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神剑传承!苏庭问路!


  暮阳城。
  这座城池,曾毁于天灾,后大周立定,方自重建,期间几经易名,但在八十年前,又定为数百年前的故名。
  东繁僧人这个鬼僧,本不是暮阳城的人,他的寺庙位于八百里之外,只不过随着他驾驭鬼物害人,范围渐渐广泛,于是他能降服鬼怪的活佛名声,也随之渐渐传开。
  而根据司天监的消息,这所谓活佛圣僧的名声,如今初步传至暮阳城。
  但暮阳城这里,算是一方大城,城内神庙,供奉多有正神,而城外百姓,也信奉城中正神,但除此之外,也同样信奉周边的土地山神,鬼神一类。
  这暮阳城方圆三十里,城内城外,香火鼎盛。
  这里的百姓,对于信奉神灵之事,俱都十分虔诚。
  或许也是因为信徒虔诚,或许也是因为香火鼎盛,因此这暮阳城内外,神庙颇多灵验之处,而这城中几家神庙,庙祝俱都有些本事。
  “根据司天监的消息,那鬼僧的名声,传到了这里,却传不开了,所以他亲自来探?”
  苏庭坐在马车上,遥遥看着暮阳城,心中嘿然道:“这厮固然本领不低,或许比这些庙祝要高上一筹,但在这暮阳城要是纵鬼行凶,多半得引动神灵……这鬼僧再是凶狂,也不敢如此惊动天神,我看没过两天,就会乖乖回家,我得快些找到他。”
  听闻这鬼僧十分谨慎,因为身上携带诸多阴灵鬼物,近来都没有亲自踏足暮阳城当中。
  也即是说,要杀鬼僧,只在城外便可。
  如此,免得伤及无辜,倒也简单了。
  ……
  “苏庭,你说的那个大魔头……”临近暮阳城,刘溪云仍然惦记着那行侠仗义的正事。
  “其实这是私人恩怨,跟你行侠仗义的事,没有多少关系。”苏庭摆手说道:“而且我可能是记错地方了,不是暮阳城,这一路就当陪你游玩了,你自个儿进去暮阳城散财好了……对了,我救下了你,打死了那贼匪头子,这散财的时候,你也得给我留个名儿,懂么?”
  “这个倒没问题,只不过待我办过正事之后……”刘溪云似要多说什么。
  “天涯海角,有缘再见!”苏庭施了一礼,驾驭马车,匆匆离去。
  “你……”
  刘溪云不禁有些恼怒,心知在苏庭眼里,自己便是个累赘,恨不得快些摆脱。
  她暗下决心,定要修成当世武道登顶,成为武道大宗师,且是女子为宗师!
  “待我修成武道大宗师,看你还怎么瞧不上我!”
  刘溪云咬牙切齿,这般念着。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清脆声音,笑着道:“武道大宗师又如何,也仍抵不过他轻弹一指。”
  刘溪云蓦然一惊,忙是转身。
  只见在身后二十余丈处,有个年轻女子,身材高挑,背负一剑,气息若有若无。
  分明站在那里,但刘溪云却察觉不到对方。
  “武道登顶,乃是人力巅峰,而人力终有穷尽,唯有仙道,才有煌煌天威。”
  这年轻女子看着前方,微笑道:“这个有趣的小子,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走了好几步了……比武道大宗师,也不知厉害了多少倍。”
  说着,她临近前来,对刘溪云笑道:“你这姑娘,倒合我的胃口,不若跟着我修道去罢?”
  刘溪云退了一步,摆了摆手,认真说道:“修仙炼道,不务正业,我不要去!”
  这年轻女子一时错愕,良久无言。
  她是何等人物?
  她要收徒,又是何等大事?
  结果这个小姑娘,居然拒绝了她?
  遥想当年,她见了那个有本事的家伙,还不等人家说话,当场便抱着大腿,喊了声师父,便连忙回家收拾小包袱儿,准备背井离乡,闯荡天下。
  但到了最后,也是经历波折,才踏上了修行的道路。
  如今这么大一桩机缘摆在面前,当年自己是如何地渴望,可这小丫头居然当真拒绝了?
  居然还说这修仙炼道,是不务正业?
  “你对不务正业这四个字,可是有什么误解?”
  年轻女子神色异样,道:“人生匆匆数十年,就算让你走遍天下,又如何去尽不平事?而只有能够修道长生,方可有无穷岁月,行善积德……更何况,如今又非八百年前,武道大宗师在仙法面前,也不过尔尔,只有修得仙道,登堂入室,你才有行走天下的本事,到时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除去大奸大恶!”
