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半渡而击


  下午2点多钟,老施一步内涵很深刻的好手让整盘棋的格局为之一变。这步形似“耳赤之妙手”的好棋很有意思。
  本来在这手棋之前,这盘棋的格局可以看做是那种简单粗暴的“地势对抗”格局,在双方都没有孤棋的情况下,那么“目数”就是黑白双方争夺的焦点,假如白棋撑起的模样能够围出足够的目数,能够和黑棋全局实地抗衡,那这棋应该是白棋稍好,反之则是黑棋优势。
  然而这手棋一出,情况已经完全不同。
  棋盘多出这手棋后,白棋的那个模样明明还是很虚,到处漏风,甚至可以说是处处都是毛病。然而下模样棋就是这样,你一个地方有毛病,那就真的是毛病,如果处处是毛病,那在很多时候往往还真就不是毛病。
  施大棋圣刚才的这手棋,其实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个道理。明明一个看上去很虚的模样,然而有了这手棋后,模样里面却像是处处充满陷阱,到处都是杀机,无论黑棋怎么动手,似乎白棋都能从容应对,并能将局面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战斗——
  而这个,其实就是大竹英雄先生之前说这步棋只是“形似”耳赤之妙手的原因。
  因为“耳赤之妙手”的精髓是均衡,那手棋体现了秀策棋圣无比卓越的均衡感,而老施的这手棋呢?这是一种极其高超的在棋盘上制造头绪技巧,体现了中古棋棋圣极高的中盘作战素养,有了这手棋之后,棋盘上立刻多出很多变数,仿佛充满种种可能。
  观战室对棋局的探讨还在继续,大概到下午3点钟左右,武宫正树把面前的棋盘一推,他感慨道:
  “真是感觉独特和充满想象力的一手啊,这个点被白棋一占,黑棋居然意外的难看上去竟然没有应手,不想了不想了,像这样的局面,那还是看看治勋怎么应对吧。”
  武宫先生当然不是真的找不到应手,与此相反,正是因为有了老施那手棋后,棋盘上的头绪顿时多了起来,黑棋可以选择的下法看上去也有很多,那么对于这种存在太多种可能的开放局面,大家干脆就懒得去猜,就看看当事人会怎么下了。
  而坐在对局室内的赵治勋先生当然也是知道厉害的,李襄屏注意到:当自己把这手棋落到棋盘上以后,老赵露出很明显的意外表情,这手棋应该完全在他的算路之外,又盯着那手棋看了一会,老赵的表情慢慢变的严肃,接下来的落子也显得愈发谨慎。
  老赵看上去的确很谨慎,谨慎到他都没敢直接打入,甚至都没有直接对那个模样动手,而是先在外围小心翼翼刺探两手,然后采取了一种相对温和的浅消手法。
  虽然说“浅消”也是围棋中对付模样的最常用办法之一,毕竟李襄屏的外挂就曾经说过:两番收腹成尤小。而李襄屏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在肯定这种手法的作用,在模样棋中,有时候这种浅消和挤压往往比深深打入更有效。
  然而赵治勋先生今天采用这种下法,貌似却遭到武宫正树先生的质疑了,从下午3点左右开始,他就不停的在观战室嘀咕:
  “咦,黑棋就这样简单下下就够了吗?这可不像治勋的棋……”
  由于武宫这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像是在质疑这种下法,武宫可能认为这样下得太过简单,毕竟你在浅消的过程,其实也是让人家模样实地化的过程,所以武宫先生可能对此有所不满。
  第二呢,武宫先生似乎又是单纯在说,这种下法根本就不是老赵的棋风,这样下完全没有体现出他“钻地鼬鼠”的特点。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不知道武宫正树到底在嘀咕啥,到底哪一层意思是他的本意。
  不过等到下午4点刚过,全局正好下到一百零几手的时候,赵治勋先生下出来的一手棋,让所有疑惑真相大白。
  换一种说法说:老赵在全局100多手之后的一手棋,让棋盘上风云突变。
  先说说这手棋出现之前的情况,本来在这手棋传到观战室之前,观战室内最活跃的可能算是中国队的华领队了。
  毕竟现在全局已经过了100手,并且黑棋之前还是采用了浅消挤压的定型手法,黑棋既然这样下,那白棋的模样自然而然也就清晰化,具体化,那么到了这时,这盘棋看上去已经比较好做形势判断了。
  而作为职业八段的华领队,他这时当然也有了自己的形势判断,并且根据他的判断,他认为由于白棋之前的那步好手,再加上黑棋后面下得太过简单,白棋应该已经获得了优势,而且这个优势看上去还不小。
  华领队心里高兴啊,这一高兴他就想与人分享。然而现在有个问题,在今天的观战室内,可是以日本棋手居多,那么他找谁分享呢?
