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科幻


  《盗梦空间》看完之后,一些人会自发地总结出这部影片里面表达出来的一些东西和现实当中的遇到的经历的共同点。
  比如《盗梦空间》里面设定的多层梦境,而跳出梦境需要刺激。
  这一点,很多人都会感同身受,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做梦的时候,会醒来,都是被刺激到了。
  或者是在梦中死亡,或者是从高空坠落,就好像现实生活中你要被别人叫醒或者自己从可怕的梦境中惊醒而回到现实。
  这些东西,甚至不需要去解释,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因为这是现实当中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的。
  而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旋转的陀螺,在电影当中,到底是做有一个道具存在,还是有其他的象征,引发了无数的讨论。
  又因为《盗梦空间》的病毒营销,就是从旋转的陀螺开始的,所以,很多观众都格外的关注那个陀螺。
  只是最终谁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确切地说,旋转的陀螺,就是电影给大众挖的一个巨坑,看了电影的人都会掉进去无法自拔。
  有人说陀螺停止旋转就是出梦,可是也有人说,不是那么简单云云,当一部电影被解读成无数种可能之后,就说明了,这部电影成功了。
  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体指的就是这个了。
  《盗梦空间》票房大爆已经成了必然,而《盗梦空间》的影响力不仅仅如此,它还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种梦境文化潮流。
  国内外的许多关于梦境,关于解梦的书籍,资料都突然之间有了市场。
  而网络上也多出了许多关于自己做的梦的梦境的分享的内容等等,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盗梦空间》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且还是对一种梦境文化的推进。
  最尴尬的莫过于诺克·梅森了,因为此前他大放厥词说华国的所谓科幻片,其实都是伪科幻,可是现在,《盗梦空间》的出现,并且成功的碾压了他的最新作品《数字世界》,就算是诺克·梅森,也没脸去睁着眼睛说瞎话。
  而且《数字世界》的扑街,也让诺克·梅森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的光环开始失去作用。
  电影公司是很现实的,当你无法给他们创造足够的价值的时候,他们只会弃之如履,又怎么会站出来为他说话。
  而且可以预见,诺克·梅森接下来想要继续进军商业电影,怕是道路曲折了。
  一部大制作的失败,显然还不是诺克·梅森能够承受的起的。
  《盗梦空间》炙手可热,也让华国观众与有荣焉。
  许多华国科幻影迷们表示终于可以高呼,我们华国也能拍好科幻片。
  而《盗梦空间》的走红,也让许多影视公司看到了科幻片的希望,华国国内的一些科幻题材的小说,作品等等的版权一下子就走红了起来。
  一些科幻杂志也开始变得畅销起来,这一切都是《盗梦空间》带来的影响。
  就好比奥运会上某个项目出现了奥运冠军一般,电影也同样如是。
  华国一直以来因为种种原因,科幻类电影,可以算的上是一个电影类别缺失,不是说华国没有出色的科幻作品。
  而是因为在华国,传统的科幻小说一直缺乏市场,相关的科幻杂志受众也很少,所以在这之前,科幻小说一直在华国都是小众的形式存在。
  国内有很多文学奖项,但是科幻小说这个类别却很少有什么影响力的奖项,一方面是因为写科幻小说无法像其他的类型小说题材那样受欢迎,收入自然也成问题。
  另外一方面也是缺乏一个完整才产业链条。
  所以,科幻作家自然而然地越来越少,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现代的流行小说,很多的终极目标是影视改编,而科幻小说在过去,却一直缺乏这个出口。
  因为科幻类的影片,一来在华国市场不受青睐,而且制作成本,特效门槛也比较高,所以,导致了这类的作品,很少有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
  不过随着华国的文化娱乐产业的爆发性的发展,其实近几年来,科幻类的小说的现状也开始有了好转。
  《盗梦空间》算是一个强大的助推器。
  因为《盗梦空间》的出现,证明了,科幻影视作品成功的可能性,在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影视行业当中之后,其实缺的不是资金,有了寒石特效,以及电影特效互助联盟,这几年国内的电影特效技术水平也日渐高涨。
  所以,制约科幻影视作品发展的资金,特效技术,已经不是问题了,而现在科幻类影视作品的最大的短板,反而是原创的科幻文字作品。
  在《盗梦空间》成功之后,叶秋产生了一个想法。
  钱对于叶秋来说早就已经不是追求了,所以为什么不做一些更有成就感的事情呢?比如推一把国内的科幻类的作品呢?