  “除去大奸大恶?”
  刘溪云没听清这番话的确切意思,但却听清了最后一句,心中略有意动,又不禁问道:“等会儿,我还不知道,你又是谁,怎么一来就想收我为徒?”
  年轻女子微微一笑,道:“当年我也曾号霸天神剑,你承了我的名号,我自有几分察觉。”
  说着,她伸手一拂,便见云雾朦胧,将许多金银珠宝,都腾空而起。
  “先把这些东西,都散发给穷苦人家吧。”
  ……
  关于刘溪云的际遇,苏庭并不知晓。
  他驾着马车,赶往了暮阳城西侧那座小镇。
  东繁僧人不在那儿,但司天监的道人,在那儿有座道观,算是耳目。
  尽管知晓东繁僧人就在暮阳城附近,但苏庭并不知晓东繁僧人的确切所在,而真正大肆查探,必定打草惊蛇。
  因此他便先来这里,探清消息。
  司天监在这里的主事人,是个老道士,他已经凝就法意,但未有凝成法力,没有成就阴神,而且年纪老迈,也无希望成就上人。
  正是因此,他才从京城司天监,被派到了这些地方,建造道观,成为司天监的耳目。
  但他若是寻得苗子,收徒授业,也可算是司天监之人,经过京城一番考验,才决定去留。
  “恭候多时。”
  老道士显然早知苏庭要来。
  实际上,关于鬼僧的消息,一直都是传向司天监,再由司天监传与苏庭的。
  “那鬼僧如今位在何处?”
  苏庭开门见山,问了一声。
  这老道虽然道行稍低,但既然能够一直探知鬼僧行踪,显然这耳目的身份,做得十分好。
  而实际上,老道在这暮阳城周边,布下诸般阵法,降服了许多精怪,确实消息灵通到了极点。
  “东南方向,距此四十里。”
  “怎么离暮阳城越来越远了?”
  “他大约是察觉了暮阳城中,信奉天上正神的百姓太多,而且极为虔诚,香火鼎盛,不敢轻易触动……近些时日,他在周边小镇上,四处探查,想要在暮阳城周边,洒下自己的名声,但事不可为,已经有了几分退意,所以近两日来,离暮阳城越来越远。”
  “这个秃驴,又得让我跑一趟。”
  苏庭吩咐道:“把我的马车看好了。”


第二九零章 鬼僧!宗主!
  山林之间。
  虎啸猿啼。
  但见一个年轻和尚,盘膝而坐,闭目修行,禅音阵阵,时而金光闪烁,莲花绽放,如同佛陀在世。
  而在这山中周边,毒虫野兽,纷纷远逃,仅剩五尊强大的妖物,守护周边。
  隐约之间,似乎还有些许阴风阵阵,藏匿于阴暗洞穴之内,藏匿于阴影潮湿之处,远离阳光直射之所。
  他便是东繁僧人!
  大周散学修士中,年轻一辈里,位在前列的人物,也是年轻一辈修行人中,少有的佛门人物。
  而在他来的地方,他被尊为圣僧,人称活佛在世。
  实际上,些许知晓内情的修行人,称之为鬼僧。
  先是以鬼害人,再是收鬼救人,从而有这浩大的活佛名声。
  “这暮阳城中,果然是繁华之地。”
  东繁僧人吐出口气,低沉道:“比之于京城,也仅是逊色一筹……城中供奉的诸天正神,城外供奉的城隍土地,山河神灵,香火鼎盛,都是颇为灵验,贫僧若是轻易动手,只恐惊动神灵。”
  他这般想着,实则已生退意。
  暮阳城此处,着实不好传他活佛圣僧之名。
  但天下之大,却也不是都如这暮阳城一样。
  尤其是今次,从京城归来,他眼界更广,而且也更是知晓司天监的不凡,想法早已不似以往那般狭隘。
  “此地不通,另寻一处便是。”
  这和尚缓缓起身,金光散尽,佛光渐消,禅音低落,仿若反朴归真。
  而在他身边,妖物护持,鬼物伴随。
  就在这时,忽然一声轻鸣。
  天空之上,一只白色大雕,穿云破雾,又从天空之上,斜斜落下,直指此地。
  东繁僧人微微皱眉,似有些许不喜,但终究不敢发作,而是伸手一探,任由这大雕落在手臂之上。
  “师伯命你前来,有何吩咐?”东繁僧人出声问道。
  “宗主近来伤势渐愈,只是那司天监中官正所使法术,颇为阴损,如附骨之疽,只怕须得宗主踏破阳神境界,方能彻底祛除?”白雕口吐人言,语气生硬,亦是生冷。
  “阳神境界?”东繁僧人目光微凝。
  “不错。”白雕说道:“宗主原本来到中土,只是在闭关之前,再有一番积累,未想出现变故,被中官正的法术所纠缠,难以全心全意去踏破阳神境界。”
  “师伯要小僧如何行事?”