  华领队在观战室内巡视一圈,最后人林海峰先生被他盯上了,这位好歹是个华裔,并且林先生的人品一直被围棋界称道,华领队认为找他分享最合适。
  “呵呵林先生,这盘棋应该很快就能定型了吧,我们试着来给双方定定型,看看白棋的目数到底够不够。”
  “呵呵好的。”
  林先生答应得很爽快,因为下到这个时候,白棋的那个模样接近合围,那么只要这个模样一合围,这盘棋的形势判断就非常简单了,黑棋所有的目数都非常确定,那么只要等白棋的目数确定,形势判断就变成小学生的算术题。
  于是两人若无旁人的在那研究后面的定型,兴高采烈的进行形势判断,尽管两人都心知肚明,其他不止是他们两位,武宫正树大竹英雄等人当然也同样心知肚明,这盘棋若是只做常规的定型,那白棋断然优势无疑。
  “……黑棋的下一手,那应该是下这步‘大伸腿’吧?,啧啧,像这样的‘大伸腿’真是价值太大了,林先生你帮我看看,你说白棋这里有没有逆收的可能。”
  林海峰先生却没有接这个茬:
  “呵呵华先生你可真贪心,像这样的‘大伸腿’是黑棋的绝对先手,可以看做是黑棋的权利呀,这哪里还存在什么逆收的可能?不过就算是黑棋权利也不用担心。我们刚才计算过,黑棋全局63目到64目左右,而白棋只要守住这个模样,那么就算对手把所有便宜都便宜完,白棋也已经有60目强,这样的优势还是比较大的。”
  “呵呵是吗……”
  华领队还在那装模作样矫情的时候,最新棋谱传来,棋谱上的第一手棋就让他顿时哑口无言了。
  是的,就是他和林先生认为应该下“大伸腿”的那个地方,老赵却没有那样下。老赵也没有下在其他地方,他只是似乎把“大伸腿”的那枚棋子抬高了一路而已。
  虽然只有这一路之差,但是这两种下法的含义却千差万别,意思完全不同。
  “大伸腿”是落在棋盘上的一路,有点棋力的棋友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官子定型手筋,并且是个先手官子,在绝大多数时候,像这样的手段都可以看做是你的权利。
  而抬高一路呢,这样的棋可以叫做“二路透点”,那么这种棋的性质,就已经和“大伸腿”完全不同。
  因为抬高一路以后,相信有业余初段棋力的都知道,这种棋是无法和自己大本营取得联络的。
  既然业余初段都知道,那么作为超一流高手的赵治勋先生,他当然更加不可能不知道。而他现在既然这样下,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
  他在这里发现了白棋模样的破绽,他可能想在白棋大空里出棋!
  研究室的气氛再次变得活跃了,除了华领队一个人在那目瞪口呆,武宫正树和大竹英雄等人再次行动起来,大家对这步棋展开新的研究。
  5分钟之后,武宫正树的笑声在整间观战室回荡:
  “哈哈哈,我就说,我就说,这才像是治勋的棋嘛,犀利呀,真是犀利呀!真不亏是号称‘钻地鼬鼠’。”
  同样弄懂这步棋涵义的大竹英雄也补充道:
  “这手棋不仅犀利,而且时机也恰到好处,嘿嘿,半渡而击呀,这是真正的半渡而击!就在白棋模样即将合围的时候来这么一下,这个效果比任何时候都要好,啧啧,现在要说治勋不是早有预谋,那我是不会相信的,这手棋一出,白棋想赢恐怕是已经没有那么容易吧。”
  对局室内,面对赵治勋这出人意料的一手,李襄屏也紧张的展开了计算,等他算了几十手棋,算到一个非常隐蔽的变化,李襄屏不禁在心里苦笑。
  他知道这手棋一出,棋盘上可谓风云突变,立马又会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想在世界大赛中赢一盘棋,看来真是不容易啊。”
  在这一刻,李襄屏心里是这样感慨。
  随着赵治勋先生一步出人意料的犀利手段,这盘棋即将迎来最后的高潮。


第一八零章 李襄屏的首秀
  下午4点多一点,赵治勋先生一步犀利的“二路透点”让李襄屏感觉阵阵凉意,他第一次在老施的正式比赛中,认为他很可能要输棋了——
  是的,这的确是第一次,虽说老施之前曾输给过李沧浩两盘,然而那两盘都是老施在很长时间保持优势,最后才被大李的官子神功逆转,因此在比赛期间,李襄屏当时其实并没什么感觉。
  可是在今天,现在全局才刚刚下到100多手,这时候就感觉要输,这的确是李襄屏的第一次。
