。
  想想马小现在这反应当然也算正常,要知道现在的李世石,那可没有前世那样的光芒啊,前世这个时候,李世石已经四冠在手了,是世界棋坛仅次于大李的人物,然而今世呢,到目前为止小李只有一冠,并且那还是李襄屏还没出道时候活的的一冠。
  不仅如此,在去年的时候,马晓飞自己还在“三星杯”半决赛中拿下过小李呢,因此现在的他,当然就不会太把小李当回事:
  “这位当然也是一位算得活的了,不过他的活那也是要看跟谁比,跟普通人比,那李世石当然算是算得活,不过和襄屏比嘛……算了,这也没啥好说,看他们以往交手记录就知道了。”
  “呵呵。”
  对于马晓飞这话,张大记者当然同样没啥好说,只好再次“呵呵”一声了事。而聊到这个时候,中午封盘时间到了,所有人都抱着轻松心态迎接下午的比赛。


第三零一章 空多棋又厚
  中午封盘,李襄屏走出对局室,张大记者迎了上去:
  “襄屏,感觉还行吧?”
  李襄屏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他当然不知道在这之前,这家伙刚和马晓飞聊了那么长时间废话。李襄屏心说这不才开始吗,对于这种大激战的局面来说,现在40多手棋,棋盘上的战争其实才算刚刚开始,那么在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好不好的?
  李襄屏随口敷衍道:“嗯,感觉还行。”
  “那就好那就好,”这时张大记者做热情状,他甚至热情的拍拍李襄屏肩膀:
  “下午继续努力,咱们争取一鼓作气把小李给干趴下。”
  李襄屏再次横了对方一眼,心里更加奇怪了,他可没有忘记上次“LG杯”决胜局对李沧浩的时候,自己同样一句“感觉还行”,这家伙却一副拉不出屎的表情。
  李襄屏心说今天这家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他的信心到底从哪来?怎么看上去他比自己还有信心的样子?
  当然喽,这毕竟是中午封盘时分,两人能交流到这种程度,那已经算是游走在犯规边缘了,再深入下去显然不好,因此李襄屏也没多想,简单来两句“借你吉言”之类的套话就把张大记者打发走,一个人静静备战下午的比赛。
  是的,李襄屏的确是“一个人”,在中午休息期间,他甚至都没有和自己的外挂交流,因为李襄屏觉得吧,今天这种激战局面既然已经形成,那么坚持自己的构思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在自己已经有了自己构思的情况下,那么这一点就尤为重要,这个时候如果再和老施交流,假如老施真的有其他想法呢?比如他这时提出他的构思之类?李襄屏认为除了搅乱自己的思路之外,不会再有其他任何正面作用。
  下午1点钟,李襄屏再度精神抖擞的走进对局室了,他这时心里非常清楚,今天的这场大激战,表面看上去像是自己主动挑起的,其实不然,实质上是对手先向自己邀战。
  李襄屏没有任何避战的意思,明知道这种局面是对手所擅长,李襄屏也没有任何避战的意思!开什么玩笑,李襄屏认为自己将来可是准备去“斗狗”的人,要说区区“僵尸流”都会惧怕的话,那还斗个屁的狗呀,干脆现在就退役当自己的纨绔去算了。
  嗯,可能正是因为李襄屏这个态度很正确,他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这给他下午的战斗带来帮助了。
  从下午一点到下午2点,从全局40多手下到全局将近70手,李襄屏貌似下得相当不错,真正在棋盘上诠释了什么叫做围棋中的“缠绕攻击”。
  尤其在2点差一点的时候,全局第66手,李襄屏秀出了一个精巧的小手筋。
  这是一步“挤”,或者可以称作是一步“掐”。
  嗯,也许是用后面这个名称要更形象一些,因为这手棋一出,貌似还真的“掐”中白棋的要害了,这手棋不仅诱发了一个“滚打包收”的手段,瞬间把黑棋打成一块“大饼”,本身获利不少不说,还顺带破掉黑棋的眼位,让白棋的攻势能够继续维持。
  优势!
  等到那个“滚打包收”完成之后,那么无论是李襄屏本人,还是隔壁研究室观战众人,都无比清晰的认为黑棋已经获得优势——
  是那种实实在在的看上去非常明显的优势。
  “呵呵我就说吧……”
  下到这个时候,马组长再度在观战室里发表他的“高论”了: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李世石的策略有问题,他的比赛思路就很成问题呀,他今天太过急于求战了,本来用这种游走在无理和积极之间的强手诱发战争,这也算是他的常规操作了,他有相当多的胜局都是依靠这种方式而斩获……”
  “不过他也不看看他今天的对手是谁对吧。”
  张大记者在旁笑眯眯的接了一句腔,要说这棋下到这个时候,那可是连他这种水平的人都感觉白棋已经明显优势的——
  形势判断两大原则,一看实空对比,二看双方棋的厚薄,以张大记者业6的眼光,他认为这棋下到现在这个时候,首先从实空对比来看,黑棋的确定目数是要比白棋多一点点,但无论怎么算,那也不可能多出6目半,也就说到目前为止,应该算是白棋实空领先的。
  其次是双方棋的厚薄,这个稍微更难判断一点,不过人张大记者有个简单的判别方法,那就是对比双方没活棋的块数。
  这棋下到现在,白棋固然已经打出一块孤棋没错,然而因为刚才那个“滚打包收”的手段,黑棋被“缠绕攻击”的两大块依然还没活透。
  黑棋两块没活,白棋一块没活,那么这棋当然算是白棋更厚!
  如果再考虑到白棋的实空还要领先,那么这是什么?这就是传说中的“空多棋又厚”呀,这是围棋中最标准的优势判断方式。
  既然这样,那张大记者当然兴高采烈,抢着说一两句话那当然也再正常不过:
  “只可惜小李也不看看他今天的对手是谁,他这招对付别人也许合适,但对付襄屏他够看吗?我看他呀,他这完全就是不涨记性嘛,他肯定是忘了他以前是怎么在襄屏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的。”
  马晓飞在一旁笑眯眯的没有说话,说实话在他内心,他当然是同意张大记者这一说法的,然而这家伙毕竟是抢了自己的话不是?因此内心再怎么同意,表面上也不能完全认同:
  “呵呵话也不能这样说,张记者你帮人李世石好好想想,再怎么说,这也是他最擅长的下法不是,如果这样都下不赢的话,那还要怎样才能赢棋?所以我觉得吧,现在还没到乐观的时候,接下来就看小李有没有招了……”
  就连马晓飞自己都没想到,自己居然还有乌鸦嘴的属性,就在他话音未落,最新棋谱传了——
  这张棋谱的重点并非别的,而是全局的第71手,这是李世石下的一手棋,这同样是一步手筋,这也是小李刚刚出的“招”。
  “啊?!马小,你看这步‘挖’……”
  刚看到这手棋的时候,马组长的笑容也隐去了,不过在对着棋谱详端一会之后,他的笑容重新恢复:
  “呵呵没啥,普通的一个小手筋而已,虽然这手棋也算是很巧妙了,巧妙的利用了白棋气紧的弱点,只不过这样一个手段,只是帮黑棋自己暂时度过了难关而已,对整个大局于事无补。”
  这张棋谱当然不可能只有这一手棋,听过马晓飞的话后,张大记者自己接过棋谱翻看,可能是受马晓飞影响吧,看过之后他认为还真是这样,棋盘上的形势并没发生根本性扭转。
  小李通过这样一个手筋,倒是让自己一块弱棋完全得到处理了,然而他的战果好像也仅限于此。
  因为他这手棋固然加固了自己的棋,其实同时也帮白棋加固了。
  在这个手筋出现以前,白棋那块弱棋本来是一个眼都没有的,然而等这一带冲拆完成之后,白棋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真眼——
  虽然还不算是完全活透吧,但有了一个真眼的棋,那怎么也算比完全没眼更厚不是?
  不仅如此,小李刚刚施展的这个手筋,它本身其实又是损目数的。
  换种说法说:这一代的冲拆完成之后,双方的实空差距进一步拉大。
  这其实也是马晓飞刚才说“于大局无补”的原因了。
  因为在他看来:李世石最近这一串下法,那其实就是付出一定的代价做活了自己其中一块棋。不过反过来看的话,围棋中所谓“攻击获利攻击获利”,这不正可以看成白棋已经通过攻击收获利益了吗?
  更何况白棋固然只有一个眼没错,那黑棋步同样还有另一块弱棋吗?
  换句话说通过最近这段冲拆后,张大记者认为这盘棋的性质倒是变了,不再是那种典型的白棋“空多棋又厚”,而是变成那种“双方的厚薄差不多,但白棋的实空已经明显领先”的格局。
  毫无疑问,这当然还是白棋优势!尽管性质产生变化,但怎么看也像是白棋优势无疑。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说句实话,因为围棋中“厚薄”这东西很难量化,那别说张大记者这样的了,恐怕连最顶尖的职业棋手都很难说清楚什么算厚什么算薄。
  比如在对局室内的李襄屏,当李世石秀出那步“挖”之后,他就已经嗅到一点危险气息了。
  他嗅到危险不是因为这步手筋本身,而是小李下的另外一步棋——
  那是一步连马晓飞都忽略的了,小李下在棋盘上另一个地方,一步看上去豪不起眼的“小尖”。
  有了这步棋之后,白棋好像又要生出一块孤棋了。
  那么在接下来的时候,棋盘上将是白棋两块弱棋,而黑棋只有一块弱棋。
  因此在李襄屏看来,小李这步手筋一出,固然再次拉大了双方实空差距没错,但却让黑白双方厚薄完全逆转!
  现在已经变成真正的“黑厚白薄”!
