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百聆要招聘


  事实上,关于百聆招聘人才的事情在恒达内部也早就被提出来了,都走上了日程,只不过唐昱七月份在安晥发现的VCD项目从恒达这边抽调了大量的人手到安晥去,那会儿百聆这边的谈判虽然到了最后阶段,不过也因为安晥的事情拖了下来,谈判没有弄出结果来,招聘自然也无从谈起。
  原本唐昱从安晥回来之后还准备与凤城区的区长陶业骅见一面商量一下某些事情的解决方法的,然后进行招聘人才的事情,不过之后也因为唐昱救人昏迷的事情又耽搁了几天,醒来之后又因为严打和税改等等乱七八糟的事情缠绕在脑海之中一时没有想到那上边,导致很多事情一拖再拖,尤其是百聆招聘的事情和VCD项目落址的事情。
  百聆需要招聘大量的人才,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唐昱还是宋宛如或是周晓虹,在这上边都达成了共识。而且百聆的招聘,是要大规模的招聘的,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要进行管理层大换血。
  百聆原先的厂长姬长发是从长虹跳槽出来单干的,姬长发原先在长虹就是负责搞生产的,在生产上边很有一手,离开长虹后一手创办了百聆。不过由于他个人长于生产重视生产,导致百聆的整个管理层都是偏向于生产方面的人才,整个厂子都只重视生产而忽略了其他的东西,要不百聆也不会落到如今的地步。
  而现在,按照唐昱的想法,百聆的那些个管理层要进行大换血,普通的生产员工倒是不需要这样,不过管理层的人员,必须要补充大量的新鲜血液。
  百聆要想在短时间内焕发光彩,那就必须要改变原先只重视生产的局面,必须大量招聘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尤其是营销策划的精英人物,那是百聆目前最紧缺的人物,只有营销策划的精英,才能帮助百聆迅速的摆脱现在的局面。
  此外,除了策划营销的人之外,百聆还需要负责技术方面的,负责生产方面的,负责管理方面的,负责广告策划方面的,负责市场方面的,负责项目方面的等等众多中高层管理人员,这些人里边,百聆除了不缺少负责生产方面的主管之外,其余的都紧缺,都需要重新招聘。
  此外,由于百聆此前是凤城区区内的规模不小的企业,区里边还在厂子里占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所以,厂子事实上还帮着区里边养了不少的闲人,不少只吃饭不干活的闲人。因为区里边占着股份的关系,百聆原先相当于半国企性质的,区里边稍微有些权利的人都往百聆里边塞过人,这些人让厂子有着庞大而臃肿的结构,效率极其的低下,百聆要想重新焕发生机,这些人是断断不能留的,或者说这些人里边,绝大部分不干事儿的人是不能留的。
  虽然这些人以前因为区里边的关系,在厂里边要当场大爷供着,不过现在厂子被宋宛如接手,有沈睿鸿的这层关系在里边,自然不需要顾忌这些人。凤城区里边敢朝着新百聆吹胡子瞪眼的人,指定没有,没有人会这么不识趣的去找即将上任的沈省长的儿媳妇的麻烦,所以辞去这些人也容易,不过一下子辞退那么多的人,厂子自然还需要补充新的血液才能重新运作起来,这些都需要招聘大量的人才。
  原本这些都是提上日程的事情,不过因为安晥的事情和唐昱住院的事情都耽搁了下来,唐昱这会儿闲下来无事,自然先想着解决这桩问题。而百聆的事情,现在其实已经是迫在眉睫必须要解决了,唐昱的心里边有着自己的计划,百聆,在九月份,在新市长到来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新的面貌才行,这个时候自然要抓紧时间做事了。
  周晓虹在接到唐昱的召唤电话之后还有些奇怪,听唐昱说起招聘的事情,这才打起精神来,虽然觉得唐昱这会儿叫人过来有些奇怪,不过她自己也感觉到百聆确实需要尽快招聘人了,她和恒达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最近可是累坏了,差不多一个人要当场三个人来用,不禁要负责恒达自身的事情,还要负责百聆的事情,还需要负责安晥那边的VCD项目的事情,一个人要拆开当成好几个人才能用。也幸好安晥那边有着解家和林家的人出面帮着解决掉,要不他们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手脚才行。
  周晓虹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才过来医院,唐昱事先已经和下边的保安沟通过,所以很方便的就通过了安保系统进来了,周晓虹倒是一见唐昱就来了一句,“昱少现在可是越发的大牌了,住个病房,搞的比市里边的领导还要大牌呀,瞧瞧里边这享受,这小日子过的,可比你周姐家里边要气派多了,我可是听说,这件病房是市长专属的。”
  唐昱愣了一下,这才知道,感情昱少这么个称呼,已经流传开了呀,连周晓虹这个圈子里边的人都知道了,这对他来说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儿,倒是不知道那个琉金殿堂的江姐到底存的是什么心思,他可不喜欢被很多人知晓的,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问了周晓虹一句才知晓自己担心的多余了,“今天涵宁带着陈怡过去厂子里边玩,听那妮子说起来这会儿我们的大少爷有了个响当当的外号叫昱少,这不,你周姐我赶紧来奉承来的。”说着笑嘻嘻的给唐昱递过来一叠她之前整理出来的关于百聆的管理层空缺的资料。
  听周晓虹说道是陈怡提起的,唐昱这才打消了心头的担心,如果琉金殿堂的人真的把昱少这个称呼弄的人尽皆知了,说不得这次的严打最后就要加上一个琉金殿堂的名单到里边了,不过这会儿看来,似乎还没有到那个地步,仅限于圈子里边的人知晓,这个倒是无伤大雅,有这么个雅号,在这个官二代和富二代的说法还没有流行起来的年代,倒也是个不错的事情。
  随手接过周晓虹递过来的东西看了几眼唐昱便放在一边,“周姐,百聆的事情现在完全定下来了吗。”
