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呵呵
作者:俗人小黑|发布时间:2024-06-29 18:15:26|字数:4686
叶秋被逼捐的事情,持各种意见的都有,一时间竟然盖过了原本的化工厂特大爆炸事故的新闻,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
最具有代表性的,代表官方意见的华国日报上,从整个社会慈善现状的角度去看待评论这次的叶秋被逼捐的事件。
华国日报:“从慈善事业的健全与完善的角度,舆论更需要关注的,是企业家,富豪,当前做慈善的困境,慈善运作平台的短板,以及多元化的慈善渠道,有效的慈善监管等等,这才是更高层次的,更具有水准的‘社会逼捐’,才能期待‘逼’出一个健康的慈善生态来。”
而有不少媒体也跟着报道,做慈善,捐款的多寡,是爱心的体现,如果逼捐,被捐款,这些带有明显的逼迫性质的行为发生,那么对于捐款者本身,就失去了做慈善,献爱心的愉悦感,甚至会产生强烈的反感,正是因为多了这么多逼捐的事件,才更能体现国内的慈善环境,和慈善意识的水平低下。
不过,对于这件事,很多人更想看到的是,叶秋会做出如何回应。
事实上关于逼捐的事情,现实社会上存在的太多太多的案例了,甚至在那些指责叶秋捐款少的网民当中,怕是也存在着类似的经历。
但是由己及人,所不同的是,叶秋更有钱,事实上,像爆炸事故事件,国内不可能每一个有钱人都捐款,只是,叶秋太有名了,所以才会首当其冲,成为人们发泄的渠道。
“你说我是不是捐少了?”安馨问叶秋道。
“一千万不少了,如果是我,我可能不会直接捐款,这一千万有多少能落实到真正的受灾的人的手中,我表示怀疑。”叶秋摇了摇头道。
“这个事情,你打算怎么处理?我总觉得这次的事情,和此前咱们拒绝那些人的化缘有关,还有几个自称是慈善机构的人说你一毛不拔呢。”安馨看着叶秋问道。
“管他们做什么?这个事情,其实是老问题了,其实被逼捐什么的,我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逼捐的事情,竟然盖过了爆炸事故本身,国内的舆论媒体真是……”叶秋不由地摇了摇头。
安馨显然怔了一下,她却是没有朝着这个方面去想,现在听叶秋这么一说,似乎还真的是。
爆炸事故刚刚发生的时候,到处都是在报道这次的事故的情况,可是逼捐门新闻出现之后,媒体竟然对这个事情更加感兴趣,很多网友似乎也对这个事情更加感兴趣,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事实上,叶秋和安馨两人在慈善上的投入,是数以百亿计的,而很多捐款是许多吃瓜群众所不知道,或者说他们不太关注此类的事情。
比如叶秋个人向国内的一些大学,一些医疗,环保等研究机构的捐款,高达数十亿。
然而事实是,在国内的很多人看来,只有那些灾难发生的时候的捐款,慈善基金的捐款,才算是慈善,捐款给高校,捐款给医疗,环保等事业的那些在他们看来似乎根本不算是慈善。
对于这一次的叶秋被逼捐事件,和叶秋有关系的,朋友,合作伙伴等等都纷纷站出来为叶秋说话。
陈思林第一个表示:“我就纳闷了,天南省特大爆炸事故,国内富豪有多少?难道他们一个个都捐钱了?可是却不见你们去说他们为富不仁,叶秋捐了一千万,结果居然还有人觉得他捐的太少,就因为他比较有名?”
汪东在微讯上表示:“最烦那些双重标准的人了,逼捐什么的如果发生在你们身上,怕是你们也会一口一个道德绑架,无法接受这种行为,可是结果放到叶秋身上,你们就觉得理所应当,什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就呵呵了,叶秋有钱是没错,可是那些钱都是合法得来的,至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难道叶秋的钱没有交税吗?”
