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八天之上,大罗之下,明峦极圣


  “炎帝传来确切消息,青帝得上命,正在筹备一项大工程,关乎到宇宙兴衰。据说诸圣证道之后,便要立刻开工。不久之后,会成为混沌大战的战争输出之地。”
  轩辕浑厚沉凝的声音传来,带给众人惊讶和压力,“具体来说,有一个叫死界的宇宙,成为了征战的目标,预计在数十万年之内,战争就要开始了。”
  “死界……时间不等人啊,要是再晚个几百万年,让儒家有足够的时间发展,有我们在背后支持,必然能积累起足够的底蕴和气运。但如今……”
  燧人老祖自然也是听说过这些消息的,具体来说,如今关于异宇宙、关于死界,在众大能中已经不是秘密了。
  自从青帝处传出一些是而非的消息后,就有圣人们去天庭探听消息,如今虽然也只知道个大概,但知晓死界实力远不如洪荒,却有着许多机缘,甚至不乏先天至宝。
  不知多少人在摩拳擦掌,想要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得到好处。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人族是最需要强者的,只有力量强大,才能在战争中得到更多的好处,为洪荒立下更多的功劳,如此,人族才不会被巫、妖、龙三族超越。
  否则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差距越拉越大,以后即便孔丘成圣了,也未必能够挽回颓势。
  人族形式本就严峻,要是再在大战中表现不佳,下一个量劫,这主角之位怕是真的坐不稳了。
  “所以说,我等要尽最大的努力,一定要让孔丘在大战开始之前成圣。只有拥有不输于三族的实力,才不会被他们拉开差距。”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这个关头,没有人还会因为成圣的人不是自己而不愿出力。要是人族主角地位不保,他们想证道就更加难了。
  想想看,人族要不是天地主角,伏羲能成五皇之一?燧人老祖能成圣?更别说孔丘在人族传道成圣了。
  “欠人族因果的人、和人族气运相关人,如今也是时候该为人族做些什么了。”燧人老祖面色平静,目光幽深,缓缓道:“圣母娘娘那里,自有我三人亲自去求,哪怕在娲皇宫外跪上十万年,也一定要求的她的支持。”
  伏羲心中暗叹,燧人老祖如今已经是圣人预备役了,不久之后就是正式圣人了,地位不比女娲娘娘差,却肯长跪相求,这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肃然道:“老祖放心,娘娘那里,我和你们一起去求,务必得到她的支持。这是整个人族的大计,怎能让老祖独自承担?”
  “泰皇即将退位,该做的准备不能停。”伏羲郑重吩咐道:“但只可做准备,在泰皇一天没有退位之前,就一天老老实实,不可做出任何犯忌讳的事。”
  众人点头称是,有不少人都当过人王,自然明白其中关窍。
  泰皇退位虽然是规矩下的不得已为之,但却是他自己主动进行的,只要一天没退位,他就是统领整个人道的无上皇者。
  要是表现出急不可耐,甚至抢班夺权的意图,惹恼了大秦群臣,在这样的节骨眼上,无疑是灾难性的后果。
  人族众贤在燧人宫中沟通意见之后,燧人老祖让全心全意炼化盘古精魄。这也是目前最紧急的事,要是耽搁了,十万年之内没能炼化,影响了诸圣归位一事,这尊已经到手的圣位可能就保不住了。
  伏羲和孔丘联袂来到天界,此时天庭中很是热闹,只见三清、佛门诸圣、魔教罗睺、冥河、女娲等人先后从混沌中回来,每人手中都托着一方大陆,山河海岱俱全,还有一团团狂暴的混沌之气涌动,显然是在混沌中新开的世界。
  这些人中以元始天尊为首,一只方寸手掌托着一方巨大陆地,毫无违和之感,来到天庭外面,随手一推,这方大陆轰隆巨鸣中飞入四方八重天之上、大罗天之下的最中心处,化作一方清光环绕的漂浮大陆,四周隐入茫茫烟霞之中,只看到一座霞光灿然、若隐若现如海中浮岛的大陆,取代了原本的第三十三重玉清境。
  这做云海浮岛霞光灿然,南方边缘处一座阐教镇界碑矗立,先天道文书就‘玉清境清微天’六个篆字。中心处一座魏巍神山耸立,山体地貌和昆仑山一般无二,山上一道揭帖,闪烁着昆仑山字样,而山脉深处,玉虚宫忽隐忽现,气运汇聚,灵气磅礴,尽显圣人道场之无上气象。
  这漂浮的玉清境外面看似面积不大,但伏羲是何等眼光?自然知道圣人一念,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对于一般生灵而言,内部广阔无垠,几乎找不到边界。
  “这是……”伏羲心生疑惑,他才刚出关,对这些情况不太了解。
  就在这时,女娲看到伏羲,将手中大陆收入袖中,笑着走过来,欢喜道:“哥哥,恭喜你成就人皇,为一方至尊,你我兄妹又可以携手并肩了。”
  伏羲苦笑一声,暗中惭愧,自从妹妹成圣之后,自己这个兄长就成了拖累,每每要靠妹妹提携,不知给她带来了多少负担,自己这兄长还真是失败啊!
