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大势已去


  何进见耿福林坐在小马扎上背对着自己,头也没转,就连那秘书小马也坐在沙发上假装看书,简直把自个儿当了透明人儿,心火陡然高涨,紧走几步,一把夺过耿福林的电话,冷笑道:“耿主任,跟谁通风报信呢,说吧,姓薛的藏哪儿了,我劝你还是自己招了吧,若是搜出来,嘿嘿……”
  “何进,你这是在跟我说话!谁给你的权力,敢把一县革委副主任当罪犯审问?我看你是要造反!”耿福林一掌拍在桌子上老脸陡黑,沉声斥道:“快把电话给我,我正跟领导汇报工作,耽误了,领导怪罪下来,你付不起这个责任。”
  何进这会儿哪里还把耿福林放在眼里,冷笑道:“还领导,还汇报工作,我看你是在通风报信,我倒要看看是跟哪个反革命份子在密谋。”
  说完,何进大咧咧地对着话筒说起话来:“喂,对面的,我不管你是谁,我也不想知道你们刚才说了些什么,明天上午八点半,自觉到县公安局报到,别等老子上门抓你。”
  在何进简单的大脑想来,耿福林哪里是在和领导通话,一准儿是在给徐队长等心腹报信,安排逃跑线路,这不,恰好就被自己堵住了口子,来了个一网成擒。
  “你这个同志是怎么说话呢,好吧,按你的要求办,看来我得先地做个自我介绍。本人男,五十八岁,执政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至于姓名你自己去查,另外,你们承天县太远,要逮捕我,还是你亲自带队上门,我在家等你。”振华同志是真被何进那自顾自猖狂的话语给激怒了,说话竟难得用上了讽刺。
  想来也是,何曾有党员、干部敢在振华同志面前这般说话。何况,振华同志还兼着中央党校校长的职务,总揽党风党气,最见不得这种颐指气使、脱离群众的干部。且就凭何进方才的恶声恶气,振华同志就能猜到这是个怎样的干部,何止是脱离群众,简直就是土匪恶霸。
  听筒里那苍老沉郁的男声,几乎是裹着浓浓气势扑面而来,何进听得浑身一个激灵。他可是知道耿福林家的电话,这几天,经常和京城联系,万万没想到竟然是政治局委员、政组部部长。政治局委员、政组部长那是何等人物,在何进看来,就是伫立在云端的神祗啊!
  要说何进并未站在振华同志当面,且振华同志也没喝骂,说粗话,然而何进却是毫不怀疑电话那头那人自报的身份。因为那人说话的口气竟比他见过的省里大官还要强烈,那种强烈,何进也不知道怎么形容,或许,或许这就是官威吧。
  “噢,不不不,首长,您好您好,您误会了,我是在和我对面的同志们讲话,他们抓到一个盗窃犯,在向我请示,我在安排下面的工作任务,怪我声音太大,让首长误以为在跟您讲话了,对不起,对不起……”何进的猪脑袋惶急中竟然也生出了小聪明,让他找出个相当蹩脚的借口,好歹把谎圆上了。
  “你是谁,我和福林同志正说话,电话怎么突然到了你的手里,你给我说说。”
  “我,我,我是县里维护治安的同志,听,听说耿主任家的房子漏雨,领着同志们给主任家修……修屋顶的……”何进边说,边冲身边的老虎皮打着手势。
  有机灵的会意,立时喧腾开了,叽喳着“小王扶好梯子”,后面立时有人明白过来,于是跟着“老李把瓦扔几块上来”、“大赵小心让让,小心灰”全出来了,活脱一个施工现场。
  这会儿,何进几乎都要忍不住赞美自己,老子怎么就这么聪明,想出这等完美无缺的说词。
  这点小伎俩自然瞒不过振华同志,可振华同志总不能和何进这等浑人较真,没得自降低身份,二话不说,便把电话挂了。振华同志虽然一句指示没下,他相信这个电话,就算亮明了自己的态度,若是地方上的人够聪明,就该知道有些事儿是做不得的。
  听筒中传来嘟嘟的忙音,何进知道那边断了线,一把把电话拍飞,冲满屋子的老虎皮吼道:“给老子搜!”
  “老子看谁敢!”耿福林大喝一声,脸色已经紫青一片。他万万没想到何进竟然张狂至斯,和振华首长都通过话了,还敢玩儿愣的,更何况他耿福林可是堂堂一县首脑,这被公安局长搜屋子,是完全拿他当犯人待啊。
  “怎么,你要阻挠办案。”何进不阴不阳地说道。虽然方才受了点惊吓,可郭民家下的死命令,他无论如何得执行,在他心里,政组部再大,也不如郭主任大。
  “你他妈的办得什么案,当老子这里是烂茶馆儿,说搜就搜,谁给你的权力!”耿福林简直被气疯了,连官员体统都不要了,张嘴就骂。
  耿福林话音刚落,门外便传来一道阴柔的男声:“清者自清,搜一搜有什么打紧?”
