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处理
作者:十七筝|发布时间:2024-06-29 09:42:56|字数:6590
事情就如同陈新所预计的那样发展。
在隔了两天时间之后的中午,怀特在食堂里发表演讲,控诉他所遭受的各种不公正待遇。
而之前联系他的那些人也趁机在人群中开始趁机起哄,并且开始散播不满情绪,煽动其他人,让他们对怀特产生同情,并且试图让更多人也加入到抗议的队伍之中。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一切顺利,怀特的演讲吸引了不少人来围观,他们也将事先串联好的人都发动起来的时候,一队装备着重型机甲的士兵却忽然突入了食堂。
这些重型机甲可不是动力装甲那样常见的装备。
它们有着三米以上的身高,有着远比动力装甲更厚重的装甲,同时也装备着更重型的武器。
比如在泰坦上才能看到的机炮和导弹发射巢,以及手提炮等武器。
这种重型机甲最初是设计出来替代坦克,和装备了动力装甲的步兵一起组成新的装甲力量,以应对城市巷战可能出现的街垒或者据点之类的障碍的。
最初的时候这种重型机甲可是很受军方的欢迎,他们直接换装了一个装甲师。
但是随着后来泰坦的出现,重型机甲的定位显得有些不上不下。
作为单兵装备它太过庞大厚重,不如动力装甲轻巧灵活;作为载具装备却又不如泰坦来的更坚实可靠,无论火力还是防御都要逊色一筹。
本来作为重型单兵装备或者轻型载具,这种重型机甲也不是说没有用武之地。
但随着外星生物入侵的展开,军队更多的是需要泰坦这样的重型火力,单兵的话有动力装甲又足够了,重型机甲便没有大规模的装备。
即便如此,军方还是武装了一两个装甲师,在之前洞庭湖战役的时候也派上了战场。
这种重型机甲的威慑力可不是动力装甲能比的,三米多高的身高,相当于轻型载具的火力配置,让这些大家伙一看就知道是真正的战争机器。
面对动力装甲,或许还有不怕死的人站出来赌一把士兵会不会开枪。
但面对这种提着大炮的家伙,可没有任何人敢挡在他们的面前,更没有人作死的去跟这些战争机器谈什么自由民主。
“把身份卡变红的人全都抓起来。”伴随着这些重型机甲,还有另外一队装备了外骨骼的士兵,他们一进场便按照带队军官的命令,查看每一个人的身份卡,颜色变红被锁死了的,全都被他们抓了起来。
很显然,这些被锁死了权限的人,就是被曦瑶标记好了的事先串联的人。
因为有着重型机甲的威慑,没有任何人敢于在这种时候炸刺或者站出来抗议,就算有所反抗,也在士兵们的镇压下迅速的被制服,然后被带离了食堂。
怀特此时后悔至极,他被两名士兵迅速的制服,按在了食堂的桌子上。
本来他是站在桌子上演讲的,但很显然,这些士兵不会让他再那么显眼。
他很后悔,后悔自己为什么会听信那些人的话,站出来做什么演讲,这下他一定会被扔回欧洲了。
一想到回到欧洲又要去过那种只能三餐温饱,靠蛋白质块充饥的日子,怀特心里的后悔已经无法用言语的来表达。
“怀特先生,真是遗憾,我应该已经让你的上级警告和提醒过你,不要再违反规定了,看来你是一点都没听进去啊!”陈新在局势被控制住之后,也来到了食堂,看着被按在桌子上的怀特不由得感叹了一句。
对于怀特,陈新确实没什么恶感,虽然讨厌他违反规定,但却也没打算拿他怎么样。
奈何总有人自己作死,放着好好地日子不过,非要闹出一点事情来。
“先生,请给我一次机会!”怀特向陈新哀求着,他此刻终于知道后悔,知道自己做错了:“我知道错了,求您别把我送回欧洲!”