  “妹妹,你们都要在天庭开辟道场了么?”
  他适才掐指一算,其实已经心头恍然,原来讲道完毕之后,诸圣都想靠近权力中心,一来现实顺服之意,以免被有意针对,又能体现自己仅次于天帝、高于诸神的身份。
  二来天界是天帝居所,洪荒气运核心、三道枢纽,堪称是道之所在,法之源流,越靠近这里,法则道韵就越浓郁,堪称三界第一圣地,诸圣见元始天尊在天界开辟一重天宇,每时每刻都能更容易领悟大道,自不甘落后,纷纷请求在天界开天。
  天帝陛下便将第九重天开放给众混元强者,于是便有了这一幕,所有混元大能们都在混沌中开辟一方小世界,悬浮在大罗天之下,共同构成第九重天界,而大罗天成为凌驾九重之上的第十重,是天庭大朝会之所,以及天帝及其后妃居住的地方。
  女娲道:“是啊,我等虽然是圣人,但在天庭也有崇高地位,自然要在这里开辟道场,否则如何参与天庭大事?”
  “第九重天由诸混元强者的小世界构成,三界之内独一无二,地位崇高,被陛下赐名明峦极圣天。”
  此时继元始天尊之后,通天、老子、接引等人纷纷有样学样的将自家小世界平行放置在玉清境附近,十几个小世界在浩瀚烟云中隐隐绰绰,光怪陆离,宛若点缀在云海中的一颗颗明珠浮岛,五光十色,大道辉映,道韵气机交融,彼此纠缠碰撞抵消,各自之间隔着云雾烟霞,时空又彼此交错,看似尽在咫尺,又有天涯之隔,共同构成第九重天界,尽显混元强者的风采。
  “这般道场点缀,构成第九重天,若隐若现之间,如同一座座云深雾绕的峰峦,再有诸色闪耀,明霞辉映,称明峦极圣天,的确是贴切。”
  伏羲心中感叹,在第九重天开辟道场,凌驾于一切神怪之上,仅次于天帝,除了能最靠近道之外,更算是身份的象征了。
  这是混元强者们显示自己身份的一种体现,非混元强者,即便是自己这等有着混元力量的人皇,或者天庭中地位崇高,权势滔天的帝君,在地位上和诸圣平等,也不能在这里和他们并列。
  而如此多的强者尽在天庭之中,三界气运一石,此地独占八斗,是当之无愧的宇宙中心,万灵主宰之地。
  这么多强者彼此为邻,各自道场中弥漫的大道、智慧互相碰撞交融,即便什么也不做,也等于无时无刻都在论道中,对于道的感悟又有着何等的助益?又会成就怎样的修炼圣地?
  伏羲和孔丘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撼和艳羡。天界,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圣界了,有这样的环境,三界之内,又有包括混元在内,又有那一尊强者能抵挡诱惑,不想在这里任职?
  权力和力量全都集中在一处,从此以后,天庭就是一切风暴的源头,也是一切风暴的终结之地。


第三六零章 三皇相会,天帝问心
  伏羲和孔丘二人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辞别女娲娘娘,进入大罗天,在弥罗宫外面等候通传,片刻之后,有两尊皇者从弥罗宫中出来,一路上似乎相谈的甚是得宜,气氛极其融洽。
  伏羲看向二人,面色虽仍是一派温和,心中却不由一沉:“帝鸿、敖沂,他们两个怎会凑在一起?”
  帝鸿二人也看到了伏羲,走进之后,四人点头示意,彼此身份差不多,又分属不同种族,只需简单见礼便可。
  “许久不见羲皇,孤皇甚是怀念。你此来,也是以人皇的身份来首次朝拜陛下么?”
