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变化


  “圣人之力?”
  太白星君呢喃了一声,然后就微微颔首:“陛下诚该如此,开启始皇陵一事确需慎而又慎。”
  他想换成是自己,也会等到将一身气运权威推升到巅峰之境,有了万全的准备之后再图谋始皇遗珍。
  此时圣人的威胁虽近在眼前,可那些拜服于玄黄天庭旗下的诸天帝君,更不可不防。
  李轩又笑望着扶桑大帝:“朕听说近日有不少仙神出入秦皇元封,扶桑大帝与其分心去关注几位圣人的行止,倒不如多把心力投入此事。大帝执掌都察院,就这么任由那些散仙野神肆意妄为?金阙北宫力量有限,你可不能全依靠他们。”
  扶桑大帝听得此言,顿时暗暗苦笑。
  此时的玄黄天庭,虽还在勉力维持着‘秦皇元封’,可这层封禁仍处于持续的崩塌中。
  关键在于李轩修改了金阙天章的律令天规,彻底放开了对凡界的压制,使得凡界修士突破天位的难度,大幅度的降低。
  此举导致天地元灵持续波动,冲击封印,使得‘秦皇元封’千疮百孔。
  幸在李轩已横扫太虚,统合诸天,总数达两千万的直属大军威慑天下。诸天帝君也都受其挟制,不敢妄为。
  不过还是有一些不受天庭管束的天位散修贪图凡界的各种资源,屡次偷渡凡界。
  扶桑大帝目前负责的政务之一,就是防范与追捕这些偷渡凡界的仙神。
  他也为此尽心尽力了,可惜成效不彰,这几个月来发生于凡界的偷渡案高达二十余起。虽然没闹出什么大乱子,可长此下去,肯定会出问题。
  李轩显然因此故对他有了不满之意。
  “还请陛下再宽限三月时间!”
  扶桑大帝暗暗一叹,压制住了胸内的恼怒不虞之意。
  他作为玄黄天庭的男仙之首,从天庭龙运中获取了极大好处,近日已有了重归神天之境的希望。
  可相应的,他也需为此付出代价。
  扶桑大帝只能深深躬身:“陛下,臣制定的星链计划正在执行当中,臣敢以名位担保,至多年内,大天位以下修士再无法轻易进入凡界。”
  他的星链计划,是打造三百六十颗‘锁界神星’环绕凡界,足以监控与封锁凡界内外所有修行之士。
  “三个月?”李轩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大帝之能,朕自然信之无疑的。还请大帝多多费心,在大罗天的仙禁大阵完成之前,凡界乃朕之根本,大帝不可轻忽。”
  此时李轩在凡界的信徒,已高达四千万之巨,配合六十五座太阳神炉,足以供养五百万鬼神。
  日后的大罗天也能容纳十万万之民,成为李轩的根本之地,不过目前还指望不上。
  议完这几件军国大事之后,剩下就只是一些琐碎杂务。
  可此时李轩的几位内阁大臣,如太白星君李长庚,李善长,李乐兴,宋濂,庞统,赵公明等人都是一代之俊杰,只需李轩舍得放权,他们能将天庭的日常政务都安排的妥妥帖帖。
  之后李轩又用了七日时间,视察玄黄天庭内外。他去看了工部的‘兵杖局’,看了‘内军器监’,也视察了所有天庭直属的兵马,还去了‘太阳炉工坊’一趟,与乐氏夫妇进行了一番友好交流。
  李轩接着又给自己放了几天假,陪正位天后的江含韵与众多爱妃散心。期间难免翻云覆雨,补上了欠交三个月的公粮。
  直到半个月后,李轩踏入到了六合诛仙剑图内。
  然后他的目光,就遥空往那阵图中央的‘浑天镇元鼎’看了过去。
  这座鼎的气象与两年前又不相同,那鼎身体积不但增加了将近一倍,外形也更显古朴厚重,大气磅礴,一股辉煌紫气冲凌霄汉。
  鼎身之外还有足足十二条张牙舞爪的金色巨龙之形——那并非是单纯的龙气化成,而是李轩将足足十二条‘先天五灵之气’炼入其中,合并他本身龙气自然形成的龙形纹路。
  紫微大帝与李乐兴等大臣认为前朝三代天庭都是以‘大日’为根基,都是承火德而兴。
  可时至如今,火德已尽,新朝当以土德为根基。