“抱歉,怀特先生,我已经给过你一次机会了,是你自己没有珍惜。”陈新摇了摇头,对押着怀特的士兵说道:“拉出去,和其他人一起装船,然后送回欧洲。”
说完,陈新看向了食堂里还有些不明所以,似乎是被吓到了的其他人,想了想之后踩着椅子站在了桌子上。
让曦瑶将自己的声音接入食堂的喇叭之后,陈新开口说道:“抱歉,打断了各位中午的用餐时间,之前因为怀特先生越级上报被处理的事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意图以此为契机煽动罢工,并破坏南天门计划的项目研究,以此达到他们自私的目的。
他们的图谋被曦瑶及时发现,并报告给了我,所以我调来了基地的驻军,对他们进行了抓捕,之后他们将会被取消一切权限并遣送回国。
我希望诸位不要受到他们的影响,南天门计划是由各国共同协商通过的一项多国联合研究计划,并不存在什么诸位是来给炎国打工,又或者你们是在被炎国压榨的事情。
这项研究关乎全人类,诸位的工作是在将各国的科技与资源进行整合,为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做贡献,每一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全力去努力工作,而不是为了所谓的自由、民主和什么国家之间的区别,以及毫无意义的个人野心之类的事情影响项目进度。
这一次我们只处置了为首的破坏分子,并且只对他们进行了遣返,但如果还有谁也想效仿他们,那么下一次我将追究他的责任,不仅仅会被遣返,还要根据情节的轻重处以包括,但不限于监禁以外的处罚。
我希望各位明白一点,南天门计划是由各国协议通过的,各位所在国家的政府已经授予了计划委员会全权,我们有权对影响本计划项目进度的人追究责任,并进行惩处,所以还请诸位以后能够认真工作。”
陈新说完,便离开了食堂。
而随着他的离开,那一队重型机甲也列队跟在了他的身后。
看着在重型机甲的保护下离开的陈新,一时之间食堂中所有人都噤若寒蝉。
第七百六十一章
那些意图闹事的人当天便被陆行舰送回了欧洲,而等待他们的命运自然不会太好。
毕竟南天门计划的联合研究是各国都有参与的,欧洲各国的官方机构也对此表示了大力的支持,而这些被送回去的人,对于各国官方机构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耻辱。
即便陈新并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在他们被送回国之后,他们国家的官方机构也一样会追究他们的责任。
不过这就和基地这边以及南天门计划没有什么关系了。
在那些人被送走之后,基地里的气氛确实紧张了一段时间,但有着各个大项目组负责人的安抚和约束,并没有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
而在这件事情的余波过去后,参与南天门计划的研究人员显然都更多的将心思放在了工作上,于是反倒让项目进度得到了一些提升。
除了这些闹事的人被处理,遣送回国之外,这件事倒是也有了另一个影响。
就是他们所提出来的,选举一些民意代表出来,向上层反应问题,替下层人员发声这件事,在经过了陈新和其他负责人的讨论之后,给予了这件事通过。
不过不是玩什么民意选举,而是陈新让曦瑶开通了下层人员向她反映情况的权限。
所有人都可以向曦瑶反应问题或者提出意见,由曦瑶进行筛选评估,并做出处理决定。
这些处理决定会由曦瑶反馈给当事人以及他的上级,比较重要的事情则会上溯到陈新这里,以此形成一套有效的民意反馈机制。
这套机制开通之后,第一天曦瑶就收到了大量的意见和提议,这甚至占用了她10%的算量。
不过这当中90%以上的都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部分也不需要去刻意去处理,只需要对现行的规章制度做出一些小的调整就可以将80%的问题处理掉。
至于剩下的部分,真正能够反馈到陈新这里的,仅仅不到1%。
甚至于就连这1%,曦瑶也已经附上了处理意见,陈新只需要阅览一遍,觉得有问题的做出一些修改,就可以直接批复了。
而在这套机制运转起来之后,所有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确实上升了不少,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
总的来说,这件事有了一个让人还算满意的结果。
见到这件事有了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果,陈新也就不再关注这件事了。
因为在经过了一个星期的不间断飞行之后,用于测试的小型空天载机平台已经圆满完成了测试任务,重新降落在了基地的跑道上。
在这一个星期的测试过程中,这架用于测试的小型空天载机平台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最严重的一次甚至造成了其中一个引擎的罢工。