  帝鸿的声音不紧不慢,蕴含着淡淡的威严,恍惚间让伏羲想起曾经的帝俊,二人在某些方面真的很像,性格、野心、手段等。
  而一声羲皇,更是让伏羲心中泛起涟漪,这久远的称呼勾起了心中的回忆,曾经的羲皇,现在的人皇,同样的皇者,却是不同的身份,代表着非此即彼的立场。
  “妖皇陛下以后当称伏羲人皇,羲皇是久远前的一段难忘岁月,但终究是过去了。已经逝去的,就让他随风而散。把握当下,创造未来,才是我辈皇者的使命,也是陛下立下五皇的初衷!”
  帝鸿眸子中闪过一丝阴郁,心中的最后一丝期望消散,脸上笑容仍在,却给人一种莫名的锋芒,“既然如此,那就祝人皇好运了。希望人皇真能把握当下,要不然,也就没有什么未来可创造了。”
  敖沂笑容清浅,表情平和,仍是一如既往的如东海之水,平静的背后,是深不可测的汪洋,让人难窥究竟。
  就在这时,太白金星宣伏羲、孔丘觐见。敖沂道:“陛下宣召,人皇陛下不宜耽搁,敖沂先走一步了。”
  伏羲对敖沂的态度很是和善,微笑温言道:“龙皇陛下请。”
  四人交错而过,伏羲和孔丘随太白金星入弥罗宫太极殿觐见,帝鸿和敖沂则离开弥罗宫。
  “龙皇陛下,人皇和孔丘联袂而来,孤皇猜测是为了鸿蒙紫气合一之事。人族已经是天地主角,若再添一圣,实力暴涨。你我诸族想压过人族,在下一量劫角逐新的天地主角,难度又会加大。陛下以为如何?”
  敖沂淡笑道:“即便不让孔丘成圣,下一量劫角逐天地主角,我龙族也难有胜算。陛下当知,应龙圣人当年因遭遇不公平待遇,和族中颇有嫌隙。若龙族遇劫,他定会出手庇护。但想要他主动帮龙族争霸,这只怕不易。而真武圣人毕竟是龟族圣人,就算和龙族交好,守望相助,但不意味着龙族的意愿就是他的意愿。”
  帝鸿沉眉思虑,应龙和龙族的恩怨他当然知道,当年因应龙血脉变易,导致生的非常奇怪,成为唯一一头背生双翼的龙,而且身为龙族,却主修土之大道,成为司土之龙,克制一切水族神通,而被纯种龙族排挤,受尽打压之后,独自离开龙族,定居于西北凶犁土丘之中。
  不过也因此避开了三族争霸,不但安全的活了下来,还因与龙族割裂而没受到业力影响,被天帝收服之后,修为一路上升,不久之后就成为龙族第一高手。
  当年紫府洲攻伐龙族的时候,应龙也参与其中,可见龙族在他心中的地位。敖沂这么说,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也有可能是她的推脱之词,毕竟同殿为臣无数年,又都是龙族,连龙凤大仇现在都渐渐消散了,没道理同为龙族还这么记仇。毕竟当时打压应龙的老龙们大多作古了。”
  帝鸿虽然不甘心,但敖沂这般说,他也无法强逼,只好暂时按下心思,寻思新的利益关系,来拉拢更多的盟友。
  伏羲和孔丘进入太极殿,行礼之后,说明来意。
  雕刻着盘古开天、万灵朝拜、九龙盘绕之象的龙椅之上,一道黑白浑成、两仪交错的原始祖炁聚散不定,杳杳冥冥、无形无相,代表着道之起始,法之源头。
  隔着陛阶下垂落的五色珠帘,即便以伏羲的修为,也难以看到团祖炁的变化规律,只能感知到玄妙莫测的道韵和义理扩散,即便看不懂,和自己虚修法则也不相同,但万法殊途同归,到了高等境界,一法遍含一切法,仍让伏羲大道交感,智慧闪耀,一瞬间领悟许多道之玄妙,仿佛以往无可捉摸,不可望不可即的道明明白白的展现在自己面前。
  这时他也终于能理解诸圣争先恐后,在明峦极圣天开辟道场的行为,换做是他,也绝对会第一时间做同样的事。
  “朕当时将鲲鹏的鸿蒙紫气赐给孔丘之时就说过,你二人不管谁成圣,都可自决。既然已经确定是孔丘成圣,朕自当成全。”
  当年后土斩断鸿蒙紫气,目的是为了削弱天道圣人的力量,毕竟论实力,三位至人仍不及一位圣人。
  而这三尊至人也的确给东王公带来了巨大收获,先是换来伏羲自称天子,开启人族封禅泰山,向天称臣的古老祭祀仪式,让东王公从天道手中窃取了部分人道权柄,从而完成一系列大计,得到庞大的人族气运,修为节节攀升。
  后来鲲鹏、冥河对他也多有帮助,要是没有这三道鸿蒙紫气,他未必有今天的成就。
  如今连天道都被自己执掌了,天道圣人自然不在话下,三道鸿蒙紫气各自完成使命,因果纠缠之下,也是时候再度圆满了。
  “多谢陛下成全!”
