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东施效颦
作者:七死八活|发布时间:2024-06-28 13:48:21|字数:6932
自从“阿法狗”横空出世以后,人类一直在议论围棋AI的强大。并且由于围棋AI对人类的领先看上去几乎是全方位的,这其中尤其是一些机器的特性,例如永不疲倦,永不犯错等等,这根本就是人类无法克服的弱点。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很多人开始对围棋感到绝望,认为随着围棋AI软件硬件的更新换代,人类和机器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多。
那么问题来了,围棋AI真的是不可战胜的吗?人类在面对围棋AI的时候,真的就一点机会都没有吗?
李襄屏个人认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很明确,围棋AI当然不是不可战胜!
因为围棋AI的强大,那只是相较于人类而言,换句话说,围棋AI的出世,只是反衬了人类的弱小,反衬出在围棋AI横空出世以前,人类对围棋的认识其实非常苍白无力。然而在真正的围棋之神面前——
假如这世上真有围棋之神的话,那么李襄屏认为:围棋AI应该同样弱小,甚至围棋AI和围棋之神的差距,应该和人类和围棋AI的差距差不多。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襄屏对第二个问题其实也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人类在面对机器的时候,可能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当然喽,李襄屏这里说的“机会”,并非指人类有可能吊打机器,变成碾压围棋AI的存在,而是认为假如人类能够在通过学习之后,对围棋的理解的确有了真真正正的提高,而且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比如人类棋手在和围棋AI对抗时候,这位人类棋手人品爆发,他克服了人类棋手特有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并且用这个抵消了机器的物理优势。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李襄屏认为人类棋手应该还是有赢棋的机会。
只不过另一个问题,人类在面对围棋AI的时候,那应该怎么学习呢?
首先一点,机器的不犯错误人类是学不来的,其次,围棋AI的什么“蒙特卡洛授索”,什么“深度学习”,这些玩意当然同样也是学不来的。
除了这些之外,另外还有人说,围棋AI的判断比人类强,可以学习它们的判断能力,然而只要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机器的“判断”,这玩意真是人类能学习的吗?
很显然,机器的判断同样也是人类学不来。
因此想来想去就会发现,人类唯一能向机器学习的,其实就是它们下出来的“狗招”,认认真真琢磨“狗招”,然后把“狗招”和人类自己的下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弄清“狗招”的内涵,找出两者的差距,把“狗招”的内涵和人类自己的思想融会贯通。
李襄屏认为假如能够做到这点的话,人类也许还有一丝战胜围棋AI的机会。
这是李襄屏在之前一个月的备战中,他悟出的一点心得。
这其实也是他今天祭出这个“小目二间高跳缔角”的下法,然后在70多手时候能够下出妙手,并且取得局面领先的原因。
因为通过之前的深入研究,李襄屏发现虽然就这么简简单单两手棋,一个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棋形而已,然而和人类以往常用下法相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围棋AI的理念确实和人类思想有很大不同——
必须特别提一句的是,围棋AI其实是没有“理念”的,它有的只是算法,但李襄屏却认为,这其实并不妨碍人类把机器的算法“翻译”成人类的理念,然后对两者进行一番比较。
就拿这个“小目二间高跳缔角”来说,如果这算一个“狗招”的话,那么人类和它最近的下法,一个就是经典的“无忧角”,而另外一个则是“小目大飞缔角”,把这三者进行一番比较的话,就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先说说现代人类围棋中最经典,其实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无忧角”。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自从围棋东渡,日本人废除座子开始下小目围棋之后,“无忧角”就是整个“小目围棋”体系的核心。
两枚棋子这么往角上一摆,就扎扎实实安安全全“无忧无虑”的围出10目出头的实空,这就是人类对这个棋形的认识,这其实也是“无忧角”这个叫法的来由。
这个下法为什么会在人类围棋范畴如此长盛不衰呢?从日本道策开始一直到阿法狗横空出世以前,为什么“无忧角”能在人类围棋范畴流行几百年呢。
请注意“10目出头”这个关键词,两手棋围“10目出头”,那么一手棋是不是就是5目半左右呢?
