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反常
作者:庚新|发布时间:2024-06-29 09:49:44|字数:7223
王玄策在苏大为面前低声道:“得罪了李敬玄,日后只怕……”
“管什么日后,眼下这仗要是听他的瞎指挥,打输了,咱们都没有日后。”
苏大为近乎冰冷无情的一句话,令王玄策不由凛然。
他在这之前,从未想过大唐会输这件事。
哪怕当年出使天竺,随行人员中伏,人几乎全死光了。
那时的王玄策也只想着借兵,想着复仇,从来没考虑过会输。
只有打不打的问题。
若打,大唐必胜。
苏大为看了他一眼:“吐蕃和大唐之前的敌人不一样。”
王玄策默默点头。
他虽然为人胆魄奇大,但少有人知,他的眼光更准。
擅于兵法。
所以更能明白,拥有天竺做后方的吐蕃,将会获得怎样的资源和战争潜力。
何况天竺多诡异、异人,当年天竺之行,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总管,你方才提到代州都督郑仁泰之死,莫非……”
苏大为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而是扬声向其他将领道:“今天先到这里,诸将各自去整理本部人马,随时做好出征准备,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
“喏!”
李辩、娄师德、黑齿常之、沙咤相如、王孝杰、李谨行、高崇文、程务挺、郭待封等将虽然满腹疑问,但都一齐抱拳,鱼贯退出。
军帐内,只留下苏大为、苏庆节、薛仁贵、安文生、李博、王玄策等六人。
“阿弥,有什么不方便说的话吗?”
苏庆节眉头一皱,看向他。
“是关于诡异之事。”
“诡异?”
苏大为点点头,跺了跺脚:“这片地,现在叫武威,以前知道叫什么吗?”
“什么?”
“武狱。”
苏大为冷静的道:“狱,通域,之前茅山宗天师叶法善曾给过我一本书,里面提到不少关于天师镇压诡异之事,其中就提到,关于河西之地,大漠之中,古之诡异盛行。
后来人道渐昌,出了许多巫和道,逐渐将诡异压制下去。
但这片地,原本就是诡异故地。
据都察寺提供的情报,代州都督是突然暴毙,与身体无关。”
与身体无关,自然是与诡异有关。
苏大为这番话说完,军帐内久久无声。
似乎大家都在消化这一切。
过了半晌,薛仁贵开口道:“诡异,真有这么厉害?”
作为唐军高层将领,而且镇守玄武门十几年,诡异的存在对他来说,并非秘密。
太宗皇帝崩于含风殿的那晚,他甚至亲眼见到长安妖气弥漫,巨龙盘恒于空。
但那些,只限于眼见,他还没有亲自与诡异交手过。
“异人你知道的,诡异的威力,相当于异人,甚至论奇诡处,比异人有过之而不及。”
苏大为的话,令薛仁贵沉闷片刻:“为何当年随太宗征高句丽时,没见过有什么诡异,这些年征战,也都是寻常战事。”
苏庆节在一旁道:“听我阿耶讲过,人道盛,则诡异被压制,太宗文皇帝身上龙气之盛,旷绝当世,有太宗在,那些魑魅魍魉只会潜匿。”
薛仁贵默默点头,似是接受了这个说法。
苏庆节突然“哎呀”一声。
所有人向他看去,只见他面色有异道:“郑仁泰如果死于诡异之手,那我阿耶……”
“大总管身上气运之隆,寻常邪物也近不得身,何况大总管身边也有异人守护,照理来说,不应该会有事。”
苏大为说着,取出方才李谨行呈上来的信道:“狮子你别急,看看这两封信,若有事,应该会提及。”
苏庆节这才稍微镇定下来,催促道:“快打开看看。”
苏大为检视了一番泥封,将其捏碎后,取出里面的信。
两封信,一封来自裴行俭,一封是苏定方。
苏定方的信极简略,就是一句话,让苏大为暂驻武威,守住唐军防线,不令吐蕃寸进。
而裴行俭的信先提公务,让苏大为安心在武威驻扎。
另外提及,择日于大总管苏定方处会面,共议军情。
最后就是简单几句叙旧问候的话。
并无异样。
苏大为看完,向苏定方展示道:“你看,大总管的信里没提及别的,应当无事。”
“那就好……”
苏庆节点点头,从苏大为手里接过苏定方的信,看了一遍,突然脸色大变。
“这信,不是我阿耶写的。”
“什么?”
苏大为和安文生、李博、王玄策等人吓了一跳。
“你怎么知道?”
