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奇葩的首胜


  中国代表团抵达韩国后的第2天,本届“三星杯”的预选赛就正式开始。
  毕竟只是预选赛阶段,因此主办方也没举办开幕式什么的,棋手甚至都不用自己去抽签,所有分组安排全部由主办方一手包办,除了两个女子组外,报名参赛的200多名男棋手全部由电脑随机混编,既不设种子选手,也不强调同国籍棋手尽量不提前相遇。
  大伙抵达韩国后的第2天下午,当所有分组对阵安排工作全部完成后,本次中国代表团的副团长,国少队的吴总教练特意找到李襄屏:
  “襄屏,对阵安排出来了,你看这是你所在小组的情况。”
  吴教练一边这样说着,一边把一张对阵安排表递给李襄屏。
  “吴教练,谢谢你。”
  李襄屏很有礼貌的对吴教练道声谢,然后接过对阵表详端。吴教练并非把全部对阵安排表拿了过来,而是单挑出李襄屏所在的F小组。这一小组一共32位棋手也就说必须5连胜才能获得小组第一,从而正式进入本年度三星杯的“本赛”。
  金原职业六段VS李襄屏业余5段。
  李襄屏首先关注的当然就是自己第一轮比赛的对手,从名字上看,就知道这是位韩国棋手,不过李襄屏却对这个名字没有任何印象。
  等看过这个,李襄屏再注意本组其他一些情况,他重点就是看两个,一个是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中国棋手跟自己分在同一个小组,其次是看看这个小组都有哪些比较知名的外国棋手。
  全部看完之后,李襄屏发现自己所在的小组比较有趣,他除了在本组看到中国棋手罗曦河,还看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名字:
  “咦!小林先生?小林先生居然也会来参加这样的预选赛呀。”
  没错了,这位让李襄屏意想不到的棋手,那就是日本棋坛曾经的霸主小林光一九段了。在职业围棋世界大赛刚刚创办阶段,那正是小林光一称霸日本棋坛的时候。
  正是在那段时间,小林达成了日本“棋圣战”的8连霸,“名人战”的7连霸,以及“小棋圣战”的6连霸。由于国内赛事日程经常和国际赛事冲突,因此在早年的时候,小林光一不怎么愿意参加世界大赛是出了名的,然而到了现在,没想到他竟然会来参加这种对局费少得可怜的预选赛。
  “呵呵,小林先生现在把国内的头衔都丢掉了,所谓无冠一身轻吧,所以他才有空到国际赛场来玩玩。”
  吴教练也没和李襄屏多聊小林先生的事,他可能觉得小林先生虽然巅峰不再,然而再怎么说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襄屏和人家不是一个级别,而且本组还有罗曦河在呢,因此要阻击小林那也轮不到李襄屏。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吴教练主要就和李襄屏分析第一个对手了:
  “襄屏,你对这位金原六段了解吗?”
  李襄屏摇摇头。
  “呵呵,这位金原六段是位老棋手,从辈分上说,他应该是和韩国的老曹同辈,不过他的年龄却要比老曹大上10岁左右……”
  李襄屏看得出来,吴教练对这位金六段的情况了解也不多,所以三言两语讲完后,他亲热的拍拍李襄屏肩膀,鼓励他明天“好好下”,最后又交代一个细节:
  “比赛是明天上午10点正式开赛,记得别迟到呀,比赛迟到的话会扣除比赛用时,迟到多长扣双倍时间,迟到半个小时的话直接判负。”
  把这个细节交代清楚后,吴教练就和李襄屏告辞,忙其他事情去了。
  也幸好吴教练跟李襄屏说了这事,因为到第2天比赛正式打响,李襄屏倒是早早赶到赛场,10点差5分的时候,他就已经规规矩矩坐到了自己座位上,可是他左等右等,却始终不见对手的踪影。
  就这样坐到10点半钟,李襄屏记起吴教练说的话了,他觉得不能就这样傻等下去,于是赶紧起身找到了吴教练,问清情况后,吴教练也赶紧找赛事主办方交涉。
  等到交涉完毕,回来后的吴教练也没过多废话,他只是笑眯眯对李襄屏来了一句:
  “襄屏,恭喜你进入本次比赛第2轮。”
  什么情况?自己第一次参加职业比赛,就靠这种不战而胜的方式赢下第一盘棋吗?
