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十月令
作者:庚新|发布时间:2024-06-29 09:49:44|字数:7556
还是历史学得不够好啊。
没想到王勃还这么年轻。
十三……
闹乌龙了。
好在王茂叔自己给苏大为解了围了。
“吾叔年齿虽幼,不过他自幼例是里间有名的神童,十岁便熟读六经,现下正随曹元在长安学医,苏都督据说也是长安人氏?或许此前听说过吾叔。”
“哈哈,可能是,以前在哪里听说过,一时忘记了。”
苏大为尴尬一笑,冲王茂叔抱拳道:“不知谏议大夫此次是?”
“我回长安叙职。”
王茂叔才说了一句,忽见队伍松动,马车再次开动起来。
他忙向苏大为抱拳道:“在下先行一步,若有机会,到长安再请苏都督饮酒。”
“客气了。”
苏大为在马上抱拳,看着王家的马车远去。
忽然想起,他还没说是从何处听说自己的名字。
这个王茂叔……
摇摇头,轻轻一提马缰,扭头向方才出言提醒自己的亲兵看去:“你到王家倒是熟悉。”
“嘿嘿,都督,我这是家学渊源。”
那名亲兵生得身高臂长,眉目俊朗。
嘴角微翘,给人一种未语先笑之感。
见苏大为看过来,他颇有些自得的挺起胸膛。
坐在马车里的聂苏看到这一幕,不禁忍俊不禁。
这位亲兵,说来也是颇有来头之人。
乃是高侃之子。
高侃之前在李勣麾下,同征高句丽。
最近听说已经因功封为安东都护。
至于为何他的儿子高崇文会在苏大为的身边。
这是唐军武将圈子里一个不成文的惯例。
嗯,说人话,就是我们这些老将老了,看苏大为最近上升的势头不错,而且又年轻。
你看我这不成器的儿子,到你那里锻炼锻炼如何?
就是这么回事。
俗称人情关系里的关系户。
武将间,互相把亲人送对方军中去历练,今后有个进身之阶,都是常态。
放到自己面前,不好调教,难以下狠手去锤炼。
而且以后有功,也不便保举。
送亲朋故旧那里,就方便多了。
苏大为现在这里,高崇文绝不是第一个。
像折冲都尉,有个叫李谨行的,还有个李辩的,都是李勣送来的人。
尽管苏大为表示回长安,自己就要兵马入库,马放南山。
但是李勣和高侃这帮老头,一个个鬼精鬼灵的,异口同声说不打仗不要紧,就他们跟着你,你看着教训就行了。
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别手软。
放手施为。
开玩笑,在大唐还愁没仗打?
就你苏大为的本事,你在长安能闲下来,才是咄咄怪事。
“高舍鸡,高舍鸡人呢?死哪去了,没点眼力劲的,还不帮都督牵马。”
高崇文转头大声喊。
高崇文出自渤海高氏,身上难免有些世家大族的习气。
苏大为队伍中,一个衣衫褴褛,却难掩身形健硕的少年人走出来,一声不吭的替苏大为牵马。
却又被高崇文喝骂忘了行礼。
苏大为见这少年虽不言语,但眼神却透着坚韧之色,话不多,做事从不偷奸耍滑,倒有些欣赏。
唐军出征,除了财货,最大的收获,来自奴隶。
大战之后,总会抓到不少逃人,运回长安,送入牙人行发卖,又是一笔收入。
这些奴隶,要么流入大族之中,充任底层劳力。
要么被送入矿井和匠坊,充做苦工。
还有略有姿色的女子,流入各家,或烟花之地。
苏大为此次,倒也带了些人。
也没想卖,就收在身边,充做下人做些打杂的活。
之前柳娘子一直不肯去牙人行买些下人,但她现在年纪大了,家里宅子那么大,总归需要人手的。
“好了,崇文也别说他了,家国不幸,人又何辜……让他牵马即可。”
苏大为喝止了高崇文,向高舍鸡道:“安心做好你的工作,本将不会亏待。”
“多谢……谢,将军。”
高舍鸡用不太熟练的唐语,向苏大为感激的道。
……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尼婆罗国王使者,向天可汗敬奉礼物,祝天可汗身体安康,福寿绵长。
礼呈,本国特产菜蔬,波棱、酢菜、浑提葱……”
