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武馆


  三日时间一晃而过,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酒楼的事宜杨启峰特意返回一次邺城中,把周方博赠送的酒楼接收,然后让李管事安排,开始的对酒楼重新的装修一番然后再营业,有着炒菜杨启峰相信酒楼能够再邺城中一鸣惊人,再有一些先进的运营方式,杨启峰对酒楼是放心的,炒菜不可能永久隐瞒,这只需要其他酒楼的大厨来吃上两顿,就能够发现其端倪,自己尝试一番早晚的都会发现其中的秘密。
  真正主要的是借助着炒菜打响名声,然后把酒楼的逼格提升上来,开始走高端路线,低端路线在古代中行不通,普通的平民手中能够有几个钱,未来就算是炒菜不再是秘密,其他酒楼也开始推出炒菜,那也不会有着太大的影响,毕竟酒楼主要经营的是逼格。
  这一点自古至今从来都是如此,现在人吃东西饭店好吃与否还是次要了,真正主要的是饭店的装修程度,饭店破了饭菜再好吃也觉得价格高,而装修好了饭菜高昂的价格却是会觉得本该如此,而当你请客吃饭去的也不是好吃的地方而是装修好的地方,因为那里你才会觉得有面子有逼格。
  顺带一提,周方博赠予的酒楼位置并不偏僻,虽算不上繁华地段的中央,可也在繁华地段中,当这一座酒楼开业,他的支线任务根本无需多做,这一阶段就能够立即完成,这一座酒楼就相当于他们武安周家半个身家了,而对周方博而言也只是顺手赠送的人情,邺城周家郡望之家,这几百年来积累的财富不知道有多少,也正是此点杨启峰他对武馆的描述更上了一层楼,不光是在邺城中开,而是要开遍魏郡,直至到扩散到冀州,周家具备这样的财力。
  一个一心想要造反,具备着龙脉,准备了几百年的家族,他们的底蕴是超乎你的想象,也只有在《仙道》世界中才能够具备这样的例子,去准备几百年之久。
  西园,杨启峰拿着书写好的武馆到镖局的策划,这三日时间中他仔细的收集了各种数据,借助着周家的帮助很多数据都轻松到手,大汉已到鼎革之时,天灾人祸开始一一的出现,这几年雨水逐渐减少,各方龙君和河伯是不敢克扣雨水点数,如此状况只能够说是天数如此,这是天灾,而人祸就是中常侍了,这位是一位狠人,污蔑一位三公谋反,造成的影响何其巨大。
  大汉对黄巢发布了通缉海捕文书,但效果半点也无,为何?
  还不是士林之中多有不平者,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的就是无动于衷,就算有要抓捕黄巢的官吏,也会有人通风报信,此举不但不会引来唾弃,反而会被世人称赞,黄巢能够招募四方豪杰,掀起一场霍乱天下的叛乱,正是因他父亲乃是大汉四百年来第一位惨死的三公。
  要是没有此点,他只是三公之子,大汉四百年能够荣登三公之位的人多了,要是论起三公之子更是数不胜数毫不出奇。
  人祸就没有必要去描述了,上面讲述的多是天灾,雨水减少大旱灾年到来,粮食减产到时候勉强温饱的平民,再无无法维持下去,到时候就会铤而走险,盗匪多如皮毛,只要灾年不断,那么就算是派兵围剿也是无用,今日良民,来日匪盗。
  来到了学堂中,他此番是率先到来,周瑁并无再此地,杨启峰对周瑁心有忌惮,平时很少和他见面,也只有周方博开讲学业的时候才会到来,平时根本不会来学堂中和周瑁见面,来到学堂杨启峰把写好的纸张平铺开,他拿起毛笔开始蘸满墨水,开始修改起来。
  脚步声传出,杨启峰目光停留在纸张上,神色专注再无他物,实则他晓得是周瑁来到了。
  “可惜啊!”
