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买油


  “韩总,您要这么多油干吗?要开加油站还是怎么的?”
  例会上,财务部看着韩俊亲自批示的文件十分不解,金芳更是亲自过问了。没人的时候,宝贝儿子,小兔崽子地可以乱叫,再大不也是她的儿子吗?而有人的时候,即便是亲妈,也还是喊他“韩总”。
  看到韩俊居然要购买数量惊人的各种标号的汽油柴油,不仅仅是财务部,其他各个部门都认为韩俊又要开一个新的项目——加油站。
  在此之前,他们都知道韩俊跟中石油的领导谈了谈,但至于究竟谈了什么,韩俊没有明说,其他人也就没问。按照韩俊以往的行事作风习惯,必然是领导之间的大事了。没准儿就是跟中石油谈谈合作的事情。一个汽车公司跟石油公司谈合作,倒看起来有点儿谱的样子。
  的确,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一日好似一日,远不同于欧美市场的饱和、萧条。要说汽车市场哪里最好,还是要看中国国内!
  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手头上有点儿闲钱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于家用轿车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是以,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纷纷进军中国,以期在中国汽车市场这个大蛋糕上分得那么一块。
  不管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领衔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还是奔驰宝马等欧洲老牌豪车,都在中国有自己的合作伙伴。
  汽车的增加,自然对汽油的需求高涨,这样一来,跟中石油要是合作一下,也未尝不可,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他们认为的那种“合作”,居然仅仅是从中石油购买各种标号的汽柴油。
  这种结果让海鑫集团的高层大惑不解。按道理,这种小事儿,根本不值得韩俊去找人家中石油的领导,即便他购买的数量如此巨大,能找到山东这一层面的关系也就足够了。
  再者说,一个汽车公司,那么热衷于购买汽油,还是老板亲自出面,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
  石油这种关系国家命脉的战略资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手让私人经营的,而且,即便韩俊有关系能拿经营权,同时可以从中石油购入到比市价便宜的各种标号的汽、柴油,也赚不了多少钱。
  跟中石油,不管是投资他们也好,换股也罢,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买油,或者说搞什么加油站,相对于整个儿海鑫集团的其他产业来说,却必然是那种高投入,低产出的鸡肋。就算他们经营了起来,也只能打着中石油直属加油站的旗号。
  更何况,韩俊这次仅仅是要求购买大量的各种标号的汽柴油而已。
  于此同时,问题还不止这一点,先不说人家能不能同意卖给韩俊如此大量的成品油,就算卖了,那么多的汽柴油,往哪儿放呢?还有,目前成品油的价格,一升在2.5~2.8之间浮动,一吨下来可就是两千多,有的时候还超过3块,汽油常用的有90#、93#、97#三种,而柴油则是0#和-10#两种,如果按照韩俊文件上所批示的数量购入,即使是大大低于市场价格,那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大伙儿一致认为,这根本没有什么必要。
  韩俊却是哈哈一笑,说道:“加油站?嘿!也是个不错的法子。”
  此言一出,大伙儿又怔了一下,韩俊这样说,自然是一开始没有想要弄加油站来着。那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这话他们还没有问出口,韩俊便将自己所思所想提了出来……
  海龙汽车尽管收购了大宇,但是毕竟大宇汽车的盘子实在太大,不似海龙汽车这样船小好调头,即便是韩俊有选择性地收购了几家主力工厂,但是其他被排除在收购名单之外的企业,至少三年内韩俊要接受他们的整车提供。
  不过,此时大宇汽车原先的标志已经更换成了海龙汽车的LOGO。所生产的车辆要转型,要么在研发团队的支持下生产新车,要么更换生产线,生产海龙汽车“制式”车辆。
  不过是哪一个,目前用的生产线,就必然要全部更换。可是,已经宣布破过一次产的大宇汽车旗下的工厂,已经很难再承受这种压力。尽管生产新车的选择会更好一点,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首要任务是稳定和磨合,所以,韩俊给他们下达的任务,是生产原先大宇销量最好的“制式”车型,制式logo换成海龙的而已。
  同时,敦促大宇旗下研发团队,尽快拿出新车成果来。
  其实,如果大宇不破产的话,旗下研发团队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早在当时,就已经有了成熟的车型了,因为大宇破产,没有资金进行后续的研发,导致研发团队的成果停滞。
  韩俊入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研发团队最大的支持,并跟海龙汽车的研发团队合作,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韩俊从始至终都对研发工作十分的重视,他很清楚如果没有一个强悍的研发团队,等到笔记里所记载的那些车型“消耗”殆尽了之后,海龙将面对怎样的一种窘境。
  所以,不仅让大宇跟海龙自身的研发团队联合,韩俊还不惜重金从欧洲请来著名设计师,一道参与到海龙·大宇的第一款新车的设计当中去。
  只有海龙·大宇的第一款新车打出名头去之后,别人才能真正地认可此次收购。而要真正堵住别人的嘴,把所有的负面消息都扼杀掉,就必须要以成绩说话!