  当然喽,即便已经看到这点,有一个认识倒是没有改变的,那就是到目前为止,李襄屏依然认为自己优势,只可能他认为的优势,没有观战室认为的那么大而已。
  “嘿嘿小李呀小李,你这样看似漫不经心的‘尖’上一手,那就是阴上了我这块棋吧?那行吧,我现在就两块弱棋放在这里,我看你到底能攻出什么效果……”
  时间来到了下午2点半,本局第一个高潮即将到来。


第三零二章 苦吟
  时间来到了下午2点40左右,全局80多手,李襄屏和李世石的激战还在继续。
  嗯,实事求是的说,今天这盘比赛,那的确有资格称得上“激战”,从全局20多手延绵开的战火现在不仅没有熄灭,甚至还有越燃越旺的趋势。
  只不过战火虽然还在燃烧,然而战争的性质,貌似却已经发生改变——
  这就是以全局第70多手小李那步“挖”为分水岭,在这之前,是李襄屏的白棋在“缠绕攻击”,而在这之后呢,双方的攻守逆转,现在该轮到李世石开始“缠绕攻击”。
  然而有趣的是,双方的攻守虽然逆转了,棋盘上的基本形势却并没有逆转,当时间接近下午3点,全局下到接近90手的时候,无论是坐在对局室内的李襄屏,还是在观战室的马晓飞等人,依然是认为这棋白棋明显好下,李襄屏断然优势无疑。
  请注意:其实在围棋中,“好下”和“优势”这两个词是不能划等号的。
  例如在后来的围棋AI时代,李襄屏曾见过有职业棋手把一张人类棋谱录给狗狗看,在中盘的某一阶段,在这步棋时,狗狗们还认为某一方大优,然也仅仅一手棋之后,这一方的胜率就急剧下降——
  然而对于那位录入棋谱的职业棋手来说,他在狗狗给出胜率分析之前,他却并没看出那步棋有啥不对。
  换句话说,那步导致胜率急剧下降的招法,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人类认知范畴的“明显漏招”。
  那么像这样的棋局,对于人类棋手来说,李襄屏认为这可能就算是那种“相对难下”的棋了。
  李襄屏甚至认为,其实在人类范畴,包括今天这样的职业比赛,因为这种“相对难下”的棋而输掉的比赛,那没准还要比因为纯粹失误输掉的比赛要多得多。
  只是在围棋AI出现以前,人类棋手自己不知道而已。
  所幸的是,今天这盘棋,那好像就不是这种情况呀,下到现在这个时候,当前局面不仅是白棋优势,并且还是李世石的黑棋“更难下”。
  而李世石的难点就在于;他现在貌似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攻守。
  白棋现在的确是还有两块没有完全活透的大龙没错,然而其中一块雄踞中央,不仅出头方向四通八达,并且已经有了一个真眼,因此在短时间内,黑棋是无法威胁到这一大块的。
  白棋另一块不安全的大棋是在棋盘左边,这条大龙的处境虽然没有另一条好,然而同样出头畅快,有相当大的辗转腾挪空间。
  并且不要忘了,黑棋本身还有一条大龙没活呢!
  如果再考虑到黑棋的实空已经不足,他已经背负了相当严重的“目数赤字”——
  那么有点实力的棋迷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黑棋真的是很难组织棋有效的攻击。因为对于现在的小李来说,他的攻击已经不能浅尝即止,万一他的攻击没有获得相应的利益,那么最后迎接他的同样是失败。
  这其实就是到下午3点那会,棋盘上的真实写照了:李世石看上去已经没有退路,他现在必须通过有效攻击获得足够的利益不可,而反观李襄屏的白棋呢,这个时候却显得游刃有余得多。
  李襄屏看到这个问题了,马晓飞张大记者等人看到这个问题了,而作为另一位对局者李世石,他当然就更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接下来一段时间,小李开始频频长考,李襄屏感觉他下的每一手棋都像是在苦吟。
  然而尽管对手是在苦吟,李襄屏却不敢有任何掉以轻心呀,今天的对手那是谁?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僵尸流”,在这种激烈的中盘接触战中制造头绪和捕捉战机,这本来就是小李的强项之一,说是他最强的地方都不为过——
  李襄屏个人甚至认为;单就这方面的天份和技术来说,哪怕把小李放在整个人类棋手的历史范畴,他都应该能稳进前三。
  (在李襄屏心目中,李世石应该是能排第二,单就中盘战的制造头绪和捕捉战机来说,李襄屏心目中的第一是围棋界的“小王”,也就是中古棋的黄龙士棋圣,在他之下就是小李,至于第3,那应该是中古棋的范西屏,吴清源先生,以及韩国的老曹并列第3,对了,后来的柯少侠因为年龄还小,就不把他排上去了,不然的话他也有资格竞争这个榜单。)
  正是因为李襄屏知道对手在这方面的厉害呀,那么完全可以想象,他在这个时候怎么敢掉以轻心。
  因此李世石像是在苦吟,李襄屏同样像是在苦吟。小李落下的每步棋都显得小心翼翼,看上去非常慎重,那么李襄屏呢?他看上去更加小心翼翼,落子的时候比小李还要慎重。
  就是在这样的苦吟当中,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下午3点半了,从2点40到下午3点半,50分钟时间,因为两人的小心翼翼,棋盘上增加的手数不多,这一阶段双方只下了20多手棋而已。
  只不过对于这20多手棋,在比赛中的李襄屏自己当然是没什么感觉,然而旁观者却大不一样呀。
  从马晓飞到王易,再从王易到张大记者,看过双方这十几个回合的较量之后,有些人是心生感触——
  心生感触的主要是马晓飞九段,因为在这20多手棋当中,有很多招法都是马晓飞九段没有预料到的,他没预料到的不仅包括小李鬼魅般制造头绪的手段,同样包括李襄屏妙到巅峰的防守手段,那么同为一流职业高手,马九段心生感触非常正常。
  还有人是大呼过瘾——大呼过瘾的自然就是王易和张大记者这两位了,因为他俩的水平还是要差一点,水平差一点的话,自然就没有那么强的代入感,因此站在纯看热闹的角度,他们俩大呼过瘾也理所当然。
  那么这一段的冲拆结果如何呢?
  在下午3点半多一点,全局刚过100手的时候,张大记者问了马小一句话了:
  “马小,怎么样?你觉得现在这棋怎么样啊?”
  而马晓飞似乎还没从心生感触中回过味来,他貌似答非所问的回了一句:
  “我之前不是说过吗,李襄屏的算路有两大特点,第一是他算得对,第二是他算得活,不过按照这个趋势的话,我认为襄屏只要用到他第一个优点,那应该就能拿下这盘棋吧。”
  然而让马晓飞没想到的是,就在他说出这话的时候,对局室内,李襄屏的手再次停了下来。
  嗯,因为小李的搅局手段一个接着一个,因此这个时候的李襄屏,那也算是被对手“打停”了吧。
  虽然之前也是在苦吟,然而在下午3点40左右,李襄屏这次苦吟的时间却有点长。
  这时的马晓飞当然不会知道:这时的李襄屏貌似不准备只用“算得对”这个特点了。他貌似想施展一下他的“算得活”。
  而随着李襄屏这次的长考,本局第一个胜负关键之处很快就要到来。


第三零三章 胜定
  下午3点55分,经过大概15分钟的长考,李襄屏落下了全局第104手棋,这是一步“二路托”。
  嗯,从表面上看,这手棋没有任何出奇之处,是围棋中非常常见非常普通非常大路货的那种搭眼腾挪手段——
  而在当前局面下,全局的焦点那正是李襄屏急需处理自己两块弱棋,尤其是从棋盘左边那条边打出来的那块弱棋。
  李襄屏的这手棋,现在正是落在棋盘左边那条边上,他这手棋的意图,看上去就是在为自己的大龙搭眼做活,因此当棋谱传到隔壁观战室,当众人看到这手棋之后,研究室甚至包括马晓飞在内的大多数人,都没能在第一时间觉察到异样。
  张大记者甚至说道:“哦,托一个?这看上去是个好时机呀,这里要是被白棋先手搭出一个眼的话,那应该就可以宣告黑棋大失败了吧,马小你说是不是?”
  也许是因为这个手段太常见太平凡的缘故吧,马晓飞这时也没想那么多,更没去算其他变化,他顺口应道:
  “嗯,看上去的确是个好时机,这步棋不仅时机恰好,而且托得黑棋很难受呀,襄屏这手棋,那正好拿捏住了黑棋棋形上的弱点,所以我之前为什么一直强调白棋优势呢?其实道理就在这个地方了,因为黑棋自己还有一块弱棋,他自己棋形上还有一大堆毛病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黑棋其实就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攻击。嗯,很好!襄屏这手棋很好,他的这手棋,那就是揪住黑棋的毛病了,看上去怎么都不能反击的样子,既然不能反击,那就只能任凭白棋做活,而一旦被白棋处理好这块,那黑棋这棋基本就交代了。”
  “不仅是做活,并且是带着目做活,马小你说是不是?”
