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刮骨疗伤(2)


  “别人怎么干,你我无能为力,你我只能竭尽全力,做自己该做的。”杨志远点了点手头上的汇总表,“我刚才仔细看了一下,如果按这些申报数字,会通的官员都没有问题,但数字如此千篇一律,房产都不超二套,存款都不过五十万,我对这些数据深表怀疑,也深有忧虑。马上将这些申报的数据公之于众,晒一晒,肯定可以晒出几条蛀虫出来。”
  腾澜问:“怎么公示?张榜?”
  杨志远指示:要公示就大张旗鼓,不能小打小闹。一,在《会通日报》发一个号外;二,在市纪委的网页上公布。得双管齐下。我留意了一下,会通河东新区这一片的楼盘,入住率都不高,是谁在捂盘,寻常百姓?只怕未必,会通的官员有没有问题,我说了不算,你腾书记说了也不算,群众说了才算。
  昨天,印有会通全市29名副市级以上在职干部,472名正处级干部的财产明细表的号外随《会通日报》免费赠送到广大市民的手里。会通市民昨天一打开报纸,就被号外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吸引住了,杨志远、徐海明,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赫然在目,一石激起千重浪,市民们奔走相告,街头巷尾,无数的人交头接耳,对着号外在数小数点。
  “数一数杨书记多少存款?”
  “58367.58元!”
  “有没有搞错,就这么点,市委书记这一级一年的工资也不止这点啊,是不是印刷厂把小数点标错了。”
  “这会有错,拉倒吧。”
  “你们说,这个杨书记会不会隐瞒财产了?”
  “亏你好意思说,杨书记要想隐瞒财产,他会带头公布登在这报纸上给你评头论足,上面又没有谁要求他这么做,他会做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你再看看,他把他母亲的财产都公示了。”
  “他母亲张青女士的存款倒是有不少,会不会是这个杨书记转移财产了?”
  “你他妈就是整个以小人之心妒君子之腹,你没看见这后面有备注吗,人家这是分红所得,杨家坳你不知道?本省的首富村,家家都富得流油。”
  会通日报一时洛阳纸贵,群众纷纷打电话到报社,要求购买当天的报纸,报社告罄,宣传部长请示杨志远该怎么办?杨志远说这不好办,号外连印三天,随《会通日报》继续免费赠送,什么时候会通市民人手一份了,就不印了。
  杨志远尽管早就预料到会通对全市干部进行财产公示一事会引人关注,可能还会在本市本省引起轩然大波,但他没想到这才隔了一天,赵洪福书记就知道了。
  赵洪福说:“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事了?”
  杨志远说:“知道,赵书记一定是知道会通对官员的财产进行公示一事了。”
  赵洪福说:“你可真够可以的,不声不响,一把火烧起来,全省皆惊,我今天一到办公室,电话就叮叮当当响过不停,说得都是会通双管齐下,在报纸网络对正处级以上干部的财产进行公示一事。”
  杨志远笑,说:“我那天到省委,您不是问我‘杨志远同志,新官上任三把火,你都烧了哪几把火了?’,我一想,还真是,都市委书记了,还整天泡在十八总老街和孵化园工地,怎么办成?于是遵照书记您的指示,烧了两把火。”
  赵洪福说:“杨志远,你这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你这是烧火啊,我看你这是纵火,把大小官员的屁股都烧着了,只怕这火还会火借风势,无边无界,不会局限于本省,大有蔓延之势。”
  杨志远笑,说:“有这么厉害吗?”
  赵洪福反问:“你说呢?”
