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鸟鼠山看龙脉
作者:贝贝虎|发布时间:2024-06-29 09:03:17|字数:11426
掌门师兄的话我肯定理解,类似我师兄这样自由在山上长大的。早已不融入社会了,你要他守着一座道观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个绝对没有问题。但是一旦离开了这座山,什么也不适应很快会被社会淘汰。
这一点我比较有优越,按我现在的年龄你要我守着青山过一辈子。我估计还没有这么好的定力,但是要在社会上的话。我估计算算卦之类的,我怎么也饿不着。
我和掌门师兄正在聊天,一个小道士跑进来说道:“师父师叔,师祖回来了请你们立刻过去。”我一听这话,立刻把打火机塞在鞋里一瘸一拐的扶着小道士去见师父。
师父和师伯还有老师正在谈事,一看我来了。师父瞪了我一眼说道:“好了好了,装什么装。你以为掌门师侄手下留情我们不知道?快给我好好走路,我有事给你说。”
我一听急忙把打火机取出来,师父笑着对师伯和老师说道:“看我就说吧,掌门师侄宅心仁厚肯定不会下重手的。就是打也是做个样子,你们看又被我说准了。”
我急忙不好意思的低着头说道:“师伯,师父不要怪我掌门师兄。他看我还年轻,打坏了也不好。所以没有下重手,你们要是怪的话就怪我。”
师伯一听,笑着说道:“你掌门师兄是我的弟子,自幼跟着我。我还能不了解他?我们不会怪谁的,就是给你点教训。要你以后办事的时候,注意点不是什么事情一拍脑门就做决定的。”我一听连忙说是。
师父叫我走到身边,然后对我说道:“上次师叔在秦岭,研究了半年破解诅咒的方法。后来你的那个刘胖子朋友,无意中找到了一块破了鼎的边。上面刻着的几个字,正式诅咒的咒语。”我一听愣了一下,难怪我这次去八仙庵那边没有看到刘胖子。
师父看着我继续说道:“现在你的那位朋友,在鸟鼠山一带发现了点线索。我们前几天下山的时候,他给我打电话了。我要他在那边先等着,今天你连夜就赶过去。”
师父的话刚刚说完,就听老师说道:“这次就要我和小胖子一起去,那边我有一个朋友。我想这次的事情,他应该可以给我帮个忙的。”师父沉吟了一下点点头。
我一听心里一阵高兴,这下我就不用费神了。有老师在一切事情让他处理就好了,我无非是当个小跟班就好了。可是我哪里知道,这是一段苦难史的开始。
鸟鼠山位于甘肃中部的定西市渭源县,因渭水发源于境内鸟鼠山而得名。秦汉设首阳县,西魏始称渭源县。渭水又是黄河的重要支流,所以这里也算是黄河古道之一。
我们从天水出发,经五山县,过陇西县就到了渭源县了。这一路老师没有少折腾我,一会要我买这个一会要我弄那个。
到了鸟鼠山,这老头来了一句:“小胖子这要爬山了,我是走不动了。这样你背着我上山,一路上我给你讲讲这鸟鼠山的来历怎么样?”
我还没有反应过来,老师噌的就压在了我的后背上。别看老师挺瘦小的,但是一旦背到身上后这个重量是相当惊人的。我还要提着包,朝山上走。
我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道:“你这哪里是来找朋友的,纯粹是来折磨我的。你说你都瘦的皮包骨头了,怎么这么重。还一天要我减肥,估计你比我都重。”
老师一听笑呵呵地说道:“我重吗?我怎么没有感觉到,可能是我吃了没有消化吧!要不你放我下来,我先去方便下再来?”
我一听喘着粗气说道:“得了,你的方便没有一个小时不算完。我还是先背着你,找个住的地方。要不被你这么折腾下去,没几天我就趴下了。”
“嘿嘿”老师笑着说道:“这才对么!你不记得圣人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吗?我这可是帮你修炼,你以后要好好感谢我。”
“得嘞!”我不耐烦地说道:“你提着包,背着人爬爬山试试。你就是我活祖宗,我上辈子欠你的了可以吧。你刚快给我讲讲鸟鼠山的来历!”
