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心情愉悦(5)
作者:罗为辉|发布时间:2024-06-29 15:08:34|字数:4785
罗亮没想到汤治烨会发出如此的感慨。他和汤治烨共事的时间不长,一个省长一个常务,在省政府大院自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但因为此前两人的履历不曾有过一丝的交织,彼此都不了解,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的。同僚之间,客气是一种礼貌,同时也是一种距离,并不见得就是好事。现在罗亮听了汤治烨这一席有感而发的话,顿时对汤治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汤治烨这话很对自己的脾性,这涉及到一个执政的理念问题,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执政的过程中,是唯上还是唯下?到群众中去,这句话不能只限于空洞的口号,而是应该付诸实践。行动其实就是最铿锵有力的语言,它远比语言更具力量。罗亮微微一笑,如此看来,自己和汤治烨彼此的性情只怕还真有几分相似之处,属同一类型之人,这个省长看来今后可以多加亲近。
罗亮看着前排的杨志远,心里直乐,在执政理念上,杨志远和他曾经多有探讨,杨志远一直认为政府的职能不是判官,而是服务,其次才是监管,只有坚持到群众去,成为普通大众的一员,才会懂得群众的疾苦,才会真正明白群众需要的是什么。当然了,在现行的政治体制下,决定官员的升迁在上而不在下,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在做群众喜欢的干部之时,怎么处理好与上层领导的关系,同样考验着一个从政者的智慧,在原则性的问题上不退让,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妥协靠拢中庸,就成了一种不错的选择。
在这一点上,罗亮觉得杨志远做得不错,游刃有余。赵洪福书记刚来之时,对朱明华心存戒备,对他罗亮、付国良同样也是保持警惕,杨志远就更不用说了,一来就给了他一个严重警告处分,目的何在,除了杨志远有错在先,赵洪福书记未免没有杀鸡骇猴,警示对手的意思。自己为杨志远愤愤不平,杨志远倒好,无怨无悔,没有任何的闲言碎语在坊间流传,其该干嘛还是干嘛,尽职尽责,社港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赵洪福书记现在对杨志远态度为之一变,朱明华省长的离开是主因,但未免没有对杨志远为人处世的欣赏。现在新省长来了,看得出汤治烨对杨志远也是从心里表示认同,这小子还真是没得说,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成绩实实在在,有目共睹。在领导面前该说就说,该言就言,坦诚直率,同时还有一点小个性,耍点无伤大雅的小聪明,让领导袒露严肃而又活泼的一面,其举止看似天真,又不乏浪漫,这样一来,群众喜欢,领导也满意,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取消农业税,看似简单,对经济强县来说无非就是取舍,但对社港这样曾经的贫困县来说,没有充实的财政收入做后盾,无异于自绝于路。
罗亮上一次到社港还是两年前和付国良一起出席社港首届旅游文化节,那时的社港虽然还是一贫如洗,但罗亮却感觉到社港人在精气神上呈现出一种勃勃生机。因为杨志远,罗亮也就对社港多了一份关注,杨志远在社港取得的成绩他都清清楚楚,也为之欢欣鼓舞。这一次到社港,县委县政府还是与两年前一般无异,甚至于显得有些破旧,但社港的县容县貌却是大不相同,街道整洁,居民安定祥和,人人的脸上充满了喜气。如果每个城市都有一张城市名片的话,那在罗亮看来,笑脸,就是社港的名片。
车队行驶到一个Y字路口,先导车停住,不知该何处何从了。因为今日之行属省长临时起意,并无具体的目的地,在先导车上指路的霍亚军自然不敢贸然作主,停下车来,跑步近前,等待省长的进一步指示。
汤治烨打眼望了前方一眼,笑:“志远同志,何处何从?”
杨志远笑,说:“我的地盘我做主?这话今天只怕不成,得省长作主,因为杨志远同志有话在先,社港欢迎省长随机检查,省长指哪,我们就去哪!”
