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渔翁得利(3)
作者:罗为辉|发布时间:2024-06-29 15:08:34|字数:4358
新营县委书记洪国烽从中央党校学成回来。周一,他准时出现在县委的办公室里。感觉办公室有了个变化,办公桌上一朵非常雅致的菊花飘在一个透明的精致茶壶里,他有些奇怪,问自己的秘书:“怎么回事,这才出去几个月,新营县怎么开始流行这个了?”
秘书说:“洪书记,你可能不知道,这可是我们新营现在最流行的养生茶,枸杞菊花茶。”
洪国烽说:“有些意思,看倒是蛮好看的。”
洪国烽喝了一口,点点头,说:“还别说,口感不错。”这时,他注意到茶壶上的那几行字,仔细看了一下,有些不解地问:“杨家湖农业科技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杨家坳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一家公司,我怎么不知道?”
秘书说:“洪书记,这是一家刚成立不到半年的公司,应该是你到北京后成立的,所以你不知道。听说是杨家坳一个从北京回来的叫杨志远的人创立的。”
洪国烽眉头一跳,惊呼道:“什么!杨志远!我们新营的!”
秘书看洪国烽的表情有些奇怪,忙问:“洪书记,你认识这个杨志远?”
洪国烽答非所问:“这个茶壶是怎么来的?”
秘书‘哦’了一声,说:“这是向县长拿来的,向县长好象和这个杨志远挺熟。”
洪国烽说:“是吗,那你和小余联系一下,看向县长现在有没有空,如果有空,让向县长到我这来一下。”
秘书说:“好,我这就去跟小余联系。”转身走到了外间。回想到书记刚才听到‘杨志远’三个字那震惊的表情,应该不是无缘无故,只怕有着自己琢磨不透的原因。
洪国烽坐在转椅上,一下子陷入了深思。
连杨志远自己都不会想到,他回农村这事所产生的影响已经不再局限于他就读的那所大学,早就开始在北京的各个角落发酵。一个北京名牌大学的学生,院学生会主席,放弃一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而回农村当农民,这在九十年代是何等的不可想象,引起反响势在必然。洪国烽这次在中央党校学习,党校讲师就把杨志远事件作为一个事例在他们这一期县委书记培训班上提了出来,让洪国烽他们这些县委书记就此事件展开讨论,杨志远这样做值还是不值?如果是你,你会不会这么做?如果这个杨志远在各位书记的治下,各位书记准备怎么用这个人?
说实话,洪国烽初听这个事情,和其他的县委书记一样,除了震惊还是震惊,这个杨志远是不是疯了,那么好的一个政治平台,不出几年,凭他的政治智慧,混个县、处级,那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哪像他们,混了大半辈子,头发发白,才到了县委书记这个位置。当农民,不是鸡司令就是鸭司令,为了啥。如果是自己,洪国烽可以很肯定地回答,他绝不会这么做。这一点,那些县委书记们和他一样,很佩服这个年轻人的勇气。至于怎么用,大多书记的意思是直接调到自己的身边给自己当秘书。洪国烽却不是这么想,人家要是看上一个秘书的位置,他会回农村去?呆在北京发展不比当秘书好。洪国烽当时的回答是,如果这个杨志远真的有能力,就主动让贤,干脆让他来当县委书记,带领一县乡亲致富。洪国烽的话引起大家善意的笑,与自己同住一室的室友还和他开玩笑,说:“要是这个杨志远真是新营县人,岂不发了,不费吹灰之力得一县委书记的官帽,岂不快哉。”
洪国烽当时想哪有这么巧的事,没想这个杨志远还真是新营人,还倒腾了个什么农业科技公司,还把广告做到自己的办公桌上来了,乖乖了不得。洪国烽摇摇头,知道自己说主动让贤其实也就那么一说,这县委书记可不是自己想让就能让的,这个职务,得经市委常委会通过,报省委同意方可生效。
向晚成进屋,见洪国烽抱着那个茶壶发愣,还以为洪国烽在研究茶壶,就笑,说:“洪书记你可回来了,怎么样,这趟学习收获肯定不小。”
向晚成这话是有所指。
