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从长计议
作者:七死八活|发布时间:2024-06-28 13:48:21|字数:5734
晚上10点半钟,历时3个半小时,“绝艺”VS“雷盟聂政”的比赛最终还是落下帷幕。
在官子阶段,施大棋圣就没有表现出之前的神乎其技了,他连续出现好几次小失误,不过还好,由于这盘棋是黑棋贴5目半,最后“绝艺”还是守住了胜利,不多不少正好就赢半目。
感受到老施的心有余悸,李襄屏笑着对他说道:
“定庵兄,你觉得这位对手如何?”
“厉害厉害,此人非常之强,定庵此局赢得极其侥幸。”
“那如果此人放在你所处之年代,那你认为他能位列何处?”
“必然位列‘大家’无疑,此人行棋精巧严谨,其细腻程度实为定庵生平仅见,我自愧不如也,因此定庵认为,仅此一项就足以让此人名列‘大家’。”
李襄屏一听乐了,没想老施竟然说出这样的话。不过转念一想,他认为老施说这话也算正常。
和现代棋手相比,中古棋棋手自然会在精巧细腻程度上逊色几分,这既和他们的棋风有关,也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
比如像老施这样的,他们当时下棋就算要计时的话,那也都是“一炷香”,“两炷香”这样来计时,哪里下过现代这种读秒的棋了。这其实也是他今天在漫长的官子较量中,在俞九段手上稍稍吃亏的主要原因。
再考虑到在中古棋棋手中,如果只论官子技术的话,号称“算无遗策,邃密精严”的施大棋圣已经是其中佼佼者了,那么他今天在俞九段手上吃了亏之后,说出“生平仅见”的评价当然也很正常。
“呵呵定庵兄我跟你说,你刚才‘生平仅见’之评价,可能却是为时过早了,和你等相比,如今之棋手却是个个严谨细腻,就拿你刚才此对手来说吧,他虽然擅长此道,也算是这其中佼佼者,然而他却并非此领域之最强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比他强的大有人在呢。”
“哦?!”
听老施的口吻还明显带点不相信,李襄屏心说这个难道我还能骗你,俞九段的后半盘功夫虽然算不错,但肯定还不是这个领域的世界棋坛最顶尖水平。其他的不说,韩国的李沧浩,中国的马晓飞,这两位就肯定要比他强。“小洗衣机”之所以要加一个“小”字,那就是为了和马晓飞这位真正的“神算子”区分开来呀。
别说是这两位了,哪怕就是日本的老牌超一流赵治熏,后半盘功夫好像都要比俞彬强,不然也不会在世界大赛中对他N连胜,让他直到今年才首次打入世界大赛决赛。
“定庵兄我这样跟你说吧,如果只论后半盘功夫,那你刚才此对手也许能排进世界前10,想排前5就极为勉强,而若想排进前3的话,这却绝无可能。”
“哦?那请问襄屏小友,在如今之棋坛,却是何人为此领域最强者?”