汤治烨笑,说:“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这几百号人的午餐问题怎么解决?何处方便就餐?这种实际情况还是有必要加以考虑,本省长对这些都不了解,要是省长所指之处,条件并不具备,怎么办?难道让同志们野炊,省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有这么开的?所以这次省长听从志远同志的安排,客随主便,志远同志尽可以放心安排,省长绝对不会怀疑有他。”
汤治烨省长这话意思明确,省长已经对社港充满信心,随后的行程,乐意听从杨志远的安排。作为市长,蔡腾腾总算松了口气,心想这对杨志远来说,是一次绝妙机会,什么样的成绩能让省长看得心花怒放,他杨志远还能不知道。没想到杨志远还是一如当初,说:“省长对午餐之事用不着考虑,几百号人的饮食,一个农民之家尚且不成问题,何况是社港县,鸡鸭鱼肉蔬菜,社港随处都是取之不尽,吃好不敢言,吃饱肯定没问题。所以,在向何处去?这个高瞻远瞩的问题上,还是得麻烦省长指明方向。”
汤治烨‘喔’了一下,笑,说:“志远同志还是如此笃定,看来在何处何从这个问题上,还非省长莫属。”
杨志远笑,说:“就该如此。”
汤治烨笑,说:“那你说说,往左,向何处去?往右,又是何方?都有什么值得省长亲临指导?”
杨志远笑,说:“往左,可通临江,稍稍一拐,则是社港的大龙乡,该乡的枫树湾值得省长亲临指导,枫树湾秋天的红枫给社港旅游带来了滚滚财源,但现在尚在暮春,枫叶新露,与其他春景一般无二。值得省长一看的是枫树湾水电站以及水库养鱼,杨建中厅长研究鱼类的地方就在此地;往右,则可前往社港的三个乡镇,最里面的一个乡为墈头乡,乡名之所以土里土气,听说别扭,说着拗口,是因为该乡以前为本县最穷的乡镇之一,山间地头,只长石头,不长其他,所以乡亲们自古就叫墈头,沿袭下来,就成了乡名。”
汤治烨笑,说:“我听出来了,志远同志这话值得商榷,什么是以前是社港最穷的乡镇,那么现在呢?什么以前的山间地头只长石头,那么现在是不是还长其他?”
杨志远说:“怎么描述?一时还真是没法说清,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能请省长一睹为实。”
正说着,一辆解放牌货车,拉着满满一车辣椒从右边的公路驶来。本地辣椒到夏季才有,汤治烨一看这季节就有辣椒销售,无疑为大棚出品。汤治烨一指货车,说:“志远同志,此辣椒从何处而来,到何处去?”
杨志远回到:“从墈头而来,往超市或者批发市场而去。”
汤治烨问:“看来这就是志远同志在两会上所说‘产供销一条龙’,那好,我们就上墈头乡看看去,看看这个以前社港最穷的乡镇,现在是什么样?”
其实刚才一路之上,大巴车与运辣椒、大蒜、芥蓝、花菜的车辆多有交集,只是因为大家的注意力并不在此,所以熟视无睹。现在省长目的明确,就是要去看墈头的大棚,这时候,车上之人才有了发现,但见往墈头乡的路上,往县城方向运送蔬菜的车辆虽然不能说是络绎不绝,但也是接二连三。大家都是会算计之人,一看此等繁忙的运输景象,这个墈头乡,还会是杨志远所言的社港最穷的乡镇之一?只怕早就脱胎换骨,富甲一方。在座都是省市领导,心里都暗自佩服,杨志远看似随意,却是有心,早有言在先,墈头乡原来为社港最穷的乡镇之一,现在怎么样,各位领导亲自去感受,现在不用看就知道,这个墈头乡肯定是旧貌换新颜,如此一来,杨志远就大大加分了,试想一个原本贫瘠的乡镇,杨志远都能让其焕发生机,给乡亲们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其他条件好的乡镇呢,那就更不用说了,肯定也是蒸蒸日上。这个省农村经济工作会议,至此就成了社港农村经济工作的展示会。先有杨志远的总结报告在先,又有大家亲临其境,感同身受在后,又加上杨志远石破天惊的取消农业税之先举,杨志远即便是想不惊人只怕都不成了。
一进入墈头乡境内,大家的眼前为之一亮,只见满眼所见,到处都是白花花的蔬菜大棚,现在墈头的大棚蔬菜早就不止三千二百亩,考虑到墈头的地薄产粮少,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大,墈头的蔬菜已成品牌,县政府允许墈头乡转产,全力发展大棚蔬菜,去冬油菜籽的种植也把墈头乡置于一边,没有给墈头乡分配任务,现在墈头乡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已近万亩,可以说家家户户都以种植大棚蔬菜为生。