  “七哥为何叹息?可是碰到了难事,要是用到瑁的话,不要客气。”周瑁俊美的脸上露出诚恳之色,他话语配合着表情充斥着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相信要是遇到难事,他一定不吝啬帮助,不过对此点杨启峰是半点也不相信的,不要看周瑁比他小上三岁,今年只有十三岁,现实世界的十三岁还是小学生,正是无忧无虑的时候。
  还在为了玩什么而犯愁,可要是换成了著名的某忍者动漫中,三四岁就能够杀人了,十三岁都足以纵横天下了,《仙道》大世界中还办不到四五岁就开始杀人的地步,可十三岁该懂的基本上都已经的懂了,尤其是周瑁这样的人物,还把他当做傻白甜,你可真的就是傻子加傻瓜,周瑁的话语十成能够相信三四成就算是不错了。
  “十七弟你自己看看吧!”杨启峰把桌案上的纸张递交给周瑁。
  “武馆。”周瑁看了一眼,他看的速度很快,一些细节并未仔细权衡,而是大致的观看了一遍,最后他晓得了杨启峰犯难可惜的地方,他对着杨启峰讲道;“七哥是缺少银钱了,瑁这里有一些,但也不足以维持武馆的开销。”
  周瑁对银钱极为的敏感,很多人根本看不出杨启峰书写的含义,但周瑁大致的观看一下,基本上对于武馆怎么运作,到底有多少的银钱开销心中基本有数,武馆上杨启峰是没有考虑到节省,目标极为的宏伟,先年初在邺城开一家武馆,年底开遍魏郡诸县,一年开十几家武馆,他这点钱远远不够。
  “第一年开遍魏郡,第二年开辟其他郡城,第三年铺满冀州,这是最为良好的情况,差一些花费五年时间,这是最为理想的情况,不过需要花费的钱财太多了,所以我打算只在邺城中开一家武馆,控制人数先培养一批镖师。”
  “什么武馆镖师?”周方博宽大的衣袖垂在身后,他背负双手缓步走入。
  “这是七哥的打算。”周瑁顺手把手中的纸张朝着周方博递交过去,很是自觉并无半点不好意思,仿佛就像是他的东西一样,接下来还有一句话观摩情况而说,周方博认同,他就诉说自己也有此打算,要是不认同,这一句就没有必要说了,这和他并无关系,这是杨启峰的,小小年纪,也是一位人精。


第83章
  “武馆,镖局!”
  周方博淡然的神色却是缓缓变的凝重起来,伴随着他的观看,杨启峰在里面表达出的深意,却是被周方博洞察到,以武馆的名义招揽四方豪杰演练武艺,最后成立镖局更是神来之举,光是武馆并无太大的凝聚力,就算是免费习武,到时候习武有成后也会各自的离开,各奔前程寻找出路,因武馆不可能关照你一辈子。
  这也是大多数武馆的常态,而镖局的出现直接把习武有成的武者招募为他们安排一件赚取钱财的工作,刚刚离开武馆时这是他们对武馆最为忠诚的时候,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这一份感情会随着时间和现实的残酷而逐渐的消磨,多年以后他们再也不复离开武馆时的初衷,这忠心程度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此时不给你接触外面的机会,直接把你安排到镖局当中,再有几年下来这绝对的乃是周家铁杆了,往深处一想这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依仗着周家而活,到时候周家将会发展成一个庞然大物。
  可以说如今的时机掐的极为精准,在盗匪大兴前培养人手打根基,开拓四方打响名号,未来盗匪大兴成立镖局是水到渠成,而不会再去打响名号,甚至是直接招募一些杂七杂八的人,此点杨启峰未讲述,但周方博一定看的出来,他们要的不是镖师和趟子手,招募四方勇士即可,他们需要的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只要获得编制立即成军,而不是散漫的游侠勇士。
  杨启峰书写的倾向于赚取钱财,并未书写关于战阵和赏罚严格的军法,他光是提出武馆和镖局就已经的足够了,一些地方自然会有周方博和周方愉二人圆满上。
  “你是怎么想的?这银钱的花销太大了?”周方博不动神色的把手中的纸张都放下对杨启峰询问道。