李襄屏心里叹了口气,心说还能是谁?那当然就是韩国的李沧浩,他也就是凭借超强的后半盘功夫才能称霸世界棋坛那么长时间的。
“定庵兄说来惭愧呀,如今此领域之最强者,那却是一位高丽棋手,此人名叫李沧浩,被人唤做‘石佛’,又被称做是‘少年姜太公’,我想仅从这个外号,定庵兄大概就能猜到此人是何棋风了吧?此人不仅后半盘功夫超强,远胜你刚才那对手,他还是当今棋坛事实上的第一人,称霸棋坛……嗯,称霸棋坛已经数年矣。”
“尔等后辈却是无能,想那高丽区区小国,蛮夷之地也,你们怎能……你们怎能让一高丽棋手称霸弈林。”
李襄屏听了哭笑不得,他没想到施大棋圣竟然还有点大国沙文主义思想呀,自带愤青气质。
李襄屏开口说道:“定庵兄却是毋恼,我等后辈虽说无能,不过我刚才说的那李沧浩,那确实是不世出的天才人物也。我曾听人言,围棋此道,乃是由天才人物推动耳,只不过到了现如今,上天眷顾高丽,让最强之天才恰好降临在他们那里罢了。”
听到李襄屏这样说,施大棋圣不吱声了,不过感受到他依然还有点愤愤不平的样子,李襄屏继续对他说道:
“这样吧,若定庵兄还是心中不平,那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你自己去领教一番就是,不过定庵兄不是我说你,我观你这盘棋都赢得如此艰难,那么假如就按现代规则和那李沧浩对弈的话,我估计你多半凶多吉少。”
听到李襄屏说出这话,施大棋圣不吱声了,他这次是真的沉默了。
而李襄屏也没有乱说,刚才这话确实是他的真实想法。
穿越已经将近有半个月,这些天也和老施在网上下了不少棋,通过最近距离的观察,李襄屏认为自己对施大棋圣的底还是摸得差不多了,现在应该有了一定发言权。
首先一点,李襄屏认为施襄夏不亏是中古棋棋圣,甚至可能是实力最强的那个棋圣(当湖十局总共下了13局,现在有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那13盘棋很可能是施襄夏多赢一盘的)。
李襄屏之所以这样认为,倒不是因为老施这些天来一直保持全胜,而是通过这些网棋,让李襄屏看到了他超强的战斗能力,超强的应变能力以及超强的理解能力。
换句话说,李襄屏认为自己看到了老施的素质和素养,正是他展现出非同一般的围棋素养,所以李襄屏才认为他无亏于“棋圣”这个称号。
当然喽,通过这些天的朝夕相处,李襄屏也认为自己看到了老施的弱点和不足。
这其中最大的弱点有两个:第一是因为“座子制”的缘故,让老施对“小目围棋”还不熟,至少没有现代棋手理解那么透彻。第二是因为古代没有读秒的缘故,让老施对现代棋战的方式还显得不是那么适应。
正是因为还存在这两个不足,所以李襄屏才会认为,现在的施大棋圣还不足以和当今最顶尖职业棋手抗衡了。
下这样的网棋还好点,但如果是下正规职业棋战的话,那他这两个弱点就会被无限放大。
“那襄屏小友我且问你,我们要如何才能去和你说的那……那名叫李沧浩的高丽棋手交手?”
李襄屏还在浮想联翩的时候,他却突然听老施冒出这样一句。李襄屏忍俊不住了:
“这个却不好说,貌似此人现如今极少下网棋,因此想在网络上遇到他可能性极小,而如果是其他比赛的话……唉,定庵兄,咱们还是从长计议吧。”
可怜的李襄屏当然只能这样说呀,想想他现在连职业棋手都不是,而人家李沧浩现在却是站在职业围棋界最顶端的人。
想和他下棋的话,那当然只能是“从长计议”。
“襄屏,襄屏。”
一个声音打断了了李襄屏和老施的交流。
见到来人李襄屏连忙起身:“爷爷,奶奶,你们怎么来了?这么晚了怎么还没休息。”
“你也知道现在很晚了呀?少下点棋,现在重要的是把身体养好。”
奶奶先爱溺的来了怎么一句,然后跟李襄屏说正事:
“你林阿姨来了,说明天带你去京城。”
“去京城?”
“是,她说你爸在京城联系了一个医生,要让你到京城去复检。”
第四零章 逃避性自我强制昏厥
三天以后,京城协和医院。
“李先生请放心,经过我们仔细检查,孩子身体各项指标一切正常,可以说是非常健康,完全不需要住院治疗。”
“哦这样啊?那请问梁教授,当时孩子为什么会突然昏厥……”
那位被李远湖称为“梁教授”的医生笑了,他扶扶眼镜:“就是因为一直查不出昏厥的原因,所以你这做家长的就一直心里没底是吧?”
