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呕心沥血(1)
作者:罗为辉|发布时间:2024-06-29 15:08:34|字数:4961
当晚杨志远从看守所出来,并没有立马回合泰宾馆,而是心有所动,指示邝文韬,去恒星食品总厂。当时已是凌晨一点,秋雨绵绵,邝文韬虽然深感疑惑,但他什么都没说,一打方向盘,直奔恒星食品总厂而去。
11月的会通,夜晚冷风索索,寒意袭人。昔日灯火通明,夜如白昼,繁忙热闹的恒星食品总厂,此时一派萧索,漆黑一片,冷清至极。
倒是门口有些声响,香火点点,原来是一名会通籍死难者的家属于总厂门口自行搭建了灵堂。
杨志远已经看过汇总资料,本次食品安全事故,5名死难者,本省4人,除了会通本地籍一名之外,其他三人分散在本省另外三个地市,外省一人,则在李泽成任省长的那个省份。
杨志远早就知道有死难者的家属在恒星食品总厂门口搭建有灵堂,此时虽然已是夜深人静,但杨志远总觉得有一种良知感,驱使自己必须立马前往总厂门口,对死难者家属进行慰问和安抚,慰藉死难者亲属们那绝望和无助,有如秋夜般冰冷的心灵。
会通籍的这名死难者,为恒星食品安全事故的首名死难者,因为当初不知其李氏杆菌的感染源来自何处,家属自认倒霉,遗体已经火化,亡者已经入土为安。10月底,恒星食品安全事件全面爆发,李氏杆菌源于恒星食品的肉类熟食制品的真相得以大白于天下,此名死难者的家属才大彻大悟,明白家人的死,恒星食品脱不了干系。
尽管郝兵因为对此名死难者的死亡,没有足够重视,掉以轻心,最终不得不因自己的失误而引咎辞职,但此事相隔已有一月,时日相对已久,其时应急处置小组的组长为邱海泉,邱海泉与杨志远在此事上的看法截然不同,为免麻烦,邱海泉指示所有相关人员,对此名死难者的感染源来自恒星熟食,拒不承认。同时要求市区两级法院,对涉及恒星食品的民事诉讼案件概不受理。相对于一级政府,死难者的家属自然成了弱势群体,有冤无处诉,有苦无处言,所有部门对其家属要么就是互相推诿,要不就是避之三舍。家属的愤怒也就可想而知,可怒火冲天,怒发冲冠又能怎么样,只能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怎么办?只能选择极端的方式,在恒星食品的总厂门口,设置灵堂,敲锣打鼓,超度亡灵。
杨志远带着舒韶华、邵武平来到死者的遗像前。看死者遗像的样子,颇为老态,此等年纪的人体弱多病,抵抗力不如年轻人,一旦感染李氏杆菌,如若不及时救治,死亡的概率极大。
杨志远表情凝重,向亡者的遗像三鞠躬。
死者的家属在恒星食品总厂的门前,折腾了近十天。恒星食品的所有人员遵循处置小组的告训,对家属的行为采取三不政策,即不管不问不干涉。死者的家属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方方面面的人士都视若不见。反正恒星食品这段时间已经全面停产,阻挡大门于恒星食品而言除了影响不好,几乎没有任何损失。当然了,恒星食品已经走到如此地步,影响好与不好,已经无关紧要,也不在乎多此一事。而且恒星食品的事情牵扯广,上下都有惊动,各级媒体都不敢擅自采访,死者的家属打电话向多家媒体求助,媒体一听事涉恒星食品,自是不敢擅入雷池。以至于死者家属在恒星食品门口折腾了近十天,就如石沉大海,除了自己一身疲倦,可以说是波澜不惊,没有弄出任何声响。
事经十天,锣鼓早就不如初始时那般喧天,主家出的钱再多,人家也没有了精力,杨志远到来时锣鼓声时断时续,萎靡不振,但让人听着更是揪心。
死者的家属也是精疲力竭。相关各方不闻不问,视若不见,根本就不怕也不把恒星食品厂门前的灵堂当回事,家属闹来闹去,开始还有旁观者,经过了这么多天,现在连旁观者也是寥寥无几。没有旁观者,自然也就了无意思,而且有关部门,一副事不关己,爱闹则闹的冷漠态度,更是让亲属心寒,心灰意冷。
可事已至此,总不能就此偃旗息鼓,灰头灰脸地打道回府,家属本就伤痛欲绝,愁肠寸断,现在再这么一来,自是雪上加霜,情面难堪,一时不知该何去何从。
这天深夜,亡者的家属已是欲哭无泪,一身疲惫地相依相偎地靠在炭火盆边,无言以对,睡眼蒙蒙。
此时听见声响,家属们都惊醒了,起身一看,竟然有人于此夜深人静之时前来给亡者鞠躬吊念,都是一脸的诧异。再一看为首之人,虽然看起来年轻不大,但气宇轩昂,不同凡响,更是倍感奇怪,家属们,你望我,我望你,都是摇头,表示自己对此前来吊念之人不认识。
杨志远走到一位身系白花,头发发白的妇人面前,说:“老人家,让您受累了?”
