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大智若愚(3)
作者:罗为辉|发布时间:2024-06-29 15:08:34|字数:7420
没几天,关于这次常委会开始有N个版本在本省流传,其中有一个版本传得神乎其神,说是当晚,在讨论合海市市委书记人选的时候,钟涛原本还是准备启用梁大智的,为此周至诚勃然大怒,在常委会上当即拍了桌子,和钟涛大吵了一架,钟涛第一次见周至诚如此愤怒,最终只得妥协,同意罗亮出任合海市市委书记一职。
杨志远一听,就知道这是民间版本,纯属杜撰,民间演义。把周至诚省长说成了鲁智深一样的人物,要真是这样,周至诚也到不了省长这个位置,这有违省长的秉性,省长作事沉稳,考虑问题周全,不会在常委会上如此莽撞。再说了,政治如果通过吵架就可以解决问题,那还要政治家干什么。政治是需要智慧的,当党委和政府的两位首脑出现分歧的时候更是如此,政治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妥协是必然的,双方之间,总要有一方退出,选择妥协,不然就永远都产生不了结果。问题是选择妥协的方式和代价,是不是值得妥协,让对方为之妥协的筹码又是什么,这才会在你来我往中,迂回向前,达成一致,握手言和。
杨志远是省长身边的人,处在权力的中心,尽管当晚不知常委会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总会知道事情的经过。这几天里,各种信息通过各个渠道,汇集到了杨志远这里,杨志远经过综合分析,终于得以还原当晚常委会的现场实情。
杨志远当晚离开常委会现场,走进休息室的时候。钟涛取下眼镜擦了擦镜片,然后把眼镜戴上,轻咳了一声,说:“好了,常委们都到齐了,同志们,今天常委会的议程,议程表早就发到了大家的手里,组织部门的考察定论同志们也都看到了,我相信同志们这段时间对议程中的人选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希望同志们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认真地行使党赋予你们的权力,投好自己手中的这一票。今天之所以在晚上仍需召开常委会,是因为人事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本省的日常工作,人事问题不解决,下面的工作就没法开展,元旦将至,新的一年就要来了,形势迫在眉睫,今天的常委会无论如何得把各项人事议程拿出个结果来,不到目的不罢休。”
这是必须的套话,钟涛说完,停了停,问:“至诚同志,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周至诚笑,说:“同志们,钟涛同志已经说得很实在了,我同意钟涛同志的意见,今天所有的议程都必须拿出结果来,今年的事情没必要拖到明年去,这是对党的事业的负责,也是对下一级党委政府同志们的负责。”
两位主官的调子一定,常委们就知道,今天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出结果,肯定散不了会。
钟涛清了清嗓子,说:“好,现在我们开始进行今天常委会的第一项议程:表决通过合海市市委书记的人选。现在请何亚洲同志就两位候选人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何亚洲是省委组织部长,他按组织程序首先宣读了罗亮和梁大智两个人的简历,罗亮和梁大智的简历早就发下去了,人手一册。常委们谁都不会去细听,自然都是心不在焉的。何亚洲自然对此心知肚明,他的语速很快,用时不到十分钟就把两个人的履历和组织部门对两位同志的评价宣读完毕。此类评价千篇一律,无非就是该同志思想政治素质好、思维层次高、工作能力强,头脑清醒,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和领导工作经验,熟悉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思路清晰,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和能力比较强。唯一不同的是,组织上对梁大智的评价是:梁大智同志沉稳老练,工作中魄力大,勤奋敬业,律己严格。而对罗亮的评价则是:锐意改革,思想解放,敢想敢干,推行力强。
