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推理小说圣经
作者:俗人小黑|发布时间:2024-06-29 18:15:26|字数:11500
虽然看似,启点文学国际站文学板块,给启点文学带来的利润很微薄,但是聚沙成塔。
或许那些原本就比较有名的畅销书作家的作品,启点文学无法挖过来,但是,更多的无法出版的作品,启点文学却是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平台。
因为在这个平台上,任何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到了这个时候,作者们不需要在怨天尤人,觉得别人没有眼光,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就知道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品登陆启点文学板块,渐渐地启点文学国际站文学板块也成为了出版商们寻宝之地。
而且因为启点文学国际站的流量庞大,所以也有越来越多的知名书评人,纷纷加盟。
渐渐地也开始形成一个独特的链条。
启点文学国际站同样推出了类似微博名人认证的平台,不过和其他的社交平台不同的是,在这里,所有的用户都是读者,所以针对性,专业性更强。
与此同时,备受瞩目的《达·芬奇密码》的作者神秘的X先生的新作终于到来。
《达·芬奇密码》将X先生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在推理小说界,X先生可谓是无冕之王。
所谓人红是非多,但是因为《达·芬奇密码》真心不好找BUG,所以,很多人都在摩拳擦掌等候X先生的第二部作品。
正常情况是,巅峰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所以,很多人都不相信,X先生能够写出媲美《达·芬奇密码》的推理小说来。
事实上在推理小说界能够拿来和《达·芬奇密码》相提并论的小说还真的不多,更别说是超越了。
不过,《达·芬奇密码》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并不是其故事有多么的离奇,而是因为《达·芬奇密码》可以算是开辟了知识推理小说的先例。
在这类的悬疑推理小说当中,还真的没有谁能够与之相比。
但是有一部小说,却是被称作推理小说界的圣经,那就享誉全球的《福尔摩斯探案集》,这部作品一百多年来被译成57种文字,畅销世界各地。福尔摩斯更是成了名侦探的代名词,他与华生的搭档组合,以及“神探”的典型等,都对后世的侦探小说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此书问世100年后,英国皇室决定授予小说同名主人公大侦探福尔摩斯以爵士爵位。英皇授爵的条件是苛刻而严肃的,却破天荒授给一个书上的虚构人物。可见,阿瑟·柯南道尔100年前的著作对外国人有多么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X先生的第二部作品,《福尔摩斯探案集》之《血字的研究》正式登陆启点文学国际站。
和《达·芬奇密码》一开篇就是诡异的命案不同的是《血字的研究》的开篇,是以华生医生作为第一人称进行描述。
而且和一般的悬疑小说,从开篇就利用诡异的千奇百怪的案件吸引读者不同的是《血字的研究》的开篇让很多人看了都有些云里雾里的。
或许是因为《达·芬奇密码》的珠玉在前,让很多人对X先生的新作抱有太大的期望,当这个期望值远远低于他们的预期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有一些声音出现。
“失望,期待已久的X先生的新作,第一章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达·芬奇密码》让作者开始膨胀了,开始在开篇就故弄玄虚,失望!”
“《血字的研究》的开篇显然有些莫名其妙,虽然以一个旁观着作为第一人称来进行叙事,这种叙事的方法,的确挺有意思的,但是,作为一部悬疑推理小说,显然大家更想要看到的是案件和破案的过程,而不是其他。X先生或许有他的想法,毕竟这只是第一章,但是希望,能够尽快进入主题。”
……
其实这就是名人效应了,其实按照一般的小说来说,前面两章介绍人物背景,设定,性格等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就因为这部作品的作者是《达·芬奇密码》的作者,所以,各种挑刺就来了。
或许这还要归咎于《达·芬奇密码》让很多人无从下手。
事实上《福尔摩斯探案集》《血字的研究》最为人津津热道的地方,反而是现在被人诟病的这些。
那就是叙事的方式。
在《血字的研究》中最为人津津热道的是,其中设置了数十个叙事者,叙事视角一直在不同的人之间任意转换,从侦探到警察,从警察到罪犯,再到整个小说的作者“华生”,将整个故事以“案发——破案——犯罪故事——推理过程”这样的叙事结构编织起来,使其融入了爱情故事、犯罪故事、历史故事和侦探故事,这种叙事方式,非常少见,不但不会显得混乱,反而很自然地将整个案件的发生,推理的过程,揉开了掰碎了讲述给读者。
当然,挑刺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很快地,《血字的研究》里面的案件终于发生了。
按照常理来说,一个案件的发生,到找线索,推理破案,凶手杀人动机,如何杀人,为什么杀人,福尔摩斯是如何得知罪犯是谁,这些应该按照顺序娓娓道来,可是结果,《福尔摩斯之血字的研究》却并不是这样的。
在这些都还没有揭开的时候,凶手就“自投罗网”了,看到这里,很多读者都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因为这让人看了有种太简单了的感觉。
虽然推理的过程,尚算精彩,但是其中却又有太多的东西没有交代清楚,比如凶手是怎么杀人的?