  海外工厂韩俊暂时无法顾及的上,但是国内的这部分,海龙汽车必须要站住脚跟!
  研发团队也没有让韩俊失望。在有了海龙汽车的资金注入之后,加上几方面出色的设计师共同开发,新车的样本很快就已经出来了。
  这一款,已经不是韩俊在笔记上看到的任何一款汽车了。
  虽然仅仅是微型车,但是不管是韩国设计师还是国内设计师,还是这款车的操刀手意大利籍的设计师,都声称,这款汽车,绝对是为了中国市场而打造的。当然,也跟韩俊的海龙汽车全车型策略相吻合。
  这是一款在韩俊看起来是有些可爱的两厢微型车,小排量,全身圆咕隆冬,有些卡通,再次之前韩俊从未见过这种“可爱型”的轿车。外形小巧玲珑,柔和但不夸张,时尚却不过分前卫,新世纪最流行的斜面式厢体车型,将广角前档风玻璃与发动机盖连成一面,形成独特的流线型外观,按钮状的前大灯,犹如一双卡通的大眼,更为这款新车增添几许灵动俏皮。
  只是因为“斯派克”这个名字让韩俊纠结了好久,但出于对设计师的尊重,韩俊并没有提出让其更改。
  这次因为韩俊完全用自己的人研发出来的新车,韩俊自己却并不怎么自信,面对那么多样子气派,排量大的新款车,能不能竞争的过……韩俊心里没底。
  斯派克跟尊域、V5都不相同,毕竟不是笔记里记载的畅销车,究竟能不能打开市场,市场反响又是如何,谁也不敢保证,韩俊可以用铺天盖地的广告来提高汽车的知名度,但是市场的反响,依然要靠消费者呀。
  而如何打动消费者,韩俊则是下了一番的工夫。
  韩俊之所以要跟中石油合作,并不是为了开什么劳什子加油站。而是为了让自己的车子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
  自从有了笔记,韩俊的思路就开阔多了。
  根据笔记里的提示,他深知目前的油价,对于未来几年是个什么意义!未来每公升六元多的价格,足以让许多买得起轿车的人玩儿却步!
  可是,如果他手头上有大量低于市场价的各种标号的汽油,对于车主们来说,将会有一个什么意义?
  他并不是想控制油价,却只是想将自己目前所有的客户,都变成忠实用户!
  “大家都知道,斯派克的样车正在生产,这是新厂的第一款车型,如果我们不能成功地打开局面,对于日后的发展,就被动了。现在外界都不太看好我们能经营好海龙·大宇。我们不能让他们看笑话。”韩俊淡淡地说着。
  众人听罢,脸色俱是一缓,可仅仅片刻,却又回过味儿来。
  斯派克的事情他们都清楚,希望提高竞争力也是好的,可这跟刚刚说起的跟中石油买成品油的事情有一毛钱关系没有?