此时,一辆辆手扶拖拉机从田头拉着一车车刚收割下来的蔬菜,突突运往离乡政府不远的分拣基地。此基地占地数十亩,与社港农业科技园里的标准厂房一般无异,蓝砖碧瓦,一栋一栋,既独立又相连,很有规模。谁都没料到会在这山坳之中突然见到这样成规模的标准厂房,大家一时倍感诧异。汤治烨指示:“进去看看。”
分拣基地,前坪停车场很是宽阔,尽管已有上十台货车排列前坪,等待发运,十台大巴依次排列,还是不觉拥挤。
汤治烨说:“这个停车坪有些超前。”
杨志远说现在看是如省长所言,超前了些,但是到了十月,就不一样了。因为到时张溪岭隧道一通车,上十米长的后八轮超长大货车在社港就可畅通无阻,社港的农业经济又会迎来一次新的飞跃,真到那时,这个停车坪就不是大了,而是小了。汤治烨点头,说未雨绸缪,看问题前瞻,不错。
杨志远介绍:此蔬菜分拣基地有数十条的半自动和全自动分拣线,还备有冷库,为县财政投资千万新建,建成后划拨给县农业信息公司无偿使用。为什么由县财政全额拨款,因为县农业信息公司的宗旨就是为农民服务,保本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以销售额为考核目标。如果由农业信息公司自行修建,那么这部分成本无形中就会转嫁到农民的身上,得不偿失。为什么要在此地建这么一个分拣基地,因为墈头乡的大棚蔬菜已经发展成为了富民强乡的特色产业,墈头乡已经成为这一带名副其实的蔬菜集散地。原来农业信息公司,在墈头乡只建有一个蔬菜收购点,从墈头收购来的蔬菜得运送到县城分拣,有点则直接送往超市,由超市自行分拣,随着墈头乡蔬菜交易量的日趋增大,此种初级模式增加成本不说,还无法满足商家的需要,综合上述,在墈头乡建立蔬菜分拣基地,就成了大势所趋,势在必然,于多方有利。此基地既可分拣,还兼顾交易市场之功能,一举多得,运营半年来,成绩不错。
在一栋分拣中心内,拖拉机运送来的辣椒经传送带缓缓移动,传送带旁的女工,纯熟地按大小进行分拣。装袋,装箱,各不相同。
汤治烨问:“志远同志,这又是为何?”
杨志远解释:“装袋的为简易包装,节省成本,省长刚才路上所见,即为此种,直接送往超市和农贸市场,直接上架销售;装纸箱则为精包装,为出口之用,入冷库待发。”
汤治烨仔细一看,还真是,包装箱上用英文标注:中国社港墈头。
汤治烨说:“如此看来,墈头乡的蔬菜已经做成了品牌。”
杨志远说:“正是,墈头的蔬菜现在已经成了质量和品质的保证,是市场上响当当的品牌,省长不知道?”
“都省长了,只管吃,哪还用得着提着菜篮子买菜?”汤治烨笑着看了周边的县长市长一眼,“举举手,在场的有谁现在还提着菜篮子上街买菜?”
现场无一人举手,汤治烨笑,说:“看看,都是拿来主义。”
大家善意地笑。
汤治烨转头问杨志远:“现在看来,墈头乡的地里长的不再是石头,现在长的是钞票,看来墈头乡现在发了,说说,墈头乡全年的蔬菜产值为多少?”
杨志远说:“去年全县大棚蔬菜的销售为三亿,墈头乡独占二亿。”
汤治烨笑:“发了?”
杨志远点头:“以墈头乡不到三万的总人口算,人均年产值达到了六千六百多元,应该是发了。”
汤治烨说:“既然墈头乡都发了,社港是否还有贫困乡?”
杨志远说:“我们的经济发展规划是先穷乡后富乡,均匀发展,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没有什么贫困乡这个概念了。”
汤治烨说:“看来志远同志底气十足。”
杨志远玩笑,说:“没有底气,何来硬气,不然岂敢轻言取消农业税。”
汤治烨心想,随性、大气,无所畏也无所惧,也许这才是真实的杨志远,看来这次省政府把省农村经济工作放在社港召开十分明智,社港的此情此境,对身边这些主管经济的县长市长难道就没有一丝的触动?无动于衷?淡然视之?不可能,真要是如此,那他们的政治素养就很有问题,汤治烨相信,今天的现场会肯定会对大家有所启迪,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春风徐徐,汤治烨的心情更是愉悦,一时畅快无比。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