  忽然,众老虎皮纷纷避道,郭民家大步走了进来。
  郭民家不理耿福林,扭头问何进:“人抓住了么?”
  “主任英明,您放心,一准儿没跑,已经确定那小子就在这儿了。先前,那小子在楼梯道里耍簧,想制造已经趁乱逃脱的假象,可惜我已经布下天罗地网,看得死死地,立时就识破了他的奸计。再说,四面都封死了,我料定他没地儿逃,一准儿就在这屋里。这会儿,耿主任又拦着不让搜,这不是欲盖弥彰嘛。”眼见薛向就要引颈就戮,何进欢喜得拽起了文。
  “郭主任,你这是什么意思,搜我的屋子,只怕你还没这权力吧,要搜可以,拿地委王主任的搜查令。”耿福林乃是承天县的二把手,是地管干部,自然不是郭民家就可以下令处置地。而耿福林口中的王主任,正是荆口地区监察委员会主任(这会儿还没纪委呢),就相当于后世的纪委书记。
  郭民家坚信薛向已是瓮中之鳖,再听方才何进的报告,心中已信了九成九,料定薛向必藏在这屋中。
  郭民家丢个眼神儿过去,何进一声吆喝,一堆老虎皮立时四散而入,翻箱倒柜地寻了起来。这会儿,耿福林反而不阻止了,坐回了沙发,翘起二郎腿开始喝茶。
  郭民家看得眉头微皱,未几,便有老虎皮返回报告没有搜到人。耿福林的房子本就不大,二三十老虎皮片刻功夫就搜了个底朝天,又过半支烟的功夫,所有人都来报没搜着人,郭民家和何进呆住了。
  “郭主任,今天的事儿,我会写成报告,报告给地革委,希望你好自为之。”耿福林先前地推三阻四,等得就是这个时候杀郭民家个回马枪。
  “耿主任,你别欺人太甚,我敢打赌姓薛的就在这屋子待过。要不你厨房里怎么摆着两个没洗的碗,还有你的老婆孩子为什么突然回了娘家,一住就是好几天,你怎么解释?”何进几十年警察,到底不是白干的,立时发现了破绽。
  “我用的着和你解释么!”
  耿福林一句轻飘飘的话,噎得何进直翻白眼,却又毫无办法。耿福林说得没错,他确实用不着和谁解释,只要没在他家搜着薛向,他就有一百个理由向地委汇报,相信赵国栋会给何进个解释的。
  “你……”
  何进还待再辩解,被郭民家挥手打断。
  郭民家深知这会儿不是和耿福林争辩的时候,他此次冒天下之大不韪,不经请示批准,就搜耿福林家,就是做着最后一搏的打算。报纸上这些天的变化,郭民家都看在眼里,深深对薛向背后强大力量震撼之余,自然也嗅出风向隐约已有不对。
  眼下,郭民家唯一的希望就是抓住薛向,取回他手中的笔记本,或者有可能,再制造个追捕事故,将之灭口。其余的什么组织纪律、党性原则,已经全不在他眼里。若是此次,叫薛向逃脱,郭民家知道自己恐怕就再也没机会去讲什么组织纪律,守党性原则了。
  郭民家一言不发,心中不住地祈祷,希望外围守卫的民兵会传来好消息。
  可惜,老天爷这回似乎听不见他的祈祷了,不再眷顾他。
  就在满屋子鸦雀无声之际,又有人冲了进来:“局长,姓薛的怕是从三楼跑啦!”
  ……
  却说薛向制造完混乱,翻身上了楼梯,几个大步,就上了三楼,这会儿大院里灯光晃照得恍如白昼,三楼的家家户户却紧闭房门,关窗息灯,似乎一点也不想和外边的热闹扯上关系。
  薛向伏低身子,快步急行,他知道自己制造的混乱,阻不了多久,必须尽快脱身。早在楼梯道上,他便想出了脱身之策,无他,跳楼尔。想来也是,这会儿大院里都被封死了,不跳楼也没别的出路。
  要说这会儿的家属大楼都不高,三层也不过十一二米,当然,即使薛向身手过人,却也不是能像蜘蛛侠那般,稀里糊涂就往下蹦的,必须得有策略。


第一百零一章 胡黎明的心病
  这不,薛向的主意就打到了楼梯道的晾衣绳上了,他一边向楼尾弓腰蹿行,一边挥手扯断一根根绳子,在手里不住地打着结,也不管身后掉了一地的衣服。
  薛向刚把绳子绕在过道尾处的立柱上拴住,便听见身后急速地脚步声,和呼喊声,追兵近了。咣,几只手电筒亮了,耀眼的灯光直直打在薛向的身上。
  “姓薛的,你跑不了了,给老子站住”那人说着,手就往腰间探去,似乎要掏家伙。
  “五百块钱,你狗日的这下没地儿跑了吧,大伙儿追啊,谁逮住了就是谁的。”这位已经激动地忘了薛向姓什名说,只知道追的这人就等于五百块钱。
  “……”