凶手为什么杀人,福尔摩斯又怎么知道他是凶手?
这些原本应该是破案过程当中必经的阶段的东西,竟然都没有交代清楚,案子就破了,给人一种,你特么是在逗我吧的感觉。
一时间,各种争议,各种批评的声音一拥而上。
什么X先生江郎才尽啊,什么X先生想要故弄玄虚,结果却适得其反啊之类的声音不绝于耳。
正常情况下,一般的悬疑推理小说的顺序是:案发——推理过程——犯罪故事——
破案!
可是在《血字的研究》当中却是直接是案发——破案,然后才是犯罪故事和推理过程。
跳过了最精彩的,最关键的阶段,直接破案,自然而然地会让很多人一头雾水。
第1043章
《福尔摩斯之血字的研究》篇幅并不算长,很快地就连载完毕。
对于这部作品,外界褒贬不一。
实际上却是因为有《达·芬奇密码》在前,让X现实一朝成名天下知。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作者写出《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话,估计就不会有这么多人鸡蛋里挑骨头了。
但是谁让X先生太有名了呢?
其实说白了很简单,如果是普通人闯红灯什么的,怕是没有多少人会感兴趣,可是如果是一个明星,或者说公众人物,那么这个事情就会被放大无数倍。
而《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一部,行文风格,叙事风格等等,都和《达·芬奇密码》截然不同。
像《达·芬奇密码》在叙事风格上,其实并不算出彩,这部作品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里面运用到的知识和故事的背景,设置的悬念,谜题等等,都和市面上的作品有着绝大的不同。
而《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一部《血字的研究》,案情方面其实并不能算有多么离奇,真正吸引人的恰恰是这种独特的叙事风格以及推理的方法。
时下的流行的推理小说,主流的方向就是,主角观,很多时候,是通过案件来衬托主角,塑造主角。
《福尔摩斯探案集》显然就是这种类型的,凸显的是主角歇洛克·福尔摩斯,实际上案件反而成了背景色。
而《达·芬奇密码》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不是主角,反而是案件。
两者在这方面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福尔摩斯探案集》可以写成系列小说,而《达·芬奇密码》却只能作为个体存在。
“X先生在《达·芬奇密码》的惊艳之后,开始泯然于众,回归平凡,实在是让人失望。”
“《福尔摩斯探案集》通篇的故弄玄虚,案件的精彩程度,远远不如《达·芬奇密码》,或许X先生正是因为知道自己无法再写出像《达·芬奇密码》这样的精彩的案件,所以才会选择另辟蹊径,通过改变叙事方法来创作新作,只是显然大家更喜欢看到的是离奇的案件,而不是神经质的主角。”
“《达·芬奇密码》的成功让X现实开始膨胀,他完全忘记了悬疑推理小说的精髓所在,开始回归平凡,《血字的研究》通篇的对白和莫名其妙的叙事顺序,并不能掩盖其中的案件的浅薄,哪怕是有一个神经质的福尔摩斯也依然无法掩盖这个事实。”
……
当然,有负面的评论也自然有好的评论。
“《达·芬奇密码》的成功在于作者X先生将宗教符号,名人名画,历史,数学等等融入到一个个谜题当中,但是实际上,却给人一种生硬地填充的感觉,《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一部《血字的研究》的独特的叙事风格,个性鲜明的主角福尔摩斯,以及颠覆的叙事顺序,都让人不禁眼前一亮,从行文上来说,后者显然要高过前者。”
“我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觉得悬疑推理小说的核心精髓应该是离奇的案件,我认为恰恰相反,我们都知道越是复杂的案子,推理的过程越是复杂,出现漏洞的可能性越大,逻辑合理性也就越差,《达·芬奇密码》就是如此,我想如果不是因为那些故意设置的谜团的植入,《达·芬奇密码》也不过是一部普通的作品罢了,反而《福尔摩斯》系列,却是真正的抓住了悬疑推理小说的精髓。案件本身或许并不复杂,但是推理的过程却是别出心裁,这难道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新吗?而且我想很多人都在凶手落网,而且还是自投罗网表示惊讶,作者能够给予读者惊讶,不正是一个推理小说家的真正的本事吗?”