冯刚再一次展现了他冯大炮的本色:“一个个都以道德标榜自己,可是实际上,都是屁,你们觉得叶秋捐款少?我来给大家一组数据,据我所知,仅仅叶秋个人,在慈善基金,慈善捐款上面,花费的钱就超过了百亿之数,而且这仅仅是我知道的,将心比心,试问,你们这些说叶秋捐钱少的人,你们是瞎子还是傻子?或者说,都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的?”
飞讯科技CEO温白浅:“应用程序商店,简单科技上市之后这段时间,仅仅我个人就接到了超过20家各种慈善机构的求捐,甚至于很多人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你们那么有钱,多少给点。对你们来说是小意思,我就不明白了,这个社会是怎么了?是不是要把钱再来一次平均分配你们才满意?”
……
而叶秋对此事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起码暂时没有。
不过,细心的人却发现,点金集团旗下的互联网媒体,突然话题一转,头版头条,转为报道爆炸事故的后续。
关于逼捐事件的新闻突然一夜之间就消弭无踪。
于是,又有人说了,叶秋这明显的是心虚,故意转移话题,不敢做出正面回应。
就在这波节奏被有心人带起来的时候,终于叶秋的微讯更新了。
“捐了是作秀,不捐是冷漠,捐早是求名,捐晚是被迫,捐少是抠门,捐多是炒作,呵呵!”
这一条微讯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就被转发超过百万次。
一时间,舆论风向竟然因为这短短的一条微讯就被转向了。
叶秋微讯底下被一大批的“呵呵”霸屏。
然而这还没完,叶秋很快地发了第二条微讯:“很悲哀,很困惑,很羞愧,不知道为什么,我被‘逼捐’的事件,关注度竟然超过了爆炸事故本身,捐款与否,捐多捐少的事情,道理什么的,我不想多说,我只是觉得,同样的作为舆论媒体公司的老板,我感到很羞愧,我们关心的事情,不是更应该放在爆炸事故当中遭遇受害的群众和他们的家属吗?”
“我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网络上看新闻,结果,让我万分困惑的是,到处都是充斥着关于‘逼捐叶秋’的事件的报道,反而关于爆炸事故的后续,那些受害者们的境况,竟然反而不被关注。”
“你们在质疑我捐款多和少的时候,有没有疑惑,我们该关心的是这个吗?”
第987章
很多人都以为,叶秋肯定会大谈,捐款应该是自愿啊,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逼捐是道德绑架啊之类的。
可是没想到,叶秋竟然把矛头直指舆论媒体,以及那些吃瓜群众。
只是,他的所指却又一针见血,很多人回头想想,好像真的是这样的。
天南省化工厂特大爆炸事故,才是整件事的起因,也是关键点,明星名人之类的捐款,为的不也是帮助在这次爆炸事故当中受害的人吗?
可是后面的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大家的预料,叶秋被逼捐的事情反而闹得沸沸扬扬的,全民都在关注,无数媒体争相报道,评论,叶秋被逼捐事件,可是反而原本更应该关心的化工厂特大爆炸事故却反而变得无人问津了。
就像叶秋所说的,他为此感到悲哀,羞耻,和困惑,更多的人却是为此羞愧难当。
特别是那些叫嚣着叶秋应该捐更多的钱的人,此刻想想,他们那样叫嚣,难道真的是为了爆炸事故当中受灾的群众吗?显然不是,他们根本不关心这些,他们只是关心,那些名人,关心名人们是否捐款了,捐了多少,根本不在意他们捐款是为了什么事情。
虽然叶秋的微讯发出之后,有零星的人说叶秋这是故意转移话题,可是这些人很快地就被无数的反驳声谩骂声淹没。
此时此刻,很多人都扪心自问,在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真的是关心那些真正需要关心的人吗?
显然不是,他们关心叶秋捐款多少,其实也不是真的关心,完全就是因为,叶秋有名,有钱,特别是叶秋的公司上市之后,叶秋身家倍增,他们说那些话的时候,心里又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
是羡慕,嫉妒,还是仇富心理?