  薛向却不搭话,纵身就跳了下去,眨眼的功夫,薛向就到了半空,忽然他手中的绳子陡然绷紧,立时一股剧痛传来。薛向丝毫不为剧痛所扰,却是头清脑明,双脚猛地朝墙上一蹬,落地山凹,立时一个前滚翻,就滚到了花坛边上,接着,便弹身就跳了起来,一个加速,就到了院墙边,飞腿蹬在墙面上,身形陡然一高,双手暴涨而出,抓住墙头,一个大回环就翻了过去。
  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一点生息也无,满院子的灯光,几乎都来不及朝这边晃动,人就翻过墙去,如果非要有什么声音的话,那就是薛向怀里揣着的小白虎,不住地低声咆哮,可惜那声音实在太低,又被军大衣捂住,就薛向能听见。
  薛向刚跃过墙头,三楼上一梭子子弹射了过来,噼里啪啦,打得墙上满是弹孔,却没伤着薛向一根头发。枪响声提醒了满院子的老虎皮,也惊动了整个楼层。此地可是县革委家属大院,住的都不是一般二般的人物,先前来了军车,再加上天也晚了,没人愿意生事儿,就各自紧闭了门户。可这会儿,居然响了枪,立时各家齐齐拉亮了灯泡,涌出门来,七大姑八大姨,围着一群老虎皮,吵成了一锅粥。
  却说薛向翻过院墙,刚奔过拐角,就见一辆军用吉普急速奔来,探照灯开得晃眼,薛向冷笑一声,还真有不怕死的,迈开腿就对冲了过去,他打算夺了这辆车跑路。
  一人一车眼看就要撞上了,薛向正待出手,那吉普的车门突然打开了,从窗外探出个头来:“薛老弟上车。”说话间,车身急摆,打了个拐弯儿,车门对着了薛向。
  “徐队长!”薛向又惊又喜,一弹腿,就跨上车来,把门拍死。
  徐队长扭头笑笑,急打方向盘,油门儿一踩到底,车身猛地向前飙射而去。
  徐队长接过薛向丢来的烟,叼上,“薛老弟,你可真不够意思啊,瞒得我好苦啊。”
  薛向知道徐队长这不过是客气话,那种情况下,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危险,自然不会当真,但依旧抱拳笑笑:“怪我,怪我。”又问:“徐老哥怎么这么巧就撞上我了?”
  徐队长笑笑:“薛老弟这话就小看老哥我了,我在武装部这些年又不是白混的,郭民家想背着老子玩儿阴的,这不,他刚一动,老子就收到消息,知道你老弟暴露了,就开车在外边守着呢,里面有我的人,那几声枪响,就是给老哥我发信号呢。听见枪响,这才守着你老弟,要不咋能这么巧。”
  薛向恍然大悟,难怪自己已经翻过了墙头,那边还打枪呢。现在想来,自己结识的几人,人人都有后手,还真没一个简单的。
  车又行出一段路程,徐队长又问:“过二道庙了,再有几分钟,就该出城了,薛老弟,想好去哪儿没,回京,还是到哪儿寻个地儿,继续猫着,老哥我保准一送到底。”
  徐队长虽然看不出报上的博弈,却是知道耿福林都舍得下注,自己有何不敢搏的!
  “去省城!”
  “薛老弟,那地儿可危险,我劝……”
  “正是危险,我才去。”
  “你这是?”徐队长皱了眉毛,拧过头来。
  薛向笑笑,轻声道:“自首!”
  ……
  胡黎明这几天过的很颓废,几乎是醒了吃,吃了睡,睡了再醒,就这么玩儿循环。就连新进家门没半个月的电视机,也再难让他提起兴趣。本来前个把星期,胡黎明不是这样的,而是整天对着一堆报纸如癫似狂,精神亢奋得宛若神经病,整宿整宿不睡,念来叨去,弄得胡夫人和女儿胡明明几乎要叫医生。哪知道没亢奋两天,胡黎明彻底懒散下来,整个人就好似和床合二为一了。
  可谁又知道胡黎明心中的烦恼呢,好容易搭出一架天梯,转瞬这梯子就塌了,换谁谁都郁闷。本来,胡黎明半个月前,还去京城拜会过薛向家人,高官将军也见了不少,最让他得意的是,竟是能登上政组部副部长的大门,还与之亲切交谈,在部长家吃了饭,这该是多么美妙的奇幻之旅。
  哪想到,刚回家,就爆出靠山屯大发展的消息,胡黎明正想着怎么替薛向出力鼓吹,转眼薛向成了逃犯。本来以为,这回薛向犯下的是天条,必死无疑,哪知道薛向竟然使出惊天手段,在报上开始了论战。这让胡黎明沉下的心又跳了起来,那几日如癫似狂,就是在研究每一份报纸,每一篇论文,每一个论点,希望能找出薛向胜利的可能。