  “让我看看,杨志远同志的家底有多少?”赵洪福停了停,说,“房产两套,一套为省城榆江商品房,房产证为榆房管字某某号,一套为杨家坳私宅,集体产权证,为父亲遗赠;无车;现金存款,杨志远58367.58元,安茗(妻)189659.3元,来源,工资所得;夫妻两人就这么点财产?你杨志远现在一年的工资少说也有8万,就留这么点了,真够大手大脚的。”
  赵洪福书记的语气一直严肃有加,不像调侃,杨志远不管,直乐,嘻嘻笑,说:“赵书记,您这话不对,什么叫大手大脚,我哪里敢啊,您想啊,杨志远都当市长书记了,亲朋戚友到会通来走一走,看一看,住宿吃饭,怎么着都要有些花销吧,公款报销?只怕不成吧,如果不以身作则,会通的干部还不上行下效,那会通禁止大吃大喝的若干规定还有谁当回事?岂不成了一纸空文?所以得公私分明,该杨志远同志自行买单的就得自己买单,您还不知道,杨志远同志的朋友很多,要用钱的地方也多,还有五万八,不错了。”
  赵洪福说听你这么一说,倒是也有几分道理。杨志远说什么几分道理,分明就是。
  赵洪福继续。杨志远明白,赵洪福此时的面前肯定摆着一张会通日报:“玉镯一只,为祖传;张青(母)持有杨家坳股权1%,存款1068763元,来源,主要为股金红利及杨家坳的个人分配所得,啧啧,都说杨家坳现在家家都是百万富翁,看来真是名副其实。”
  杨志远说:“实不相瞒,在杨家坳,我们家应该归于贫困户之列。”
  赵洪福说不会吧,都百万存款,还是贫困户?据我所知,在杨家坳,你母亲持有1%的股权,在公司中属持股最多的人之一,怎么会反而垫底。杨志远笑,说赵书记有所不知,在杨家坳,持股最大的,其实是现在的董事长林觉,当年他们零点广告折股并入杨家坳,林觉与我持股不相上下,但根据当初制定的股权激励机制,经过这么多年,林觉在公司持股比例已经达到个人持股的最高极限5%,其他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也都在2%,所以1%的股份不算多,而且按杨家坳公司当初制定的薪酬制度和分红制度,在杨家坳工作的人享有薪金,还有奖励;而分红,除了一部分是按股份分红,还有按人头分红一项,我家就我母亲一人在杨家坳,自然收入就不及其他乡亲。赵洪福说你当初怎么把薪酬制度和分红制度弄得这么复杂?杨志远笑,说复是复杂了些,但是彰显公平。要是按股份分红,十多年了,那我母亲在杨家坳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分红不得好几百万?杨家坳的乡亲们还会有这么大的积极性?
  “原来如此,杨志远同志那时多大,刚才学校毕业,不会超过22岁吧,真有些未雨绸缪,事前诸葛亮了。”赵洪福说,“这么看来,杨家坳能这般红红火火,长盛不衰,是你杨志远早有把一切看得通通透透,看问题长远,未雨绸缪所致。”
  杨志远说:“所谓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彰显公平的制度最重要。”
  “所以杨志远同志接任市委书记以后,就定规矩,发文件,定制度,成方圆,晒太阳,彰显公平。”赵洪福问。
  杨志远说:“因为这个社会需要阳光,晒一晒,晒出的是决心、信心和勇气。”
  赵书记问:“现在杨家坳人人都比你有钱,后悔了?”
  杨志远笑,说:“怎么会呢?您知道的,我看重的不是钱。”
  赵洪福说:“看重什么?公平公正,正义正气。”
  “还是赵书记懂我。”杨志远笑,说,“赵书记您别老是语气严肃地问我啊,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赵洪福说:“我语气严肃了?想问什么?你问。”
  杨志远笑,说:“赵书记刚才说我大手大脚,那我很想知道赵书记您有多少存款?要不也透个底。”
  “这也是问题。”赵洪福说,“想知道啊?不告诉你。”
  杨志远笑,说:“我算算,赵书记的年薪12万左右,扣除部分开销,一年能有6万,这么些年,应该有百来万。”
  赵洪福终于一笑,说:“鬼扯,赵书记年薪12万,一开始就有?以前不是省部级也有这么多?以前物价不高,工资没有上涨,也有这么多?”
  杨志远笑,说:“那好,剔除上述因素,赵书记怎么着也该有个四五十万,肯定比杨志远同志有钱?”
  赵洪福笑,说:“省委书记不比市委书记有钱?岂不成了怪事?”
  杨志远笑,说:“如此说来,赵书记默认了?”
  赵洪福笑,说:“默认什么?我可什么都没说,说你呢,怎么就绕到我身上来了。”
  杨志远笑嘻嘻,说:“赵书记现在笑呵呵,不像开始那般严肃了,不准备批评了?”