  “你在中土成长,颇为熟悉,又去过京城,接触过司天监,最好可以替宗主寻出一条安全的道路,避过司天监的耳目,回到北方。”
  “这怎么可能?”东繁僧人摇头说道:“师伯阴神造诣已至巅峰,修为已至上人境的极致,触及了阳神的境界,尚且没有寻到归回北方的路径,我才初成五重天的境界,怎么可能寻到这条安全路径?就算我在中土成长,但也并非无所不知,至于司天监,高深莫测,岂是小僧参与过一次盛会,便能摸清底细的?”
  “这便仅剩下最后一步了。”
  “师伯还有什么计算?”
  “司天监把宗主列入了追杀的行列,但你却还是大周境内的年轻一辈修行人,而且参与过盛会,就算司天监查实了你曾经的罪恶,但碍于影响,也不会轻易杀你。”
  “宗主是要我去往北方?”
  “不错,修行人游历天下,增长见识阅历,自是天经地义,就算是司天监,也不可能将你们囚禁在大周境内……”白雕顿了一下,说道:“你手执令牌,去往北方,寻得本门,到时门中自有处置,就算门中太上长老碍于司天监,不能踏足中土,但至少会给你一株宝贝,能助宗主踏破阳神境界。”
  “哦?”
  东繁僧人眼神之中,阴晴不定,似在考虑。
  他在考虑此去,是否会有什么危险?
  他也在考虑,此去又能获益多少?
  甚至还在思索,如果他将这位师伯的“天材地宝”,用于自己身上,是否能让自身的道行,更进一步?
  咚地一声!
  白雕口中突出一块铁牌,落在东繁僧人怀中。
  东繁僧人将之接下,神色异样。
  白雕展翅而起,盘旋了一周,似有思索,又落了几分,在东繁僧人头顶上绕圈而飞,说道:“念你还有几分天赋,老雕奉劝你一句,不要有什么坏心思,本门之内有不少六重天巅峰的长老,但宗主可以脱颖而出,成为一宗掌教,其手段可不是你这后辈能够想象的。”
  东繁僧人神色如常,躬身道:“受教了。”
  白雕略有满意,展翅高飞,腾空而起。
  东繁僧人目光渐渐冷冽。
  他这和尚,只是个散学修士,早年机缘巧合,得了佛门功法。
  但实际上,当时他遇上的机缘,是一位北方的蛊道高人,只是这位死去的高人,修行的是佛门的功法,借佛门的法力,施展蛊道的本领。
  正是因此,他虽然是佛门功法,但对敌的手段,却偏偏极少是用佛门的神通法术。
  至于这位北方的宗主,是他后来偶遇的一位高人,乃是他名义上那位师父的同门兄长。
  当日遇上这位宗主之时,这位便宜师伯正遭受司天监追杀,已是身受重伤,却认出了自身的来历,强行躲入了自家的寺庙,借香火为遮掩,庇护于他。
  尽管这位宗主其实让他十分不喜,但却也并不吝啬,念在同门的份上,偶尔会赐下蛊道的高深法门。
  更何况,这位宗主的本领,已经是上人境的极致,临近于阳神境界,而且许多认知,已有了阳神真人的眼界,对他的修为,颇多指点,获益良多。
  他心中本也有几分打算,但后来才发现,这位师伯哪怕被司天监打得身受重伤,仍然不是自己可以应付的。
  “也罢,就依了他。”
  东繁僧人眼神变幻,暗自想道:“他若踏破阳神境界,摆脱中官正法术的纠缠,想来我所能获的益处,也是不小。”
  他这般吐出口气,将令牌收好,取出了一个皮袋,命这许多个妖物撑开,遮住了小半片的树林,遮住了阳光。
  旋即他念了个咒言。
  倏忽之间,阴风阵阵。
  藏在八方的阴灵鬼物,纷纷临近身周。
  东繁僧人咒言停下,准备收了皮袋,将诸多阴灵鬼物尽数收在里头。
  然而就在这时,脑后生风,瞬息而至。


六月观主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