说到这里相信应该有很多人恍然大悟了吧?在早年的时候,现代围棋可是流行很长一段时间黑贴5目半的。
而所谓的贴目规则,其实就是人类对围棋子效认识的问题,人类从无贴目到黑贴5目半走了几百年,为什么会在黑贴5目半上停留那么长时间?其实就是在人类的认识中,所谓的先行效率,一手棋的价值大概就在5目半左右,所以你既然执黑先行,那就要扣掉你5目半来补偿给对方。
而这个,其实也是“无忧角”会那么流行的原因。
我既然2手棋能围“10目出头”,那就证明我这两个子子效充分,不说是特别高的效率吧,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至少我这2个子完全够本,应该算是非常正确,任何人都无可指责的下法。
那么好了,既然“无忧角”的流行是和贴目规则有关,那么用同样的思路去考量“小目大飞缔角”的下法,自然也就很好理解。
这种下法主要流行于大贴目时代,由于从上世纪末开始,人类开始人为修改围棋规则,黑贴5目半变成6目半甚至7目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发现“无忧角”的子效好像有点不够啊,那不够怎么办呢?很简单,我就多围一路,多围一路也许能多围2目棋,这样就正好达到了新的贴目标准。
于是就这样,“小目大飞缔角”的下法就运应而生。
说完了这两种人类常用下法,再来说一说围棋AI喜欢下的“小目二间高跳缔角”。
有一个差别值得注意,在刚才这两种人类下法中,大家用来衡量子效的东西比较单纯,那就是实地,目数。
然而对于这个“小目二间高跳缔角”呢?那好像就没法用单纯的目数来衡量它的价值了。说它没有目吧,它明明两个子都下在角上,可要说它一开始就有多少确定实地吧,它两个子偏偏都处于高位,看上去到处漏风,可以说只要具备业余3段以上的棋力,就有N种方法把这样的棋形打破。
可要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样的棋形,在人类围棋中就只能是“趣向”,而不能成为“常形”,因为在人类下围棋的思维中,其实是很讨厌这种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的东西的。并且在人类的围棋理论中,其实也非常排斥这样的下法。称这种下法是“半道中途,似是而非”。
例如李襄屏曾看多很多吴清源先生和藤泽秀行先生写的棋评,这两位人类棋手中有数的棋理大家都非常排斥这种取地不像取地,取势不像取势的下法,虽然这二位在面对同一局面的时候,他们两位的下法本身也都不同,藤泽老神棍更喜欢厚味,而吴先生的选择往往偏向极端,要么极端取地,要么极端取势,然而对这种两样都沾点边,然而两样都不全是的东西都非常排斥。
遇到这样的棋,那藤泽老神棍就会说自己“胃疼”,而吴先生则会来一句“半道中途”。
不仅如此,另外一一很有趣的事情,其实对于这样的棋,人类的排斥还不仅仅是日本棋和现代棋排斥,其实中古棋也排斥。
例如中古棋的棋理大家,也就是李襄屏现在的外挂施大棋圣,他当年就在他的“凡遇要处总结”中说过:凡事当争一着净。
不用多说了,假如用这个标准来看待“小目二间高跳缔角”这个棋形的话,这显然也不符合中古棋的棋理要求。
人类的棋理和围棋AI的下法到底哪种好呢?实话实说,李襄屏现在其实也还不太明白。
然而没有办法,谁让围棋AI的水平更高呢,因此哪怕李襄屏现在根本不明白,他也是只能倾向于围棋AI。
如果非要让李襄屏为这种下法说句好话的话,那他只能这样说:人类的下法更偏向于静态,而围棋AI的下法,那可能是一种更高级的,让棋盘充满更多可能性的动态下法。
现在的李襄屏当然还掌握不了这种动态下法,然而却不妨碍他现在东施效颦,他现在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今天很幸运,李襄屏第一次东施效颦成功,自从70多手下出那步“后中先”的好手后,他就一直牢牢掌控者整个局面。
这盘棋后面也没有起非常大的波澜,下午5点一刻左右,全局223手,李襄屏以3目半的优胜拿下首胜。
总算是保本了,李襄屏心里松一口气。
第一九零章 深度分析
“农心杯”第一局,李襄屏比较顺利的拿下韩国棋手“崔毒”,这让他心里长舒一口气。