“从知识面来说《达·芬奇密码》的确堪称悬疑推理小说之最,但是《血字的研究》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却通过字里行间,能够看到作者X先生对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了解的很透彻,这同样的是X先生给大家展现出来的一种广博的知识面。”
从大航海时代结束以来,日不落帝国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荣光,反而被北美这个小弟后来居上,无论是从经济军事政治等层面上来说都是如此,而且在文化输出方面,北美层出不穷的文化名人都可以吊打曾经的日不落帝国。
比如那些畅销世界的畅销书作家,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也是人才凋零,再没有能够拿的出手的。
此前的《达·芬奇密码》在欧洲,被无数人推崇备至,甚至超越在北美的高度,是什么原因?真的是因为《达·芬奇密码》那么精彩绝伦吗?
或许有其原因在内,但是更多的是没落的欧洲文艺对难得出现的传播欧洲曾经引以为傲的文化艺术的一种缅怀。
简单地说,就是,他们觉得,这部作品是在对欧洲曾经辉煌的文化艺术史的一种致敬。
而《福尔摩斯探案集》呢,这可以说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的出来,这就是一部很符合日不落帝国传统的作品。
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社会背景,都是取材自大英帝国,里面的主角配角,也都是来自大英帝国。
这让很多英格兰的人很是欣慰,也很是自豪,因为他们通过这部作品,完全可以证明,X先生是大英帝国的人,否则的话,他怎么可能对大英帝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了解?
甚至很多小说里面的主角的一些行为习惯都很贴切,这还不能说明X先生是大英帝国公民吗?
于是这一次一向逮谁咬谁的舰队街的那些媒体们,竟然纷纷开始鼓吹《福尔摩斯探案集》是悬疑推理界的有史以来最为精彩的作品。
X先生对大英帝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等背景极其了解,其本人肯定是大英帝国的公民,也只有大英帝国的公民才能写出这样的充满英伦风格的作品来。
甚至连英伦的王储都在接受记者访问的时候表示非常喜欢《福尔摩斯探案集》很想和X先生认识云云。
这一次英伦人说的话,虽然很多外国媒体都表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也只能从这里找一点存在感了。
但是对于英伦人说X先生是大英帝国公民,或者至少受过大英帝国的教育的话,却还是没有什么可反驳的。
因为《福尔摩斯探案集》的确是一部英伦风的作品。
第1044章
英国是一个很奇特的国度,在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主流的互联网时代,全球的实体报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转而纷纷转向互联网媒体。
比如在华国,甚至很多90后的人一辈子都难得买一份报纸或者期刊,在北美也同样如此,要看新闻大家都直接上网看了。
可是在英国却不是这样的,相反,英国的报业市场依然是世界所有国家当中最为繁荣的。
因为很多英国的民众,他们已然习惯于订阅报纸,每家每户基本都有订阅报纸,这在很多人眼里是很难理解的,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而事实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在文化娱乐方面的确也没落了,所以难得地出现所有的媒体都在吹捧这个X先生,以及他的作品《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时候,影响力是巨大的。
启点文学国际站通过数据监测发现,《福尔摩斯探案集》在英伦地区的流量是最大的,当然这也和这部作品本身就是英伦风格的有关。
而更神奇的是,这部作品在英伦地区的读者当中,竟然是零差评的,甚至对于这部作品的解读英伦的读者非常的热衷。
十篇长篇评论当中有一半都是来自英伦地区,其中包括了一些英伦的名人,教授,学者,专家等等。