  正当李襄屏还有点懵的时候,吴教练告诉他这种情况很正常,几乎每年的预选赛,都会出现有棋手弃权的情况。吴教练笑眯眯对李襄屏说道:
  “真要说起来的话,很可能是你这个业余棋手身份让对手弃权的。”
  “嗯?”
  见李襄屏依然有点懵,吴教练耐心跟他解释,在这样的大型预选赛中,有棋手弃权很正常,而这其中尤其是韩国棋手。
  由于比赛就是在韩国举行,韩国棋手参加这个比赛又不需要考虑什么成本,因此有很多韩国棋手报名都会报名,但是报名之后会不会一定来参赛,那又是另外一件事情。
  “假如我是金原六段的话,当我看到第一位对手是一个中国业5,那我也很有可能弃权呢。”
  吴教练继续笑眯眯地说道:“首先一点,我自己什么水平我心里有数,我知道以自己的水平,肯定不可能在这种比赛中连赢5盘打入本赛,那么当我遇到你这个业5的时候,我肯定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因为我知道,敢来参加这个比赛的棋手,尤其是敢来参加这个比赛的外国棋手,那甭管他是职业或者业余,基本就没有善茬,因此我要是来和你比赛的话,赢了没什么值得骄傲,因为你是业余,但如果要是输了可能就有点麻烦了,因为我现在还要靠教棋为生呢,假如让人知道我输给一位业余5段……”
  讲到这里吴教练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不过他也不用继续说了,李襄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
  见李襄屏露出了然神色,吴教练笑笑拍拍他的肩膀:
  “好了襄屏你也别多想,今天没比赛就在赛场随意逛逛,养好精神准备明天的比赛就是。”
  “好的吴教练,那我就去看看其他棋手下棋了。”
  “去吧去吧。”
  于是就这样,李襄屏参加的第一盘职业比赛,就是以这种方式结束。
  李襄屏开始在赛场闲逛,不过逛了一会他就觉得没意思了,主要是因为现在时间还太早,以一个小孩模样,那无论李襄屏走到哪里,他总能迎来异样的目光。
  正是这种异样的目光让李襄屏觉得受不了,于是他草草溜达一圈后,干脆跑回酒店休息去。
  到下午4点多钟,和李襄屏同住一个房间的陈耀月也会来了,只看他一脸兴奋的表情,李襄屏就知道他肯定赢棋了:
  “小豹子,拿下对手了?”
  “是,这次来韩国的任务我已经完成。”
  见到11岁的陈耀月在那一本正经谦虚,李襄屏再次忍俊不住。
  到下午5点多钟,等到所有比赛结束,吴教练再次把大伙召集在一块,一来统计第一天的战况,二来更重要的是确认明天第二轮各自的对手。
  在第一天的比赛中,中国棋手整体上还算不错,28盘棋中只输了4盘,不过这并没什么值得骄傲,除了最顶尖的几位种子选手外,这20几位棋手算是整个中国围棋的精华了,那么在第一轮中就损失4人,这个成绩只能算中规中矩。
  所有人都更关注各自第2轮的对手,当轮到李襄屏的时候,吴教练笑着对他说道:
  “襄屏,看来你的好运气在第一轮就用完了呀,明天就要遇到一个硬茬。”
  听到吴教练这样说,古大力嚷嚷道:
  “谁呀谁呀,我们的‘绝艺’大高手明天会遇到谁呀?”