  周晓虹抬眼盯着唐昱不说话,直到看的唐昱心里边毛毛的,在寻思着是不是自己最近魅力大增老少通吃的迷倒了这个熟女,这才听周晓虹略带着怨气的道,“你和宋小姐这个甩手掌柜做的可是舒服,随便几句话我们这些人就要忙上忙下的,你倒好,这会儿竟然不知道自己拍板要收购的厂子的谈判情况,宋女士交代厂子里边的事情照着你的意思来,我现在可是怀疑的紧,你这个小老板可是很不负责任的。”
  唐昱心里边暗笑,这个周晓虹倒是心直口快,也不怕言语之中得罪了自己这个名义上的小老板。
  不过唐昱倒是理解周晓虹的话,恒达的很多人,对于收购百聆的事情都是不能够理解的,按照他们的想法,推了军方的订单原本就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哪有这样自己绝了自己发财的路子。而且让一个电子仪表长去收购完全不搭界的百聆电视机厂,他们这些人不能够理解唐昱和宋宛如的想法,自然心中不大乐意。再加上后来唐昱随便几句话便又无缘无故的多了一个VCD的项目,恒达的那帮子的人,这段时间可算是被折腾坏了。
  周晓虹只是稍微的抱怨了两句便接着往下说正事儿,“其实谈判已经基本结束了,很多事情基本已经达成一致,之前这件事儿就和宋女士说过的,估计是这两天因为你住院的事情她没有提起来,事实上我们从昨天开始就已经在进行交接验收了,估计有三天的时间就能够交接完毕。”
  唐昱点了点头,这种事儿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事实上之前与区里边的谈判是异常的顺利的,无论是陶业骅还是陈大嗓门都不会在这件事儿上边刁难恒达,陶业骅自己是急着甩出去这个区里边的大包袱,陈大嗓门原本不大愿意陶业骅甩出去这个包袱的,不过既然接包袱的人是沈省长的儿媳妇宋宛如,那事情就另当别论了。
  有区委书记和区长的支持,所以和区里边的谈判是异常的顺利的,几天时间就大致的确定了区里边百分之三十的股份的处理分式。谈判之中有些扯皮和纠葛的就是与姬长发之间的谈判了,还有一些小的事情上边没有谈拢。
  原本他们还是在谈判中纠缠不清的,不过七月份那会儿,唐昱一个电话把恒达正在谈判的人员全部招呼到了安晥,把这边的谈判一晾就是小半个月,不仅区里边急了眼,就是姬长发自己也急了眼,再加上区里边或明或暗的压力,等周晓虹一回来之后,谈判没几天功夫就解决掉了,原本有纠葛的地方双方稍微的一让步都迅速的达成了一致。
  所以,这会儿听周晓虹说起谈判的结构来,唐昱自然一点儿也不意外,不过心中倒是肯定了,这个陶业骅确实是个有心人啊,倒是对此人越发的满意了起来。


第一百三十二章
  周晓虹事先准备的资料相当的详实,唐昱只是稍微做了些补充就定下了招聘的事情,两人商量着定下了招聘人员的类型、数量和工资待遇等等,最后在高级管理人员的招聘上边,唐昱特意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周姐,现在的恒达比之前的规模已经扩大了不少,我们目前准备招聘的这些人员,其实不仅仅是为了百聆销售彩电来服务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这些招聘的人员要为日后VCD的项目服务,他们的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只做好百聆的事情,那是远远不够的。当前招聘的人员自然是为了他们做好彩电的销售工作,不过我们也要为VCD的项目做筹划做打算。现在我就可以很肯定的说,恒达日后的业务,一定会集中在VCD的项目上边的,所以要早作打算,尤其是现在招聘人员上边,我们想要的是精英,不吝啬对这些精英的薪水。”
  “昱少的意思是?”周晓虹疑惑的看了唐昱一眼,不明白唐昱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招聘人员的时候,不要仅仅局限于百聆这个厂子上边,而是要稍微的放大一下我们的眼界和思维。也不是我现在吹牛,按照我个人的估计,无论是百聆的项目还是VCD的项目,在几年之内,这两个项目的规模或许会达到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地步。所以,我们现在招聘的人员,不要仅仅局限于现在的厂子的规模,而是要考虑一个大型企业需要的人才储备。现在,百聆的规模还太小,所以,在中高端人才的招聘上边,我们可以适当的提高一些待遇来吸引人,要不,在同等的待遇之下,优秀的人才大概不会愿意来我们这边的小厂子。”
  顿了顿,看了看周晓虹有些发苦的脸色,唐昱笑了笑,“周姐也不要过于为难,也不要过于小瞧我们的厂子,总有让大家都目瞪口呆的一天。其实仔细说来,现在我们最需要招聘的人就是营销策划的精英,其他的都可以暂缓一下,我们要先让百聆的产品打开市场。”
  “恩,还有就是我们的招聘不能仅仅限于东陵市,市里边未必能招聘到我们需要的人才,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招聘。我建议,明天我们到省报上边刊登一周以上的中缝广告来说明我们的招聘信息,至于待遇,我们要尽量制定的吸引人一些,高层管理人员人员的工资,我们大致可以定在1600到2000元左右,中层的人员,可以定在900到1200之间,这样应该足够吸引人了。”
  周晓虹愣了一下,倒是没想到唐昱会定出这么高的工资来。
  在93年来说,东陵市的工薪阶层的人均月收入只要不到五百元左右。月收入一千就属于高收入群体了,就像唐天鸿,若是算工资的话,他一个处级才两千多的待遇。月薪两千,那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儿。
  想周晓虹,她在百聆的待遇算是比较不错的,月薪才不过1000元左右,若是加上各种福利年收入也不过15000元。可是这种收入,放在93年的东陵市已经算是了不得的收入了,属于高收入群体。唐昱定下的这个工资待遇,那可是高出这个年代的平均水平一大截,也怪不得周晓虹心下奇怪,不过倒是足够吸引人的。她在心下暗暗盘算,厂子要做到什么样的效益才能支付起那么庞大的职工工资。
