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苏联归来


  陈兆广是穿着一身便服被车送回来的。这让在家里等着他的陈伟雄很不高兴,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服装能比的上军装更能体现军人的风貌了。陈兆广既然已经是军人了,那么平时就应该穿军装。本来陈伟雄一直想找个机会说一下陈兆广的,可是送他回来的人一直都没有走,还老是往陈兆广身边凑,这让陈伟雄很不舒服。
  “兆广,你怎么不穿军装回家?你看看你,穿这么一身西装像什么样子?”陈伟雄实在忍不住了,在他看来,除了军装和中山装,其它的衣服都是奇装异服。
  陈兆广没办法,笑着说:“爸爸,我也想穿军装,可是我们有规定,只能这样穿。”陈兆军知道陈伟雄想的是什么。
  “那是你在国外,难道回国了也不能穿么?”陈伟雄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但是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在总参谋部的家属院里穿西装的样子。
  “首长,按照规定,陈兆广同志是不能穿军装出现在其它地方了,这次回来也是因为在您这里比较安全。团里面其他的同志是不准许回家的。”跟陈兆广回来的同志解释着。
  陈伟雄很奇怪,陈兆广一直都没有介绍跟他一起来的这位同志,现在听他说话了,于是看着陈兆广刚想开口:……
  陈兆广抢先说话了:“爸爸,我们的纪律非常严格,我这次能回家来看一看,还真是像这位同志说的一样,要不是因为咱们一家是住在总参谋部的院子里,您又是高级干部了,不然我还真的回不来。这次我回来,也只能在家里吃个饭,而且根据规定,我的所以言行都必须处于这位同志的监督之下,我也不能离开咱们家,连到院子里都是不许可的。”陈兆广说这话的时候,显得很自然,跟原来的那个一天到晚拼命读书的陈兆广已经完全是两个人了。
  陈兆广的这个话是当着全家人说的,储物箱和陈兆平听了这话,都不再开口了,表情显得很严肃。张桂梅当时就溜下来眼泪来,也许在她的心里,自己的这个孩子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李爱红一看张桂梅流泪了,当即没有时间考虑更多的,忙着帮张桂梅拿毛巾什么的了。这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不管你原来在家里的条件对么的好,但是到了婆婆家里,处理婆媳关系可是最重要的事。陈兆军是所以人里面最兴奋的,一听陈兆广的这个说法,陈兆军就知道二哥现在干的活可是在跟苏联的克格勃斗呢。别看中国的情报工作一直闻名于世,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还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领域。其实最关键的,陈兆军知道陈兆广的这次工作是没有危险性的,因为从这次以后中苏两个国家渐渐的解除了对抗状态,进入了一个良好的时期。还有一个,陈兆军看到全家人的精神状态的确不好,需要有点调剂。
  陈兆军一下溜到了陈兆广身边,想掀起他的西装。
  陈兆广这个时候的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根本就是条件反射的,他根本没来得及想要掀他衣服的人是谁,一下就让到了边上,伸手就往怀里摸。
  陈兆军一看这个架势,也给吓坏了,愣是站着没敢动,他知道陈兆广想干什么。这个动作唯一的解释就是掏枪。
  一家人一下给这两兄弟的动作吓坏了。谁都看懂了陈兆广的动作,可谁都没说话(来不及)。
  陈兆广的手刚到怀里,马上反应过来,这是在家里,不是在执行任务。他也想明白了陈兆军的意思。
  顿时,陈兆广放慢了速度:“你搞什么!”不过还是没有停下手,慢慢的从怀拿出了配枪,一边跟陪着他回来的同志解释:“我弟弟是国家轻武器研究所的研究员,就喜欢玩枪,我们现在装备的80式突击步枪的设计他就参与了。”
  陪同来的同志看到陈兆广把自己的配枪交给了他弟弟,当时非常吃惊。可一听了陈兆广的解释,顿时吃惊变成了敬佩。他知道,无论如何,陈兆广是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瞎说的。
  ※※※
  因为有了这个小插曲,一家人的气氛顿时又活跃了起来。陈伟雄大声的招呼着李冰。
  “李冰,让警卫员守在门口,今天什么人都不见!”
  李冰一直在厨房里忙碌着,家里的气氛他已经感觉到了,所以陈兆广回来的时候,他根本就没露面。这会听到陈伟雄的吆喝,李冰知道,问题解决了。答应了一声,爽快的边在围裙上搽着手边的走出厨房。
  “李冰,辛苦你了。”陈兆广跟他打着招呼。
  “不错,结实多了”走过陈兆军身边的时候,李冰在陈兆广肩上砸了一拳。别看李冰比陈兆广大不了几岁,不过在礼节上,陈家的孩子都得叫他叔叔。再说,别看他在特一师里要说军事技术算不上排得上的,但是要比陈兆广他们都强得多了。
  跟着陈兆广来的同志显然也是知道李冰的,对他的出现并不意外,但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礼貌的点点头。
  ※※※
  在陈家,有点什么高兴的事,最喜欢的就是包饺子了。按照北方人的说法,好吃不过饺子,一家人围做在桌边,一边包着饺子,一边聊着家常话,倒也其乐融融的。刚才陈兆广说的大家都听明白了,谁都知道重要的团聚机会很难得。大家都尽量避开这些话题,只是说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事,陈兆平刚搞完的婚礼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陈兆军时不时的想插上几句话,都被大家打断了。因为这个时候可不是突出他的时候。没办法。他只能一个人郁闷的坐在沙发上,摆弄着陈兆广的马卡洛夫9MM手枪。其实不是他想偷懒,躲着不跟大家一起包饺子,而是因为他的水平太臭,包出来的饺子太难看,直接被家人开除了包饺子的资格。这也不奇怪,他是老儿子,平时张桂梅就舍不得让他干什么,反正两个哥哥比他大那么多,有他们两个,现在又有了李爱红和李冰,包饺子的事就轮不到陈兆军了。
  陈兆军一边听着家人谈论着最近家里开心的一些是,一边漫不经心的玩着陈兆广的马卡洛夫9MM手枪。当然,他已经把子弹都退了膛,这点安全方面的常识还是有的。看着这支苏联1951年装备部队的手枪,陈兆军颇多感慨。别看现在苏联经济水平每况愈下,可是它的科研水平还是非常高的。就拿这支30年前设计生产的手枪来说,一直到现在来说,它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含量还是我们无法媲美的。在苏联,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可惜的是,到几年以后,大量的科技人员将由于苏联的经济崩溃而面临生活上的巨大压力。许多原来设计火箭导弹的专家成了街上的小商贩。陈兆军真后悔,要是自己原来多看点书,学点都行,也许就不用像现在那么犯愁了。哪怕精通一门也好啊。
  要是能把苏联的那些专家给拐来该有多好?中国的发展就可以省不少力了。可关键的是要知道该拐谁。
  陈兆军靠在沙发上发了一会的愣。突然,陈兆军的心思转到了二哥陈兆广身上。他现在不是在苏联么?苏联这几年正想跟中国搞好关系,陈兆广他们一定有机会参观大量的苏联高科技领域的科研机构,这个时候,那些人还不算难过,可是再过两年,自己的手上也有钱了,他们那些人也过不下去了,岂不是最好的动手机会?
  陈兆军知道,这些话是不能当着人前说的,特别是现在还有一个人监督着陈兆广,不过这都不是问题。
  陈兆军是想了就干的人,正好现在没他什么事,于是陈兆军连招呼都没打,一个人溜回了房间。他要给陈兆广写一封信,提醒陈兆广帮自己留意一些苏联的专家和好东西。
  陈兆军在信上告诉二哥,让他多注意观察一些苏联高科技含量企业的科技人员的动向和一些设备情况,特别要注意的是关于飞机发动机、航空、电子、精密数控方面的情况,另外还有就是能源领域的发展。陈兆军知道,未来在能源上,将成为各国的焦点。
  ※※※
  “老三忙什么去了?”张桂梅一会没注意到陈兆军,再看他的时候,不知道他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哦,我刚才看到他进房间了。”李爱红刚进家门,无论什么事都很小心。
  “不要理他,估计是没人离他不高兴了。”陈伟雄今天的心情挺好,其实他刚才是看着陈兆军进房间的,虽然他不知道陈兆军去忙什么,但是他不愿意管他。在陈伟雄看来,今天陈家的主要工作就是让陈兆广能在家里好好的吃顿饭,无论如何都要让陈兆广感到家庭的温馨。
  陈兆广有心去看一下弟弟的情况,可是他知道,即便是在家里,他也不是很自由的,特别是现在这样敏感的时候。所以听了陈伟雄的这些话,他也没说什么。
  陈兆军这会正忙着,他得尽量将自己记忆中的东西都罗列出来。他知道,很多东西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只有说给二哥听他才能放心。毕竟只有陈家的人不会当他说的这些事都是故事。在给陈兆广的信上,陈兆军说了自己这两年的事。他还告诉二哥自己现在在日本有不少的钱。言下之意就是告诉陈兆广不要担心钱的问题。
  ※※※
  等家里就要吃饭的时候,陈兆军的信也写完了。陈兆军知道,自己给陈兆广的这封信是不能给陪着陈兆广来的那位同志看见的。陈兆军将给陈兆广的信团在手心里,来到沙发前,借着帮陈兆广拿西装的机会,将信放在了陈兆广的西装口袋里。
  见到弟弟出来,陈兆广明显开心了起来。在陈兆军走到他身边的时候,陈兆广用力一把揽过陈兆军,在他的头上用力的揉着。这都是兄弟们从小到大一直保持着的亲昵的举动,大家都含笑的看着这一幕,只有陈兆军做出很委屈的样子,嘟嘟囔囔的,可是谁都没理他。
  由于还惦记着工作,陈兆广吃完饭以后就要赶回驻地了。临到陈兆广要出们前,陈兆军突然冲进屋里,出来的时候拿了一大沓美金。这是前一段时间陈兆军为了方便,专门让美智子从日本带来的。陈兆军知道,陈兆广他们在苏联工作,国家发不了多少钱给他,再说,美金在苏联的购买力应该说是强大无比的。
  陈兆广咋一见到自己的弟弟一下拿出来了这么多美金塞给自己,当时还吓了一跳,他还不知道陈兆军现在是有钱人了的事。
  “你就拿着吧,这都是你弟弟在日本挣的,在国外,手里面有点钱还是方便一点。”陈伟雄很意外的没有提出反对。由于陈兆广在苏联,所以陈伟雄对苏联方面的消息也会更关心一些,他知道。现在苏联的日子不是很好过。听了陈伟雄这样说,陈兆广不再拒绝,接过陈兆军递过来的钱,数也没数就放进了口袋。
  “兆广,自己在外面小心一点,一定要注意安全!”妈妈永远都是这样,她们希望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好的,平平安安的走下去。
  陈兆广用力的点了点头:“爸,妈,你们放心,我会注意的!”