坐在犀座之上,面前隔着纱帘的大唐皇帝李治,略微皱了皱眉,看着殿中跪下的那蕃邦小国敬奉的礼物,看上去,花花绿绿,皆是不知名的野菜。
他的目光看向一旁。
坐在他身侧的大唐皇后武媚娘。
武后神态端庄,妆容在雍容华贵中,不失优雅妩媚。
特别是那一双仿佛会说话的剪水双眸。
睫毛微颤,双眉斜飞入鬓。
眉心贴着长安时下最流行的飞花妆,如盛放的红梅。
头上鬓发斜堆如云。
上插金钗步摇。
又以金梳抓头。
身穿抹胸华裙,露出胸前大片丰腴雪白。
精致锁骨间,一枚玉佛点缀。
身披半透明的纱笼,双袖在腕间,以臂环束起。
指涂豆蔻,殷红艳丽。
尾指戴以金环。
腰间有一枚如意香囊。
唐时的香囊不比后世的布香囊,乃是一枚银丸。
银丸中另有机关,盛以燃烧的香料,无论怎么戴,香料都是正中,火星绝不外泄。
佩戴的贵人,终日香气氲氤,如花中仙子。
武媚娘双眸宛如烟波浩淼的湖水,似雾非雾。
她向着李治微微一笑,微露雪白的贝齿。
“陛下,我记得太宗朝时,这尼婆罗也曾进献过他们那里的特产菜色,其中就有这波棱菜,红蓝如蒺藜,火熟之。
方士隐名为波斯草。”
波棱菜,即后世波菜,在唐时,最早却是尼婆罗,即尼泊尔向李世民敬奉上的贡品。
李治先是点点头,又摇了摇头:“外番小国,哪里有什么好物。”
说着,向身旁示意了一下。
伴侍的太监捏起嗓子道:“陛下收下尼婆罗使者礼物,并赐回礼……”
在太监的传唱声中,李治皱了皱眉,突然扶住额头,嘴里发出一声痛苦的哼声。
武媚娘一惊,忙伸手把住李治的手臂:“陛下,你怎么了?”
“头……头痛,眼睛也痛。”
“来人,送陛下回宫休息。”
武媚娘忙向身边宫人下令。
同时又皱眉向李治苦口婆心的道:“陛下,太极殿阴湿,为了你的龙体,不如先在洛阳多住些时,等大明宫完工,再搬回来……”
“国事……国事……”
李治喘了口粗气,在武媚娘的搀扶下,扶着额头站起,又被宫女和太监们抬上暖轿。
“对了……媚娘,苏,苏大为,快回了吧?”
“嗯。”
武媚娘心中一动,抬眼向李治看去,见他满脸痛苦,不似伪装。
……
长安东西二市,人头撺动。
东西南北的商人云集于长安,花市、药市、蚕市、灯市、夜市、七宝市,日日不同。
为了刺激商贸,朝廷还开发出十二月令集市。
即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新主题。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各种美食佳肴、良驹、盐铁、吴盐、香料、海货、奇装异服、百工巧物,应有尽有。
时值十月,正是酒市主题。
苏大为等一行,刚刚走入长安,便闻到飘动在空气里的酒香。
身边众人,皆不由自主连连鼻嗅,咽喉蠕动,想是勾起肚中馋虫。
军中虽然也有饮酒,但极为克制。
怎比回到长安,可以开怀畅饮。
此时此地,便是天下第一等销金窟,全世界最繁华的大都市,怎能忍得住。
苏大为扫了一眼身边的亲兵,还有同行的将领,扬了扬马鞭道:“好了,到了这里,各自散去,明日在家等我消息,有事会通知你们。”
“多谢都督。”
高崇文等人大喜,纷纷抱拳离去。
苏大为身边的队伍一时冷清下来。
不过再怎么冷清,也有数十人之多,和当日离去时,不可同日而语。
那牵马的高舍鸡,第一次见到长安这样的雄城和都市,看着人流如潮,还有热闹鼎沸的集市,各闾各坊,一时呆如木鸡。
“都督,我们,我们现在去……”
“去永安坊,先向前,沿朱雀大道……别太惊讶,这才是入城的小道,一会见到朱雀大道,你们才知道什么是大。”
朱雀大道是穿过太极宫中轴线的大道,将长安分为“长安”和“万年”这东西两县。
而中轴线的建筑模式,将一直贯穿到后世。
朱雀大道作为中轴线,其宽约一百七十余米。
甚至超过了后世天安门的长安街。
“回来了,还是熟悉的长安味道。”
苏大为忍不住感慨一声。
身后马车中,聂苏掀起车帘,向苏大为略有些羞涩的问:“一会要见阿娘了,阿兄要怎么说?”