  周晓虹犹豫了一下,准备和唐昱说他定下的工资待遇太高,唐昱摆摆手止住了她的话头,“周姐是奇怪我定的工资待遇吧,恒达之前的业务因为有军方稳定的订单,效益一直不错,周姐作为厂子的管理人员,收入放在东陵市也还过得去,月薪也不过一千元左右。不过我想说的是,那样的待遇,放到百聆里边,不合适,也不够吸引人。按照这份招聘计划,周姐的月薪应该在2000上下,还不包括各种职工福利。”
  看着周晓虹奇怪的脸色,唐昱笑了笑,“周姐之所以觉得奇怪,其实还是小看我的野心了,我说过,无论是百聆还是VCD项目,最终都会达到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那个高度,自然需要有能把百聆带到那个高度的管理团队、我们现在招聘管理人员,虽然不说要一步到位,不过也不能得过且过,没有高待遇,哪能吸引到有用的人才,哪能吸引到精英。而且,不仅是中高层管理人员要大幅度的提高待遇,下边的员工也要注意一下。百聆这半年来的效益一直不好,下层的员工也流失了不少,那些熟练的员工是我们必须的,虽然要大幅度的裁撤百聆的人员,不过熟练的技术工人永远使我们争取的对象,对于这些人,我们也要在他们的身上花不少的功夫才行,然他们安心的留在厂子里边工作,这个问题就需要周姐费心了。”
  周晓虹虽然不知道唐昱的信心从何而来,不过她是知道宋宛如的背景的,思维自然不知不觉的就想到了省里边的沈睿鸿的身上。以前靠着宋宛如的关系,虽然不是她有意的用自己的政治资源,不过总有鼻子灵的人找上门来,那时候军方随随便便一个订单就够恒达吃大半年,这会儿若是有省长亲自照拂,恒达或是百聆,日后发展到什么规模,目前还真不好估计。不过可以肯定的说,靠着省长的这棵大树,亏不了就是了。
  周晓虹不了解唐昱让恒达放弃军方的订单的原因,不知道唐昱和宋宛如都是不想做红顶商人,这才推掉了军方的单子。理解不了唐昱的想法,她自然就把唐昱也当成了那种想利用政治资源来赚钱的官二代,这倒是怪不得她心中的这种想法。
  整理了一下手中的资料,周晓虹又给唐昱递过来一张纸,“在招聘上边还有一件事儿,我和宋小姐之前商量过了,收购了百聆之后,厂子其实还需要招聘一个职业经理人来管理。”
  顿了顿,这才继续往下说,“以前的时候,恒达有解小姐来负责这些东西,不用我来操心,解小姐走了之后,业务方面的事情宋小姐几个电话就ok了,事实上并没有我多大的事情,关于业务的事情我基本没有接触过,我自己的能力也不足以负责全局。我自己想了想,也和宋小姐商量过了,还是术业有专攻,不要像之前的姬厂长一样毁了百聆,收购了百聆之后,我最好依然负责财务上边的事情。而宋小姐对这些事情又不上心,所以厂子还需要再另外招聘一名职业经理人来负责全局。我和宋小姐商量过,中层人员的招聘由我和恒达以前的一些人负责,最后由宋小姐决定,高层人员的招聘宋小姐会亲自把关。”顿了顿,奇怪的看了唐昱一眼,“宋小姐到时候让你也参与招聘活动,和她一起把关。”
  看着周晓虹奇怪的脸色,唐昱心下明白,人家定然是好奇招聘高层人员这样重大的事情,为何要自己这个小屁孩来参与。毕竟,自己在她眼中,最多也就是个比较早熟的小屁孩罢了,即便是早熟,也早熟的有限,受限于思维和眼界,类似于这种招聘的事情,自己不应该能帮上多大的忙才是,毕竟那是需要很多的社会和职场阅历才行。便是现在坐在这里与自己一块儿商议,大约也是因为宋宛如的原因,而不是真的服气自己这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想要这些人日后真正的服气自己,还需要很多的工作要做。
  不过唐昱却明白宋宛如这样做的用心,宋宛如是要他完全的参与进去百聆的事情里边,要从招聘开始就让那些高层的管理人员熟悉自己,方便自己日后对他们的掌控。宋宛如这样做,其实是希望唐昱能够更好的掌控百聆的。单单宋宛如能信任并把投了几千万的摊子交给自己这么大的半大毛孩子来胡闹,就已经足够唐唐昱感动了,现在宋宛如存下的心思,让这份感动又深了一分。
  唐昱压下心中的感动,“周姐,那就按照你和宛如姐商量的来吧,具体招聘开始的时间,就定在两周之后,我们的招聘广告,市里边的电视台飘字两周,外加报纸上边的招聘广告,然后在省报上边也刊登招聘信息,范围能覆盖省城就ok了,至于职业经理人的招聘,这个还需要更加慎重一些,我们预先把待遇定在三千的月薪,然后发出招聘信息。”看了那笔记录的周晓虹一眼,“就这样吧,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的话就照着咱们今晚说的来吧,周姐你们先负责招聘中层的人员,招聘地点都定在东陵市。”
  看唐昱已经露出赶人的意思,周晓虹立马恨得牙痒痒的,什么叫还有什么问题啊,问题多着呢,唐昱和宋宛如这两个甩手掌柜,着实让她恨得牙痒痒的,“资金……”
  周晓虹刚刚说出资金二字唐昱就反应过来,明白了她要说什么。
  可不是嘛,还没说资金的问题呢,恒达收购百聆已经在这两天内谈判完毕,而且进入了交接的程序,不过可还没有交付资金呢,还有招聘人员等等的各种费用,如果仅仅有恒达自己的资金,那可是有着很大的资金缺口的。而且,九十年代,可是少有人熟悉资本运作的手法,用恒达来撬动那么大的两个项目,周晓虹心中不担心才怪。
  “宋小姐之前联系人吧恒达之前的电子仪表的生产设备等东西卖掉折现之后总共有一百八十万元,安晥的解小姐退出的时候股份已经转让到了宋小姐的名下,所以有一百八十万的资金周转,在安晥收购的VCD项目上边花费了八十万,还剩下一百万左右。与百聆的谈判结束后,区政府那边没有催着给资金,所以暂时还拖着,百聆以前的厂长姬长发那边已经交付了百分之二十,交接完毕之后需要再交付百分之五十,剩余的百分之三十也需要在一个月内付清,这里边还有着很大的资金缺口。还有,负责VCD项目的姜万勐还在于美国的斯高柏进行接触,如果成功的话,也需要几百万的资金的。”
  说到这儿,倒是让唐昱想起当初在安晥的事情来。
  上次他和宋宛如等人在安晥游玩,碰到解家的那个泼妇解茜珍,不仅弄哭了小语馨,还在言语之中伤了宋宛如,说语馨是有娘生没爹养的小杂种,成功的挑起了宋宛如的怒火,最后因为解家了林家两家的出面才让事情暂时平息了下来。那次,解家为了平息宋宛如的怒火,了解到她有意接手现代集团的一个要砍掉的业务的时候,迅速发动公关关系,最终才让恒达能够以八十万的代价全盘接手了现代集团占股百分之七十的VCD项目。