  ※※※
  陈兆平和陈兆军等几个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陈兆广走出房间。因为陈伟雄在最前面站着,隐隐约约的挡着了门口。大家都知道,陈伟雄是不想让大家送陈兆广出去,这也是不许可的。
  李冰最先走了出去,他没有开灯,只是为了看一下。
  警卫员在外面已经站了两个多小时了,看到李冰出来,知道是出来看情况的。别看是在总参谋部的家属院里,但是首长既然布置了任务,就说明今天的情况与往日不同,所以他还是非常谨慎的,一直都在留意的观察着外面。看到李冰出来,他明白,李冰是出来看情况的,于是轻轻的对李冰点了点头,示意没有什么问题。
  “行了,可以走了。”李冰对陈兆广说。其实李冰对陈兆广的感情一点也不少于陈家的人,毕竟在陈家呆了几年了,每天朝夕相处的,是人都会有感情的,但是他是军人,军人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更理性的分析事情。
  ※※※
  这天晚上,陈兆广走了以后,陈家的人基本上都很少说话,只有张桂梅时不时的东走走,西看看的,显然,她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
  陈兆广一直到再次出国前都没有再回来过,连电话都没有打回来。其实他是很想打个电话回来的,特别是当他看待陈兆军给他的信的时候。不过他还是没有打,因为他不知道陈兆军说的东西有多少可信程度。不过这么多年来,他也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这个弟弟经常搞一点很让人意外的事情出来。别的不说,就光是他回驻地后一数陈兆军给他的钱,还真把陈兆广吓了一跳,他没想到,陈兆军竟然给了他将近2万美金。在苏联呆了一年多的陈兆广知道,这些钱要是带到苏联去,还真的可以干不少的事。陈兆广按照规定,回去后跟领队汇报今天的事的时候,领队也给这个数字吓了一跳。他们都知道陈兆广的弟弟有点钱,可是没想到他能一下拿出那么多的钱来。不过这些事基本上是陈兆广各人的事,大家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
  陈兆平大概是在陈兆广走后一个多月搬到他的新家的。不过他可没敢太声张,虽然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可是视乎夸张了一些。倒是张桂梅一看到陈兆平的新家就喜欢上了,她根本就不理会陈伟雄嘟嘟囔囔的抱怨,直接宣布到时候等陈兆平有了孩子,她就搬到四合院来跟陈兆平一起住,帮他们带孩子。这让陈兆平他们两个有点哭笑不得。其实也难怪,毕竟李爱红是在总政治部文工团当演员的,要是生孩子太早了,恐怕就没有什么上台的机会了。哪知道他们刚说出了这个想法,陈兆军就大拍胸脯,说是让李爱红放心大胆的给自己生个小侄子,等来年春节的时候,他保证让李爱红上春节联欢晚会,而且还要让她拿奖。陈兆军就不相信,自己看过那么多小品,让李爱红拿个大奖还不简单?


第一百零一章 经济危机
  陈兆广走后,陈家又渐渐的趋于平静。大家都很默契的不在提陈兆广的事。陈伟雄和张桂梅还是整天忙着上班,陈兆平和李爱红平时没事干就去看他们的四合院装修进度,巴不得能早一天搞好了。虽然陈伟雄的房子不小,可是谁都盼着能有属于自己的家。
  假期过去得很快,转眼开学的时间又到了,陈兆军不得不搬回了宿舍,开始他的学生生活。不过这样也有好处,最起码可以跟日本方面通电话了。要知道,在总参谋部的家属院里,电话是不少,光陈伟雄家就有两部电话,可是这些电话都是使用的军用线路,别说打国际电话了,就是打国内地方上的电话都很不方便。搞得陈兆军很无奈。不过就算是回到了学校,打电话也不是很方便,毕竟有话费限制的问题,搞的陈兆军三天两头就得去邮电局交电话费。
  接着跑了几趟邮电局以后,陈兆军发现了一件好玩意:传呼机!这个业务在北京开始的时间也不长,不过是年后的事。当时一台传呼机的价格高达3700元。不过陈兆军还是毫不犹豫的买了一台,这样一来。自己平时的联系就方便多了。不过这也让陈兆军悔恨不已,其实传呼机的原理并不复杂,无非就是一个单频点的无线电接收器,无线寻呼系统是一种没有话音的单向广播式无线选呼系统,它包括基站和若干外围基站、数据电路、寻呼终端以及寻呼机。寻呼终端将电话网送来的被叫用户号码和主叫用户的消息进行集中处理,实现重复呼叫、复台查询、统计和记费等功能,然后进行编码,变换成一定码型和格式的数字信号,经数据电路传送到各基站和外围站,并经这些基发射机同时发射,被叫寻呼机接收到基站发射的信号后,便会有信息显示。这些东西在陈兆军看来并不是复杂的东西,基本上从原理上是很简单的。可是一个是想不到,关键的,陈兆军没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就算有技术,上什么地方去生产?使用这些想法也只能是想一想罢了。不过这引发了陈兆军的另一个念头,他记得长城0520也是1985年生产出来的,那可是一台牛逼的计算机,当时,长城0520计算机的技术水平超过了同期的IBM PC和NEC980的水平。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当时中国的计算机水平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结果一打听,陈兆军才知道,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长城0520计算机。这实在让陈兆军郁闷不已。不过他可没想着自己去干一台出来。毕竟水平放在这里,自己搞计算机?陈兆军想都不敢想。
  有了传呼机,当然得先打电话通知家里。于是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过去,是张桂梅接的,陈兆军说了自己买了一个传呼机的事,同时把号码告诉了张桂梅。张桂梅听了半天也没搞明白传呼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这不影响她明白传呼机的功能,张桂梅知道,以后要是再要找陈兆军就好找了,只要打他的传呼机就行了。还是陈兆平的信息量要大一些,当陈兆军告诉他自己配了一部传呼机的时候,陈兆平不禁为之乍舌,他可是知道,别看不过是一个烟盒大小的小东西,价格可是贵得吓人。陈兆军听到大哥的说法。不禁有些后悔,应该给大哥也买一个,这样大哥也方便一点。其实这也不奇怪,陈兆军本来就是用惯了手机的人,一个传呼机还真没放在他的心里,关键的是他知道,过不了两年,传呼机就会形成普及,然后就将迎来大哥大的天下。结果陈兆军提出要给陈兆平买一个传呼机的时候,陈兆平非常果断的拒绝了。他的理由很简单,一个是他用上这个东西,肯定影响不好,特别是他在这样的单位里。其次就是,如果有必要,中共中央办公厅会很快为大家装备上传呼机,所以陈兆军没有必要帮他买。陈兆平的这个说法到让陈兆军很是佩服,他知道,类似于传呼机、手机这样的即时通信工具是一个双刃剑,方便了自己的同时,更多的是方便了他人,到时候,连躲都不知道忘哪里躲。
  ※※※
  有了传呼机,陈兆军的联络方便得多,美智子就是远在日本,也可以很方便的找到陈兆军了。不过这一段时间,按照陈兆军的指令在日本进行房地产操作的美智子几乎每天都生活在心跳中。“兆军房地产公司”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大家基本上都不需要想太多,反正就是瞄准有价值的地区,用最短的时间将它给买下来,然后根本就不做考虑,转手就把它抵押给银行,接着用套出来的钱再去买地,如此循环。日本的一些相关城市规划部门都很奇怪,这个“兆军房地产公司”简直是在用惊人的速度发展着,而且报上来的建设项目也是千奇百怪。要是说想在郊区盖几栋别墅而买地,这也无可厚非,可是他们想不通,“兆军房地产公司”在近郊盖小型图书馆、学校什么的有什么意义?难道会有人为了看书跑那么远?置于学校就更是搞笑的事,选的地方风景还行,可是未免也太少人了。谁会那么远把孩子给送到那里去?不过几个月以后这些负责城市规划的人开始发现。“兆军房地产公司”似乎是在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四处出击,如果城市迎来一次大的发展的话,不管从什么方向发展,“兆军房地产公司”的地就会像一块骨头,卡在了最关键的地方。不过这个时候,日本的城市规划官员并不着急。因为他们已经发现了“兆军房地产公司”的运作方式,他们的基础资金并不大,只是不断的利用现有土地作为抵押物,拼命的从银行贷款。然后利用贷款购置新的土地。这种运转方式,其实是一种快速发展模式,但是风险极大,万一在他们的资金链断裂之前还不能将手上的土地买出去的话,那么这个“兆军房地产公司”将迅速被打回原型,变得一无所有。
  以上这些道理不光日本相关城市规划部门知道,美智子和她的团队也是知道的,眼见着“兆军房地产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快,手上囤积的土地也越来越多,可是相对的,他们的资金压力也开始大了起来。随着贷款数量的增加,美智子不得不通知陈兆军,将他投在证券市场上的钱拿来填补房地产市场上的窟窿。一开始这个情况还不是很严重,可是到了8月底的时候,陈兆军也有点顶不住了。
  陈兆军之所以敢进行这样的土地囤积,唯一的凭借就是“广场协议”的签订。问题是陈兆军不记得到底“广场协议”是什么时候签订的。于是制定计划的时候,时间上就有些把握不好,眼看现在都已经到了8月底了,还没有“广场协议”的消息,陈兆军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记错了“广场协议”的时间,要不就是因为蝴蝶效应,根本就没有什么“广场协议”了?要是这样,陈兆军这次作弊可就算完全失败了。为了留下一点资金东山再起,陈兆军觉得是不是该停止土地项目,将这一部分资金投入到美国证券市场上。因为他知道,自己在日本的所以投资的基础都是以“广场协议”为基础的,要是没有了“广场协议”,一切就没有必要了,还不如把钱丢到美国证券市场上去,选择几个增值潜力大的股票进行长线投资。这样也可以很快的挽回自己在日本的损失。就这样,在一个新的短期还款周期开始的时候。陈兆军跟美智子长谈了一次,主要目的就是探讨是否值得继续在“兆军房地产公司”的项目上投钱的问题。
  ※※※
  “陈君,你要知道,我们在这个项目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如果你现在终止投入,这就意味着您的公司在下一个短期还款周期以后将全部属于银行,我们前期的投入和精力也将全部化为泡影。”美智子当然不愿意“兆军房地产公司”倒闭,因为这就意味着她将失去一个获取高薪的机会。美智子知道,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再找一份工作不难,但是再找一个这么好的工作就难了。毕竟这是在日本,一个以男人为主的天下,美智子现在好坏算是“兆军房地产公司”的CEO,她当然不愿意失去这一切。
  “美智子,你也知道,我的资本本来就有限,现在基本上都注入了‘兆军房地产公司’了,如果我不在我彻底破产以前收手,那么我的下场会变得很悲惨。”陈兆军说得也是实情。他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挣钱的机会,就算到时候他不去国外挣钱。但是等1987年以后,中国开放了证券市场,只要有原始资金,他一样可以才股市上挣到钱。
  美智子本来就是陈兆军的金融顾问,她当然知道陈兆军的资金情况。她很明白,再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陈兆军最多再经历两三个还款周期后,就会变得一无所有。这还是在“兆军房地产公司”维持现状的情况下。等到了那个时候,不但“兆军房地产公司”完了,陈兆军也跟着完了。
  “可是陈君,当初您不是很有计划和把握的么?我很想知道,您当初是基于什么道理进行这样的大规模扩张?”美智子不明白,是什么让陈兆军认为日本一定会有一次非常快速的经济起飞,以至于使用了这种非常规的发展模式。
  陈兆军略想了一下,他不知道该怎么跟美智子解释。
  “算了,我想这是我犯的一个非常严重的指导性错误。为了这个,我是该受到一定的惩罚的。这样吧。我们的房地产公司近期内完全停止扩张。如果到了下一个还款周期形势还不能根本性的好转,我们这个项目就没有必要维持下去了。到时候你把公司的是清算一下,宣布破产好了。然后你来一趟中国,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安排给你,如果你愿意的话。”陈兆军觉得美智子还不错,起码还算诚实。
  “听您的吩咐。”美智子只能无奈的说,她知道陈兆军说的都是实情。虽然她感到陈兆军的行事风格很冒险,但是她还是很愿意继续为陈兆军工作的。
  “那么好的,我们10月份见了。”陈兆军这个时候也没什么信心了。下一个还款周期是在9月底,如果到了那个时候“兆军房地产公司”还不能扭转局面,等待它的就只有宣布破产了。
  “那么好的,您看我是不是该宣布放假?”这只不过是裁员一个比较委婉的说法。美智子现在想着帮陈兆军省钱了。她还指望陈兆军用剩下的钱发展起来。别看“兆军房地产公司”要宣布破产了。可是陈兆军的个人资金还是很充沛的,足够再找一个项目折腾一下了。当然,新的项目不可能再像“兆军房地产公司”那么大了。
  “这个没有必要了,我想这些工资我还是出得起的,公司现在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等我们停止了扩张,他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想辞职的人就让他们走吧。”陈兆军只能这样说。
  虽然美智子感到陈兆军的做法不可理解,但是她还是很敬佩陈兆军的为人。


第一百零二章 机会
  银行是最嫌贫爱富的,“兆军房地产公司”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虽然他们搞不懂前一段时间“兆军房地产公司”为什么如此卖力的拼命扩张,但是只要有抵押在手,在加上兆军公司能够如约支付利息,他们并不介意在一边冷冷的看着,他们也很想知道,这个“兆军房地产公司”到底想搞什么。结果他们等来的是“兆军房地产公司”突然停下了扩张的脚步,一下变得没有声音了起来。对于银行来说,这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了。负责“兆军房地产公司”信贷业务的相关人员立刻召开了会议,将“兆军房地产公司”的信用等级连降了几级,并且通过一些渠道将这个信息透露给了美智子,意思很明显,一旦“兆军房地产公司”不能够按时偿还贷款和贷款利息,银行方面将毫不客气的宣布接收“兆军房地产公司”的所有产业用以偿还拖欠银行的贷款。那就意味着“兆军房地产公司”破产清盘了。