  听到马晓飞肯定这是好手,张大记者高兴了,他继续在那滔滔不绝:
  “不怕你笑话,我刚才还在想着白棋会不会就那么二路小尖一个呢,小尖一个我觉得也行,至少看上去更安全,不过人李襄屏毕竟是李襄屏啊,人关键时刻毫不手软……”
  马晓飞也笑:“那也不怕你笑话,其实我刚才也在想着二路小尖,在实空已经领先这么多的情况下,一手棋就确保大龙的安全,我认为也是能考虑的事,只不过看上去有点委屈就是,我看襄屏想这么长时间,他应该就是受不了那点委屈吧,所以就来了这么一个二路托……”
  说到这里的时候马晓飞就没有继续往下说了,因为在这个时候,更新的棋谱已经传来,而最新的棋谱显示:马晓飞刚才的话明显像是被打脸了,他口口声声说黑棋不能反击,然而实战的进程,人小李偏偏就反击了。
  最先接过棋谱的是张大记者,等他一看到小李实战的反击之后,他立马就叫出声来:“啊!小李来这个?他这个是……看来他是真的准备鱼死网破了呀……”
  张大记者很快就叫出声并不难理解,因为小李的反击,那同样是个常用手筋,是一个对付“二路托”的常用手筋,并且这个手筋的难度非常低,属于那种业余有段水平都能掌握的初中级手筋。
  在这必须特别说明一句的是,这个手筋虽然难度不大吧,然而出现的频率不高,采用的人也比较少,至少像张大记者这样的业余高手,他自己平时就很少用的,原因无它,因为这个手筋本身非常损目,不在特殊情况下,那还真是少采用为好。
  说到这里,那应该有很多有一定棋力的棋友已经清楚,没错了,那就是那个对手在“二路托”的时候,你可以在二路多弃一子,然后在三路强行分断的那个手筋——
  所以真不能怪张大记者甚至马晓飞之前都没注意李世石的这个反击手段了,因为这个手筋确实是非常损目。
  围棋中有一句俗话:叫做“拔花30目”,“龟甲60目”。
  所谓“拔花”,其实就是吃一个子,而所谓“龟甲”,那其实就是让人吃2个子。
  李世石今天这个反击手段,那其实就是让李襄屏吃成一个“龟甲”了。
  嗯,虽然这个“龟甲”是出现在棋盘的边上,因此没有“60目”那样夸张吧,然而在今天这盘棋出现这样一个棋形,黑棋同样损得一塌糊涂。
  小李这个手段一出,原本属于“盐碱地”的棋盘左边那条边瞬间被白棋实地化,黑棋最少亏损15目以上。
  如果再考虑到之前双方实空的差距,那么毫无疑问,这盘棋下到现在,黑棋已经怀揣20目以上的“赤字”。
  如此巨大的差距,那当然就不是一般的利益能够弥补的了——
  张大记者刚才说小李准备“鱼死网破”就是这意思了:他这个手段一出,那就证明他已经下定决心屠龙,不屠龙的话他这盘棋已经必输!
  张大记者的脸色变了,马晓飞和王易的脸色同样也变了。
  的确是,这棋虽然看上去是小李被逼上华山一条道吧,但再怎么说也是一条道不是?
  更重要的是,这条道李襄屏本来是可以不给他的——
  比如说之前大家提到过的那步“二路小尖”,假如李襄屏当时下在那的话,那白棋其实还是可以维持一定优势的,是那种优势可能不算太大,但却非常清晰和明显的那种优势。
  “这个我说马小,你说襄屏他会不会……他会不会漏算了了这个手段呀?”
  马晓飞并没有回答张大记者这个问题。
  他不回答当然也很好理解,这其中有2个原因。
  这第一个原因,马小之前还在夸李襄屏的算路如何如何呢,这要是立马说李襄屏这就漏算了,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第二个当然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小李下出这个手段后,这只证明他“准备屠龙”,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功,现在看来还是个未知数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马晓飞当然不会开口,他准备再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那么李襄屏到底是不是漏算了呢?至于这个问题,那当然要看过后面的实战进程才揭晓。
  时间进入下午4点多钟,这盘比赛也算来到最紧张和最关键的时候了,因为这盘棋下到现在,对局双方已经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黑棋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屠龙,赤裸裸的屠龙!
  而下过围棋的当然都知道,一盘棋要是真走到这个地步,那大多数招法就一定会开始变得简单粗暴,到了这时候,那任何所谓的“含蓄”,所谓的“意味深长”,所谓的“高手风范”都必须抛在一边,双方一定要挑最狠的下,按照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展开。
  下午4点10分左右,又一张最新棋谱传到观战室,这时全局进展到130手棋左右。
  等到看过这张棋谱以后,马晓飞和张大记者等人的脸色已经变得有点难看了。
  是的,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不是“色变”,而是已经变得非常难看。
  因为在这个时候,李襄屏看上去已经有点无法两全了——
  别忘了在这之前,白棋在中央一带还有块弱棋呢,别看这块棋已经有了一个铁眼,但毕竟只有一个眼不算活不是?
  而小李最近一段的攻击看上去非常巧妙,他不仅招法凶狠还次序井然,不仅次序井然看上去还流向绝佳。
  所谓“流向绝佳”,那就是下到这个时候,他似乎已经将中间那条大龙卷进行了,白棋两条大龙已经呈现难以两全之势。
  张大记者的一颗心已经沉到谷底:
  “这个……难题襄屏他真的漏算了吗……唉,本来多好的形势呀……”
  张大记者一边说着这话,一边向马晓飞看去,毫无疑问,他现在当然是期待马晓飞给予否定的回答,只不过当他观察马晓飞表情的时候,却发现这家伙似乎有点奇怪,他一直盯着手中那张棋谱在看,一副迷惑不解的表情。
  慢慢的,张大记者感觉马小的表情开始变化了,原先的迷惑不解竟然有了一丝笑容。
  3分钟之后,已经满脸堆笑的马晓飞说出来一句让张大记者非常期待的话:
  “呵呵,我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人李襄屏并没有出现漏算呀,这哪里是什么漏算?这明显就是他故意为之的嘛……嗯,没悬念了,这棋已经没悬念了,不出预料的话,襄屏这棋已经胜定。”
  “啊?!!!”
  张大记者追问原由的时候,马晓飞这家伙却蔫坏,他竟然还卖起了关子:
  “没啥好说的,你等下一张棋谱吧,不出预料的话,下张棋谱你就知道答案了。”
  可怜的张大记者还能说什么呢,他当然只好耐着性子继续等待。
  好在今天的传谱员看上去挺善解人意,4点30刚过,最新棋谱就马上传来。
  张大记者以最快的速度把棋谱抢到手中,那他看到了什么?
  张大记者第一眼看到的,其实是李襄屏被屠龙了——
  不是从左边打出来的那条大龙,而是原先在中腹已经有了一个真眼的大龙,现在已经被李世石吃的干干净净。
  “马小这……”
  马晓飞这时竟然根本没看棋谱,他笑着对张大记者说道:
  “呵呵我知道襄屏肯定是死一大块了,不过你再点点,我相信以你的水平,那应该还是点得清楚的。”
  张大记者开始点目了,有业6水平的他真的开始点目了。
  2分钟之后,张大记者已经是满脸惊喜,他满脸惊喜的对马晓飞说道:
  “马小这……”
  虽然同样还是这3个子,马晓飞这次却很确信的点点头:
  “没错,现在这局面,那已经可以认为襄屏胜定了。”


第三零四章 风云突变
  下午4点半多一点,当通过亲自判断,确认李襄屏差不多胜局已定之后,张大记者开始缠着马晓飞说事了:
  “马小你快说说,你今天必须跟我说说,你凭啥敢笃定襄屏的这步‘二路托’是早有预谋呀,这难道就不会是一种碰巧……”
  张大记者这种反应当然并不奇怪,毕竟对于他这样的围棋记者来说,像这种被人吃一大块最后还能赢的棋局见得多了。
  别说白棋中腹那条大龙其实并不算特别大,总共才20个子左右而已,被全部吃掉也才不到50目而已,以张大记者的“见多识广”,比这更夸张的棋局他都见过不少。
  因此到了这个时候,他的重点就并没放在这个方面了,并没去想大龙被吃怎么还能赢的问题,而是在思考更深一层次的问题:
  出现现在这个情况,那到底是李襄屏有意为之呢?还是仅仅只是一个偶然的巧合?
  是的,作为一名资深围棋记者,张小勇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这涉及到他接下来该怎么写这盘棋的棋评呀。
  假如今天只是一种巧合,大龙被屠其实并非李襄屏的本意,那么李襄屏虽然还能再次捧杯吧,不过这个冠军应该还是要欠缺一点说服力,这次胜利至少还包涵了一点点运气成分。
  假如这一切都是出于李襄屏的设计,他从那手“二路托”开始就设计了这条取胜之道,那张大记者想想就觉得恐怖了——
  要知道李襄屏下那手“二路托”的时候,才全局一百零几手,而等到大龙被屠的时候呢……不对,假如今天这棋李襄屏真能获胜的话,那就不能说是什么“大龙被屠”了,而是可以看做李襄屏设计了一个精巧而宏大的弃子战术。
  而到这个时候,全局已经接近180手棋了。
  李襄屏那么早就有了这个构思?并且一算就是70多手棋的变化?
  说实话张大记者很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然而一个资深围棋记者的理智告诉他;这貌似有点太过玄幻了,怎么看都不像是真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才会缠着马晓飞不放了,因为马晓飞刚才可是说过:这一切那可能就是真的,这还真可能就是李襄屏构思的一个宏大弃子作战计划。
  也许是感觉大局已定吧,这个时候的马组长也显得心情不错,因此面对张大记者的追问,他乐呵呵地说道:
  “呵呵这当然是真的,我说张大记者,你也算是围棋界的资深人士了,难道你连这个都没看出来?”
  “我……我看出什么。”
  “从襄屏的一些后续招法中,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呀。”
  见张大记者还是懵懵懂懂的样子,马晓飞也不卖关子了,他装模作样叹口气道:
  “唉,手谈呀!围棋可是被人称作是手谈,也就是说在棋手下的每一手棋当中,其实都可以读出很多信息的,比如说你现在来看看襄屏下的这手棋……”
  张大记者凑了上去,他看到马晓飞手指的,是全局的第122棋。
  “这……这手棋能说明什么?”
  “笨蛋,这手棋就当然说明李襄屏早有预谋呀。”
  见张大记者还在那懵懵懂懂,马晓飞干脆采用一种启发式提问方式了:
  “张记者我且问你,襄屏在下这手棋的时候,他当时的形势看上去比较危急,他应该是要急着处理从左边出逃的那条大龙是吧?”
  张大记者点点头没有回复,因为马小这话显然是废话,全局120手棋,那正是李世石追杀大龙的时候,不过他当时追杀的却并非最后吃住的那条大龙,而是借着追杀左边出逃的那条大龙,趁势形成一个包围圈,最后才一击不中,杀掉中腹那条大龙。
  马晓飞的声音继续响起:“虽然从最后结果来看,小李是杀掉中间这块,但至少从当时来看,重点应该是那一块,白棋的当务之急也是要处理好那条大龙,因为如果那条大龙都脱险的话,中腹大龙其实同样没有危险,张记者你说是不是这样?”