要知道在围棋界,国内比赛和国际比赛那完全是两回事,李襄屏虽然已经经过一个赛季的围甲锤炼了,然而在感觉以及气氛完全不同的国际赛场,他现在其实依然是如假包换的菜鸟一个,现在总算还好,凭借赛前的精心备战,他顺利的取得了开门红。
然而话说回来,松一口气只是李襄屏个人的感觉而已,其他人可不这样认为。开什么玩笑?李襄屏可是堂堂世界冠军,今年国际赛场风头最健的人物,可是被当做中国队“王炸”一般的存在。
这样的人物屈尊去担任先锋,然后他顺利拿下首局,这在旁人看来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与此相反,李襄屏这局要是输了,那可能才会成为震动整个世界棋坛的大新闻。
因此在首局比赛结束之后,从棋迷到媒体,大家的反应基本都比较平静,甚至连日韩媒体在报道本届“农心杯”的时候,更多还是在谈论中国队的“出奇兵”,议论中国队居然把李襄屏这样的人物排在先锋位置,反而对他的首场胜利一笔带过。
“农心杯”的第一阶段比赛要在申城比6盘,并且这6局是连续下的,期间并没有休息日,因此在第二天,李襄屏就迎来了日本队的先锋。
这次日本队是派出羽根直树担任先锋。要说这位也算是比较有知名度的日本棋手了,他是日本后来的“平成四天王”之一,和张栩,山下敬吾,高尾绅路他们三位并列。并且在这4个人当中,羽根算是最早出成绩的一位,他早早就夺得日本“棋圣”,是日本年轻棋手中最早的“大三冠”获得者。
不仅如此,羽根直树的父亲在中国也有一定知名度,他父亲就是日本老将羽根泰正九段,当年老聂在中日围棋擂台赛的11连胜纪录,就是终结在此人手上。
不过羽根直树虽然也算未来的“著名棋手”了,但他现在还只有七段,并且在日本的“平成四天王”中,羽根的国际战绩可能算是最差的了,虽然真有较真的话,其他几位在世界大赛中的表现也不咋地,然而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在真实历史中,羽根直树在国际赛场的胜率好像连三成都不到,并且一度12连败,因此李襄屏认为,他可能算是日本有史以来最水的“棋圣”了。
而擂台赛这种赛制就是这样,在这种赛制中,那你还真必须相信有“气势”这一类的东西存在,比如现在的李襄屏,有了第一盘的打底后,他就算是完全卸下包袱了,到了这局他的发挥更佳,一路弈来张弛有度,很早的时候就确立优势,并且一直把优势保持到终局。
执白2目半获胜,李襄屏再下一城。
到了第3天,李襄屏迎来韩国棋手金荣三的挑战,这是一位如假包换的中坚棋手,是这个年代韩国棋坛最最典型的那种“中坚”,他经常能在国家赛场中露面,比如这次,他就是通过韩国国内的预选赛入选韩国整容,因此他在整个世界棋坛范围内也具备一定的知名度,然而终其一生,那别说是国家赛场了,哪怕在他们国内赛场也没取到过什么像样的成绩。
李襄屏再接再厉,3比0!
不知不觉中,李襄屏已经在本届“农心杯”中达成三连胜,并因此获得第一个1000万韩币的连胜奖金。
只不过因为对手都不算很强的缘故,毕竟论名气的话,之前这3位和现在的李襄屏完全不能相比,因此外界对于李襄屏现在达成这样的成就,好像同样没多大反应,除了网络上有人在板着手指计算李襄屏已经在国际赛场达成多少多少连胜之外,似乎没人对他这个三连胜有太大感觉。
有意思的是,和他的胜利相比,反倒是更多人对他这3盘棋的下法议论更多,话题首先是由“清风网”论坛的一篇帖子挑起:
“咦?大家都是李沧浩的棋风在发生转变,看了这3盘棋后,我怎么感觉绝艺老大的棋风也有所改变呀……”
这篇帖子一出,顿时从者如云跟帖无数:
“同感同感,我也感觉绝艺老大的棋,好像和之前不太一样。”
“同感觉,个人认为棋风改变倒是未必,但绝艺老大这3盘棋的下法,看过之后那好像还真的和以前不一样……”
“同感同感……”
“同……”
这篇帖子后面跟了一大堆“同感”,不过始终没人来说具体怎么个不同法,不过好在网络上从来不缺乏高人,等到这篇帖子成为论坛的“热帖”以后,终于有形形色色的“深度分析”回帖出炉了。
而在所有的“深度分析”中,貌似一位名叫“间肉仙”的网友,他的回帖看上去最为靠谱,他在回帖中这样说道:
看绝艺老大过去下的棋,他个人总结是绝艺老大的棋有两大特征两小特点,简称为“两大两小”。
绝艺老大第一个重大特征,也是他个人印象最深刻的特征,那就是绝艺老大的力量奇大,这位名叫“间肉仙”的网友甚至认为,说李襄屏是当今棋坛第一大力士都毫不为过。
