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思变之力(2)


  杨志远这天接到了临江县委书记刘建喜的电话,俩人就来年开春临社窄轨旅游专列试运营一事,进行了进一步的磋商。
  谈完正事,刘建喜说:“杨书记,你那天在车站的那番即兴讲话真是太精彩太有渲染力了,我县组织正科级干部集体学习了一次,对大家的触动很深,杨书记,你做政治思想工作还真是有一套,我刘建喜和你比起来真是差远了。”
  杨志远开始还没听明白是怎么回事,再一听,明白了,刘建喜是说自己那天冒雪在车站劝阻‘两楼’上访人员一事。
  那天回到县委不久,杨志远就接到孟路军的电话,说杨书记,‘两楼’的上访职工这次没有上车,而是自行解散了。杨志远说,解散了好啊,这就说明我那番话对职工有触动,孟县,让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跟进,趁热打铁,争取早日解决‘两楼’的问题。
  俩人就此谈到了年前访贫问苦的一事。这是一个固定模式,书记县长代表政府走几家特困户,在闪光灯下,送几个红包,形式多于实质。杨志远对此表示反对,说,走几家特困户,无非就是做做样子,于大局无补,全县那么多的困难户,走了几家,大多数人怎么办?人家心里指不定会怎么骂我们,很没意思。孟县,让民政局把全县特困户的摸底汇总表送到我这里,看我能不能想出一个让大多数人受益的办法。
  杨志远和孟路军说完这些就挂了电话,他根本就没想到孟路军会让县电视台在晚上的社港新闻里,把他上午的即兴讲话原封不动地播了出来。杨志远除了看县电视台按他的要求,新设的《关注民生》这个栏目外,杨志远上任以来从不看本县的新闻,也没什么好看的,无非就是这个领导出席这个会那个领导出席那个会,枯燥无味,没有什么可视性。所以他对自己的讲话在当天的新闻里播出,并不了解,直到在这周一的常委例会上,杨志远听常委们反映说杨书记的讲话很有冲击力,荡气回肠,对全县干部的触动很大,杨书记的讲话现在是社港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电视台已经应广大群众的要求,多次重播,这可是社港电视台建台以来,从未有过的情况,开天辟地。杨志远这才知道自己的即兴讲话被孟路军批示播出了。杨志远当时还怪孟路军没有请示汇报,孟路军说这样有教育性有思想性的节目不播,还播什么。事已至此,杨志远只能摇摇头,没什么好说了。
  现在倒好,没想到刘建喜也知道了。刘建喜说:“杨书记,我们临江的情况和社港大同小异,企业都是积重难返,职工的日子都不好过,政府的工作也不好做,两难啊。”
  杨志远说:“刘书记,什么事情都是事在人为,要些东西,该破的还是得破,不破则不立。”
  刘建喜说:“所以,我现在让电视台把杨书记发人深省的讲话在电视台反复播出,让广大的干部职工受受教育,为开春的革新做些准备。”
  这年的春节来得比往年都早,元月24日就过年了。
  杨志远有许多的事情要处理,但他还是抽空上了一趟张溪岭,对张溪岭的交通管制工作进行了一番突击检查,总体情况不错,防撞墩已经在大雪来临之前全部浇筑完毕,尽管刚刚下过一场雪,但新买的铲雪车,已经把张溪岭山中公路上的雪铲得干干净净。杨志远特意让魏迟修在公路上踩了几脚刹车,看轮胎是不是跑偏;在当风口的弯道和桥梁等易结冰处,杨志远都下车加以检查,看路面上是否已经破冰。当然杨志远同时也对山中岗亭交警的生活设施加以检查:看电话空调是不是安装到位;保暖鞋保暖服,电热水壶是不是都有配备;应急用的干粮是不是都有储备。杨志远一趟走下来,已是心中有数。杨志远有信心在张溪岭隧道打通之前,张溪岭盘山公路作为省政府挂牌督办的全省8处交通安全隐患之一。这个困扰本省多年的老大难的安全隐患问题,在经过这样的一番治理之后,肯定将不复存在。
  杨志远这天来到办公室,没想到李东湖已在会客室里等候。杨志远说:“李董来了,正巧,我手头有一事想找李董商量,你不找我,我也会找你了。”
  杨志远指挥张穆雨:“李董喜欢喝茶,给李董沏‘眉儿金’。”
  李东湖笑,说:“我还担心杨书记拒我于千里之外,正自不安呢,看来我这次还真是来对了。”
  杨志远说:“李董是我们社港的明星企业,我对李董的到来自然是热烈欢迎。”
  张穆雨给李东湖沏好茶,知道李东湖此番前来,肯定和杨书记有话要谈,他转身,带上门走了出去。李东湖待张穆雨走后,从包里掏出一张购物卡,放在杨志远的桌上。
  杨志远望着李东湖,说:“李董,说说,这是什么意思?”