老妇人为亡者之妻,她有些不知所措,说:“恕我眼拙,我一时真没想起来,你是?”
舒韶华介绍:“这是我市今天新到任的杨志远杨市长。”
老妇人不敢相信,说:“你是新来的市长?”
杨志远说:“是!老人家,我是来给您赔礼道歉的,我们政府对不起您老人家,这天一天比一天冷了,还让您老人家身心疲惫,夜宿街头,此乃我杨志远的失职。”
老妇人泪眼婆娑,这些天所有的委屈都汹涌而出:“杨市长,我家老头子死得冤啊。我们不求另的,就求政府还我们一个公道。”
杨志远点头承诺,说:“省委派我杨志远到会通,就是来给你老人家一个公道的。老人家您放心,今天天亮后,就会有恒星食品的董事与您老人家面对面地交谈,您老人家有什么合理的要求尽可以提出来,恒星食品都会逐一给予答复。逝者已矣,我们现在能做的,除了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置,也只能在经济上给老人家以补偿了。”
有年轻者,可能是老人的子孙辈,脾气应该较为火爆,此时气呼呼地说:“人都死了,要钱有何用?”
杨志远说:“与生命相比,金钱有如草芥,但事已至此,逝者已矣,谁都无力回天,除了深表歉意,给予补偿,作为市长,我也是无力回天。当然如果对恒星食品的赔偿不满意,你们还可以诉诸于法院。”
老人家说:“法院会受理吗,我们走遍了本省的律师事务所,没有一家事务所敢接这个案子。”
杨志远说:“您老放心,从今天开始,会通的市区两级法院都会受理与恒星食品有关的民事诉讼案件。”
年轻者不甘,说:“我们不要钱财,只要政府还我亲人来!”
杨志远一时无语,此要求杨志远还真是爱莫能助,只能一声叹息。
还好老人家通情达理,她叱责次子,说:“不许无理取闹,人家市长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仁至义尽,咱到这里来折腾是为了什么,是因为你爸死得冤屈,咱就是为了讨回一个公道,市长到会通上任伊始,百事需兴,能于深更半夜亲临此处给老头子吊念,很是不易,这十天来,你闹也闹了,吵也吵了,有谁把你当回事,我们家是那种得理不饶人的主吗,不是。”
杨志远汗颜,说老人家如此通情达理,更是让作为市长的我深感惭愧和不安,其实,我情愿您骂我几句,我反而心里好受些。老人家摇摇头,说市长,你能来我已经很满足了。杨志远说老人家,是我们政府做得不对,对此事处置欠妥,我此次前来,不奢求能得到您老人家的原谅,但求您老人家能略感安慰就好。老人家擦了擦眼睛,说正如市长所言的,老头子已经去世了,再怎么闹腾,老头子也不能起死回生,深更半夜,市长还能于百忙之中前来,让我妇道人家感激不尽。
秋雨萧萧,寒意袭人。杨志远看着这个一脸疲倦的老人,就如看到了自己的母亲,杨志远的心忍不住一阵心痛,他回头对邵武平说:“你和文韬先把老妈妈送回去。”
老人的儿子欲言又止,杨志远明白他是有所担心,杨志远说:“夜里寒气逼人,你就忍心看着自己年迈的母亲在寒夜中受凉,老妈妈已经深受失去亲人的煎熬,她岂能再经得起风雨的侵扰,让老妈妈先回家去吧,不然,老妈妈的身体非垮了不可。”
老人家的儿子看着杨志远,许久才说:“杨市长,我就问你一句话:你值得我们相信吗?”
杨志远斩钉截铁,说:“我是一个市长,同时也是一名党员,如果我的话不值得你为之相信,那是我们政府做得不够,这同时也是我们执政党的悲哀,试想我们的群众连市长的话不相信了,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可值得相信的了。我可以负责任地保证,对于恒星食品的安全事故,党和政府肯定会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给你们这些受难者以公平和公道。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杨志远就愧为一市之长,我杨志远就此引咎辞职。”
老人家看着杨志远,什么都没说。走过去,抱起老头子的遗像,轻轻地说:“老头子,外面冷,我们回家!”