  眼见着,有了持中之论,有了力挺之说,胜利就在前方,黑夜已现曙光,忽然,又没了薛向的消息,一连五天,再没了薛向的文章。后来,几经辗转打听,得知政组部的副部长许子干居然被停职了,中宣传部的安在海被撤职了,这二位可都是他在京城见过的,都是顶儿尖儿的大员,他们都倒了,薛向还有希望么。
  是以,胡大主任彻底颓废了,广播不听了,电视不看了,报纸送来,就被垫了桌子,当桌布,连班也不去上了,反正他是一把手,职务也早超出了定时坐班的限制,每天就是不断地睡,睡,睡。
  这天中午,胡黎明又睡到自然醒,饿得胃有些抽筋,挣扎着爬起身来,到了厨房,寻了几根油条,就转了出来,打算吃完再睡。
  忽然,叮咚一声,门开了,胡夫人提着菜篮和刚放学的闺女胡明明一起回来了。母女看着胡黎明蓬头乱发,拿着根油条往嘴里猛塞了模样,齐齐心中一惨。
  胡夫人放下菜篮,就到了沙发边上,拉着胡黎明的手就劝了起来。她一个女流,不关心政治,胡黎明也从不和她谈工作,她自然不知道胡黎明的心病,劝来劝去,尽是那几句话,什么“知足常乐”、“活着是福”,压根儿不得要领。
  胡黎明知道夫人这是好心,虽然满心不耐烦,却也舍不得喝叱她。
  胡明明见了爸爸这个模样,心中也极是难过,却又找不着说词,正无端纠结之际,脑子里忽然浮现起那句话来,紧走几步,拉过胡黎明的胖手,道:“爸爸,不管发生了什么,你都要振作起来。困难就像黑夜,希望就是眼睛,哲人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爸,只要你心怀希望,困难总会过去,总能看见光明的。”
  才念初二的女儿陡然一句哲人说,倒听得胡黎明夫妇一阵愣神儿。胡黎明拍拍女儿的手,笑笑:“这是哪个哲人说的,我怎么从没听过,话倒是很有味道,是外国人说得话吧,唉,老外哪里知道咱国家的事儿哟。”
  “才不是外国人说的了,是咱们的人说的,听说是个年轻的诗人,反正这些天满学校都是这句话呢。还有同学拿这句话编出不少段子,这个最出名,你们听着啊: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翻白眼,哈哈哈……”
  要说无论何时,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后世的这句调侃词竟然提前几十年诞生了。
  哈哈哈……
  就连胡黎明这颓废男也猛地被逗乐了,谁知道一句特别有哲理,有深度的话,猛地一改,竟是这么诙谐,还改的严丝合缝,接的滴水不漏,当真是喜感十足。
  胡明明见颓废多日的老爸笑了,心中也欢喜无限,正要端水给吃着油条的胡黎明润嗓子,抬起的手忽然愣住了,接着猛地一抽桌上的报纸,叫道:“爸爸,在这儿呢,这话太有名了,竟然上了《百姓日报》。”
  “噢!”胡黎明顿时也起了兴趣,接过报纸,就看了起来,当眼睛一扫到那栏文章的作者命时,胡黎明猛地愣住了,忽地,急揉自己的眼睛,再去看那报纸,淡墨色的两个铅字“薛向”,霎那间,仿佛放出万丈光芒,照彻他的灵台。
  胡黎明怪叫一声,一把丢飞手中的油条,拿着油乎乎的脏手在睡衣上逛了两下,扑上桌面,卷起所有的报纸,非也似地跑回了房间,啪的一下,关死了房门。
  “妈,看来您是对的,真得给我爸找医生了。”


第一百零二章 其中曲折
  胡黎明抱着一堆报纸,如获至宝,趴在桌上,就翻阅了起来,《百姓日报》、《阳明日报》、《羊城晚报》……
  多日烦闷一朝尽,胡黎明边看边笑,心中的欢喜仿佛要冲破胸膛,塞乎天地。
  胡黎明这边在房内,放声大笑,房外的胡夫人和胡明明却是彻底死了心,认定他定是得了什么病。胡夫人碍着胡黎明现在的职务,不好送他去医院,生怕影响了丈夫的前程,便决定听从女儿的话,叫个熟悉的医生来家里给胡黎明检查,谁成想,胡夫人刚把手放上电话,电铃先响了。
  胡夫人接起,那边传来了浑厚的男声:“胡主任,我是马栋梁啊……”
  电话那边的声音短促而焦急,胡夫人截断道:“我是他爱人,老胡现在身体不好,要休息,你有事儿,改天再打吧。”
  胡夫人可不愿外人看见胡黎明这疯癫模样,说话间,就要挂电话,忽然,胡黎明开了门,探出头来,问:“谁来的电话?”