不过靠着反重力发生器将机身稳定在飞行高度,一名勇敢的机组人员爬出机身在机舱外进行检修,这个故障还是被顺利排除了。
而这也给了项目组一个提醒,需要在载机平台外部设立维修通道。
毕竟长期不落地的飞行,需要检修和维护的时候,确实需要能够用于出舱进行外部维修的外部通道。
除此之外,有其他各种大大小小经过这次测试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些是被机组人员顺利解决了的,有些则需要载机平台落地之后进行大修维护,还有一些干脆就需要拆掉重造了。
好在这些都在项目组的预料之内,说到底这也只是一个技术验证机的第一次试飞,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不出现问题才是咄咄怪事。
问题暴露出来了,自然需要处理,无论是陈新还是项目组,显然都将精力和时间放在了这上面,没人再去管什么民意的事情。
小型空天载机平台飞行测试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有不少,毕竟一开始是一个大杂烩一样搞出来的东西。
虽说技术都是成熟技术,飞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各项技术之间的磨合却并不是很好。
这次飞行测试中所出现的问题,也主要是集中在这一方面。
对此项目组也只能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去研究该怎么解决,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尽管对于陈新而言,也就是系统升级一次的事情,但原因已经说过,为了整合各国的技术,陈新并不打算使用系统升级来开挂。
而陈新不开挂的代价,则是项目组花费了大约四个月的时间,才将小型载机平台这一次飞行测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所有问题顺利解决。
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其他项目组也取得了不少进展。
比如能量护盾项目的研究组在陈新给出了如何让护盾不阻碍护盾内武器的使用这个课题上,问题便得到了解决。
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很简单,项目研究组拿出了两个不同的方案。
方案一,就是将护盾做成盾牌的形式,像冷兵器时代的盾牌一样使用,自然不会出现护盾影响武器使用的问题。
这却是解决了问题,并且要实现也不难,甚至不用对现有的护盾使用形式做出什么改变,只需要将原本360°全面激活的护盾改成只针对攻击袭来方向的小面积护盾即可。
要实现这一点,只需要对磁约束装置以及雷达做一些调整即可。
雷达精准的判断攻击袭来的方向,而磁约束装置针对该方向激活护盾,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不过这样的护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那就是抵挡小威力的攻击会很好用,但如果是大威力的攻击,超出了护盾的覆盖范围还是会造成损伤。
当然,这个问题并不严重,毕竟护盾可以将爆炸或者破片弹开,就算有遮挡不到的地方也不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而且还可以用增强护盾发生器出力的方式,扩大护盾的覆盖面积或者干脆激活全覆盖的护盾,都可以将防御变得滴水不漏。
至于另一种方法的思路则比较清奇,他们采用了科幻小说中的一种思路,将护盾贴在了需要保护的物体表面。
第七百六十二章
因为是磁约束带电粒子形成护盾,所以护盾本身并没有具体的形态,可以是个球,同样也可以做成其他形状。
所以他们干脆放弃了球形护盾,而降护盾贴合到了装备的表面,做成了附着在装备表面的样式,这样一来既可以继续起到防御作用,又可以让武器不受干扰。
只是这对于磁约束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办法让磁场均匀的分布于物体表面,仍在进行技术攻关。
不过在现有磁约束技术的基础上,搞出能够贴合物体表面的磁场,只是存在难度,并不是做不到,所以陈新依旧没有插手,而是让研究组自己去进行技术攻关。
事实上项目组提出的方案并不只有这两个,但在进行过多方对比之后,却只有这两种方式比较靠谱。
其他几种方案中有将武器伸出护盾外射击的;有将护盾真的做成一面盾牌,拿在手上像冷兵器时代一样战斗的;也有将护盾和当年螺旋桨飞机的机枪射击口的机枪射击协调器联系起来,给护盾同样做了个协调器的设计……
这几种方案不能说没有道理,也不能说不切实际,只是相对而言不那么实用而已。
比如加装护盾协调器,在开火的时候暂停护盾,这个设计想法很好,但却并不切实际。