  “韩国的‘四小天王’之一,或者说是‘四小天王’之首。”
  吴教练一字一句说道:
  “崔明勋。”


第五零章 “中国流”新解
  “定庵兄,我们明日将遭遇此对手,却也算如今高丽棋坛一厉害角色,他的实力……嗯,他的实力,应和我们之前所遇‘雷盟专诸’以及‘雷盟聂政’是一个级别吧,此人或许比那两位稍有不如,然而差距却也微乎其微。”
  在明确第2天的对手是崔明勋后,李襄屏就开始备战了。而他的“备战”当然和其他人大不相同,需要做的第一件事,那当然就是赶紧跟自己的“外挂”通报情况。于是在吃过晚饭后,李襄屏回到房间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和老施交流,把自己知道对手的一些信息说给他听。
  “哦。”
  感觉到施大棋圣似乎有点心不在焉,李襄屏不高兴了,他加重语气说道:
  “定庵兄,我们明日此对手实力虽非顶尖,然而却正处他个人巅峰,最近之状态好极,就在前不久,他刚刚击败咱们国内第一人常浩,进入另外一项世界大赛决赛,这一点却是需要注意。”
  “哦,那此人棋风是何特点?”
  “这……”
  面对老施这个问题,李襄屏却有点答不上来了。要说这个崔明勋虽然在这个年代小有名气,不过也仅限于这个年代而已,后世一些资历浅的棋迷,可能都不知道这年代韩国围棋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因为他虽然被韩国人吹成什么“四小天王”之首,然而从事后来看,他们这几位不仅没能接上“四大天王”的班,历史地位可能还比不上比他们更小一点的“牛犊三人帮”。
  那么对这样一位棋手的棋风特点,说实话李襄屏还真说不出来。
  既然自己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李襄屏眼珠一转想出个办法了:
  “定庵兄我看要不这样,我等下去找出此人几张棋谱,他是什么棋风特点你自己看去。”
  “如此甚好。”
  既然拿定了主意,那当然就是马上采取行动。崔明勋的棋谱倒是好找,毕竟这个时候他还比较活跃,随便找本“韩国围棋年鉴”肯定会有他的棋,只是这个棋具……
  “李襄屏你想找啥?”
  “嗯,我想找块棋盘摆摆棋……”李襄屏一边随口回应和自己住一个房间的陈耀月,一边瞪他一眼:“小豹子你这家伙真是一点礼貌都没有哈,要叫老大,最起码要叫襄屏哥知道吧。”
  “哦,你想摆棋呀,我这里有。”
  听说李襄屏想摆棋陈耀月眼睛一亮,他一边说着这话,一边变法戏一样从行李包中拿出一副棋具——是那种折叠式的小型旅行围棋:
  “你是不是想研究什么新变化呀?能不能让我看看?”
  看着11岁陈耀月那清澈到透明的眼神,李襄屏哭笑不得:
  “就是想摆摆明天对手的棋而已,哪有那么多新变化,你想看就看呗。”
  陈耀月只在李襄屏身边待了一会就觉无聊,因为他发现这家伙摆棋的时候似乎有个怪癖,明明没有一点声音吧,偏偏他的嘴好像一直在那一张一合,做念念有词状。陈耀月还真没见过有人是这样摆棋的,所以他看了一会后:
  “老大你慢慢研究吧,我到其他房间去看看。”
  “去吧去吧。”
  等陈耀月走后,等看过崔明勋的5盘棋,三盘胜局两盘败局,李襄屏问老施道:
  “定庵兄,你看过之后有何感受?”
  “嗯,此人棋风正如襄屏小友所言,既看不出有何弱点,也找不到明显特长。”
  “哦?”
  李襄屏本来很想问一句:那老施你觉得自己有赢这个人的把握吗?不过想到明天就要比赛了,自己如果这样问的话,有给他增加压力的嫌疑,于是李襄屏换了个话题:
  “那好定庵兄,既然对此人棋路有了个初步印象,那咱们要不要研究一下明日之开局?比如咱们明天若是猜到黑棋的话,我要不要先布下定庵兄最熟悉的‘对角星’?”