  张大记者再度点点头,再度对马晓飞不予理睬,因为这同样是显然易见的。
  马晓飞继续说道:“那好现在的问题就来了,你现在重新看看襄屏这手棋,你觉得他这手棋像是在正常的治孤吗?”
  “嗯?!”
  张大记者稍微来了点精神,不过还是有点懵懵懂懂。
  马晓飞鄙视的看了他一眼:“这样吧,我换个简单点的问法,张记者我问你,这棋如果换你上去替换襄屏,那么你在治孤的时候,你会下这手棋吗?”
  “这个……那我应该是不会吧。”
  见张大记者终于开口,马晓飞连忙追问:
  “为什么不会?”
  “因为……因为这手棋……这好像对做眼没什么帮助呀,那么单纯从治孤角度来说,这手棋肯定不算好棋,至少有卖掉变化的嫌疑,因此如果是我的话,那这棋应该是下不出手的。”
  “为什么下不出手呢?”
  “怕出现打劫呀,”这回轮到张大记者一脸鄙视状了,好像嫌弃马小这个问题是对他这个业6高手的侮辱:
  “谁都知道在这种追杀大龙的棋局中,劫争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呀,那么在正常情况下,襄屏那手棋肯定是下不出手的,因为那手棋既然对做眼没有帮助,那么卖掉变化,其实就有卖掉劫材的嫌疑。”
  马晓飞笑眯眯盯着张大记者:“不错嘛,都还知道不能卖掉劫材了。”
  “嗨这有啥不知道的,马小你接着说。你说说怎么就能从这步棋,看出襄屏早有预谋了?”
  “没有了,说啥?”
  “你……”
  没等张大记者把火发出了,马晓飞再次开始他的“启发式提问”:
  “张记者你想想,既然连你都知道不能卖掉劫材,那你以为李襄屏会不知道吗?”
  “这……”
  “你再深入相信,这棋可是连你都看出不合理,但襄屏在实战中依然这样下,那你认为这代表什么?”
  “这……这……”
  “你再看看这手棋除了卖掉劫材之外,这手棋还有什么作用?”
  “这个……这棋这样一直把变化走尽,看上去倒是像在破空呀,对了,破空!”
  到了这个时候,当张大记者说出“破空”这个关键词,他真的是完全豁然开朗了。
  要知道被李世石吃掉的那条大龙,最后加起来也才40多目而已。
  然而在他追杀大龙之前,他已经怀揣20多目的赤字了,而李襄屏在治理孤棋的过程中,他竟然没有像常规思路那样去保留劫材,而是一门心思想方设法去破空。
  那么最合理的解释是什么?
  那当然是李襄屏早就准备弃掉大龙,他认为只要多破一点空就够了,为此他甚至连做劫顽抗的方案都抛弃了!
  “哈哈哈哈襄屏果然是厉害呀……”
  这一刻的张大记者开心大笑,他感觉这次回去之后,肯定能写出一篇高水平的棋评了。很可惜就在这个时候,马晓飞的脸色却变了。
  他变脸不是因为别的,因为就在这时,又有最新的棋谱出来了。
  而就在这张棋谱上面,李襄屏的一手棋让他脸色大变:
  “哎呀襄屏这时下的什么?”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
  张大记者赶紧也凑了上去。
  接近下午5点的时候,棋盘上突然风云突变。


第三零五章 开挂的人生也需要解释
  下午5点差一点点,坐在对局室内的李襄屏,他突然感觉到有点懵。
  必须提别注明一句的是;这里说的“懵懂”并没有其他歧义,不是说他这个时候突然发病了,突发头疼脑热感觉有点头晕之类的,而是那种真真正正的突然进入发懵状态。
  那么职业棋手在比赛中,尤其是在如此重要的比赛中,他突然进入发懵状态其实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位职业棋手突然出现失误了,并且是那种等他下出手之后,他自己马上就能意识到的那种失误,在这种情况下他才可能发懵。
  很明显,在今天这盘棋当中,当比赛进行到现在这个时刻,李襄屏就出现这种情况了:
  他刚刚落下一手棋,这是全局的第178手,然而等到对手很快落下全局第179手之后,他很快意识到自己出现失误。
  于是在下一刻,他立马感觉有点懵。
  李襄屏出现失误当然并不奇怪,先不说他仅仅是个正常人类棋手,而“人类棋手犯错几乎肯定无法避免”,这应该算是一条“普遍真理”了。
  光凭今天这盘棋的情况,李襄屏犯错的概率其实就很高——
  在上辈子的时候,李襄屏曾经看过一个比较另类的研究:职业棋手在什么情况下是最容易出现失误的呢?
  嗯,在上辈子的时候,李襄屏当然对这个研究过程没有任何兴趣,他只对研究结论有所兴趣,因此到现在这个时候,他也就记住这个比较另类研究的研究结论了。
  这个研究指出,职业棋手通常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出现失误:
  第一,当这位职业棋手刚进行过形势判断,他认为自己的形势已经占优,假如这位职业棋手自己非常看重这个判断,他认为这个判断已经和最后的胜负直接有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位职业棋手很可能就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进而诱发失误。
  第二种情况:当这位职业棋手需要进行思维转换的时候,比如前一分钟还在思考如何搏杀,满脑子死活杀气之类,然而等到下一分钟,他就需要开始考虑如何收束,如何定型,需要计算各种官子的大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棋手同样很容易出现失误。
  今天很不幸,貌似这两种情况,那好像全被李襄屏占了呀。
  他在下那手棋之前,他刚刚进行过一次形势判断,他认为到那时,也就是棋局下到170多手时,自己已经取得明显优势了……不,李襄屏当时的真实想法:他是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压倒性优势”。
  这个“压倒性优势”有多大?李襄屏自己点过目后,他点出自己的白棋有80目弱,而黑棋最多最多也只有76到77目,自己的盘面都已经反先,并且还多出这么多,再多2目那自己都可以倒贴了。
  如此大的优势,那当然可以认为是“压倒性的优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李襄屏认为自己已经“胜定”,他进而产生一点情绪上的波动,这当然也算非常正常。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其实也恰恰是李襄屏需要进行思维转换的时候——
  因为当李世石吃住中腹那条大龙之后,这盘棋从全局20多手就延绵开的激烈中盘战其实就已经告一段落了。接下来的进程,那其实是进入正常收束和官子阶段,李襄屏应该去考虑如何定型,如何安全运转。
  这当然是个很明显的思维转换过程。
  只可惜在当时,李襄屏并没做好这个思维转换,他竟然傻不拉几去点什么目,去进行什么形势判断。
  于是就这样,李襄屏在第一时间出现失误了。而等到他意识到自己出现失误后,他开始在对局室里发懵。
  而就在李襄屏发懵的同时,研究室众人当然也在研究他这步失误了,或者说评估他这步失误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张大记者紧张的盯着马晓飞:“马小,怎么样?你算过之后怎么样啊……”
  不能怪张大记者如此紧张,因为李襄屏的那步失误非常明显呀,明显到连张大记者都能看出损失很大。
  根据张大记者自己的判断:棋盘上多出178手和179手交换,白棋至少白白亏损5目以上甚至还要更多。
  这几乎就相当于一手棋亏出去一个贴目呀,如此大的亏损,那张大记者当然紧张。
  而在重新审视棋局的马组长同样紧张,不过在重新清点一遍目数之后,他的表现稍微松缓一点:
  “还好还好,襄屏这手棋虽然莫名其妙吧,幸好他之前的本钱够足……”
  张大记者直接打断他道:“你现在点过认为襄屏还领先多少吧?”
  “嗯……白棋现在还是80目弱,不过黑棋这里一下涨这么多,黑棋也过80目了……81目?81目还是82目……”
  听到马晓飞报出具体数字,张大记者同样表情一松:
  “还好还好,既然还领先那么多,那应该还是能拿下吧?不过像刚才这样的昏招可千万别再来了呀,这种棋真是连心脏病都会下出来,这棋都要是赢不下来的话,那真是……”
  “那真是”什么张大记者始终没说出口,仿佛在这个时候,他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把这句接下去了。
  然而等到下午5点10分左右,等到最新一张棋谱传来,张大记者那就更说不出话了,因为他从没想过,自己居然还有“乌鸦嘴”的属性呀,他刚刚说“这样的昏招千万别再来”,可是在这张棋谱中,众人再次看到李襄屏的失误。
  马晓飞和张大记者面面相觑,张大记者又和王易面面相觑。
  总算还好,李襄屏这次的失误没有之前那么明显,亏损也没有前面那个大,那么在接下来——
  接下来当然只能是重新判断形势了,这也是研究室众人唯一能做的事。
  “还好还好……”
  “还好还好……”
  然而等到下午5点20,这时全局已经过了220手,等到大家再次看到李襄屏的两个小失误,等到大家说“还好”都已经很勉强的时候,王易终于忍不住了:
  “奇怪了,襄屏这是怎么了呀?难道今天中邪了吗,他平时不是这个样子的。”
  当然没人能回答他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又不知道今天是李襄屏本尊在下,而以往很多时候是人家老施在下。
  而至于李襄屏本尊——
  说实在的,他这种情况其实也很好理解,要知道他的心理年龄虽然已经30几了,然而他自己征战职业棋坛也就区区2年左右时间,在职业围棋界依然还是个缺乏历练的菜鸟。
  那么像他这样的人,也许他的围棋天赋确实很高吧,高到能在170手棋之前把小李完全压制,然而当他处于发懵状态的时候,他连续出现失误同样非常正常。
  时间来到下午5点半了,而到了这个时候,隔壁观战室的氛围已经完全扭转,中国代表团成员一个个提心吊胆,脸色极为难看,而韩国代表团成员则个个兴高采烈,一副情形激昂模样——
  现在已经是半目胜负的棋了!
  虽然客观判断形势的话,目前其实还是白棋占优,假如双方都收对的话,那还是白棋获胜的可能性更大。
  然而就是这个“都收对”是关键呀,考虑到最近这半个多小时李襄屏的表现,谁敢确保他能够做到?
