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天网恢恢(1)
作者:罗为辉|发布时间:2024-06-29 15:08:34|字数:5495
杨志远说:“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城市的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智慧和良心’,我想问一问,我们会通的‘良心’何在!智慧何在!”
此时,离国庆又过了一段时间,周至诚书记和朱明华书记早就回到了各自的省份,两位省委书记光临社港,就像是微风拂过水面,波澜不惊。此时已是深秋,枫树湾的枫叶该是红枫似火,正是最佳赏枫之时。会通没有红枫,但路边的树叶悉悉率率,风一起,满地枯枝败叶。
杨志远是在戴逸飞的办公室里说这话的。当天在场的除了戴逸飞,还有市委另一位常委、市纪委书记腾澜。
杨志远这话不是无缘无故,信口开河,是有所指。
八月那场百年难遇的暴雨来临之时,杨志远让邝文韬开戴逸飞的越野车上十八总老街,杨志远当时看着路边排水不畅积水严重的下水道,眉头直皱,觉得这个河东新区排水系统有问题,问题在哪?杨志远调来会通市城市下水道管网的设计图纸,会同专家学者分析论证,大家一致认为设计图纸没有问题,对暴雨有充分的预计,会通今年遭受的这次暴雨,如果是按图纸施工,那肯定没有问题,不会引起内涝。既然设计没有问题,那就只能是淤泥堵塞严重或者是因为河水已经漫过排水口,致使河水倒灌的原因了?再查,也不是!
这一来,更大的问题又出来了,什么原因都不是,岂不是见鬼了?
查不出原因,遇上别人可能会放一放,暂时搁置于一边,但偏生遇上了杨志远这种不怕妖魔鬼怪的人,非要把这个鬼怪揪出来不可。要不然下次再遇上更大的暴雨怎么办?让暴雨成灾?会通城区变成汪洋大海?他杨志远又带领冲锋舟于城区抢险救灾?那迎接他杨志远的就不会是乡亲们送的鲜花了,只怕是乡亲们的唾沫。在城区开车会被积水淹死,走在路上会掉到下水道里冲走,千古奇闻,他这个市长还有何脸面存世。
这时候的问题,就不需要什么专家学者来论证了,现在需要站出来论证的,是市纪委书记腾澜。
市纪委是干嘛的,反腐倡廉,这事不归他杨市长管,他杨市长虽然在本市排名第二,比纪委书记排名高几个名次,但大家都是常委,常委工作都有明确的分工,他杨市长管经济管建设,腾澜书记管纪律管监察,杨市长如果有确凿的证据,可以提请市委常委会对涉嫌的市管干部实行纪律检查,经市委常委会批准,市纪委才会有请涉嫌干部到一处偏僻的地方住免费的宾馆,在规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里学习学习文件,也就是所谓的‘双规’。不能你杨市长以为有什么地方不对,就可以胡乱作为。
得走程序。
但很显然杨志远并不想走这个程序,因为时候不到。因为在他看来下水道之所以排水不畅,是有‘妖魔鬼怪’在作祟,但具体何人是那个鬼,他也说不清楚,也就是说他目前属于猜测,手头上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得有劳腾澜书记去核实。
既然不能摆到桌面,不能上常委会,那就只能私下底找腾澜书记谈谈,他杨市长虽然可以和腾澜谈,但未免有些越俎代庖,因此最好有劳逸飞书记一同出马。
戴逸飞刚才一听杨志远找自己竟然是这么一档子事,直乐,说:“就凭你杨市长见到路边的下水道排水不畅,就因为市里的绕城公路修建不久就坑坑洼洼,你就怀疑这中间有鬼?让市纪委对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有没有搞错?”
杨志远笑,说:“有没有搞错,我不敢保证,但我只想问逸飞书记,你认为这正常?”
戴逸飞点头,说:“这是有些不正常。”
杨志远笑,说:“这不就是了,既然你我都认为这不正常,那查一查,又有何不可以的?一定要让内涝成灾,车毁人亡才去重视,是不是有些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戴逸飞直摇头,说:“市长这是什么?生活中不缺少腐败,而是缺少发现腐败的眼睛?在市长的眼里,我怀疑你是不是看谁都有问题?”
杨志远笑,说:“逸飞书记放心,我看你肯定没问题。”
戴逸飞笑,说:“你怎么说话的。”
杨志远笑,说:“给腾澜书记的电话是你来打呢,还是我来打。”
戴逸飞无奈,说:“好人做到底,我打,你喝茶,静等就是。”
市委没有市政府那么多内设机构,市委虽然也是新建,说是市委大楼,其实就是一个院子围着几栋小楼,市纪委就在其中的一栋小楼之中。戴逸飞的电话一打,市纪委书记腾澜没过多久就到了,一看杨志远也在,腾澜直笑:“书记、市长都在,什么情况?有案子?”