  无论是美智子还是陈兆军对这个消息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因为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这一天。
  从9月中旬开始,银行方面开始向“兆军房地产公司”排除了资产监督人员,以防“兆军房地产公司”转移资产。对此,美智子不过看在眼里,并没有说话。因为这对于银行来说,的确也是很正常的事。她现在正在准备东西和陈兆军个人的资产,一旦“兆军房地产公司”倒闭,她就会飞往中国,听从陈兆军的其它安排。
  当然,对于“兆军房地产公司”的其他员工来说,眼见着“兆军房地产公司”已经撑不下去了,与其等到它倒闭,还不如现在就辞职,最起码,面子上也会好看一些。
  ※※※
  陈兆军别提多郁闷了,怎么考虑得好好的计划,就会出了这样意外呢?最可恨的是,自己怎么就那么胆大,去赌一个没有影子的什么“广场协议”。现在都9月了,谁知道这个“广场协议”还签不签得下来?就算过两个月签下来,自己也回天乏术了。因为如果银行看到你没有实力,而项目又有潜力的话,他们当然会毫不犹豫的将它抓到自己的手心里,然后慢慢的消化掉。
  ※※※
  陈兆军不知道的是,由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对欧美等国形成了强大的出口压力,为了缓解这个压力,以美国为首的,包括西德、法国、英国在内的几国政府看到自己的钱袋不断的被日本人掏空,已经忍无可忍了。于是,几国的财政部长已经多次约见日本财政部长,就美元贬值一事进行了很久的磋商。终于,在距离“兆军房地产公司”短期借贷最近还款周期还有一周的时候,也就是1985年9月22日,五国财政部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秘密举行了会议,共同签署了旨在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使非美元货币合理增值的“广场协议”
  这个消息一传回日本,美智子顿时明白,也许,这就是陈兆军一直等待着的机会了。她第一时间给陈兆军打电话,报告了这个消息。美智子知道,当时中国的消息还是要慢一些的。
  陈兆军这几天也正焦急着,本来刚进入9月初的时候,他还在幻想,如果“广场协议”能够马上签订,那么“兆军房地产公司”不但能立刻起死回生,还能利用“广场协议”趁机大挣一笔。可眼见着到了就要到月底了,又是该还短期贷款本息的时候了,“广场协议”还是没能签订下来。陈兆军已经失望了。也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美智子的传呼。说真的,当陈兆军看到传呼机上显示的是美智子的电话号码的时候,他的心就开始“碰碰”的狂跳了起来。他知道现在距离最后期限还有几天,那么这个时候美智子打电话来,说不定是好消息。
  陈兆军顾不得还在上课,一溜烟跑回了宿舍,用几乎颤抖的手拨通了美智子的电话。
  “《广场协议》签订了?!”电话被接起来的一刻,陈兆军和美智子同时说出了这句话。不同的是陈兆军用的是问句,美智子用的是叹句。
  “真的么?什么时候公布的消息?”陈兆军已经顾不上什么礼节礼貌了,急急忙忙的问。
  “是的,就在今天早上,政府公布了《广场协议》。”美智子也丢掉了平时的斯文礼貌,急急忙忙的回答。
  “哈、哈、哈、哈,真是天不亡我!这样,你马上将我在证券市场上的钱开一张资信证明出来,然后找到银行,问一问他们愿不愿意再贷一些款给我们?然后这样操作……”陈兆军吩咐了美智子很多东西,目的只有一个,利用目前手上不断增值的土地,使用银行的贷款,到美国的金融市场上利用杠杆原理狠狠的撬一笔钱出来。其实这一切是陈兆军早就想好了的。在《广场协议》之前,陈兆军根本不敢动手,毕竟他手上的钱不多,而且没有把握日元一定能升值,还有就是升值的空间有多大。另一个就是,日本到现在还没有开放金融市场,没有办法在日本利用杠杆原理进行金融炒作。现在,他的手上有了大量的优良资产,当然可以很轻松的从日本套出钱来。
  ※※※
  这边,陈兆军在对美智子面授天机,另一方面,对“兆军房地产公司”进行贷款的银行也在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兆军房地产公司”的贷款问题。他们都知道,随着美元的贬值,日本将无可避免的迎来一个拉动内需的高潮,这个拉动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放大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和利用房地产业来进行推动。还有一来,城市的扩建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而纵观“兆军房地产公司”,别看他们的项目不大,但是胜在数量众多,而且占据了地理环境的优势,无论城市向哪个方向、如何扩建,到头来,势必会迎面碰上“兆军房地产公司”的土地储备,那么,为了进行开发,唯一的办法就是收购“兆军房地产公司”的土地储备或与它联手进行开发。不管结果如何,“兆军房地产公司”都将摆脱现在的困境,一下翻身起来。
  “各位,我认为,我们可以利用兆军房地产公司现在资金的困难,不再给它新的贷款,这样,我们银行就可以把这些优质资产牢牢的抓在手里,结果就是,我们银行平白得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银行的信贷部经理非常精明,他一下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我同意信贷部的意见。”银行的一个董事说。
  “是的。我们也同意。”看见了钱的事,大家的心都动了,他们知道,如果“资金房地产公司”不能在短期内拿出钱来,那么他们的这笔买卖就算成了。他们都是做银行业的人,大家都清楚,就算“兆军房地产公司”想从其它的银行找到解决途径,也不是几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到了那个时候,“兆军房地产公司”名下的资产已经归银行了。
  “对不起,这里有一位‘兆军房地产公司’美智子小姐,想跟各位谈一下。”秘书通过内部对讲系统向在会议室里开会的各位通报了这个消息。
  “好的,请她稍微等一下。”经理按下对讲键说。
  “明白。”
  ※※※
  “各位,看来‘兆军房地产公司’的人也反应了过来,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可以先拖她几天,等临到时间了,我们再跟他们宣布无法继续给他们贷款了,要求他们公司履行合同。各位认为如何?”经理是一个老油子了,当然明白怎么样操作。
  “好的,我们同意。”与会的人都对这个意见表示赞成。
  “请兆军房地产公司的美智子小姐进来好了。”既然大家的意见都统一了,当然事情就好办了。
  可惜的是,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美智子进来以后直接递给了他们一张资信证明,这上面的钱足够偿还银行的短期借贷本息,并且还有很大的盈余,这就是说,如果“兆军房地产公司”愿意,完全可以有能力独立进行开发或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就算不行,他们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另外寻找一家合作银行。有了“兆军房地产公司”的这些优秀资产,相信没有那家银行会拒绝他们。但是这对于本银行来说,无异于丢掉了一个会生金蛋的金鸡。这下,原来的安排都被打乱了。
  “美智子小姐,我们并没有催贵公司马上还款的意思。就在刚才,我们几位董事还在讨论,是不是该再给贵公司贷一笔款,让贵公司能够更好的发展。”银行信贷部的经理脑袋转的就是快,他马上看出美智子代表的“兆军房地产公司”是想在这些土地上大做文章了,既然已经抢不到手了,还不如让“兆军房地产公司”为银行多挣一点钱。
  美智子刚才递交的资信证明在各位银行的董事手里转了一圈,大家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当时几个董事就在心里决定,要给信贷部经理加薪。现在,想请一个好的有经验的经理真的不容易了。
  “是么,这样就太好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现在就讨论一下细节了呢?”美智子当然把银行的这些人的举动都看在了眼里,不过她没说什么,本来就是的,银行当然是想挣到更多的钱。要是能抢来当然最好。
  信贷部经理看了一下各位董事,执行总裁点了点头:“你现在就可以跟美智子小姐去商量一下关于给予‘兆军房地产公司’发放新贷款的事了,以后,‘兆军房地产公司’将是我们银行最重要的客户之一,有什么事你要亲自过问和办理。”转眼之间,“兆军房地产公司”的信用等级回来了,不但回来了,还成了最高级别的VIP。
  美智子在银行一呆就是一天,连午饭都是在银行吃的。等到下午她离开银行的时候,手里面已经拿到了一份大额的银行贷款协议书。由于有了几个董事的授权和执行总裁的亲自关心。“兆军房地产公司”又创作了一个记录。
  ※※※
  这天晚上,美智子已经开始准备行李。按照跟陈兆军商量好的计划,她将带着这笔银行贷款到美国,将它们全部投入到金融市场上去,利用杠杆原理,从美国撬出一笔本来属于日本的钱来。
  陈兆军知道这些消息的时候,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怎么样。这次的事可真是险过剃头,要是再晚几天签订“广场协议”,陈兆军想发财就只有再等几天了。虽然以后不是没有机会,可要是错过了这次机会,那也太对不起自己了。他已经想过了,到时候先用美金还清了银行的贷款,那些地先留着,等过两年再卖也不错。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他就不知道,到时候银行会不会看着一堆不值钱的美元哭。不过这就不是陈兆军该关心的事了。想着这些,陈兆军睡了这个月以来最舒服的一觉。


第一百零三章 起步
  经过了这次的事,美智子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了。自从福冈证券所将美智子指派给陈兆军做金融顾问以后,她就发现陈兆军是一个很奇怪的人。当时日本股市那么活跃,别人都炒股票,可是他却什么都不干,老老实实的买经济指数,结果连大盘都不看,可就这样,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就轻轻松松的让自己的资本翻了几倍。最厉害的是,陈兆军竟然能把机会把握得那么好,几乎卡着《广场协议》的时间搞起了房地产,还设计得让银行都拿他没有办法。对于这一切,美智子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了。
  毕竟是专业的金融顾问,美智子现在已经不再怀疑陈兆军的判断。她拿着出银行贷出来的钱,按照陈兆军的指令,在9月25日就赶到了美国,让后立刻开始对日元进行炒作。连续几天以后,美智子发现,几乎没有比这个方法挣钱更快的了。由于使用了杠杆原理,短短30多天时间,美智子可以掌握的资金已经达到了6百多亿日元。
  正当美智子在美国金融市场上混得如鱼得水的时候,陈兆军给美智子打了一个电话,让她跟银行方面协商一下,看一看是不是能先用美金偿还银行的贷款。然后另外做一个贷款方案,从银行再贷一笔日元出来。
  美智子也发现,经过连续一个月时间的上涨,日元上涨的水平已经没有原来那么猛了。根据美智子的经验,日本方面的银行对美元还是很有信心的,估计陈兆军的想法行得通。于是,美智子试探着给银行打了一个电话。负责接待美智子的当然还是原来的银行信贷部经理。
  “您好,我是‘兆军房地产公司’的美智子,我们公司最近有一个计划,想通过贵行再贷一笔款,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对于这方面的商业谈判,美智子当然更有经验,她很清楚,如果像陈兆军说的那样去跟银行谈,银行肯定不干。这是很明显的事。
  “美智子小姐,我们银行很高兴你们公司对我们银行的信任,不过关于贷款的事,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下,毕竟贵公司在我们银行已经贷了不少款了。如果再贷的话,我们就需要开董事会讨论一下了。如果您不介意,我想您最好能亲自来我们银行一趟,大家当面谈一下会更好一些。”银行信贷部经理不愿意得罪了美智子,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亲自来谈一下这个事。
  ※※※
  于是,美智子又成了空中飞人,再一次回到了日本。其实她这次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用美金还贷。至于银行方面还会不会另外支付贷款,都已经无关紧要了。这家银行不行就另找一家银行。日本那么多家银行,“兆军房地产公司”又有那么多优良资产,贷款已经不是什么难的事了。其实美智子知道,现在这些已经不是问题的关键了。因为就算现在这家银行不同意“兆军房地产公司”用美金还贷,然后另外贷出日元。美智子也可以另外找一家银行,然后按照比价用美金换出等价的日元。直接将日元还给现在的银行,最多是以后不再跟现在的以后发生关系就是了。不过这样一来,“兆军房地产公司”肯定要承担提前还贷的违约责任,支付这笔违约金是美智子不愿意的。
  当美智子在银行提出要用美金还贷,然后另外贷出日元以后,银行方面为难了。谁都知道最近日元在不断升值,“兆军房地产公司”不但要提前还贷,还用美金支付,显然银行方面有点吃亏。可是要是不答应“兆军房地产公司”的条件,是人都能想到“兆军房地产公司”会怎么干。为了能拉住“兆军房地产公司”这只会生金蛋的金鸡,银行董事会只有忍痛答应美智子的要求。其实说起来,对银行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谁知道明天美元的价格会不会上来?唯一的损失是“兆军房地产公司”提前还贷,虽然按合同支付了一定的违约金,但是就银行方面而言当然是不愿意的。
  美智子从银行出来的时候,脸上挂满了笑容,看来有钱有实力就是好,银行都拿你没办法。
  ※※※
  陈兆军这一段时间的日子好过了很多,起码他不用再操心钱的问题了,只要美智子按照陈兆军的要求操作,挣不到钱才是怪事。
  自从陈兆平搬到了四合院,那里就成了陈兆军的基地了,嫂子李爱红专门帮陈兆军整了一间房出来,好让他有个落脚的地方。这下,陈兆军的玩法就多了,他开始有事没事就往四合院跑,不为别的,最起码,自己不用洗衣服了。
  不过这时间一长也有问题了,陈兆军觉得日子显得单调了起来。要是有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该有多好啊?别看现在有了长城0520,可是那东西毕竟还属于非常贵重的东西,况且根本就干不了什么事。能有什么用?