  “叫马什么梁。”
  胡黎明一听,便猜到了是马栋梁,见是个小小局长,胡黎明便失了兴趣,正待关门,继续欣赏报上那篇盖世文章,忽然,脑子急转:马栋梁,薛向,马栋梁认识薛向,这……
  “别挂!”胡黎明一声断喝,止住了马夫人的动作,紧走几步,接过了电话的掌控权。
  “老马,什么事儿。”
  “胡,胡主任,薛,薛向同志来我这儿,他,他说他要,要自,自首。”电话里,马栋梁已经语无伦次了。
  事实上,昨夜凌晨三点半,薛向突兀出现在他家门口的时候,马栋梁脑子就没清醒过,直到这第二天的中午,才想起来,得把事情报告给胡黎明。因为这事儿太大了,大得他想想都觉眼晕,至于逮捕全国通缉犯之类的奖励,马栋梁更是想都没想过。
  果然让自己猜中了,胡黎明压下心头的狂喜,急道:“薛向同志呢,在不在边上,快让我和他通话。”
  “薛向同志说怕影响不好,主动住到监狱去了,我这会儿在办公室给您电话呢。”
  “什么,你怎么能让薛向同志住那种地方呢,你,你,我看你老马一点政治敏感性都没有,这个局长还想不想干了?”胡黎明大怒,激动得蓬发乱飞。
  “主任,主任,您别急,您听我说,我……”电话那头,马栋梁不住地擦汗,额头已化作溪流。
  “行了,说个屁,我马上过来,薛向同志到来的消息,千万保密,若是泄露一点,你就给老子回家抱孩子去吧。”胡黎明疾言厉色说吧,不待马栋梁回声,啪的,把电话撂了。
  挂完电话,胡黎明转身便朝房间奔去,边跑边招呼胡夫人给他烧水,拿香皂、剃须刀,又嘱咐胡明明赶紧把他那套中山装给烫一下,招呼完,嘴里又大声念叨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啊,我的光明啊,我来了……”
  按说,胡黎明本不是这般喜怒形于色的跳脱性情,实乃是压抑得久了,又兼身在家中,无外人,忽地,老夫发起少年狂来。
  胡黎明这般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弄得胡家母女惊愕不已,不知道他又抽得哪门子疯,不过,只要他不继续睡觉,怎么着就好,是以,母女俩齐齐奉召,忙碌起来。
  ……
  这是洪山区公安局最大的一间拘留室,透过窗子,便可远眺磨山,俯瞰汤逊湖。原本,这间拘留室里,拘留了七八个打架斗殴的小崽子,可昨晚不知什么原因,赵副局长半夜三更的穿着花睡衣就赶到了局里,先是吆喝把那几个小崽子移走,接着,又招呼起值夜班的全体警员,赶紧给那家拘留室做大扫除,换新床,新家具,弄得值守的夏副政委直嘀咕。
  赵福局长嫌夏副政委叨逼叨地烦了,直接扔出一句“是马局长的指示,没看老子穿着睡衣就来了,这是在被窝里被拽起的,你有意见跟马局长反应去”,把夏副政委噎得一呛。
  夏副政委都吃了挂落了,剩下的众人哪里还敢有二话,照着赵副局长的指示就忙活开了。有人连夜去砸家具厂的门,买床买柜;有人被逼着三更半夜去花坛拔花取苗,弄出盆栽;还有人扯了会议室长条桌上的红布,去给那拘留室的墙壁挂上遮帘子……
  反正一帮人忙活到天亮,这拘留室就变成了宾馆的标间,地上铺了布毯不说,居然还通上了电话,收音机也咿咿呀呀地发着声。
  薛向是中午到洪山区公安局的,昨夜他已经和马栋梁说好了自首,要住进拘留室,结果,马栋梁就把他引进了那连夜布置好的标准单间。薛向见得这般豪华的号子,哭笑不得,还未及张嘴说换一间,啪的,马栋梁就把门拍上了,满脸堆笑地丢下句“你被拘留了”,就奔回办公室去给胡黎明通风报信去了。
  马栋梁给胡黎明通信的空当,薛向就靠在软如云朵的棉花被上,拿过案头码得整整齐齐地一叠新报纸,昨晚折腾半夜,这会儿还是刚起床,没顾得上看报,哪知道一眼扫到《百姓日报》的头版头条,薛向就愣住了,自己的大作《检验真理的标准》赫然而列。
  薛向当然知道振华同志的影响力,也知道振华同志的能量,可他万万没想到竟然昨夜振华同志才收的稿子,今天就见了报,且是国内第一报,这也太骇人了吧。
  薛向自然不知道,这篇稿子能上《百姓日报》有多么曲折。原来,他那篇文章首先在政组部机关报,也有小党报之称的《理论动态》上发表,接着就被振华同志指示在《阳明日报》转发,而《百姓日报》之所以能刊载,是振华同志连夜直趋报社,要求废除原定的头版头条,而临时替换上的。