  伏羲和孔丘心中一定,就见伏羲头顶无声无息的浮起一道紫气,然后落入孔丘灵台之中,只是他此时没有混元道果,故而后两道紫气融合后,无法和第一道成就至人的紫气融合。
  “孔丘,你前世史皇氏仓颉是天庭史官,而你又执笔写春秋,以史为鉴,褒贬臧否,使乱臣贼子惧。这天庭史官之位,朕仍希望由你担任!”
  孔丘道:“陛下但有所命,丘无不应。丘即刻便让善尸仓颉上天,完善天庭史记。”
  “善!”东王公赞许一声,又道:“孔丘,你儒家讲究天、地、君、亲、师,是人一生中必须尊崇、服从者。这五者之中,朕独占其四,而人族只占一个‘亲’。所谓君子直道而行,你既开创儒学,当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坦坦荡荡,事无不可对人言。朕今问你,在人族和朕之间,孰为重?”
  “这……”
  孔丘和伏羲同时眼皮一跳,没想到天帝陛下问出这样敏感的问题,直击本心。这可不好回答,一个不慎,可能后果就很严重。
  “不要迟疑,遵循本心。你当知道,任何谎言对朕都毫无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忠于自己的族群,这并不是罪。你不用担心会惹怒了朕,这点度量,朕还是有的。”
  “是!”孔丘看了伏羲一眼,表情沉静,语气坚定道:“在陛下和人族之间,臣忠于陛下。在人族和臣之间,臣忠于人族。”
  “和禹一样的答案,不过原因不同。”东王公语气淡淡,听不出喜怒:“禹忠于朕,一方面是朕一手栽培提拔了他,一方面也是大势裹挟。而你忠于朕是发自本心,但更深一层来说,其实忠于的是自己的道。”
  “甚好,甚好!朕希望儒家学问能一直是这种真挚的,积极的状态,弘扬君子儒。而不是虚伪的,迂腐的,蝇营狗苟的小人儒。”
  “如果你心中忠于的是人族,或者只忠于自己的利益,说明你之儒学,如诸子百家一般,不过是你达成目的的工具,非是心之所向、道之所在,而践行不辍。”
  “诸子百家之中,除了儒家和法家之外,都是众仙家为了在人族大运中分一杯羹而开创,目的不纯、道之不存,非是践行己道,故有其形而无其神,故难以包容承载人道。只有你我,当时开创学派之时,记忆未复,乃遵循本心而行,实则正是道之所系。”
  “朕之所问,非是为难你,实则是问你之道心,是非和儒家精神一致。所谓的浩然之气,是否真的至大至刚,纯粹浩瀚。”
  孔丘额头上大汗淋漓,无声无息之间经过了一场考验,或许关乎到自己能否顺利成圣,所幸自己过关了。
  果然,只听得天帝的声音又传来:“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你表里如一,坦坦荡荡,践行着儒家提倡、坚守的道,是真正的君子儒。这样的儒学,倒也有资格与法家并列。”
  “朕也相信,忠于自己道的人,一定不会容许自己的道所延伸的理念,被扭曲败坏。”
  伏羲心神一松,既松了口气,又隐隐失落,如打翻五味瓶一般,情绪复杂。
  孔丘践行自己的道,忠于自己的道,毫不动摇,在人族和天帝陛下之间遵循己道选择了后者,让他这人皇产生失落感。
  但正因他忠于自己的道,豪无虚伪,体现出真正的儒家精神,才在天帝这里过了一关,打通了后续成圣之途中最难的一个关节,让伏羲松了一口气。
  否则的话,天帝不认可儒家和孔丘,想发扬儒学,立教成圣可就难如登天了。


击楫中流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