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平定乱局


  一丝昏黄的余晖从西方的天空落入雅州城。
  大街上,火枪兵扛着火枪迈着整齐地脚步向松州城出发,他们刚刚结束对两只蛮族万人队的埋伏。
  现在他们不能休息,还要继续追捕剩下的三只万人队。
  此时,士兵们士气高昂,眼看这批入侵者就要被全部消灭,他们心中已经有了胜利的喜悦。
  罗权没有跟鲁飞和戚光义一起出发,他将负责雅州城内俘虏的羁押,今日城外的伏击战打的很漂亮。
  除了蛮族骑兵之外还有五万蛮族奴隶兵被俘获,他将和狄英一起防止这些奴隶在后方制造混乱。
  本来他大可以将这些人和松州城内蛮族一样一杀了之,但是理智最终让他选择了留下了这些俘虏。
  此次巴蜀被这些人破坏的如此严重,留下他们充为终生苦役在巴蜀服劳役,总比一杀了之来的要好。
  当然这只是针对普通的蛮族士兵,那些蛮族将领一个也无法逃脱大渝国的审判。
  目送鲁飞率领士兵离去,罗权对狄英说道:“将博多的尸体和剩下的蛮族将领全部押送青州,请皇上圣裁。”
  “是,将军。”
  狄英应了声,他率领士兵将蛮族将领全部赶入囚车,派出士兵将这些人送到益州,再由益州乘船前往青州。
  ……
  松州城。
  面对眼前的壕沟,阿奇格愁眉不展,尽管损失了很多斥候,但是还有一队斥候返回告诉他们雅州城的事情。
  得知雅州城被攻破,阿奇格甚至博多没有生还的可能,在和剩下两只万人队回合之后他们便直奔他们认为防守薄弱的松州,准备返回草原。
  对于博多的贪心性格,阿奇格早就心有不满,出发前的计划全部被博多大乱了。
  只是此次由博多领队他们只能服从命令,但是既然博多不是死或者就是被俘虏,他再也无法顾及他。
  冬天马上就要来临,如果他们不能将此次劫掠的粮食带回草原,他们将在今年冬季死更多的人。
  想到这,阿奇格的眼神变得凶狠起来,他高声喊道:“下马,一定要拿下松州城。”
  如今他的麾下只剩下骑兵,但是骑兵是不能攻城的,于是他只能命令士兵抛弃马匹,变成步足攻城。
  在他决定前来松州的时候便判断出这里必然防守人数不多,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在雅州围剿博多。
  现在望着城墙上不是很密集的士兵,他心中不禁有些得意,或许他这次能够回到草原。
  只是他很快便发现不对劲的地方了,在他的士兵发起冲锋之后,从城门前的壕沟中忽然伸出层层火枪。
  随着“砰砰”的一阵枪响,冲锋的蛮族士兵一批批的倒下,而在这时城墙上的士兵也在很远的距离就射击。
  子弹飞舞,蛮族骑兵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只是无论他们如何凶悍,往往是还没有接触到大渝国的士兵便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这一刻征虏火枪充分发挥出了远射程的优势,壕沟中的士兵和城墙上的士兵相互掩护射击,蛮族士兵一时间损失惨重。
  阿奇格怔住了,第一批冲锋的四千士兵还没有到壕沟前便全部倒下了。
  他的身体颤抖着,接着又下令让第二批士兵冲锋,现在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松州城不破,他将再也无法返回草原。
  只是此次冲锋的五千人再次重复了第一波士兵的命运,在密集的射击中这些足够勇敢的蛮族士兵还是倒在了血泊中。
  一个时辰的时间,连续两次进攻全部失败,阿奇格身上一片冰冷。
  此次他遭遇的大渝国军队显然和以往不同,这种武器上的优势让他没有任何办法取得胜利。