  不过这个单调的日子到让陈兆军想起了一件事了。不知道现在微软公司成立了没有?要是能从微软买点股票,那可就发财了。
  ※※※
  美智子可算是出尽风头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大家就看着她美金日元、日元美金的来回折腾,杠杆原理更是运用自如,因为她是不是两国来回跑,大家也不知道她到底挣了多少钱,不过她自己心中有数,反正在中国春节过后不久,陈兆军一次性发给了美智子500万美金的奖金。美智子拿到这笔钱不过几个小时,就全部把它丢进了外汇市场的海洋里,她还指望着这笔钱帮她再挣一笔呢。当然,美智子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干了,除了原来一些留在“自己房地产公司”的员工,她还另外在美国成立了一个办事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实在是业务量太大,光靠几个人已经没有办法干了。
  这天夜很深了的时候,美智子房里的电话又响了起来。她不耐烦的嘟囔了两句,可是又不能不接,因为会在这个时候打电话来的人只有那么几个了,其中就包括她的老板陈兆军。
  “美智子么?不好意思,影响你休息了。”这是陈兆军每次来电话的口头禅了。
  “好了我的老板,有什么您就吩咐吧,我还等着睡觉呢。”由于在美国呆得时间常了,再一个对陈兆军也更了解了,美智子的说话方式也变得美国化了起来。
  “是这样,你知道有一家叫微软的公司么?”陈兆军不敢肯定微软上市了没有。
  “微软?”美智子想了一下,虽然不知道陈兆军是怎么来的这家公司的名字,但是这顿时让美智子留意了起来:“您等一下,我看一下报告。”美智子手边就有一份各上市公司的牌价表,她一把抓过来翻了起来。
  陈兆军也不着急,他知道,就算微软现在已经上世了,但是在这个时候,应该名气还不是很大。
  没过一会,电话里传出了美智子的声音:“对不起,让您久等了,我刚才看了一下,没有一家叫微软的上市公司。”
  陈兆军明白了,这会微软还没有上市呢。
  “美智子,我想你留意这个事情,一旦微软公司上市发售他们公司的股票,不管价格多高,都帮我买下来再说。有多少买多少。”
  “好的。”美智子已经习惯了陈兆军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不过还好,陈兆军也不介意她有点奇怪。
  “那么有一家甲骨文你知道么?”陈兆军又惦记上甲骨文了。
  “这家公司我知道,他们只要以开发软件为主,现在的业绩很好。”
  “原来是这样。那就算了。”既然甲骨文的价值已经被大众所认识了,那么再买它就没有意思了。
  ※※※
  美智子不知道陈兆军怎么会对一个在美国都没有听说过的公司感兴趣,不过她明白,这里面一定有他的道理。可是到底是什么让陈兆军这么了解美国的公司的?美智子不由得想起了陈兆军在中国的家。无论是什么人都不难看出,陈兆军的家在中国的跟普通人不一样。难道说……美智子不敢多想,不过她决定,一担微软公司上市,她就把股市里的钱抽一部分出来,丢进微软公司去。
  ※※※
  还没等微软的事有消息,陈伟雄家就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其实这个人大家都还挺熟悉的。


第一百零四章 棋子
  就在陈兆军觉得抢钱抢的挺舒服,然后又有一点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陈伟雄给陈兆军打了一个电话,让他马上回家来一趟。
  陈兆军什么祸都敢惹,什么事都敢干,但是要让他跟陈伟雄对抗,给他一个胆子他也不敢。一听陈伟雄让他马上回家,陈兆军甚至连什么事都没有听清楚,就连忙答应着,说好马上回家。
  有了陈伟雄的话,陈兆军也顾不得许多,开上了他的洪都摩托车,趁着下午不多的当口,一溜烟跑回了家里到家后他才知道,原来是他的老同学、原x军后勤部油料处刘处长的儿子刘骏跑到北京来了。其实在陈兆军之前陈伟雄就问过,刘骏怎么跑到北京来了,刘骏吱吱唔唔的没说出什么来,陈伟雄也不好问太多(必尽不是自己的孩子),也就没说什么,他要等陈兆军回来了问清楚以后再跟刘骏的爸爸交待一声。刘骏本身是一个挺懦弱的孩子,陈伟雄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
  陈兆军急急忙忙的赶了回来,在家里的客厅里见到了刘骏。这个时候的刘骏显得挺狼狈的,一条牛仔裤不知道几天没洗了,虽然不是很显脏,可是也能很明显的看出不是很干净了。
  刘骏一看到陈兆军,就像溺水的人看见了救命稻草似的,急急忙忙的将陈兆军拉到一边小声的商量着(其实家里没有其它人),原来刘骏连续几年没有能够考上大学,他的爸爸,现x军后勤部刘副部长决定要把刘骏送去当兵。刘骏打小就是一个小胖子,平时让他多走几步他都嫌累,更不要说让他去当兵了(部队长大的孩子都知道当兵的苦)。刘骏一听说这个事,实在是怕了,偷偷摸摸的从家里跑了出来。他原本在学校就因为长得胖,加上平时又比较喜欢计较,所以没有什么朋友。这次刘骏跑出来,他也不知道该上那里去了只是想着尽量躲远一点的好。于是,陈兆军家就成为了首选。第一是他在学校的时候也就是陈兆军跟他好说话一些,从了不认为他胖是什么毛病(后是见到的小胖子太多了),怎么说都算是朋友了。第二是陈伟雄这里是他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只要陈伟雄不说他老爸也想不到、就算想到了也不可能当着陈伟雄的面揍他一顿。所以,刘骏就跑到北京来了。
  陈伟雄也是知道部队这些孩子的毛病,有心让刘骏躲两天,这才让陈兆军赶回来负责招呼刘骏。
  陈兆军几年没有见到刘骏了,可是只需要一眼就认出了刘骏,这实在是因为刘骏长得太胖了些,一米八的个头,怎么着都有三百斤。陈兆军有点哭笑不得的他真想不通,刘骏的爸爸到底是怎么把他养得这么胖的。趁着吃饭前的功夫,陈兆军跟刘骏聊了一下,算是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陈兆军并不反对部队的孩子去当兵,他也一直认为,当兵对人是一种锻炼,可是这也要区分个人的具体的情况,反正他觉得,像刘骏这样的人实在是不合适当兵。可现在的问题是,该怎么安排刘骏?
