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情与法
作者:无语的命运|发布时间:2024-06-29 02:53:51|字数:8848
三月二十六,
在满清朝廷“西狩”的第三天,明军的先头骑兵终于赶到了西安。
骑着马进入西安的时候,尽管城市看起来似乎没有多少变化,可是王怀之仍然被眼前的混乱与暴行给惊呆了。
“那些天杀的贼子!”
尽管事先已经得到过斥候的预警,在看到横于街上的尸体时,还有偶尔可见的被焚毁的房屋时,尤其是看到那些在这场劫难之中侥幸存活下来的百姓时。王怀之仍然双眼通红,他低吼一声。
“告诉弟兄们,对趁火打劫的,一率不留活口,抓住了让他们互相指认,然后杀!”
尽管知道这么做是违背了军法,但是,除此之外,她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方式可以告慰那些死难的同胞。
以暴易暴或许并不是法律所倡导的,但是在很多时候,这往往又是唯一能够平复伤痕的选择。
“杀!一个都不放过!”
周围的弟兄们无不是义愤填膺的大声嚷嚷着,谁都没有想到会是城内的地痞流氓居然比建奴还坏。
昨天晚上,一名百姓闯入了他们的宿营地,那个人是军正司潜伏于西安的军正,他一进入营地就请军队既刻进城维持秩序,以军法惩治趁火打劫的暴徒!
军队进城维持秩序!
这同样也是战时军队的责任,面对西安城内的混乱,原本王怀之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眼前的惨状仍然超出他的意料。甚至让他无法接受在一切,即便是在明知道这么做会导致他自己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的情况下,他仍然做出了这个选择。
“杀光他们!”
没有任何的迟疑,上千名骑兵涌入了西安城,对于这些从第一天进入军队起,就被教导要爱护百姓,要维护军纪,要维护军旗荣耀的士兵们来说,他们或许已经习惯了满清的暴虐,但是他们却不能适应自己人的残暴,更无法接受那些暴徒的无法无天。无法接受自己人对自己人的这般凶残。
几乎每一个人都是怀揣着满腔的怒火进入城中,当他们看到抢劫的暴徒时,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策马冲过去,直接扬起马刀像砍杀敌人一样,将暴徒砍翻在地,当暴徒逃串时,又会取出长铳瞄准射杀。这个时候对待那些暴徒,他们就像是对待敌人一样残酷。
一时间,整个城市的上空尽是一片铳声,而在铳声中,更掺杂着一阵阵的惨叫,曾经那些在几个时辰前还猖狂狞笑着的暴徒,面对冲杀过的骑兵时,无不是只剩下求饶的份,他们跪在地上哭求着,并不断的叩头试图换回自己的性命,可是等他们的往往只是一发铳子,或者当头的一刀。
不仅仅只是当场被抓住的暴徒,就连那些躲避于家中的暴徒,也在他们祈求的攀咬中,被从家中拉了出来。
在看到军人闯入家中的时候,那原本正吃着饭的男人那脸立即变得煞白,双腿一软便跪在地上,然后叩头求饶道。
“军爷,军爷,饶命,饶命,小的,小的就,就只拿了一匹布……就……”
看着跪在地上的男人,还有旁吓的不知所以的妇人和孩子,军人的脸色铁青。
“小,小人上有八十的老母,下有,下有……”
“别人就没有爹娘子女!这个时候你有了,给我滚出来!”
其中一个气恼下直接用马鞭朝着这人身上抽去,那人立即吃痛的发出一声惨叫。
“滚出来!”
最后,苦苦哀求的男人被拉出了家门,他的妻女压根儿就不敢阻拦那些凶神恶杀的军爷。只是跟在后面哭哭啼啼的跟着,甚至就连七十多岁的老娘也哭喊着“儿啊、我的儿……”在后面跟着,一边跟着一边在那里哭喊着,并且拿出银镯子银两想要替儿子赎罪。
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接受着他们的贿赂。
那人被拉到街上,街上已经有几十个地痞流氓被捆在那,其中几个看到那人后,立即哈哈笑道。
“我们赖三,你小子哭什么哭啊,怎么哭的比前天晚上的睡的那个大闺女还惨,当时你睡的时候可没有像现在这么没出息。脑袋掉了碗大的疤,无非就是个死,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就是,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几年,咱爷们先后睡了好几个大闺女,死了也他娘的值了……”
他们的叫嚷声换来的是周围百姓的痛骂,更有激动的百姓冲上用拳头朝他们的身上砸着,一边砸一边哭喊着,似乎是要喊出心里的的恨意似的。一时间那砖块、什么的,更是不断的朝那些人身上砸着,更有人不解恨的冲上去撕咬着他们。
“跪好,跪下去!”