老师揪了下我的耳朵说道:“竖起的耳朵给我听好了,这鸟鼠山呀!《山海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说鸟鼠同穴山,渭水出焉。指的就是这座山!”
我一听站下来说道:“看来鸟鼠山的名气不比三山五岳差呀!可是为什么,这里不是很出名呢?按理说,能在山海经中留名的也算是龙脉所在了。”
老师拍了一下我的头说道:“你给我闭嘴,等我说完了你再说。”然后慢悠悠地说道:“《尚书·禹贡》载: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鼠山,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这里的河就是指黄河。因为山上缺少树木,所以鸟就和老鼠住在了一起。鸟在鼠窝里产卵生子,老鼠则凭借鸟儿报警躲避老鹰类的猛禽。”
“不会吧?”我朝上颠了下老师,抹了一下头上的汗说道:“难道老鼠不吃鸟蛋么?这也太奇怪了,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奇观。”
老师叹了口气说道:“其实鸟鼠山是有树木的,只是不能做鸟巢。风水祖师郭璞注释:鸟鼠同穴山,今在陇西首阳县,渭水出其东,经南安、天水、略阳、扶风、始平、京兆、宏农、华阴县入河,鸟鼠山因鸟鼠‘同穴止宿’而得名。他当时也来过这里,所以对这里的地势还是很清楚的!”
老师接着说道:“鸟鼠山位于昆仑山脉西侧,北延东迤直至陇山结束,是甘肃中部的一条主要山脉。它不仅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边塞要地,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所以这里肯定有龙脉,而且是一条很大的龙脉。”
我一听立刻回头问道:“是吗?在哪里,在哪里你带我去看看。”说真的我看过的龙脉已经不少了,但是真正的大龙脉少之又少。
老师笑着说道:“等会我带你去看看,这里而且多金。曾近有人在这里的锹峪河里,淘出过50克重的天然金块。这也非常符合《山海经》中说的鸟鼠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的记载。”
“哇哈哈”我笑着说道:“原来这里还产金玉,老师你的朋友如果不是淘金的,估计就是采玉的。要是采玉的就好了,虽然这里的玉没有和田玉好。但是也算是玉,你记得一定要给我弄点。”
老师又重重地在我头上敲了一下,说道:“你的小财迷,这里位于昆仑山西侧。这里产的都是昆仑玉,怎么可能不好呀!”
“哎呀妈呀!”我高兴的差点背的老师跳起来,我吞了一口唾液说道:“昆仑玉和和田玉,据说都是一个矿脉上的。只是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和田玉,但是具体就是专家也会打眼的。而且现在市面上很多昆仑玉,都按着和田玉的价格再买。看来这下真的要发财了!”
老师连着在我头上敲了三下,说道:“你个小胖子,怎么这么贪心。不就是块昆仑玉么,至于这么激动么。不过我有件伤心的事情要告诉你,我这位朋友不是采玉的也不是采金的,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捞尸人!”
“什么?”我一听手一松,老师咚的一声摔倒在地上。刚才他打我的时候,把本来搂着我脖子的手松开了。所以我一松手,就把老头给摔地上了。
我急忙转身看着坐在地上的老师,轻轻的拍打着他身上的土笑着说道:“老师,不好意思。刚刚吃了一惊就把手松开了,没有想到你老人家也把手松开了。你看这个一不小心,就把你睡了!”
老师看着我噌的跳起来,对着我的脑袋就是两个两下。然后吹胡子瞪眼地说道:“你敢报复我是不是?我告诉你,你也是我徒弟小心我家法伺候。转过去蹲下!”