  李东湖说:“杨书记,眼看就要过年了,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想了想,就送杨书记一张本公司今年新推出的购物卡,杨书记你尽可以凭卡到大众连锁超市旗下的任何门店进行选购,不限额不限量,没有额度控制。”
  杨志远把玩着这张小小的卡片,点头,说:“不错,这个卡片是个好东西,我很喜欢。”
  李东湖一听杨志远说喜欢,心里顿时一阵狂喜,表面却是不动声色。李东湖说:“杨书记喜欢就好,我就怕杨书记看不上。”
  杨志远说:“我岂会看不上,不过就是少了点,李董能不能这样,这张卡我还你,我换几张别的卡怎么样?”
  李东湖尽管有些莫名其妙,不明白杨志远此举有何用意,但他还是点头,说好啊,只要是本超市的卡,杨书记想怎么换都行。杨志远说李董还是不要答应得这么快。李东湖满不在乎,说只要杨书记发话,我李东湖都照章执行。
  “好,我就喜欢李董这样的爽快人。”杨志远问,“却不知,李董的超市都有哪几种卡?”
  李东湖说:“这个购物卡是可以充值的,你想充值多少就多少,几十元,几百,上千都成。”
  “这就简单了。”杨志远说完,从抽屉里拿出一叠花名册,“我想让李董帮我换成三千来张购物卡,每张充值200元,不知道李董是否愿意。”
  李东湖接过杨志远手中的名册一看,知道自己上当了,杨书记敢情是要自己扶贫。三千乘以二百,那就是六十万多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李东湖有些为难,自是有些后悔刚才把话说得太满,现在还真是不好办,他苦笑,说:“杨书记,不是我不愿意,只是这个数目也太大了一点,我很为难。”
  杨志远说:“你先别忙,我还没说完,这三千多张卡,我不但需要每张卡上充值二百元,而且我还让你把身份证号码输进去,这三千多张卡,每月凭身份证可以在大众连锁超市旗下的任何一家门店领取一百元的米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为其一年,今后是否继续,再视情况而定。”
  李东湖这回不是犹豫,他这回是叫疼了,他说:“杨书记,这可是个无底洞。我们社港的城市人口也不过是二十来万,以社港的生活水准,一百元可以解决一个三口之家的吃饭问题,如此一来,我李东湖岂不是承担了社港5%的城镇居民的吃饭问题,杨书记,我的责任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杨志远说:“说实话,现在社港的商业企业也就你李董的大众连锁超市还有这个实力,而且店面在各乡镇都有,孤寡老人要拿个东西也方便,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就应该承担一些社会责任。”
  李东湖实话实说,说:“杨书记,不是我李东湖不大气,可大众连锁超市每年的利润不到千万,你来上这么一着,几乎就是我全年利润的一半,我实在是有些力不能及。”
  杨志远说:“我就知道你李董会叫疼,也知道你公司的实际情况,但我对你李董这个人和李董的大众连锁超市进行过多次的调研和考察,我相信你李董明年的利润远不止千万。”
  李东湖顿时来了兴致,说:“杨书记,此话怎讲?”