手提着短铳的陈明心大声吼叫,一个人跪下去的时候,还在那里苦苦哀求着。
“军爷,饶命啊……”
不等他说完,陈明心就扣动了扳机,一声铳响后,那人的脑袋被轰碎了,这一声铳响换来的是旁边百姓的叫好声,还有一个妇人的哭喊声。
接着又是铳响,在铳弹打空后,他盯着那个地痞,然后厉声吼道。
“跪好了!”
说话的时候,他又抽出马刀,气势汹汹的嚷道。
“跪好……”
“饶命,饶命……”
尽管他不住的求着饶,可是还是认命的跪在那里,甚至还伸着头,就在他哭喊着求饶的时候,陈明心扬起手中的马刀,对准那人的脖颈用力砍了下去。
手起刀落。
人头并没有砍掉,只砍掉了一半,那人痛苦的在血泊中哭喊着,因为脊椎被砍断的缘故,所以他动也不能动,那半断的脑袋与身体连接着,可因为气管没有砍断,却仍然可以发出让人惊悚不已的哭喊声。
这惊悸的一幕,吓坏了所有人,那些围观的百姓被吓的无不是纷纷倒退数步,就连一旁的战友也看不下去了,拿起火铳冲着血泊中的脑袋放了一铳,然后叮嘱道。
“下手利索点!”
可以肯定的是马刀并不适合斩首。不过用火铳,装弹又太过麻烦,可这也难不住他们,很快就有战士抬来了不知从那里弄来的铡刀,就像是切菜似,将几十个匪徒的脑袋铡了。
这一天,原本混乱的西安城,再一次恢复了宁静,而那曾几何时横行于街头的地痞流氓,消失了,彻底的消失了。
第十三骑兵营在西安到底杀了多少暴徒?是一千?还是两千?或者更多,没有人知道准确的数字。反正,从此之后,这座城市就再也没听说过有地痞流氓,那怕就是小孩一不听话,大人们都会说“再不听话,小心军爷把你的脑袋给铡了”。谁都知道,同样的事情不可能再上演,但是这一天,这一切却让所有人都是记忆深刻,那怕就是再过几十年,也忘不掉。
到了下午四点的时候,赶到的另一支部队的军正制止了这一切,从骑兵十三营的弟兄手中“救下”了剩下的几百暴徒,那些从刀口上被救下来的的暴徒,这时早就被吓傻了,他们中的许多人,更是被吓的屎尿全出,神情呆滞的求着饶。不少人更是不住的叩着头,苦苦哀求着,那怕就是头都叩破了,仍然继续用力叩头,唯恐这些恶鬼似的军爷再反悔。
“怎么能这样!”
在衙门中,赵雷盯着王怀之大声吼道。
“你不知道军法吗?杀了这么多人,到时候,肯定是要掉脑袋的!还有你……”
转脸指着李明奎,他怒吼道。
“你是军正,他王怀之不知道军法,你就不知道吗?入城维持秩序,是这么维持吗?”
赵雷之所以会如此生气,是因为他也被吓到了……被十三营的举动给吓到了,军入进城维持秩序,要必须的时候可以杀人,可以将趁火打劫的暴徒当场杀死,但局限于当场,至于将之前趁火打劫的暴徒,从家中拖到街上砍头,这就违反了军法。
“杀人……你们杀的是痛快,你们把军队、把朝廷置于何地,我们是大明的军人,不是满清鞑子!”
“怎么就不能杀了!”
李明奎瞪大通红的双眼,怒吼道。
“就准那些暴徒杀老百姓,就不准我们给老百姓报仇了?你去看看,他们祸害了多少百姓,多少百姓被他们害死,老百姓手里捧着银子求他们不要祸害自己闺女,他们可曾心软过,这些败类,通通该杀!”