我一听乖乖的转过去,老师继续爬到我后背上。就这样我们继续朝前走,到了一个山弯的地方,老师要我停下。
看着山脚下流过的渭河对我说道:“当年大禹王在这里得到河图,根据和图上的变化治理黄河和水灾。这里因为应龙曾在这里休息,因此这里留下了一条大龙脉。而且这条龙脉自西向东,在那边形成一个回旋。知道这叫什么吗?”
我惊讶地看着老师说的山势水形,一松手差点又把老头扔地上。幸亏老师这些双手牢牢抱着我的脖子,要不他倒霉我也受罪。
老师骂了我一声,从我背上下来又把山势水形指给我看。我激动地说道:“老师这难道就是有名的游龙回首么?这种山势,如果做阴宅的话肯定一代王侯呀!”
老师笑着拍着我的肩膀说道:“话不错,可是要找到好的地理位置,开穴的话也是很难的。这里可不是一般的土山,要想在这里找到吉穴位置不仔细地看,可能就是又一个凶穴。”
我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游龙回首的位置,正好是两面悬崖。除非把一座山掏空,要不然的话这个阴宅真的不好弄。实在不行我们也可以选择在山中,这样游龙环绕在腰部或者脚步。这样的话,只能在两面的山中仔细寻找了。”
老师一听一阵哈哈大笑,说道:“不错,说的一点不错。怪不得水老道说你悟性好,果然是一点就通。虽然有些创造性,但是还不是太完善要继续想。记住要在这样的地方找,不仅要把周边的地势全部了然于心,还要用玄术找到气门。”
我点了点头,对老师说道:“弟子明白,希望日后老师多多指导。老师来我继续背你走,你给我多讲讲这方面的知识。”
“去去去”老师推了我一下说道:“没完没了了,老道这身骨头还经得起你摔吗?走吧跟我上去,上面就是禹王庙了。到了哪里,就能见到你朋友了。”我一听大吃一惊,原来刘胖子在禹王庙。
于是拿着包跟在老师身后走,老师一边走一边说道:“我的这个朋友呀,早年在黄河上用羊皮筏子渡人。也收拾一些死在河里人的尸体,算是黄河里的最后一代艄公吧。后来岁数大了,黄河上也是一座桥连着一座桥。他也没有什么干的了,又加上是孤家寡人一个就跑这里了。不过你可不要小看他,当年他的名气可大着呢。一双火眼,可以认的黄河中的所有妖邪。”
我一听眼睛睁得大大的,黄河怪事多这谁都知道。但是真正能遇到一个懂黄河的人,那可是少之又少。特别是现在这样的年代,因此内心中期盼着见到这位黄河奇人……
第298章
我看离禹王庙还有两个小时的路程,就拉着老师说道:“老师还有很长一段路呢,我们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喝点水再上去好不?”
老师看着我笑了点头同意了,我急忙四处找阴凉的地方。看到左右边边缘有棵孤零零的大树,于是准备提着东西过去。
老师一把拉住我说道:“小胖子跑过去干嘛,就在这里休息。”我一脸纳闷地看着他,老师笑了下说道:“就在这里休息,你别看那是一棵说说不定等会怎么死都不知道。”
我一听绷大眼睛看着老师说道:“这里人来人往的,难不成这棵树还会变化后取了我的命?再说就是休息一下,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老师瞪了我一眼说道:“要你不要过去,你就给我乖乖地坐在这里。是不是非要老道动用家法,你才高兴。”
我一听黑着脸坐在老师身边,拿出了矿泉水和大饼。老师喝了几口水,手挡在天庭出看了看天空说道:“我们稍稍休息一下,就上去吧!估计那个老东西,这会也在水里午休呢!”