  “二伯说的不错,正是银钱开销太大,我打算只在邺城建立一座武馆,严格控制人数,挑选天赋好的先培养为镖师,等到未来直接招募趟子手。”杨启峰点了点头附和周方博的话语,他不认为自己把这一份计划递交,周方博立即看重就拍板执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镖局暂且不谈,光是这武馆的付出钱财就不是一个小数字,虽不敢说是牵扯到整个周家,但足以慎之又慎,需要多次的协商和讨论才会有结果。
  “光建立一座武馆,倒是节省了银钱,可对后面发展不利,你的意思我知道了,此事我回去后会郑重考虑一下。”杨启峰把东西带到西园学堂当中,周方博岂能看不出杨启峰的意思来,他这是打算借助着周家的力量,此点是必然的事情,光是凭借杨启峰武馆都建立不起来。
  想要建立武馆最基本的需要一些懂得拳脚的武师,这一点杨启峰就不具备,而有了武师还需要功法,而功法的问题,还有平日的药膳和饮食的搭配,演武受伤需要的医师,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武馆不是你想要建立就能够建立的,招募大量人士演武,这岂能不被官府注意到,这还需要官方的力量,这上述的问题也只是一部分,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问题。
  对杨启峰很难,可对周家也只是几句话的问题,接下来教授学业,周方博神色如常仿佛是对此事漠不关心,但杨启峰知道此事已经让周方博重视起来,周方博此人看似散漫放荡,但他每逢大事都极为沉稳有度。
  一天的学业结束,看着周方博离开的身影,杨启峰也起身打算回到自己的院落中去修炼一番,他刚刚的起身周瑁也随之起身,他对着杨启峰讲道;“七哥等一下。”
  “我有一处宽敞的宅院适合充当武馆,愿意赠送给七哥。”
  “多谢十七弟了,只是此事是否能成还是问题?再等等。”杨启峰故露迟疑之色,他对周瑁见缝扎针的本事是敬佩的,他也看出了周方博的意动,不管是否能够赚取钱财都打算参上一脚,毕竟他家大业大,也不差这一座宅院了,要是能成也讨得周方博欢心还能有下一步插手的权利,至于失败了,杨启峰你还好意思要这一座宅院,要不要面皮了。
  “七哥不要拒绝,这是瑁的心意。”周瑁真情实意,杨启峰又推脱了一下,这才和周瑁分开,当杨启峰刚刚回到自己的院落中,周瑁的手臂就已经的到了,一处宅院的房契就已经的被周瑁送上门来了,看着周瑁的仆人离开,杨启峰目光极为的平静,他返回到房屋中静静的坐在椅子上。
  武馆和镖局这是一系列的事情,从始至终都是为周家好,为周家建立私人武装,此举要是成功周家肯定是增强气运,为周家争龙获得助益,此举能够讨得周家龙脉的欢心,周瑁作为周家潜龙种子,他天生和周家龙脉大运契合,杨启峰这一番举动周瑁心中自然的会被龙脉影响去促成此事。
  谎言的最高境界就是真话,而挖坑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杨启峰要是此举动中有任何不妥,他和周瑁之间的气运相差巨大,到时候周家龙脉会开始示警于周瑁,可他一心一意的为周家为周瑁好,武馆和镖局的事宜不论是周方博还是周方愉都不可能出面打理的,二人身份太高最后落下来一定是周瑁主要负责,他借助着发起者,倒是也能够参入进去,可最大的收益是周瑁。
  接下来就要看周方博和周方愉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了,一年中开遍魏郡是不可能的了,这投入实在是太大不说,其中风险也是不小,逐步的开始用两年时间扩展到魏郡,再有五年时间把冀州州城和郡城和重点县城铺开就算很快了,大汉的崩塌还有一段年月,孙青和周瑁都是风云人物他们现如今才只有十三岁根本未成长,十五岁开始科举,一直连过县试,郡试,州试,京试,殿试,前前后后也折腾了一年多的时间,等到真正授予官职的时候都已经十七岁了,而他们二十岁那年黄巢起义了。


神秘道人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