等何亚洲宣读完毕,钟涛笑了笑,说:“下面请同志们就此发表意见。”
常委们都明白,按说此类人选,谁去谁留,早在书记办公会上就有定论。现在把他们拿到常委会上来讨论,是因为书记办公会没有达成一致,才会把两个同等分量的人放在一起讨论。常委们早就知道出现这种情况背后的端倪,一个书记,一个省长,两位主官,得罪谁都不好,自是谁都不会去开口。一时会场一片寂静,鸦雀无声,常委会刚一开场出现了冷场。
杨志远事后分析,周至诚省长对此情况应该早有预料。他喝了口茶,笑了笑,说:“既然同志们都不说话,那我就说几句。罗亮同志是由我提名他作为合海市市委书记的人选的,罗亮同志就任市长以来,合海的工作成绩大家有目共睹,我也就不多说,之所以提名罗亮同志,是有我的考虑,合海市在我省经济布局中十分重要,邹波同志到了人大,我认为合海目前的情况不适宜派外市的同志去,外来的同志毕竟不熟悉合海的情况,需要有一段时期的磨合期。因此我认为由罗亮同志接任最合适,这样可以承前启后,不会因新书记的到来,而打乱合海市已有的经济布局。而且罗亮同志锐意改革,思想解放,敢想敢干,推行力强,很适合合海目前的经济形势,有利于打开合海已经出现的经济停滞不前的工作局面。当然,梁大智同志的工作能力我是认可的,该同志沉稳老练,律己严格,是个不错的同志。”
周至诚一开场就很直率地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钟涛当时应该有些意外。他在肯定罗亮的同时,又对梁大智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这更是让钟涛没有预料,不知道周至诚是何用意。事后看来,周至诚对梁大智进行充分的肯定,这是他布下的一着暗子,奥妙无穷。
钟涛这时自然不会立马进行表决,周至诚把自己的态度亮了出来,态度诚恳,很有说服力,要是自己不开口,亮明自己的态度,此时进行表决,常委们一装傻,不用说罗亮肯定胜出。钟涛知道自己必须说点什么,他笑了笑,说:“至诚同志,罗亮同志年龄方面是不是年轻了些,而且他在市长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时间也不长,是不是有必要再在市长的位置上磨练磨练,为将来委以重任积累经验。”
周至诚笑,说:“我觉得年龄和工作长短都不是问题,问题是罗亮同志适不适合当前合海的工作局面,是不是对合海的工作有利。同志们都知道林原是一个农业大市,把一个农业大市的市委书记调到一个工业大市去当一把手,同志们认为谁更占优势。”
杨志远觉得省长对此应该是早经谋定的,这恰恰是梁大智的弱点,也是其就任合海市市委书记致命的弱点。周至诚此言一出,常委们都情不自禁地点头,钟涛一看,已方已处弱势。有些不好收场了,他有些后悔自己失策,不该把此议题摆在首位,应该摆在最后去讨论。
钟涛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他扫了常委们一眼,常委们都在认认真真地看材料,钟涛明白,常委们这是不好定夺,干脆装傻卖乖。这是首个议题,照这个态势,这个常委会怎么可能开得下去。
钟涛笑了笑,说:“同志们,都发表发表自己的意见。”
还是没有人说话,省委副书记郭建明干脆起身去上了个厕所。按说省委秘书长文坤和副省长马少强是钟涛的左膀右臂,此时该发表看法才是。可两人在常委的序列中排名靠后,排名靠前的常委都不说话,他们自然不能抢着说,除非钟涛直接点名。钟涛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走这一着的,因为这是一步臭棋,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出来。周至诚一看,此时火候已到,他再不开口,钟涛只怕下不了台,直接点名了。周至诚应该是不想让文坤和马少强有说话的机会,他笑了笑,说:“既然同志们都不好定夺,钟涛同志,我看我们是不是把这个议题放到最后去议,先把后面的议题解决了,如何?”