老师说的“老东西”我知道肯定是他的朋友,但是我不明白什么叫水里午休。于是急忙先问道:“老师你们一个天南一个地北的是怎么认识的,你给我讲讲他的故事。”
老师喝了一口说,呵呵笑着说道:“我就知道你小子要问这些事情,不过也给对你讲一下。当年我的师傅也就是你的师祖三阳真人收下我后,并没有直接回山。而是一路向西,沿着道祖老子的脚步四处寻访仙人踪迹。”
当时师祖三阳真人带着老师来到甘肃,就是为了到鸟鼠山寻访前辈高人封衡的。这个封衡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名人,曾教授曹操过一些养生术。因为经常骑着一头青牛,所以也有人叫他“青牛道人”。
他不仅潜心钻研道术,在医学方面的成就也是很了得。他后来探访到长乐道人鲁女生在嵩山得到玉女所授《五岳真形图》和修炼之诀。于是寻访鲁女生,经过数年后才被收入门下传授《五岳真形图》,详细告知他修炼之诀,和修炼中各阶段的注意事项。封衡得到鲁女生传授后,又归隐鸟鼠山修行。
师祖三阳真人不远万里来到黄河边上,看着犹如万马狂奔的黄河傻了眼。当时过黄河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现在几个主要的城市都有黄河大桥。可是在当时来说,只有一些摆渡的。
这里的摆渡都是用的羊皮筏子,这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古代劳动人民“缝革为囊”,充入空气泅渡用。唐代以前,这种工具被称为“革囊”,到了宋代,皮囊是宰杀牛、羊后掏空内脏的完整皮张,不再是缝合而成,故改名为“浑脱”。
制作羊皮筏子,需要很高的宰剥技巧,从羊颈部开口,慢慢地将整张皮囫囵个儿褪下来,不能划破一点毛皮。将羊皮脱毛后,吹气使皮胎膨胀,再灌入少量清油、食盐和水,然后把皮胎的头尾和四肢扎紧,经过晾晒的皮胎颜色黄褐透明,看上去像个鼓鼓的圆筒。
最大的羊皮筏子据说用600多个羊皮袋扎成,长12米,宽7米,6把浆,载重量在20至30吨之间。这种皮筏一般用于长途水运,从兰州至包头,每天顺流行进200多公里,12天可抵达包头。
当时在甘肃一带,基本就是这样的谁用工具。同时当时师祖和老师来甘肃的时候,黄河不像现在这么老实。出去六七个筏子,能活着回来一个就算是万幸了。特别要到当时的渭河县这样的地方,水路下来好几处险滩。而且当时的陆路也没有这么发达,可以说不是简单的翻山越岭这么简单。
就在师祖和老师一筹莫展的时候,向导推荐了一个人。并告诉师祖要想水路去渭河县,只有找“火眼龙王”苟不全!
听到这个外号的师祖一阵嘀咕,能叫“龙”肯定是说水性好。但是后面加个“王”,是不是有过头可?最后师祖向天起卦,此行大吉还得贵人相助。师祖三阳真人何等了得,一看卦上的提示立刻去找“火眼龙王”苟不全。
师祖三阳真人拉着这位向导问道:“为什么叫火眼龙王?起名字叫苟不全,是不是身体上有些缺陷。”
向导一听这话,立刻找了个地方坐下告诉我师祖三阳真人。原来这个苟不全是个私生子,父亲是当地一家地主的长工,母亲是地主的一个小老婆。两人日久生情,开始偷偷摸摸的在一起。
一天地主的这个小老婆突然发现怀孕了,长工肯定是很高兴但是也很怕。于是两人协商乘着地主不在,一起私奔到别的地方去。
计划很好可是没有想到,两人刚刚出门地主回来了。而且偏偏去找小老婆了,当他进到自己小老婆的房子后。发现已经人去屋空了,这在他看来是莫大的耻辱。
于是调动家里的家丁四处寻找,把跑出不远的两人抓了回来。立刻把男的打个半死,扔到了附近的山中。从此这个长工是死是活,再也没有人看到。
但是对自己最喜欢的小老婆,地主却仅仅是斥责后关在了屋子里。每天好吃好喝的供着,还加派了几个老妈子伺候着。