  事实上,如果在正常情况下,唐昱他们想要完全从现代集团手中接手这个项目,至少要对现代集团支付四百万左右的代价,之所以能以八十万的价格接手,自然是有解氏集团在幕后的推手,他们与现代集团进行了暗盘交易,在其他项目上边补偿现代集团损失的这三百余万的钱款。
  为了这件事儿,记得当初谈判后签署的协议唐昱还是自己亲自审核过,又找律师审核过,确认合同里边没有任何的漏洞,这才签署了协议的。毕竟,若是合同里边有着漏洞,等到日后VCD创造出几十亿的利润后那就麻烦了,不能因为现在的小便宜而导致日后丢了西瓜。好在那份合同确实是没有什么问题的,VCD本来就是现代集团要砍掉的放弃项目,卖多卖少,确实不需要在合同上边做什么手脚。等到日后了解到VCD的利润,不知道现代集团的人会不会哭鼻子。
  当然,解家这三百多万的公关费用,也只是暂时的压下了事情而已,一个省部级实权官员的怒火,一个中将的怒火,可不是三五百万就能平息下来的,和解家的这个梁子算是结下来了,解家,日后若不让他们吃些亏那指定是不可能的。凭借沈家和宋家的能量,解氏集团和林家的人,肯定要多些阻碍的。
  安晥的VCD项目,除了以八十万这样的白菜价接手了现代集团的VCD业务之外,项目的负责人姜万勐现在还在与美国的斯高柏在接触谈判之中。
  当初的这个项目里边有斯高柏的参与,MPEG技术原本就是斯高柏的,而VCD是要在MPEG的基础上进行研发的,还需要摆平斯高柏那边的事情。
  按照唐昱的想法,是希望趁着现在大多数的人都无法估测出VCD的潜在市场的时候,花一笔钱一次性的解决和斯高柏上边的事情,省得日后还需要在这上边支付费用,所以姜万勐和恒达的两个负责人才一直在那边谈判。
  而据姜万勐回馈的消息,斯高柏倒是也愿意一揽子的解决所有的事情,完全的授权唐昱他们在VCD上边应有MPEG技术不再收费,不过斯高柏的胃口也奇大,需要支付近一千万的代价才行。
  按照唐昱来自于前世对VCD市场的记忆,那个庞大的市场,如果在日后因为斯高柏的MPEG技术支付专利费的话,将需要向斯高柏支付一笔很庞大的费用,那个费用和一千万比起来,一千万只能算是九牛一毛,这实在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不过唐昱现在可不敢把自己心里边的想法露出来,依然让姜万勐在美国那边与斯高柏的人接触谈判。若是这边答应的太轻松了,估计斯高柏的那些人才会起疑。
  不过按照唐昱的估计,即使最后与斯高柏谈判成功,需要向斯高柏支付的费用也应该在八百万上下才能一揽子的解决所有的事情。这个费用他之前就与姜万勐透过底,宋宛如和周晓虹也是知道的,这会儿自然想到了这两笔庞大的花销上边。
  恒达舍弃了电子仪表的业务,卖过机器设备,再加上以前的流动资金,总共加起来也不足三百万。若是连着宋宛如与军方之间的关系来卖恒达,自然能值一千万以上,毕竟恒达是靠着宋宛如与军方之间的良好合作才能支撑的,没了军方稳定的订单,恒达就只剩下那些设备了,自然不值钱。
  总共拥有资金不到三百万的恒达去撬动百聆和VCD这两个都超过千万的项目,对于不大了解内情的周晓虹来说,担心的第一个问题自然是资金的问题。虽然知道,以宋宛如家里边的关系定然有门路,不会搞不到钱,不过没看到钱,周晓虹这个搞财务的人心里边自然不踏实,这会儿唐昱就在眼前,自然要问个清楚的。
  唐昱心里边一边想着VCD的事情,嘴里边也不慢,“周姐倒是负责的紧,刚刚定下来周姐日后分管财务的事情这就找我要钱来了,倒是不忘本行啊。资金的事情周姐不要担心,我和宛如姐已经基本搞定。”
  看周晓虹依然一脸担忧,倒是很有做财务工作的潜质,唐昱笑着拿过纸笔开始在上边勾画给周晓虹示意,“根据你们与百聆谈判的结果,实际上我们大约付出六百万左右就能够全盘的接手电视机厂,这里边需要支付给区里边的大约不到二百万,给姬厂长的大约四百按出头。除了这些,在接手之后我们大约还需要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的资金来做市场,这部分费用是不能少的,再加上需要重新招聘销售和管理人员等等的费用,大约八百万就足够了。”
  奸诈的笑了一声,“虽然需要八百万,不过这八百万我们也是不是要一下子拿出来,厂子在凤城区,区里边想必也不想让厂子这样持续的亏损,厂子有效益才是他们的政绩。所以,想来陶区长也不吝啬出面,我们在支付了区里边的百分之三十的股份的接近二百万的钱款之后,再让区里边出面帮我们解决二百到三百万的资金缺口,这也不成问题。也就是说,事实上暂时来说我们只要有五百万左右的资金打底就能够把百聆给接手过来并且让厂子开始运行。”
  百聆的价值在效益好的时候大约有千万的市值,不过持续亏损了半年,恒达愿意付出六百万的价格接手,便是百聆的创办人姬长发都比较满意的,之前谈判纠葛的也不在价格上边。而唐昱让区里边帮着解决两三百万的资金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不说有宋宛如的关系,便是唐天鸿的面子都很简单就能让区里边帮着解决三五百万的钱款,只不过唐昱暂时不想让家里边知道他的事情,也不想通过唐天鸿的关系来解决资金上边的缺口罢了。
  “五百万?可是厂子现在连两百万的现金都没有了,之前在安晥就支付了现代集团八十万,百聆那边支付了姬厂长百分之二十,也就是接近九十万,厂子里边的现金加上卖设备的一百八十万也不足三百万,现在只有一百万左右的现金了,哪有五百万。再加上姜先生在美国那边与斯高柏的接触,估计最后也需要近千万的资金缺口,即便是凤城区区政府愿意帮助解决两三百万的资金,也还有一千万出头的资金缺口啊。”
  周晓虹在心里边大致估计了一下,百聆那边,若是区里边愿意帮助解决两三百万的资金的话,那确实如唐昱所说的,有五百万的资金足够启动项目了,而且还很宽松。这五百万,在支付了收购百聆的费用外,还有近两百万用来招聘人员和打市场。93年这个年代,周晓虹显然还没有见过一个不足一千万的厂子话一两百万的资金来打市场的,不过唐昱多预算一些资金,她自己自然是乐意的。管财务的人,总是希望自己手里边的资金足够充裕,不用拆东墙补西墙的。
  “不过是一千万的资金缺口而已,周姐不必担心,宛如姐已经就此事与省城的一个投资商达成协议,一千万的资金不久后就能到账。”