而且,X先生几乎成了英伦媒体和读者的保护物种,只要有人批判X先生,批评,找茬,马上就会有一大波的英伦人立刻就怼回去。
却是让叶秋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不过《福尔摩斯探案集》前世能够被称作是悬疑推理小说的圣经,其实也和英伦人大力支持有很大的关系。
而X先生的作品,虽然目前只有两部,但是很快地就有人发现,X先生的作品,竟然都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无论是《达·芬奇密码》也好,亦或者是《福尔摩斯探案集》也罢,都非常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
特别是《福尔摩斯探案集》因为其是系列作品,所以,顿时间就有无数影视巨头上赶着想要求购改编权。
谁都知道,凭借目前X先生的火爆程度,而且很多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系列电影和系列小说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很多时候,系列电影,都是一部比一部差,真正能够在续作上超越原作的只是在少数。
而系列小说不同,很多时候都是一部比一部火,可以积累大量的书迷粉丝,基本上保证了其改编的商业价值。
《达·芬奇密码》的版权已经被米纳影业收购,项目已经确立,即将开拍。
而《福尔摩斯探案集》的影视版权显然和《达·芬奇密码》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哪怕《达·芬奇密码》就目前而言,影响力大大超过《福尔摩斯探案集》但是,显然《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潜力要远远高过前者。
叶秋当然不会傻到这个时候就卖出《福尔摩斯探案集》的版权。
而且他也没想过要卖掉这部作品的版权,因为《福尔摩斯探案集》和《达·芬奇密码》不同,这是系列作品,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单独存在,可以单独改编,而且延伸出来,还可以在电视剧等方面大有可为。
虽然很难达到前世的高度,但是却依然不可小觑。
而且,叶秋还有个大计划,那就是将X先生打造成世界殿堂级的推理小说大师,仅仅两部作品显然是不够的。
就在英伦人认为X先生必然是英伦人的时候,《福尔摩斯探案集》的第二部却迟迟没有出现。
而启点文学方面又刷了一波X先生新作的广告。
这一次X先生又要“转换”作品的国籍了。
第一部《达·芬奇密码》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北美,但是涉及到的一些名人名画,宗教符号等等却是偏向欧洲的。
第二部《福尔摩斯探案集》自然不需要多说,这本身就是一部纯英伦风格的作品。
启点文学方面给X先生在首页横幅打出了一条广告。
“七天!期限只有七天!你能否打破死亡的魔咒?X先生新作,挑战你的承受极限!”
有了《达·芬奇密码》和《福尔摩斯探案集》之后,X先生已然被一些媒体称作是悬疑推理小说第一人,虽然这个称号暂时还没有获得大众的认可,但是两部作品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如果《福尔摩斯探案集》续集继续连载下去,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作品越来越多,那么X先生无疑将会成为真正的悬疑推理小说第一人。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X先生却突然又推出了新作。
这就让很多人有些难以理解了,毕竟,要知道一部畅销的作品,一个作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准备,写出来也需要灵感。
哪里有像X先生这么高产,高产也就算了,特么的还每一部都是精彩绝伦之作,这就让人很难以置信了。
为此有一些怪话就传了出来,说什么X先生完全是想借着目前正当红的名气,捞一把。
新作什么的,根本不值得期待。
这么短时间内连续推出这么多部作品,怎么能保证的了质量?
不过,这些声音毕竟只是少数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的想法,很多书迷第一时间就反驳了过去。
你不行不代表X先生不行,你怎么知道,X先生不是早就准备了很长时间只是没有拿出来罢了。
怎么就无法保证质量了?