杨志远说:“给腾书记派个活,将市城建投资公司给过一遍,我就不信不能把下水道一下雨就涝,路一过就烂,桥一压就垮的诸多谜团揭开,我倒是要看看这到底是些什么妖魔鬼怪在跟老百姓过不去。”
腾澜是地级市里唯一的一位女纪委书记,女性能胜任纪委书记一职的,一般都比较强势,性格有如男性。腾澜二话不说,笑,说:“行,市城建投也不过是一个副处级单位,杨市长说过一遍,就过一遍,有没有重点?”
杨志远说:“市政工程由谁经手招投标的,谁的嫌疑就最大。不管是城建局还是城建投,查一查就知道。还有市政工程完工以后谁验收?市政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谁在豆腐渣工程上签字验收合格,就查谁!至于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怎么查,那就是腾澜书记的事了。”
腾澜笑,说:“杨市长,我要是把下水道挖出来,验明正身,杨市长不会怪我破坏市政建设吧。”
杨志远笑,说:“腾书记想怎么挖都行,但该把握的还是得把握,只宜悄悄进行,不宜弄得满城风雨,风声鹤唳,而且还不能刑讯逼供。”
腾澜说:“那我只能先让人把施工方控制起来。那些拿工程的老板,平时大吃大喝,咱纪委的粗茶淡饭,他们怎么吃的习惯,只要把图纸往老板们的面前一摆,我可以保证,竹篮倒豆,吐得又干净又快。”
杨志远笑,说:“那我还能说什么,只能是有劳腾澜书记了。”
腾澜原是省纪委下派,先戴逸飞到任。省委派腾澜到会通的目的明确,就是因为省纪委对会通市纪委的工作不满意,提请省委走马换将。但腾澜上任以来,市纪委在查处大案要案上还是没有一丝的建树,不是因为会通的领导干部都是廉洁奉公的典范,而是因为会通的地方保护主义情结严重,于海天主政时就不用说了,戴逸飞主政还是如此,市纪委哪怕是查一个小案,也会遇上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困难重重,苦不堪言。腾澜是两头都不讨好,省纪委对其不满意,群众对其更不满意。直到杨志远到了会通,情况才有所好转。杨志远到会通后,张博曾经给杨志远打过电话,说女同志,不容易,会通的情况复杂,超出大家的想象,志远你得支持纪委的工作。以杨志远的嫉恶如仇的个性,即便是张博不打电话,杨志远也是该支持的支持,何况有了这么一个电话。
春节刚过,市纪委接到举报,市拆迁办的一名副主任,在环线公路的拆迁过程中,与一家被拆迁单位沆瀣一气,采取多报拆迁面积的方式,侵吞国家上百万的拆迁款。市纪委欲对此名副处级干部立案调查,提交常委会讨论,杨志远当即表态予以支持,虽然邱海泉反对,但因为杨志远支持,戴逸飞也对此表示同意,其他人也不好多说什么,邱海泉虽然在政府的工作中可以和杨志远叫板,但在常委会上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边一通过,那边市纪委就对该名副主任实行了“双规”,这一查,市拆迁办一窝端,从主任到普通科员,二十余人无一幸免。腾澜总算扬眉吐气了一番。
这也是杨志远敢于把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交给腾澜办的原因,腾澜这人靠得住,办案其实有办法,不会知法犯法,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点很重要。
市纪委其实不怕办案,市纪委就怕没案可办。如果整天无所事事,如何凸显纪委工作的重要性,纪委在市委的序列中,岂不被边缘化。
腾澜兴致勃勃:“有杨市长的支持,市纪委肯定会把这个案子办得漂漂亮亮。”
杨志远这天下午来到荷塘灾区。
有寻开平坐镇指挥,灾区建设进展迅速,寻开平向杨志远拍胸脯保证,说杨市长你就放心好了,我向你保证在春节到来之时,灾区群众居者有其屋。你去忙你的,这边有我看着,误不了事。
杨志远转了一圈,看来自己真没有看错寻开平,此人现在干劲十足,如寻开平所言,荷塘灾区的重建以目前的进度,春节之前,让所有受灾群众都搬进新居肯定没有问题。还真用不着自己操心。
寻开平陪同杨志远上荷塘堤看了看。
寻开平的担子很重。荷塘的灾后重建,除了让灾区的群众居者有其屋,还有另一项重大的工程,那就是荷塘堤的加固浇筑。
荷塘堤决口此前早已封堵,但只是暂时之举,当时也只是用泥土沙石,暂且将决口堵上。要想从此一劳永逸,得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才行。冬修水利夏修路,此时西临江虽然还没有正式进入枯水期,河床还未完全裸露,但堤下人来车往,同样一派繁忙,荷塘堤全面钢筋水泥浇注的工作已经进入前期准备工作阶段。
前些日子,杨志远眼看着西临江的水在一寸寸消退,河床在一寸寸露出水面。西临江水利建设的最佳周期就要来临。杨志远为此召开了一个市长办公会议。