  李轩心想‘大日’的根本不就是土么?于是他欣然从命。
  所以这十二缕‘先天五灵之气’中,金木水火各为二缕,只有先天土德之灵是四缕。
  ——这多出来的两缕,都是他劫掠身毒所得。
  李轩不但在身毒诸天抢掠了十余件神宝,似混沌之气,先天五灵之气等等,也得了足足十七缕之多。
  此外那三只鼎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但鼎足变得更厚重稳固,鼎足之间还出现了一只青铜色泽的灵龟。
  这是因李轩将得自三官大帝的三缕‘混元母气’,也炼入到了鼎足之内。
  至于那灵龟,是自然而然的生成,由‘混元母气’自然衍化,李轩全程都未做干涉。
  变化巨大的,还不止是‘浑天镇元鼎’,这座‘六合诛仙剑图’本身,也是更加的剑威无量,逼慑人心。
  李轩将手中所有能融入此图的先天庚金,奇珍异宝,都融入到了剑图当中。
  他甚至还将身毒一件不逊于沧海神珠的至宝‘天之纱丽’也炼至图内。
  纱丽是身毒女性的传统服饰,而‘天之纱丽’传说是身毒的第一件纱丽,由身毒的创世神之一‘湿婆’编织而成。
  可这样的器物也被李轩以十二座太阳神炉,帝俊的戴森球,再结合大日星宫之力将之强行炼化。并取其精华,完善自身的六合诛仙剑图。
  这使得剑图内的阴阳二气益发完善,气象万千,衍化无限。
  二口主剑‘长虹落月’都隐然有紫气滋生,十二次级主剑,也是剑气凛冽,冲贯千里。
  更有‘乾坤尺’悬浮于阵图之上——此物不但在丈量着这方天地,使之产生无穷变化,更镇压着大衍之数四十九,只有遁去之一不受其限。
  也就是说,神天之下无论何等样的仙神,进去阵图之后的生还之机,都不到五十分之一。
  不过李轩注目之处,却是那‘浑天镇元鼎’的下方,可见无穷的阳炎之力正在鼎下持续滋生,那熊熊烈火将浑天镇元鼎烧到通红。
  旁边则坐着乐氏夫妇,二人都神色专注凝重,持续将一个个法诀拍入鼎内。
  他们对李轩的到来都浑然不觉,而就在两人旁边不到五十丈的地方,还整齐排列着三十四座青铜小鼎。
  很奇怪的是,此时的太阳炉工坊内明明还有一对乐氏夫妇,正在给李轩炼造太阳神炉的组件;可在‘六合诛仙剑图’内部,也同样有一对乐氏夫妇。
  让人奇怪的还不止是这对夫妇,在李轩进入‘六合诛仙剑图’之前,明明还召见过内阁诸臣,其中李乐兴也在其列,可剑图之内,还有另一个李乐兴。
  他在主持剑图灵枢,掩盖天机。
  另有紫微大帝正张开一面巨大的后天八卦图,盘卷于他们上方虚空。
  八卦六十四象化作一条条青气灵光,从上方垂落而下,如同华盖一样笼罩于此。
  可不久之前,‘紫微大帝’还配合他开辟了大罗天境的地水火风,然后返回他的紫微中极天坐镇。
  可这里,却还有另一位紫微大帝。
  李轩一个踏步,直接来到‘浑天镇元鼎’的前方,然后探手一招,将那些青铜小鼎都引至身前一一查看究竟。
  仅仅须臾,李轩就面现出满意之色。
  此时紫微大帝蓦然睁开了眼,漠无表情的看着他:“我与‘诚意天王’联手,最多还能为你掩盖一年左右的天数。不过你准备的后手,就是指这三十六尊仿造禹王九鼎的器物?这是想要仿效昊天与始皇的故智,以这些鼎器镇压天地?那就未免让我太失望了。”
  所谓‘诚意天王’自然是指李乐兴,是李轩加诸给他先祖的封号。
  李轩抬起头与紫微对视,然后就微微一笑,抱了抱拳:“从明年开始,大晋治下疆土会分割成三十六个行省,这些鼎将各镇一地,供奉于当地文庙当中,压制当地邪祟。”
  这三十六鼎的功用,也的确与禹王九鼎类同,可我炼造它们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如此,帝君且拭目以待便是。”
  紫微大帝不禁微微愣神,忖道自己难道还有什么漏算之事?
