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一个马掌故事


  “什么?给马穿鞋子!”李承乾惊声道。
  “废话,要是让你光着脚走路你是不是硌得慌,你自己知道穿鞋子,怎么不知道给马穿鞋子!”墨顿翻了白眼说道。
  “呃呃!”李承乾顿时无语,理是这个理,但是给马穿鞋子,怎么想怎么别扭。
  李承乾怎么也没有想到墨顿的脑洞开这么大,果然是就像是墨顿所说的那样,很简单,但是谁能想得到了呢,再说了,就是给马穿上鞋子,那马还怎么跑得起来。
  “高明兄请看!”
  墨顿抬起绝影的马蹄,示意李承乾仔细观察。
  李承乾看了半天,苦笑着摇摇头,只觉得马蹄子还是马蹄,看来他还是停留在看山是山的境界。
  墨顿无奈,指着马蹄的角质层说道:“马蹄的蹄甲乃是一片死皮,就像是我们的指甲盖一样,是没有痛感的,而这层蹄甲最容易磨损,所以要想避免蹄甲磨损,办法很简单,给这层蹄甲穿上鞋子,这样一来,磨损就是鞋子了,如果鞋子磨破,那就再换一双鞋子就好了。”
  “哦!”李承乾顿时恍然,好奇的摸了摸绝影的蹄甲,再看看墨顿之前为治疗绝影裂伤的而穿铁丝钻的孔,果然是一块死皮。
  “不过什么样的鞋子才能合马蹄呢?”李承乾觉得自己的脑洞实在是不够用了!
  “少爷,要的东西来了!”
  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了一阵喧哗的声音,老张头的二儿子张扬气喘吁吁的跑到了,墨顿的面前,递上四个半圆形的奇形怪状铁制品。
  “这么快?”墨顿惊喜的接过,爱不释手的顺着铁制品的弧形摩擦,犹如欣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李承乾好奇的凑过来,看着这个奇怪的东西问道:“这就是你所说的马的鞋子?”
  “这叫马蹄铁!也叫马掌!”墨顿将马蹄铁和绝影蹄甲比划一下,大小正好合适,满意的点了点头。
  李承乾拿起两个马蹄铁,再看看绝影的马蹄,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东西怎么穿在马蹄上。
  只见张扬搬过来一个过膝盖高的木凳子,将绝影的马蹄放在上面,拿起一个刀具,精细的将马蹄上的蹄甲修剪一下。
  修剪完成之后,拿起几个长长的钉子,在铁安的帮助下,将马掌轻易的钉在马蹄上。
  如此重复三次,不到一刻钟,绝影四个马蹄,都已经订好了。
  “这样就行了?”李承乾好奇的看着绝影不适应的乱蹬自己的四蹄,在地上留下一个个近满月的圆形。
  “那是当然,这样一来如果马蹄铁磨损厉害直接替换一个就可以了这些马蹄铁都是用墨家最好的精铁打造,坚硬异常,能否承受极大的力道也不变形,而且马蹄铁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它可以帮助马蹄更好的抓紧地面,最大可能的避免打滑失误。”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李承乾顿时双眼放光,连声赞道。
  李承乾作为太子,当然知道大唐的状况,马即可以拉车,耕田行路,民间马的需求量极大,在农村有头牛就算是富裕之家了,更别说马,在民间马就算是一件奢饰品了。
  大唐每年因为马匹过度磨损造成的损失每年都数不胜数,轻者受伤修养,重者直接报废。
  但是有了马蹄铁之后,每一匹马都披上一层防护膜,这些问题将全部都迎刃而解,这对大唐百姓来说,可以放心的长期的使用马匹,这将是一个多大的福音。
  这是往大的说,往小的说自己东宫的爱马终于不用在马骥带上一年半载了,只要换上马蹄铁,自己的爱马肯定又一次变得生龙活虎。
  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之后,绝影渐渐的习惯了脚下的东西。
  “驾!”
  墨顿翻身上马,大喝一声,绝影小跑一阵,再一次矫健的越过横木,这一次轻松异常,而且落地稳稳妥妥,只在泥土地下留下一个个深深地马蹄铁烙印。
  墨顿又驾驭绝影在墨顿后院小跑一阵,就放开绝影的马缰让它纵情的墨府后院奔跑。
  “希律!”