  杨志远说:“首先李董连锁店的经营模式机制灵活,对市场的反映快。二来,李董‘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很对,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农村的购买力虽然不及大城市,但却可以以量取胜,所谓薄利多销。而销量越太,与厂家的议价能力就越强,采购成本就越低,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李东湖点头,继续听杨志远说下去。杨志远继续分析利弊:“刚才说的都是李董的优势,现在我再来说说李董的劣势,李董的劣势就在于所有的门店都是租赁经营,没有产权,门店的租赁占据了公司很大一块的运营成本,而且还不稳定,容易受制于人,而且没有固定资产,银行贷款难,融资困难,这是李董公司发展最致命的短板。我看了看李董的纳税记录,李董这三年的所得税都在250万左右停滞不前,也就是说,李董的大众连锁经过前些年的飞速发展,已经遭遇到了一个瓶颈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李董现在缺钱,李董没有固定资产,融资困难,只能靠自己的盈利去扩展,所以才会停滞不前。李董之所以急着并购‘两楼’,除了‘两楼’的地理位置好,李董想一统江湖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李董这是想增加固定资产,以便能从银行贷款,支持大众连锁的拓展,一举突破现在的发展瓶颈。”
  李东湖由衷佩服,说:“杨书记就是杨书记,看问题总能一针见血。把我的心思也猜得通通透透,说实话,现在商业连锁的市场广阔,但商业行业自古以来就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本省的大型商业企业,现在是无暇顾及农村市场,一旦它们腾出手来,瞄准这一块,而我再不加速发展,迅速占领市场,别说‘农村包围城市’,只怕最终会被‘城市占领农村’。”
  杨志远点头,说:“我就知道你李董能审时度势,心知利弊,就你李董时时都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不小有成绩就沾沾自喜的心性,有你当掌门人,大众连锁超市肯定会有发展。”
  李东湖说:“杨书记,你也别夸我,我李东湖就是一个洗脚上岸的农民,穷小子出身,和你根本没法比。”
  杨志远说:“李董谦虚了不是。你是社港的企业,这几年对社港的贡献很大,且不说税收,就你旗下的门店安排了那么多的下岗职工,我杨志远就该谢谢你。”
  杨志远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名片,说:“找她。前几天我把你的情况都跟她说了,人家已经同意提供低息无抵押借款,具体金额具体情况你和她详谈。”
  李东湖一看,是沿海某财团总裁蒋海燕的名片。李东湖欣喜若狂,说:“杨书记,你可帮我解决大问题了。‘两楼’并购将会耗掉我所有的自有资金,我就得勒紧裤带过日子,如果这个蒋总真愿意借款给我,那我李东湖就可以大踏步向前,拓展周边市场,进军普天。”
  杨志远说:“人家有条件,就是专款专用,所有的借款,李董都只能支付货款和购买商铺,在李董的公司没有归还借款之前,财团会派财务经理进驻大众连锁,不参入公司的决策,但必须与李董一同管理资金进出。我觉得人家这个条件合理,替你答应了。”
  人家不要你的抵押,凭什么把成千上亿的资金给你,这个要求很合理。李东湖也知道,如果没有杨书记在中间牵线,人家根本就不会对他李东湖加以理会。
  杨志远看着李东湖,说:“如果李董对此没意见,你就赶紧上榆江一趟,人家这两天正好在省城。”
  李东湖拱手,说:“杨书记,大恩不言谢。”
  杨志远说:“李董只要把公司经营好,税收节节高,就是对杨志远最大的回报。”
  杨志远把名册交给李东湖:“还有这个,抓紧时间落实,就快过年了,得让社港的特困户在年前吃上几顿肉不是。”
  李东湖点头,说:“我马上就让人去办,争取在三天内办好。只是县屠宰场就得多杀些猪才是,别到时候,我大众连锁超市里没有猪肉可卖。”