地主的做法令所有人都摸不透,而且地主要求上上下下的都不得将此事泄露出去。可怜的女人想一死了之,可是周边的人却告诉她,无论如何也要为孩子着想。
再九个月零八天的时候,女人生下了一个瘦小的孩子。没有想到孩子生来就不会哭见人就笑,而且一对发红的眼睛谁见谁怕。就在所有人说这个孩子是妖孽的时候,地主微笑着把孩子还给了母亲。
大家都在为地主的做法感到惊讶的时候,地主只是笑笑转头就走了。地主的做法在封建礼教严谨的那个年代,确是超出了一些常人的理解。
就在孩子满月的时候,正好赶上了三年一届的祭祀河神。这一天要向河神进献三牲,和各种祭祀品。没有想到这一年地主居然把自己的小老婆,和刚刚满月的婴儿奉献了出去。
地主家在当地势力很大,没有人干阻拦。众人眼睁睁的看着母子二人坐着一条破了的羊皮筏子,慢慢的漂到河中心沉下去。
可是谁知三天后,忽然又人发现下游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朝这边来。附近所有的人都跑来看,大家纷纷议论着。
渐渐的黑影来到大家的面前,原来是一只大鳌拖着一个包裹。周边时不时的有各种鱼跃出水面。从大鳌的一边,跳向另一边。
看着这情景,谁也不敢上前一步。最后还是一位老“筏子客”上前取下了包裹。没有想到打开一看,正式三天前被扔下河的孩子。
孩子不仅没死,而且比三天前跟在白胖。老“筏子客”一看孩子被扔进水里不仅没有死,还被大鳌护送到岸边。于是对众人说,这个孩子可能是河神的子孙。千万不能让地主知道,于是偷偷的养起来。
别人家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是学走路,可是这个孩子不仅不会走路连站都站不稳。老“筏子客”和乡亲们都觉得,这个孩子可能有残疾。又加上自己的父母都不在了,就以老“筏子客”姓给取个名字叫了苟不全。
孩子到了三岁的时候,黄河发大水把这里都淹了。还好老“筏子客”带着苟不全,早早逃到了高出。看着黄河里漂着的尸体和财物,老“筏子客”尽量打捞一些还在挣扎的乡亲和冲到脚边的财物。
结果一个不留神苟不全掉进了水里,本来以为这次孩子肯定活不了了。没有想到苟不全就像是水里的鱼一样,在波涛中戏耍。这一切不仅看呆了老“筏子客”,就连一些躲过灾难的人也看傻了。
从此以后所有的人更在相信,苟不全是河神的儿子。在大一点后,苟不全才学会了走路和说话。虽然年纪还小,但是老“筏子客”每次出河运送货物和人的时候都带着他。
说来也怪,同时出去几个筏子。一个浪头过来,除了苟不全所在的筏子还在之外,其余的筏子连同人都消失在黄河里。
从此以后筏子客们,就把苟不全当神一样的供着。后来老“筏子客”死了,苟不全就开始独自当起了“筏子客”。
别人一把不敢接的活,只有他敢接;别人不敢去的地方,只有他敢去。渐渐的来找他送货的人也多了,给的工钱也就高了。
可是他呢你就是给的工钱在高,如果没有他满意的礼物也不去。他满意的东西虽然不是很难找,但是有些人要找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
说出来都令人发笑,苟不全能满意的礼物除了河里稀有的鱼类就是老鼠。只要有了这两样东西,你就是不给钱他都去。
稀有的鱼类除了银鱼就是一种鸽子鱼。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要想在黄河里捞上这两种鱼简直难上加难。就是现在了,捞上银鱼都是万分之一的机会。就不要说是鸽子鱼了。
而且苟不全还有个本事,可以在水里呼吸。有的时候一个猛子扎到水里,两三天后才会出来。等他出来的时候,身上挂满了这两种鱼。
也因为有这个技能,所以对钱财一点看不上。需要钱的时候,钻到黄河里等他再次出现的时候。手里拿着各种的奇珍异宝,和不知名的古玩。