  绝影自从受伤之后再也没有奔跑过,得此机会竟然如此的样子,自然放肆跳跃奔跑,不时高昂的鸣叫,曾经的马王风采再次显现。
  很快,在张扬熟练的手艺下,剩下的八十多匹马全部都安上了马蹄铁。
  看着墨顿如此轻易的解决头痛华夏几千年的难题,李承乾像是看一个怪物似的,盯着墨顿,看的墨顿心头发毛。
  “真不知道你的脑袋是怎样长的?竟然连这么偏门的东西都会。不知道这世间还有什么东西能够难倒你?”
  墨顿搞怪的捂住脑袋,一脸戒备的看着李承乾。
  “滚蛋,谁想要你的脑袋!”李承乾没好气地骂道,曾经的太子涵养早已经不翼而飞。
  “你要了也没用,这个马蹄铁可不是我想出来的,此物已经现世六百年之久了。”墨顿摇头遗憾道,说出一个劲爆的消息。
  “这不可能?”李承乾惊声道,要是真的现世六百年,他怎么会不知道,大唐怎么还每年有如此多的伤马。
  突然李承乾灵光一现道:“是外邦人的东西?”
  李承乾可以知道墨家先祖可是游历过大唐之外诸多外邦,经历过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墨顿点了点头道:“在墨子秘著记载,在极西之国的西边,有一个浩无边际的极西之洋,在极西之洋中有一个岛国上流传着这样一个首歌谣。
  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个马掌。
  少了一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
  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
  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
  当!查理三世被推上断头台的那一刻,他永远也没有想到,自己丢掉一个国家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铁钉。”
  “啊!”李承乾震惊的张大嘴巴,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一个马钉竟然和国家社稷划上等号。
  “高明兄可曾从这个故事中得出了什么?”墨顿问道。
  “因小失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李承乾张口就来大道理。
  “错,人家的马都有马掌,而我们的都没有。”墨顿痛心疾首道。
  “呃呃!”
  李承乾愕然,墨家子就是墨家子,脑回路就是和他不一样。


第一百六十二章
  “马!马!一马失社稷!”
  李世民看着墨刊头版头条,默念墨顿引用莎士比亚名言,不由的感慨万分!
  马蹄铁就像是一层窗户纸一般,一捅就破,既然墨家村已经采用了马蹄铁,那肯定就会传开,还不如墨家自己公开。
  所以最新一期的墨刊头条墨顿就用一马失社稷的故事,推广马蹄铁。
  “一钉损一马,一马失社稷。的确是发人深省的故事!”长孙皇后也是感慨连连,她也是熟读诗书之人,当然知道这里面蕴含的道理。
  “这个小鲶鱼,还真是能折腾,竟瞎出风头!”
  李世民愤愤地说道,语气之中却带着丝丝的酸气。
  一个简单的伤马事件,竟然被墨家子弄出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先是五百匹伤马,再配合《马说》,再有伤口缝合之法,引起医家的伤病实验,最后竟然还弄出一个马蹄铁,加上一马失社稷的故事。
  到最后便宜被他占了,风头也让他出完了。
  长孙皇后不由的抿嘴偷笑,对于丈夫的心思,她可是知道甚详,知道这是李世民炫耀式的抱怨。
  “这个小鲶鱼再折腾,最后收益的还不是陛下你么?”长孙皇后娇嗔的瞪了墨顿一眼。
  李世民哈哈一笑,满脸自得,这天下要说谁的马匹最多,那就非得数皇家不可,光是整个一个御马监,那供养的马匹那可是就不在少数,更别说还有偌大的军队,骑兵历来都是最费钱的兵种,更怕的是如果训练过狠,很容易造成战马的损伤。每年军中损伤的战马就不在少数,有了马蹄铁和伤口缝合之法之后,每年光是这一项就能省下不少开销。更何况,一个训练有素的战马,那可不是单纯的钱粮能够比拟的。
  “还算这小子识趣,把这等利国利民的东西公布出来,朕这次就放他一马。”李世民愤愤地说道,不光嘴角里怎么也掩盖不住笑意。