  ※※※
  陈家吃晚饭的时候,刘骏已经换上了新买地衣服(亏得陈兆军还有一辆摩托车,这才带着刘骏去买了新衣服),洗了个澡也显得白白净净挺斯文的。其实张桂梅也觉得刘骏长得胖了点,不过她是用一个母亲的眼光来看刘骏的,怎么看都觉得这孩子挺结实的。结果这顿饭吃得,张桂梅不停的在劝小胖子刘骏多吃一点,估计刘骏也是有几天没吃好了,这一个猛塞,简直让陈兆军有点提心吊胆的,生怕把小胖子给撑出毛病来。正常情况下。陈家到了这会怎么都该跟刘骏的家里有个交待了。不过陈兆军的想法不同。就冲着刘骏在这个时候能想到能够到自己家里来避难。陈兆军就觉得,自己该帮上他一把。
  陈兆军说服了陈伟雄,先不要给刘骏的爸爸打电话,让自己跟刘骏谈一下。陈伟雄想一想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反正刘骏已经跑出来几天了。于是答应了下来。就这么着,陈兆军开始跟刘骏谈了起来。
  陈兆军的想法很简单,反正刘骏不是当兵的料,不如想个办法让他出国,当自己在国外的代言人。这样一来,自己也就能放心一些。
  当然,陈兆军一开始没跟刘骏讲得那么清楚,只是问他想不想出国留学。别看刘骏的成绩不是很好,可是出国是够了的。
  刘骏一听有这样的好事,当然满口答应了下来。于是,陈兆军开始跟刘骏谈了自己的想法,他准备利用陈兆广的关系,把刘骏整到苏联去,别看现在去的用处不大,开始只要过两年,等苏联的形势一发生变化,刘骏的作用就出来了。
  虽说刘骏不是很愿意去苏联,但是怎么说都是出国留学了。关键的是,还用不了自己家里出一分钱,这样的事只有傻瓜才不干,当然没有话说。于是两人商量好,刘骏出国的事由陈兆军出面办理,费用也算陈兆军的,但是刘骏从此就算是陈兆军雇佣的人,如果有必要,他必须按照陈兆军的指令来做(当然,这些事不能说得太明白,两人知道就好了)。
  事情很快有了结果。刘骏决定,为了争口气,决定出国留学,正好陈兆军又能帮得上忙,刘家也不需要负担什么。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陈伟雄是不明白陈兆军的意思,但是他觉得,能帮上战友的忙,怎么说都是一件好事,于是也没有反对。
  就这样,这天晚上晚写时候,X军后勤部刘副部长接到了陈伟雄从北京打来的电话,电话里交待了他宝贝儿子现在正在自己的家里,让刘副部长不要着急,另一个,告诉他有一个途径可以让刘骏出国留学,当然是去苏联。刘副部长一听,哪还管是去什么国家,当即答应了下来,以上,这个事情就定了下来。


第一百零五章 计划出了问题
  陈兆军当时承诺刘骏要让他出国到苏联留学的时候没有想到事情会那么复杂。当时我们国家跟苏联的关系还没有解冻,只是关系好转了,陈兆广他们正在为中苏关系的根本改变进行着努力。可惜的是,两国这时候还没有开始留学时的往来。
  陈兆军知道这个事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刘骏的爸爸,x军后勤部刘副部长头天晚上听了陈伟雄说要想办法让他的儿子去苏联留学以后,自然打听了一下这方面的请况,结果这一问才知道,当时中苏两国还没有开始留学生的交流。这可是一件大事,刘副部长连忙给陈伟雄打了一个电话,一问这事才明白,敢情连陈伟雄都不太明白,只是听陈兆军这么一说,再加上他本来就没拿留学什么的当回事,关键的还是看刘骏小胖子挺可怜了,于是就给刘骏的爸爸打了那个电话。
  到了这个时候,陈伟雄一听刘副部长说了这个事,也一下就给搞愣住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名堂。头天晚上的电话可是陈伟雄打给刘骏的爸爸的。要是这事办不好陈伟雄的脸就算丢大了,他连忙安排秘书去打听一下这个事,另一方面,也开始考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
  由于刘骏在家,陈兆军专门请了几天假陪着他。两人当然是一起回忆上中学时候的事情。渐渐的,两人谈到了收藏上,陈兆军兴致勃勃的将自己收藏的邮票和毛主席像章都给搬了出来。当刘骏看到陈兆军居然搬出来了那么多好邮票的时候,整个人都快惊呆了。小时候知道陈兆军集邮,也知道他抢在了别人的前面,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陈兆军短短的时间居然收集了那么多的邮票。看着刘骏震惊的样子,陈兆军不禁有些得意,要不是因为刘骏的原因,陈兆军恐怕还想不起集邮的事。为了充分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陈兆军把刘骏带上了阁楼,让他参观自己的全部收藏。让陈兆军没想到的是,刘骏上来略微一看,接着就拿了一台计算器数来,开始一本一本的帮陈兆军盘点起财产了。陈兆军一开始也没有拿这事当回事,反正他现在已经不缺钱了,这些邮票真的成了收藏品。看着刘骏算得认真,陈兆军也没理他,由他算去好了。可是等到中午的时候,陈兆军上楼来叫刘骏吃饭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刘骏还不是一般的投入,一边不停的翻查着资料,一边不停的在纸上记录着。连陈兆军叫他去吃饭都被他一句:“没有空。”给挡了回去。陈兆军真想不到,刘骏竟然对钱那么有兴趣。
  看来,这个小胖子还真不错,估计是一个挣钱的好手。陈兆军心底里嘀咕着。
  ※※※
  刘骏到底也没算完陈兆军的邮票值多少钱。因为下午挺早的时候,陈伟雄就回来兴师问罪来了。
  陈伟雄一进屋,就把陈兆军给提溜到了沙发前面:“你是怎么回事,昨晚我听你说要帮着刘骏到苏联去留学的,讲的那么好。我都当真了,可今天刘副部长打电话来跟我说,苏联根本就不接受中国留学生。你说,我这都答应了刘副部长了的,这下该怎么处理?”陈伟雄心里那个气呀,本来这几年看着陈兆军大学快毕业了,在国外又挣了点钱。也不招灾惹祸的,所以也就不太管他了。再一个,陈兆军这两年也的确有点本事,其它的不说,就冲他在国外雇了好几个外国人帮他做事这件事上,陈伟雄就觉得陈兆军懂事多了,对他的话也就信任多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大意,陈兆军竟然在这么关键的事上整出了这么不靠谱的事了。这要是办不成(基本是已成定局),自己以后怎么给刘副部长交待?
  陈兆军咋一听说这个消息也是大吃一惊,对这事他一直是按照惯性思维的,从1982年开始,中苏两国就开始黑龙江地区的不少口岸进行易货贸易,到了这几年,贸易量更是放大,时不时可以听说谁谁谁的在东北跟老毛子做生意发了财的,于是他想当然的认为,既然已经开始进行贸易了,留学当然也不是问题。再说有自己做担保,加上陈兆广的帮忙,如果苏联方面接受中国留学生,这当然就没有问题了。可是谁知道现在是这样的一个情况。陈兆军这才急了起来,他当然知道,如果这个事情办不成,陈伟雄以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见老战友了。
  “爸爸,您别担心,这事肯定有办法的,实在不行,我可以安排刘骏到美国或者日本去留学。您别担心。”话是这么说,陈兆军心里也悔恨不已。自己当初说话这么就不多加考虑,随便就说出来了。
  “唉,你呀,你可真不争气,刚看你老实了几天,怎么又搞出这样的事?”陈伟雄显得有些无奈的说。幸亏这事是陈兆军想帮朋友,本意上没有什么错,否则,就冲他给陈伟雄捅了这么大的篓子。陈伟雄一定饶不了他。
  陈兆军这会心里还叫屈呢,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事一定要办好来,否则,不光陈伟雄这说不过去,连刘骏哪里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陈伯伯,兆军,你们不用为了的事担心。了不起我回去当兵就是了。”小胖子刘骏不知道什么时候从阁楼上走了下来,显然,陈家父子的对话他都听见了。
  刘骏的话一下让陈伟雄和陈兆军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说起来都是在部队呆了那么多年的人,对部队都有感情。部队孩子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到部队去锻炼几年,这也基本上是惯例了。不过这也要看人来,像刘骏这样的……还不如出国留学呢。
  “爸,你别着急,这几天我一定把刘骏的事办好!”陈兆军急了,去不了苏联就去美国,置于其它的,再说吧!
  陈伟雄没再说话,从茶几上拿起报纸看了起来。陈兆军知道,这就是陈伟雄的态度了。
  “走,刘骏。咱们打电话去!”陈兆军一把拉上刘骏,他要尽快解决刘骏的问题。


第一百零六章 培训
  由于时差的关系,陈兆军和刘骏给美智子打电话的时候,美智子还没起床呢。听到电话铃响,实在是不愿意起来接电话,可是没办法,因为她听见接线员告诉她,这个电话是中国打来的,能从中国打电话给美智子的也就只有陈兆军一个人了。
  “您好,陈君么?请问有什么事吗?”其实美智子拿着电话的时候已经在诅咒自己的这个小老板了,她想不通陈兆军怎么就不能够体恤一下下属,换一个正常一点的时间打电话(虽然她也知道东西方的时间差,可是毕竟大清早给人叫起来不是个舒服的事)。
  “美智子吗?有一件事要请你帮忙。”陈兆军算计了一会,接着说:“我想让你帮我安排一个美国留学的名额,不知道能办的成吗。”
  虽然美智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有过几次中国之行经验的她还是知道留学对于这个时候的一般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的。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陈兆军想到美国来了,这对于美智子来说可是一件大好事。
  “陈君,是你要来了么?没有问题,我今天就去帮你办!”美智子这一段时间也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了,陈兆军来了的话,可以分担不少她的工作。
  “不,不是我要去,是我的一个同学要去。”陈兆军连忙解释着。他现在更享受在国内的日子,确切来说,是呆在父母身边的时光。
  “哦,原来是陈君的同学要来。好的,我今天就安排人去打听一下这个事。”美智子的答复明显热情下降了许多。显然,她懒得管这事了。
  “美智子,你听我说,不管是什么学校,问一问他们要什么条件,你想办法落实这个事。”陈兆军听出了美智子的态度。他知道,这事要是自己不推上一把,很有可能就给美智子拖下来了。所以他必须现在就确定这个事。
  “好的,陈先生,我今天就去办!大概下午的时候我会把需要准备资料的文件给你寄去的。”美智子现在更想的是继续睡觉。
  对于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他们是很欢迎留学生的。日本一度是在美国留学生比例最高的国家。美智子当然知道,只要有钱,让美国方面的大学发一份邀请函(录取通知书)并不是什么很复杂的事。关键在于中国这边,但是美智子知道,只要中国这边有陈兆军帮忙,一切都不应该是什么问题了。
  刘骏陪着陈兆军跟在美国的美智子打电话,虽然他不知道陈兆军他们说什么,可是他能从陈兆军跟美智子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上听出来,陈兆军是在用一种命令式的口气在说话。
  等陈兆军撂下了电话,刘骏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困惑了。
  “兆军,刚才你往美国打电话,怎么说的是日语?那个人是什么人?我看你跟她说话好像很不客气似的。”虽然刘骏听不懂日本,但是不表示他分辨不出来。
  “哦,那个人是我原来在日本留学时候认识的,后来我在日本挣了一点钱,现在请她在美国帮我管理一个小公司。”到了这会,陈兆军也不打算瞒着刘骏什么东西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必要。虽然这会在国内还不能开自己的公司,但是他的公司在国外,这就没有什么了,谁也管不着他。
  “我的天那!你可真有本事,开公司开到美国去了?不过你怎么管他们呢?”