“这不是我阿耶的笔迹。”
“我还以为是什么事。”
苏大为以手扶额:“或许是大总管让府中长史主薄他们代笔。”
“不错。”王玄策在一旁点头道:“军务繁忙,实在顾不上亲笔写信,让府中长史代表乃常有之事。”
“代笔我当然知道,可……”
苏庆节脸色铁青,向众人抖一抖手中的信:“为何没有我阿耶的印信?”
咯噔!
军帐里仿佛跳闸一样,心头突兀一跳。
印信?
没错,如果是府中长史等代笔,在信的末处,一定会由主将用印,或亲笔落款,以证实确实是出自自己的意思。
苏大为脸色微沉,拿过苏定方的信看了看,再拿起方才裴行俭的信。
裴行俭的信末尾处有落款留名,同时用了印信。
而且通篇下来,都是裴行俭亲笔书写。
苏大为熟悉裴行俭的事,裴行俭当年在长安做县令,他为长安不良帅。
有了裴行俭的信做对比,再看苏定方的信,就会觉得十分突兀。
“伪信?”
“谁会,谁敢伪造大总管的信?”
“李谨行不是去见过大总管,喊他过来。”
喊了传令兵去通传。
帐中众人皆沉默下来。
过了盏茶时间,听到帐外衣甲声响。
李谨行掀帐而入。
“总管召我?”
他的额角,还有丝丝汗渍,可见方才正在忙碌,接到命令,从自己的兵卒中飞奔而来。
“谨行,你这次见到苏大总管了吗?”
“见了。”
“当时情况如何?”
“情况?”
李谨行人如其名,行事十分谨慎,听到这个问题,愣了一下,脸上先闪过狐疑,接着是沉思。
他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脑子里将当日求见苏定方的整个过程,过了一遍。
“大总管府中亲卫引我入内,我向大总管见礼,递交书信,然后说了前鏠军的事。”
“大总管怎么说?”
“没怎么说,就是让我稍待,然后令长史写了信,交给我。”
“这信,为何没有用印?”
苏大为问着,将手中信的上部折起,将落款处朝向李谨行。
李谨行吃了一惊,看了一眼,有些不相信的揉了揉眼睛,再看两眼,整张脸色变得苍白:“前总管,我……我不知,当时苏大总管在纱幕后面躺着,听府中人说是病重见不得风,然后命长史……”
“等等。”
苏大为、安文生、苏庆节及薛仁贵,几乎同时喊出来:“你没亲眼见到大总管?”
“见到了啊,就隔着帘幕……”
李谨行说着,自己反应过来,脸色凝固道:“莫非……莫非我见到的不是苏大总管?”
帐内诸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时死寂。
苏庆节反应过来,咬牙向着苏大为抱拳道:“阿弥,请你准我去一趟,我要亲自看一眼才能放心。”
所有人都明白,苏庆节指的是什么。
如果那帘幕后面,真的是个“冒牌货”,如果唐军擎天半壁,战神苏定方出了状况。
那对唐军,将是灭顶之灾。
而苏庆节作为苏定方的儿子,也无法接受自己父亲出任何意外。
“狮子。”
苏大为伸手按住苏庆节的肩膀:“这事,我和你一样疑惑,先别急,让我想一想。”
“还想什么?”
苏庆节挣开他按住自己肩膀的大手,怒道:“不是你的阿耶,所以你不紧张。”
“狮子,贼你妈,大总管是我的兵法老师,待我如子侄,我与你亦是兄弟,你说我能不紧张?”
苏大为伸过手,狠狠箍住苏庆节的脖颈,用命令的口吻道:“但我是主将,我得为你,为前锋军上下负责,去,一定要去,但必须有万全的准备,我跟你一块去。”
“阿弥!”
苏庆节张了张嘴,脸上露出愕然之色。
安文生和李博一先一后,在一旁劝道:“阿弥,你是一军之主,现在前锋军一万二千人,皆靠你指挥,你若跟着狮子去酒泉,这里谁能主持局面?”
李博迟疑道:“如果这是一个阴谋呢?会不会是敌人想要调虎离山,行不可告人之事?总管,切不可意气用事啊。”
王玄策看着苏大为,嘴皮微动,想劝,却又忍住。
他早已不是当年,纵横捭阖,意气风发的唐使。
而是一个从五品下的朝散大夫。
刚加入苏大为的总管府中,只是一个临时征召的赞画之职,出言相劝,未免不合身份。
“苏定方是我的老师,也是狮子父亲,更是大唐的逻娑道大总管,他那里,不能有任何差池。”
苏大为扫视一下众人,声音坚定道:“我意已决,但我会做好万全的安排,不会给任何人可乘之机。”
“阿弥……”
苏庆节嘴唇颤动了一下,眼中流露出一抹羞愧,为自己方才冲口而出伤人的话而无颜。
“你我兄弟,不必多说,刀山火海我陪你趟。”
第一百二十二章
“阿弥,你方才的决定太过冲动了。”
冷风吹过,安文生掀开帘帐走进来。
苏大为此时正坐在桌案前,面前摊开一张地图,但他并没有看地图,而是翻阅一本古书。
他坐在那里,如老僧入定,周身透着一种静谧之气。
安文生不由诧异:“你在看什么书?”
