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见价惊疑
作者:糖醋于|发布时间:2024-06-29 11:17:03|字数:6815
这药刚好对症,但是药方的价格实在是有些贵了,只是一副方子就要80的兑换点。想必里面定然还需要其它的灵草来辅助,到时候又需要额外的支出才行。
“钱不够花啊!”王耀此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这里药铺自然是极好的,面有许多的东西,如“灵草”、药方,可以帮助自己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只是价格太贵。
慢慢来吧,急不得。
没有系统提供的药方,王耀只能参详现有的中药方剂,通过参考修改来配制一副药,或着利用他脑海之中堪称海量的医药方面的知识自己创一副药方。
“自己依学识配一副药试试!”思索了片刻,王耀下了决定。
药材吗?
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风、甘草、人参……当阳花。
王耀将一味味药材记录下来,而后盯着这些药材的名称,思索了一会,又将其中两味药划掉,改为其它的药材。
忙忙碌碌,又是天黑。
山村里,那出今天刚刚开业的加工厂却是灯火通明,忙个不停,走近了还觉得有些吵闹。
“哎,这厂子,晚上也干啊?”
“刚开业吗,总要装个样子,忙忙碌碌,做个样子,否则能招到工人?”
这机器设备的轰鸣声搞得附近的几户人家夜里都没睡好,好在在十一点左右的时候听了工,小山村复又恢复了平静,偶尔能够听到几声犬吠。
第二天,王耀还山上忙碌的时候又接到了潘军的电话,说是那位郭女士母亲第一副药已经用完了,效果很好,想要再购买一副,同时有事情想和他见面谈谈。
王耀思索了片刻将时间定在了下午。
那药倒是容易,上午他抽时间便可以熬好,正好他也想要去趟城,有事情要办。
下午出发的时候,在经过那个位于村子中央偏北位置的小厂子的时候,王耀特意的停下来朝里面看了看,并未见到人,只听到了加工设备哐当哐当的响声。隐约间还有些特殊的气味。
停了片刻之后,他便开车离开,去了县城,到了和潘军约好的地方,仁和门诊。
“不好意思,又让你跑一趟。”
“不碍事。”王耀道。
“先进来坐坐,我给已经给那位郭女士打过电话了,她一会就到。”
两个人尚在门口说这话,那位郭女士便来了,这次不是步行来,而是开了一辆车,白色的宝马,看这样子就知道这位郭女士的家境也应该是颇为殷实。
“王医生,你好。”郭女士的脸上挂着微笑,这次的态度明显的是要好太多。
“你好。”
“咱们别站着了,屋里坐吧。”潘军将两个人请进了门诊之中,门诊之中人并不是特别的多。
这次有些人就上心的看了王耀一眼,这个看上去颇为俊秀的年轻人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而且看上去这位潘医生对他的态度相当的友好。
“王医生,谢谢你给我母亲配制的药,她服药之后想过很好,晚上睡眠质量好了,白天精神也好,也不再那么犯疑了,你看这药多少钱啊?”
一谈到价格,王耀就有些犯难,这若是普通的药物还稍好些,直接按照市场的价格加上一定的费用即可,可是关键是里面他加了一些“月华草”,这可是灵草,有钱买不到的东西。
通过药铺的数次兑换,他隐约的也能够推测到兑换点和实际货币的价格,比如一株“月华草”需要10兑换点,那么实际要的价格估计后面要加一个万字。
只是没有需要的人,你让他花十块钱他也不会买,而有需要的人可能你即使开价百万,他也会毫不犹豫的购买,这就是实情。
“一万。”王耀思索了片刻之后报了这样一个价格。
这个价格是他估计的成本价,甚至不到成本价,因为他配药使用的药材全部都是野生的药材,其中还有野生的灵芝,人参,而“月华草”虽然只有两片叶子,但是价值不好估量。
“一万?!”郭女士听后瞪大了眼睛,“这么贵!”。
她还从未听过一副药需要这么贵的价格。
被惊呆的不只是这位郭女士,还有一旁的潘军。
“一万一副药,你真敢要啊?!”