  “本来我只是想弄点加油卡,不过你们说的这个加油站的法子,我又觉得比较可行了。”似乎是看出了他们心中的疑惑,韩俊呵呵一笑,立刻将话题转移到了刚刚所说的汽油方面去了。
  只是,韩俊有些跳跃性的话语,让一大家子人更迷糊了。一个个面面相觑,也不说话,这个时候,只好先看看老板的意思了。
  可刚刚说到加油卡,他们却清楚。隐隐有点儿明白了的意思。
  石油公司,自来就有一些微不足道的“优惠”服务,很久之前有“油票”,而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两大石油公司,推出了加油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储值IC卡,另外一种就是公升卡。刚刚听韩俊说加油卡,难道……他想用这东西送客户吗?
  就凭这种“搭头”就能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也太没技术含量了吧?不就是送个礼品吗?很特别吗?
  “你们看到了,目前的油价一路飞涨,我准备跟中石油签订一个购买成品油的合同。长期,大批量购买他们的成品油,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当国内油价上涨到6元的时候,而我们海龙汽车的客户却可以享受五元每公升的价格,对于我们汽车的销量……”说道这里,韩俊的目光一闪。
  他此时手中的资源,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原本,他没有必要如此给自己找麻烦,但是为了稳固海龙汽车的地位,他根本不计损失。全力确保第一款车型在国内市场上的全面胜利!
  “这……”听韩俊这样说,众人悚然一惊。
  “韩总,这个投入……有些太大了吧?”
  “韩总,不能这样啊。我们刚刚收购了大宇,哪里有闲钱跟石油公司搞这个呀!”
  “韩总,咱们还从来没有干过赔钱的买卖!你这一下子就要买五万吨成品油,这可是又是上亿的资金啊!”
  “韩总,这样做的话,我们只能提高整车的价格,也让我们的经营成本增加了呀!”
  韩俊的这份文件,便是购买大量成品油的议案。只是刚刚提出,便招致激烈的反对!
  只不过,尽管反对的声音很强,韩俊却是不以为意地一笑,摆摆手混不在意地说道:“大家不要激动。就像你们刚刚自己说的,咱们什么时候干过赔本的买卖?”顿了一下,待会场安静了下来,韩俊接着说道:“我有说过,所有的车辆都是如此吗?我有说过所有的车辆终生都是如此吗?我又有说过,我们会用现金全额支付这些汽油款吗?”
  “这……那人家石油公司会同意吗?”老朱立刻问道。
  韩俊哈哈一笑,说道:“要不然我去跟中石油的老板去谈什么呀?”
  时间回到当初韩俊找到蒋总的时候……
  “蒋总,我要的数量很大。”在蒋总一番“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恭维过后,韩俊笑嘻嘻地说道。
  “行!”蒋总却被韩俊要求买油的事情搞的不上不下,好似一口气儿没上来的样子。可既然是首长的关系,他还能说什么?当即点头答应。
  “蒋总,我不会一次性支付货款,估计得分期付。”韩俊依然笑嘻嘻的样子,继续提自己的要求。混不在意蒋总的一脸纠结。
  “可以!”点点头,蒋总依然满口答应。
  “蒋总,我买的量大,价格上您得给我让让。”韩俊道,这个可是关键,他购买的数量巨大,如果没有折扣,那费用可就大了去了。但是,只要一有折扣,那省下来的费用,可就是天文数字了!
  “没问题!”蒋总当即拍板,拍着胸脯保证下来。他买的量大?能有多大?