  “这个问题不大,国外的法律很健全,一切都按合同办事,再加上有监管机构,所以问题不大。”陈兆军一时半会很难跟刘骏解释清楚,只好这样说。
  “其实,只要你有钱,而且还能不断的挣钱,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人为你服务,不管他是那个国家的人。”陈兆军有心给刘骏灌输一些挣钱争气的道理,他相信,凭着刘骏帮他算邮票的干劲,这个小胖子就是一个天生做生意的料。现在的关键是要引导他。毕竟那个时候,做生意一般意义上还被理解为投机倒把。
  “对,出了国我也要挣钱,让那帮老外来帮我干活!”刘骏已经兴致勃勃的了。
  陈兆军想了一下,要等邀请函和签证办好还要一段时间,与其让刘骏回家等着,还不如让他到中苏毕竟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外贸的情况,也省的他回家难过。
  “刘骏,你出国的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你看你是回家等消息,还是在我家呆着?到时候我教你玩点新鲜的东西。”陈兆军这是在赤裸裸的诱惑刘骏了,他知道,刘骏肯定不愿意回家看他爸爸那张脸。
  “得了,这事你还用问我?”刘骏也非常痛快:“你还是赶快给我爸爸打电话吧!你说的他信!”整个X军大院的孩子都知道,陈家的兄弟都能干,这个老三更是厉害,不但有本事,还去过日本留学。最关键的,愣是把小日本给整得一愣一愣的,还拿他没办法(陈兆军在日本的是都在私下里传,小道消息就是这样,越传越神)。
  ※※※
  刘副部长和他的爱人接了陈兆军的电话以后,这一个晚上都没有睡好,因为不光陈兆军打电话来说了让刘骏去美国留学的事,而且这事晚些时候也得到了陈伟雄的确认。现在他们基本上可以认定,自己的宝贝儿子留学的事是定了。现在要做就是办好手续和等待了。陈兆军在电话里已经交待了刘骏这方面要准备的东西。反正要完成这个事情,来来回回的要跟美国方面交换好几次文件,有得忙的了。不过好在保证金的事不用他们处理,否则还不得难死刘骏家里的两个老的?别看刘副部长当的官也不算小了,可是让他一下拿出好几万的保证金来,也是很困难的。对于刘骏留在北京的,刘骏的爸爸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的。本来,为了刘骏能当兵的事,刘副部长不得不拉下脸来找了军首长(体检肯定过不了)。为了照顾部队的孩子,军首长这才给军务处批了一个条子,让军务处给刘骏批一个指标,不走地方武装部,直接入伍当兵。谁知道刘骏一知道了这个事,拔脚就跑北京去了,让刘副部长拿着军务处的公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脸都丢尽了。其实刘骏的爸爸也是没有办法,谁都知道当兵的苦,可是为了刘骏的将来能安排个工作,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了。刘骏的爸爸甚至想过,等刘骏一到部队,就直接把他安排进后勤部。这只能说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现在好了,刘骏要是能出国留学,拿就不用担心了,自己也省得落个走后门的名声。至于刘骏想留在北京也好,省得回来丢人现眼的。反正放在陈伟雄家里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其实他更愿意这样,毕竟是一个跟领导拉关系的机会。
  ※※※
  虽然刘骏的爸爸和美智子两个方面的工作都很快,可是许多手续还是要办的。别的不说,光是公函往来没有两个月都办不下来,就算这些事都很顺利,光是等签证排队拿号也得要几天。所以这一段时候刘骏的时间是非常充裕的。陈兆军开始计划着带刘骏去中苏边境走一趟。
  陈兆军一提出这事,刘骏立马就明白了陈兆军的意思,当时大家都知道,到中苏边境当倒爷可是个挣大钱的买卖,敢情陈兆军也是想去当一当倒爷。刘骏顿时来了精神。这个小胖子别的兴趣没有,但是挣钱他可是喜欢的。
  “好哇!好哇!你说咱们去倒点什么?听说倒牛仔裤挺挣钱的,好像还有牛筋包、电子表什么的都行。”刘骏急急忙忙的说。
  陈兆军一听就笑了,看来自己没看错人,刘骏天生就是一个做生意的料,他还真收集了一些资料。可惜的是,这些资料对陈兆军没有什么用,一个是陈兆军知道所以人都做的生意肯定利润已经很薄了,再说,他也不愿意扛着一大堆的牛仔裤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跑,这些生意在他看来,已经没什么意思了。陈兆军是要就不干,要干就要干一笔大的。
  结果,陈兆军整整忙了两天,然后就带着刘骏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向中苏边境小镇黑河而去了。跟所有人都不同的,其他人都是大包提小包带的,处长和刘骏几乎是空手。几件换洗的衣服直接丢到了一个小背包里,刘骏往身上一挎,他那圆圆的身材往前面一挡,基本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刘骏一直搞不清楚陈兆军想倒点什么,陈兆军也没跟他说。用陈兆军的话来说,这是对刘骏的一次培训。


第一百零七章 白糖换化肥
  刘骏整个人都迷迷糊糊的,反正陈兆军让他怎么样他就这么样。因为陈兆军一直都神神秘秘的,搞得刘骏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幸亏陈兆军有话在先,说是这次是对他的培训,小胖子刘骏这才没话说,反正睁开眼睛看就对了。
  ※※※
  中苏边境的黑河口岸,其实原本是一个两地边民自发搞起来的一个易货贸易的集市,自从84年胡耀邦同志视察以后,互市情况更热闹了起来。虽然这还没有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认,但是中苏双方都有了这样的一个共同认识,按照目前中苏双方的关系和两国领导人的态度,真正的口岸开放不过是早晚的问题,况且对彼此都没有什么影响,大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算是秉承民风吧。
  陈兆军和刘骏到了黑河以后,先是去了一趟公安局。等陈兆军拿着两张边民证出来的时候(杜撰)。刘骏才知道,原来,陈兆军早连天忙着打电话敢情就是为了这个事的。
  陈兆军跟刘骏解释,要是没有这个东西,进出边境地区是非常不方便的,更不要说还想做生意了。
  “兆军,这两天老听你说做生意。可是你看咱们两个,都是两手空空的,你到底想怎么做生意的?”刘骏是实在忍不住了,他都已经忍了几天了。
  “不要急,明天你就知道了。”陈兆军不紧不慢的是,其实他是故意这样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刘骏尽快成熟起来。你想想,要是一个人一天到晚的惦记着一个事,他的印象能不深么?还有一个就是陈兆军希望能够培养刘骏的商业素质,沉着冷静是必备的条件。
  刘骏也挺能沉得住气,既然陈兆军这么说了,他还真的就老老实实的等着。
  第二天一早,陈兆军带着刘骏就上街转悠了起来。看上去好像是漫无目的的,其实他一直都在寻找机会。没过多久,街上的人开始渐渐的多了起来,整条大街上,说中文的、俄文的,什么人都有。那些大包提小包带的也都打开了自己的包袱,一瞬间,整条街到处都传来了吆喝的声音。说不上什么时候,身边就会冒出一个两个人来,推销着手上的东西。
  陈兆军根本不着急,昨天他就打听好了,在这条街上有一个二毛子,专门两边倒腾东西,这个人的生意做得还行,信誉挺好。
  刘骏跟着陈兆军逛了半天,加上早上起得早,这会已经有点累了。
  看着已经有些冒汗的刘骏,陈兆军想笑没好笑出来,就刘骏这体格,到部队用不了两天,非把他整趴下去不可。
  看了看门牌号码,陈兆军安慰刘骏:“别急,马上就到了。”
  刘骏这会真的有点坚持不住了,他气喘吁吁的问陈兆军:“兆军,咱们到底要找什么地方?”
  “我们现在要找一个二毛子,他是中间人,只有通过他,咱们的生意才能做成。”陈兆军一边走着,一边回答刘骏。
  “我看你什么都没有带,咱们这次到底做什么生意?”刘骏到底忍不住了,做生意也得心中有数不是。
  陈兆军知道,该是告诉刘骏的时候了。于是,他跟刘骏交待了这次的底细。原来,陈兆军前几天就联系好了一家南方的糖厂,跟他们定了600吨白糖,别看当时的白糖还是紧俏商品,可是相比化肥来说,还是要好解决的多。关键是,糖厂为了鼓励农民种甘蔗,为农民解决化肥也成了一种手段。陈兆军现在就是享用白糖换化肥。
  陈兆军一路上和刘骏说着这个事,慢慢的,就到了二毛子林鑫辉的家里。林鑫辉开门做生意,谁来当然都欢迎。他一见陈兆军和刘骏进来,就知道有大客户了。因为这两人都是空着手来的。
  “二位,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林鑫辉笑着招呼。要是不知道的人,一定以为他是在招呼朋友。
  “你就是林鑫辉吧?”陈兆军问。
  “没错,我就是。”林鑫辉对陈兆军知道他的名字一点都不感到意外。要是连这个都没有打听清楚,恐怕也找不到这里来。
  “我手里有一批白糖,想换点化肥回去,还得你帮着牵个线。”陈兆军知道,跟中间人没有什么好谈的,直接告诉他目的就对了。
  “这个好办,你有多少白糖?想换多少化肥回去?有个数我好帮你谈。”林鑫辉没有太在意。他当然不知道陈兆军手里面的是600吨白糖。
  “我想这个你就不用管了,我手上的货不是你吃得下的,不过这事完了,我可以给你一顿的白糖或者2000快钱。你看怎么样?”
  林鑫辉一听这话,当然知道陈兆军手里的货的确不是直接吃得下的,他也是当惯了中间人的了,知道到了这个时候,自己只要挣到自己满意的就行了,多的就不是自己该想的了。当即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行,你们等着,过一个小时我回来。”说着,放心的将陈兆军和刘骏两个人留在了家里,自己走了出去。
  刘骏一看这事,都快有点傻眼了。不过就这么几句话,这个二毛子就连家都丢给对他来说还是陌生人的自己和陈兆军了?
  看着林鑫辉走出门外,刘骏忍不住了:“兆军,他这么就这么走了?”
  陈兆军当然知道刘骏指的是什么,他笑着说:“你也不看一看,他这个家里,还能有什么不放心的?”
  刘骏四下一看,还真是,林鑫辉的这个家用家徒四壁形容一点都不过份,几乎找不到一件像样的东西。
  “不用看了,他这里就是一个办公的地方,根本就没东西,值钱的东西要么在家里,要么就在银行。干他们这一行,小心肯定没错。”
  “我说呢,他那么大方就把我们两人丢在这了。”刘骏好像领悟了什么似的说着。
  “你也别看,就是这样,估计你要是想从他的家里拿走一根木头都是困难的事,在这个屋子外面,还不知道有多少他的人在盯着。”当年搞边贸的人,除了要有信用,没有势利肯定是不行的,要不早就给别人把生意抢走了。
  陈兆军一边帮着刘骏分析边贸生意,一边等着林鑫辉回来。
  很快,林鑫辉带来了一个苏联人。可以肯定,这个叫切克弗的苏联人已经是一个老倒爷了,一口中国话顺溜得很。
  林鑫辉很清楚,他把切克弗带来了以后,帮着双方进行了一下介绍以后就退出了房间,他知道,双方都需要有一个环境来谈生意。
  切克弗见过了陈兆军拿出来的一小包白糖的时候,他明白,这次生意也许是自己这么多年来遇上的最大一笔生意了。因为他很清楚,中国的北方是不产白沙糖的,能让眼前的这两个年青人带着一小包白糖走那么远的生意,当然也不会小。
  双方的谈判应该说还是很顺利的,不过由于交易量很大,这笔生意的交易时间被定在了一个月以内,因为要是再晚的话,黑龙江上的冰就该化了,那么这些货物的运输就成问题了。他们谁都知道,如果错过了这段时间,如此庞大的货物量是无论如何也过不了江的。除非是中苏铁路重新开通,可惜这在当时还是不现实的是。
  ※※※
  大概两个小时以后,林鑫辉被叫进了房间,这个时候,双方的交易内容可以告诉他了,因为需要他当中间人了。林鑫辉这才知道,两边这次交易的是用600吨白糖换2400吨化肥。虽然林鑫辉很意外双方竟然谈成了这么大的一笔生意,不过他并没有表露出来。
  为了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陈兆军和切克弗分别交了两万块钱给林鑫辉,这是违约保证金。虽然没有什么合同,可是有了林鑫辉在中间,大家都知道,一担违约,林鑫辉会毫不犹豫的将钱全部交给守约的一方。这就是林鑫辉这个中间人的作用。现在的关键就是双方都得想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货物运到黑河。
  ※※※
  从林鑫辉家里出来以后,刘骏开始担心了起来,要运输600吨的白糖和2400吨的化肥,这在运输上可是个大问题,他不知道陈兆军准备这么解决这事。谁都知道,一担陈兆军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他的2万块钱可就真的丢下水里去了。
  陈兆军可一点都没有没有为了这个事担心,他早就已经想好了一切。接下来,就该看刘骏的了。
  刘骏可是一点都不知道,在陈兆军的这个计划了他已经成了行动的一部分。


第一百零八章 谋略与厚黑
  方副同志同志在1985年10月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说过: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次年,他又在会见新西兰总理朗伊时说: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他的这些话让许多人理解为,只要你有办法、有头脑、有路子,能够推进经济的发展,自己挣点钱并不是什么坏事。虽然中央在1984年下文《关于党政机关在职干部不要与群众合办企业的通知》,但是这并不限制刘骏这样的待业青年做点生意。
  就在刘骏不知道陈兆军打算怎么运输如此大批量的白砂糖和后来相对更多数量的化肥的时候。陈兆军给刘骏派了一个任务,让刘骏想办法回去说服刘副部长,利用部队复训驾驶员的机会,用军车来解决短途运输问题。陈兆军特意没有跟刘骏说出操作的要点,他希望刘骏能够自己想明白,把这事办好。
  通过这么多的事,刘骏渐渐的明白了陈兆军的意思。他知道,陈兆军这是给自己一个机会,要是办好了,也许自己就真的融入了陈兆军的团队来了(虽然限制他还不知道陈兆军到底有一个什么用的团队)。
  “兆军,你也知道,我家的老爷子跟你老爷子都是一类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无论什么时候,钱都没放在他们的眼里,我们得像一个对部队最有力的理由,这样,我老爷子哪里就说得过去了。”刘骏想了一会,认真的说。
  “没错。”陈兆军躺在火车的卧铺上,懒洋洋的答应着刘骏:“你只需要考虑这件事该这么操作,想到了告诉我。”陈兆军早就想好了办法,但是他希望刘骏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
  ※※※
  天黑了下来,陈兆军早早的进入了梦乡,他是心中有数。可是刘骏就不一样,这一个晚上,他绞尽脑汁,翻来覆去的算计着该怎么说服他老爷子。他明白,只有对部队有利的事,才有可能说服刘副部长答应顺手帮这个忙。现在的关键是怎么样才能让兆军的老爷子觉得对部队有利?