苟不全对周边的乡亲特别好,要是谁家遇到困难了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就潜到水里,弄上来一两件古玩宝贝交给困难的人家换钱用。
因为他的慷慨大方和水里的本领,所以大家都叫他“火眼龙王”。苟不全每次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只是笑笑也不作答。
师祖三阳真人听到这样的话,联想自己求得卦一阵哈哈大笑。然后示意向导领路,去找这位“火眼龙王”苟不全。
开始老师还在想,这也是无知的村名们夸大的形容。可是当他们见到苟不全后,老师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异人。
也就是从哪个时候开始,老师和苟不全成为了要好的朋友。他不仅仅让师叔祖和老师顺利的到达了鸟鼠山,还让老师重新认识了一条母亲河。
当师祖和老师找到“火眼龙王”苟不全的时候,也被他的相貌吓了一跳。据老师说第一次看到这么怪的人,三角脑袋不长一根头发,古铜色的皮肤上,长着鱼一样细小的鳞片。当时他们去的时候天气寒冷,没有想到这位爷居然赤身裸体的,泡在外面的水池里睡觉。
第299章
是的我们都没有看错,苟不全居然泡在水里睡觉。开始我也不信,可是没有多久,我就看到他的这点神奇之处了。
当听到有人来的时候,噌的睁开眼睛从水里坐起来,看着师祖和老师。要是不睁眼睛也就罢了,这眼睛睁开后愣是吓得当时的老师好几天没睡着。
为什么呢?因为他不大的三角眼中一片血红色,而黑眼珠则小之又小。而且没有眼帘,眼珠在里面四处乱转。老师说这样的眼睛,晚上看到肯定认为是巨蛇或者僵尸出来了。
哪知师祖三阳真人一看,哈哈一阵大笑。完了对着苟不全说道:“身如蛟龙水中游,眼似神灯鬼神辨。天河之中少踪影,却到人间戏耍玩。哈哈,看来我这些逆流而上,就要看火眼龙王了。哈哈!”
老师不知道师祖说的什么意思,但是“火眼龙王”苟不全却从水里翻出倒地就拜。师祖急忙扶起来,问:“为什么行如此这样的大礼?”
苟不全说道:“小的是个粗人,也不懂道爷说的什么意思。但是前几天小的天天做梦,梦到一位仙长来对我说,数日后有位他的弟子要来过河,要是我安全送到的话,身上的鳞甲就会脱落。”
师祖一听呵呵一阵大笑,然后要苟不全穿好衣服渡他过河。哪知苟不全看了看天气,却告诉师祖晚上有大风不宜过河。明天正午的时候,风停了方能过河。
当时虽然天气寒冷,但是一点也不像是要刮风的。所以老师心中暗骂,肯定是想要礼物的。但是看师祖同意了,于是他也就没有敢说话。
傍晚的时候,风呼呼的刮来。老师这才傻眼,没有想到这样一个相貌古怪的人居然懂的天时的变化。
晚上师祖就留住在了“火眼龙王”苟不全的家里,没有想到的是这里居然没有锅灶。而苟不全给师祖和师父端上来的饭菜,居然用铜盆盛的鱼,和把尾巴绑在木棍上挣扎的老鼠。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这些鱼和老鼠都是活的。师祖笑了笑让苟不全自己吃,他和老师吃了一点随身带的干粮。
老师当时还好心给了苟不全一些干粮,谁知道这个家伙吃到嘴里就吐。最后没有办法,他只好吃自己的食物——活鱼和老鼠。老师看到这情景,恶心的跑到外面大吐一场。
如果只是吃生的我还能理解。问题是老师告诉我,他居然把活的丢嘴里嚼几下就吞了进去。当你看到一个人吃活生生的鱼和老鼠时,估计和老师当时一样。
师祖看着摇摇头,笑着问道:“苟施主为什么不用火烧熟了吃,那样对身体才好。这样吃下去,不仅太过残忍而且对身体不好。”
苟不全一听连忙说道:“道长我怕火,而且不吃这些东西的话,浑身发痒无力,动都动不了,就不要说去水下了!”