诸如大炮之类的射击频率不高的武器还有可能实用这种设计,反正每隔一段时间就闪烁那么一下,问题并不大。
但如果是机枪之类的武器,那就等于是在机枪射击的时候,护盾完全不起作用了。
而现代战争中,零点几秒都能决定生死,更何况机枪持续射击怎么都能有个几秒钟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护盾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的。
所以这个方案虽然实现起来最简单,改进一下护盾发生器的启动就可以了,但却是几个方案中最不好用的。
至于说做成盾牌的形式,这倒是比较可以一试的设计,但也只适合单兵装备或者给泰坦之类的玩意装个大号的。
坦克或者飞机之类载具装备,并不适合装备这种设计的护盾。
而将武器伸出护盾外的设计其实也是一样,你给单兵使用倒是问题不大,甚至坦克也能凑合用,但是对于飞机来说,这就真的没法用了。
现代战斗机,尤其是五代机讲究隐身性能,机身上导弹和机炮都做成了隐藏式,就是为了减少表面的反射面积,只有在使用的时候才会露出来,根本没办法事先伸出护盾外。
所以最终项目组将攻关的方向确定在了定向护盾和不规则护盾两个方向上。
至于现有的护盾,其实靠着协调器的原理,也同样不是不能用,之前让泰坦部队进行测试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反映出来了。
在护盾不激活的时候,护盾对作战没有任何影响,想开炮就开炮,想拿机枪扫射就拿机枪扫射,甚至导弹也可以随便打,护盾只要没激活,都没有问题。
只有在遭到了攻击,护盾激活状态下,还想要继续攻击的时候,才会造成无法攻击护盾外目标的情况。
而护盾一直激活而无法攻击的情况,则主要是在遭到集火射击或者被近战单位包围的情况下。
所以军方在进行了一番评估之后,还是将护盾装置装上了军舰、战斗机等载具,为这些载具增添了一层防御。
至于陆军的坦克则没有装备护盾,就连泰坦也只有部分新型号和得到升级改造的通用改型才装备了护盾,并未做到全部普及。
除了护盾项目,空天战机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在通过技术验证机验证了技术之后,项目组已经开始着手设计原型机了。
对此,参与南天门计划的各国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来自欧洲各国的资源几乎是不限量的往这个项目里投入,各种相关的技术资料他们甚至将原版的纸质存档资料挖了出来,并且打包好之后从欧洲运了过来,为的就是满足空天战机项目的研究需要。
因为空天战机对于各国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项目。
这不仅仅是因为空天战机本身的战斗力,而是它代表着的是可以用飞机突破大气层,进入外太空的可能。
而实现了这一点,其实本身就代表着另一层意义,即廉价的进入太空的方式。
人类之所以没有大规模的探索外太空,其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技术做不到,而是没有廉价的技术。
送一个人上外太空,花掉的钱甚至要远远超过和他本人等重的黄金,可想而知一个航天项目要投入多少钱。
能够玩得起载人航天项目的,到目前为止也只有炎国、露西亚和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联邦这三个蓝星顶级大国、强国。
欧洲虽然也能玩航天项目,但独立进行载人航天,就算是欧洲各国联合起来也做不到,他们只能借助联邦的技术,才能够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
而国际空间站,同样是一个多国合作项目,就连联邦自己都快玩不起了。
各国在灾难之前一直在寻求和探索的就是廉价且可重复利用的航天技术。
如果能够在这上面取得突破,那么人类便可以迈出蓝星这个人类文明的摇篮,进军浩瀚无垠的太空,开启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比起蓝星上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有限的资源,宇宙的广阔和近乎无限的资源才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希望。
所以对于空天战机项目,各国都非常的上心,他们希望能够在这项技术上取得突破,然后将其民用化,重新开启太空活动,或者干脆在外太空建立太空城,人类移居外太空或者干脆月球殖民。
对此,陈新并没有做出什么影响或者干涉,也没有为项目进行系统升级,只是旁观着项目组的研究。
这不是陈新对此不热心,而是他清楚的记得,他所获得的系统上有一个明确的限制,即他脱离末日环境之后,系统就会被冻结。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