  “蒋总……”韩俊还想说什么,却直接被蒋总拉住了手臂。
  “小韩,这个……要不这样吧,你去山东那边,我马上给他打个电话,让他完全配合你,至于成品油的油价,我就做主了,给你个八折!”他是完全被韩俊没完没了的要求打败了。这种事情,既然他已经知道了,又是首长的关系,实际上韩俊这个人在京城也不是完全籍籍无名,他自然也是知道这人的。
  家人人家势力大,自己也乐得行个方便,资源是国家的,仕途是自己的,他可犯不着为了这点事情而得罪了韩俊,或者说,得罪了韩俊身后的人。一团和气才是最好的嘛。
  韩俊既然想要油,这种小事还是直接让他去山东弄的好,只是一个电话的事儿罢了。至于他弄油干嘛,韩俊也说了,提供给海龙汽车的客户。
  蒋总对此很不以为然,韩俊说他要买的数量很大,可大能大到一个什么程度?他还能每个海龙汽车的用户他都送上几升油??再者说,不管他要多少油,可他方哪儿呀?没有放的地方,他能要多少?实际上,石油公司跟汽车制造公司也不是一点儿联系都没有。有的汽车公司也会从石油公司直接购买少量的汽油,毕竟汽车公司也要做相关的测试等等,比如油耗什么的。韩俊找他买油,他也没有往深里想。
  至于分期付款……他中石油家大业大的,也不差他那点儿钱,好歹俺们是世界五百强不是?
  好歹送走了韩俊,蒋总才一脸纠结地碰到了徐助理。对于这个山东老乡,他实在无语的很,这人也太二杆子了,可转念一想,如果他仅仅是个二杆子,决计没有可能发展的如此迅速。
  “难道是跑我这儿装傻充愣来了?”待韩俊走后,蒋总如是想到。
  而他的这个想法,在半个月之后,也得到了证实。
  “蒋总,我是山东唐镇伟,那个……海龙汽车的韩总过来找我想要买点儿油,这事儿您知道吗?”唐镇伟用着探寻的口吻,谦恭地语气问道。
  蒋总道:“恩,有这么回事儿,这个韩总你可要好好配合。”
  听着顶头上司的交代,唐镇伟就有些纠结,擦擦额头的汗水,接着说道:“蒋总,那么,您当初还承诺他给他八折的油价来着?”
  蒋总眉头一皱,心里有些不悦,怎么事事都来问他,可因为事关韩俊,这个首长亲自引荐的人,他还是耐着性子说道:“恩,给他最优惠的价格。一切事务,你都好好配合。”
  “那……还跟他签长期的合同?”
  “废话!”
  “蒋总,可韩总说头批五万吨……”
  “多少!?”


第一百八十六章
  五万吨的成品油,这已经不是个人可以购买的数量了,供应一定数量的加油站都足够了!如果数量少一些,一年也是绰绰有余!这样大批量的成品油购买,已经不是一地分公司能够决定了的。
  这个消息,饶是蒋总见多识广,听到了以后也是下意识的一怔。这个韩俊,到底要干什么?他目前所经营的最大的产业就是他的汽车公司,一般的汽车公司,购买上个几吨固定标号的汽油也是常事,有的甚至就进去周边的加油站直接购买,如此大批量的各种标号的成品油,只能是加油站来使用。只是,海鑫集团可没听说要弄加油站啊,韩俊经营的可是汽车公司。
  不过,当初韩俊好像跟他说起过要弄成品油干嘛……只是当时他听说首长推荐来的这个商业天才仅仅是为了买成品油,便有些心不在焉,愣是没怎么注意到,现在却怎么样会想不起来了。
  只是,他倒也清楚,韩俊不会做些让他难堪的事情罢了。他不会认为韩俊将一次性购买这么多,唐镇伟也说了,这是要分期分批的,而且,即便打了折扣,这么多成品油的费用也是惊人。海鑫集团的信用没有问题,分期付款也是可以操作的。但这样大的数量,还真就得他同意了才行。
  沉吟了半晌,唐镇伟在电话那头还以为断线,不断地询问领导还在不在。
  “哦!老唐,他要就给他,这算你们的销售业绩……”回过神儿来蒋总轻咳了一声,掩饰了一下自己的震惊。实际上,即便是想经营加油站的企业,也不可能一次性购买数万吨的成品油。因为有那个钱,做什么买卖做不了呢?何苦附庸在中石油之下,经营加油站?