如果被他知道王耀一副药曾经卖出百万的价格,不知道他会惊到什么程度。
看到他们表情,王耀笑了。
“潘医生,你们医院里最贵的要是什么?”王耀问潘军。
“这个我还真不清楚,不过我知道海曲市的医院曾经有过一次进口的止血针剂,一支就要7000多块,据说是基因药物。格列卫一盒需要2.4万。”潘军道。
“它之所以价格那么高,是因为它有那个效果,据我所知这还不是最贵的。”王耀道。
为什么西方的有些药物那么高的价格,想买还买不到,有些中药的效果未必差,甚至更好,只不过在提纯方面做得稍差些罢了。
“王医生,这太贵了!”郭女士为难道。
她想治疗母亲的病,但是这个价格实在是太贵了,如果需要吃十个疗程,那岂不是要花上十万元?!
王耀听后笑着摇摇头。
“我可以改药方,但是效果就会远没有这么理想。”王耀沉默了片刻之后道。
“那麻烦你给改改吧?”郭女士听后急忙道。
这一万块钱一副药,她的确是不想买,这也太贵了,和抢钱这不多。
“好,容我回去再想想。”
“那就谢谢你了。”郭女士起身告辞。
“王医生,你那药太贵了!”待郭女士了离开之后,潘军道。
“贵吗?我倒不觉得。”王耀笑着道。
几十克的大红袍卖到数十万,喝了能治病吗?一株君子兰,也能卖到十几万,能舒心安神吗?
千金难买的是健康二字。
有些人愿意花费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只为能多活几年。
世间的万事万物,作用不同,价值不同。
有些人,愿意花数万元的价格买一件皮草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买几斤水果却和小贩斤斤计较;有些人做个足疗、洗浴消费数千,看个医生却质疑这质疑那。
这件事情,也让王耀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对“灵草”的依赖性过强,对于一些相对普通的病症要尽量的不要使用“灵草”了。
“说正事吧,我想聘请你为这个门诊的坐诊医生。”
“坐诊?”王耀听后微微一怔,“我没那么多时间。”
以他现在的情况不可能整天待在这门诊之中。
“不用整天都待在这里,一个星期只要来一天即可。”潘军解释道。
“谢谢你的好意。”王耀摇摇头,其实这件事情对他而言事假好事,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病人,增加他的经验和阅历,而且更对他的现在这个任务有着巨大的帮助,但是,他现在有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他没有行医资格证,这可是个硬件,如果说他给田远图他们这些人看病,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这些人他已经认识,而且算是朋友。但是给其他人看病,尤其是在这样的门诊之中,人来人往,人多嘴杂,如果谁发现了这个问题,然后捅到了相关的部门那里,那他就有麻烦了,特别是现在这个形势之下,国家对医疗系统的关注度在不断的增加,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和打击力度也是越来越大。
“诊金的事情,我们可以商量。”
“不是这个问题,我时间有限。”王耀道。
“那……”潘军这些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这样吧,如果你这里有需要,可以打电话给我,如果我有空就过来,没时间那就抱歉了。”王耀说了一个事先想好的折中的办法。
“但是,我不想惹一些麻烦。”
“这个我清楚,这个门诊只是看一些普通的病,但凡是威胁到生命的重症患者,我们这里是不会接的。”潘军道。
“那就好。”
“诊金,每次三百定期车补,你看?”潘军道,这个价格不高也不低。
有些国内知名专家,出诊一次少则数千,多则上万,至于做一次手术,价格就更高了,但是一个小门诊开出这个价格已经相当不错了。
“行。”王耀也没多说些什么。
这点钱,他倒是不在乎,这个机会却是难得。
“好,那就这么定了。”
这事情定好之后,潘军执意要请王耀一起吃个饭,却被王耀决绝了,他下午还有其它的事情,实际上,他这次来连山主要是为了去李茂双那里一趟。
“你最近似乎比较闲啊?”见到王耀之后,李茂双立即泡茶相迎。
“还好,实际我很忙。”王耀道,他这是说实话,他现在的确是很忙,有许多的事情要做。
“哈哈。”李茂双听后哈哈大笑,“我也想和你一样忙啊,忙着在那山上过神仙一般的生活。”
“这次来找你是有事情需要麻烦你。”
“什么事?”
“我需要几味药,野生的,越快越好。”
“单子呢?”
“在这。”王耀拿出来,放到了桌上。
第一五零章 君臣佐使
“行,交给我了。”李茂双看了一眼单子道,“不是,你这自己种药还要这么多药材,真给人看病啊?”
