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条件
作者:草席|发布时间:2024-06-29 10:35:00|字数:6196
靠在松软舒适的沙发背上,约翰·亨特拉尔先生微微的眯着双眼,右手食指则是轻轻的敲击着手下的扶手,一副陷入了沉思的模样。
在他的面前,来自哥伦比亚学院的艾德曼先生耐心的等待着。
虽然刚才在发现约翰的年龄和自己的想象有着巨大的差异之后,艾德曼有了那么一瞬间的失神和犹豫,但是很快他就按照原定的计划向对方发出了邀请。原因很简单,至少根据现在对方发表的那些论文,以及从欧洲同行那里得到的消息来说,亨特拉尔先生做哥伦比亚学院的外科学教授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对方好歹也是柏林大学的外科学副教授,艾德曼可从来没有自大到可以忽视这一点。
至于说年龄什么的,艾德曼很快就把这点儿顾虑给抛到一边去了。虽说对方的年龄看起来确实有点儿太年轻了,不过考虑到亨特拉尔先生在外科领域的巨大成就,以及学校那边的实际需要,艾德曼觉得自己真没有什么挑三拣四的理由和资格。
归根结底,这个时代的美国医学教育着实没什么可骄傲的。
当德国人开始重视实验室研究,并且在医学院引入相关教育的时候,美国大部分的医学院甚至还没有一台显微镜;当然法国人提出,并且由德国人发扬光大的临床边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并且把临床实习开始作为拿到医学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时,美国最顶尖的医学院才刚刚达成了一个没有任何强制效力的约定,把医学教育的时间扩展到了三年!
在医学教育上面,美国和欧洲的差距几乎是全方位的。
因此能够成为柏林大学的副教授,足以说明对方的实力,回国后别说哥伦比亚学院,就是哈佛之类的顶尖名校,亨特拉尔先生做一个外科学教授肯定也是够格的。要知道,现在美国大多数的医学院规模都极小,有些甚至全校就只有七八名医师担任各学科的教授,哥伦比亚学院也好不到那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邀请到亨特拉尔先生的话对学校是非常有好处的……
就在艾德曼心头思绪纷乱的时候,约翰心中也是有些感叹。
作为哥伦比亚学院医学院的副院长,如果在一百年后的话,约翰想要和对方平等对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那是在全美都排的上号的顶尖医学院之一,别说约翰当年只是一个小小的副主任医师,就算是国内的大牌专家们,也是不够看的。但是在1887年的纽约,现在的约翰却有着和对方平等对话的绝对权力。不仅仅是因为他那已经可以挤入全美大富豪行列的身家,就是在外科领域现在取得的成就也足以支撑这一点了。
“可惜,可惜啊!”
察觉到艾德曼先生那期待的目光,约翰心中暗暗的叹了口气。
如果不考虑那么多的话,他其实倒是挺希望接受哥伦比亚学院的邀请,那样的话可以省去自己许多的工作。但是只要想想美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情况,他就知道自己是不可能走上这条路——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不可行!
当然,这种情况在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成立之后将会开始发生改变,而等到20世纪初的弗莱克斯纳报告出台之后更是会发生彻底的扭转,如果在那个时候的话,约翰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接受哥伦比亚学院的邀请。但是说到底,这些距离约翰终究还是太远了,哪怕韦尔奇先生他们已经开始筹备并努力,距离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成立依然还有五六年的时间……
“很抱歉,艾德曼先生。”
想到这里约翰也就没有必要再考虑什么了,直接摇了摇头遗憾地说道:“虽然非常的遗憾,但是我想我恐怕没有办法接受贵校的邀请了。”
“哦?”
艾德曼的表情明显有些意外,不过很快就表情认真地问道:“亨特拉尔先生,我可以请问一下是因为什么吗?”