  唐昱说着给周晓虹递过一张方建铭的名片,“就是这个人,周姐以后管财务,少不得要个这个人打些交到的,VCD项目的后续研究经费,大部分是要他来支付的,周姐日后只管找他要钱就是了,其他的东西宛如姐会处理好。”
  说完又递过一张名片,“这是我二叔,估计你们认识。VCD项目里边我二叔和方建铭都占着股份,后续的研究经费就由他们两人支付了,你改天找我二叔要钱,我会事先和他打过招呼的。”
  周晓虹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VCD项目的占股情况她是一概不知的,搞不清楚唐昱、宋宛如、方建铭以及唐天浩四人是如何弄的,不过唐昱在里边占着股,这个是肯定的。
  “还有就是VCD项目落址的问题了。”
  “这个好解决,姜万勐还在美国那边谈判,安晥那边的研究人员还在陆续到来之中,这些到来的研究人员,我们要尽力的帮他们解决好家庭和住宿等等问题,我之前就此事而卧二叔商量过,他开发的楼盘之中会专门留出几层作为VCD研究人员安家的地方,公司里边补贴他们租房子的百分之七十的费用,直接补贴到房租里边。至于研究所落址,我之前与姜万勐说过这个问题,他说百聆里边的那个研究所可以暂时将就用着,等我们这边有条件了再建造更好的研究所。现在我们接手了百聆,安晥那边的研究设备也在陆续运过来,就放在百聆以前那个不被人重视的研究所里边,具体如何弄还需要询问他们的技术人员,如果有特殊需要的话你负责联系我二叔,让他们的建筑商过来建筑。”
  事实上这些东西唐昱在之前就有所打算,例如他二叔占股的事情,不过因为他昏迷住院的事情,好多东西都耽搁了下来,这才一直拖到了现在还没有解决,而宋宛如对这些事情都不大有兴趣,尤其是百聆和VCD上边的事情,几乎完全不插手,导致周晓虹很大东西都是不知晓的,需要唐昱在这儿一件件的点出来。


第一百三十三章
  唐昱既然说明了资金来源和渠道,给她指出了方建铭和唐天浩这两个大金主,并且资金在一两天内就会到账,周晓虹也被原先的担心放回到肚子里。
  事实上她之前担心的也不是怕宋宛如拿不出恒达扩充的钱,而是担心其他的东西。
  对于宋宛如来说,无论是沈睿鸿这个省长的关系还是宋家中将老爹的关系,让他们出面帮忙拆借几百万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即便是宋宛如未必喜欢做这些事儿,便是由苏慕儒或是唐天鸿出面和银行打招呼,短期之内融资一两千万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资金问题,对于宋宛如来说,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了,周晓虹之前担心的也不是这些。
  她担心的是,宋宛如现在似乎把恒达很多的事情都交给唐昱这个十五六岁大的毛孩子来决定,让唐昱来对恒达的事情指手画脚,这才是她担心的问题,也是恒达很多的老人担心的问题。
  最近,恒达的很多事情都是唐昱的手笔,无论是放弃军方原先的订单,或是收购百聆,又或是接手VCD项目,似乎都是唐昱的想法,这些才是周晓虹担心的事情。无论是收购百聆还是接手VCD项目,在周晓虹这些人看来,似乎都是唐昱临时起意一时兴起的项目,更像是一个小孩子的胡闹过家家的游戏。
  不过现在看情况,百聆和研究所的事情有省城里边方家的资金支持,又有唐天浩参股,这两人总不会跟着唐昱一个小孩子家家的胡闹太,方建铭周晓虹还是知道的,她时常往来与省城,也听宋宛如之前说过方家的事情,自然知道方家的来头,唐天浩的绿都在东陵市也是数的出来的大房地产商,这两人的参股才暂时打消了周晓虹心中的担忧。不过打消了担忧,心中却也未必拿唐昱当回事儿。最是无码,这话不是说着玩儿的,大多数人都有这种心思。
  其实说来,周晓虹他们这些人才是对恒达最有感情的人,他们对恒达的感情,要比宋宛如或是解梦姫还要深的多。
  当年宋宛如和解家的解梦姫从美国留学归来草创恒达,这些人便是元老,一直在恒达里边干。
  宋宛如一向对经营厂子这些事情不大有兴趣,当初也是因为闺蜜解梦姫的蛊惑之下才创办的恒达,之后几乎没有管过事情,很多事情都是想像周晓虹这样的人一手操办的。早的时候有解梦姫,解梦姫走了之后厂子就上了正轨,宋宛如几乎没有管过事儿。他们这些人对恒达的感情,远比宋宛如要深的多。
  事实上,在宋宛如的心中,恒达或许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唐昱要拿去玩,便让唐昱拿去玩,让唐昱拿去实践。她对这些东西,向来不是很看重的。也正是宋宛如的这种心思,才让像周晓虹这样的恒达老人担心,生怕唐昱胡搞把恒达彻底的搞垮了。
  “还有就是安晥那边VCD项目新成立的电子研究所,我们在姜万勐先生的帮忙下与那边进行了交接,不过这个项目,我觉得既然新组建了恒达电子研究所,不过事实上与恒达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关联,为了以后管理方便,有必要成立新的财务部来管理那边的财务。之前和宋小姐也谈过这件事儿,宋小姐也觉得有必要把财务独立出来。”
  唐昱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周晓虹要表达的意思。恒达电子研究所,确实应该与百聆这边的财务独立起来的。
  百聆现在算作是恒达的业务,财务上边暂时可以不分家。可是VCD项目,虽然说挂着恒达电子研究所的名字,事实上和恒达是不挂钩的,几乎和恒达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因为暂时还没有必要专门去成立一个公司来,所以才暂时挂着恒达的名号。
  不过若是VCD今年研发成功的话,那么很快就需要成立一个新的公司来运作VCD的。研究所里边的财务上边也会复杂无比,不仅安晥那边过来的研究人员各自有着不同的工资待遇等等,还有就是研究经费的问题了,研究所总体来说还是唐昱的研究所,其他人在里边的占股都是其少数的,倒是很有必要独立财务,唐昱之前自己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倒是没想,宋宛如和周晓虹已经先一步帮他考虑好了。