  想到这里,叶秋就找来了冯刚,姜韦,张泉等人,抛出这个想法。
  “要做这个可不是一部两部电影就能解决的,其实国内现在不缺钱,也不缺技术和市场,缺的是人。”冯刚说道。
  “不错,国内的擅长拍科幻片的导演,有几个?适合改编影视的科幻类作品有几部?以前是因为技术和资本以及市场的原因,所以科幻类的作品才难以发展,可是现在,钱不缺了,技术也不缺了,但是反而当初那些在这个圈子里的人,却都已经没有了。”姜韦点头道。
  “其实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以前是写科幻小说赚不到钱,再喜欢,但是能坚持下来的又能有几个?现在,大家看到了科幻影视的市场,可是却少了科幻的创作者,所以,想要推动这个类别的发展,首先需要寻找,或者说培养一批这类的人才。”张泉也点头说道。
  “那你们觉得我们如果要搞的话,要从哪一方面着手?”叶秋问道。
  “搞一个科幻奖项怎么样?就像国外的星云奖,我们华国倒是有几个小科幻文学奖,不过都只是小打小闹根本不成气候,不过,如果叶老弟你来搞这个奖项的话,肯定就不同了。”冯刚笑着说道。
  “科幻小说奖项?”
  “我觉得可行,可以分成几个嘛,一个可以是专门的科幻征文,算是实用型的,可以吸引一部分人加入进来,另外一个可以高大上一点,做成类似文学奖那样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奖项,前者比较容易,后者的话,倒是需要好好的筹划筹划!”张泉点头道。
  “还可以弄个科幻电影的奖项,不过,好像现在国内的科幻电影很少……”姜韦说道。


第969章
  华国科幻电影,不是少,而是相当少。
  其实也不是没有人尝试科幻电影,只是至今为止,除了《盗梦空间》,其他的科幻电影,基本上都是扑街。
  想要推动科幻电影产业的发展,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叶秋和几个大导演谈了之后,便打算搞一搞这个主题。
  他手中有资源,有钱,照道理说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一件事,但是,想要市场繁荣,却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做到的。
  想要一下子就推高科幻电影的热度,不是那么容易的,《盗梦空间》的成功固然让科幻电影一时间有大热的趋势,但是实际上,科幻题材的电影的风险比之其他类别题材的电影的风险系数还是要大太多了。
  一方面是投资,其他电影可以搞新星导计划,扶持导演拍摄电影,那是因为,涉及到的资金其实不需要太多。
  但是科幻电影不同,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面,科幻电影就是讲究的大场面,视觉效果。
  这样的电影在特效上的投入就需要很大了,所以一般的公司还真的很难在这方面去冒险。
  可是实际上呢?科幻电影也分软科幻和硬科幻,不是所有的科幻电影都是需要靠视觉效果来支撑的。
  所以,如果说《盗梦空间》是硬科幻的代表榜样的话,那么目前还缺少的是一部,软科幻的代表作。
  只有让影视投资方看到,原来,不是只有大投资的科幻电影才能够取得成功,小成本的软科幻电影,一样有市场。
  万丈高楼平地起,华国的科幻电影,想要搞,自然不能揠苗助长,但是却又不能缓步前进,所以,最好是能够软硬结合。
  硬科幻主打视觉特效的科幻电影,点金影视其实已经在做了,比如《变形金刚》,比如《钢铁侠》,比如《盗梦空间》等等。
  这些电影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投入巨大,一般的电影公司真的玩不转。
  哪怕是像玄黄,东影这些华国的巨头公司都未必有那个魄力去花几亿的资本去投入这类的科幻类的电影。
  所以,这部分,叶秋打算让点金影视自己做,当这类的电影成功的多了,相信不难吸引资本投入。
  而另外一方面,还要有软科幻的电影,也就是相对成本较小的科幻电影,这类的电影,不以视觉效果取胜,其实说起来,电影的分类往往是交叉的。
  科幻电影有主打拯救世界,主打超级英雄的,可是同样的也有披着科幻的背景的皮,主打爱情的。
  难道说这类的电影,就不是科幻电影了吗?
  华国缺乏的是电影人,编剧,对科幻类别电影的一个完全的认知,以及一个大环境。
  所以,叶秋第一步还是没有变,因为说一千道一万,为什么华国科幻影视产业萧条,甚至缺失,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缺乏利益的刺激。
  写科幻小说,看不要钱景,自然会让作家转而去写其他更有钱景的小说。
  在IP大为流行的今天,科幻小说IP的转化率却依然是最低的,主要还是因为,科幻小说作家,太少,科幻类的作品太少的缘故,而不是说华国就真的没有科幻小说,科幻影视生存的土壤。
  很快地,叶秋就搞出了第一个大新闻。
  点金集团,星星动漫,启点文学,华国编剧协会,寒石特效,华国电影特效互助联盟等公司以及机构,联合召开了规模空前的新闻发布会。
  “推动华国科幻电影产业的发展,打造华国科幻电影元年!”