  原因无他,因为现在的李襄屏已经和以往不同,他现在看自己外挂的比赛,那绝对是满满的代入感,也正是因为这种代入感,当他看到老赵这步“二路透点”,他很快展开自己的计算。
  等他发现黑棋一个很严厉的后续手段,李襄屏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不,仅仅是“冷汗”还不足以描述李襄屏此刻的心情,在发现黑棋这个隐蔽手段之后,李襄屏差不多已经绝望。
  因为这个后续手段不仅严厉,甚至还是“一本道”,白棋对于这步“二路透点”,竟然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想想这种情况其实也很正常,要知道这里可是白棋的基本空啊,按照观战室之前的判断,就算黑棋只是常规定型正常收官,白棋最多也只是领先2到3目棋而已。
  既然这样,黑棋现在既然没有走常规的“大伸腿”,而是抬高了一路,那么白棋的第一步应手就已经没有任何选择,“阻渡”就成为必然。
  这步棋是闭着眼睛都必须走下去的,哪怕黑棋能在白大空里面出棋,能在里面翻江倒海,这步“阻渡”也必须闭着眼睛走下去,否则被黑棋顺利连回家的话,白棋在局部根本无法收拾,最少要亏损8目以上,这当然是白棋无法忍受。
  既然第一步应手别无选择,那么黑棋真能在白棋大空里出棋吗?很不幸的是,根据李襄屏自己的计算,黑棋在多出这步“二路透点”后,他还真能在白棋大空里出棋。
  顺带提一句的是,这后面的出棋过程,那倒不是“一本道”了,对于后面的变化,李襄屏算到了两个,只可惜两个后续变化都是白棋不行的样子。
  第一个变化是净杀,你既然敢到我的基本空里面投放深水炸弹,那我就杀你没商量,这也是对付那步“二路透点”最基本的思路,然而非常遗憾,根据李襄屏的算路,他发现这个变化不行。
  这倒不是说白棋杀不了黑棋,事实上李襄屏已经算到杀棋的变化,并且还是真正的“净杀”,而这个变化之所以不行,那是因为在白棋挣扎的过程中,李襄屏算到在十几个回合之后,黑棋有一步非常隐蔽的好手,它竟然可以将白棋的包围圈断开,然后将白棋其中一块棋卷入对杀。
  有点棋力的棋友当然都知道,如果“净杀”变为“对杀”,或者说你在“净杀”的时候需要“对杀”,那么这个问题就严重了,相当严重!
  因为形成那种局面的话,那就会出现传说中的“收气杀”,而“收气杀”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别人在你大空里投入几枚棋子,你如果没法用相同子数把对方杀死的话,那么你每下一手棋,其实就要亏损一目。
  打个比方,假如别人在你大空里投入10枚棋子,由于这块空本来就是你的,那么你如果能用10枚棋子杀死杀死对方10枚棋子的话,那你的空就和原先一样,不会产生亏损。
  每多一手棋亏损一目,用11枚棋手杀死它,你就亏损1目,用15枚棋子杀死他,那你就亏损5目。
  而大家看都知道,在围棋中,用相同手数通常是很难杀掉对手一块棋的,比如今天这个局面,如果最后真形成对杀的话,那么白棋最少要比黑棋多花6手棋以上,也就说至少要亏损6目以上。
  那么很显然,白棋之前的“本钱”并没有那么雄厚,这6目棋无论如何都是亏不起的,既然亏不起,那就意味着这个净杀变化不能成立。
  除了这个净杀变化之外,李襄屏另外还算到一个打劫杀的变化。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本来在自己的基本空里,没人愿意去算什么打劫杀,因为在自己大空里面出现任何劫争都算是大失败。然而没有办法,在今天这个局面,如果想避免自己的包围圈被断开的话,那么根据李襄屏的计算,现在也只好采用打劫杀。
  站在白棋的角度那叫“打劫杀”。
  那么站在黑棋的角度呢,那当然就叫做“打劫活”。
  在自己唯一的基本空里,现在被人无缘无故弄出一块“打劫活”,那么毫无疑问,这当然算是白棋的大失败,是黑棋的大成功。
  而这个,就是赵治勋先生刚才那步“二路透点”的妙味。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在观战室内,这时大家也正好算到这两个变化,武宫正树笑嘻嘻地说道:
  “现在看来,白棋最强的抵抗,那应该是让黑棋做出一块打劫活了吧?嘿嘿治勋厉害呀,他这步‘二路透点’那真是……”