  微微点了点头,“既然周姐和宛如姐已经商量好了,那就照着你们商量出来的进行吧,研究所那边的财务虽然要与百聆独立出来,不过两边都要劳心周姐来照看,我们暂时可以单独聘请财务人员,不过财务部暂时没必要成立,等到研究所的项目有了眉目之后再成立新的财务部,暂时来说,只要财务独立就可以了。”
  唐昱这么说,周晓虹自然也只能认可,倒是也没必要专门为了那个成立一个单独的财务部,只要财务独立出来就好。又和唐昱商量了一些事情便起身准备告辞离开,快出门的时候才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又回头道,“凤城区的陶区长这几天原本是想找宋小姐的,不过……”
  唐昱微微皱了下眉头,随即反应过来,“宛如姐在东陵市这几天不大有时间见外人,她和郑伯母明天一早便要动身回绵州,陶叔大概是没有机会了。”
  周晓虹脸上的失望一闪而逝,便是唐昱也没有注意到,匆忙告辞之后就离开了。
  周晓虹走了之后,唐昱一人在医院之中无聊,想打电话骚扰一下杨涵宁,这才记起杨涵宁是没有大哥大的,他的大哥大今早离开的时候杨涵宁也没有拿,只得作罢。原本他晚上把唐天鸿和张雅惠都忽悠走是为了创造机会的,不过杨涵宁被宋宛如吓破了胆,晚上自然不敢过来,唐昱只能一人在病房了。
  他这会儿倒是后悔把唐天鸿和张雅惠都忽悠走,让他这会儿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特护病房的护士姐姐虽然质量不错,不过唐昱对这些人可没有什么兴趣。
  把脑袋中的电话号码从上到下过滤了一遍,先给方建铭打了个电话,让方建铭尽快的把一千万到账方便恒达周转。
  方建铭的这一千万,说来应该算是他们两人分赃了。
  五月份那会儿,唐昱和唐天浩定计把蔡明财的万建骗到海南的楼市里边,又和方建铭定计把方家在海南和北海的不少楼盘和地皮脱手给了万建。五月份朱延山副总理强势调控海南楼市之后,蔡明财的三亿多资金被套牢在海南那边,到现在已经亏了两亿多,剩下的一亿多也没机会套现,而方建铭却在唐昱的提醒下,当时不仅从海南楼市的泡沫之中脱身,还顺带着从万建身上赚了两千多万。
  从蔡明财身上赚的这两千多万方建铭自然不好意思把这笔前独吞了,原本方家就因为楼市的事情欠下了唐昱天大的人情,在那件事儿上边唐昱拿着一千万分赃倒是顺理成章。当然,那可不是方家还的人情,而是合作算计万建分赃的钱。蔡明财大概这会儿还没有反应过来,当初他到海南进入楼市是唐昱一手策划的事情,若是知道的话,大概杀了唐昱的心思都有了。要知道,他在海南损失的是两亿多,不是两千多万,也不是两百多万,更不是二十多万,而是两亿多,是接近他总资产的三分之一。便是因为那件事儿,蔡明财的万建现在有百分之四十是章家的吉隆集团的。
  方建铭接过唐昱的电话之后笑了几声,随便说了几句便笑道,“便知道你小子这会儿打电话是为了钱的事情,在医院里边你没和我说,还以为你小子忘了。我最近琢磨着,恒达的两百多万资金最近就要被你小子给挥霍光了,也该找我要钱了,早就给你预备着了,就等你小子开口了。”
  唐昱干笑了几声,“方哥,那一千万可算是我的钱,方哥好没有自觉性啊。嘿,恒达那两三百万,到了VCD项目上边塞牙缝都不够,哪敢指望那些钱。等姜万勐从美国回来正是开动VCD项目,那才是真正烧钱的时候,方哥这会儿给钱痛快,等到VCD开始烧钱的时候,有方哥你头疼的时候。到时候就看着钱哗啦啦的投到里边连个水花也跳不出来,方哥到时候可别找我哭鼻子。”隔着话筒两人大笑了几声,“对了,上次和方哥说的桶装水的项目怎么样?”
  “嘿,你小子说的建议倒是可行,我请人研究了下,确实是有利可图的。不过调查的结果说明,这个项目,需要的投入并不是很大,产出虽然有利可图,不过投资过于分散。我们应该会试着做,我已经让人跟进负责这个时期,不过那最多几百万撑死千万的投资额度,可不是现在的我需要的,除了茶饮料系列的东西还需要投入几千万,VCD项目或许要投入几千万之外,我手里边大笔资金没有去处啊。”
  其实对于方家这样家族来说,有钱是不愁花不出去的,总有他们投资的门路,不过方家老爷子和方建铭的想法与旁人不同,他们是真的想做实业的,而不是要做红顶商人,虽然总免不了政治上边的助力,不过他们不希望最终成为红顶商人的。所以当初方家老爷子才力排众议,坚持方家从房地产行业退出来,这一点唐昱倒是好生的佩服。在利益面前,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魄力的。


第一百三十四章投资私人会所
  方建铭的两句话倒是让唐昱回过味来,“怎么着,家里边的人又催着方哥投资了?不过八九亿的资金,就那么放着在银行里边也不是个事儿啊。”
  “可不是嘛,原本这些钱就不是你方哥我自己的,老爷子当初发话弄起这么大的资金规模也是花了不少功夫的。现在这会儿,近十亿的资金空闲在手里边没处放,自然有些人不乐意了。”
  唐昱笑了两声,“是方哥之前的投资让他们尝到了甜头啊,记得我二叔说,90年那会儿方家集团的资本规模也不过两三亿,在方哥的手里边慢慢的壮大,在海南和北海兜了一圈就翻了几番变成了近十亿,自然有些人头脑不清醒了,而且,这会儿的房地产市场,确实也有利可图的,该不会是有人又鼓动着进军房地产吧。”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把钱放在银行里边吃利息是最愚蠢的做法。
  方建铭苦笑一声,“可不是嘛,他们不理解老爷子的想法,谁都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有老爷子压着,他们还翻不起风浪了,不过总这么让钱空着也不是办法。我和老爷子谈过之后老爷子也说,你之前说的那个私人会所的经营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老爷子最近刚刚从北京那边回来,对京城正在筹建的两个会所都有所耳闻,老爷子还特意的去看过,也查了一些资料。老爷子现在的意思是,这个私人会所在国内是先例,不过看起来倒是很有搞头,京城的圈子我们也可以去试试水,不过最好还是从辽海开始……”
  方建铭还没有说完就被唐昱打断,“怎么?老爷子的意思是想要方家搞会所?搞俱乐部?”