  只可惜别人都不知道,人李襄屏是开了挂的,所谓“开挂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嗯,今天这盘比赛,那好像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个道理。
  下午5点35分,这时全局已经过了250手了,虽然现在的官子已经不多,并且也不算特别复杂,然而这时的李襄屏却依然没有回过神来,他依然处于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中。
  他懵懵懂懂的捻起一枚白子,准备下到棋盘某个地方去的时候,一个如梦如幻的声音响起——
  这当然是人施大棋圣的声音!
  能让别人听不见唯有李襄屏能听见的,那当然唯有老施的声音而已:
  “襄屏小友,现在落子某处某处……”
  李襄屏依然感觉很梦幻呀,因为他上次在正式比赛中听到老施的声音,那已经是半年前“LG杯”决赛的第4局了。
  现在还没到8月10号,按理还在老施的“禁赛期”,这家伙怎么可以发声呢?
  不过尽管有诸多疑问,李襄屏现在也没空去想那么多了,他几乎是下意识的就按照老施的指示落子。
  而等到他落子的那一刻,这盘比赛其实就已经被老施接管了!
  而比赛被老施接管以后,这棋其实就没啥好说。
  下午5点50,李襄屏按照老施的指示落下全局的第288手棋。
  这是棋盘上最后一个有目的官子,其实也是本局最后一手棋。
  白棋抢到这一手棋之后,黑棋盘面6目的结果已经注定。
  半目胜!
  至少在外人看来,李襄屏拿下了他个人的第5个世界冠军!
  面对这个结局,所有人都默默无语,在大家眼见,李襄屏这完全就是玩了一次心跳嘛。
  一次能让人心脏跳出心腔的那种心跳。
  唯有李襄屏不甘心这个,在终局之后,他最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呢:
  “定庵兄,你给我说清楚!啊!你今天必须给我一个解释,这不是还是你的禁赛期吗、那你怎么能够开口,莫非,莫非你这家伙以前都是蒙我的……”


第三零六章 语无伦次
  “呵呵,襄屏小友休要说笑,我没骗你,真的没有骗你,你想想定庵怎么可能骗人……”
  “你还敢说没骗我。”
  这下李襄屏有点生气了,他是真的有点生气了。
  想想也是,老施那是什么?老施那可是他的外挂呀,那在这就不说什么“诚信为本”之类的了,李襄屏只要想想自己的外挂居然还会骗自己……
  这当然是大多数“宿主”都受不了的事情啊,在这种事情上,李襄屏当然也不是那种极个别的少数派,因此在比赛结束之前,他其他事情都暂且抛在一边,决定先把这件事情搞清楚再说。
  “定庵兄我且问你:当初你那绣琴姑娘是不是跟你说,你一年之内只能下15局正式对局,若是超过此数的话,那恐有不测事情发生?”
  “是极,没看出襄屏小友记性真好,竟然将绣琴姑娘的原话……”
  “定庵兄休要转移话题,”李襄屏稍微加重点语气说道:
  “那好我现在再问你:到今日为止,这一年之期是不是还没过去?今日之局是不是已经超过15局之数?对了你不是说超过此数就会发生什么不测之事吗?那行定庵兄,你现在变出点事让我看看……”
  “呵呵襄屏小友说笑了,怎么可能会有什么不测之事,我跟你说吧,这一年之期在前几天已经过去了,而今日此局,算是定庵在新的一年下的第一局吧。”
  “一年之期已经过去了……”
  还没等李襄屏反应过来,老施的声音再度响起,他用很笃定的语气说道:
  “不会错的,定庵记得很清楚,我第一次跟随绣琴姑娘来到此处之时,那日正是七月初七乞巧节,而今日却已经是七月初九了,因此一年之期已经过去两天。”
  李襄屏愕然,七月初七乞巧节?
  还好老施是提到这个日期呀,这才让李襄屏很快反应过来:
  “难道你们……你们一直在用农历算日期?”
  “这是当然,”施大棋圣理所当然地说道:“我们一直就是这样过日子的呀。”
  “哈哈哈你们这帮老古董……”
  李襄屏听了高兴了,他现在是真的高兴了。说是在的,李襄屏当然并不在意老施他们用的是阴历还是阳历,他真正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外挂到底有没有蒙自己啊,因此老施既然说出一个貌似还靠谱的理由,李襄屏甚至都不会去管这个理由是真是假?这件事也就这样揭过去了。
  等揭过这件事,李襄屏很快就回到现实当中了。他起身向对局室外走去,还只走到大门口,记者们的闪光灯就响成一片。
  在这个时候,仿佛整个围棋界所有的荣耀,所有的焦点都对准了他,对准他这个新鲜出炉的“五冠王”。
  年仅16周岁的五冠王!
  在最近一年多时间仅丢失一冠,展现出相当恐怖统治力的五冠王。
  张大记者跑上来向他祝贺,王易跑上来向他祝贺,其他一些国内记者跑上来向他祝贺,甚至马晓飞也跑上来拍拍他的肩膀。
  虽然在中间一段时间,李襄屏害得大家心跳加快了,甚至都可能吓出一些人的心脏病了,然而在这个时候,当冠军确定到手的那一刻,是没有人会在意这个的,所有人都是真心实意衷心向李襄屏表示祝贺。
  “襄屏来,笑一个,笑一个……唉我说你这人也真是的,嗯,虽然你现在拿这么多冠军了吧,也确实有矜持的资格了,那你也好点配合我们拍个照好不好……”
  在张大记者的大声说笑中,李襄屏也只好尽力摆出造型,配合记者们的拍照。
  只不过李襄屏依然笑得很“矜持”。
  是的,尽管他已经非常配合了,然而在很多记者看来,李襄屏笑得是那样的矜持,那样的风淡云轻,那样的具有一代高手风范……
  李襄屏当然不是真在那“矜持”。
  他只是对于今天这个冠军,确实没有那么开心而已。
  因为他现在可是不懵了,他现在非常清楚如果不是老施接管比赛的话,那就算他晚了一步,那么这盘棋就是自己要输半目,而这个冠军就是李世石的了。
  要知道今年的“富士通杯”,那可是李襄屏自己从头打到尾的,没想到在这最后关头,他依然没能完整获得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冠军。
  那李襄屏当然会遗憾。
  哪怕他前世只是一个纨绔,他现在也会感到遗憾。
  最了解他的那当然还是老施,因此见到他情绪不高,即便聚焦在闪光灯下也尽显落寞,老施开导他道:
  “襄屏小友却是无需太在意了,今日之事实属正常,实乃每位棋士修行必经之路耳,更何况你前半局确实发挥上佳,先说明,我今日还真不是吹捧,襄屏小友前半局之发挥,那确实让我大开眼界,定庵折服也。”
  李襄屏面露苦笑,尽管张大记者等人还在拍照,李襄屏依然不由自主露出一丝苦笑。
  老施不提这茬还好,一提自己前半段的发挥,那就更让他耿耿于怀了。
  在真实历史中,李世石一共获得过14个世界冠军。但由于他的棋风特点,他前半盘的一些缺陷,他其实很少是有从头赢到尾的。
  比如在他14个冠军当中,“完胜”的最多只有两三个而已,而其他绝大多数其实都是前半程落后,然后依靠他超强的后半盘功夫,他特有的一些鬼魅手段逆转。
  甚至不仅是争冠的棋局了,即便小李是对上一些所谓的“中坚棋手”,他的很多胜局,其实同样是依靠后半盘逆转获胜。
  换句话说,李襄屏今天做到的,那只是一些“中坚棋手”都能做到的事而已。
  想到这个,这让李襄屏怎么能开心得起来。
  “假如职业棋坛已经两年多,不过现在看来,搞了半天我也就一‘中坚棋手’的水平呀……”
  就在这样的胡思乱想当中,摆造型总算是结束了,既然造型摆完,那接下来自然是说两句的时间。
  不过等到李襄屏“说两句”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他今天是太高兴了,以至于说话都有点语无伦次了。
  因为李襄屏是这样说的:
  “我今后一定还好获得冠军的,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冠军……”


第三零七章 心安理得挣银子
  结束比赛后第二天,李襄屏载誉回国。
  嗯,这次也确实只有“载誉”而已,一来国内“非典”余波未散,二来李襄屏赢李世石……这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啊,赛前大家绝大多数预测,甚至包括韩国人自己的预测,其实都认为李襄屏赢面更大,李世石凶多吉少。
  李襄屏现在就是完成一项大家预料当中的事,既然这样,荣誉那当然还是有荣誉,李襄屏回来之后,各大媒体又进行新一轮的吹捧,不过更多的反响却是没有,额外的庆功活动这次同样是没有。
  李襄屏自己当然也不在乎这个,从这个月开始,他的赛程突然变得繁忙,于是刚回到家里不久,他就和老施商量起事了,商量起他今年剩下那14盘“定额”的事。
  “呵呵定庵兄,你看你现在也算是解禁了,那你自己来说说看,对于今年剩下的那14局,你自己有什么想法没有?”
  “呵呵无妨,定庵无甚特别想法,襄屏小友看着安排就是。”
  李襄屏听了点点头,对老施这个态度表示满意。不过满意归满意吧,他却知道真不能就按这个来,自己真的“安排就是”。
  要知道人李襄屏前世可是个纨绔,家里也有一间规模不算小的公司,那么在耳读目染之下,他当然知道要想员工为自己卖命的话,那不能只让别人干活,还需要满足人家一定的诉求。
  总算还好,像老施这样的“员工”,那当然是没有什么物质诉求的,他最多也就一点精神诉求而已。
  那什么是施大棋圣的“精神诉求”呢?李襄屏想了想:以自己外挂的闷骚程度,他最大的精神诉求,估计也就是和他的绣琴姑娘团聚而已。
  只可惜这个诉求李襄屏暂时满足不了,因此他只能退而求其次:
  “定庵兄我看这样,这个月接下来比赛甚多,其他比赛你就别去操心了,重点就放在月底的‘春兰杯’上,接下来的‘春兰杯’,那全部都由定庵兄来完成如何?”