杨志远决定,先将荷塘乡及其周边那一段几十公里长的土堤改头换面,用钢筋水泥武装到牙齿。因为这一段最重要,靠近市区,富饶,人口众多。以本市目前的财力,不可能将会通所有的河堤水坝都加固浇筑,那就必须突出重点,让重点堤段重点水坝固若金汤,即便是明年水患重来,杨市长也不用再在决口前心力憔悴,歇斯底里,只需带领大家小心固守就是。
事涉二亿的资金,而且临近年底,要用钱的地方很多,财政有些吃紧,杨志远说:“资金吃紧,可以理解,但我们不妨从小处做起,各级领导干部应该以身作则,带头过‘紧日子’过‘苦日子’,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年底了,所有政府部门的新年聚餐一概取消,所有能合并的会议合并召开。我相信,只要我们咬咬牙,挺一挺,困难都只是暂时的。”
对于水利投入这一块,尽管有些困难,但会通在八月份刚吃了那么大一个亏,大家都是心有余悸。如杨志远所言,再大的困难都得克服,哪怕是压缩其他方面的开支,河堤水坝该投入的还是得投入,毕竟是人命关天的事情,这次荷塘决堤,因为杨志远处置果断,没有人员死亡,但下次再来上这么一次倾盆大雨,会通还会不会这么幸运?谁都不敢保证。对于杨志远的提议,大家都没有意见,这次市长办公会议,一团和气,前所未有,包括邱海泉,也是点头同意,投了赞同票,很是少有。
邱海泉除了心有余悸,还另有私心,水利这一块,一直都是由他邱海泉主管,两个亿的投入,怎么着也可以分到一杯羹。
却不曾想杨志远这次另有考虑,荷塘堤的浇筑加固,就不劳邱市长了,荷塘堤的加固属灾后重建的一部分,既然寻市长是灾后重建的第一副总指挥,我看这事就交给寻市长负责了。
邱海泉一听,当即一愣,杨志远这是什么意思,分明就是对自己不放心。但邱海泉明白,如若平时,水利建设由他邱海泉主管,杨志远这么干说不过去,但现在有了这么一个灾后重建领导小组,杨志远让寻开平负责并不为过。邱海泉并不知道寻开平已经坚定不移地站到了杨志远一边,邱海泉之所以对寻开平这段时间和杨志远走得近,没有任何怀疑,一来寻开平一贯是做实事之人,俩人虽为同盟,但寻开平一贯对邱海泉的行径不屑,私底下并无多少交往;二来邱海泉还以为寻开平这段时间累死累活,是因为身背处分,想将功补过。
如果是刘鑫平、舒韶华任这个第一副总指挥,杨志远如果让他们接手,插手自己的事务,邱海泉肯定不会乐意,得争一争,但杨志远让寻开平负责,邱海泉就有些为难了,不同意?反对?寻开平会作何想,如此一来,还会是左膀右臂?杨志远这是要干嘛?离间计?让左膀右臂自相残杀,其在一旁冷眼旁观,渔翁得利。寻开平这人虽然死板了一些,但毕竟是一条战线的人,让一让,很有必要。
邱海泉权衡了一番,一点头,没有提出任何的异议,对杨志远的提议予以支持。
那天,杨志远心情很好,很是满意,说:“邱市长真是大度。”
邱海泉有苦难言,心里骂大度个屁,脸上不得不笑,说:“如此一来,寻市长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寻开平说:“感谢同志们的信赖,让我寻开平有机会为荷塘灾区的乡亲们尽力,将功补过,我寻开平一定尽心尽力,在枯水期结束前,将这一段几十公里长的河堤完工。”
今天杨志远到河堤上一看,只见堤外的护坡已经在用麻石进行堆砌,杨志远点头,说:“不错。进度是其一,工程质量更重要。开平市长,你我终将成为历史的过客,作为会通的市长、副市长,尽管不能青史留名,但肯定可以为子孙留下些什么,比如说一段千年无忧的荷塘堤,就像战国时的都江堰,宋时苏堤,清时左公柳一样,当历史的车轮再往前行一千年,想一想,我们的后人散步在这一段固若金汤的河堤之上,你我今天是不是会因此而心潮澎湃?”
寻开平笑,说:“跟杨市长在一起,我寻开平时时刻刻都是心潮澎湃。我倒是觉得,应该在荷塘堤的这个决口,建一座纪念碑,让我们的子子孙孙记住在这年的8·13日,会通曾经经历过一场怎样的灾难。”
其实,这事杨志远不是没有想过,但真要建这样一座纪念碑,不免会让人产生某种联想,以为这是他杨志远在为自己歌功颂德。杨志远笑,说:“纪念碑就算了,我倒是想在荷塘堤的这个决口之处立一块无字碑,不写一个字,就刻上荷塘堤建成的年月日,打上破折号,而终止的时间就留给我们的后人去填。如若是千年,那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如若是十年二十年,那就是遭人耻笑的耻辱柱。”
寻开平被杨志远勾起万丈豪情,寻开平说:“杨市长,你就这么立,我寻开平有这个信心!”
杨志远说:“好,荷塘堤建成之日,就是这个无字碑落成之时,我来主持。”
寻开平说:“我绝对不会让后人耻笑。”
两人下到堤下。寻开平问:“杨市长那天之所以提议由我负责荷塘堤的河堤工程,是不是对邱市长不放心?”
杨志远笑,反问:“你说呢?”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