  方建铭笑了笑,“大致就是这样,具体我和老爷子还在讨论之中,对于怎么搞,在哪儿搞,还没有完全的定下来。不过老爷子的意思是,京城已经有两家这样的会所模式的俱乐部在建了,这个东西在国内又是个新鲜玩意儿,而且京城的圈子我们未必挤得进去,准备先从辽海开始试水。毕竟,我们方家的大本营在辽海,从辽海先开始搞有优势。”
  方建铭这话说的却是不假,私人会所这玩意,不是什么人都能搞的,不是什么人都能搞起来的,那里边的水,深着呢,当年的国内四大俱乐部里边的那些会员们,若是创办者没有能压得住他们的东西,人家可未必愿意做你的会员。
  方家老爷子虽然从副国级的位置上退下来的,不过京城的水深,方家虽然有老爷子这个大树庇护,不过下边的人水性未必好。而且还是搞私人会所商务会所,方家作为创办者在商业领域没有多大的建树,在京城搞,未必有搞头。而且京城京城已经有两家在筹建中了,方家老爷子大概也知道这两家各自都是什么人杵在后边的,所以才让方建铭从辽海省开始试水。
  搞私人会所这些东西和旁的不一样,筹建者需要有极为庞大的社会影响力才能募集到高等的会员,才会有人愿意把为会员身份交会费。要不,以人家在社会上边的显赫身份,为何要买你俱乐部的面子,为何要眼巴巴的成为会所的会员?显然,仅有一个副国级的老爷子杵在后边是不够的。方家老爷子大约是明白这里边的关节,所以才让方建铭从辽海先开始搞。
  事实上,国内关于私人会所的构想,是93年的时候才有这种思想流入国内的,之前的时候,国内从来没有过类似于会所、俱乐部之类的东西,不过国外倒是在很早之前就有经营的很成功的俱乐部、会所。无论是纯商务性质的会所还是用来娱乐性质的会所,在国外都有很多成熟的经营模式。
  一直享誉后世的长安俱乐部和京都俱乐部都是93年开始在京城筹建,算是国内最早的一批私人会所了,在此之前几乎没有。在唐昱前世的记忆之中,京都俱乐部是国内最早开始营业的俱乐部,他们从94年十月份开始招收第一批的会员,随后的各种高低等的会所模式的俱乐部才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国内。成功者有之,失败者也有之。
  事实上,前世名满中国的四大私人会所,招收的会员身份我们是无法想象的,里边的会员,基本年消费额都在一百万元以上,国内和港台的富豪数不计数,以方建铭这样的身份,十亿的身价放到里边实在是不够看。
  在唐昱前世的记忆中,大约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初显苗头的四大顶级俱乐部(私人会所)在京城悄然出现,那时候,俱乐部的成员以“美元的终身会员资格”享受着生活的快乐。而能够加入这些会所者“非富即贵”,他们在私人会所里,在彼此熟悉的气息间,摘下面具,把酒言欢,分享成功的感觉。
  对于四大顶级的俱乐部,唐昱前世虽然没有光顾过,不过多少有所耳闻。
  最早的当属京都俱乐部和长安俱乐部了。
  长安俱乐部成立于1993年,主要会员:李嘉诚、霍英东、杨元庆,这三个人自不必说,放在前世,哪个不是如雷贯耳的人物。
  长安俱乐部的入会费为,个人会籍16000美元,公司会籍18000美元。其最出名的便是它雍容华贵、大气而精致的宫廷风格。而且,长安俱乐部有能力邀请到行业内最有权威、最顶级的人物。据说,在唐昱前世的时候有这么个说法,说中关村“村长”段永基从来不去星级酒店谈事,而是选择长安俱乐部,因为这里的每个人都会给他私密而亲切仿佛家人一般的照顾。
  接下来便是京都俱乐部了,京都俱乐部成立的时间也是1993年,是中国商业精英阶层首选的私人商务俱乐部。其主要成员大多是商界精英人士、新兴产业人士和使馆工作人员,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李泽楷和许荣茂了。京都俱乐部的入会费为,个人会籍10万元人民币,公司会籍12.5万元人民币,似乎比长安俱乐部的会费要便宜一些。唐昱前世即便是没有进入过,不过也知道,京都俱乐部最特殊的,莫过于它位于北京京城大厦50层的360度视角的落地长窗,那是它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从踏进俱乐部那一刻起,便能俯瞰北京城。前世的时候,据唐昱所知,京都俱乐部号称是“中国第一富人俱乐部”,曾云集了全球500强大部分中国公司的总裁和相当数量的驻华大使。至于是否属实,以唐昱前世的身份就无法知晓了。
  接下来,中国会是在1996年的时候由邓永锵创办,它最奇特的就是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宫灯、老式的桌椅、床铺,院内的风荷、柳树、桃树和银杏,传统结合自然的风味。中国会的入会费为,常驻会员入会费为15000美元,每月会费100美元,海外会籍入会费为7000美元,本地会籍为5000美元。主要会员大多为国外王室成员、企业家、艺术家。
  唐昱前世的时候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中国会的一切都是古董,只有人是新的。”大概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中国特色,中国会接待过无数外国元首和各界名流。据说当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北京签署《中法联合声明》后,神秘消失了数小时,其实这位对中国文化研究颇深的总统,正是抵挡不住四合院的诱惑,跑到了中国会感受中国帝王生活去了。至于是真是假,对于唐昱前世所接触的社会层次来说,自然是不得而知了,不过想必即使是真的,也只能说是一次成功的炒作罢了。