  “呵呵如此甚好,定庵这里没有任何问题,对了襄屏小友,‘春兰杯’现在可是已经到半决赛了,你为何不自己去争取夺冠呢?”
  李襄屏心说还能干嘛,当然是想让你更加死心塌地的给我卖命呀,对于你这家伙的精神诉求,那我除了能想到你的绣琴姑娘之外,其实也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你这家伙的棋瘾极大,是个真真正正如假包换的棋痴。
  如果单纯从“过棋瘾”的角度,那当然就没有比“春兰杯”更合适的比赛了,毕竟你刚才自己都说了,这个比赛已经下到半决赛了,剩下的盘数已经不多,这样其他的定额就能更灵活的安排。
  “定庵兄你是知道我的,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夺得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冠军,而这个‘春兰杯’的前两轮……所以就……”
  李襄屏故意没把话说完,不过老施很快答应:
  “懂了懂了,理解理解,襄屏小友加油,我相信以你之天赋,那是很快就能夺得完全属于你个人冠军的,至于这个‘春兰杯’……那襄屏小友放心,一切包在我身上了。”
  李襄屏再次感到满意,不过他这次却不是对老施的回答感到满意,因为他这反应完全在李襄屏意料之中呀。
  李襄屏是对自己的说话技巧感到满意,因为他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所谓的“上位者”,那真没想象中那么难的,就像自己刚才那样,在满足下属诉求的同时,把自己的诉求也说出来。
  那么只要你的诉求是出于真心,并且和员工的诉求没有矛盾,那么在绝大多数时候,是一定会得到热烈响应的。
  假如在这种情况下还得不到热烈反应,那其实就不是你的问题了,而是员工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也别去犹豫,直接把员工开了得了。
  嗯,人施大棋圣当然是个好员工,所以你瞧瞧,人家立马给出热烈反应。
  说完了“春兰杯”的安排之后,李襄屏就没有对其他定额进行更具体的分配了。
  其实在李襄屏的内心,自从在网络上试过“双剑合璧”的威力之后,他很有一种在正式比赛中试一下的冲动。只不过本着“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这玩意他当然是不想随便试的,至少在什么32强阶段,16强阶段,他不想试这种足够把职业棋手打到让2子的下法。
  再说了,现在还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呢,那就像之前和小李这盘一样,老施突然在什么时候完全接管比赛。李襄屏认为以目前自己的实际水平,这种情况当然还有可能出现,既然这样,那剩下的14局定额就不好完全具体划分了。
  总之现在就是先定下一个大原则再说,先划出小部分比例满足老施过棋瘾,至于剩下的嘛,那当然是在今后灵活掌握。
  把这事商量妥当后,李襄屏开始新的征程了,整个八月份除了“春兰杯”,接下来自然就是“三星杯”和“LC杯”的本赛了。
  实事求是的说,这两比赛也确实算是现代围棋的中流砥柱,哪怕到李襄屏穿越那会,一年一届并且一直能坚持到那时的职业围棋大赛,也仅有这两项赛事而已。
  因此实话实说,李襄屏虽然一直不怎么看得起棒子吧,但是在这一点上,那他还是必须承认,这是韩国人对围棋做出的一大贡献。
  至于李襄屏穿越之前有传闻,认为这两比赛有可能停办,李襄屏认为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原因无它,因为这两比赛的赞助商非同小可呀。
  李襄屏这里说的意思,不是说这两家公司有多牛,而是指这两家公司的身份特殊,以韩国人那种特殊的财阀经济体制,这两家公司就是他们国家的大型国企呀,并且是比咱们国家那些大型国企还要特殊的存在。
  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假如咱们国家有这种大型国企赞助围棋比赛的话,比如说就像四大行,中石油中石化这种级别的,那办了之后会随随便便停办吗?
  那当然是不会的,国内那是不允许这类企业办比赛,但一旦办了之后,那肯定也不会轻易的停。
  韩国这两家企业的情况其实也是类似,就像到了后世以后,哪怕它们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越来越小,这其中尤其是“LG”,都快在中国混不下去了了,但为了面子问题,它们照样会坚持下去。
  它们停办的唯一原因:那就是韩国真正的变天了,连这种排名前3的财阀都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嗯,这种可能性当然也是存在,不过李襄屏倒是认为,至少在短时间内,那还没必要为韩国人操心,自己可以放心去挣这种银子。
  再说了,这个银子到底是谁的还真说不清呢。同样拿“LG”说事,大概在一两年之后,他们会在京城的核心BCD区域盖两栋大楼,在真实历史中,李襄屏家老头子可是参与过这两栋大楼的建设,所以他记得很清楚,这两栋大楼的造价也就区区几个亿,就算加上拿地等成本,在当时也就值4亿美金左右。
  然而等到李襄屏穿越之时,由于“LG”快在中国混不下去了,他们准备把这两栋大楼出售,标底就已经是100多个亿。
  卖产品已经混不下去,两栋大楼赚那么多钱?
  所以完全可以想象呀,李襄屏依靠下棋去挣这点银子,那么他是多么的理直气壮,多么的心安理得。
  嗯,这个心安理得机会挣钱的机会马上就要来了。8月9号,也就是李襄屏回到国内刚好一个星期,第7届“LG杯”本赛正式打响,而开幕式不在其他地方,主办方恰恰就是选择在京城。
  作为卫冕冠军,李襄屏当然是有免选资格的,不过“本赛”因为是有32名棋手,因此在这种比赛中,那就无所谓什么“种子选手”了,所有人都必须从第一轮打起。
  本次在京城总共下两轮,在8月10号的32强战中,李襄屏遭遇一位叫安达勋的韩国年轻棋手,这位棋手貌似没什么名气,属于那种世界四强都没达到过的那种,并且现在他还很年轻,看上去也就只比李襄屏大个两三岁而已。
  没有悬念,李襄屏给他操练出一个“妖刀变例”之后,他就已经不会了,不到200手棋,李襄屏轻松获胜。
  到了8月12号的16强战,李襄屏依然遭遇韩国棋手,今天换成的是金承俊七段。
  这位棋手在这年头还是有一定名气的,因为他加盟的围甲,代表武汉队征战了好几个年头,至于他的实力,嗯,他应该和崔明勋九段相仿,同属于韩国棋坛几年前的“四小天王”。
  金承俊七段的中国话讲得不错,并且据说酒量极好,不过这和比赛没啥关系,在这盘比赛当中,他和李襄屏斗起了功夫棋。
  这显然不是韩国棋手所擅长的,并且从他这个选择就可以看出,他今天其实有点“变调”。
  因此还是没太大悬念,下午5点出头,全局230多手,李襄屏执黑1目半小胜。
  李襄屏再度闯入世界大赛八强了。
  不过很显然,现在的一个区区八强,已经完全满足不了李襄屏的胃口。在8月中旬参加过两轮围甲之后,李襄屏又准备出国了,这次是前往韩国参加今年的“三星杯”。


第三零八章 死亡之组
  8月18号,首都国际机场,李襄屏和其他中国代表团成员一起,准备前往韩国参加第7届“三星杯”本赛。
  “李襄屏,你昨天下的那是什么玩意呀?嗯,臭!下得真臭。”
  到现如今,能批评李襄屏的人不能说没有,然而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得如此难听,如此直截了当,如此毫不留情,那当然也只有老聂了。
  嗯,老聂是本次中国代表团的团长,而他说的这盘棋,其实是头天刚结束的一轮围甲,李襄屏再次败在古大力之手,本赛季被人家双杀。
  这是李襄屏在今年围甲中输的第3盘棋,同时也是他自从4月份以来,将近4个月时间输的第一盘正式比赛——
  虽然在这几个月他并没下多少比赛吧,然而毕竟也算是一波连胜被终止不是?因此在候机的无聊时间,就被老聂拿出来说事了。
  听了老聂的话,其他参赛棋手偷笑,李襄屏自己也笑,他还特意向古大力看去——
  他和其他6位中国棋手通过了今年的预选赛,再加上上届比赛冠亚军马晓飞和李襄屏,构成了本届比赛中国队参赛阵容。
  “是呀啊,我现在也有点纳闷,现在怎么就是老下不赢古哥呢?聂老师您给我把把脉吧,您认为我昨天是输在什么地方?”
  “把啥脉?你昨天那完全就是一通乱来嘛,嗯,怎么说你呢?真没啥好说的,你昨天下的那叫棋吗,飘了,我看你现在是真的有点飘了……”
  李襄屏呵呵一乐,也并没把老聂的话太过放在心上。说实话对于昨天那盘棋,李襄屏自己心里还是有点数。
  这不是想到就在前不久,自己能在170手之内,用力量把李世石给完全压制吗,于是他就想在古大力身上试试了,这两位既然号称“绝代双骄”,李襄屏掂量完那位就想再掂量掂量这位。
  然而这一掂量他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倒不是说古大力的力量就比小李更大,只是他们俩的发力点完全不同,相比于小李的剑走偏锋,古大力的棋相对要正一些,李襄屏认为古大力的棋可能也更符合棋理一些。
  也正是因为这种风格上的差异,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了。李襄屏昨天也是正面和古大力硬抗,可是扛着扛着,他却发现自己怎么都占不到便宜,情急之下他开始胜负手频发,也就是老聂说的他开始“乱来”,于是就这样,下了不到200手棋,他就匆匆败下阵来。
  “嗯,对付大力这样的,那好像还真不能和他硬抗,至少不能在明显作战无理的情况下和他硬抗,要拿捏他这样的,那好像要走其他路子呀,那什么路子最合适呢?现成的就是两条,一是学小李的阴柔路子,第二当然就是学陈耀月,他的‘地沟流’对付古大力貌似效果也不错嘛……嗯,看来接下来一段时间,貌似也可以修炼修炼这些围棋中邪魔外道了,这些玩意虽然不是正途,但练一练毕竟没有坏处不是,再说了,武侠小说里不是常说什么‘由魔入道’吗,万一我也由魔入道了呢……”
  嗯,李襄屏就在想着什么“由魔入道”的事,航班起飞了,当天下午5点多,一行人就抵达韩国首尔。
  “三星杯”是最喜欢玩花样的围棋世界大赛,到了这一届,主办方又玩出新花样了,那就是增添了一个什么“小组赛”。
  也就说把32位参赛棋手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4位棋手,小组赛采用“双败淘汰”规则,小组前2名进入16强。
  和普通的单淘汰赛制相比,李襄屏认为其他倒也没什么,这个赛制的最大特点,其实就是增加同国棋手相遇的概率了,毕竟整个世界就中日韩三个围棋强国,那么在每小组4人的情况下,遭遇本国棋手的概率大大增加。
  “哈哈襄屏,我怎么感觉这个赛制是专门针对你呀。”
  “针对我?马老师您啥意思?”
