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七门五姓


  古代有三大非常有名的祭文,分别是欧阳修的《泷冈阡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
  这三篇堪称祭文典范。
  陈明亮家里这些石碑上也有祭文,不过跟这三篇可没法比,但是有些是用行楷雕刻,而且有些内容也是辞藻华丽,文采斐然。
  不光是记载了墓主人生平,还是篇不错的文章。
  这些人大都是生于唐末,葬于五代至宋初这个阶段,生活的年代就是五代十国地区,还算是蛮有典型历史的,人物来历也相对非常有名,就是那个著名的崔家。
  那是真的很有历史了,从碑文上记载,这应该是清河崔家的一支,是古代著名的七门五姓之一。
  七门五姓是指从汉晚期到唐代晚期之间传承近千年的七个名门望族。
  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后来,就是写那首黄金甲的山东好汉带领起义军虽然没有灭掉晚唐,但是从肉体上消灭了世家。
  从此世家一蹶不振。
  黄老大的诗很有霸气,读书的时候就充满了不屈服的精神。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国师的大片就是从这首诗里选择了最后一句,结果拍成了“满城尽带黄金乳”。
  陈明亮仔细研究了一下,碑上的这些人应该都不是什么名人,可能并不存在于历史记载中,应该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因为战乱断了传承,很有可能是金元时期经历战乱。
  读一下碑文,还是蛮有意思。
  活着年纪最大的也只有五十七岁,最年轻的四十二,看来古人确实不太长寿。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有这么一段:“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韩大家还没到四十岁就觉得自己老了,他以为自己会先死,结果先死的是侄子,确实值得悲伤。
  将有字的碑统统清洗出来,无字带花纹的也整理好,陈明亮已经有打算了,他准备运到京城的陈明亮基地去做文化历史展览。
  宋代碑林,确实蛮有意思。
  这就是历史。
  “明亮,这个东西值钱吗?”
  “这不是值不值钱的事情,这是历史,会有人喜欢的,大家会来看稀奇,也算是为我的农场招揽人气。”
  “那咱们河道里那些雕像你看要不要?”
  对哦,忘了这茬!
  他们小河沟里还是有不少雕像的,陈明亮小时候还光着屁股在那里游泳,光滑的石头可好玩了。
  说干就干。
  第二天一早,陈明亮纠集十几个人来到村头丢烂石头的地方,因为这些石头太大而又不规则,建房子也没人要,而且有些三四米高,确实也挪不动。
  还好河道里没有水,大家把泥巴挖出来。
  都是沙地,清理出来很容易。
  去掉泥土,然后用拖拉机把这些石雕一个一个的拖出来,这才发现,可惜了,人物的头都不见了,只有身子还在。
  “以前都是完整的,都摆在路边的,我年轻的时候挖灌溉渠,后面给砸烂了推到河里去了。”
  村里的老人印象还是很深刻,这也是他们小时候的记忆。
  “那时候都是成对存在的,就在进村的路两边,那会儿还有名字,我们叫它们守门员外和守门将军”
  从好几处地方把石像一个个找出来,果然,动物的雕像还算是相对完整,人物的头都不见了。
  这种规格,应该是墓葬用的,看起来规格还挺高,或许需要请教一下老师。
  “明亮哥,带字的碑你还要不,我家里好像也有,有些从墙外面就能看到。”
  村里人看陈明亮对带字的碑感兴趣,自告奋勇的推荐。
  陈明亮跟着去看了,果然也是这一时期的,有些年代还早一些,是晚唐的,乾符年间的。
  看来,陈庄村在历史上还是一个文化重镇的所在呀,只是当时这里是崔家的天下,这算不算鸠占鹊巢。
  “这样,我刚好想收集了这些运到我的农场去,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值钱,不过我不缺钱,都是父老乡亲,我出个价,一个带字的碑一万,带花的一千,没字的不要,明清的碑也不要,咱们村上有哪些用来做地基的碑,只要愿意拆出来的我都愿意要,数现钱。”
  这时候新盖一套房子才多少钱?几万块钱就足够了!
  不就是石头上刻几个字吗,这个还不简单。
  晚上,陈明亮把碑文拍了照发给曹老师,这一看不得了,他们立刻来了兴趣。
  本来他们是过来奔过丧的,刚回到京城。
  这下子又被陈明亮的宋碑给吸引过来了!
  知道了有好东西,好这口的人真的都是一刻都等不得。
  曹老师带着一些对这个有爱好的朋友是连夜过来的,到了云阳天还不亮。
  不知道的还以为发生了啥大事呢。
  得亏陈明亮家里足够宽敞,这些人来了还是住的下。
  一路在车上睡了几个小时,然后一个个不顾舟车劳顿,迫不急待的想看看新鲜出炉的宋碑了。
  经历战乱,保存完好的碑确实不多。
  这些碑应该是明晚期或者清早期被陈家的先民推倒了用来建房子的,没有经过大的战乱,尤其是现代战争的摧残,因此得以保留下来。
  饶是这些学者见多识广,确实也不知道这些人的生平来历,即使是有些做官的,估计要去查地方志才行。
  有些碑文上还刻着小诗,应该是墓主人生前所做。
  文化气息很浓,这应该就是一个典型的耕读传家的古代封建家族。
  第二天天一亮,陈明亮带着老师一行人去观看他们昨天清理出来的石雕战果。
  还是他们见多识广,这是一个王规格的守墓石像!