叶秋选择《午夜凶铃》这部小说,其实倒不是完全因为这部小说很牛,主要是因为,《午夜凶铃》的电影版,当初可是把叶秋吓的不浅。
而且当初叶秋看过的还是被删减的版本,这部电影在岛国上映的时候,可是真正的吓死过人的。
关键在于,当初还只是2D电影,技术方面还是有些欠缺,而现在,如果搞出那个经典惊悚画面,效果肯定会更好,当然了,这也足以证明了,这部作品的牛叉之处。
一个单纯的画面,再恐怖也就那样,可是当有了剧情做铺垫,心理暗示等等,那么在适当的时候,出现适当的画面,绝对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午夜凶铃》和一般的惊悚作品不同,没有夸张,血腥地具体描写恐怖的手法,仅仅是通过氛围塑造,以及挖掘人心底本身就潜藏的惊悚,给人极度恐怖的感觉。
不得不说,在恐怖惊悚题材方面,岛国的确有其独到之处仅次于岛国最擅长的教育片。
第1045章
岛国的电影能拿的出手的其实并不多。
岛国在文化娱乐方面最出名的,自然莫过于艾薇教育片了,其次是二次元动漫文化,而在真人电影方面,岛国的悬疑惊悚题材的作品的确有其独到之处。
特别是在气氛营造方面,重口味的岛国人仿佛开了挂一般,代表作有《咒怨》《午夜凶铃》等。
其中《午夜凶铃》一书在岛国卖出了近千万册,可谓是惊悚题材小说当中之最,甚至让《午夜凶铃》的作者铃木光司借此一举被称作“惊悚小说第一人”,“氛围大师”等称号。
而《午夜凶铃》在岛国的影视版本,曾经真正的吓死过多人,并且票房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创造了当年岛国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被好莱坞改编成美版之后,也曾经在票房上有不俗的表现。
当然《午夜凶铃》影响力波及最广的依然还是亚洲地区。
之所以选择在国际站上发布这部小说,主要还是因为,这类的涉及到超自然的鬼怪的题材的作品,在华国有些越线了。
但是在国外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午夜凶铃》的恐怖在于气氛的营造,激发人们内心深处潜在的恐惧。
《午夜凶铃》的连载刚刚开始,很多人就发现了,这部作品的发生的背景竟然是在岛国。
这让很多人都忍不住嘲讽英伦人说,现在《午夜凶铃》是岛国背景,那难道说作者X先生是岛国人了?
不过《午夜凶铃》一开始就是四个学生看了录像带,七天之后死亡。
从一开始就埋下了谜题,一开始很多人以为这《午夜凶铃》可能还是罪案悬疑推理小说,可是渐渐地他们就发现了,这不是罪案悬疑推理小说,而是惊悚小说。
原本叶秋还担心《午夜凶铃》到了欧美地区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可是没先到结果恰恰相反。
《午夜凶铃》不但吸引了原来的X先生的读者,而且在口口相传之下,还吸引了不少恐怖粉们。
和一般的惊悚小说充满血腥不同,《午夜凶铃》里面对于死亡场面等等的描写,非常的简单直白,有的只是诡异却并不血腥。
但是从一开始的看了录像带七天后死亡开始,层层递进,开始揭开谜底。
《午夜凶铃》和一般的鬼怪惊悚小说不同的地方在于,《午夜凶铃》当中的鬼,只有一个,贞子,但是《午夜凶铃》的小说,写到一半多了,可是这个厉鬼却依然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部,厉鬼的画面感其实很低的小说,却是能够让人看了夜里睡不着觉,甚至有读者留言说,看了《午夜凶铃》之后,他好几天都不太敢看电视,晚上照镜子,甚至会被自己吓到。
《午夜凶铃》最受欢迎的地方,自然还是岛国。
或许是因为X先生已经是国际知名的大作家,他的前两部作品广受欧美地区的读者的好评,所以当《午夜凶铃》是以岛国为背景的小说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顿时就获得了更高于小说本身的关注。
欧美这边的一些知名作家,媒体对于《午夜凶铃》的评价虽然不如前两部,但是在岛国,几乎有名的作家和媒体都是就差没有把《午夜凶铃》吹捧上天。
而关键在于,岛国的读者也对《午夜凶铃》喜好非常。
“X先生就算不是岛国人,但是显然,X先生对岛国的文化习惯了解的非常透彻,《午夜凶铃》堪称是岛国的特色的惊悚小说。”