  和武宫正树喜笑颜开形成鲜明对比的,那当然是华领队阴沉着脸,这个时候他当然和李襄屏一样,已经预感到白棋的失败,不过他也清楚,武宫刚才这话真不算错,对于现在的白棋来说,的确是做劫才是最强的抵抗。
  虽然真要说起来的话,白棋一旦劫输,那么亏损肯定更大,一旦劫输那就不是只亏六七目棋的问题了,白棋至少要亏35目以上,然而相比于前面那个变化的“安乐死”,劫争毕竟变数更多,还牵扯到全局的劫材问题,那么作为劣势一方,这当然算是更好的选择。
  而实战的进程也和大家猜猜的一样,老施通过长考,他也同样没找到更好的下法,于是在无奈之下,他选择了“打劫杀”的变化来做最后抵抗。
  下午四点一刻左右,那个打劫的变化正式出现在棋盘上,双方围绕这个劫争展开最后的争夺。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另白棋无比痛苦的劫争,同时也是黑棋非常愉快的劫争,因为像这样的劫争是标准的“黑轻白重”啊,双方的负担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
  对于白棋来说,这个劫一旦打输,就意味着自己的基本空被一洗而空,亏损35以上,这就意味着白棋在找劫材的时候,需要找价值35目以上的劫材,就算前面稍微还有点本钱,那也至少要找价值30目以上的劫材才可行——
  而在一盘围棋比赛中,价值如此巨大的劫材通常不会很多的,这也就是白棋负担重的地方。
  反观黑棋,这个劫争几乎就是白给,打输了其实就是亏损一步“大伸腿”,这步棋大概价值五六目棋左右,那么这样算下来的话,黑棋只要找价值10目棋左右的劫材,就基本能确保这盘棋的胜利。
  35目对10目,这就是黑白双方负担不同的地方,而这样的负担,其实就决定了打劫双方的心情,更可能决定本局的胜负。
  因此从下午四点一刻开始,当老施和老赵在棋盘上展开劫争,李襄屏的心情可想而知,他几乎是用等待宣判的心情在等待这盘比赛的结束。
  然而让李襄屏没想到的是,这盘比赛竟然是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结束。
  那是在下午4点40左右,这时双方的劫争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手数也来到了160多手。就在这个时候,赵治勋先生刚刚找了一枚劫材,他在棋盘中腹一带“刺”了一手,准备割下白棋一块小尾巴。
  而看到他这手棋,观战室内的武宫正树先生笑道:
  “呵呵好,这个劫材好,这个劫材虽然不算大,大概只有15目左右,但白棋应该不敢应了吧。”
  听到武宫正树这话,边上华领队的脸变得更黑了,这尼玛黑棋只要找价值10目的劫材就够了,15目你还说不够大?
  不过华领队心里清楚,武宫这话又没说错,白棋这时不是不想应,而是真不敢应,不为别的,因为白棋自身的劫材已经没有了,白棋已经在棋盘上找不到价值30目以上的劫材了,这样白棋一旦应劫,那么等下一个回合,黑棋就会对任何劫材置之不理,直接把白棋的基本空全部洗掉。
  只可惜华领队不知道的是,赵治勋先生刚才这步“刺”却是失误了,这步棋给了白棋最后的机会,也是最后的胜机。
  对局室内,李襄屏双目炯炯有神盯着棋盘。
  是的,这次的胜机和老施无关,是李襄屏自己发现的!
  “唉,襄屏小友,现在消劫吧……”
  重生2年多来,李襄屏第一次没有听从自己外挂指示,他对老施的话充耳不闻,而是跑到其他地方下了一手。
  “咦!!”
  这声“咦”当然是施大棋圣发出了的,所以对面的老赵自然就听不到,并且他这时也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误——
  因为李襄屏擅作主张下的这步棋,看上去只是个很普通的交换,是一个有浪费本身劫材嫌疑的交换,因此结合之前的形势,老赵认为对手是在消劫前“整理发型”都不一定。
  老赵随手跟着应了。
  再接下来一步,李襄屏消劫,老赵“冲”他准备割下白棋的那个小尾巴,把15目收入囊中。
  有过了几个回合之后,全局第182手,本局最后的胜招出现了,李襄屏秀出一步精妙的好手。
  这步棋一出,那个小尾巴竟然能够安全连回家。


七死八活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