  这是这次发布会的主题内容。
  打造华国科幻电影元年,第一阶段,千万巨奖征集,过亿资本打造华国科幻超级IP。
  并且,点金集团承诺将会挑选适合改编影视的作品,进行改编。
  同时,玄黄影视,风云传媒,东影集团,中谊影业等影视巨头也将会从中挑选合适的作品改编成科幻电影,而这个数字保底10部,并且上不封顶。
  同时寒石特效,以及华国电影特效互助联盟将会给予特效技术上的支持以及,给予科幻电影特效成本上的巨大优惠。
  并且,点金集团,旗下的宣传资源将大幅度向首届科幻小说征文大赛获奖作品,改编作品提供全方位的倾斜。
  第二阶段,在点金集团的支持和沟通之下,华国权威文学奖项,都将加入科幻文学奖,并且独立于其他文学奖项,奖金将由点金集团推出的科幻文学扶持基金支付。
  第三阶段,创意之神,点金圣手叶秋,将亲自为华国科幻电影元年打造一部特别的科幻电影,电影所获得的所有利润将会投入到科幻文学扶持基金当中。
  消息传出之后,顿时就引爆了整个互联网。
  网络作家,传统作家,以及文字工作者,都眼红了。
  不仅仅是千万重金奖励,还有改编影视作品,以及这一系列的动作,都表明了,这一次叶秋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的要搞科幻影视产业了。
  保底10部科幻小说将会获得改编影视作品的机会,而且还上不封顶。
  虽然现在也有网络作家年收入过亿的,但是那毕竟是凤毛棱角的存在,千万的重奖,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拥有巨大的吸引力的。
  而后面的华国的那些顶级的权威的文学奖项,都将加入科幻文学奖,并且独立出来,奖金直接由科幻文学扶持基金发放。
  可以说是为科幻文学正名。
  以往一些文学奖项,其实也不是没有科幻文学奖,只是一般都不受重视罢了。
  可是现在不同了,一个奖项,荣誉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这个荣誉不被人所知,或者说,不受重视的话,那么等同于无。
  而现在,科幻文学奖被独立出来,并且奖金丰厚无比,今年叶秋联合一些大公司又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只要第一届成功了,那么后续的影响自然不会差。
  一时间,报名者云从,征文活动开启仅仅三天时间,报名作品就超过了五位数,而报名的作者更是超过了10万之数。
  不过,关于叶秋亲自出马为打造华国科幻电影元年助威的特别的科幻电影,依然是最受关注的,因为《盗梦空间》的余热还未消弭,这部科幻电影不但在国内备受推崇,在全球范围内,口碑都极佳。
  而现在,打造了这一切的叶秋,再一次亲自出马,打造全新的科幻电影,自然而然地想不引起关注都难。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在猜测,这一次叶秋又会有什么大手笔的时候,叶秋却又一次让人搞不懂了。


第970章
  很多华国人,包括观众和电影人,说到科幻电影,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那些具有视觉冲击力,大特效,大场面的电影。
  这类的电影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绝对是大制作。
  可是这一次,叶秋却在微讯当中,回答粉丝的问题的时候,透露了一点,这是一部特殊的科幻电影。
  或者说,这是一部软科幻,和《变形金刚》《钢铁侠》《盗梦空间》等电影都不同。
  为此,叶秋还特意写了一篇关于自己对科幻电影,以及对华国的科幻电影产业的现状的分析。
  他在文中指出,科幻电影,其实不一定就一定是大制作,这一点是我们华国很多电影人都陷入的一个误区。
  觉得科幻电影就一定是高成本,高投入的大制作,而实际上,电影的分门别类,本身就存在着许多交叉点。
  我们暂时在大制作的科幻电影上,可能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所以他认为,要做科幻电影,不一定要一开始就选择那些高难度的,高成本的科幻电影。
  所以,这一次,他要写的这部电影,并不是什么大制作,而是一部爱情科幻片!
  很多人看了之后,都有些恍然。
  爱情科幻片?那是科幻片还是爱情片?
  很多人表示不解,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其实华国正是缺乏这种想象力,为什么科幻电影就一定要是高科技,一定要是飞来飞起,打来打去的电影?
  还有人戏言来自星星的你,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就是爱情片当中加入了科幻的元素,我们华国在科幻影视的能力上,本就和好莱坞有很大的差距,那么为什么不能沉下心来,先做一些科幻的微创新?
  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向正在的科幻大制作迈进?