师祖一听点了点头,要苟不全把胳膊伸过去给把脉。师祖三阳真人是灵宝派个真人的嫡传,所以对医术也是很有心得的。
师祖把完脉点点头说道:“你身上是一种阴虱,这是因为水里带的时间长了。水质不好,加上里面的阴气太重造成的。你现在身上的鳞甲里面都是这样的东西,只要除去这些鳞甲就好了。但是你怕火,天性的问题我没有办法。”
苟不全一听立刻跪在师祖面前,祈求师祖帮他除了身上的鳞甲。师祖想了想,摇着头说道:“现在我没有办法,等我上了鸟鼠山再给你想办法。”苟不全一听,咚咚的连着磕了三个头。
第二天正午的时候,果然挂了一夜的风停下了。苟不全带着师祖和老师来到黄河边,可是没有想到这里一个筏子也没有。
就在师祖和老师郁闷的时候,苟不全纵身跳入黄河中。过了不到十分钟,他从河里钻出来拉着一个羊皮筏子看着师祖和老师笑。
等师祖和老师上了筏子后,师祖问道:“你怎么把筏子放在河底?这筏子底部是充了气的,怎么没有见漂上来?”
苟不全一听嘿嘿一笑说道:“道爷有所不知,下面有两个大‘锅’。我把筏子的两头各记在一个‘锅’腿上,这样它就浮不起来了。”
老师一听这话大吃一惊,这筏子底部都是充满了气的袋子。人左上后,都能浮在水面上。苟不全居然能把筏子,拉进水里。先不说怎么拉进去,就是力气都需要很大的。
苟不全好像看到了师祖和老师的疑惑,笑着说道:“我也是看到一些筏子被浪打翻后,会沉到河底想到的。每次要固定到河底的时候,我把两边的绳子松开点。然后再把绳子固定在锅上,下到水里一拉就好了。”
他是说的简单,但是对于师祖和老师来说却稀里糊涂。因为没有看到他怎么弄,加上他也说不清楚所有就没有问。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筏子是几块木头拼到一起,然后下面放上充好气的“革囊”。只要把一边的绳子松开,慢慢先浸入水中,然后再上面栓上石头。随着水流的冲刷,沉入河底的。只不过苟不全,把石头换成了“锅”。这个原理有点像是潜水艇的。
师祖笑了笑问道:“你说的锅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和我们做饭的一样呀!”师祖说的锅是那种大炒锅,类似我们现在看到街上炒瓜子和栗子的铁锅。
苟不全笑了笑说道:“不是那样的,这个锅也是圆的。只不过下面还有三条腿,和我们现在用的不一样。”
一听这话师祖顿时明白,老师也明白呀。这应该是一种祭祀用的圆形鼎,类似现在一些寺庙里圆形的香炉。
原来的黄河九曲十八弯,年年泛滥闹腾一下。不知道冲毁了多少房屋和古墓,就是城市都有可能被冲毁。所以下面出现鼎这类东西,太正常不过了。
师祖看苟不全说话也说不清楚,于是闭上眼睛开始打坐。当时的老师还比较年轻,对很多事物都很好奇。左看看右望望,不停的寻找新奇的东西。
忽然河水突然变得湍急起来,苟不全喊道:“两位道长,前面到鬼滩了你们可要坐稳了。这里是水流急,十个筏子九个沉。”
师祖闭着眼睛点了点头,叫老师也注意安全。可是老师只顾着贪玩了,没有把这个话当上一回事。
河中央打起五六个漩涡来,苟不全凭借着高朝的技术,安全的渡过了“鬼滩”。师祖睁开眼睛,笑着向苟不全点点头。回头再看老师时,大吃了一惊。
原来老师的脸紧贴着河面,能看到的这一面惨白一片。师祖急忙一把拉过老师,之间老师双眼向上翻去。一道黑线从眼底上来,鼻子只有一点微弱的气息。
师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要是在陆地上这难不倒他。可是这是黄河,师祖也不知道该在呢么办了。
苟不全也看到老师的样子,慢慢把筏子划着靠在岸边对师祖说道:“道爷不要着急,这位小道长是被河里的冤魂吸走了魂魄。我去给找回来,不碍事的!”