  马晓飞笑道:“别人不都说你内战外行吗,那么像这样的赛制……你懂的。”
  李襄屏听了一笑,老聂和其他中国棋手听了也笑,大家知道这当然只是一句玩笑话,韩国人虽然在竞技领域人品极差吧,然而如此弱智的事情,那李襄屏相信他们还是做不出来,至少韩国的围棋界做不出来。
  抵达韩国之后大家也没有过多休息,当天晚上就进行小组的分组抽签了。
  因为这是第一次采取这种赛场,因此分组情况也相对简单粗暴,上届8强直接分在8个小组,并且作为8个小组的种子选手,而其他参赛棋手随机抽签。
  马晓飞作为卫冕冠军,所以他被分在第一小组,而李襄屏作为上届亚军,他却是被分在最后一个小组也就是H小组。
  由于不用自己上去抓阄,因此在分组抽签开始之后,李襄屏其他也不去管,主要就是看谁会和自己一个小组了。
  不大一会功夫,第一位抽到“H”字样的棋手出现了,日本的羽根直树九段。
  嗯,李襄屏认为这是个好签啊,毕竟羽根九段虽然也当过日本的“棋圣”吧,但他可能是最弱的“棋圣”,和另一位山下敬吾一样经常在国际赛场中送菜,说句不客气的话,日本围棋攒了上百年的人品,其实就是败在他们几位手上了。
  又过了一会,第2位进入“H”组的棋手出现,看到这位李襄屏微微皱了下眉头,因为他是韩国的“官子死神”朴永训九段。
  李襄屏当然也不是怕了他,主要因为在真实历史中,这位可是闯入了本届“三星杯”的决赛呀,虽然他最后输给赵治勋,成就了老赵个人第2个世界冠军,大朴当了一个大大的背景,然而能闯入决赛的话,至少说明他最近状态不错不是?
  如果说看到大朴还是眉头微皱,那么等看到最后一位,李襄屏就真的变成“眉头紧锁”了。
  古大力。
  这尼玛“H”小组最后一个阄,竟然被古大力给抽出来了。
  死亡之组啊!李襄屏在心里哀叹一句。
  嗯,如果说在抽签的时候,李襄屏还仅仅是装模作样感慨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天比赛正式开始,李襄屏就真的嗅到点“死亡”的气息。
  第二天小组赛第一轮,李襄屏对阵羽根直树,李襄屏本以为这应该是小组赛最弱一个对手了,羽根九段那就是个弱鸡。
  然而这个弱鸡今天却状态神勇,一路压着李襄屏打,反观李襄屏呢,他比赛中完全就像是在梦游,下午4点钟刚过,他就稀里糊涂败下阵来。
  毫无疑问,本次赛会最大冷门已经出现了,羽根这个弱鸡一举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同时这也是李襄屏首次被日本棋手击败,这让他赛后羞愧难当。
  他自己羞愧也就羞愧吧,偏偏马晓飞这家伙在赛后还要说风凉话:
  “嘿嘿我说襄屏,我估计韩国人现在应该有点后悔了吧,要早知道你会输棋,那用原来的单败淘汰不好吗?现在好了,弄出一个小组赛,这就给你咸鱼翻身的机会了。”
  李襄屏没空去管马晓飞的玩笑话,因为这个小组赛可是一天一盘连着下的,他马上要考虑对付朴永训的事,他第一轮输给古大力,和自己一样掉入败战组。


第三零九章 三方无应莫存孤
  小组赛第二轮,李襄屏VS朴永训,由于第一轮的意外输棋,这让这盘比赛备受关注了,几乎是从比赛刚一开始,老聂以及张大记者等人就把大半注意力放在这盘比赛上面了,全程一直盯着这盘棋不放。
  今天这盘棋的进程稍微有点快,接近中午封盘时候,全局已经下到60多手了。
  这时张大记者对老聂问道:“老聂,你觉得这棋怎么样?”
  “要完,我感觉今天这棋要完!”老聂的大嘴巴倒也一点都不客气:
  “李襄屏今天下得都是啥玩意呀?嗯,变调,这棋完全变调,我看他还和昨天一样,现在都没能从梦游状态中走出来,嗯,危险!今天这棋我认为襄屏危险。”
  人老聂的大嘴巴当然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大放厥词的,为了增加说服力,人老聂还随口举了几个例子。
  “小张你看这里,黑棋在这不是应该这样下吗?这手‘镇头’完全就是仅此一手嘛,这手棋多好?不仅走畅自己,同时还照应全局,雄视中央,这才是充满大局观的一手嘛,可李襄屏倒好,你看他竟然下在这,财迷!这完全是不顾大局太过财迷的下法嘛……”
  “……还有这步,小张我跟你实话实说吧,看到这手棋的第一眼,我当时差点惊掉下巴,这完全就是厚薄不分的莽汉下法嘛,这样的棋怎么可能是出自李襄屏之手……”
  “……对了还有这手,这手棋我就一个成语评价:不知所云,小张不瞒你说,我其实到现在也没弄懂李襄屏下这到底是啥意思……”
  虽说老聂几乎把李襄屏给批得体无完肤吧,然而大家都懂的,人张大记者毕竟是资深围棋记者,并且自身实力也不俗,因此对于老聂这种大嘴巴,他当然也不会全听全信。
  在张大记者看来,李襄屏今天虽然确实显得有点“变调”吧,这种全局都“超低空飞行”的下法完全不是他平日的风格,但下到目前这时候,执黑的李襄屏好歹实空不落后不是?
  虽然全局有两块棋稍显薄弱,很可能成为白棋攻击的目标吧,但一眼看上去,也没看到白棋有什么特别严厉的攻击手段呀。
  因此说实在的,在这一刻,张大记者对老聂的话还是有所保留,他当然看得出来,李襄屏今天这下法那是完全不符合老聂的口味,并且确实是呈现“黑棋苦战”的架势,但现在就说黑棋“危险”,“要完”之类,张大记者却是认为还早。
  当然喽,面对老聂这种人,那就算张大记者再有自己的判断,他也不可能傻乎乎的去和老聂争辩,因此等老聂说完之后,张大记者也就不开口,不大一会功夫,中午封盘时间到了,李襄屏随着大部队走出对局室。
  张大记者并没有迎了上去,因为他突然注意到,走出对局室的李襄屏想的有点奇怪呀——
  他低着头,脸色挂在奇怪的笑容,嘴里还在自言自语,像是在说着什么话似的,那么说实在的,李襄屏这副模样当然是张大记者看不懂,既然看不懂嘛,那考虑到现在还在比赛当中,那张大记者当然不好意思上去打扰李襄屏。
  李襄屏当然是在和自己的外挂交流,不过稍微有点意外的是,今天竟然是老施主动找李襄屏说话:
  “呵呵襄屏小友,你今日此下法却是有点奇怪,这完全不像是你平日之风格嘛?”
  “哦?”听到这李襄屏来兴趣了。
  他不是对其他来兴趣,而是对“你平日之风格”来了兴趣,常言道“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职业棋手也有这种情况的,就拿李襄屏来说吧,他两世为人,他现在可以对其他棋手的棋风特点头头是道,然而对于自己呢?自己现在算是什么风格?那李襄屏自己还真说不清。
  “哦?那定庵兄以为,我的棋是何种风格?”
  “嗯,在定庵看来,你最大特点其实就是你的才气,思路非常灵活,且极具想象力,有些天马行空的招法真是让定庵自愧不如也,除此之外,我以为襄屏小友行棋很正,你大多数时候都非常堂堂正正,并且在堂堂正正中又经常能异军突起,这是非常难能可贵也,不过恕我直言,你今日之……”
  “哈哈哈,我今日之行棋看似剑走偏锋,并非棋之正道是吧……”
  李襄屏当然有理由高兴呀,毕竟从任何角度来说,老施刚才这话都算是相当不错的评价了,那么能得到自己外挂如此具体评价,李襄屏当然十分高兴。
  正是因为非常高兴,李襄屏继续说道:
  “定庵兄无妨的,今日此下法虽然我也不熟吧,但却是我故意为之,因为要对付今日此对手,今日此法却是不二法门。”
  “哦?”
  “呵呵定庵兄毋庸多言了,你且看我下午如何对付他吧,相信以定庵兄之棋力,你下午肯定一看便知。”
  李襄屏确实不想进行过多解释,毕竟在前世的时候,要如何对付大朴那可是职业棋手都知道的呀——
  大朴虽然号称“官子死神”,据说官子功夫比大李还厉害吧,但是他的战斗力一般,尤其是他的攻击能力,那更是非常欠缺,比他的防守能力低了一个档次,因此很多中国棋手在和他对阵的时候,就喜欢故意引导成那种让大朴来进攻的局面,一旦形成这种局面,那他基本就不会下了。
  今天的李襄屏,他只不过是有样学样而已。
  虽然以他对前世的了解,他清楚要对付大朴这种类型的,这种方法其实还不算最后,最好的可能还是孔二杰的那种棋路——
  前世世界棋坛“80后”那一拨棋手,孔二虽然在小李的“僵尸流”面前经常吃瘪吧,可是他拿大朴却非常有办法,无论是大朴还是崔毒,那碰到孔二杰完全就像是不会下棋。孔二拿他们俩绝对都是一拿一个准。
  只不过像孔二的那种“功夫控制型”,李襄屏知道自己一时半会学不像不是?因此他今天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用这种最大路货的,谁都能用的方法来对付大朴。
  只不过话要说回来,这种方法对李襄屏来说虽然是大路货吧,然而在如今这年代,其他人却未必知道。
  因为在真实历史中,朴永训是要等到今年夺得“三星杯”亚军,等到明年击败依田纪基夺得“富士通杯”冠军,他才算是在世界棋坛真正确立了他的江湖地位,也是要到那个时候,他这个特点才被众人所熟知。
  然而现在呢,他只不过是韩国棋坛的“牛犊三人帮”之一而已,放眼整个世界棋坛,他还和古大力孔二杰他们一样,属于大家眼中的“新锐”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锐”的特点,自然不可能所有人都了解。
  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襄屏才会祭出今天这个战法了,他认为这种战法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那么李襄屏到底成功了没有呢?