  杨志远说:“这不正好,这同样是良性循环,贫困户吃得起肉,你超市就得多收猪,养殖户就能收到现款,县财政就多收几笔屠宰税,多方受益。”
  李东湖看着杨志远,把那张卡仍是递了过来,说:“杨书记,这三千张卡我李东湖照办,这张卡你还是留着,过年了,用得着,我这次是诚心实意,还盼杨书记能收下。”
  “刚才就不是诚心实意了?”杨志远说,“没有必要。”
  李东湖说:“杨书记就不能给个面子。”
  杨志远说:“有些面子得给,有些面子我无论如何都给不了。所谓人在做,天在看,我杨石叔也在天上看着呢。”
  李东湖一鼎,肃然起敬。
  三天后,郭子豪把三千多张购物卡如约送到了杨志远的手里。李东湖呢,上省城榆江找蒋海燕协商借款一事去了。郭子豪喜形于色,说杨书记,一切进展异乎寻常地顺利,双方都已签字,首笔五千万的借款已于今日到账,李董明天就可以和蒋总的财务代表一同到家,知道杨书记交办的事情急,特意让我今天把卡先行送来。李董明天到家再来向杨书记表示感谢。杨志远毫不客气地收了卡,说用不着谢,过年了,大家都忙,你们商业企业更是忙得前胸贴后背,李董五千万到账,那还不是想在年时捞一把,你们忙你们的,忙完这段时间,李董再找我喝茶,汇报战果,我倒是乐意听听。
  三千来张购物卡一到手,杨志远就立马让孟路军安排政府工作人员把卡发到社港全县的特困户手里,杨志远特意交代孟路军,政府有必要随卡附上一封道歉信,告诉父老乡亲,社港就这情况,家穷,也就没有好的福利制度,聊表心意,乡亲们受苦了,别嫌少。
  孟路军说:“杨书记,这已经很不错了,像这种覆盖面如此之广,包含全县特困户的扶助在本县还是第一次。”
  杨志远说:“这是第一次,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孟县,乡亲们穷啊苦啊,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社港早点摘掉国家贫困县的帽子,尽管贫困县可以得到国家的补助,但这样的补助就像一把枷锁,套在我的脖子上,沉甸甸的,让我喘不过气来。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全县干部群众怀有一颗不屈之心和思变之心,我们迟早会把这套在脖子上枷锁拿掉,让我们社港人民挺直腰杆做人,活得有滋有味。”
  杨志远说:“孟县,赶快把卡放下去,至于年前的访贫问苦活动我看就不必再搞了,给人家送几百元钱,在电视台大播特播,没必要,有损人的尊严。”
  张茜子年前随同沈信愈最后一次向杨志远汇报,临社窄轨旅游专列开春试运营的准备情况。张茜子这次除了汇报,还带来了一盆黄灿灿的菊花,一小朵一小朵,或垂丝或含苞,分外妖娆。杨志远点头说不错。
  张茜子把花放到了窗台上,交代张穆雨:“你可得把花给我养好了,我到时可是要检查的。”
  张穆雨说:“凭什么。”
  张茜子一脸坏笑地望着张穆雨,说:“你说呢,难得还得让本小姐亲自动手啊,要不咱商量商量,你去旅游公司,我来给杨书记当秘书,咱俩换换。”
  张穆雨不敢吭声了。杨志远没有说话,只是望着菊花发愣。小师妹的意思杨志远明白,她这是在表示对自己的关心,送一盆花,无非就是希望此花能给他杨志远带来一丝明媚的心情。可小师妹却不会知道,他杨志远现在一看到菊花,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杨石叔一脸快乐地走过菊花盛开的田野的情景。
  这天的杨志远是沉闷的,自始至终,杨志远都是面无表情地听沈信愈和张茜子汇报工作进展,该表扬的表扬,该指正的指正,并无多话。
  张茜子离开的时候,偷偷地问张穆雨:“我怎么感觉今天的杨书记怪怪的。”
  张穆雨悄悄地说:“张茜子,你难道就没有注意,杨书记自始至终都没有笑过,告诉你吧,自从杨书记从杨家坳回来,这十多天里,他就没有笑过。”
  张茜子在那一刻,想起了一句话:因为爱,所以悲伤!这个杨师兄,他的心里会是怎样一个充盈着爱的广袤世界啊,真的很想知道。


罗为辉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