  按说振华同志职位虽高,但是管不到《百姓日报》这宣传核心的,他这样要求改版,也是违反组织原则的,极其不合时宜的,可振华同志就这么做了。
  果然,晚上八点,薛向这边和闻风而来的胡黎明在拘留室围炉而坐,吃着火锅的时候,京城中南海召开了紧急政治局会议。
  ……
  晚上十点,江家大宅直通堂屋的两排路灯一直亮着,江家的警卫和工作人员都知道这是江朝天给还未归家的江歌阳,点的灯,照的路。其实,江歌阳的车到大门外的时候,外边的警卫就会发来消息,到时再开灯也来得及。可江朝天不喜欢这样,只要江歌阳傍晚还没回家,他就会把路灯亮着,哪怕江歌阳一夜不归,那路灯就得亮到第二天早上太阳升起。
  外人不知道江大少为什么会有这个怪癖,可江歌阳却是知道其中寓意深远,知道这是儿子在给自己照路,照的不只脚下之路,也照仕途之路。这些年,江歌阳也觉得这灯没白照,就是靠着这指路明灯,他不知成功跃过多少暗礁,顺利淌过多少激流。
  江歌阳坐在车内,老远就望见自家宅院,那吊在半空里的白炽灯泡,原本满心的阴霾和不安,这会儿也冲淡不少。车子行驶得又快又稳,数息功夫,就进了大院。
  秘书刚打开车门,江朝天和一个中年人从堂屋迎了出来。江朝天还未及说话,那中年人便先开了口:“江政局,可是要我好等,莫非这一路月白风清,江政局贪慕风景,忘了归程,哈哈哈……”
  说话的这人正是季老的生活秘书、中办老干局副局长丁世群,前年大变前夕,也正是这人去松竹斋谈的条件,返回后在江家大宅,和江家父子开的小会。丁世群作为季老的腹心,江歌阳平素也要敬让几分,是以,丁世群对江歌阳从来就是言笑无忌,很是放得开。
  “呵呵,是世群啊,莫不是上回在我家吃老赵祖传的秘制蹄筋儿,吃滑了嘴,又跑我这儿来消耗我的存货来了?那可不行,这蹄筋儿可不好淘换,一秋一冬,也不过弄了十来只,上回就让你连吃带拿的,弄走了俩,这回说啥也不能让你混了去。”江歌阳下得车来,紧走几步,就握住了丁世群伸来的手,不住地摇晃。
  丁世群一拍额头,笑道:“先前怎么尽顾着喝茶了,把那无上美味都给忘了,您还别说,那带回去的一只蹄筋儿可是让季老给消受了。您家这大厨手艺绝对一流,蹄筋这玩意儿做得季老都能入口,得,闲话我也不说了,您先前的话,在我听来,就是嫌我吃得少了,这回我可就不客气喽。”说罢,扭头冲江歌阳的秘书喊道:“小冯,听见没,赶紧招呼老赵做上啊,两份儿,我这儿吃了,也不能忘了季老啊。”
  哈哈哈……
  江歌阳笑着招呼秘书去了后厨,接着,便拉了丁世群的手,朝堂屋走去。未几,三人便进了厨房,各自捧了紫砂杯,饮起了茶,一时间,无人说话,只余浅嗫茶声,和满室的轻烟袅袅。


第一百零三章 回首向来萧瑟处
  一盏茶饮尽,江朝天先开了口:“爸爸,今天的会是不是不太顺?”
  江朝天见微知著,江歌阳的两撇眉毛之间的眉峰距,就是他观察江朝天情绪的最好标识。
  丁世群闻声,立时放下了茶杯,有些话他不好问出,这会儿由江朝天代言,却是正好,便凝神听江歌阳如何作答。
  江歌阳浅嗫一口,道:“不是不太顺,是很不顺。”
  “怎么,江公,振华同志这样胡闹台,会上批他,他还敢反驳?”密室之内,丁世群又换了称呼。
  江歌阳其实最不耐烦和丁世群谈政事,谈吃喝玩乐,这个人总能接得上,往往还能别出机杼,抒发新意,可一谈政事儿,总忍不住让他上火,可丁世群偏偏又对政事儿的兴趣极大,往往说不上几句,就弄得江歌阳上一肚子火,无处排泄。
  就比如现在,江歌阳又上火了,却还得耐着性子回答:“振华同志态度很端正,上来就先做了自我批评和检讨,请求组织处分。”
  啊!
  丁世群打翻了桌上的茶盖儿,满脸的难以置信。
  一旁的江朝天却是面不改色,伸手帮丁世群将掀翻的茶盖儿盖好,其实,江朝天早料到如此,振华同志那个层级的人物,一言一行都有深意,都是走一步想十步,岂会随兴放意而行?
  “检讨通过了,对吧?”江朝天轻声问道。
  江歌阳点点头,叹口气,从桌上抽出根烟,刚点燃,却被江朝天拿了下来,“爸,算了,进亦忧,退亦忧,那个位子,咱们暂时是够不着的,不如不去想它。”
  江歌阳拍拍江朝天的肩膀,笑笑:“你爸还没那么小气,算了,不说这扫兴的话了,朝天啊,果然被你料中了,薛家小子这回又死里逃生了。”
  丁世群一惊,瞥了江朝天一眼,问道:“薛家小子是不是那个‘薛三篇’,在靠山屯闹出偌大动静的小子?”