  事实上从下午的进程来看,李襄屏的判断并没出现差错,进入中盘战阶段以后,虽然从表面上看上去,李襄屏的黑棋明显苦战,他甚至有两块弱棋同时受攻,但他好歹已经捞了足够的实地不是?
  因此等到对手攻击未果,大朴甚至都没能在攻击中占到什么便宜,那么等李襄屏彻底安定自己两块弱棋之后,他就已经获得了全局优势。
  下午4点40分,眼见黑棋的优势已经无法撼动,朴永训也就无心恋战了,当李襄屏落下全局第217手棋,他选择了投子认负。
  而随着他这一动作,他其实也就在本届“三星杯”中出局了,真实历史中的本届亚军在小组赛中就已经出局。
  对此当然也没啥好奇怪的,自从李襄屏穿越之后,这种事那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并且可以想象这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可能因为是已经被淘汰的缘故吧,大朴也没和李襄屏进行复盘,简单告罪一声,他就匆匆离开对局室。
  李襄屏对此当然也不以为意,外人一走,他正好可以和自己外挂吹吹牛:
  “哈哈定庵兄,你看我此局下得如何呀?”
  让李襄屏很意外的,他并没有听到意料之中的马屁:
  “呵呵侥幸,定庵以为你此局赢得纯属侥幸。”
  李襄屏嬉皮笑脸道:“我怎么侥幸了?其实定庵兄说真的,我倒是以为呀,我今日之下法也是蛮符合棋理的。”
  “符合什么棋理了?”
  “符合定庵兄所说‘三方无应莫存孤’之棋理呀。”李襄屏继续嬉皮笑脸说道:
  “定庵兄你看,你别看我当初两块孤棋,可我这不都有接应吗,所以对手才攻不着,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这算不算是符合棋理。”
  从这盘棋的实战进程来看,那李襄屏的强词夺理好像真的说得过去,大朴攻着攻着,然而他攻到最后,黑棋的两条大龙却都被“接应”走了,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才宣告他的攻击失败,导致李襄屏活的最后胜利。
  “呵呵襄屏小友,你这纯属强词夺理。”
  “怎么定庵兄你还不服,要不等下咱们来摆摆,若是你来进攻的话,看看这棋又会下成如何。”
  “若是我来,那必定是白棋大优无疑。”
  “呦呵定庵兄,口气这么大,那行你等等……”
  李襄屏说等一等,那他当然是想去看看古大力VS羽根直树这盘比赛,因为这盘棋的败者,将在第2天和他争夺小组最后一个出线权。
  这一看他就有点挪不开身了,本来在他预想当中,他明天找羽根“报仇”一盘,那应该是大概率事件的。
  然而面前这局势……
  李襄屏把目光投向古大力了。
  因为这个家伙,才大概率是李襄屏明天的对手。


第三一零章 半人半狗
  对于古大力和羽根直树的比赛,李襄屏却也并没看多久,虽说感觉大力的棋已经不太行了吧,但人家毕竟还在下不是?那么在这样的场合,李襄屏当然不适合在旁边待太久。
  “好了定庵兄,别人的棋暂且放在一边,咱们还是来看看我刚才这盘吧,你刚才不是说我赢得侥幸吗?那你来给我摆摆看,我怎么就侥幸了。”
  “好的。”
  李襄屏周围看了一下,在比赛大厅摆棋显然不合适,不过这时也不好回酒店,于是他来到隔壁的观战室,准备找个无人的角落和自己外挂单独研究一下。
  说句实话,其实这样的研究,对李襄屏来说也算是比较独特的体验了,虽说他穿越至今,那肯定和老施拆过很多棋,然而把自己的实战单独拎出来研究,由自己充当“正方”,施大棋圣充当“反方”,这样的体验还真没有。
  然而这一体验之后……李襄屏都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嗯,打个不恰当的比分,这就好比后世的网络小说,有很多都是“本章说”比正文更精彩系列,那么今天的拆棋呢,那绝对是复盘比实战还要精彩。
  今天的实战没啥好说,脉络非常简单,李襄屏针对对手不擅长攻击的特点,开局狂捞实地,等到对手的攻击宣告失败以后,他也立马陷入实空不足的窘境了,李襄屏就是凭借这个策略拿下这盘比赛。
  然而当施大棋圣替换大朴行棋之后,他却设计了一条很凶狠的攻击路线——
  一条李襄屏在实战中完全没有想到,但却行之有效的攻击路线。
  “唉,定庵兄,我感觉你似乎又涨棋了呀,如此变态的下法亏你想得出来。”
  在李襄屏看来,老施今天设计的攻击路线,那的确是够变态的。在这之前,李襄屏其实也和老施说过这盘棋的主要问题,关键词就是“三方无应莫存孤”这句棋谚。
  李襄屏开局虽然捞空捞得有点凶吧,但他在比赛中的时候,却并不认为自己是在瞎捞,他在拼抢实空的同时,那还是很注意外围对自己弱棋的接应——
  也正是因为两块弱棋外围都有很多接应,这才导致大朴攻击失败,进而让他输掉比赛了。
  而老施刚才的方案呢,他在攻击之前,首先就是切断外围的接应,用李襄屏完全没想到的非常规手法切断外围接应。
  老施的手法有多“非常规”?他在做攻击准备工作的时候,根据李襄屏的计算,他最少亏了10目棋以上。
  等他做好准备工作以后,然后才对两块孤棋展开猛攻,其实根据老施这个方案,他最后还是没杀死这那两条大龙,他最后连一块都没有杀到,然而他在攻击的过程中,不仅把前面亏损的目数找回去,最后还小有盈利。
  也就说实战如果按照老施这个方案进行的话,那最后将是李襄屏的输棋。
  嗯,简单点说,老施的这个整体攻击方案,貌似有点“先弃后取”的意思了。
  然而说实在的,像这种延绵上百手的大型“先弃后取”作战方案,在人类棋手中其实非常少见。
  在人类顶尖棋手的对局中,那种为了一两目棋,甚至可能是为了半目的利益,两人一言不合大打出手,说实话这种对局倒是常见。
  然而像老施刚才那样的下法,李襄屏除了在狗狗的对局中见得比较多之外,在人类棋谱中真的很难看到。
  “唉!!半人半狗啊,这……这恐怕已经算是半人半狗的下法了吧……”
  “咦襄屏你说啥,啥叫半人半狗?”
  李襄屏醒悟过来,自己在角落里摆棋的时候,没想还引来别人的围观,而刚才发问的不是别人,那正是张大记者。
  “嗯张大记者你说啥?什么莫名其妙的半人半狗?”
  李襄屏用一句反问混了过去,好在他刚才在棋盘上摆的变化,明显把张大记者给镇住了,因此他的注意力也就没放在这上面:
  “襄屏你这个变化……这个变化……”
  “呵呵没啥,就是感觉自己下得有点问题,所以瞎摆一下而已,不过从这个变化倒是能看出,我今天也算是捡一盘了。”
  “呵呵这怎么能叫捡一盘呀,”张大记者对李襄屏这个谦虚不同意了他很夸张地说道:
  “变态呀,你这个变化简直是……太变态了!说实话那也就是襄屏你了,换成大朴的话,我估计他一百盘都下不出来,不,换成其他任何人,那估计就没有几个能有这样的思路。”
  李襄屏对这句话倒是表示同意,不过和老施拆完棋后,他不想再纠缠这个问题了:
  “对了其他比赛什么情况了?我们去看看其他比赛的情况吧。”
  李襄屏说这话的时候,已经差不多下午5点半了,其他比赛基本都已经结束。
  李襄屏首先最关心的,那当然还是古大力VS羽根直树这盘,这直接关系到他明天的对手。
  结果这盘棋后面并没有出现奇迹,羽根直树击败古大力,他以两连胜的成绩率先从小组出现,而李襄屏将和古大力争夺另一个出线权。
  这样的结果自然是有点出乎预料,本以为羽根是小组中最弱的一个,结果没想到竟然是他率先出现。不过考虑到人羽根九段毕竟是拿过日本“棋圣”的人嘛,那么放在整个世界棋坛,说他是一位“中坚棋手”那还是没问题的,既然这样,这样的冷门那也不算是太冷。
  “古哥,你故意的吧?我怎么感觉你这家伙是故意的呢……”
  古大力傻笑,既不承认也不否定。
  没什么好说的了,既然对上了国内棋手,那李襄屏也只能面对。
  这其实是在去年的“三星杯”决赛之后,李襄屏第2次在世界大赛中遇到国内棋手。
  说起来他和古大力还是挺有缘分的,毕竟他穿越之后的第一盘棋,他事后知道就是和古大力下的。
  然而那只是一盘网棋。
  除了网棋和训练对局之外,到目前为此李襄屏和古大力在正式比赛中下过4盘。
  这4盘全都是在围甲中。
  李襄屏1比3落后。
  除了去年一开始他捡了一盘之外,其他3盘他都输了,并且还都输得挺惨。
  “嗯,对付古大力这样的玄门正宗,那该采用什么方法好呢……”
  在确定了对手之后,李襄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


七死八活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