  可他随即就想到了李轩的分身化体,最近在凡界推行的一个变法,他不禁若有所思:“文庙吗?说来你主持下的大晋,确是文道大昌,以至于文昌帝君都向你递了臣表。
  若你的变法成功,那么这些鼎器倒是值得期待。不过以陛下之多疑雄猜,却独独对我信任至此,真令寡人倍感荣幸。”
  李轩听了这句,就知这位帝君已堪破他的图谋。
  他一点都不觉意外,以这位的灵智,迟早能知究竟。
  李轩也不觉这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如果他放心不下紫微大帝,就不会请这位帮他镇压天数了。
  其实是别无选择,目前能够帮助他遮掩天数的,就只有这位紫微大帝,还有那掌握河图洛书的伏羲大神。
  而以这位的人品,李轩认为还是可值得一赌。
  “帝君说笑了,有些事我是不能不防,逼不得已。我最近总有感觉自己就像是别人手里的一颗棋子,任人摆弄,所有一切都不由自己。这种感觉,帝君应该有体会才是?”
  就在紫微大帝哑然无声之际,那‘浑天镇元鼎’内骤然冲起了一道青色光华。
  李轩当即抬手,将青色光华中的事物收摄。
  当那宝物落到手中,却也是一座小鼎,而鼎身一侧则是刻录着‘蓬莱’二字。
  乐氏夫妇与李乐兴三人都同时神色一松,齐齐往李轩的方向看了过来。
  “陛下是何时来的?”
  乐怀远原本对这女婿素来都没有好声气,可自从乐芊芊被李轩迎娶,正式册封为‘明神天妃’,他的态度又与往日不同。
  他笑眯眯的看着女婿:“我们二人炼造的这些山河社稷鼎,还满意吧?”
  “二位的炼造之能,简直是夺天地之造化。”
  其实较李轩最近收纳至麾下的几个上古神匠,如‘欧治子’,‘烛庸子’,还是差了不少火候的。
  可谁让这两位是他的岳父岳母呢?这也是李轩现在唯一能信任的匠人。
  李轩随后探手一招,将二十四枚定海神珠,二缕‘混元母气’,还有一尊巨大的鲲鹏骸骨,招至到自己身前:“这三件东西我也带来了,还请二位再接再厉,辛苦一年,助我成就此宝。”
  “神天鲲骨,定海神珠?”
  乐怀远看着这几件器物,眼中现着期待之意。
  那定海神珠本就是顶级的后天神宝,那鲲鹏之骨则出自鲲鹏妖师。
  这位在二代天庭时,就是神天境界。
  后来这位妖兽的修为境界虽被打落下来,可这一身鲲骨却依然是神天级的造物,含蕴无穷伟力。
  乐夫人则微微皱眉:“得奇珍异宝炼造成物,正是我二人的毕生所求,谈不上辛苦。可你这浑天镇元鼎,并非是真正的炼物之器,太难为人了。”
  ‘鼎’这东西,是拿来炼丹,煮饭,煮汤的,谁会拿来炼器?
  李轩就一阵苦笑:“问题是现今只有这座鼎在那几位的知觉之外,还请二位勉为其难。不过——”
  他微一拂袖,使得一朵青绿色的火焰浮现在了乐氏夫妇的身前:“二位如今还能借助此物做助力。”
  “灵柩灯的灯焰?”
  乐怀远顿时精神一振:“此火是幽冥冷焰,不过如能善加利用,倒是一个助力。不过陛下,你这是将灵柩灯的灯灵捕杀了吧?”
  “正是!”李轩心想这灵柩灯的灯灵还有着莫大隐患,关系燃灯再生之机,自己岂能容他还存活于世?