“是的是的……”
李远湖一边像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一边在心里感慨,心说这京城的大医院就是不一样啊,医生的水平就是高。瞧瞧这位老蔡推荐的梁教授,人家一句话就问到我心坎里了,看来等回过头后,还得想个办法好好感谢感谢人老蔡才行。
“在接手这个病例之前我也做过一番调查,我听说你家孩子是一个冲段少年,在发病之前刚刚参加完今年的定段赛,并且还在比赛当中大倒热灶,开局9连胜最后竟然还定段失败是吧?”
李远湖听了大感尴尬,对老蔡刚升起的一点感激之情马上被他抛在脑后:
“这个……这事和孩子生病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大了!李先生我跟你说吧,这其实就是诱发孩子昏厥的主因了。”
“啊?!”
“李先生你完全可以想象,当你孩子在比赛结束那一刻,他的心情肯定是郁闷的,他的情绪肯定是低落的,他当时甚至可能根本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而他当时的昏厥呢,其实就是他的身体对这种情绪做出的一种反应而已。”
“啊?!”
李远湖这时候也是没有办法,因为他完全听不懂这位“梁教授”到底在说什么,因此除了“啊?”之外他说不去其他任何话。
“梁教授”继续说道:“是的,在医学上,我们把这种身体上的反应称作‘逃避性自我强制昏厥’,这种病由于非常罕见,因此很多医院查不出病因并不奇怪,我也是恰好有过这方面的研究,所以才……”
屋里的“梁教授”继续在那侃侃而谈,屋外听的李襄屏却早已经满脸黑线。心说难怪到了后世以后医患关系会那么紧张,碰到这样的医生那也是没谁了。
神他么“逃避性自我强制昏厥”,这世上还有这种病吗?自己只是穿越而已,却被屋里这家伙说得跟神经病似的。
这次赵道恺也来了,他现在正陪在李襄屏身边呢,他也听到屋里那个大嗓门的话,于是他用胳膊碰碰李襄屏,低声调笑道:
“原来你得的是这种怪病呀。”
李襄屏一张脸更黑了,他没好气的回了一句:“滚。”
不理屋外的李襄屏在那满脸黑线,屋里的李远湖却高兴了,因为他觉得人梁教授的话听起来好有道理的样子。既然有道理,那就说明人家是真找到病因了,既然找到病因,李远湖顿时觉得踏实不少,至少不用像前段时间那样七上八下老悬着。
奉上最真挚的感谢以及一个丰厚的红包后,李远湖又问道:
“梁教授,您虽然说孩子现在的身体已经没有大碍,就是不知道以后……”
“梁教授”又笑了,捏了捏红包的厚度后,梁教授愈发变得善解人意:“你想说以后会不会有什么隐患,这病还会不会复发是吧?”
李远湖还能干什么呢?他当然只能再次如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
“虽然从理论上说,这种‘逃避性自我强制昏厥’再次发作的可能性极小,不过李先生你也知道,病就是病,其实任何病都是有隐患的,那种拍着胸脯说保证根治,却是只有江湖郎中才会说这种话。”
李远湖一听这话有道理呀,在这一刻,他对“梁教授”的敬仰和信服又增加几分。不过他又听说还可能有隐患,这让他又有点着急了:
“这……”
可还没等他把话说出口,梁教授大手一挥,一副“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的架势:
“李先生你应该知道,任何病如果想要断根的话,那就必须从源头做起,那么你家孩子这病的源头在哪里呢,想必你应该很清楚吧?”