  四大俱乐部中成立昨晚的是北京美洲俱乐部,在2002年的时候才成立,不过却也丝毫不逊色。其主要会员大多是世界500强企业驻内地代表、企业高层、艺术界人士、海归派人士。代表成员张朝阳和孙振邀,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人会费为每人16000万美金。北京美洲俱乐部位于华润大厦顶层,是京城“四大会所”中最年轻的俱乐部,把自己清晰定位在“商务俱乐部”上,像微软、惠普这样的大公司都是其主要会员。
  除此之外,唐昱前世所知道的成功的俱乐部还有银行家俱乐部,广州卢浮宫会所,沈阳御豪俱乐部,深圳喜福会等等众多的俱乐部。
  虽然他们的会费看起来不多,事实上俱乐部的盈利和影响力却是圈外人士所不能了解的。
  若是以方家在国内的人脉以及影响力来说,现在若是筹建类似与前世那样的国内四大顶级规模的会所自然力有不逮,不过若是在辽海省内筹建一所类似京都俱乐部的私人会所,倒是大有可为。以唐昱的想法,方家若是筹建私人会所,按照方家老爷子的想法,大概也是偏重于商务性质的会所,而不是那种软色、情或是纯色、情的娱乐会所。
  虽然说省内民营企业的领头羊是章家的吉隆集团,方家在省内的商业实力比不得章家,不过章家可没有方家老爷子那庞大的影响力。搞这种东西,那可不是有钱就行的,即便是以方家的能量,方家老爷子也是让方建铭从省内搞起来,而不是直接到京城试水。
  当然,若是从辽海省内搞起,先天性的也局限了会所后期的发展,毕竟,辽海作为国内的一个发展中等的省份,可比不得京城那样的条件,在京城搞私人会所那是具有先天条件和优势的。私人会所的会员,毕竟是偏重于商海之中的成功人士的,京城的先天条件让富者云集,可不是辽海的一隅之地能够比得上的。
  当然,93年这会儿,在国内无论是从京城搞起来还是从辽海搞,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国内之前没有搞会所的先例,大家都是在尝试中探索,反倒是唐昱这个前世见识过不少东西的唐昱知道不少成熟的国内的会所的经营模式。
  虽然以他前世的省份来说,类似于京都俱乐部、长安俱乐部这样的高等会所他没有机会进去瞧瞧,不过京城的不少中等私人会所他还是见识过不少的,辽海省当年也有一家经营比较成功的私人会所,不过那是近似于红楼性质的,却是不值得效仿。
  事实上,按照唐昱的规划,等到方家的私人会所筹建完毕招收会员的时候,或许那时的方家和唐昱,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以唐昱对VCD项目和茶系列饮料的了解,超过章家成为省内企业的领头羊实在是轻而易举,尤其是VCD的项目,最终将会达到的地步,唐昱实在是很期待。而他们在商业上的成功,显然是有利于方家的私人会所的成功的。会所开办的初期,是需要几个镇得住场子的会员的。
  和方建铭说了几句会所方面的事情,方建铭告诉唐昱,他近期已经准备到国外去考察一下,熟悉一下私人会所的模式,然后挖几个人再请一个管理团队,准备在这个项目上边大干一场。既然老爷子都同意了这个项目,他自然要好好干一番的。方建铭在之前就说过,他喜欢经营娱乐场所的,不过老爷子不同意他涉足,这时候有了变通,自然是极好。
  临了方建铭又和唐昱说,他在省城那边专门让一个人负责和研究所这边的资金往来,给了唐昱一个姓名和电话号码,告诉他这是专门为VCD项目而用的财务专员,他在省城为这个项目预留了近一个亿的资金来让唐昱烧。
  毕若是研究所走上正轨开始正式研究的话,那研究经费就要流水一般哗啦啦的投进去了,倒是需要一个专门的人员来负责这件事儿的。唐昱粗略的估计了一下,有一个亿的资金,对于VCD项目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了。按照姜万勐的估计,有两三千万左右的资金就够用了,不过科研这种事情说不准,最后翻一番也是极有可能,剩一半也有可能,还是预先准备充足的好。
  方建铭倒是从唐昱的话里边听出了些名堂来,唐昱对所谓的额私人会所,那可是熟悉的紧,唐昱随便说了几句便让方建铭大为的惊叹,还以为这小子在国外亲自见识过那些会所,打定主意,他从国外回来之后,一定要拉住唐昱好好的说道说道,毕竟,当初的这个想法,还是唐昱提出来的。
  方建铭可不知道,唐昱这一世虽然没有见过国外的那些东西,不过前世的他可是见多了国内的私人会所和俱乐部。到了04年之后,国内的俱乐部和私人会所之类的东西,简直是数不胜数。唐昱前世以为工作的关系,可没少接触那些东西,除了纯商务性质的会所,那些带着软色、情服务和纯粹娱乐性质的会所,他都见识过很多的。这会儿用来诈唬方建铭,自然轻而易举。九十年代,国内可是很少有人了解私人会所的。
  挂了方建铭的电话,唐昱摇头笑了笑,看来日后少不了在这个项目上边给筹划筹划了,方家进行这个项目,那和自己当初鼓捣方建铭可是脱不了关系的。
  而且,方家这个家族,无论是从商业上讲还是从政治上讲作为盟友都是不错的,虽然现在的唐昱还没有资格作为方家在商业和政治上边的盟友,不过唐昱相信,不久的将来,总会有这么一天出现的。而在这一天出现之前,他自然要和方家搞好关系,同时还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意识到自己有资格作为方家的盟友。
  挂了电话想了想,反正四下无事,唐昱索性给他二叔又挂过去一个电话,恰好唐天浩和唐天宇原本就在外边医院附近,也准备一会儿过来看看唐昱的。


常官落叶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