  此时他已注意到李乐兴一直眉头紧皱,而就当李轩神色惑然的望去时,李乐兴就开口道:“我怕是无法在这里待下去了,最近几位帝君屡次试探我的分身法体,可能是已经生疑。”
  李轩心神一凛,然后就神色清冷:“玄祖可将这几位帝君之名告知于我。”
  李乐兴毫不迟疑,将几行文字书写于空,同时口出建言:“我离开之后,陛下或可招文昌帝君代替我,其人与那几位绝非一路。而其术算只能,仅逊紫微帝君与真武大帝。”
  据说文昌帝君有七十三次化身,在周朝为张仲,在汉朝为张良,在五代为蜀王孟昶,在后秦之世为张亚子。其为人天性刚烈,明察秋毫,秉性仁厚,爱民如子。
  李轩则看着李乐兴写出的那些文字,面色异常凝重。


第八五零章 功德金仙
  二十天后,三十六尊山河社稷鼎的最后一尊‘方丈鼎’也完全炼造成形,被李轩送入到了凡界安置。
  也就在这一天,李轩的修为突破到了大天位。
  他的‘法准’之力早已生成,道途畅通无阻,缺的只是真元蓄养,岁月积累而已。
  之后的日子,整个天庭看似波澜不惊,一成不变,所有人都在为扩军事宜与重整三十三天而忙碌。
  可在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实则暗流汹涌,波涛险恶。
  三清圣境之外的那面‘真灵位业图’,力量则是愈来愈显强盛。
  投入图内的修士真灵也与日俱增,总数两万四千多个席位,已经填满了将近五分之一。
  换成别人可能会如坐针毡,难以安枕,李轩却偏能安之若素。
  他该吃的时候吃,该玩的时候玩,该交公粮的时候就交公粮。
  李轩将绝大多数政务都交给了内阁,只将军权牢牢的抓在手中。
  自身则专注于真元的提升,法准的参悟,肉身的打磨。
  尤其肉身,李轩力图在一年内将他的霸体金身推入到第八层‘道恒唯真’。
  此时李轩的一身龙气与神力之盛,都距离神天极限不远;‘浑天镇元鼎’也被李轩强化到后天神宝的巅峰之境,这就使得他的‘霸鼎神身’益发的强横霸道,坚凝不破。
  虽然名为第七层,可就防御能力来说,这比之八九玄功的第八层‘法天象地’还要强上许多。
  李轩要想在霸体上继续突破,变得极其困难。
  幸在‘道恒唯真’这一步,是自他研创‘浩意霸鼎决’之后就一以贯之的。
  李轩将自己的浩意,龙气与神力三种力量,持续的炼入血肉骨髓,精魂神魄。那么相应的,他的浩气之‘理’,龙气之‘权’,神力之‘愿’,自然也可渗透到他霸体金身的每一片血肉,每一个角落。
  这里必须一提的是,所谓神力之‘愿’,是李轩新近凝练的极天之法。
  大约七个月前,李轩以无边神力凝炼出‘信愿’这一法准。
  李轩从没在这门法准上分过心,可在维新七年四千三百万信众有志一同的信仰凝聚下,他自然而然的就掌握了‘信愿’的力量。
  可惜目前这‘信愿’与他的‘真理’,‘威权’一样还处于极天层次,不借外力就难堪大用。
  又五个月后,真灵位业图的力量持续壮大,壮大到哪怕远隔亿万里,都能让独孤碧落这样的小天位感觉到一定压力。
  她感觉自己的神魂精魄,似乎随时随刻都会被真灵位业图吸走。
  可在这之后,真灵位业图的填充速度,却反倒放缓了下来。
  整个维新八年的六月份,就只有寥寥十九名散修的真灵投入其中,到了七月,又减少至不到七人。
  李轩建立的玄黄天庭,此时竟显出了让人意外的坚韧牢固。
  天庭内外尽管还是风雨飘摇,人心散乱,却至今都没有一位帝君敢于公开掀起反旗,也没有任何一位修士主动背离。
  尤其当三十三天境的重整工程渐次完成,他们掌握的天境碎片再次融入三十三天之后,李轩麾下所有的直隶与附庸诸臣,反倒对李轩更恭顺起来,且都不约而同的加强了对部属的管控。
  “这就是人心所向了。”
  在一次天庭朝会之后,宋濂颇为感慨的对几个内阁同僚说道:“陛下施政极得人心,三十三天整合之后,不但外域太虚之民可衣食无忧,那众多仙神也因此受益,短则延寿千载,长则万年。甚至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试问如今这太虚群仙,何人不感陛下之恩德?”
  一旁的李善长听了之后,就不禁撇了撇唇,他心里想难道不是畏惧天庭大晋的缘故么?
  至维新八年的六月初,天庭直属的‘火枪甲士’已经如期扩军至八百二十万,与此同时,天庭第九百三十艘钢铁战舰,也在下水舾装。陛下册封的上位神将,也达至两百之数。
  由于最近财政的改善,内阁甚至制定了第三轮扩军的计划。
  试问太虚诸帝,何人有信心敢硬撼‘玄黄天帝’的兵锋?