常委们一听,松了口气,纷纷点头,说:“同意至诚同志的意见。”
钟涛知道周至诚这话是给自己解了一围,他笑了笑,说:“好,就按至诚同志的提议办。”
官场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梁大智成为合海市市委书记的人选后,不知为何,钟涛不待常委会确定,就让他直接把林原市市委书记的位置空了出来,拿到这个会上讨论,也许是钟涛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也许是另有所图。这次常委会第二个议程就是林原市市委书记的人选问题。组织部门拟用林原市市长胡捷接任书记一职。不用说这是马少强起了作用,得到钟涛的默许才会被组织部门提出来的。
周至诚待何亚洲介绍完胡捷的基本情况,马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说:“我不同意组织部门的意见。胡捷同志以前是交通厅副厅长下去的,在地市工作的时间太短,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不合适。我坚决不同意。”
周至诚接连几个不同意、不合适,斩钉截铁,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个人选,钟涛在此之前在书记会上和周至诚碰过,周至诚并没有发表不同意见,钟涛这才把胡捷作为候选人拿到常委会上讨论,没想到周至诚阵前反戈,打了钟涛一个措手不及。
杨志远分析,省长其实在书记会就已经布下暗子,早有图谋,他在书记会上默许胡捷作为林原市市委书记的人选,就是要在常委会上给钟涛一个措手不及,让他来不及重新布局。省长不动声色,就是不想让钟涛看清他的真实意图,因为省长的这一步棋十分重要,是事关整个布局至关重要的一着,这一步棋下好了,后面的棋才可以接着走下去,这一着棋没下好,就满盘皆输。所以省长注定不能让胡捷通过,不能让马少强如愿以偿。
周至诚刚一说完,朱明华紧随其后,说:“我同意至诚同志的意见,胡捷同志是不适合担任林原市市委书记一职。”
根据官场顺序,按说,朱明华作为新晋省委常委,排名靠后,得等其他排名靠前的常委发表意见以后再轮到他发言,但朱明华不管不顾,提前开火。杨志远心知,这不是朱副省长不懂官场规矩,只怕是和省长达成了某种默契,需要朱副省长提前表明态度,这样就可以影响后面常委的判断力。
周至诚、朱明华不同意,钟涛自然可以理解,他笑了笑,说:“还有哪位同志有不同意见。”
按顺序,省委副书记郭建明发言,郭建明和钟涛数有间隙,此时,见周至诚、朱明华都极力反对胡捷的提议,他适时地加了一把火,他说,既然至诚同志和明华同志一致反对,而且至诚同志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也觉得胡捷不是林原市市委书记的合适人选。
郭建明说完,是省纪委书记黄凯,黄凯这人铁面无私,是本省有名的包公式人物,对马少强的劣迹,黄凯早有看法,多次向钟涛进言。胡捷属于马少强系,黄凯当即反对,说:“我同意至诚同志的意见。”
十三个常委,头四个就投了反对票,钟涛和马少强都知道,胡捷的此项提议悬了。这时候,一个让钟涛和马少强做梦都没想到会提出反对意见的人物出声了。此人一出声,胡捷的市委书记之梦就彻底泡汤了。榆江市市委书记王文举说,我支持至诚同志的意见,胡捷同志不合适,还需要再锻炼。
且不说钟涛、马少强感到意外,在座的常委都感到奇怪,谁都知道王文举属于骑墙派,不到最后时刻不露底牌,今天一反常态,这般出手,又是为了哪般。杨志远知道,这应该省长提前做了功课,有了宋华强的事情作为契机,省长做通王文举的工作,把握很大。这又是省长走的一着好棋。