李远湖恍然大悟,他是真的恍然大悟!因为他似乎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李襄屏当时昏厥的原因,那不就是定段失败么?这不就是人家梁教授所说的“源头”么?那么要根治这个神马“逃避性自我强制昏厥症”……
在这一刻李远湖下定决心,明年无论如何也要让李襄屏再参加一次定段赛啊,就让那个什么“超过13岁以后才定段肯定没出息”的理论见鬼去吧。
自家儿子这些天在网络上搞风搞雨,说实话李远湖本来就有这个打算,而“梁教授”刚才的话却算是促使他下定最后决心。
“谢谢谢谢,谢谢梁教授了……”
在梁教授的办公室,李远湖用最真挚的语气对他表示感谢,只可惜对于他们最后这段对话,李襄屏却没有听见,因为就在这个期间,却是林依然领着蔡志雄来到了医院。
“襄屏,快叫蔡叔叔。”
“哈,你就是‘绝艺’?高手久仰久仰,可惜今天没带纸和笔,不然肯定让你跟我签个名……”
蔡志雄一副自来熟的架势,开了这样一句玩笑后他又转头对林依然笑道:
“依然你刚才这话可是不对,论年纪你家老李可是要比我年轻多了,所以襄屏来,叫蔡伯伯。”
“蔡伯伯好。”
李襄屏从善如流,这声“蔡伯伯”倒是叫得很爽快。他这辈子是第一次见到蔡志雄没错,不过上辈子却对面前这人比较熟悉。
怎么说呢?这人应该算是李远湖关系最好的商业伙伴或者说是朋友之一了。并且他们的关系是真好,不是那种假惺惺的好。
李襄屏记得在前世05年的时候,由于扩张过快,李远湖的事业遇到一次很大危机,而当危机到来的时候,趁火打劫的人有之,落井下石的人同样有之,倒是面前这位老蔡,他是真心把李远湖当朋友,在那次危机中帮了不少忙。虽然李远湖能够挺过危机也并不是完全靠他,但就冲这份情谊,李襄屏刚才这句“蔡伯伯”也是出于真心。
而看到蔡志雄,李襄屏自然就想起他的女儿蔡珊珊了。
李襄屏嘴角挂起一丝笑意,对于两位中年人的无聊玩笑,李襄屏其实是知道的,不仅他知道,老蔡的女儿其实也知道,只不过两人最后根本没成。
两人最后没走到一块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两人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两种人。
前世的李襄屏自从定段失败后,那就开始他的纨绔生涯了,中学时代毫无出彩之处,接着在一个二流大学混了4年,最后在自己家的公司混吃等死,直到穿越时候也一事无成。
反观人家蔡珊珊呢?中学时代品学兼优,保送到国内某名校后马上又出国留学,在25岁左右就成为她老爸左膀右臂,而到李襄屏穿越时候,老蔡事实上已经退居二线,他家的生意其实全部都是蔡珊珊在打理。
因此就这样,尽管李襄屏和蔡珊珊很小就认识,并且小的时候还相处不错,然而后面就渐行渐远,一个嫌弃对方只知道工作没有生活情趣,另一个则嫌弃对方纨绔没有上进心。
那么这样两个人,当然没有可能走到一块。
“这位小朋友是……”
和李襄屏打过招呼后,老蔡终于注意到赵道恺了。
林依然笑着跟他介绍:“这是赵总的小孩,前段时间正好也在金陵,所以这次一起带到京城玩。”
“赵总,哪个赵总?”
“还能哪个赵总,和远湖关系最好的那个赵总。”
“哦。”
确认赵道恺身份后老蔡变得更加热情了,“赵总”神马的还可以不怎么放在老蔡心上,不过架不住“赵总”好有个好爹呀,那可是一个省的省委常委,副部级高官,像老蔡这样的人那当然相当拎得清:
“哈哈原来是赵总家的小孩呀,那今天来得正好,等下我接风,依然你去看看老李出来没有……”
还没等他说完,另外一个声音打断他:
“哈哈老蔡看你说的,我干儿子来到京城,什么时候轮到你接风?”
等这人说完这话后,他又转头对李襄屏笑道:
“襄屏,叫干爹。”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赵道恺的老爸赵家栋。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