  看雕刻风格跟赵匡胤的永昌陵风格近似。
  看来,这周边还有个王墓存在。
  陈明亮想说他们陈家的祖坟经常能够清理出更高时候的古墓出来,不过后来被说了,这不是引火烧身吗。
  爱谁谁吧!
  先把其他的碑清理出来再说。
  陈庄村的拆家大行动开始了。
  有钱币爱好者看了看陈明亮的那堆铜钱,品相不错,不过都不是稀罕货,留着慢慢把玩或者送人蛮好。
  其实陈明亮自己已经知道了。
  哪里有那么好的运气,一拆出来就有珍贵的子母钱之类,不可能不。
  第二天,村上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拆家行动,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大概有二三十套老房子下面是用古碑做的地基。
  有些人家也拆出了一些钱币和金银,没有一个带官印和款式的,全都是些散货。
  还别说,真有几个还不错的盛钱罐子,明代民窑的,还值个几千块。
  一个大家族渐渐浮出水面了,时间最早要算到盛唐时期,晚到宋徽宗,看样子是靖康之耻的受害者啊,估计是那时候战乱断了传承。
  确实就是清河崔家的一支,有些官员还做到一州刺史,不错,不错,搬到京城去!


第380章
  曹老师带着朋友们在陈庄住了几天,然后跟着运往京城的石碑一起回去了。
  这些个碑确实不错,既有书法价值又有文化价值。
  不过毕竟不是名人名家,别指望文化管理部门真的会重视。
  包括那些石马石羊,先拿过去再说。
  那么多年了都没人管,到京城了报备一下就是了。
  有钱,各种建筑材料就不会缺。
  老年人活动中心很快就建设起来了。
  山东并不流行打麻将,这里年轻人爱打够级,老年人喜欢玩玩字牌。
  反正什么都准备了一点。
  这里还配备了电视机,自来水,可以随时烧热水喝。
  房间角落堆起来小山一样的蜂窝煤,能够取暖很久。
  人气一下子就旺起来了。
  到了晚上这里还是有不少人,大家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扑克,甚至还有人把锅子搬过来炒菜,玩的都不想回家了。
  陈明亮终于有了很多时间来陪奶奶,老人一辈子没享受过什么福,但是也没受过太大罪。
  爷爷年轻的时候也是能够赚钱养家的,作为一名屠夫和敲猪匠,富裕不一定,起码能够保证吃喝。
  这些年身体一直不好,他现在走也是在大家预料之中的事情,奶奶其实也早就做好了心理建设。
  只是一时还不能接受。
  这几天任静天天陪着老人聊天,难得这个已经出名的闺女还能放下身架陪伴一个老人。
  任静已经作为正式的孙媳妇跟着参加了发丧,出殡的排位里她比张春花还要靠前。
  因为按照祖宗规矩,陈明亮才是一家之主,是实际继承人,任静这才是主母,跟辈分无关。
  当时很多想看看这个明星媳妇的人都失望了,整个发丧过程她压根就没出来,一直跟着未来婆婆一起守灵呢,做的可圈可点。
  其实,她早就征服了陈庄村的广大父老乡亲。
  尤其是现在陈庄村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在京城跟着陈明亮讨生活,对这个老板娘那是敬畏有加。
  这还不算,任静开的驴胶厂,里面也有不少工人是从陈庄招过去的。
  可以这么说,现在陈庄能够发展的这么好,有陈明亮两口子一大半的功劳。
  所以大家想拆老房子立刻就动手了,陈明亮出钱收购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大家真的有钱富裕了。
  任静这个样子,真的跟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任静是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女孩子,看着柔弱,其实很有主见,也会自己主动去寻找幸福,而且到自己手里的东西,能够把控的很严。
  应该是任阿姨家教的不错,任静虽然也娇气,但是知道会看是什么时间,在该表现的事情上绝对不含糊,从来不是那种任性起来不分轻重的人。
  任阿姨就是那种天天嘴上说这个说那个,但无论对老任,还是对老任的父母绝对让别人挑不出半点话茬来的。
  她能依靠中等姿色牢牢的把握住这个中年帅哥,没有几把刷子是不可能的。
  每次她受了什么委屈,任老头绝对是拿起棍子就打老任,而不会觉得儿媳妇有什么错。
  任老头也是一个老帅哥,毕竟祖上阔绰过,基因不错,传承下来的子孙都帅气。
  老任用后世的眼光看,其实更像是靳东,但是这个年代人们觉得他像张丰毅。
  任静有次跟着话剧院到省城演出,老任去做观众。
  散场了,任静穿着戏服就挽着父亲的胳膊合影,结果还被同在话剧院的丹丹姐说。
  “静静,那个那么帅的男的是谁?怎么看着长得跟张丰毅差不多呀,这人多眼杂的,和观众还是要保持点距离,你还是要注意点影响,被陈明亮知道了多不好!”
