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5章 我爸爸是贾亚鹏
作者:吃一口布丁|发布时间:2024-06-28 13:13:16|字数:4530
很快,大家就知道,王佳伟是战斗机飞行员出身,曾经入选过华夏第1批的宇航员的计划,只是因为当时一些原因,导致他落选,后来成为了大千安保部的负责人之一。
没想到兜兜转转,最后反而加入了太阳系技术探索公司,这位落选的宇航员,反倒是成为了华夏第1位能够登陆月球的宇航员之一。
林本柚的经历更加传奇,他本来是第2届WCG的运动员之一,当年的他只有18岁,参加了星际争霸的比赛,拿到了第7名的成绩。
只是后来林本柚考上了航空大学,也成为了飞行员,同时还是国内少有的金头盔获得者,在去年才加入太阳系技术探索公司,最后被定为驾驶员。
林本柚和王佳伟两个人身后的背景都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林本柚大概率是直接派过来的优秀人才,而王佳伟虽然也是上面放心的自己人,只不过明显对大千的感情会更深。
因为人家在1998年就加入了大千,现在已经是大千12级别的人物了,如果没有大千的话,他是绝对不可能成为第1批登陆月球的宇航员,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说,他是大千的自己人。
至于最后一个科学技术人员贾长天,就有些迷惑了,因为国内外很多记者压根就找不到贾长天任何的情报,仿佛这个人不存在一般,他们唯一能够得到的消息只有官方公布的消息。
好在单单是官方公布的情报,就已经足够劲爆了。
“贾长天,华夏人,1994年生,华夏科技大学三年级学生,国家火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太阳系技术探索公司总工程师。”
首先是1994年出生这一点,就足够震惊人的了,你如果算周岁的话,这个贾长天今年才刚刚年满15周岁而已,虚岁也才16岁,这样的人居然就已经当上宇航员,要登陆月球了,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天方夜谭。
当年乘坐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的三名宇航员,两个39岁,还有一个42岁,平均下来刚好40岁的年纪。
这说明40岁是最适合登月的年纪,因为这个年纪的人类刚好能够达到体能,精神,以及意志综合起来的巅峰水准,是登月成功率最高的年纪。
相反,一个16岁的小屁孩,还是个未成年,居然也要登陆月球,这简直是开玩笑一般。
之前最年轻的登月宇航员也比他大了10岁的年纪。
光是看到这个年纪,很多公知和喷子都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来喷了,然后是学历,国家科技大学三年级学生。
好嘛,很多16岁的孩子现在还在读高中,这位就已经在读大三了,而且还是国家顶级院校的大三,这要是没有走后门,谁信呀!
这肯定是走后门来的。
还有研究中心的主任研究员,这就更加的夸张了。
喂,这可是主任级别的研究员呀,整个研究中心也没几个,那都是能够加入科学院的顶级大佬,手底下带的博士生都有几十人,哪个不是在行业内鼎鼎大名,发表过无数篇论文的大佬,这么一个小小的16岁的少年,居然就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他也不知道害臊。
至于最后这个太阳系技术探索公司的总工程师的职位,那就更加的神奇了,16岁就当上了一家超级企业的总工程师,你以为你爸爸是贾亚鹏呀!
等等,你以为你爸爸是贾亚鹏?
很多记者立刻看见了这个宇航员的名字,姓贾,还是太阳系技术探索公司的总工程师,16岁的年纪,94年出生。
似乎贾亚鹏就是在93年结婚的来着。
这里面不对劲呀!
这里面有问题呀!!
很多记者在发现这些事情之后,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写了,直到有一个国外的记者,从一些情报部门搞到了消息,然后兴奋的第一时间刊登出来。
贾长天不是别人,正是大千集团董事长贾亚鹏的长子,母亲是朱秋水,这在华夏的地位,就是完完全全的嫡长子了,同时也是整个大千集团当之无愧的继承者。
贾亚鹏居然将自己的儿子送上月球去了?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正巧,大千将在4月10号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这一次负责登月的三名宇航员都会在发布会现场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
于是乎,首当其冲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丢到了贾长天的面前,你是不是贾亚鹏的儿子。
“我是!”贾长天简单干脆的回答道,全场瞬间一片哗然,所有人都震惊的看着贾长天,唯独他身边的另外两名宇航员露出一丝苦笑。
看来这一次新闻发布会他们不用说话了,看戏就行了。
“请问您确定吗?您没有说谎吗?”下一个被点名提问的记者激动万分的问道。
只是,这是什么鬼白痴问题?
“我不确定这世界上是否会有人用自己的亲生父亲来开玩笑,说一个漠不相关的人是自己的父亲,但我不是,贾亚鹏就是我的父亲,我希望再也不要听到这样的问题了,否则我会拒绝回答!”贾长天冷着一张脸说道。
“果然是贾亚鹏的儿子,就是霸气!”众记者们在心中说道,同时他们拼命的盯着贾长天的那张脸看,然后越看越觉得加贾长天和贾亚鹏的外貌几乎是按照一个模子长出来的,确实非常的相似。
“那么请问,您对登陆计划的成功率有过估计吗?”有记者问道。
“当然!”贾长天点点头“我亲自负责做过概率计算,同时还用计算机进行过模拟演示,发现理论成功率高达93.2%,已经很高了!”