  像《盗梦空间》《变形金刚》等这一类的科幻大片,其他的电影公司是很难复制其成功的模式的,但是如果是低成本,小成本的科幻片,门槛就大大滴降低,风险也大大的降低,所以可以说意义完全不同。
  一个是无法复制的成功,而另外一个却是完全有可能复制的成功模式。
  不过,对于叶秋的新电影,华国的大多数导演都心动不已。
  以往,因为叶秋和冯刚,姜韦等大导演的关系莫逆,所以一般很难轮到其他人,可是这一次不同啊。
  科幻爱情片,那也是爱情片啊,而无论是冯刚也好,姜韦也罢,甚至刚刚和冯刚一起拍完《盗梦空间》的张泉导演,也同样不是这一方面的能手,所以,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其他的导演有机会接手这部电影?
  其实叶秋也有些纠结,有意执导这部电影的导演,多如牛毛,但是别看点金影视在国内首屈一指,但是实际上,叶秋认识的导演,也就那么几个。
  所以,叶秋再一次找来了冯刚等人,希望他们能够为自己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供自己参考。
  “话说,叶小子,你可不能这么不厚道啊,虽然说我老冯不擅长爱情片,但是以前不擅长不代表以后不擅长啊。”冯刚一来就说道。
  “呵呵,冯大炮,你说这句话自己不脸红吗?你擅长爱情片?开什么玩笑?你自己说说,你拍过的电影有几部是侧重爱情的?”张泉一点也不客气地怼道。
  “张泉你啥意思,你也不比我好多少,我记得你唯一一部电影票房和口碑双扑街的就是爱情片吧?”冯刚翻了个白眼吐槽道。
  “咳咳,我说,这部电影你们就别惦记了,我找你们来是因为你们在电影圈比较熟,所以想让你们推荐几个比较擅长这方面的导演。”叶秋没好气地道。
  “剧本呢?先让我们看看,你这部电影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再说。”冯刚伸手说道。
  叶秋却是摇了摇头道:“剧本还没写好,不过故事倒是有了,这样吧,我说一说,你们听一听,然后觉得你们认识的人当中,有谁比较适合的。”
  “米丽是一名新晋的医生,她即将要离开幽静的湖边小屋,前往大医院发展……”
  “临走时候,她在信箱里放了一封信,希望下一位住客能够帮忙处理信件。”
  林飞是一名年轻不得志的建筑师,居住在父亲设计的湖边小屋当中,这一天,林飞收到了米丽写的书信,看了之后,有些不知所云,以为对方在开玩笑,但是后面他却惊愕的发现,原来他和米丽所处的时间点相差了2年。
  而米丽也发现了这个神奇的事情,两人在惊讶之余,成为了对方的笔友,因为他们所处在不同的时空,所以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交流。
  他们一次又一次通过信件感受对方的存在,随着爱情的滋生,林飞决定要见米丽一面。
  叶秋的这个故事的时空设定,让冯刚等人都感到格外的有意思。
  从这个设定上来说,这的确是科幻元素,但是从故事的主题来说,这又是一个爱情故事。
  同时他们也被这个奇特的设定和发生的故事吸引住了,忍不住猜测接下剧情会如何发展。
  最大的可能无外乎就是两个人经历过各种误会和困难,最后终于走到了一起。
  只是接下来叶秋的讲述却是又让冯刚等人惊叹不已。
  在约定了见面之后,林飞在约定的一间餐厅中订了两年之后的位置,米丽兴奋地前往那间餐厅赴约,但是结果林飞却没有出现,这让米丽非常失落,认为这一段时光一间过去,于是她不再和林飞通信。
  而林飞并不知道未来的自己没有去赴约,所以不断地给米丽写信,但是却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失落的林飞将小屋交给了另外一个人,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个人就是此时的米丽的男朋友!
  米丽在情人节和男朋友挑选房子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林飞在2年前就已经死去,而且就是在2年前死在自己怀中的那个陌生人,于是她不顾一切地赶往湖边小屋,通过书信告诉林飞不要去找她。
  后来林飞改变了历史,他及时接到了信件,并且等候了两年,最终见到了匆匆赶来的米丽。
  只是叶秋在说完故事之后,冯刚却是一脸懵逼:“等等,让我捋一捋。”
  这个故事,最奇妙的地方就是这种跨越时空,相互影响相互改变的设定,当然了,这不是重点,重点还是在这个设定当中安排出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也就是说故事当中,男主角是在女主角的两年前的时空,但是在同一时间,他其实也是存在的?”冯刚问道。
  叶秋点了点头。
  “那为什么不让女主角去找同时间存在的男主角?”
  “他们又不认识,找了又有什么用?”张泉没好气地道。
  “怎么会不认识?2年后的女主角不是给两年前的男主角通信了吗?那么也就是说,和女主角同时存在的男主角,其实是2年后的男主角,那么这个时候,他肯定已经经历了2年前的事情,怎么会不认识女主角?”冯刚说道。
  “你是傻的吗?她不是去找了吗?只是男主角没有赴约啊。”姜韦没好气地道。
  “额……”冯刚再一次懵逼了。


俗人小黑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