“嗯,对了,抽空帮我打听点事吧?”
“说。”
“像上次药斗那样的古物,医药方面,有的话帮我弄来,价格好说。”
“没问题,怎么突然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了?”
“好用。”王耀笑着道,真是好用,那药斗现在他就已经开始使用了,挺顺手的。
在李茂双这里待了一会便告辞离开,王耀回到了家里之后直接上了南山。
在山上打了一趟太极拳,这几日虽然他十分的忙碌,但是在这拳术之上却并未落下,每天早晚都要抽些时间来练拳。而且进境也非常的快。只是没有人搭手,技击之法进境稍差些。
经过这两天的考虑,王耀决定试制一些便于使用和存放的药丸,药物已经选好了一部分。
除了人参、灵芝之类的珍贵药材之外,主要的便是各种“灵草”,王耀已经想好了,不制则以,一做就要做最好的。当然,在这之前,他要先按照古法制作一些普通的药丸,熟悉一下制作的过程。
制作药丸和熬制药剂不同,后者是将药材之中的药力全部溶解到水中,而前者则是将药材经过处理之后粉碎成细末,混合在一起,然后搓制成丸。
药丸不是丹药,没有想象的那么神奇,但是过程却是要比熬制药剂繁琐。
“先找一味普通的药丸试制看看效果如何。”
他依照现在能够获得的药方,确定了试制的药丸,然后开始准备药材。
制作药丸的器具也不够,粉碎和分筛的工具都没有,他列了一个清单,然后给李茂双发了过去。不一会,李茂双就打过电话来了。
“我说你这是要什么呀,又是破碎又是分筛的。”
“制作药丸。”王耀笑着道。
“最好是古物啊。”
“行,我知道了,什么时候要啊?”
“越快越好,我急用。”
“马上办。”
朋友之间,话不用多说,自会尽心尽力。
这件事情暂且稍微一等,王耀估计不用三天的时间,李茂双就会把这些东西给准备好,而他现在还在考虑另外一件事情,便是这已经起了框架,而且初步发挥作用的“聚灵阵”。
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最近这一段时间之内,各种“灵草”的长势要比先前未曾布置阵法的时候好的多。
在药剂之中有“君臣佐使”一说。
《神农本草经》之中有记载:“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用药须合君臣佐使。”
这是四象平衡之道,布阵也是如此。
阵如树木,有根、有主干,有枝条,有叶子。
现在框架已成,少了些枝叶,需要慢慢的添加。
一些黄杨、茶树之类的低矮灌木即可。
“明日去陈昆那里看看。”
夜里,王耀把早就准备好的布阵图复又仔细的审查了一遍,一直到深夜方才熄灯休息。
第二天,王耀去了陈昆的苗圃之中,发现对方正在大兴土木,似乎是在准备扩大规模。
“咦,稀客啊!”陈昆见到王耀之后笑着道。
“准备扩建啊?”
“对,再盖个大棚,这次来买什么?”
“灌木,黄杨之类的。”
“没问题,我带你看看。”
陈昆带着王耀在苗圃之中转了一圈选了一些植物,定下了数量。
“明天给送过去?”
“可以。”
“那就这么定了,哎,你那种人参吗?”陈昆突然问道。
“种,但是还没成熟,怎么?”
“想弄点给家里老人补补身体,但是市面上的都是人工养殖的,我想弄点东北的野山参。”陈昆道。
“单纯补身体话,人工种植的人参也可以,野生的山参市面上比较少见,而且也不是那么容易区别,有可能花了钱,买不到好东西。”王耀道。
“嗯,我还是觉得野生的好,就像我这苗圃之中的植物,人工栽培的和野外的那根本就没法比。”陈昆道,“再说了,给老人买东西,当然得买好的了。”
“这个,我倒是认识一个人,你可以问问,他应该有办法弄到野山参,但是价格可不便宜。”王耀道,他提到的这个人自然就是李茂双了,对方给他提供野山参价格很低,就是进货价,但是给其他人可就没这个价格了,毕竟也是个买卖人。
“那感情好。”
王耀留下了李茂双的电话,离开之后又给他打了个电话,跟他说了一声。
在回村的路上,经过那处加工工厂的时候,他闻到了一股有些刺鼻的问道,下意识的停下了车。
“什么味啊?”