而媒体方面,在叶秋的微讯发出之后,顿时失声了。
如果是面对普通人的指责的话,或许没什么,但是,当这个人是叶秋的时候,影响大大不同了。
叶秋的号召力,如同他的名气一样,顿时就激起了大部分的网友的同仇敌忾。
那些此前不曾发声的,都纷纷痛斥媒体的这种为了吸引眼球,枉顾道德的行为。
很快地叶秋的第三条微讯新鲜出炉。
只是叶秋的第三条微讯,却让很多人看了都有些懵逼。
微讯的内容是这样:“记得看过一个恶搞片段,一栋大厦发生重大火灾,消防车,急救车,警车等等纷纷到场抢救,灭火,与此同时来了一辆电视台直播采访车,然而结果,电视台的记者到场并不是为了报道这个重大火灾,而是要来采访报道火灾发生的大厦对面的一家丢了一只袜子的家庭。”
“火灾事故现场作为新闻报道的背景色,报道的主题是丢了一只袜子的家庭,当时看了只觉得好笑,可是现在想想,这难道不是现实社会当中的某些舆论现象的写照吗?”
许多人看了这条微讯,先是一愣,随即都恍然。
叶秋说的这个段子,和这一次的事件何其的相似?
富豪捐款多少,明星捐款多少,重要吗?难道比那些遭遇灾难的人是否得到救治更重要吗?
本末倒置,大概说的就是这个了。
在互联网媒体逐渐取代纸质媒体,在每个网友都可以是自媒体的年代,似乎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往往媒体报道的都是最能吸引眼球的,而不是真正需要报道的。
著名社评人姚俊华评论道:“媒体主要功能原本有几大点。”
“首先是传播资讯,然后是纠正和监督社会不良现象,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引导大众,提供娱乐,而时至今日,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媒体,都开始将重点放在了提供娱乐上面。”
“反而其他方面的作用,根本没有得到体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越来越不喜欢关注民生,不喜欢关注那些社会事件,而更加喜欢在这些事件当中,娱乐自我,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媒体有责任引导大众朝着正确的方向去,而不是仅仅提供娱乐,吸引眼球。”
“天南省特大爆炸事故,原本是新闻的核心事件,才是需要大家关心的事情,可是结果,一个因为这个事件引发的逼捐事件竟然后来居上,媒体不但没有纠正,反而还推波助澜,或许我们的媒体人们都应该反省自己,应该扪心自问,你们这样做,职业道德何在?社会责任感何在?”
其实,这种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潜移默化的结果。
虽然在叶秋的几条微讯发出之后,让一些人觉得,好像真的是这样,一些人觉得愤慨,可是实际上却并不能解决问题。
叶秋也只是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罢了,他不是救世主,也不是什么圣母,他不认为自己真的能凭借三言两语就能改变这个现象。
但是起码,这一次,在叶秋发声之后,许多人纷纷点赞支持叶秋的观点,一些媒体更是直接公开道歉。
关于叶秋被逼捐的事件就此落幕,没有谁会在这个时候,还再继续抓着这个事情不放,讽刺的是,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良心发现,而是因为,此时此刻,这个新闻已经没有多少人关心了。
哪怕有零星的报道,也不再是关于叶秋捐款多少的问题,反而开始将矛头指向那些在这次事件当中,浑水摸鱼的所谓的慈善机构的人士。
好消息是,在这个事情之后,点金集团旗下公司遭遇上门打秋风的事情少了很多。
延伸出去,媒体作恶的事情,其实多不胜数,特别是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往往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进入的门槛没有了,所以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的新闻层出不穷。
舆论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很多时候,大多数网友其实本身是没有立场的,可是被媒体引导一下,媒体的立场就成了他们的立场。
于是酝酿出一出出令人作呕,却又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一次冯刚又找上了叶秋。
“叶老弟,你说拍一部关于媒体作恶的电影怎么样?”冯刚问道。
“媒体作恶?你怎么突然想起要拍这个?”叶秋一脸疑惑。
“其实我一直都有这个想法,只是没有付诸行动,一方面是因为,这类的片子,不可能是像我以往的风格那样,另外一方面,没有此类的好剧本,舆论暴力,存在已久,但是相关的影视作品却很少,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拍一拍。”冯刚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