  自薛向三篇文章问世后,京城各个圈子,就送了他这么个外号。
  江朝天点点头,丁世群又问:“朝天,莫非你早就知道那小子能化险为夷?”语气中满是惊讶和不信。
  江朝天笑笑:“丁叔,那个人您没接触过,恐怕还当十七八岁、啥事儿不懂的啷当小子。您平日里不是总夸我机变无双么,照我说,那人更甚我一筹。”
  丁世群摇头表示不信,江朝天又道:“丁叔,先不说人家赤手空拳,在靠山屯白手起家,短短一年的功夫,把一个山沟沟折腾成了金窝银窝,单说报上的三篇文章,那岂是一般人写得出来的?其实,那不是文章,而是一把一把的飞刀利箭,是一个层层推进的连环套,若不是心怀天下,目光深远,能布得出这样的局么?怎么能每一篇文章都发得恰到好处,进而搅动天下?”
  丁世群听得毛骨悚然,惊道:“你的意思是薛三篇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个结果?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朝天,世上怎会有这种妖孽,那已经不是智谋了,简直就是妖法,他才多大年纪,怎么可能事先就猜中高层、舆论的种种反应。”
  江朝天苦笑连连,事实上,他也觉得若是非说薛向早料中有这般情况,是有些不可思议,不,简直就是在神化薛向。可凭直觉,江朝天总觉得薛向不是个弄险之人!因为那种风险没人冒得起,且一个志在天下的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冒这种风险的。因为,这种人最是惜身,正如他自己。
  见江朝天只是苦笑不语,丁世群又问:“江公,对薛三篇新出的这篇文章,会上诸位首长怎么看?”
  江歌阳后背往后依靠,仰天道:“怎么看?等几天,看报纸,你就知道了。”
  砰的一声,丁世群手中的茶杯跌落在地,摔了个粉碎,“他们把报纸抢过去呢?”
  ……
  薛向住进这豪华监狱,已有五天了,每日里倒是好吃好睡,整个人都快养出膘来了。而这一连五天,胡黎明天天来此,每次不是送吃送喝,就是送书送报,反正就是死活不答应薛向要求把他自首的事儿上报到省里,就是一个劲儿的说缓缓,缓几天。越缓,胡黎明就越没动力送了,你道怎的?原来这五天的报纸简直是倒转乾坤,逆乱阴阳了。
  薛向住进的第二天开始,报纸上力挺的声音出现了,如果说以前力挺的声音是蝇蝇虫鸣,那这次力挺的声音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振聋发聩。
  三月一号,《阳明日报》登了振华同志的《真理越辩越明》,振华同志是党内理论大家,一篇文章写得纵横捭阖,鞭辟入里,把一句大实话,联系结合马列毛的理论专著,进行了提炼和升华,文章新奇或许不如薛向的第三篇,可论逻辑严密性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三月二号《新华日报》发表了社论《靠山屯富了,剥削了谁?》,这篇文章更是从靠山屯社员的实际生产、生活入手,运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剖析靠山屯财富的由来,最后总结出,致富是源于靠山屯全体社员的共同奋斗,没有剥削他人,全篇从最底层入手,论证了靠山屯的致富是社会主义生产力解放的结果;三月三号,《国防军报》刊登了南老的《还是辩一辩好》,全文朴实无华,却是起到了集结号的效果,此文一出,举世滔滔。
  胡黎明是什么人物,外面风向大变,他岂能看不见。都这会儿了,就差临门一脚,薛向就要胜利了,他还把薛向交到上面去?那是脑子有毛病,说不定,再住个一天两天的,通缉令就取消了。
  胡黎明还真没想差,他刚提溜了胡夫人炖的乌鸡红枣汤,进了这豪华监狱,薛向还未及起身相迎,一个小人儿冲了进来,脆生生叫道:“大家伙,我来喽!”