  ※※※
  第二天天还没亮,陈兆军一杯刘骏一阵摇晃给摇醒了。
  “怎么回事?”陈兆军很纳闷,刘骏之所以长那么胖,跟他能吃能睡有必然的关系,只要贴着了枕头,一会就睡着了,从认识他开始,就被听说过他早上能自己起来的。
  “兆军,我想知道,怎么这次生意能挣多少钱?”刘骏顶着熊猫眼,问出了自己一个晚上考虑出来的问题。
  “这个你可以算的,现在的白砂糖是3600块钱一吨,加上铁路运费等等,成本大概是3800快钱。而我们国产尿素大概是1500块钱一吨,这样算起来,我们的毛利润大概是84万。不过由于苏联的尿素含量比较高,所以在价格上。我们还可以提上一个台阶,大概可以到2000元一吨。这样算起来,我们的毛利润大概可以到接近200万,但是,我们要扣除关税等费用,这些大概需要40万。其它的就你自己算了。”陈兆军详细的跟刘骏解释了这单生意的利润点。他也很想知道刘骏想的是什么办法。
  “我是这么想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去跟我爸爸商量,等部队到黑河以后,咱们给部队出短途运费,反正就是从江边到火车站,没有多远。然后等部队回去的时候,再给他们50吨尿素。这样,X军基本上今年搞生产就不用买尿素了。我爸也好说一点,毕竟他管后勤的。你说行么?”刘骏小心翼翼的说。他知道,这50吨尿素可是10万块钱呐。
  “哈、哈、哈。”陈兆军笑了起来,看来刘骏还真是聪明,一下就说到点子上了。可惜他不知道,陈兆军根本就没想在这笔生意上挣什么钱。不过是给刘骏一个锻炼的机会。
  “刘骏,看来你还真是个做生意的料。你的想法是对的!我告诉你,做生意讲究的是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有……”
  “得、得、得,这跟胖子没有什么关系好不好!”刘骏人长的胖,所以很忌讳别人说这个事,一听陈兆军提起这事,赶快打断了他的话。
  陈兆军看着刘骏一脸严肃的样子,知道自己一个不留神说到了刘骏的忌讳上,连忙转了一下话头。
  “我没说你胖,我是说……”
  还没等陈兆军说完,刘骏的拳头就上来了。
  其实两个人都知道,两人谈的太投入,把这个话题谈得太严肃了。闹一下是为了调节气氛。
  ※※※
  两人闹了一会。陈兆军接着他的话题说了下去。
  “其实这次生意挣不挣钱是次要的,关键的是我想让你有这样一个概念,只要敢想,什么事都有可能。关键就是我们要想到点子上。其实这次这个是,你的想法不错,可是你想过没有,光是50吨尿素就想打动你爸爸?这恐怕不现实。”
  “那你说该怎么办?”刘骏可是想了一个晚上了,好不容易才想出了这么一点东西出来。
  “这些账大家都会算,不要让大家都看着你挣钱眼红,特别是这一次。咱们要利用上部队的关系,那就怎么的都得给家里人挣一口气。而且还要人在背后没有话生活,所以我们要把钱挣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所以说不能太小气。再说现在X军都是集团军了,50吨尿素够干什么的?再说了,这么来回折腾你不累么?所以,我已经跟糖厂联系好了,到时候直接先给军里面发200吨白糖。至于这边的尿素,咱们直接给发到南方去。全都给糖厂……”
  “咱们就挣标号的钱!”最后这句话是刘骏和陈兆军一起说出来的。
  “不过这样做也太明显了吧?这万一出点什么事,咱们可就要赔进去了。”刘骏把他的担心说了出来。
  陈兆军轻轻的笑了一下:“你呀,你就没有想过,等X军收到了200吨白糖,还不得把你爸给高兴死?到时候你就不相信,你爸他们会动用部队的渠道来保证我们的货物?再说,这样也显得合理多了,几乎就跟咱们没有什么关系了,整个就是X军在跟苏联人做生意,咱们两不过是整点运费钱罢了,这样一来,你觉得你爸爸还有其他人会反对么?还有一个关键的,要是你没有东西拿出来,让你爸爸怎么开口说话?”
  刘骏一听这话,当时明白了过了。的确,要是这样操作的话,他想不出自己的老爷子怎么会不答应,最关键的,从表面上看,这事已经和陈兆军跟自己都没有什么关系了。刘骏这下是真的佩服起了陈兆军来。虽说这个办法不是天衣无缝,可是安全系数要大得多了。
  ※※※
  两天后,X军后勤部刘副部长在家里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刘骏。刘副部长还以为是刘骏出了什么问题从陈伟雄家里又跑回来了。当时急得差一点没揍刘骏一顿。刘骏一看情况不对,连忙解释自己回来的目的。刘副部长将信将疑的。他真的有点不相信陈兆军和刘骏两个这么几天的功夫就能干出这么大的事了。
  刘副部长想了半天,临了撂下一句话:“说其他的都没用,你们要是真的能给我搞回200吨白砂糖,咱们什么都好说,要是不行,你还是该干吗干吗去。”他到不是不信自己儿子的话,可是谁都真的,当时的白砂糖可是个好东西。不是说买就能买来的,要是有了这200吨白砂糖。X军上下就该高兴一阵子了。
  刘骏对陈兆军的话是深信不疑的。他可是看见陈兆军几万块钱真金白银的交到了林鑫辉手上。接下来的两天,他还是除了吃就是睡,一点都不着急的样子。刘副部长这两天可是着急了,刘骏说的白糖的事,他谁也没敢告诉。不过一天问收发处几次倒是真的。
  ※※※
  “刘副部长,火车站来电话,让咱们赶快派车去把白砂糖拉回来,不然下雨就麻烦了。”就在刘副部长怀疑这件事情到底靠不靠谱的时候,秘书进来说。
  “白砂糖?有多少?”刘骏的爸爸一下从站了起来。
  “说是有200吨。可是咱们没看见提货单呐!”秘书也挺着急,这要是真有200吨白砂糖来了,怎么着每人都能分上个十来斤。可是提货是需要提货单的,这见鬼的提货单现在到底在什么地方?
  “你现在就叫传达室的人过来,然后通知教导大队,让他们准备20台车,咱们两次把白砂糖给拉回来。一会我给司令部打电话,让他们派人帮搬东西。”刘副部长紧张的安排着,实在不行了,他还得去找公章,不管怎么说,只要是X军的东西,先搬回来肯定没错。
  “是。”秘书答应了一声,可人并没有动地方。
  刘副部长刚伸手去拿电话,一看秘书还没有出去,觉得奇怪了:“你怎么还不去?”
  “部长,你看怎么就别惊动司令部了,让汽车连派点人去就行了。”秘书小声的建议着。
  一听这话,刘副部长笑了:“你呀,别那么想不开。你以为是2吨白糖啊?那是200吨!够你吃的,别想一家就给他包圆了。快去办你的事去吧!”
  秘书一想也对,200吨呢,好大的一堆。
  “是!”秘书一下想开了。敬了个礼,走出了刘副部长的办公室。他知道刘副部长为什么急着找传达室的人,想了想传达室的两个小老乡跟自己的关系还不错,还是去提醒他们一下的好。
  秘书先是到的传达室,跟他们说了这个事,让他们马上找提货单。然后自己去给教导大队打电话,反正时间就那么多,要是真的是传达室的责任搞丢了提货单,估计这两个小老乡在传达室也就呆到头了。
  “王秘书,这里有一张火车站的提货单,不知道邮局是怎么回事,刚刚才拿过来,都耽误了两天了。”王秘书正往传达室走,远远的看见他,小老乡就叫了起来。
  “哦,好,还好不是你们耽误的事,不然就麻烦了。行,赶快给刘部长送过去吧。”王秘书没头没脑的丢下一句话,接着赶回自己的办公室打电话通知教导大队去了,他可不敢耽误事。
  ※※※
  200吨白砂糖让整个X集团军军部都变成了甜的,军务处也变得格外好说话了起来。对于糖厂的要求,当然也就表示全力支持。于是,今年X集团军的军直属队的驾驶员复训改变了时间的地点,距离也变得格外远了起来。一直跑到了黑龙江的边上。
  等复训的车队到黑河的时候,刘骏和陈兆军,林鑫辉和切克弗也都到了。让刘骏和陈兆军感到意外的,切克弗同样是用军车进行的短途运输。这就让陈兆军注意起了切克弗这个人来。要知道,2500吨尿素可是不少,能让苏联军方一次出动这么多军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一点来头的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得上了。
  也许切克弗跟陈兆军的想法差不多。结果就是,陈兆军本来拿来慰劳复训战士的几十箱二锅头,转眼就被严格按照江心分坐着的中苏两国士兵喝了个精光,中国士兵也吃到了苏联的熏肉和火腿。


第一百零九章 刘骏出国
  趁着其他人喝酒吃肉的功夫,陈兆军跟切克弗谈了好一会,特别是关于刘骏留学的事。陈兆军不知道的是,经过双方的这次合作,切克弗已经看到了陈兆军他们这边的实力。现在苏联正处于物资极度困乏的时期,国内的政局也不是很稳定。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乱世出英雄。切克弗是不想当什么英雄的,但是对挣钱很有兴趣。为了保证这笔交易的顺利进行,他也是通过了他爸爸方面的力量才解决了运输的问题。当然了,保险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毕竟大家还是第一次打交道,小心一点肯定没有坏处。
  就这么的,别人都在喝酒吃肉的当口,切克弗跟陈兆军提出,双方应该进一步合作,把生意做大了。陈兆军对这个提议当然没有意见。他一指身边的刘骏。
  “切克弗,你也知道,咱们要是想把生意搞大,就必须有一个可信的人。你看我这个兄弟怎么样?”
  切克弗当然明白这些道理:“这个没有问题,你的意思是以后我就跟刘骏联系?”
  “不、不、不。”陈兆军连连摇头:“我想看一看你有没有门路让我兄弟到你们国家留学,这样就方便多了。”
  “到我们苏联来留学?这样就太好了,你放心,只要他到了我们苏联,一切就好办了,凭我在苏联的能量,基本上你们想要的,我都有办法搞到!”切克弗一听陈兆军的想法,不禁拍手叫绝。的确,还有什么比直接谈更有效的呢?