  “丹丹姐,那是我爸!亲爸。”
  “哎呦,那你爸爸可真年轻真帅气!你妈妈还在不?哦,对不起!说错话了。这是你爸爸呀,很明显你没你爸爸长得好看。”
  “丹丹姐!我配陈明亮不还是绰绰有余了。”
  “那不能这么说,得亏是小陈不好这个,不然,这男人有了钱,谁还能看得住他。”
  任静觉得自己就能够看得住。
  每个女人都曾经有这个自信。
  家里什么事情都忙完了,也还没到小年。
  陈明亮在家里待的实在不习惯,想着说是不是去京城过年。
  现在陈庄的人有三分之一去京城过年了,或许,再过几年,整个陈庄都要搬迁到京城去了。
  奶奶在家里过得有点无聊。
  陈明亮和母亲张春花的关系不睦,奶奶和儿媳妇的关系也不怎么好。
  这些天,奶奶没什么事就在院子里晒太阳,也不出门,也不说话。
  因为牛羊鸡鸭都被叔叔拿走了,做饭又用不到她,感觉好像更无聊了。
  “奶奶,我在京城种了菜,你要不要帮我去照顾下菜地,我那里养了鸡鸭鹅和牛羊,那里还有一两百号人也都是咱们一个村的,过去了也不生疏,您看去不去。”
  老太太还真愿意去。
  自己的家没孙子给拆了,小儿子有点靠不住,主要是儿媳妇不愿意跟婆婆一起,他们在镇上自己住。
  自从说了这个事情,老太太甚至几次都在问什么时候过去,甚至真的没有打算在老家过年,那就去吧。
  陈明亮问了下乡亲们谁去京城过年,结果还真不少,那就把奶奶带过去吧。
  陈明亮不能跟她一起走,他们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回来一趟,年底了,总是要拜访一下岳父岳母大人吧。
  直接回京城多不成体统。
  虽然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但是人家二老不介意别人的看法,还真的备了三牲贡品过来吊唁陈爷爷,真的很难得了。
  这次去任静家,陈东方和彭靖也一起过去了,同学一场,过来认认门。
  一家七口,姐夫最丑,妈排第二……
  任小弟不挨打真的排不过去
  看彭靖也没有往娱乐圈认真发展的意思,她还是很喜欢在陈明亮的基地里工作,偶尔客串影视剧的时候都少了,几乎成了陈明亮体育馆的专职主持人。
  一个是她,另一个是杭城的张欣,甚至还有从事演艺经济的人想挖她们,不过没有成功。
  现在陈明亮的新基地终于有名字了,名字很大气,就叫做陈明亮体育馆,陈明亮蔬果乐园,陈明亮宠物乐园,陈明亮艺术中心,陈明亮俱乐部。
  四个人一起到了任静的家,还不错,虽然没有陈明亮老家的自建别墅气派,但是住的还可以。
  主要是他们在县城的时候也不是很多,更多的时间还是喜欢住省城。
  老任每周都要过去喂鱼,这两条过背金龙可是老任的命根子,一个月吃的鱼虾比一个人的花销还多。
  在县城任静的家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一行人又去考察了她们几个合伙开的驴胶厂。
  这个工厂虽然也叫静美,但是没有陈明亮一点股份,任静占股50%,寝室另外两个人彭靖和张贝贝占股15%,20%的管理股份给了学长。
  可以说,企业能够发展到现在,真的是陈明亮的这位学长一手做起来的。
  当然,也是任静提供了资金,陈明亮提供了初始渠道。
  真的不要小看女性美容市场,任静的这个驴胶厂呈爆发式增长,元旦的时候进行年底盘点,营业额已经超过了1个亿,运营成本还不到2千万。
  当初搞这个的时候任静只投了几百万,但是这才几年时间,每年的分红都不得了。
  这几个股东每个人都赚大发了,尤其是寝室的两个小姐妹,跟着任静,自己都没出钱,是任静出借的,这都成了富婆。
  彭靖比较低调,还是在农场干迎来送往的活。
  张贝贝则直接买了一辆迈巴赫,但是可惜了,还是没有男朋友。
  而且,到现在还没有交出第一次。
  他们到工厂来也没提前说,学长不在,去蒙古考察毛驴养殖场去了。
  工厂的规模更大了,他们不光开始做驴胶,学长又准备开始做面膜了,我靠,这是往美容行业发展啊!
  搞不好将来任静的资产会超过陈明亮。
  如果按照今年的盈利去计算市盈率,折算成上市公司市值的话,按照30倍计算,8千万的盈利,她们这个公司已经值二十多亿了!
  她们甚至对隔壁造成了较大冲击,现在;两家企业终于没那么和睦了,他们也开始争正统,甚至还想通过公权力把任静他们工厂的文化资产拿过去。
  甚至,真的有人过来。说客,就说隔壁想要他们的圣旨和这套文化说辞,让她们开个价。
  竭泽而渔的事情是不可能的。


大熊不是猫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