说完也不等师祖说话,就跳进了黄河里面。一转眼消失的无隐无踪,就好像一粒沙子掉进黄河里面一样。
一个时辰过去了,老师眼中的黑线越来越多,几乎把眼白全部挡住了。开始嘴上还冒个气泡,后来连气泡都没有了。师祖越看越着急,一面是担心自己的徒弟一面担心在水里的苟不全。
忽然河面上泛起一阵血迹,接着浪花翻滚。苟不全慢慢露出了头,好像还拉着什么东西朝筏子这边游来。
快到筏子跟前的时候,他用力一甩手一条比筏子大很多的鱼被扔到了岸边。这一下师祖彻底傻眼了,这条鱼比自己坐的筏子都打。就不要说重量了,居然被苟不全拉倒了岸边轻而易举的甩了上了。
苟不全从房子的木头下面,抽出了一把刀。一把锈迹斑斑的刀,走到大鱼前朝鱼肚子就是一刀。然后狠狠的一划,从鱼肚子里流出很多东西。包括人的两条腿,和一只羊。
苟不全也不管这些,把刀咬在嘴里用手分开鱼肚,在里面掏了半天。最后拉出一个黑不溜秋,犹如牛的苦胆一样的东西走了过来。
掰开老师的嘴就扔了进去,然后一边到河里洗身上的污迹,一边对师祖说道:“道爷没事了,只是被这条噬魂鱼把魂魄吸了。刚才我去河里找它,要它吐出来还给这位小道长。它不同意,就被我杀了。你可不要见怪!”
师祖笑着摇了摇头,嘴里不停地念着太乙救苦天尊的宝号。等老师醒来后,师祖责备了一下老师继续赶路。这件事情是师祖后来说给老师的,我也在师祖的手札中看到过。
苟不全一边撑着筏子,一边笑着说道:“道爷这里的大鱼多,它们在水里除了吃小鱼。还经常吃自己受伤的同类,实在没吃的了也会吃被淹死的人。至于其它的牛羊,一般来说除非被淹死。轻易是不会去吃的!”
这时老师喊了一头疼慢慢的醒来了,苟不全笑着说道:“小道长,你是不是刚才看到河里面有双眼睛看着你?”
老师揉着头看了看师祖,有看了看苟不全点点头。苟不全笑着说道:“这都是被鱼吃了的冤魂,放出来的幻觉。我经常遇到,不过它们在我眼里都没有办法隐藏的。”
师祖看着苟不全说道:“施主以后看到落水的人尽量搭救一下,要是已经死了的话也希望你能打捞上来。能找到本家最后,要是找不到了就掩埋了。这可是一件大功德呀!”
苟不全一听,急忙说道:“道爷这样做真的有功德么?要是那样的话,我就不去送货了。天天在河边等着,有了尸体我就打捞上来。”师祖笑着点了点头。
自此以后的苟不全,除了偶尔送点货之外都是以打捞尸体为主的。特别是现在别看老头岁数很大了,但是每年打捞的尸体都有四五十具。
就这样苟不全送师祖到了鸟鼠山,一路上苟不全把水中都有什么。这个地方叫什么,一一说给师祖听。
到了鸟鼠山后,师祖不仅在禹王庙参悟了《五岳真形图》的变化。还用针灸和道术治愈了苟不全身上的鳞甲。仅仅十天左右,苟不全身上的鳞甲就全部褪去。只不过当时还没有全好,是一个个小疤痕。后来把师祖送鸟鼠山送走后,苟不全经常来鸟鼠山。老师后来也看过他两次,两人的关系十分亲密。
老师说完看了看前方,突然指着树喊道:“小胖子你看那边,快!”顺着老师指的方向看去,我大吃了一惊!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