“什么怎么说?”
苏大为诧异回望。
却见聂苏红着脸啐了一口,用力将车帘拉上:“阿兄又欺负人家!”
“我哪有……”
“我要告诉阿娘!”
“还没到家就要告我的状啊!”
苏大为大笑,扬了扬马鞭,冲牵马的高舍鸡道:“走吧,我们先回家。”
“是。”
话音刚落,陡然见到人群里钻出一人,一溜小跑到马队前,刚要近身,却被高舍鸡奋身拦住。
“寺……在下苏南,见过不良帅。”
说话的人,腰身佝偻,身上衣衫破旧,看上去畏首畏尾,不像是好人。
不过苏大为一眼看到他身上隐秘的标记,扬声道:“放他过来。”
高舍鸡这才把人放过来。
苏大为翻身下马:“你是哪个营?”
“回寺卿……”
苏南以只有两人才能听见的声音道:“我是北……”
话音未落,一抹刀光,自他袖中抽出。
第一百一十五章
“什么?苏大为居然拒绝见朕?”
听到这个消息时,李治正因头风发作,躺在武媚娘的怀里,被武媚娘伸出春葱般的食指,轻揉慢捻着太阳穴。
纱帘外,有宫人轻轻打着扇子,帮助殿内空气流通。
殿角,从波斯引入的上好香料,正通过香炉缓缓吐着香氛。
整个殿内香气馥郁,令人忘忧。
这样宁静的气氛,却被匆匆进宫回报的太监给打破了。
李治一惊之下,连头风都不顾了,从武媚怀里一下子坐起。
然后剧烈喘息着,两眼瞪大,隔着纱帘看向太监:“苏大为,他敢不遵朕的旨意?”
这一怒非同小可。
自从永徽年后,他手掌大权,朝中已经少有人敢与之杵逆了。
这苏大为,他怎么敢!
愤怒令他的胸膛急剧起伏,大口大口的喘息。
感觉喉咙里仿佛卡住了痰,发出呼哧呼哧,拉风箱般沙哑的声响。
“陛下,陛下先请息怒,先问问清楚。”
武媚娘一边担心的用手掌在他背后顺气,一边向纱帘外,吓得跪下瑟瑟发抖的太监问:“苏大为到底怎么说的?为何拒绝入宫见陛下。”
“回……回陛下,回皇后,苏……苏大为他遇刺……”
“什么?!”
这一次,是武媚娘的声音突然一下高了八度。
李治反而在这一瞬间冷静下来。
一个皇帝,一个皇后,几乎异口同声的问:“阿弥的伤势如何?”
很好,既然他是遇刺,那说明不是真心不尊皇命,那便还是自己人。
一切敌意在这一刻冰消瓦解。
太监跪在地上,感觉到刺骨的杀意如潮水般的退去,吓得激灵灵打了个冷颤。
他吞咽了一下口水,壮起胆子道:“奴婢不清楚苏大为的伤,但是听说他发了火,冲到衙门里,正找各衙门追索凶手。”
“都去了哪些衙门?”