连王文举这个骑墙派都倒向了周至诚,胡捷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表决的结果就是:7比2。除了以上五位常委投了反对票外,还有宣传部长、军区司令员投了反对票,投了赞成票的是何亚洲、马少强。其他同志投了弃权票,钟涛书记也在弃权票之列,这应该也是周至诚意料的结果,试想省长、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省城市委书记、常务副省长都已经明确表示胡捷同志不合适,钟涛如果偏要强行通过了话,政治风险太大,一旦胡捷真有问题,钟涛就脱不了干系,用人失策这一条肯定跑不了。既然大势已去,钟涛只能弃权,他自然也不会投反对票,那无异于自抽耳光。钟涛一弃权,剩余其他常委紧跟钟涛,都一一投了弃权票。何亚洲却是不得不投赞成票,因为他是组织部长,干部的考察和提名是组织部门提出来的,他要是反对或者弃权,同样是自抽耳光,不得不为。
胡捷作为候选人没有获得通过,问题就出来了,林原市市委书记的人选就空了出来,除了第一项,其他诸项虽然也有备选人,但说白了就是拉来作陪衬的,分量自然不够,同样没法通过,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林原市市委书记一职由谁去接任?怎么办?周至诚又有了新的提议,提名省财政厅副厅长徐建雄同志出林原市市委书记。
周至诚这么一提,朱明华、王文举马上就同意,一下子就把整个议程打乱了,徐建雄是省财政厅厅长的候选人,周至诚却偏偏提名他为林原市市委书记。钟涛一下子让周至诚搞得很被动。现在三名常委联合提名徐建雄为林原市市委书记,钟涛就犯难了,不同意吧,常委会已经接连否认了两项提议了,再不同意,只怕就说不过去了,传出去,省委颜面扫地。可提名徐建雄为财政厅厅长的候选人是钟涛的意思。钟涛一下子陷入了两难的地步,他可以反对周至诚的提名,仍把徐建雄作为财政厅厅长的候选人,问题是接连否决了三个提议,省委常务会岂不等同儿戏,省委组织部门是干嘛的,省委是干嘛的,前期工作是怎么做的,怎么考察的,没有成熟的方案就拿出来讨论,他这个省委书记也太不称职。如果自己说徐建雄不能胜任市委书记一职,那在后面的财政厅厅长的议题上,周至诚就可以以同样的理由反对,说徐建雄既然不能胜任市委书记一职,那他同样也不能胜任厅长一职,这人的能力有问题。那事情就越议越麻烦,今天就收不了场,钟涛的心里窝了一肚子的火,真恨不得提请休会,以后再议,可自己的开场白已经说的明明白白的,而且明天马上就会有人说,作为省委书记,他在常委会上已经权力失控了。这就更为可怕。钟涛权衡再三,心里窝火,脸上带笑,说:“我同意至诚同志的提议,下面就对此提议进行表决。”
常委们有什么不同意的,省委书记、省长都同意的事情谁也不会去反对。这块蛋糕本来是分给马少强的,马少强的蛋糕分给谁不是分,只要不动自己那一块就行了。常委们一致通过。徐建雄一不留心,成了林原市市委书记。只怕常委会一结束,他自己都会大跌眼镜。那些围在他身边的下属和老板们,又得赶快去另寻门子,向新厅长靠拢了。好在徐建雄也不是一无所获,好歹,从副厅跃上正厅,成为一方诸侯。虽然财政厅的下属、老板向新厅长靠拢去了,他徐建雄并不是孤家寡人一个,自然有林原的下属、老板会千方百计找上门来。
徐建雄去了林原,财政厅厅长的位置就空出来了,这可是一块分量够重的蛋糕,自然引起众人追逐。纷纷改变策略,把原来准备拟任其他位置的候选人搬了过来。反正已有先例,徐建雄可以去林原,其他人也可以上财政厅。
此时大局已定,一切都按周至诚的设想走,周至诚自然坦然自若,喝着茶,吹着茶叶,在一旁静观其变,他知道这块蛋糕,钟涛肯定不会轻易放手。
果不其然,常委们提出的人选,钟涛一口回绝,毫无商量的余地。钟涛现在开始有些后悔听从马少强的唆使,想通过梁大智和罗亮的竞争,来打压周至诚的锐气。梁大智虽然和自己走得近,但马少强的意思很明确,无非就是想让胡捷往上走一步,现在好了,马少强偷鸡不成蚀把米,还把自己搞得很被动。让常委会乱糟糟的,这哪还像个常委会,分明就是个菜市场,传出去,他这个省委书记的脸面何堪。
钟涛正自气恼,没想到,周至诚放下茶杯开口了,说:“既然大家都没有合适的人选,我提一个人,肯定合适。”
钟涛不知道周至诚又有何打算,他生怕周至诚又重新发难,还好,周至诚这次提出的人选,钟涛还真是无话可说,周至诚说:“我提名梁大智同志出任财政厅厅长一职。”