“这……”
对于艾德曼先生的这个问题,约翰一时间有些为难了起来。
敏感的发现了约翰表情的变化,艾德曼心中十分的惊讶。原本在他看来,这位亨特拉尔先生之所以不愿意去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是因为那里距离纽约比较远的缘故,但是没有理由拒绝哥伦比亚学院的邀请,没想到对方竟然拒绝的如此痛快!
虽然不及柏林大学,但是哥伦比亚学院在纽约也是赫赫有名啊!
既然是从韦尔奇那里得知约翰回国的消息,艾德曼自然很清楚相相对于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而言,哥伦比亚学院没有任何优势。毕竟霍普金斯先生给那所以他名字命名的学校留下了一笔非常庞大的财产,这一点可不是哥伦比亚可以比得上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的学校也是美国最早的大学之一,在国内相当的有声望来着,如果对方将来会一直定居纽约的话,还有什么大学是比哥伦比亚更好的?
从头到尾,艾德曼都没往其他方面去想。
这年头纽约的医师们收入可不算高,更别说比内科医师低一头的外科医师们了,因此对于大多数知名的医师们而言,带几个徒弟或者在医学院里教授课程,就成为了提高收入的不二法门。纽约城中处在金字塔顶端的医师们之所以能够年入数千甚至上万美元,靠的就是这种手段。因此不太清楚约翰嫡系的艾德曼,实在想不出他拒绝哥伦比亚学院的原因所在。
沉吟了片刻之后,艾德曼微微皱起眉头问道:“亨特拉尔先生,您是已经接受了其他学校的邀请,还是担心我们给的薪水太低,满足不了您的要求?在此我可以向您保证,哥伦比亚学院为您提供的薪水绝对是全纽约最高的……”
“不不!”
连忙摆摆手,约翰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和这些都没有任何的关系,实在是……”
看着越发疑惑的艾德曼,约翰唯一犹豫之后苦笑道:“艾德曼先生,虽然和薪水无关,不过有一点我想您还真是说对了,恐怕哥伦比亚学院真的无法满足我的条件!”
“哦?”
听约翰这一说,艾德曼眉头一皱身子立刻挺直了起来,沉声道:“亨特拉尔先生,虽然不太明白您为什么会这么认为,但是我真的很想听听到底是什么样的条件,可以吗?”
既然没有答应别的学校邀请,也不是因为钱的问题,艾德曼可就真是想不出还有别的什么原因了。因此此时此刻,他隐隐的对约翰也产生了一丝不满:就算你在外科领域取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成就,但是面对着国内顶尖大学的邀请,也不至于如此的傲慢吧?
“那……好吧。”
略一沉吟之后,约翰干脆洒然一笑,耸了耸肩道:“艾德曼先生,其实我的条件很简单,只有两条!只要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我就同意担任哥伦比亚学院的外科学教授,而且可以不要一分钱的薪水,并且可以为哥伦比亚学院的所有医学生们提供一个顶级的实习医院!”
“顶级的实习医院?在哪里?”
听到这句话之后,艾德曼心头一惊,倏然瞪大了双眼!
“是的,顶级的实习医院!”
微微一笑,约翰点了点头道:“您大可不必怀疑这一点,因为最多再有一个月的时间,我想您应该就可以知道这座医院在哪里,为什么我会称它为顶级了!”
“咕咚!”
听到这里的时候,艾德曼忍不住咽了一口吐沫。
受到欧洲各大医学院,尤其是法国和德国医学院的影响,哥伦比亚学院现在也急切的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附属医院,但是因为资金和其他各方面的原因,这个想法一直都没有什么实现的机会,现在听亨特拉尔先生这么一说,艾德曼怎么可能不心动?
只不过……
皱着眉头苦思了好一会儿,艾德曼也想不出到底是纽约的哪一座医院,而且他也不太相信像约翰这样的年轻人可以办到这一点!
“咝……”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之后,艾德曼沉声道:“亨特拉尔先生,能请您说说这两个条件吗?”
静静的看了艾德曼一眼,约翰淡淡地笑道:“第一个条件,我希望哥伦比亚学院能够学习德国的医学教育,进行教学上的改革,比如说重视实验室的教育,以及临床边的教育等等。”
“嗯?”