  “兆军,不是说苏联……”刘骏刚开口,就被陈兆军偷偷在大腿上狠狠捏了一把给打断了。
  “哦?有什么问题么?”切克弗很留意,一下就觉得有问题了。
  “没事,不如你先帮我们打听一下,要是行的话,咱们再接着商量下一步。”陈兆军不知道切克弗的能量到底有多大,不过能在苏联远东地区一次动用这么多军用卡车的人,没有一点办法是不可能的,再说当时苏联可比中国乱得多。搞不好还真有办法也不一定。
  “那好的。明天我就解决这个事。后天上午你们在林鑫辉家里等我,我会给你们一个消息。”虽然切克弗没有说什么,但是不表示他不明白。最起码。他现在已经知道,这事也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
  由于X集团军的介入,这批尿素成了军需品,本来陈兆军还打算老老实实的交税的,可是根本就没有人来过问这件事,他也乐得装糊涂。车皮是早就计划好的了,尿素拉过去就直接上了车。参加复训的战士们是辛苦了些,拼命干了好几个小时,总算是忙清楚了。
  刘骏看着战士们那么辛苦,还想让陈兆军拿点钱出来给大家发一下的。可陈兆军清楚,这事到了这会,可不该直接出面了,还是通过王秘书来办好一点。于是他示意刘骏去找一下王秘书,还给了刘骏一万块钱。
  刘骏过去给王秘书一说,再递上一万块钱,当时差点吓着王秘书。好在陈兆军跟着解释了一下,说这钱是慰劳解放军的,这才让王秘书松了一口气。说起来,这要是换一个人给钱,王秘书也许就跟大家伙把这钱给分了。其实只要的事挺多的,每年部队复训的时候,都会乘机搞一点运输,到时候大家也不会白跑一趟,看这次有刘骏和陈兆军在。王秘书就不会这样办了。他当即叫来负责这次复训的汽车营营长,让他按人头在黑河按最好的标准定上几桌。让大家吃个痛快,当然,这时候的钱已经变成X军后勤部出的了。没办法,毕竟这是公务,没理由让老百姓出钱。
  ※※※
  切克弗那边忙忙碌碌的也整了不少时候,等忙完了。他又急急忙忙的给后贝加尔军区(总部赤塔)的父亲谢聂夫斯基打电话,了解中国学生到苏联留学的问题。这一打听,切克弗才知道,中国最后一批留学生走了以后,苏联就一直都没有再接受过中国留学生!切克弗这才知道,那一天刘骏没有说完的话是怎么回事,看来陈兆军是在变相的试探自己的能力和实力了。切克弗这两年一直在黑河跟中国人做生意,钱是挣了不少,可是都是些小打小闹的。这一次好不容易做了一笔大生意,关键的是这笔生意的背后,陈兆军和刘骏的身后都有军方的背景。这些才是切克弗最看重的,切克弗知道,只有这些人才能够真的把生意做大,相应的,他就可以挣到更多的钱。切克弗之所以没有到军队中去,就是因为他知道,按照目前苏联的发展趋势,军事工业与民用产品的距离越来越大,这必将导致国家经济崩溃。为了保险,现在多挣点钱是有必要的。
  切克弗为了刘骏留学的事,又给他在莫斯科苏联教育部的朋友打了个电话,那个哥们一听说是有人想来苏联留学,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下来。可是等切克弗告诉他这个留学生是中国人的时候,那个人没话说了。他告诉切克弗,这事现在办不了,毕竟两个国家现在的状态还比较紧张。“当然了,他要是通过其它国家转到我们国家来留学还是可以的。毕竟我们两个国家还有一定的外交关系。而且据说有可能全面改善。”切克弗的朋友显得有些神秘的说。
  “哦。谢谢你,我明白了!”切克弗挺高兴的,他知道这个朋友提供的消息一定是陈兆军他们用得上的。
  ※※※
  陈兆军和刘骏再见到切克弗的时候距离上次见面后的两天,还是在林鑫辉的房子里。林鑫辉这个当主人的收到了这次的报酬以后,很自觉的将房子给让了出来。他不知道陈兆军和切克弗要谈神秘,都是只要跟他没有关系的事,还是少掺合的好。
  “陈兆军,上次你让我打听的关于刘骏到苏联留学的事我问过了。我在教育部的朋友告诉我,苏联目前还不接受从中国直接过来的留学生,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给他们办理手续。”
  陈兆军一听就发现,切克弗并没有把门给关死。
  “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通过其它的渠道进苏联?”陈兆军顿时来劲了。其实不光陈兆军,刘骏有了一次跟苏联打交道的经验以后,也对苏联的兴趣大了起来。在他看来,什么留学不留学的,到头来还不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可是找到一个好工作又是为什么?不就是轻松一点,奖金高点?说到头都是为了钱。要说到挣钱,怎么样也不可能比跟陈兆军干挣钱更快了。短短几天功夫,上百万都到手了,这要是拿工资的话,绝对一辈子也拿不到那么多。相比之下,刘骏更享受这样的成就感。
  “我教育部的朋友说,我们国家是非常欢迎外国留学生来我们国家学习的。这当然也包括中国,可是由于两国的现状,这个事变得不太现实了。但是如果你们能通过第三国的渠道,到时候到我们的大使馆签一个手续,我想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不得不说,切克弗的中文水平非常高,这么大一段话说下来,一点都不带结巴的。
  “第三国?美国行么?”听到这个消息,陈兆军简直欣喜若狂,要真的能把小胖子安排到苏联,到时候再加上陈兆广的能量,估计就能干一点大事了。
  “美国应该没有问题,不过这个我还要问一下。”切克弗一直就相信,要是陈兆军他们连这点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行,没有问题!如果美国不行就日本。你帮我落实一下。”陈兆军说。他可以肯定,苏联是一定会接受日本反面过去的人的。
  “好的,明天还是这个时候,还是这里,我给你答复。”切克弗现在也急着把刘骏留学的事办妥,他知道,陈兆军需要有一个人在苏联负责两边的联系。
  ※※※
  第二天,陈兆军和刘骏从切克弗的嘴里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不管是美国还是日本,只要过去了,一切就不成问题了,到时候他会负责具体联系驻外大使馆解决这个问题。
  陈兆军和刘骏回北京的时候,除了带回了这个好消息以外,当然也带了一张大订单。这次切克弗希望得到一批二锅头酒,对此,他可以用黄金或其它的方式支付。陈兆军想了半天决定还是收卢布算了。现在苏联的卢布还是很值钱,到时候让美智子把它换成美金好了。扛着那么多黄金可不是个事。
  ※※※
  等到陈兆军和刘骏回到北京的时候,美智子办好的留学申请表格已经寄到了北京,由于刘骏一再要求,这个事就有他直接回家去办理了。不过在他离开北京之前,还处理了一件事。刘骏利用两天时间跑了几趟北京红星酒厂。联系二锅头的事。酒厂方面一听说可以选择用美金的方式结算,当时都恨不得把刘骏给供起来。那个时候,不管是那个工厂,没有不把能挣到外汇当成第一要务来抓的,根本不需要刘骏多说,酒厂方面就主动给刘骏了一个最低价,价钱低得来连刘骏都有点不相信了。
  不能不说,用美金开道事情就是方便。不过两天的功夫,刘骏就联系好了酒厂和铁路部门。刘骏算好了时间,等他回家办好手续后,直接赶到黑河,应该不会耽误跟切克弗的交易时间。
  刘骏忽略了X集团军在当地的实力,由王秘书带着,刘骏连两天时间都没用就完成了表格上所需要的材料。这样一来,他就还有大把时间回一趟北京,将材料先交到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等着排队。
  有人还是好办事一些。通过陈兆平的关系,刘骏的表格很快被递进了大使馆。很名正言顺的夹塞了。按照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估计,最多一个星期,就会轮到刘骏见签证官了。也就是说,刘骏必须在一个星期之内把与切克弗的交易处理好。
  ※※※
  这次与切克弗的交易,陈兆军特意没有介入。有了上一次的经验,陈兆军相信刘骏自己应该能够处理好这件事的了。
  别看陈兆军推说自己上课忙,没时间去处理这件事,可是刘骏心里清楚,这是陈兆军给了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这家伙也聪明,整个有样学样。他当然没有办法找到那么多军车帮他拉酒,再说也没有必要,请上几台地方上的大卡车,什么都解决了。不过他还是瞒着他老爷子,偷偷摸摸的找到了一个老爷子在SY军区的老战友,然后通过他,解决了一辆吉普车。由两个参谋陪着一起去了交易地点,不为别的,等完成这笔交易回来,他身上可要带不少钱,有两个军人陪着,刘骏也放心一点,最起码他们有枪。上次的事,一直到回去以后刘骏才知道,别看陈兆军好像什么都不怕的样子,其实他也挺紧张的,身上一直都带着枪。
  切克弗在交易现场没有看到陈兆军,感觉挺意外的。他知道,别看上次陈兆军和刘骏两个人一起来的,看上去刘骏的年纪还要大一些,但是主要的出头的还是陈兆军,所有的生意也是以陈兆军为主的。
  “刘骏,陈兆军怎么没有来?就你一个人来了?”苏联人说话可不像日本人那么讲究。这话问得还有点让人受不了。
  “哦,他有事,这次的事也不大,我负责就行了。”刘骏并不介意切克弗的话,其实这也只能是刘骏吧,他从小因为长得胖,不知道给别人说过多少话了,早就锻炼出来了。这其中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刘骏知道,自己的确跟陈兆军比是有距离的。别的不说,上次那样的生意,有几个人能设计出来?
  “这也是,都没关系。”切克弗一想也对,自己只需要关心生意的事就好了,管其它的干什么。
  刘骏和切克弗交割好了货物,点好了钱。接着就该聊些其它的东西了。刘骏当然记得自己来的时候陈兆军交待的一些东西。
  “切克弗,陈兆军要我问一下你,有没有办法搞到超大型数控机床?要是能搞到,价钱方面好商量。”刘骏也不知道这个超大型数控机床是干什么的,只是原话把陈兆军说的给搬过来了。
  “你们要那个干什么?”刘骏不知道,但是不代表切克弗不知道,他一下就知道那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了。
  “这个我不清楚,不过陈兆军说过,要是你能搞到的话,怎么都好说。”刘骏只能这样回答。
  “这个难度不小,而且非常贵,我要想一想办法。当然,要是顺利的话,还是能搞到的。”切克弗的能量不小,他想到上次陈兆军和刘骏带着一帮军人来的事,理所当然的把陈兆军和刘骏给考虑到了有特殊背景的人,不过看刘骏的样子和他在生意方面笨拙的表现,怎么都有点不像。切克弗有点想不通了,当然,这跟他没有什么关系,毕竟他的目的就是做生意挣钱。有得做为什么不做?
  “陈兆军说了,这事不急,你尽量就是了。要是行,就通知他一声。另外,我这几天正在等着美国留学的签证,要是不出意外,应该能签下来了,这样可能很快我就会到美国去了,到时候我该怎么联系你们驻美国的大使馆?”毕竟这样转道留学的是没人帮忙是不行的,而且陈兆军也没办过,所以他让刘骏问一下切克弗。
  一听这话,切克弗有点迷糊了,要是按照他刚才的设想,刘骏出国留学的事应该是很简单才对。怎么还会有意外的事发生,至于问自己的这个问题就更是不可思议了。到时候让中国驻美国的大使馆帮忙不就行了。就算不行,也有大把的途经可以找到苏联驻美国大使馆,怎么问起自己来了?难道不是像自己想的?
  “你有资料么?给我一份,到时候我会帮你把资料交给我国驻美国大使馆的,你去了就有人帮你了。”切克弗对这个事还是很有点办法的,(为了自己的钱途),他有一些关系可以联系上苏联驻美国大使馆。
  “行,到时候要是成了,咱们就在苏联见了。”刘骏把准备好了的资料给了切克弗。最近这一段时间,为了办出国的事,刘骏复印了不知道多少份资料了。能随手从身边拿出一份太正常了。
  ※※※
  刘骏这次的事是办得很漂亮,回到北京后还玩了两天才接到大使馆的通知去见签证官。
  ※※※
  X集团军的刘副部长是两天以后知道自己的儿子顺利通过签证的,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还挺意外,因为他一直听说,签证挺不好办的,他怎么知道,签证官一看到刘骏拿出来的一本美国花旗银行的存款记录的时候,当时连话都懒得问了,直接就给刘骏盖了章,因为刘骏拿出来的那本存款记录上显示刘骏在花旗银行有300万美金的存款。有这么多钱的人,就算是想移民美国都是欢迎的。于是事情就变得异常简单了起来。


布老虎吃人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