  “我批评你干嘛?”赵洪福笑,说,“公示财产,敢率本省乃至全国之先,赵书记如果批评,那本省人民会怎么看?本省人民会不会发生某种联想,赵书记是不是害怕牵扯到自己的身上?赵书记是不是有些东西见不得光,害怕了?胆怯了?”
  杨志远笑,说:“赵书记您尽可以批评,你知我知,杨志远同志肯定不会让第三人知道。”
  赵洪福笑,说:“你杨志远不是有一句话,‘不让第三人知道,就没有人知道了?人在做,天在看,群众都在看着呢!’”
  杨志远笑,说:“赵书记连这都知道啊?”
  赵洪福说你杨志远可是个新闻人物,隔不多时,就会闹腾些动静,不知道行吗?肯定不行,想不知道都难。杨志远笑,说那怎么办?想不声不响都不行?赵洪福说,怎么办,你就不知道先请示先汇报?杨志远说我不是怕给赵书记增添困扰么?赵洪福说你不想给赵书记增添困扰,赵书记就不困扰了?
  赵洪福说:“杨志远,公示财产不是不可以,关键是时候不对。”
  杨志远不解,说:“怎么就不对了,于小伟一案,让会通的干部经受了一次洗礼,正因为如此,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实行财产公示的阻力就小,时机刚刚好,再不抓紧实施,就怕过期不候。”
  赵洪福叹了口气,说:“你啊,也不看看大方向,现在时机刚刚好?一年以后,时机就不成了?你啊,还像以前那样,想做就做,不管不顾。你先前在社港的时候晒‘三公经费’,尚且知道不愿引起同僚的嫉恨,只在县人大会上晒,不事张扬悄悄进行。现在公示官员财产,就不怕同僚嫉恨了?其他地市的群众会想,既然会通敢对官员进行财产公示,那我们市为什么就不可以?是不是我们的书记市长有问题,不敢?你说其他的书记市长会作何感想,你就不怕他们因此对你杨志远心存怨恨。”
  杨志远说:“我相信我们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好干部肯定比有问题的干部多,其他地市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可能要如会通这般执行财产公示有困难,有难度,但我想大家都会明白,公示官员财产,是大势所趋,迟早的事情,会通只不过是早行一步罢了。这次公示财产,我也想如晒三公经费那样偷偷摸摸,可这财产一事,不同于三公经费,不放到阳光下暴晒,不发动群众的力量,如何会晒得出问题出来?逼不得已,只能如此,不是存心要与兄弟地市过不去。我想兄弟地市的书记市长即便是有想法,也会是一笑了之,说几声‘志远啊,你这不是把我们往火上烤么?你小子得请客’,无非就是如此而已。”
  赵洪福说:“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杨志远笑了笑,说:“赵书记,受于小伟一案的牵连,会通市的大小干部进去了有一百多人,全国轰动,全国人民现在看会通,说不定,看谁都是贪官,视谁都是污吏,不管是谁,都没有一个好东西,此时晒点东西,对消除群众对会通的看法有好处,很有必要。”
  赵洪福说:“这就好像是在黑暗的贪腐酱缸中,注入一股清流,照进一束阳光?”
  “是。贪腐,就像是吸附在我们政权上的一颗毒瘤,我始终认为,要想治大病,就必须下猛药,未肯刮骨,岂能疗伤。我们会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向群众表明,政府是具有强大的反腐决心的,政府不会再让那些对政府抱有善良期待的国民空有期待。官员财产公开虽然并非廉政事务的终点,但却是必杀技,媒体的跟进监督,公众‘擦得雪亮眼睛’无所不在,念兹在兹,只有让官员们的财产一览无遗地暴晒在阳光下。官员们才会知道,阳光是个啥,群众又是啥。”杨志远说,“赵书记应该知道‘塔西佗陷阱’,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也无论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近年来,可谓动辄得咎,人民对我们的政府越来越不满意,越来越不信任,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我认为真正有用的,还是在体制上去完善内部治理,在机制上去堵塞漏洞,让官员透明,让政府透明,让阳光照射,请群众监督。权利没有监管,换谁,谁都会为所欲为,官员只有知道什么是怕,什么是敬畏,才知道什么是可为,什么又是不可为。”
  赵洪福叹了口气,说:“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说什么?你啊你!我真是拿你没辙!”


罗为辉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