  他们这可是“特种”商品,不是哪儿都能用得到的。也不是原油可以提炼,这种成品油只能用做给汽车当燃料。
  “好的!蒋总,那这样他们的条件我可就答应了。”唐镇伟说道。
  “条件?他……韩总还说什么了?有什么条件?”蒋总追问了一句,看样子,那个韩俊倒是跟唐镇伟说了不少,而唐镇伟有些为难便来问他。奈何当初韩俊跟他提及的时候,自己有些敷衍,此时再想详细询问唐镇伟反而有些落面子。
  可韩俊倒好,跟唐镇伟说的那些事情,无一不是打着他的旗号,让俩人想详细谈谈,也有些尴尬。幸好韩俊仅仅是想购买成品油。要是谈些别的事情,他再这种状态,集团公司老总的面子可不就丢光了吗?
  想到这里,蒋总的心里顿时有些懊悔,这种低级错误,自己怎么就犯了呢?他应该想到,既然是首长推荐来的,哪怕是买油这样的小事儿,也不可能仅仅就当成普通的买油呀!瞧瞧人家,一出手就是上亿的资金!
  听到领导的询问,唐镇伟赶紧答道:“就是分期分批,大宗购入成品油,付款方式是每批分12个月付款,签订长期合同,按现行价格八折。韩总说这些您都清楚的……”最后一句,唐镇伟就有些嘟嘟囔囔了。
  “现行价格?”听到这个,蒋总眉头一皱,成品油的价格,一般是按照国际油价来制定的,根本不可能一直不变,目前的价格虽然是2.5~2.8之间浮动,但是在去年的时候,一度涨到3块多。有些事情,分公司的负责人并不清楚,但身为集团的领导人,他心里是门清的。国内的这个油价,有的时候可不仅仅是看国际原油的行情,个中情况复杂的很。有的时候,还要看国家的调控,身为国有大型企业,不是说他们要定个什么价格,就能出个什么价格的。各种事件对于价格的影响都很大。
  如果跟韩俊签订长期合同,以目前两块多不到三块的价格定长期,跌了,他们就有大笔的盈利,涨了……那他们必然会有损失。对韩俊来说,也是一样的。韩俊虽然是外人,也不可能知道集团内对于油价的规划,可奈何他是首长介绍来的,蒋总自然不会认为是首长给韩俊支的招,但架不住有有心人想要巴结呢?怎么看,一个汽车公司经营加油站,也不是那么不搭调。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随着私家车的数量一路走高,蒋总很清楚油价也会跟着私家车的数量一路走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最大的利益。
  从心底里说,他并不想答应韩俊的这个要求。虽然每次调价涨个一两毛钱,可架不住基数大。最好的办法,是韩俊只享受他八折的优惠,至于长期合同,那是万万不能签的。
  可人家是首长介绍来的呀,加上最近海龙汽车成功收购了大宇,实力暴增之下,俨然已经是国内汽车企业的龙头了。那偌大的规模,几百亿美元的身价,任谁都不能小觑的,当然,负债同样巨大而已。
  要是不跟他签,等上面在往下压,那他可就不好交代了。不如送个顺水人情,答应了韩俊,他一次用这么多的成品油,铁定是经营加油站的。分一杯羹就分一杯羹吧,这样的事情,他也是司空见惯了的。他一个人,即便是经营加油站,还能用多少成品油?即便是八折的价格,也是远远低于成本的。
  虽然想不通为何韩俊连这点小钱都要赚,但还是答应了唐镇伟的所代韩俊提的那几个条件,说道:“哦,长期久长期吧,但既然是长期,未来价格给他保证是一定会上涨的,那么,现在的这个价格上就不要让了,维持原价。”
  送人情归送人情,可面子上的事情,他也想争一争,不能人家说什么,就答应什么。唐镇伟自然清楚里头的道道,点头应是……
  有了笔记的韩俊,跟蒋总和唐镇伟是不同的,即便蒋总他们有着关于国内油价的规划,也是要根据国际油价浮动,和接受国家调控的;即便他们知道国内私家车市场会蓬勃发展,在现阶段,他们也不会知道究竟会发展到一个什么层次的;即便他知道油价会跟着一路走高,却也不会认为油价会涨的很离谱,会让韩俊占大便宜,更不知道最终这个油价将涨到6块多的!