听了这个条件之后艾德曼虽然有些惊讶,不过倒也不算意外。
事实上美国的大学界现在已经开始学习欧洲,尤其是德国的高等教育了,再加上他也知道约翰是德国留学回来的,所以对这个要求倒也不算意外。只不过这种大事情当然不是艾德曼可以决定的,所以微一沉吟之后,他开口道:“那第二个条件呢?”
“第二个的话……”
沉默了片刻之后,约翰暗暗苦笑了一声,正色道:“艾德曼先生,第二个条件就是我希望哥伦比亚大学能够大幅度提高现行的招生标准,将来只招收拥有大学学位的学生攻读医学博士学位!”
“什么?!”
听到这里的时候,艾德曼终于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惊诧,噌的一声站了起来……
第二十二章
“……再见,亨特拉尔先生!”
“再见,艾德曼先生。”
最后和艾德曼握了握手,约翰一脸微笑地说道:“最近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会尽快给您打电话或者写信过去的。”
“哈哈,期待着您在哥伦比亚学院的演讲!”
今天才第一次见面的两个人,就像是多年的老友一样热情的告别,然后艾德曼坐上马车离开了。
“呼……”
看着那位哥伦比亚学院的副院长远远离去之后,管家汉斯这才算长出了一口气,整个人放松了下来。虽然应该早就习惯了,但是每次看到约翰能够和像艾德曼这样的大人物自如的交流,汉斯还是觉得心里怪怪的,因为他知道一个刚刚十九岁的年轻人要想做到这一点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而且……
“我不太明白,先生。”
关上了房门之后,汉斯扭头满脸疑惑地问道:“请原谅我私自听了您和艾德曼先生的谈话……但是做一名外科医师的话,真的需要拿到大学的学位之后才能开始学习吗?”
虽然知道自己这样问不合适,但是汉斯实在压不住心头的疑惑。
就算跟着约翰在欧洲待了五年之后,汉斯已经知道当一名医师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而且也明白了自己应该转变几十年来对医师们的看法。但是汉斯依然无法想象需要大学学位才能攻读的医学院是一个什么概念——他还记得自己年轻时的时候,入读家乡的医学院甚至都不需要认字,只要交学费就行的……
“呃……”
对于管家先生的疑惑,约翰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了。
19世纪末的美国就像20世纪末的中国一样,正处在一个急速变革的时代,而大学教育无疑是改变最大的部分之一,医学教育当然也是如此。但是约翰却无法和管家先生解释清楚,美国的医师们为什么会在上百年后和律师等职业一起,成为收入最高的上流社会职业之一,也无法解释医学院为什么会在几十年后不再招收普通高中生,而统一只招收拥有本科学位的大学毕业生们;他甚至无法告诉自己的管家,就在五六年后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成立,将会拉开这一历史性变革的序幕!
沉吟了良久之后,约翰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埃尔伯先生,具体的原因可能一时间很难解释清楚,不过我想用不了几年你自己就可以明白这到底是因为什么了……”
……
艾德曼先生的来访就像是生活中的一朵小浪花,几分钟就被约翰扔掉了。
不过正式因为这位哥伦比亚学院的副院长的到访,催促着约翰开始把筹建一座医学院的事情提上了自己的日程。
霍普金斯大学是美国第一个整体照搬德国大学体制的研究型大学,而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院则是第一个开展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美国医学院,而它成立的时间实在1893年。所以约翰不会奢望哥伦比亚学院会在1887年就答应自己提出的条件,他也不可能一直等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毕业生们去证明自己,证明霍普金斯模式的正确性。
所以说筹备自己的医学院,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如果时间放在一百年后的话,约翰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选择纽约本地的一家医学院加入,但是现在是1887年,即便是在这个美国最大的城市里面筹建一所医学院也不是什么难事,以约翰目前的实力而言,做到这一点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有楼,有地,有人!
