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风清月明(3)


  这次杨志远到信访中心,轻车简行,就一台车,四人。
  杨志远和毛世轩走进信访中心,今天大厅里的人还不少。
  毛世轩一看此种情况,有些担心,杨书记当书记后第一次上信访中心,上访的群众就这么多,杨书记会怎么想,给他一个下马威?还是会通的群众工作没有做好,问题堆积如山,积重难返?毛世轩不安地看了杨志远一眼,解释:“杨书记,平时没有这么多人。”
  杨志远笑,说:“看来会通的群众都是心有灵犀,知道杨书记今天会来,于是都凑一块,有杨书记在,更好解决问题。”
  毛世轩呐呐。杨志远笑,说:“人多了不怕,我说过上访的人多,并不代表社会矛盾突出,信访中心空无一人,也不会说明会通就此政通人和,六县一市三区,八百万人口,哪能风平浪静,一点问题都没有,有问题不怕,认真负责地予以解决就好,人多更好,说明群众相信政府,相信我们能给他们解决问题,要不然,他们到信访中心来干嘛,排什么队,直接上省城直接上北京,喊冤去了。”
  毛世轩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杨书记看问题的角度就是与其他人不一样,好事未必是好事,坏事未必就是坏事,就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
  毛世轩说:“杨书记,要不到里面去?”
  杨志远一摆手:“你我说不上是微服私访,既然现在大家都没有注意,那就暂且不惊动,你我先看。”
  群众一进入中心,就会有信访局的工作人员接过材料,审阅内容,然后进行分流。
  “您的问题涉及国土资源,请到一号窗口,进行登记。”
  “您的问题涉及劳务纠纷,请到三号窗口,会有法律顾问帮您答疑解惑。”
  “您的问题涉及房屋拆迁,请到八号窗口,由市拆迁办予以解答。”
  工作人员的态度诚恳,笑容可掬,都是女性,长相都还不赖,有如空姐。
  年初信访中心成立,杨志远建议:“接访的工作人员,除了知识素质,还有必要注重长相。”
  戴逸飞当时直笑,说:“市长这是要干嘛,选主持人还是选空姐?”
  杨志远笑,说:“我们信访局这批新录用的工作人员就该具有主持人的口才,空姐的笑容,群众到信访中心,都是带着怨气来的,美女肯定比我们这些五大十粗的老爷们好看,赏心悦目,可以极大地缓和群众焦躁不安的情绪。这时候,书记市长的作用可能不及美女,书记市长像平时那样,板着个脸,打着官腔,那无异于火上浇油,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增设分流这一道程序,群众一进入信访中心,就可以知道自己该找谁,到几号窗口解决问题,而不必像个无头的苍蝇,在大厅里窜来窜去,别火还没有开始灭,又让群众心里窝火。逸飞书记,你觉得杨志远同志的话是否有几分道理?”
  戴逸飞笑,说:“你杨市长都说了美女比书记市长管用,那还说什么,那就按市长的主意办。”
  于是,年初,信访局录用了五名公务员,除了女性、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规定,还对身高长相有明确要求,要求貌美,最好还如花。据说招聘公告一出,还引得群众不满,说政府这是选人才呢,还是选美。但不满归不满,女孩子能当上公务员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时还是应者如潮,经过笔试面试,再将录用者送到榆江机场培训这才得以上岗。
  此时站在门口耐心细致,彬彬有礼进行分流指导的五名女孩,自然就颇为养眼。
  美女们可能不认识杨书记,但不可能不认识自己的直管上司毛世轩。
  也不知是谁首先注意到了毛世轩,有美女笑意盈盈地和毛世轩打招呼:“毛局长来了。”再一看毛世轩旁边的杨志远,虽然年轻,但一脸阳光,气宇轩昂,而局长大人态度诚恳,在杨志远跟前只敢仰视。美女们顿时都有了感觉,立马就想起来了,这是会通新闻经常都会出现的人物,这么年轻还这么有魅力,本市的领导只此一人。
  “杨书记来了!”