杨志远和舒韶华站在秋雨中,看着帕萨特闪着尾灯,远去。杨志远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叹了口气,说:“韶华,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和人民的关系,是鱼水之情,危难时刻,彼此甚至于可以以身家性命相帮,现在生活越来越好,社会越来越富足,可党和人民的关系却越走越远,这是怎么啦,当年的水乳相容,鱼水之情现在怎么就看不到了?是这个社会变了,还是因为你我这些基层的党员做得不够,没有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这个话题有些沉重,舒韶华看着杨志远,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元旦前两天,杨志远接到赵洪福的电话。
赵洪福笑呵呵的:“你这个小杨,搞什么名堂,现在电视新闻里整天都是你和恒星食品的报道,眼花缭乱,动静不小,我不用问,就知道恒星食品安全事故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渐消退,老百姓对恒星食品的信心逐渐增强,看来恒星食品危机已除,正在一步步走出低谷,不错,继续努力。”
杨志远说:“恒星食品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最低谷的时段已经过去,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食品业销售高峰的到来,恒星食品有了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我们一定再接再厉,争取让恒星食品的销售额达到以前的五分之一。”
赵洪福乐呵呵的,说:“稳打稳扎,不好高骛远,想一口气吃成胖子,不错。”
杨志远笑,说:“赵书记,我当然想恒星食品的销售额回复到出事前的水平,但光我想没用,老百姓的消费信心是要一步步地恢复的,急不来,只能脚踏实地。”
赵洪福笑,说:“如此甚好。”
赵洪福给杨志远打电话,不仅仅是因为恒星食品的事,赵洪福说:“小杨同志,元旦回不回省城?”
杨志远知道赵书记此言肯定有着深意,但他一时没想明白赵洪福书记这话是什么意思,他据实回答,说我刚到会通,对会通的情况还不太熟悉,元旦就不回省城了,按赵书记的指示,继续努力。
赵洪福笑,说:“小杨同志这是牵强附会,我说继续努力,不是说让你没日没夜,废寝忘食的地步,该休息的时候就该休息。这样吧,为敦促你小杨同志在元旦时节休养生息,我决定于元旦节亲临会通检查,小杨同志意下如何?”
杨志远知道,赵洪福上任这些年来,别的地市都有光顾,唯会通,从未涉足,赵洪福此言一出,杨志远有些不敢相信:“赵书记,您不会是和我开玩笑吧?”
赵洪福笑:“堂堂省委书记,岂会儿戏。怎么?小杨同志不欢迎?”
杨志远说岂会,肯定是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小杨同志此时此刻已经心潮起伏,欣喜若狂。赵洪福心情不错,说不管是真话假话,本书记都全盘接收,那我们就元旦见。赵洪福还让杨志远通知戴逸飞,由杨志远先行传达赵书记元旦亲临会通的消息,省委办公厅的通知随后就到。
赵洪福这个电话,让杨志远思量了半天,赵书记这个电话看似随意,却颇有深意,值得他杨志远为之思量。为何?因为按照官场惯例,赵洪福书记如果是到会通明察,那就由省委办公厅直接与市委办公厅对接就是,你杨志远元旦节怎么安排那是你杨志远的事情,省委书记光临会通,你杨志远就得唯省委书记是瞻,什么安排都得取消,怎么可能是赵洪福书记亲自给他打电话,探明他杨志远在会通才决定成行。而且,还由自己告知戴逸飞此事,这又说明什么。如果赵书记是暗访,那就更无通知他杨志远的理由,赵书记只需悄悄地来,到了会通,一个电话,他杨志远即便是在省城,也得快马加鞭,赶回会通晋见,根本就不用担心他杨志远在不在会通。赵洪福书记提到省委办公厅会有通知,通知本市,这就是说赵洪福书记这次准备明察,到了明天,赵书记元旦到会通视察的消息,在一定级别的干部中,人人皆知。按说到了省委书记这个层次的领导,即便是明察,其出行都是轻车简行,不喜张扬。周至诚书记是如此,赵洪福书记也是如此,但这次赵洪福书记摆明了就是要大张旗鼓,弄得人尽皆知,赵洪福书记这又是什么意思?杨志远一时还真没想明白。
杨志远从11月5日正式到会通走马上任,至这天,已经整整56天,在这56天的时间里,杨志远废寝忘食,呕心沥血,不惜抛头露面,在电视里为恒星食品呐喊助威,不遗余力。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