为了论证自己的说法,这位“间肉仙”老兄还列举了李襄屏在国际赛场中的很多棋谱,最后他得出结论:只要是出现激烈的战斗场面,那么当今棋坛没有一个人能在李襄屏身上占到便宜,并且在李襄屏的胜局中,有接近六成都是中盘斗力以后直接胜出。
第二个重大特征,那就是绝艺老大的棋古意盎然,中古棋的下法中古棋的定式中古棋的套路,在他的棋中几乎随处可见。
这位“间肉仙”老兄这样说道;看绝艺老大下棋,经常会让他产生一种错觉,这好像就是一位中古棋高手穿越到现代来下棋一般,他的中古棋思想简直是深入骨髓无处不在,所以让他印象非常深刻,算是李襄屏围棋的第二大特质。
而除了这两个大特质之外,李襄屏的围棋其实还有两个小特点,第一个小特点就是:他的棋其实非常精细严谨,后半盘几乎不怎么犯错,尤其是从一些棋局详解披露出来的细节来看,李襄屏的思维其实非常慎密,他在比赛中算到了其他很多人都没算到的东西,称一声“算无遗策”可能都不过分。
这位“间肉仙”网友指出:李襄屏这个特点之所以不明显,那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力量太大了,导致有很多棋局对手根本撑不到最后,在官子之前就已经胜负已定,因此除了少数几盘棋之外,例如今年“富士通杯”对朴永训那盘,大家很少看到他这方面的表演,所以这个只能称为是“小特点”。
另外一个小特点,那就是李襄屏其实也有很多“新手新型”,尤其是他刚出道那会,这样的手段那就更多,不过在最近一年间,他的“新手新型”似乎少了不少,尤其是在国际比赛中,这样的手段那就更少。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李襄屏的“新手新型”,好像有很多都是和中古棋有关,这就和他那个大特质重叠,所以“间肉仙”老兄认为这只能算是李襄屏的一个小特点。
分析完这些后,“间肉仙”老兄再提到李襄屏最近下的这3盘棋,他认为这3盘棋最大的变化,就是李襄屏似乎减少了古意,这次下的棋绝没有像之前那样古意盎然,他认为可能就是这个原因,让大家感觉他的棋似乎和以往有所不同。
而除了这个特点之后,“间肉仙”老兄认为李襄屏其他的特点其实还在,这次由于对手实力一般的缘故,让李襄屏没机会展现他的力量,展现他的“精细严谨”,然而他的“新手新型”,却在这次比赛中层出不穷,甚至比以往还有过之,只是李襄屏这次下出来的“新手新型”都不像是中古棋,倒是有点像“日古棋”而已。
这位“间肉仙”老兄在最后总结道:由于3盘棋的样本太少,因此现在就断言绝艺老大的屏棋风在发生转变,个人认为这似乎有点言时尚早,甚至我还认为,就算绝艺老大的棋风在发生改变,这似乎也是个好现象啊,大家没看到吗,绝艺老大的“新手新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古棋了,这说明什么?这当然就说明他的兵器库里又将增加新的兵器……
“哈哈哈高,实在是高!”
在申城比赛的李襄屏,他当然也是看到这篇帖子的,看完之后他乐不可支,感慨广大吃瓜群众中果然藏龙卧虎,连老施是穿越人士都差点看出来了。
笑过之后李襄屏很快迎来第4局比赛,这盘比赛的对手名叫中村宽野,这是一位老将,职业七段。
李襄屏再次比较轻松的拿下对手。
四连胜!累积获得2000万韩币的连胜奖金!
赢棋之后的李襄屏心情非常愉快,他和这次同行的古大力开玩笑道:
“哈哈哈古哥,这次申城之行你好像是白来了吧,不过也不错,就当免费旅行一趟。”
这已经是第4场比赛了,那么李襄屏下一场比赛无论输赢,古大力在第6场都不用上场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李襄屏的话倒也没错。
古大力乐呵呵的回应:
“呵呵,我现在才发现你这家伙原来是这么阴险啊,藏私!你在之前一个月训练时候决定是藏私了!现在回想起来,你肯定就是为了拿这个连胜奖才故意输给我们吧,不行不行,你这家伙要请客。”
“呵呵我请我请。”李襄屏做豪气壮:
“古哥你想去哪里玩,这大上海的地头随便你挑。”
“哈哈你放心,这次我一定好好挑,不过怎么也得等这几盘棋下完再说吧,对了,你说你明天会遇到谁呀,韩国队剩下的这几位,现在好像都还没赶到赛场吧。”
“嗯?”
听到这李襄屏愣住了,韩国队剩下的三位棋手,那自然就是刘倡赫,曹勋玄和李沧浩,而这3位由于国内赛程繁忙的缘故,到现在都还没赶到申城呢。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