  沉默地望着松州城,阿奇格绝望地扫了眼剩下的蛮族骑兵,他这时勒马向长安的方向而去。
  剩下的蛮族骑兵紧紧跟上。
  在阿奇格离开一天之后,戚光义率领骑兵抵达松州城下。
  望着松州城前蛮族士兵的尸体他明白自己来晚了。
  “将军,猎骑兵一直在跟着蛮族,他们向长安的方向去了。”一个士兵向戚光义汇报到。
  闻言,戚光义怒哼一声,他说道:“他们是自寻死路,他们的马匹没有草料吃,我看还能走多远。”
  说罢,他领兵追了过去,在松州城前碰了一头灰,剩下的蛮族骑兵数量已经不足为惧,这也让戚光义更为大胆。
  在戚光义继续围剿蛮族骑兵的时候,松州城守将也将这个消息送到了雅州城。
  得知剩余的蛮族骑兵还在逃窜,他皱了皱眉头,接着他叫来一个猎骑兵将领说道:“你现在立刻派出三队猎骑兵,其中一队向益州而去,一路上告诉百姓,凭借蛮族士兵的头颅可以到各州府衙领取赏金五两,另外一队向长安去,同样是散播这个消息,剩下的一队直接前往居庸关通知罗宏,让他派出骑兵搜索残余的蛮族骑兵。”
  “是,将军。”猎骑兵将领应了声向外走去。
  罗权挥了挥手,让他速速传达命令。
  他只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彻底肃清巴蜀的蛮族士兵,在昨日的战争中尽管他们俘虏了不少蛮族士兵,但是还有一部分士兵在逃。
  巴蜀很大,这些蛮族士兵可以在任何地方,所以只有让百姓们一起寻找参与的蛮族骑兵才能够快速将那些残兵游勇一举消灭。
  而前往长安也是一个道理,那里的豪门大族更多,他们会乐意利用这个机会在如今的皇上面前露一下脸。
  吩咐了这件事,罗权准备休整三日便返回青州,大军在外消耗甚巨,而巴蜀又遭此劫难,他不愿意再给这里平添负担。
  与此同时,鲁飞在松州城外自然也扑了个空,按照预定的计划,他继续率兵北上,视情况如何?再在长安休整过后返回金陵城。
  不过为了防止吐蕃和蛮族再次兵临松州,这次他决定让狄英率领的火枪兵驻扎在松州城,等待益州府训练出一批士兵之后再取而代之。


第0774章
  青州。
  萧铭在等待了几乎一个半月之后,终于等到了罗权领兵而回。
  在这段时间情报一直不断从巴蜀传来,只是他很清楚这都是延时的战报,第一次,他十分怀念当代的电话电报。
  若是有这些东西何至于他两眼一抹黑。
  “皇上,如今还剩下不到一万蛮族骑兵还在大渝国境内游荡,戚光义正率领胸甲骑兵继续追击,想必不用一个月这批来犯之敌便会全部被歼灭之。”
  议政殿上,罗权朗声说道。
  在阿奇格逃往长安方向的第三天他便率领一部分士兵返回青州,经过十天的跋涉他终于回到青州。
  路上的时候他得知戚光义已经寻找到一路蛮族骑兵,激战之后,一万蛮族骑兵半数被杀,半数被俘。
  所以回到青州,他第一时间向萧铭汇报了此事。
  议政殿中的大臣俱都松了口气,他们这段日子也是担心又使不上劲。
  斐济说道:“皇上,博多被杀,蛮族主力尽数被消灭,剩下的这一万人蛮族骑兵在大渝国人生地不熟的,不出几日或许就能被消灭,此次巴蜀之危机算是解除了。”
  “斐阁老所言极是,还望皇上不必过分担心,影响了龙体。”庞玉坤说道。
  萧铭一直为此事担心,有时候朝堂上也是无精打采的,大臣们看在眼里,心中担忧,此时不免相劝。
  眉头舒展了一些,萧铭说道:“虽然如此,在蛮族肆虐期间,巴蜀遭受的损失惨重,数十万百姓惨死,上百万百姓流离失所,这件事对大渝国的改革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一个天府之国本来能为朝廷提供大量税赋,如今朝廷却是要运粮救灾了。”
  议政殿中的大臣沉默了。
  萧铭说的话一个字都不夸张,蛮族此行的目的十分阴险,劫掠的同时他们还将能烧的东西全部烧了。