  美女们大呼小叫,大厅里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杨志远顿时无处遁藏,杨志远想在一旁旁观,现在看来已是不可能了。
  看来杨志远也要失算的时候,在上访群众的眼里,没有书记市长在场的时候,看看美女肯定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有书记在场的时候,书记还是比美女吃香,何况本市的书记还是一个明星书记,长得还比较耐看。上访群众一看,还真是杨志远书记来了,顿时都围了上来,都知道杨志远与群众心连心,关心群众疾苦,这个信访中心就是杨书记一手促成的,目的就是免得群众上访无门,被相关部门推来推去。自己的问题到了杨志远书记的手里,肯定会有一个满意的答复。一时争先恐后,七嘴八舌。
  杨志远笑,说:“大家都这么说,我怎么办?听谁的?不听谁的?得一个个来不是?”
  上访的群众都笑。
  杨志远说:“其实大家尽可以放心,杨书记批不批示都一样,现在的信访工作,都有一套严格的执行程序,大家的材料到了窗口,会有人打收条,也会层层落实下去,一周之内,不管问题能不能解决,都会有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主动与大家联系,能解决自然好,不能解决,也会有理由,政策在哪?不能解决又因何?久拖不办,敷衍了事,石沉大海,以前肯定是有,但现在肯定是无,谁敢不把群众的事情当回事,市委市政府就不会把这个‘谁’当回事。今天的大厅里这么多人,都把材料递给我杨志远,我同样也得按程序转下来,得绕一圈,反而不及从窗口走程序快。毕竟我杨志远只有一双手,双手不敌四拳不是。”
  大家都笑。
  杨志远问了大厅里的群众两个问题:今天上访的人有没有十八总老街的?有没有因为对孵化园项目土地房屋征收政策不满而到信访接待中心上访的?大家都保持沉默。
  杨志远不相信:“一个都没有?”
  大家都说:“我们都不是这两个地方的。”
  杨志远点点头。他走到信访中心的窗口,每个窗口同样都有一本特制的签到薄,每页都有编号,还防伪,信访群众可以在签到薄上写上时间、地址、电话,目的就是监督,市纪委每周都会将签到薄收回,依次打电话给上访的群众: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实了没有?满意度如何?相关问题的政策是否解释到位?如此等等,目的就是防止有关部门惰政,推诿,打皮球。
  杨志远重点翻看了8号窗口,拆迁办的签到薄。此周,涉及十八总老街拆迁的上访为零,但涉及孵化园项目征地拆迁的问题有两个。但落实情况一栏,备注都是已解决、待解决。
  杨志远问窗口今天值守的一名拆迁办副主任:这二个涉及孵化园征地拆迁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的?
  副主任赶忙翻出原始记录。两个问题,第一个涉及宅基地房产证面积与实际面积有所出入的问题,我们已经会同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面积进行了重新测量,群众对此认可;第二个,此涉及违章建筑的补偿问题,此违章建筑不属事前违建,属正式下发拆迁征收意见书后,恶意违建,浑水摸鱼,按政策不予补偿,该信访群众不服,拆迁办已经将一应证据上诉至人民法院,等待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所以待解决。
  杨志远问:“有没有反映补偿标准的问题?有没有强拆的问题?”