  需知李轩横扫太虚,踏平身毒的时日才过了两年多点。
  更不用说而今所有三十二天境,都已环绕于大罗天之外。哪怕距离最远的一座,天境与大罗天的航程也不超过两日。
  这就意味着他们所有的领土,领民,都在天庭的兵锋镇压下,自然无人敢轻举妄动。
  “陛下最大的优点就是德行深厚,善以德服人!而今这凡界内外,太虚诸天,受其恩德者不知凡几。”
  李乐兴则哈哈大笑,很是欣慰的抚动长须:“不过我等还是得将‘真灵位业图’的究竟,向众仙神解释明白才是。‘真灵位业图’说是能渡我等跨越会元之劫,可此事难辨真假,圣人之言未必可信。
  且陛下他已有了化解劫数之法,我等既能安渡会元之劫,又何必转世重修?”
  “此为正理!”
  中流居士则扫望着在场诸人,眸内闪现着一抹冷光:“不过那些将真灵投入的仙神之属,我等也绝不能容,需得早日诛除不可,我以为目前的力度还是有些不够。这些投机之辈,务必得斩尽杀绝,才能以儆效尤。”
  此时的天庭,对所有投入真灵位业图的仙神确实态度严酷。
  神明则捣毁所有神像,禁止凡人参拜,仙修则务必追而斩之。
  那真灵位业图中虽有五千余位仙神投入真灵,可其实已有两千人近乎陨落,只有一线真灵在真灵图中残存。
  剩余的部分,要么避往身毒之土与西域,要么是直接避入三清圣境。
  不过中流居士还是认为力度不够,还不足以震慑人心,对于主导此事的‘四象神君’与执掌天庭雷部的‘南极长生大帝’大为不满。
  “居士,南极长生大帝与四象神君确已尽力。”太白星君则不以为然,他一声失笑:“且而今的天庭,当以维越安定为要,人心越固,陛下的根基越稳。”
  李乐兴听得这句,也不禁微一颔首。他深知而今的时局,确实贵在一个‘稳’字,一个‘拖’字。
  李轩需要时间,现在的状态哪怕多拖一日,他们的力量就能更强大一分。
  不过事与愿违,就在两个月后,天魔罗睺与冥河老祖合兵,统领五千七百万修罗魔军冲出冥海,循着幽冥九泉直攻凡界。
  所谓九泉:酆泉、衙泉、黄泉、寒泉、阴泉、幽泉、下泉、苦泉、溟泉是也,都发源于冥海,沟通着诸天凡界。
  李轩不敢怠慢,当日就令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出征,统领哪吒的左军,与越武穆的右军,总计三百个火枪整编师,合同七百万辅军,四百艘钢铁战舰,七万艘风帆战舰,以及各路附庸军总计三千五百万人讨伐冥海魔军。
  此时整个三十三境内再一次人心浮动。
  不过随着勾陈大帝在冥海外围借助枪械,取得了一场辉煌大胜,歼敌不下一千三百万。那湖面之上才刚掀起的微澜,就又再一次平复了下去。
  这两位冥海的魔头大孽都未就此罢休,他们虽然被迫依托冥海固守,却在持续的增兵,使兵力渐复旧观。
  可整个玄黄三十三天,已经无人看好那两位能杀出冥海。
  所以在维新八年的十一月,投入至真灵位业图的修士真灵继续缩减,总数才寥寥三位。
  玄黄天庭以三千五百万大军镇压冥海,直隶一千七百万兵马则屯于大罗天境按兵不动,威慑诸帝。
  李轩也在次年二月末的这一天,将自身掌握的‘威权’法准,率先推至圣天之境。
  此时他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昊天神印’,随着他本身的威权法准,与神印的力量合而为一,李轩逐渐感应到了这世界的极限。
  李轩甚至产生了一股错觉,认为自己只需稍稍用力,就可打破那层不可描述,不可言说的壁障。
  他的‘威权’,其实是‘权’,‘势’,‘威’三法合一而成。
  这是一种奇异的力量,虽然李轩对‘威权’本身的理解与运用只到圣天层次,可以他现今拥有的权,拥有的势,拥有的威,却已能超脱于神天之上——
  “彼岸吗?”李轩眼中现出强烈的渴望之意,可他却果断的从昊天神印收回了手,拒绝了跨出去的诱惑。
  李轩继续全力参研,将整个‘周天星斗大阵’运转到了极致,力图演算出‘真理’之妙。
  七日之后,李轩的手中又多出一个造型奇特的‘十二旒平天冠’。
  以神天鲲鹏骨为主体,二十四颗定海神珠分置宝冠的前后,化为旒珠。
  这正是乐氏夫妇奉他之令,为之祭炼一年之物。
  让人惊奇的是,这件神宝的色泽也在发生变化。
  尤其那定海神珠,此时竟由原本的湛蓝色,转化为七彩光泽。
  ——这正是功德之力!