“《午夜凶铃》一部独具岛国特色的惊悚小说,不愧是能写出《达·芬奇密码》那样的神作的X君,凭借《午夜凶铃》X君就足以被称作是惊悚小说第一人,特别是他在小说当中,对恐怖气氛的营造,简直是登峰造极。”
“《午夜凶铃》没有很多关于恐怖场面的描述,但是看了之后,却是从头到脚,从内而外的感到毛骨悚然,这就是X先生的厉害之处。”
对于岛国一水的吹捧《午夜凶铃》和X先生,有北美的知名恐怖小说家写了一篇评论。
“《午夜凶铃》中,女鬼‘贞子’尽管她从始自终不曾露完全脸,但是她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尽管她是厉鬼惹得人们惊恐万分,数人丧命,但读者却很难板上定钉地说贞子是个十恶不赦的坏鬼,她用意念杀人,也只是想保护自己的母亲不受到伤害,并非毫无一点人性可言,这很符合岛国的状况,岛国近代一直在战争和杀戮中摸爬滚打,在历经危机后自70年代再度崛起,人们生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人性的复杂就全然暴露。”
“岛国人说X先生就算不是岛国人,但是也肯定对岛国的文化,以及社会现状了解的非常透彻,说《午夜凶铃》是一部典型的岛国惊悚小说,这一点倒是可以理解,我也比较认同。”
“我们都知道岛国是个缺乏安全感的民族,从古至今都是,这与其仅仅是一无陆地依靠的岛国的地理位置有极大的关系。岛国人做事,更倾向于逻辑严密,却迂回曲折,同时又不急不躁,类似呷一口茶再肯娓娓道来的处世方式。而《午夜凶铃》的叙事风格正好和这些契合。”
“很难想象,X先生不但对欧美宗教,艺术,建筑等知识理解的那么深刻,对英伦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同样的在《福尔摩斯探案集》当中表述出来,而现在他再一次展现了自己的知识面的广博,连对岛国的文化和社会诱因都那么的了解。”
很多人都知道,小说的阅读和听完全是两回事,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受。
很多适合用声音广播的作品,悬疑推理惊悚类的小说占据了大多数,但是却从来没有一部作品,像《午夜凶铃》这般。
在音频版推出之后,收听人数竟然一举登顶,很多读者表示,听《午夜凶铃》和看《午夜凶铃》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
听的时候,惊悚感更加强烈,特别是特制版本的广播剧《午夜凶铃》,更是一推出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这是那些靠血腥,靠画面恐怖营造恐怖气氛的惊悚小说无法比拟的。
第1046章
《午夜凶铃》经过X先生之手,可以算是风靡全球。
《达·芬奇密码》《福尔摩斯探案集》《午夜凶铃》三部作品,三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三部作品涉及到的社会背景,文化等等都不同,这也让X先生在书迷群当中多出了一个称号,博学者。
是的,《达·芬奇密码》涉及到的内容有欧洲的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微笑》等等知名画作。
还有天主教,基督教等等的宗教发展史,五芒星,数字等等知识在《达·芬奇密码》当中也被运用的淋漓尽致。
从《达·芬奇密码》开始很多人就认为X先生非常博学,但是没想到X先生的博学程度依然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福尔摩斯探案集》能够深受英伦地区的媒体,名人,读者等等的力捧,甚至称X先生是英伦人,或者最起码也接受过英伦的教育,就可以看出来,《福尔摩斯探案集》有多么的英伦风。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午夜凶铃》这么一部具有岛国特色的惊悚小说出现了,一开始很多人都下意识地认为X先生就算不是英伦人,起码也是欧美人士,否则的话,他不可能对欧美的文化历史有那么深刻的了解和理解。
可是《午夜凶铃》的出现,却让人大家有些迷糊了,难道X先生也有可能是亚洲人?