在已经接近最后完工的医院里面,约翰给医学院准备了一栋教学楼,而在第一次去医院看过了之后,约翰考虑再三,又给了史蒂夫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在医院的旁边再次购置至少五英亩的土地。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约翰付出的是十几张新玩具的图纸和乐高玩具工厂今年全年的分红。这五英亩土地除了是为医院储备土地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将来的医学院准备的。
至于说教师的话,除了约翰自己之外,还有埃尔利希和托马斯等人,多了不敢说,凑齐一二十个人还是可以的。而在七八个“教授”就可以筹建一个医学院的时代,约翰这只全部由旅欧人士组成的教师队伍已经足够用了。
如果再加上那些从欧洲购置并运送回来的大批设备、器械……
“今年肯定来不及了,但是明年的话绝对没问题!”
盘算了一番之后,约翰对自己筹建一个医学院的事情已经是心中有底了。
虽然当下他的主要目标是把医院的事务处理妥当,让它尽快的运作起来,但是那么大的医院现在仅仅才有几十个人,规模实在是太小了,未来除了继续从欧洲甚至美国本土招揽人才之外,医学院的人才培养也是约翰的重中之重!
而且……
“顶着美国医学教育改革先行者的名头,应该也不错吧?”
想想这个名头未来将给自己带来的诸多好处,约翰就越发可以肯定一件事情:医学院的筹建必须马上开始准备,有些事情必须要做在前面了……
……
回到纽约之后,约翰只休息了几天就开始忙碌了。
虽然从欧洲到纽约的旅行漫长而辛苦,但是这辈子年轻的身体早就已经恢复过来了。而且面临着那么多的事情,约翰确实也没有理由在家里混日子。工厂那边他倒是不用怎么操心了,但是随着医院的工程进入最后的尾声,作为主人的他必须要经常去查缺补漏,寻找不足的地方。而且老亨特拉尔还交给了约翰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尽快说服特斯拉接受银行家们的融资,大力发展交流电工业……
另外一方面,约翰手下的人们可也没有闲着。
因为有了现成的厂房和设备,制药厂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建设了起来,按照新聘请的两位工厂经理估计,即使工人的招聘和培训比较花费时间,最迟到年底的时候也可以投产了。也就是说,到时候阿司匹林、磺胺和利多卡因等药物可以直接在纽约生产,并且供应整个美洲市场!而医疗器械工厂的话,老亨特拉尔已经联系好了卡耐基钢铁公司,下个月起他们将会供应足够的不锈钢,加上纽约拥有足够的机械工人,因此投产的速度可比制药厂要快多了。
至于说埃尔利希和托马斯等人的话,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
所有的医师们都被集中了起来,由托马斯按照约翰拟定的教材进行规范化的培训。除此之外,保罗负责开始大规模的招聘护士。虽然这个时代已经有不少年轻的女孩儿们开始工作,只要给够了薪水不怕招不到人,但是全美国却几乎没有多少专业的护士,因此保罗同样要对她们进行严格的培训,为医院的开业做准备。而埃尔利希等人的话,则是在约翰租下的房子里继续着自己的实验,不肯浪费一丁点的时间。
在见到了已经落成的医院之后,所有人心中都充满了期待。
当然,除了工作上的忙碌之外,约翰的生活也多姿多彩,基本上就是被诸多的老朋友们所包围着了。史蒂夫、约书亚和冯克等老友们自不必说,大家几乎每周都要聚上一聚,就连艾玛似乎也抛开了那天聊天时的尴尬,频频出现在了亨特拉尔家中。
约翰从欧洲带回的那辆极光,这段时间不知道被借出去了多少次。
和欧洲一样,极光的出现在纽约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虽然不少人早就从报纸上得知了汽车发明的消息,但是那毕竟不是实物,因此极光每次出现在街上都会引来无数围观的路人。
而随着汽车、医院、工厂各方面的消息渐渐散播,亨特拉尔这个姓氏在纽约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士们口中,渐渐的传扬开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