  如此一来这造成大量的百姓无家可归,马上就能够收获的粮食也被焚烧,让百姓的日子难上加难。
  “皇上,至少巴蜀初步建立的生产队起到了不少作用,很多百姓都逃入了深山避免遭受到蛮族的屠戮,损失的财富还可以回来,但是百姓才是巴蜀最贵重的。”斐济说道。
  罗权附和道:“皇上,的确如此,蛮族的屠杀主要发生在松州,雅州和通往益州的城池中,村子里的百姓虽然也有伤亡,但是大部分都得以幸免,而且蛮族掠夺的东西都被我们缴获,将这些东西还给百姓,倒是可以让百姓把冬天过去。”
  萧铭点了点头,这对他来说是个坏消息中好消息了,此次驰援去的还很及时,否则巴蜀只会遭受更多的损失。
  简单说了巴蜀的情况,萧铭的眼中忽然闪过一丝狠厉,他说道:“蛮族亡我大渝国之心不死,一日蛮族不灭,大渝国一日难安,为了大渝国的安危,我们必须反击蛮族,让其不能再如此猖狂下去。”
  庞玉坤闻言,面色凝重地说道:“皇上三思,切勿中了敌人的奸计,密卫传回来的消息十分蹊跷,此次蛮族借道吐蕃乃是受到他人指使。”
  “正是因为有人从中作梗,朕才要收拾蛮族,否则等蛮族强大起来将更加难以对付。”萧铭说道。
  在巴蜀之乱期间王宣派人送回了一份情报,当时庞玉坤和斐济都在,他随口告诉了二人。
  王宣的情报中明确提到在金帐汗国的盛都出现了金发碧眼西方人,而且这个西方人还在贝善身边。
  根据这份情报,他很容易就判断出这是继倭国之后英国的另外一项阴谋。
  在欧洲习惯了使用平衡政策的英国人将这一套带到了亚洲。
  他们先是去倭国,接着再去金帐汗国的目的很明确,这就是在陆地上和海洋上同时限制大渝国的发展。
  这个世界的欧洲无论是在科技上还是政治上显然都比他那个时代的欧洲要成熟的早。
  不过这也给他带来了麻烦。
  在他看来,或许是大渝国科技的发展引起了英国人的警惕,或许是他和荷兰人的合作激怒了他们。
  无论是哪一样,现在的英国人对他都是不友好的。
  所以他现在必须想办法让英国人的策略落空,不能再给英国人时间扶植金帐汗国和倭国。
  “庞首辅担心的确多余了,如今大渝国的军队已经今非昔比,此次平定巴蜀之乱,火器的威力显露无遗。”罗权自信道。
  萧铭点了点头,他的自信正是来自征虏火枪的装备。
  可以说,现在的大渝国军队已经是标准的火器部队了,无论是装备和训练水平都不输给西方军队。
  而蛮族现在不过是停留在封建时代的草原帝国,面对大渝国的先进的火器和战法很难招架。
  若不是蛮族生活在草原上,凭借马匹的机动力很强,他早就对蛮族发动进攻了。
  不过现在草原他依然不能去,大渝国的骑兵数量还是太少,但是蛮族的聚居区他却是可以去了。
  除了盛京之外,从山海关到长白山下分布着六座蛮族城池,这些六座城池延伸成一条直线。
  长久以来,蛮族正是通过这六座城池提供补给占领燕云十六州的,现在他要夺取这六座城池,从蛮族掠夺人口和牲畜。
  对他来说,大渝国越打越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他也要和他们一样,越抢越富。
  同时,这也是给巴蜀死去百姓最好的祭奠。
  “皇上,即便要打也不能在冬天,北方苦寒,而将士们的衣服单薄,那时恐怕战争还未开始,士兵们就会被冻伤很多。”
  见萧铭似乎打定了主意,斐济提醒道。
  “斐阁老安心,朕虽然很愤怒,但是还未昏了头。”萧铭说道,他可比这些大臣清楚冬天的厉害,不会愚蠢地在冬季同金帐汗国交战。
  牛犇和罗权都是老将,自然也知晓其中原因。
  大概摸清楚了现在萧铭的想法,罗权说道:“皇上,既然如此,此次押入青州的蛮族将领该如何处置?”


背着家的蜗牛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