  “这个却是随意,不过襄屏小友,经我最近思索,定庵认为按现行围棋规则的话,那最好还是别下‘对角星’为宜。”
  “哦,这是为何?”
  “定庵现在有一所得,却也不知对或不对,定庵认为若是下这种贴目棋的话,先手对角落子却是不利。”
  李襄屏听了一乐:“哈哈这却是英雄所见略同,定庵兄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的确,下贴目棋的话下对角型布局可能不利,不过正如老施说的,李襄屏虽然也是这样认为,但也只是他个人观点而已,他并不知道自己这种看法是对是错。
  不过没有关系,反正明天的棋是自己和老施一起下的嘛,既然两人都觉得不合适,那不采用这种下法就是。
  “那若是不采用‘对角星’的话,定庵兄自己有何推荐?”
  “嗯,若我们明日能执黑先行的话,定庵最近却极喜如此开局……”
  当老施把他的想法说出来后,李襄屏又是一乐:
  “呵呵‘中国流’?定庵兄竟然想下‘中国流’开局,这却是为何?”
  “嗯,此法开局能攻能守,势地均衡,实乃深得我华夏中庸之道也……‘中国流’?襄屏小友却是说,此开局名为‘中国流’?”
  “然也……”
  李襄屏这时只能把“中国流”这个名字的来由跟老施科普一边了,这个布局是国内老一辈国手陈超越所创,在六十年代一次中国围棋代表团访日的时候,由于中国棋手几乎统一采用这个开局,因此被日本围棋界把这个布局称为“中国流”。
  这个故事在围棋界流传甚广,稍微有点资历的棋迷都知道这事,因此李襄屏说完之后他自己并不以为意。
  “那行定庵兄,你既然喜好中国流的话那就中国流吧,这是执黑的下法,我们现在再来商议若是我们执白……”
  “襄屏小友,你说的这位陈国手,他是否对中古棋有研究?”
  嗯?听到老施这个问题李襄屏有点惊讶啊,在现代棋手中,老陈当然算是古棋专家了,不过他刚才在讲故事的时候,可并没有跟老施说这个:
  “陈国手确实对中古棋深有研究,对了,他还对你推崇备至呢,不过定庵兄却是如何知晓?”
  “这有何难,只看此‘中国流’开局第3步棋便知。”
  李襄屏听了一愣,只看中国流的第3步棋就知道老陈肯定懂中古棋?这是什么逻辑?
  不过在凝神思考一下后,李襄屏很快想通了其中的关键,想通之后他哈哈大笑:
  “哈哈然也然也,此布局果然和中古棋大有关系也,也不亏它叫‘中国流’……”
  李襄屏想通了什么呢?大家可以看,“中国流”的前两步,一步是下在“星位”,一步是落子“小目”,这就是老施所说的“能攻能守,势地均衡”。
  而“中国流”第3步落在边上的那个子呢、这步棋同样大有名堂,这就是中古棋中著名的“九三分投”啊。
  而这步棋之所以那么有名,有名到甚至成为中古棋的标志性下法,那恰恰就是和自己身体内的这个外挂有关了。
  大家都知道,中古棋由于“座子制”的缘故,因此前4步棋其实就是固定的,甚至到了第5步棋,由于那个年代的棋手又不“点三三”,基本都是“六,三挂角”,因此可以说第5步棋也是固定。
  分歧点就是从第6步棋开始了。
  第6步棋下在什么地方最好呢?施大棋圣有话说了,他强烈推荐这步“九三分投”。
  而他的理论是:“使敌之无大块及拆三之地,布局最醇”!
  这是因为他这句话,再加上他的水平高实力强,因此从范施以后的中古棋,“九三分投”就奠定了中古棋中“官着”一样的地位。
  现在想来,老陈当年在创造“中国流”布局的时候,想来应该也受过老施的影响吧?
  “呵呵那行,定庵兄,明日咱们就用此法,去好好会会那高丽棋手吧。”
  第2天很快到来,那么“绝艺”和崔明勋这盘棋到底会下成什么样呢?


七死八活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