  薛向回眸望去,但见那小小人儿,大皮鞋,小风衣,精致的脸蛋,偏分的黑发,不是自家小宝贝又是何人。薛向急走几步,就要去抱她,小家伙也欢呼一声,迎面而来,薛向刚伸出手来,小家伙却错身而过,从被窝一角把依旧酣睡的小白虎抱进了怀里,一人一虎立时闹作一团,小家伙还时不时回头冲他做个鬼脸,得意极了。
  薛向正要问小家伙怎么来的,康桐和耿福林联袂而至,接着徐队长和陈光明也钻了进来。薛向看得错愕不已,不知道这伙儿人怎么凑在了一块儿,待几人先后开了口,才算明白了前因后果。
  原来,徐队长回去后就跟耿福林通报了薛向的落脚点,而今天公安部给承天县下发了取消通缉令的通知,耿福林便领着一帮人来给薛向送好消息,半道上撞见了来送小家伙下靠山屯的康桐,就一起过来了。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郭民家了。三天前,郭民家看到南老的那篇文章后,就拧开了煤气罐,连遗书都没写一封,就这么静悄悄地去了。
  本来,单靠薛向那个黑本子,是扳不倒郭民家的,因为那上面全是蔡高礼和蔡高智的事儿,郭民家大可推得一干二净,他也有能力让蔡高礼和蔡高智扛了,用不着走上绝路。可郭民家不这样想,对他来说,下半身的性福已经没了,此生最后的乐趣和希望,就是求仕途通达,不断进步。
  可最近几日的文章,让他彻底绝望了。他知道薛向死里逃生了,自己彻底输了。他自忖,以自己和薛向结下的仇,以薛向背后的势力,想拿那黑本子生事儿,实在太容易,就一个御下不严,纵容亲属贪腐,不说让自己丢了官帽子,就能把自己打入冷衙门,终生不得寸进,这是完全可以预料的。
  如果,连仕途这最后的希望和乐趣都被堵死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因此,郭民家走了绝路。
  郭民家去了,承天县自然由耿福林暂时主持,那本黑本子,当夜薛向逃离的当夜,就塞给了他。既然耿福林得到了它,蔡氏父子并蔡高智的命运不问可知,不提也罢。
  薛向没想到短短五天内,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儿,惊叹之余,不免有些庆幸。庆幸那晚,能绝处逢生,逃离死地,郭民家这一死,让他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那晚不是小马紧急杀到,说不得没命的就是自己。
  既然通缉令解除了,薛向这豪华监狱也住厌了,一把抓起小家伙,抱进怀里,就招呼众人一起出了房间,恰逢马栋梁过来招呼众人吃午饭。
  没行几步,薛向就被康铜拉住了。方才人多,两兄弟就对了个眼神儿,没寻着空当说话。
  薛向跟着康铜到了转角处,康铜开口道:“三哥,午饭我就不吃了,耽误了有些时日,我该归队了。”
  薛向一拍额头,方才想起康铜今时不同往日,已经是个兵了,先前,招呼康铜过了十五再去岭南报到,现下已经快出了正月了,真的是耽搁久了。
  薛向一拍他的肩膀,从腰里取下那把黑星m20,塞进康铜怀里:“小康,这把枪送给你,希望你小子有机会能代我上阵杀敌,为国建功,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好好保重。”
  康铜也不推辞,顺手就插进了腰里,冲薛向敬个军礼,大步去了。
  吃完午饭,薛向辞别胡黎明、马栋梁,跟着耿福林回到了承天县,本来耿福林是非要送他下靠山屯的,却被薛向拒绝了,因为,最后的告别,他想一个人和靠山屯说。
  为什么要说告别呢?原来耿福林在带来解除通缉令通知的同时,也带了承天县给薛向的最新的党纪处分——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留党察看半年。
  想来也是,薛向潜逃多时,纵算是现在被解除了通缉,可有一点,是绕不过去,那就是他是一个党员。一个党员在遭遇不公正对待时,在不被组织理解的时候,就能逃跑?就能潜伏?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这个处罚不是国法,而是党纪!
  ……
  老槐树还是那棵老槐树,土稻场还是那块土稻场,就连那方被薛向拍塌一角、縠纹密布的青石磙都还是原来的模样。可整个靠山屯,也许就这三个地方能让薛向找到他一年前初到时的感觉了,再朝四周看去,成排的楼房、笔直的水泥大路、冒着黑烟的饲料厂、养猪场前方那高耸入云的旗杆,随风飘舞的红旗,这一切的一切,勾起他的回忆,也带走了他对靠山屯曾经的记忆。
  夕阳西下,大槐树下,薛向站在青石磙上,召开了他在靠山屯最后一次社员大会,他刚讲完最后一句话,打谷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分钟,两分钟,掌声经久不息,反而越演越烈。
  望着那一张张朴实而熟悉的脸,听着这似乎永不停歇的掌声,薛向的眼睛忽然有些湿润了。他挥挥手,想止住这掌声,掌声忽而更加热烈,似乎要刺破云霄,充塞苍穹。
  薛向张了张嘴,想再说些什么,却终究没有出口。
  ……
  薛向走上了山岗,最后一次回头,看着这片村庄,看着这块他曾为之奋斗过的热土,不知过了多久,惠风唱晚,凄绝的夕阳下,薛向扭过头来,大步朝山岗下行去。
  “大家伙,我们还回来么?”小家伙趴在薛向的肩头,脆声问道。
  “会回来的!”
  “什么时候啊,要很久吗?我还欠宝二妹一个沙包呢。”小家伙小手抚摸着蹲在薛向另一侧肩头的小白。
  薛向揉揉小家伙的脑袋,轻声问:“回去后,你做一个,我帮你寄给宝二妹就好。只是小宝贝,你怎么不上学啊,就整天跟着我跑么?”
  “哼,才不是跟着你,我是来接小白的。”
  “那就好,回家后,你可得好好念书呢。”
  “那你去哪儿?”小家伙猛地从他怀里抬起了小脑袋,大眼睛扑闪扑闪紧紧盯着他。
  “我也要去念书了。”薛向捏捏她的脸蛋。
  小家伙粉嫩的小嘴瞬间化作“O”形,小小心思实在难以想象大家伙居然还要上学,一念至此,急问:“和我一班吗?我们可以坐同桌……”
  哈哈哈……


第三卷 无限风光在险峰


想见江南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