从林原市委书记到财政厅厅长,也是属于平级调动,但谁都知道林原是个穷市,财政厅掌控全省财政,是本省的钱袋子,比林原强上不知有多少倍。梁大智应该高兴万分,对周至诚心存感激才是,要不然,一旦合海市去不成,林原市又回不去,他一下子就被架在了空中,每个位置上都有一个屁股坐着,轮到他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周至诚的这个提议还真让钟涛无话可说,在钟涛的眼里,合海根本就不能和财政厅相提并论,自然得找个自己信任的人来看紧钱袋子最为重要,即便是周至诚不提,钟涛也有把梁大智放到财政厅去的考虑,现在周至诚一经提出,自是最好不过,钟涛当即点头同意了周至诚的提议。常委会于是表决通过了梁大智为财政厅厅长的提议,只待省委组织部的文件一下,梁大智就可以走马上任。
农业厅的厅长由副厅长接任,这事在常委会上一致通过,这块蛋糕是郭建明的,自然毫无悬念可言。这样,就有必要和财政厅一样,把副厅长的人选一并解决。本来这个位置也是有人选的,也许是工作没有做到位,原来的人选在常委会上竟然没有通过。钟涛不想为了一个副厅级,以后再开个常委会议一次,就说:“同志们,看看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提出来议一议。”
常委们当即提出了几个人选,分量都还不够,在没有做好前期工作的情况下,这个时候讲究的就是自身的实力。
周至诚一看接连几个人都没有通过,就说:“我提名杨建中同志。杨建中同志,同志们可能了解不多,他是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所长,多年的正处级干部,几年前就被作为农业厅副厅长的候选人才。这个同志工作踏实,有想法,有激情,群众基础好。农博会大家都知道,但同志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农博会是在杨建中同志的农产品供需见面会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该说杨建中同志对农博会的发展,功不可没。”
周至诚这么一说,钟涛记起来了,自己在杨家坳听说过这个杨建中,当时其也在杨家坳,看样子是个务实的农业专家。一个副厅级,既然常委们提出的人选都不靠谱,杨建中还真是个不错的人选。
这就是官场现实,杨建中有能力是不假,但他没有直达权力中心的人脉,他的能力常委们又有几个清楚,现在周至诚一提出来,常委们也没什么意见。再说此时,夜已深,常委们都没有开始那般亢奋,就想早点散会,不愿为了一个副厅级,无休止地拖下去,周至诚的此提议于是顺利通过。马少强应该是因为胡捷之事对周至诚有着不满,投了弃权票。
这样一来,后面的进程就简单了,罗亮作为合海市市委书记的唯一入选,也就毫无悬念地表决通过。钟涛自自然然地投了赞同票,这应该是对周至诚提议梁大智为财政厅厅长的回报。周至诚绕了这么一大圈,在迂回中,达到了自己目的。
杨志远对此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是什么,这就是官场智慧,这就是大智若愚。
本来常委会到此就可以结束了,可罗亮升任书记,合海市市长的位置就空出来了。这个位置很有吸引力,常委们纷纷提出人选,这个位置属于政府序列,周至诚又有在合海实行产业转型和产业布局的打算,这个人选,如果周至诚坚决不同意,那么谁都没办法,周至诚的意见就显得至关重要。
周至诚权衡再三,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他认可了省纪委书记黄凯的提名人选,同意合海市副市长梅雪迎为合海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提交合海市人大通过。
梅雪迎为女性,在合海的几位副市长中排名第二,位列常务副市长之后。后来杨志远才明白,这是周至诚省长下得又一着先手,又一次显示出周至诚超强的政治智慧。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