“去了长安县、万年县,还去了大理寺。”
好嘛,长安管案子几个衙门都被他跑遍了,看来这是真生气了。
“陛下,阿弥他这……他这个不吃亏的脾气,既然能各处跑,想必无大碍,只是……”
武媚娘想到苏大为气急败坏的,冲到各衙门里查案的形像,不知怎地,忍俊不禁的笑出声。
李治抚了抚自己的胸口,感觉突突跳动的太阳穴,总算渐渐平复下去。
说也奇怪,这么一气,头风好像不疼了。
他看了一眼武媚娘,无奈摇头:“这是你的弟弟,怎么他遇刺了,你还笑起来了。”
“人没事就好,倒是……”
武媚娘眼波微转:“他这性子上来,跟犟驴似的,居然连陛下的旨意都敢回,好大的胆子。”
说完,向着外面跪着的太监道:“去,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也不管多晚,把苏大为带进宫,若是不然,小心我扒了你的皮。”
“不敢,小的不敢,皇后娘娘息怒,小的这就去!”
太监吓得一哆嗦,手脚并用,连滚带爬的跑出去了。
武媚娘这么一说,其实也是堵住李治的嘴。
是爱护苏大为的另一种方式。
“陛下莫气坏了龙体,等阿弥来了,我会好好教训他。”
李治摆了摆手,脸上露出深思之色:“这些都是小事,朕奇怪的是……”
他的脸上露出一抹冰冷诡笑:“究竟是什么人,在阿弥刚回长安,便安排一场刺杀?幕后之人,究竟想做什么?是想杀苏大为,还是指向朕?”
“陛下……”
武媚娘眼角微微一跳。
以她对李治的熟悉,知道这位看起来和善的天可汗,心中已动了真怒。
……
永安渠旁,辅兴坊。
夜色笼罩下的宅院,一片灯火通明。
苏大为在书房里,提笔似正要书写什么。
聂苏陪在他身边,替他小心的磨墨。
不过想起白天那一幕,她还是忍不住关心的道:“阿兄,你回绝了宫里的太监,真的不要紧吗?”
苏大为抬头看了她一眼,见她真的是皱紧眉梢,一脸担心,忍不住伸手在聂苏小巧精致的琼鼻上刮了一下:“你就别替我担心了,你阿兄怎么说也是做过熊津府都督,又任过辽东道副大总管,做事自有章法。”
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咳嗽。
聂苏和苏大为两人,同时脸颊一红。
原来是柳娘子不放心儿子,居然在门外徘徊。
苏大为苦笑道:“阿娘,你先去歇息吧,我把公务处理一下,你放心,宫里有媚娘阿姊,不会有人拿我怎样的。”
柳娘子听了,这才小声咕哝着,一步三回头的远去。
就算是小声嘀咕,也是在数落着苏大为,什么翅膀硬了,有事也不和阿娘商量云云。
天下父母都是一样。
刀子嘴,豆腐心。
苏大为无奈的摇了摇头,把手中的毛笔搁在笔架上,伸手握住聂苏冰凉的小手道:“放心,我自有分寸。”
“嗯。”
从聂苏鼻子里发出蚊纳般的哼声。
“那……我们的事,什么时候……”
“什么?”
“我说,什么时候告诉……告诉阿娘。”
聂苏仰起脸来,脸上一片红霞,眼里却又闪动着希冀的光芒。
她在灯下异常妩媚,有一种苏大为极少见到的柔情。
这一幕,将苏大为看呆了。
“阿兄,阿兄?”
“灯下看美人,更添三分……”
“阿兄,你说什么?”
“我说……咳咳……先处理公务。”
苏大为老脸一红,把话岔过。
便在这时,庭院外隐隐听到脚步声传来,接着是柳娘子的声音,和高舍鸡的声音。
过不多时,有人在门外道:“阿弥在屋里?”
“这一别三年,总算是回来了。”
苏大为和聂苏抬头看去,鲸油灯的光芒,隐约照出一个身材高大壮硕的身影。
却是高大虎。
在他身边,还跟着一高一矮两个人影。
高大虎在门前探头,一眼看到苏大为,不由大喜叫道:“阿弥,你总算回了!”