  当唐镇伟跟韩俊签订了供货合同之后,韩俊那乐的见牙不见眼的样子,让唐镇伟心里都有些发虚,因为韩俊的样子让他觉得自己似乎做了一件让公司吃大亏了的事情似的。
  可左思右想,也不觉得他们吃亏了。不用说最终维持了当日原价,即便是给韩俊八折,坚持二十年,也远远低于他们的销售成本价,甚至比一般的企业拿货的价格,都是要高一点的。
  目前油价不到3元,但是韩俊却知道未来油价会上涨一倍有余!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此时跟中石油签订这种合同,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韩俊之所以要购买如此众多的成品油,完全是在为了日后海龙·大宇的产品铺路!大宇有名气,但是经营不善,海鑫运营良好,实力却稍逊。韩俊为了打造一个国内的龙头地位,必然要两者结合!
  但是,海龙汽车尽管有着笔记里热销车型的优势,但毕竟有用完的一天,为了保证海龙汽车长久地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发展。
  且看海龙尊域在国内对别克君威全面压制就不难看出研发的重要性来。
  但是,海龙·大宇的研发团队别看自成一体,韩俊也能给他们最大的支持,让他们放手实为。但是习惯了在市场上迅速站稳脚跟的韩俊,绝对不允许海龙·大宇新车打不出名堂来!
  这不管是对海龙,还是对韩俊自己,都是至关重要的。
  海龙·大宇的外债极多,尽管进行了债转股的分化政策,但毕竟还有未列为直接收购体系之内的海外工厂。此时看来他们是负担,但日后未必不是助力。
  韩俊说三到六年再行收购,的确是想敷衍一下,可未尝没有日后再行收购的意思。
  是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海龙·大宇复工之后,头款新车必须要尽快打开市场,占领市场,风靡市场!只有这样,才可以给那些不看好海龙的评论家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同时,只要海龙·大宇的形式看好,海龙汽车就可以立刻独立于海鑫集团开始发行股票融资,不仅可以将股份抵给债权方抵消负债,同时可以在资金上缓解压力。
  因为两家在建工厂和此次收购,即便是有银行的鼎力辅助,海鑫集团也有些吃不住劲儿了。这也就是海鑫,如果换了另外一家只有规模而财务状况不好的公司试试?仅仅这个收购案,就能将他们拖垮!
  一是为了不久之后新车下线以后的推广工作。二是为了整体提高海龙汽车的销量,缓解必须在汽车这个方面多下工夫。
  他在此之前,想过很多办法。尽管汽车的生产和销售,费用极其不透明,按理说他大可以在价格上做做文章。但问题是,目前国外市场海龙汽车很难插足其中,即便是海龙尊域在美国打出了名头,但是要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而国内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好事是好事,可毕竟不是仅有他一家。他要是想大打价格战,别人自然也会如此。韩俊是个商人,自然知道价格战对于商家来说仅仅是下策。同时,在汽车行业里,也极少有生产商打价格战的。
  国内市场,韩俊不是不想卖高价,只是对于国人消费者,一款质量再好的国产车,那也是国产车,你不可能将价格制定的过于高昂,即便是尊域,最高配置的款型也不过二十万。
  同时,大好的市场,让竞争者增多,就在前不久,日本的日产汽车还在跟国内的东风汽车展开了战略性合作关系的谈判。雷诺对此相当的积极,甚至还要援手其中。
  可以这样说,海龙汽车作为一款国产轿车,强敌环伺,竞争压力非常之大。看起来海龙汽车目前的销量不错,但那个时候,海龙汽车仅仅有一个国内工厂,而现在不同了,大量的工厂收归的手中,如果不能在销路上杀出一片天地,海龙汽车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不管是海龙·大宇新款车型下线,还是海龙汽车本埠产品的销量,必须要有一个质的飞跃!
  韩俊想过很多办法来提高销量,不管是广告也好,促销也罢。
  那些办法,效果是一定有,但同样也会提高经营的成本。他想提高销量,却不是赔本赚吆喝,赚钱才是首要的任务,这个时候,跟着他吃饭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千上万!而且,韩俊也不想让他的海龙汽车,成为低档次的代名词!