  此时正有无穷无尽的‘功德’,正在李轩的招引下,往这十二旒平天冠凝聚,使之化为功德之宝。
  所谓‘功德’,其实也是与人道龙气以及信愿香火类似之物。
  也可以将它们,都看作是人道‘阿赖耶识’的显化。
  阿赖耶识即万物生灵的第八识,佛门认为众生在世间之各种活动,系由身口意行,而造作善业、恶业、净业、无记业,造作后即由第七末那识传导送交第八识——阿赖耶识聚积留存。
  阿赖耶识不但是万法之根本,也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更是所谓龙气,信仰,功德的正体。
  相较而言,功德较之龙气,信仰更加纯净,更无后患,是众生的感恩之意汇聚而成,不过能真正将之运用的,却少而又少。
  李轩的一身‘功德’,自然是庞大厚重的,无论是他在凡界推广各种作为,推行的众多变法,还是在太虚重整三十三天之举,都足以让他成就福德金仙。也就是全凭功德,获取与圣天境相当的伟力。
  可他也不知运用与提炼之法,虽身有宝库却不得其门而入。
  直到他凝练出了‘信愿’之法,李轩才懂得如何利用这些功德之力。
  维新九年四月,冥海六千万修罗魔军再一次经黄泉而出,与天庭大军爆发了第二次冥海大战。
  此战持续七日,双方间的神天帝君几乎将凡界的天空撕裂,无数舰船沉没在无垠太虚。可最终冥海大军还是损兵折将七百余万,不得不再次撤归冥海。
  可与此同时,李轩已感觉到了佛门对他的疏离。
  往日对他鼎力支持的弥勒,孔雀,文殊,观音等人都闭门不出,持续数月没有任何声讯。
  以四天王为首效力于玄黄天庭的佛军,也以抵御身毒诸神为借口,陆续从大罗天撤走。
  李轩却不甚在意,他此时更关注的是凡界。
  就在维新九年的年底,大晋的人口已增至两亿三千万。
  在解决了温饱之后,中原百姓们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执念开始爆发,大量的人口持续降生。
  李轩的信众,也增至六千七百万人。
  这一是因玄黄大帝的信仰在凡界益发广泛,二是景泰十四年至维新二年爆发的婴儿潮,已经陆续长至成童,可以初步提供信愿之力。
  可更令李轩欣喜的,却是南北直隶的众多书院落成,朝廷在所有行省推行的五年普及教育,也初见成效。五年时间,由朝廷拿出大量钱粮,聘请教师传授文武,并给所有孩童提供免费的中餐晚餐,这不但大幅度的增加识字率,更进一步刺激了生育。
  同在维新九年年末,天庭的第三轮扩军也被提上日程。
  在过去一年当中,玄黄天庭虽是一直保持着八百二十万的甲士规模,可神器盟与天庭工部,内军器监一直都在大肆打造战甲火枪。
  所以这次扩军的速度极快,他们不但在短短一个月内,补全了勾陈部属的战损。更将火枪甲士的数量,扩充到了一千二百万人。
  而就在这一年的除夕之夜,在‘神天殿’内静坐修行的李轩,感应到了那‘绿荫楼’的方向,忽然爆发一股宏大的元力潮汐。
  他不禁神色微动,遥空以护道天眼看了过去。
  就在不久之后,一个绿色的窈窕身影驾驭遁光,来到了他的‘神天殿’前。
  李轩望见此女,当即一笑:“看来朕要恭贺玄女,这一身修为已尽复旧观。”
  “这都是仰赖陛下之助。”
  绿绮罗也很欣喜,此时她虽还未恢复肉身,可借助李轩提供的各种奇珍异宝进一步凝练法体,战力已不下于万年之前,也有了与帝君们争锋抗衡之力。
  可此时绿绮罗更关心的,还是圣人即将苏醒一事。
  “陛下,真灵位业图的神威日渐增广,不知陛下准备何时开启始皇陵?”


开荒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