官场中人都知道,去党校学习,一般两种情况,要不就是有问题,把其调离现有的岗位,以方便纪委调查;要不就是升职的前奏,一等学习结束,就官升一级。洪国烽自然是属于后者,北京学习半年,县委书记的职位一直给他留着,属带职进修。早在洪国烽进京之前就有传闻,他将升任林原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这次中央党校学习,本市就其一人参加,胜算更多一成。
洪国烽和向晚成搭班子三年有余。当年洪国烽和上任县长不对付,在新营是公开的‘秘密’。上任县长一心想要把洪国烽挤走,一个周末上省城找某位上层人物活动,也许事情办得顺利,本人又喝了点酒,人一兴奋,就有些得意忘形。他和司机互换位置,自当司机,结果在回来的路上出了车祸,把自己撞成了植物人,至今还躺在医院里,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向晚成那时刚任常务副县长一年,本来还不够资格接任县长位置,亏得洪国烽力荐,市委不想再闹出两位主官不和的闹剧,勉强同意让向晚成接任。还别说,洪国烽这次看人没走眼,向晚成这人有个性,但懂官场规矩,做事情不越位,该担的担子他担,不该他管的事他绝不管,做重要的决定前,都会和洪国烽商量通气。这几年,二人配合默契,关系融洽,开创了新营少有的和谐局面。洪国烽这次之所以有机会升任副市长,应该说这方面占了很大的积分,要不然凭新营经济全市排名靠后的严峻形势,凭什么把这么大一个馅饼抛给他。
洪国烽也不隐瞒,说:“我回来的时候经过市里,市委梁大智书记和组织部邓武部长分别和我谈了话。在今年的人大会上,我将作为副市长的候选人之一,提交人大会讨论。你也知道副市长是差额选举,咱新营在全市经济排名靠后,那些老大哥肯定不服气,就怕到时出现意外。”
向晚成说:“不会吧,你是省里、市里确定的人选,能有什么意外,老大哥们即便不服气,却也不能拿政治开玩笑。”
洪国烽说:“这可难说,到时人家投弃权票,咱的票数不过半,那不死得更难看。邓部长的意思是让我们做做工作。”
向晚成也是人大代表,不解地问:“做工作?什么意思?难不成要我们贿选?”
洪国烽笑,说:“你想哪去了,邓部长那么有政治觉悟的人,怎么会要我们去做那种没有智慧的事情。邓部长的意思是让我们利用舆论,在两会期间为我们新营造造势。”
向晚成拍拍脑袋,说:“邓部长这是让我们耍阳谋,不是玩什么阴谋。”
洪国烽说:“就是这么个意思。”
向晚成说:“国烽书记,你要这么说,我倒有个事情想跟你商量。”
洪国烽问:“什么事?”
向晚成说:“我认为我们新营经济之所以落后,上不去,跟我们干部的作风和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我的想法是在我们新营县开展一次竞聘上岗的活动,让能者上,庸者下,给我们的干部打一针强心针,让每个人时时刻刻都有危机感。”
洪国烽深思了一下,说:“这个想法是不错,咱市还真没有哪一级组织部门这么干过,这对组织工作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不过真要照你这么干,是不是动静太大?你看是不是可以这样,别一下闹腾得太大,先拿几个局级岗位进行试点,再慢慢的推进。”
向晚成说:“邓武部长是组织部门的元老,你可以让他给我们参考参考,看我们的方案是不是具有可行性。要我看,邓部长不是要我们玩阳谋么,我看这就是一次实实在在的阳谋。”
洪国烽动了心思,说:“这事情非同小可,我们还得仔细揣摩揣摩,先让组织部门拿出一个方案,我们常委会讨论研究后,报上级组织部门备案。”
向晚成说:“行,先这么办。”
向晚成见事情谈得差不多了,起身,准备离开。洪国烽摆摆手,说:“别急,我还有其他的事情要谈。”向晚成一听,又坐了下来。伸手拿过茶壶,说:“我说起我们下面的那些官僚我就上火,别急,我得喝口菊花茶清清火。”
洪国烽笑,说:“我怎么听说你和这个‘杨家湖农业科技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的老板打得火热,还把广告做到县委常委会上去了,你以前不是一直反对官员和私企搞在一块的么,怎么,我上了一趟北京你就改秉性了?”