他使劲嗅了嗅然后下了车,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味道了来源,在村当中道路旁的小河里,河堤旁一根水管正在拍着发黑的污水,将原本还算是清澈的河水染得发黑了,这个污水管道的源头正是道路另一边的那处加工工厂。
“我说怎么开在这个山沟里,合着准备偷排污水是吧?”王耀拿出手机照了张相,然后准备上车。
这个时候从那加工工厂里出来一个男子,三十多岁年纪,虎背熊腰,壮实的很,长得一脸横肉,面如屠夫,盯着王耀。
“你刚在干吗?”这人块头很大,说话却有些瓮声瓮气的。
“关你什么事?”听着这人语气不善,王耀自然也没给他好脸。
嘶,那人一步上前,伸手就抓王耀的领口。
有意思?!
王耀伸手一搭一送,将力道卸到一边,那个大汉一个踉跄,转身望着王耀居然要挥拳。
“敢在这里撒野?!”
王耀面色一沉。
身形一挫,双手一推,那汉子便倒飞了出去,过了路,哐当一声撞在了大门之上。
未等那大汉起来,王耀拿出手机咔嚓一声,给对方拍了一张照片。
那汉子起身之后也不说话,转身就进了厂房,王耀也不多言,正准备上车,却听到身后有声音传来,回头一看,按壮汉手里居然多了一根铁棍。
“你干什么?!”
路上有人看到了这一幕赶了过来。
这个壮汉是谁他们不认识,但是王耀他们可是见过,一个村的,一个姓,居然敢有外人欺负同村的人,这不是找死吗!村里人别的不好说,平日里吵个嘴、斗个气什么的,但是一旦遇到外边人来惹事,那是相当的团结的。
一下子七八个男子将那个壮汉围在了中间,有的人手里还拿着锄头、锄头这样的工具。
“小耀,你没事吧?”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道。
“没事,叔。”王耀微微一笑,心中很暖,环视了一周,将今天这些主动挺身帮忙的人记了下来。
“你,等着!”那个壮汉伸手一指王耀。
这个画面和表情让他想到了那些经常在电影和电视之中出现的镜头。
对于这样的人,一般人是敬而远之,躲得远远地,王耀就当没听到在,转身上了车。
却是迅速的把那个人的照片发给了王明宝,不过两分钟,王明宝就回过来了电话。
“我靠,你给我的什么玩意,通缉犯吗?”
“不是,村里的新建的那个厂子的人,挺横的,帮我查查他。”
“横,敢在我们村里横,有多横?!”电话那头王明宝听后立即道,他可是很熟悉他这个哥们的性格,能够从他嘴里说出来“横”这个字,那么对方行为或者言语一定是相当的过分了,这让他坐不住,现在就像赶回去看看是那个不开眼的敢在自己的村里发横。
“我马上回去。”
“不急,照片不是发给你了吗,你让在公安局的朋友查查他。”
“我去,你这光发个照片怎么查?”
“哎,没法查吗,不是把照片输入电脑之后,立即就能够出来那个人的资料吗?”
“你说的那是CIA,是克格勃,不是普通的人民警察!”电话那头的王明宝有些无语。
“是吗,我忘记问他姓名了,算了,明天我会告诉你的。”
“好,赶紧的。”
“那个人叫什么名字呢?”
对于这个不好问他本人的问题,王耀决定问自己的老妈试试。
“你问那个凶神恶煞的家伙吧?”一听王耀问这个问题,张秀英似乎来了兴趣。
“是啊,他叫什么名字?”
“李栋,昨天还把下村的一个人打了,就因为对方说了句气话。”张秀英道,“你问他干吗?”
“没事,就是随便问问,我看他不像好人。”王耀道。
吃过饭之后,他便将对方的名字告诉了王明宝。
“先看看这个家伙有没有案底。”
“你总喜欢把事情整的这么复杂,让我说就一个字,打。”电话那头的王明宝道,如果不是王耀劝阻,他现在已经在村子里,搞不好已经和那个李栋做过一场了。
事情,要讲规矩的。
这是王耀处理事情的原则之一。
规矩讲不通,再考虑其它的。
他要的消息很快就查到了,不得不说王明宝的这个朋友还是很靠谱的,李栋,有案底,曾经因为故意伤人罪判过刑,坐过牢。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