  传统的办法,此时已然不能进入韩俊的视野了。即便是上央视做广告,那费用也将是个天文数字,此时的海鑫集团,再拿出那么大一笔钱,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回的话,压力忒大。
  可是,在韩俊看到了笔记上记载的那个对于未来油价的描述,韩俊觉得似乎这个很可行……
  很多商家,在促销活动的时候,都会赠送一部分礼品。而汽车销售上的礼品,基本上是销售商的事情。一般送个脚垫啦,送个方向盘套啦等等。了不起送个价值几百块,号称几千块的装潢而已。
  这种情况司空见惯,消费者渐渐也就不吃这一套了。
  可韩俊既然大定了主意要刺激销量,赠品这一块他并不是没有考虑过,但一想到要承担大笔的费用,他就有些挠头,想寻思一个两全其美,既不花钱,又能让消费者感兴趣的点子,并不简单。
  直到韩俊想到了笔记里关于国内油价的记载。
  有的时候,韩俊在想,如果当国内油价涨到3块的时候,开他海龙汽车的车主,却拿着公司特别制造的VIP卡,在中石油的加油点享受2.7元每升的加油价格,又是一种什么感觉?而如果当油价涨到4块、5块的时候呢?
  韩俊对内,进可以提高VIP加油的价格,但低于市场价,对外,退可以以正常价格对外销售成品油。对于他来说,这个优惠政策不仅仅相当于没花钱,在经济有些紧张的海鑫集团里,这一点尤为重要,相反,通过自建加油站这种形式,甚至还能大大地赚上一笔!不到3元的成本,剩下的,可都是稳赚不赔的!2000年之前,油价还有升有降,可在2000年之后,那油价可就没有再降过了!也就是说,他这个时候拿到的价格,在以后,可就再也拿不到了。虽然最终没有拿到八折,但韩俊很清楚,他们这番做派,更加证明了油价必然会涨,如果不是如此,他们没有必要不给自己这个首长推荐的关系户打上点儿折扣。
  当初一想到这个,韩俊就有些兴奋,只是最开始的时候,韩俊是想用中石油推出的加油卡,作为礼品赠送给客户,但是那次开会之后,高层们提出的——加油站,又给了韩俊新的思路……
  “那……韩总,咱们这个要怎么个操作法?”
  面对他们的询问,韩俊胸有成竹。
  “一方面,我们自己建立加油站,有海鑫地产的配合,寻找有经验的施工单位,这个并不难做,到时候,我们就将我们自己的直营加油站开遍全国各地。或者,我们以加盟的形式,允许各地加盟店加盟,当前,前者比后者更加易于管理,而后者比前者更加省钱省力。”韩俊说道:“在客人方面,我们宣布,但凡购买我们海龙汽车的客户,都可以享受比外界价格更低的加油费用。这个优惠的政策,可以在购车的时候,当做购车赠送的福利告知客户,广告部近期就开始制作广告吧。”
  一边吩咐着,韩俊的眼睛里,闪烁着全是自信的光芒。
  当他把自己的这个设想详细地给高层们说了一下之后,众人也是唏嘘,虽然麻烦了点,可这样一来,的确是相当于既能给消费者实惠,他们自己又能赚钱的好路数。
  “但是……韩总,那么以前购买我们海龙汽车的客户怎么办?这总不能厚此薄彼啊?”只是,众人也不是没有自己的考虑。这种情况的确存在,必然会有前车主鸣不平,国内的销量,一个月就能有6000多辆海龙的汽车销往全国各地。两年来也有个十几万了。一旦这个优惠政策出了,而他们没有享受到实惠,必然会引起各种各样的麻烦事儿来。
  韩俊对此却混不在意,他们拿油的价格,要远远低于涨价的速度,现在仅仅是个议题,等真正开始的时候,估计油价都得3块多了!不管是现在的客户,还是以后的客户,一视同仁又有何不可?


吾爱杨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