对此,各个国家的读者,在网络上就X先生到底是哪国人的事情进行了一番争论。
各个国家的读者都纷纷从X先生的作品当中涉及到的东西拿出来当做证据举例。
其中尤其以大英帝国的读者最为突出,因为《福尔摩斯探案集》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这就是一部地地道道的英伦风格的作品。
但是美帝的读者也认为,X先生最有可能是美帝人,因为《达·芬奇密码》的故事发生的背景就是在美帝,而且后续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和《午夜凶铃》的出现也更加能够说明,X先生就是美帝人无疑。
因为美帝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也只有美帝的公民才有可能写出这么多元化的作品来。
岛国人对此表示不满,《午夜凶铃》完全是一部岛国化的惊悚小说,岛国人也同样可以博学……
而欧洲其他国家的读者同样也表示不同意,《达·芬奇密码》虽然背景是在美帝,但是其中涉及到的文化艺术等知识却都是欧洲的。
对此,四方争论不休,最终闹到了全部跑到启点文学国际站上留言请求公布X先生的身份信息。
启点文学方面自然不可能这么做,只是说受限于保密原则,和作者个人的意愿,启点文学方面不会在不经过X先生的同意就公开他的身份信息。
事实上《达·芬奇密码》在华国其实称不上有多受欢迎,主要还是因为,像那些宗教符号啊,英文字母,单词等谜题,在欧美人士看来好像很日常,但是在华国,却很多人都表示傻傻看不懂。
所以很难在华国有太大的市场。
不过《福尔摩斯探案集》和《午夜凶铃》在华国却是非常的受欢迎,不过华国的读者表示失落,为毛X先生不写一部华国特色的小说呢?
“不是说X先生非常博学吗?那么写一部华国特色的小说,我就一生粉了。”
“对啊,强烈建议X先生下一部作品,写华国的特色的作品,比如说武侠小说。”
“其实如果X先生真的能够写出一部华国的武侠小说来,那么我们就可以很明确地证明,X先生肯定是华国人,至少也是个华裔,因为只有真正的华国人,才能够写出充满华国味道的武侠小说。”
“华国人学国外的那些文化艺术知识虽然也挺难的,但是起码还有可能做到,但是让一个老外来写华国的武侠小说,就算他自小生活在华国,怕是也很难做到,因为他们骨子里,基因当中,就缺少华国的武侠元素。”
虽然说艺术无国界,但是艺术家是有国籍的。
相比之下,华国在文化层面,就当下而言,还真的没有什么获得全世界认可的作家。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姚明登陆NBA会受到那么大的关注,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国内的明星要跑到国外去蹭红毯,哪怕背上毯星的名头也依然乐此不彼的原因了。
主要还是因为,华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时间太短了,缺乏底蕴,如果给华国同样的起点相信就不会是这样的了。
这无关什么崇洋媚外,而是一种渴望获得认可的心态。
华国的经济是迎头赶上了,可是文化娱乐层面,却显然有些拿不出手,除了那些历史悠久的作品,现代的华国的文学作品,真心没有什么在世界上获得认可的。
这就有些尴尬了,你当为什么欧洲在各方面都已经没落了,但是他们还能够装逼,就是因为,人家还可以披着一副艺术界的贵族的皮。
不过还好,这些个国家,都还有点底线,起码人家要拿出点证据来,不像棒子国,那才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的象征。
闲话少叙,这边华国的读者在那里酸溜溜地说X先生要是牛逼的话,就来一部华国的武侠小说吧。
原本只是一些读者的吐槽,可是没想到,在《午夜凶铃》完结之后,X先生借助启点文学国际站平台,竟然发布了他的新书的消息。
X先生很高产,这一点,很多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达·芬奇密码》开始到《福尔摩斯探案集》再到《午夜凶铃》X先生几乎是无缝衔接,而且更新速度足以让那些畅销书作家羞愧的去死。
然而现在X先生在《午夜凶铃》才刚刚完结,就宣布新书的消息,这特么的也太丧心病狂了吧。
更可恨的是,这家伙速度快也就罢了,可是尼玛还每一部作品都很牛叉,这就让人很难接受了。
甚至于开始有人猜测,X先生会不会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
这种说法倒是也有一些人表示支持,因为纵观《达·芬奇密码》《福尔摩斯探案集》《午夜凶铃》三部作品,风格都截然不同,而且更奇葩的三部作品,涉及到的文化,社会背景等等竟然都不同。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