跟在他身边的李客吐了吐舌头:“我跟高叔说师父回了,他还不信,现在知道我没诳人吧。”
李博在他身后,抚了抚李客的脑袋,眼中闪过一抹喜气。
显庆二年时,李博一家跟着苏大为来到长安。
那时的李客,年方七岁,还是个小屁孩儿。
一转眼六年过去,如今的李客,已经十三岁,身高长得极快。
眼看着头顶已经到李博的鼻尖了。
按后世算,已接近一米七,再长几年,估计都要超过李博了。
三人进了房里,与苏大为自有一番亲热,自不须提。
柳娘子招呼了一下高舍鸡,拖着他下去准备酒菜。
她虽一直不要苏大为给家里找下人,但苏大为把高舍鸡和黑齿常平等一帮人带回家,老太太也没说不高兴,相处一阵子,也就习惯了。
“阿弥,我可想死你了!”
高大虎先是犹豫了一下,待看到苏大为主动张开双臂,他脸上涌起笑容,上前几步,与苏大为拥抱了一下。
他与苏大为的交情不同寻常。
从当年一起做长安不良帅,至如今,都快十个年头了。
如今自己得苏大为举荐任职,大兄高大龙,也与苏大为做左膀右臂。
连他自己的媳妇儿,也是苏大为给介绍的媒人。
可以说是与苏大为结下不解的缘份。
李博站在一旁,手按着李客的肩膀,笑吟吟的看向苏大为,没有急着上去。
待苏大为与高大虎寒喧完,方才拉着李客,向苏大为抱拳道:“白天忙着差使,都没回家,我也是才听客儿说他师父回来了,这才忙着赶回来相见,恰好与大虎在巷口遇上。”
苏大为上下打量着李博。
这几年没见,李博也有些变化。
原本略微卷曲的头发,按唐人的发式梳得一丝不乱。
头束子午冠,以金簪穿过。
身上的袍子是一件道袍,丝帛制成,宽松而潇洒。
看面相,红光满面,比之当日颠沛流离,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一双眼睛精芒闪动,显得极具野心和魄力。
不过相应的,他的额头上,也多了几道皱纹。
岁月催人老。
除了似苏大为和聂苏这样的异人,这些年面容几乎没太改变,身边如柳娘子和高大虎等人,则越见风霜之色。
“无妨。”
苏大为向他摆摆手,自家人,不用多说,自能领会。
李博一家一直住在苏大为的家里,李客又是苏大为唯一的弟子。
他们的关系,既类似客卿,又有师徒半子的亲情在,不比寻常。
苏大为的目光投到李客身上,上下打量他一番,只觉李客虎头虎脑,透着一股勃勃英气。
不由欣喜道:“客儿这几年有没有好好练功夫?”
“师父,你传我的破锋八刀早已熟练,就是那个太极剑,我练得不太好,阿爹老说我太急躁了,失了神韵,我还是喜欢快剑!”
“你这孩子。”
苏大为笑着伸手过去,搭上李客的肩膀,手掌轻轻一按,感受着少年人肩上健壮的肌肉,点点头:“看来没少下功夫。”
练功勤不勤,身体会说话。
李博在一旁苦笑摇头:“客儿这性子,怕是学不了大为这般沉稳。”
这话说得,聂苏在一旁忍不住噗哧笑出来。
“阿兄沉稳?那是你们没看到他跳脱的时候。”
一句话,勾起高大虎的回忆,想起当年来宅子里,看苏大为光着膀子挥舞着杠铃。
硬是把那数百斤的大石墩子,舞得虎虎生风。
“咳咳,谈正事,谈正事。”
苏大为咳嗽两声,板起一张脸,向李客道:“客儿,你先回去歇息,明早我要考你功课,要是练得不错,为师会传你一套快剑。”
“真的?”
李客一听,眼中一亮,一蹦三尺高。
看着他火急火撩的跑出去,苏大为和李博、高大虎等人都是摇头失笑。
待柳娘子带着下人把酒菜上来,李博轻轻掩上房门,房里的人四面相对,忽然安静下来。
是时候,说一些重要的事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