向晚成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说:“你不知道,这小子可真是个人才,就大半年的时间,你看他就把杨家坳那个穷山村弄了个天翻地覆,我想改革机关工作作风,竞聘上岗也是受了他的启示,这些天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杨家坳因为换了个当家人,变化就这样大,我现在终于想明白了,就是一个字:人。”
洪国烽没到杨家坳去看过,自然不会发表什么意见,看向晚成对杨志远如此认同,他说:“晚成县长,那个杨志远真的有这么大的能力?你是不是有点夸大其词了?”
向晚成摇摇头,说:“这你真得去看看,杨志远真是个人才。”
洪国烽笑,说:“你可别说的那么肯定,我可在中央党校说了狠话的,说如果杨志远真是个人才,我就主动让贤。”
向晚成听洪国烽说了事情的经过,笑,说:“你这话可真是说大了,只怕你还真的让贤。”
洪国烽笑:“我哪知道他杨志远偏巧就是我们新营的弟子,没办法,既然话说大了,同僚们想笑话我就让他笑话去。”
向晚成说:“这杨志远不但是人才,依我看还是个帅才,你看他把杨家坳那些人指挥的服服帖帖的,真要是从政,成就肯定小不了。”
洪国烽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个杨志远在学校就是院学生会主席,他们那个学院的口号就是,培养领袖,那些个学生哪个不是牛气冲天的,他杨志远能成了他们的学生领袖,岂会简单。”
向晚成这倒是第一次知道杨志远还有这么个经历,也明白杨志远肯定不会在他面前提这等事情,真说,那就有了炫耀的意思,反而会让别人看轻。向晚成说:“我说这小子怎么有一种天然的领袖气质,原来是在学校操练出来的,怪不得。”
洪国烽说:“哪天你和我到实地看看,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你看是不是可以在杨家坳这事情上做些文章。”
向晚成说:“这我可不敢打包票,不知道杨志远会不会同意。”
洪国烽笑:“这你大可放心,现在他都把广告做到县委、县政府了,他难道就不想把广告做到全市?”
向晚成一想,也是。这对杨志远来说,未必不是一种诱惑。他说:“有可能,杨志远现在就是在想着法子扩大知名度,你知道,他明年准备把产值做到多少吗?”
洪国烽哪里会知道,心想山坳里的一个小公司,能有多大产值,撑死几百万,他轻描淡写地问:“多少?”
向晚成伸出三根手指。
洪国烽猜:“三百万。”
向晚成摇摇头,洪国烽有些迟疑,说:“你不会告诉我是三千万吧?”
向晚成点了点头,说:“正是。”
洪国烽这下真被震住了,说:“三千万,怎么可能?”
向晚成说:“我这还是保守的估计,到时只怕还不止这个数。”
洪国烽连连说:“不会吧,就杨家坳那地方,要什么没什么!三千万,我的乖乖的,怎么可能!那会有多少利润!真要是这样,明年这个时候,他杨家坳还不成了我们新营的首富村。只怕放到全市,也有的一比。”
洪国烽一摆手,说:“晚成,也别挑什么日子了,干脆明天,你和我就去杨家坳村实地考察。”
向晚成一笑,看样子,洪国烽是有些急不可待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