  副主任摇头,说:“没有,补偿标准是在对各村的土地进行征收之前,开全体村民大会,统一拆迁标准和统一安置方案,经过大家的一致同意后确定的,不存在同地不同价的问题,也没有暗箱操作,补偿标准都公开透明,也就不存在强拆。像刚才那户,即便是恶意违建,政府也没有强拆,按市政府的要求,一户有意见全村暂停征收,等待法院依法判决。”
  为何一户不同意,全村都会暂停,其目的就是防止这种浑水摸鱼,乱搭乱建,趁机捞一把的行为出现,政府的补偿标准随行就市,不仅有等面积的安置,还有五险一金,现金补偿,以及孵化园的股份,乡亲们不吃亏,巴不得土地房产早日被政府征收,你一户二户想趁机捞一把,全村停下来,那么法院在取证的时候,据理直言的群众就会多,群起而攻之,肯定就会心虚,众叛亲离,谁都不会愿意去干。
  十八总老街重建和孵化园项目是会通的两大重点工程,杨志远对此更为关注。这两大重点工作群众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的满意度高不高,用不着看其他,只是到信访中心走一走,就可看出几成来。要知道信访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窗口和渠道,通过这个窗口,杨志远可以听到群众的呼声、感受到群众的期盼;通过这个窗口,杨志远可以了解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可以藉此检验政府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而且信访工作不仅使政府能够经常密切联系群众,还可以帮助政府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群众信访反映的一些个性问题,责任可能在有关部门,但一个方面的个性问题如果经常出现,就形成了共性问题,那就要考虑是不是自身的政策和制度出现了问题,如此一来,就有必要对现行的政策进行调整。
  现在看来,十八总老街的群众工作是成功的,至今为止,二千户,无一信访,这说明群众的满意度极高,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政府一声令下,乡亲们可以迅速动迁。
  而孵化园项目牵扯更大,可能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完善。有必要进一步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该得的,一分不少,浑水摸鱼,那就只能是一分不给,不能让几粒老鼠屎坏了一锅好汤。
  杨志远调研,从来不走过场,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杨志远发现,尽管有了信访中心,但群众上访的渠道还是比较狭隘,杨志远指出,下一步,会通市信访接待中心有必要加强信息技术在信访工作中的运用,使群众足不出户,就可通过视频、电话、网络等现代手段,随时表达诉求,反映问题。
  毛世轩说:“我们现在正在尝试开通网络信访中心。”
  杨志远点头,说:“好,不错,信访工作就是要不怕自找麻烦,信访部门麻烦了,群众也就方便了,随着改革的深入,贫富悬殊的拉近,我相信,信访局迟早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毛世轩说:“真要如此我就好了,就可以松一口气了。”
  “可是现在信访中心还在,世轩同志怎么办?只能加倍努力。”杨志远笑。
  杨志远这天在信访中心呆了一天,直到下午临近下班时才离开。
  离开时发生了一件事,信访中心进来一人,此人一进信访中心,美女们尽管还是笑容可掬,可都有些不知所措,杨志远一看,就明白,此人只怕是老上访户了,情况只怕特殊,不好解决。
  杨志远问毛世轩:“老上访户了?何事上访?”
  毛世轩一看此人同样头痛,无可奈何,点头说是。
  果然如杨志远所料,此人情况还真是有些特殊,此人在监狱坐了几年牢,在坐牢期间,法院已经判决夫妻离婚。现在此人出来了,对离婚一事,反悔了不干了,要求与其妻复婚,可其妻早就再婚,怎么复?于是此人上访,一次二次,三次五次,纠缠不休,信访部门对此无可奈何无计可施。