  关于马蹄铁,李世民知道的要比长孙皇后要早得多,李承乾从墨府一回来,就第一时间向李世民禀报了马蹄铁的作用,毕竟作为太子,这点政治觉悟他还是有的。
  李世民一直引而不发,就是在观察墨顿,好在墨顿没有让他失望,主动公开了马蹄铁,让大唐百姓受惠。
  “墨顿是一个好孩子,你就知道欺负他!”长孙皇后不由得白了李世民一眼,她现在怎么看墨顿就很顺眼,才华横溢,写出马说这等绝世名篇,心地善良,公布马蹄铁造福了多少百姓。更重要的还和李承乾的关系很好。
  “观音婢,你不知道,玉不琢不成器,墨烈过世的早,墨家村没有人能管得住他,这小子野惯了,要是不严点,指不定闹出什么事情来。”李世民一副我是为了他好样子,丝毫没有愧疚的意思。
  长孙皇后想了想也是,墨顿现在几乎是无人管的状态,有李世民压着也未尝是件坏事。于是墨顿以后悲催的命运,就这样愉快的定下了。
  “来人,立即在军中推广马蹄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战马适应。”李世民想了想立即吩咐道。
  “是!”庞德立即领命而去。
  有了马蹄铁,军中战马再也无忧了,以前爱惜马力根本不敢大规模操练,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顾虑,一旦训练加强,大唐骑兵和游牧民族游骑兵的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再加上大唐的兵甲之利,就是对阵任何队手,也不惧怕。
  解决了军中一大隐患之后,李世民不免有些得意自满,如此大的功劳,李世民通常都会大赏特赏。
  可是想到墨家子一下子捞了五百匹伤马,据信息传来他新招的掌柜在洛阳也弄了不少伤马,短短的几天就赚了几万贯也不止,李世民也觉得自己的那点赏赐也实在是拿不出手。
  这种自己捞好处,不依靠皇帝的赏赐的臣子,让李世民欣慰的同时,也颇为遗憾,总觉得自己好像少了点什么!
  要是让墨顿知道了一定会大呼冤枉,再多不嫌多,再少不嫌少,赏赐尽管来。
  ……
  “一马失社稷!真是发人深省!”
  “谁还敢说墨家子不懂马!”
  ……
  沸沸扬扬,轰动长安城的伤马事件,经过这次墨刊之后,彻底落下了帷幕。
  墨家子全胜,名利双收。
  周围吃瓜的群众大呼过瘾!羡慕墨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下子白赚五百匹马的同时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得到了好处。
  要说平均拥有马的地方,那一定是非长安城不可,除了自身的富户之外,再加上来来往往的马车,估计都会选择在第一时间装上马蹄铁。
  “砰砰砰!”
  长安城各个大大小小的铁铺之中,几乎个个都是生意爆满,打铁之声络绎不绝。
  饶是如此,依旧是供不应求,马蹄铁只要打造出来,立马就被抢购一空。
  这一次马蹄铁生意,墨家村并没有参与,仅仅将打造了五百匹的马蹄铁之后,墨顿就力排众议,放弃了这门生意。
  在墨顿看来,墨家村已经得到了最大的实惠,做人不能太贪,这些费时费力的马蹄铁生意周期太短,竞争力也大,没有必要下大功夫。
  墨家村放弃这笔生意,却成了长安城铁匠的狂欢,几乎每一个铁匠铺都赚得钵满盆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马蹄铁的盛宴逐渐蔓延至长安之外,从此以后,大唐再无伤马之忧。
  西市马行!
  王掌柜胆战心惊的看着一脸阴霾的王喆。
  经过墨刊的加成,墨顿大出风头,扬眉吐气,而他王喆则成为一个笑话,人们在羡慕墨家子爆赚几万贯的同时,估计都是奚落一下王家马行。
  “少爷!我们的马要不要打上马蹄铁!”王掌柜战战兢兢的问道。
  这几日马蹄铁在长安城火爆至极,西市马行几乎所有的马行都给马打上马掌,由于王家马行和墨家子的恶劣的关系,王家马行并没有给马打上马蹄铁,结果这几天生意惨淡至极,要么卖不出去,要么买马的拼命压价。
  “打!为什么不打,马蹄铁又不是它墨家的!”王喆咬着牙恨声道,虽然此举有服软意思,但是他可不想向墨刊里故事里的主角一样,一马失社稷。


将臣一怒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