“是上次叶法善给我的,上面写了不少天师道和茅三宗的旧事,倒也有趣。”
苏大为回过神来,随手将书放在案上,脸上仍有意犹未尽之色。
目光从书上抬起,眼神中带着一抹笑意:“你也觉得我方才冒失了?”
“是不是冒失我不好说,但你若离开,军中诸将只怕军心不稳。”
安文生走过来,拿起《天师伏魔》翻看起来。
“我若不去,只怕也是不稳。”
苏大为站起身,走到军帐一侧挂置的地图前,伸手指了指:“看看大总管的位置,他坐镇酒泉,守着张掖、肃州、玉门、瓜州、敦煌,这么一片地方,形如弯月,是河西的屏障。
若是此地有失,我部和裴行俭的安西都护府,将被截为两段。”
地图一侧竖起的鲸油灯,照亮了苏大为的脸庞。
他的神色平静,并没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
安文生定定的看了他良久,徐徐道:“大总管是大唐名将,是军神,他不会输的。”
“再强的人,也敌不过时间。”
苏大为想起自己穿越前,本体自己在朱雀大道上,亲眼看着太宗驾崩含风殿,天上出现的异象。
还有诡异出巡的场景。
那一切,都深深铬印在身体的记忆里。
强大如人王,都有天人五衰的时候,何况苏定方。
按自己的后世记忆,苏定方的寿元将尽。
陪苏庆节去,一方面有军略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是顾着情义,不想让苏庆节,错失见苏定方的最后一面。
万一,万一呢?
万一苏定方真的在这个时候薨于军中,这残局怎么办?
如何收拾局面?
吐蕃人会不会抓住这个机会大举进攻?
安文生把书往自己袖中边塞边道:“你这么说也有几分道理。”
“是……哎,我的书。”
“这书不错,我借去看几天。”安文生两眼微眯,眼里透着一丝笑意,这令他原本带着几分风度儒雅的脸上,凭添了一丝狡黠之意。
“恶贼,说好了,看完就还回来,不要损坏了。”
苏大为有些无奈的摇头:“说正事。”
他抬手分别在安西都护府、酒泉张掖一线,和威武凉州点了点。
“这是三个节点,就像是大唐伸向西域的臂膀,武威和凉州这条线,背后重镇不少,吐蕃人要从这里攻,最多只能取下一些小城,一些重镇只要守将不是太昏聩,守住城防不是问题。
裴行俭那边也是同样,各镇之间兵力互补,乃是一个成熟的防御体系,吐蕃人拔下一个点,在茫茫沙海中,要去下一片绿洲,得费不少功夫,而只要吐蕃人动手,裴行俭会及时反应。”
苏大为的手在酒泉处指了指:“苏大总管代替郑仁泰防守的这一线,原本应该是最强,但大总管的身体状况不乐观,而且又出了那封信的事,令人疑虑。
万一这个点被拿下,以大总管的威名,对我军心理上的打击,无可估量。”
安文生一直静静听着,他的手不知何时又从苏大为的桌案上拿起一盘点心,一边点头,一边往嘴里送。
“文生,你……好减肥了。”
“不要打扰我思考。”
安文生那张白净胖大的脸上,满是冷漠。
“你这个没有感情的胖子。”
“滚,你才是胖子,你们全家都是胖子!”
“小苏不胖。”苏大为义正辞严。
“咳,说正事。”
安文生扔下空碟,又不知从哪里,摸出一张洁白丝帕,将沾了油的手指细细擦拭一遍。
他做得极为仔细,连拇指缝隙都没放过。
像是擦拭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苏大为看了看他胖乎乎的手,颇有些想吐槽之感。
“你方才说的,确实有一定道理,不过若你要去酒泉,武威这边的防务如何做?”
“薛礼做的本来就不错了,有他在武威和凉州固若金汤。”
苏大为凝视着地图,思索着。
武威和凉州之下,即为兰州、河州、岷州,再下去便是关内道,也即长安所在。
越往长安去,大唐的军事力量越强,不可能给吐蕃人任何机会。
但要防着吐蕃人断河西走廊,断掉大唐通往西域的商贸财路。
“况且按裴行俭的信,本就约定要去大总管处会面商议军情。”
“你忘记了一点。”
安文生摸着下巴缓缓道:“诡异。”
“诡异?”