“但是这毕竟不是100%,万一出现了6.8%的失败,那如何办呢?”记者追问道
“当年阿波罗11号登月的时候,纸面成功的概率只有71.2%,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的飞了上去。我现在拥有93.2%的概率,我如果还不往上飞,那我就不配当这个宇航员!”贾长天非常干脆地说道。
“请问这一次登上月球,是谁的意思,是您的,还是您父亲的!”另一个记者提问道。
“这是我的意志!”贾长天感慨着说道“天底下恐怕没有父亲会愿意自己的儿子干这样的事情,我对不起我的父亲!”
第1890章
随着贾老板的长子贾长天确定成为宇航员,第1批登陆月球之后,所有有关大千集团草菅人命的话题和争论,也就自然而然的没有了市场。
这天底下恐怕没有哪个富豪会把自己嫡亲的血脉送到月球上去,除非他确实相信,这一趟的旅行非常的安全。
当然了,也有人表示,这不过是大千的公关技巧罢了,这个贾长天根本就不是贾亚鹏的儿子,这是贾亚鹏为了避免舆论的抨击而搞出来的解释罢了。
然后整个人立刻就被反怼了一句“贾亚鹏这是打算将自己所有的家产都交给一个外人继承吗?”
最后,有一个网友发的帖子倒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他表示,其实贾长天是不是亲生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次行动是否能够成功。
成功了,就算原本的成功率只有1成,那大千也是英雄。
但如果失败了,哪怕贾长天这个亲生儿子死了,大千也会被喷成狗。
从这一点来看,这位网友还是非常敬佩大千的,因为大千干了一件全然不讨好的事情,砸了大笔的资金下去不说,儿子还有可能没命,整个集团上下也有可能被骂的像条狗一样。
最关键的是,他实在看不出这一次登月行动有什么好处可言。
你要说登月能够有技术性的突破,但这些技术也多半是和大千目前的发展前景没有关系的,所以大千这一次的决定真的非常令人迷惑。
与此同时,更多有关贾长天的信息被扒了出来,当然了,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大千主动放出来了。
比如贾长天三岁就师承华夏顶级火箭专家,5岁就在火箭研究中心乱跑,7岁就开始主动承担科研项目,10岁开始主管单个项目,13岁几乎成为了登月项目的总工程师,14岁成立了太阳系技术探索公司,接过了华夏登月的大棒,然后忽悠自己老爹先后已经投入了超过300亿美元的研发和制造经费了。
再然后,有人发现,大千的《万千世界》杂志里面,先后有六个不同的化名的作者的身份,都是贾长天,而这六个化名发布了总共17篇论文,每一篇都堪称是对世界有着一定的推动力的论文。
当时一度还有很多国外媒体想要打听这几个作者的具体消息,然后想办法挖到国外来的。
很快,当这些消息公布之后,就有媒体拿着这17篇论文找到了好几个国际知名的相关专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杂志的总编们,通过对他们进行采访后,写了一篇综合性的报道出来。
根据这篇报道的说法,单纯从这17篇论文的专业角度来看,每一篇论文都非常专业,而且对于相关专业的推动性极大,其中有6篇论文甚至达到了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程度。
他们回忆,当时这6篇论文先后在《万千世界》上面刊发的时候,他们每一次都会大惊失色,惊呼行业要变了。
尤其是当他们通过论文,完全重现了相关的实验之后,就更加震撼的无以复加,然后好奇大千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一本企业内部的杂志居然能够连续刊登6篇这样强悍的论文。
而且根据大千内部的说法,所有能够刊登出来的论文全部都是三年之前的,经过审核之后,不会对大千的利益造成太多影响的论文。
换句话说,大千内部应该还隐藏了很多不同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只不过因为这些技术突破的相关商业价值利益太高了,大千舍不得让他们公布出去,而是选择一直隐藏。
那如果这样的话,大千隐藏的技术又有多么的恐怖呢?
有几位专家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甚至表示,如果大千愿意让他们接触这些技术的话,他们甚至愿意不要一分工资,就跑去给大千上班了。
别说,等这篇采访发布了之后,还真就有两个专家消失的无影无踪,连他们本国的专业机构都找不到,再联想到他们消失之前,都主动购买了去华夏的机票,就不由的怀疑,他们是不是已经成为大千的一员了。
这一篇报道到这里还是对大千赞美的,但是一个外国媒体的报道,怎么可能清一色的都是赞美呢?
所以很快,这篇报道的记者就开始提出质疑了。
他没有质疑这些论文的真实性,而是质疑这么多具有突破性的论文,难道真的是贾长天一个人搞出来的?这里面会不会存在科研抢劫的情况呢?
毕竟贾长天是贾老板的大儿子,大千集团的继承者,从自己手下的科研工作者手中抢夺一些论文的署名权,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
就像很多年前,爱迪生干的那样。
话说当年很多人第1次知道爱迪生的时候,还是在小学,甚至是读幼儿园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么一个超级发明大王。
这位发明大王,小时候就懂温水煮青蛙的原理,看到蒸汽旋帆水壶盖,就明白了蒸汽机的原理,看到闪电会发光,就明白了电灯的原理。
最牛叉的则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里面。
在2016年以前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里面,一直有这么一篇神奇的课文,课文的主角就是我们的爱迪生大发明家了。
说的是爱迪生刚满七岁。他妈妈忽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爸爸急忙骑马到几十里外去请医生。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
医生表示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多点几盏油灯也不行。
于是,我们聪明的爱迪生同学,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
不一会儿,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回来,还带了几个小跟班,每个人都捧着同样一面大镜子。
爱迪生让小跟班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满意的笑容。
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你这个小家伙,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