  既然都已经签字同意离婚了,此人现在反悔,还到信访中心上访,岂不是无理取闹?可事实上人家不是毫无理由,人家有上访的道理。
  什么道理?因为当初此人之所以同意离婚,是因为此人已经被判无期,属重罪,其妻起诉离婚,理由充足,法院予以支持,此人尽管不甘愿,也不得不屈从。却不曾想此人属蒙冤入狱,属冤假错案,现在昭雪平反得以出狱,想与其妻复婚,倒也不是没有一丝道理。
  毛世轩一说情况,杨志远顿时有了感觉,杨志远走过去,接过材料一看,还真是老熟人了,谁?章树海!杨志远不认识其人,但是其名其事杨志远还能不知道。
  章树海同样不认识杨志远,但他一看周围的官员对杨志远恭恭敬敬,就知道杨志远肯定是个大领导。
  章树海还如在监狱里一般,说:“报告政府,求政府给我做主。”
  这事情还真是比较棘手,他杨志远即便极具智慧,也是没辙,他实话实说:“章先生,你这个事情比较麻烦,不好处理,既然你的前妻已经再婚,怎么办?判人家的婚姻无效,与你复婚,肯定不成,你不上访了?只怕上访之人就换成了人家。”
  章树海说:“我不管这些,如果政府不将我屈打成招,我会和我老婆离婚?这事情是政府造成了,政府得管。”
  杨志远点头,说政府是有错在先,但木已成舟,两难。我先问你,你前妻现在的丈夫对她好不好?章树海说好,她现在的日子过得不错。杨志远又问,那你前妻现在愿不愿意跟你复婚?章树海说她要乐意,我会在这里?杨志远说既然你前妻日子过得好,又不愿意和你重新在一起,那这个事情政府还真没法帮你解决。章树海说我不管,反正政府一天不给我解决,我就天天来上访。
  杨志远一听,就知道章树海只怕是一个固执之人,跟他说道理,说什么一日夫妻百日恩,该放手时得放手,显然没用。杨志远笑,说:“章先生,依我算,你出来已经快一年了,我想问你,这期间,你有没有找一份工作在做?”
  章树海说:“没有,我整天上访,没空去找工作。”
  杨志远知道政府已经启动了国家赔偿,政府已经赔付了章树海五十来万,生活着落没有问题。杨志远问:“你喜不喜欢你的前妻?”
  章树海说:“喜欢啊,怎么不喜欢,不喜欢我费这个神干嘛。”
  杨志远说:“那我告诉你一个办法,要想你的前妻重新回到你的身边,你就得出去找一份工作,你要向你的前妻证明,你不但能自己养活自己,还能让她的日子过得比现在好,女人嘛,就是希望日子过得踏实,你这样整天上访,坐吃山空,你前妻又如何会感到踏实,又怎么会有安全感?所以你现在必须走出来,重新走进社会,这样才能重新得到大家的承认,得到你前妻的承认。”
  章树海不相信,说:“这个法子行么?管用?我不相信。”
  有周围的群众不乐意了,说:“馿脑袋,敢情杨书记给你说了这么多,整个就是一个对馿弹琴呢?杨书记的话你都不相信,你还能信谁?”
  章树海微微一愣:“杨书记?哪个杨书记,是不是杨志远市长?”
  有群众笑,说:“在会通还有几个杨书记。你就不看看电视,以前是杨市长,现在是杨书记了。”
  章树海一听,说你就是杨市长啊。他噗通一下,跪倒在地:“谢谢杨书记。”
  杨志远吓了一跳,一时有些手忙脚乱,赶忙扶起章树海:“你这是干什么!”
  章树海说:“我知道,不是吴局长,不是杨书记,我章树海肯定现在还呆在监狱里,你们是我的救命恩人。大恩大德,我章树海此生牢记。”
  杨志远说:“你不必谢我,要谢就谢政府。”
  章树海说:“政府,我不谢,我只谢杨书记、吴局长,我在监狱里平白无故地关了几年,一回来,妻子没了,我凭什么还要谢政府。”
  周围上访的群众都说:“馿脑袋,这句话实在。”
  章树海主动拿回材料,说:“杨书记的话,我信,我明天就去找工作去。”
  杨志远说:“不上访了?”
  章树海说:“这可说不定,如果杨书记的话不管用,一年以后我还来。”
  杨志远笑,说:“一年的时间有些短,这样吧,你我约定三年如何,如果你章树海能够活得有滋有味了,你前妻还不回到你的身边,我就亲自上门给你的前妻做工作去,让她回到你的身边如何?”
  章树海说这时间也忒长了些吧。旁边的群众都说,杨书记都打包票了,三年又如何,你这么上访,只怕三年时间也解决不了问题。章树海一想也是这个道理,说好,就这么说定了。


罗为辉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