“你之前不是说,郑仁泰有可能是被诡异下手,如果吐蕃人真能操纵诡异,行刺唐军将领,到那时,人人自危,不光大总管,大都护,薛仁贵这边要是出了状况……”
苏大为笑道:“这事我早有准备。”
“哦?”安文生撑开双眼,看向他:“什么准备?”
“就在那本书里。”
苏大为指了指他的袖子:“叶法善说要带门徒助我,算算时间,也该到了,有茅山宗坐镇,就算有诡异也不怕。”
“甚好。”安文生那张如扑克般冷漠脸上,嘴角翘了翘,终于挤出一丝笑容。
“文生,你这张脸……”
“我脸怎么了?”
苏大为一边感慨,一边伸双手去揪安文生脸颊上的肥肉:“一定是欠了很多人钱。”
“滚!”
……
酒泉,古称肃州。
张掖,古称甘州。
这两者合起来,正好是后世的甘肃。
酒泉地处后世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自古就是通往新疆和西域的交通要塞。
北部除少部分与后世蒙古接壤外,大部与内蒙古阿拉善盟相接,西达新疆,南界青海,东邻张掖市。
自东而西有祁连主峰、讨赖山、大雪山、野马山、阿尔金山、党河南山、赛什腾山等山峰。
虽是二月,地面犹有积雪未化。
初晨时分,奔驰的骏马,打碎了四下平静。
无数野草带着冰棱沫,随着四蹄翻飞,被抛了起来。
阳光透过澄澈透明的云空,照亮了马背上一行人。
正是苏大为、苏庆节、安文生和王玄策四骑。
在他们身后,还带了大约百人的唐军兵卒,
苏大为拍了拍龙子的脖颈,令它在山崖边停下来。
站在岸边远眺,酒泉已经历历在目。
远处的风景,如画入眉,浓淡相宜,透着一股苍凉之美。
起伏的峦蜿蜒跌宕,湖泊如镜。
王玄策在一旁,用马鞭指向前方道:“再前行五十里,就到酒泉了,这边风景颇有可观之处,对了,酒泉以西至敦煌,有个千佛洞,据说建于十六国前秦。”
千佛洞,即后世莫高窟,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
到后世时,已有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
苏大为估计此时应该还没那么大的规模。
“酒泉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丝绸商贸的重镇,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这地方,我来过。”
苏大为在龙子背上,向着王玄策大笑。
晨光下,他的面庞染着一层金色,贴身的皮甲也显得金黄,透着一股洒脱旷达之感。
“原来总管来过,倒是我多嘴了。”王玄策感觉自己马屁拍在马腿上,略显尴尬。
“无妨无妨,带着王大夫来,就是想听你多介绍当地风土。”
苏大为笑着摆摆手。
他是来过,但那是两千多年的后世。
苍海桑田,许多风物早就大不相同。
他所知的酒泉,是后世卫星上天的那个酒泉。
而现在的酒泉,却是大唐河西重镇。
大唐逻娑道大总管苏定方驻军之地。
“五十里,咱们赶一赶路,争取早点见到大总管。”苏大为拍了拍龙子的脖颈,龙子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吼声,率先奔出。
四蹄如腾云驾雾般,转瞬将后方众骑抛下。
“龙子慢点,等等他们。”
苏大为的话音才落,陡然听得龙子发出一声愤怒的嘶吼,四蹄踏空猛地凌空跃起。
龙子的力量何等恐怖。
这一下纵跃,苏大为只觉得如坐火箭般上蹿,也不知跳起了多高。
眼角余光还看到一只燕子从龙子身下飞过。
龙子的蹄,好似还碰了一下燕羽。
飞马踏燕?
苏大为脑中闪过一丝惊异。
就这一眼,他还看清此燕背部呈深蓝色,尾部有一条黄色横带,与中原之燕大不相同。
下一刻,苏大为听得下方一声嘶吼,地面塌陷,有一庞然大物,如长蛇般,从地面钻出。
蜿蜒扭曲的身躯,舞动着,血盆大口向着天空一合,发出震耳欲聋的一声音爆。
咚!
诡异?
苏大为心中一震,方才若不是龙子反应及时,只怕已被此物偷袭成功。
龙子从空中坠下,四蹄践踏冰面,一时冰雪和碎屑迸飞。
人在龙子背上,随着龙子一齐转身,警惕的看向身后巨物。
这是一只黑白相间的巨蟒,说是蟒,却没有眼,面部只有一张獠牙毕露的大口。
身躯目测大至有十余米长,矗立在那里,给人一种可怕的威压。
“雪域之地,果然多诡异。”
苏大为心中暗想,想起此物在《百诡夜行录》中,排名三百开外。
名无眼蛭,又称毒龙。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