说完这番话后,李明奎怒吼道。
“杀光他们我也不后悔,大不了,就是个死字!只要能给老百姓出口气,就是敲了脑袋,我也认了!我认了!”
看着怒形于色的李明奎,赵雷被吓了一跳,他没想到对方会这么激动。
“死不死,暂时还不知道,但是你这身军装,指定是保不住了!毕竟有军法在!”
听他这么说,牛脾气上来的李明奎的一把军装上的领章撕了下来,然后说道。
“保不住就不保住!”
“说什么哪!”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王怀之站起身来,他看着赵雷说道。
“命令是我下的,我是主官,这个责任,我来背!”
作为部队的主官,他确实需要负责。
“你背得起吗?”
赵雷反问道。
“总得有人背,也总得有人给城里头被祸害的老百姓出口气,这口气,必须要出。”
“有提刑……”
“没用!”
王怀之摇摇头,然后朝外面看了一眼。
“暴徒太多,法不责众,这边顶多也就砍几个脑袋,也就是那么几个被当场抓获的会被砍掉脑袋。至于其他的人。绝大多数暴徒呢?他们烧杀抢掠过之后,又回家做他们的良民了,这样趁火打劫的人往往最可恨,要是不给他们留着教训,不让他们记到骨子里头,将来,不定还会干出什么事来,现在至少……”
眼帘微垂,王怀之笑了笑,然后说道。
“至少,这城里被祸害的老百姓出了口恶气,也让他们知道,对恶人应该用什么法子……”
“可,你要知道,军法如山!他们……毕竟不是清虏,不审而杀……”
听着赵雷的话,王怀之戴上军帽,然后整了下衣衫,然后说道。
“走吧,这件事,肯定需要一个交待,就拿我的脑袋做个交待吧,他们,都是服从军令而已,军令如山嘛!”
说出这句话后,王怀之回头看着李明奎,冲他笑了笑。
“李军正,其实,今天你我都失职了,不过……”
然后他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走了出去,最后他看了一眼天空,
“你看这天,青天白日的岂能容他们猖狂……”
说罢,他又叹了口气,然后说道。
“我不会让五军都督府难做的……”
话音落下的时候,他已经抽出了短铳,抵在胸前。
“不要……”
周围的人话声还没有落下,那边一声铳响将院内树上的小鸟惊飞……
“他怎么这么傻?”
在接到下属的报告是李定国了双眼变得通红,他没有想到王怀之居然会那么干脆利索地选择了自杀。
“虽然是国有国法,军有军法,可是法不外乎人情,那些杂碎该杀。”
杀!
别说是王怀之,就是李定国他也认为那些人该杀。原本对于他来说他可以想出100个理由和借口去保住王怀之。
可是现在他什么意思,又怎么去保他呢?
“他说不想给五军都督府添麻烦,不会让五军都督府难办……”
“糊涂!”
李定国愤愤不平地说道。
“他怎么就这么糊涂?难道他就不知道自己的性命比那些暴徒的性命要珍贵得多?他就不知道我大明官军就是为了保护百姓,既然是为了保护百姓,又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况且他们进城的时候那些暴徒还在杀人还在抢劫。杀了他们又有何妨?”
当然,这个时候李定国并没有去说他们如何把那些逃到家中的暴徒拉出来,不经审讯直接处决的过程,甚至他压根儿就不在意到底是什么细节。他只在意一点……自己的下属。
“传令下去,告诉所有人。”沉吟片刻后他又说道。
“王怀之是战死的,谁要是说三道四的,让他来找我!”
第231章
什么是历史的真相?
有时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真相并不重要。甚至可以说在绝大做错时候,真相往往只是官府口中的几十个或者上百个字。
西安城里发生的事情,只是一个简单的几十字的通告,而通告上只是提及“维持秩序的过程中有扰民暴徒被决”。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了多余的言语。
区区几十字的通告,在大明并没有掀起什么风波,尽管西安事件留下了太多的遗问和迷团,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最终会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甚至除了当地人,再也不会有任何人会去提及此事。顶多也就是在一些历史书中,或许会用字言片语去描述发生在那里的事件。
除此之外,谁又会在意这一切呢?
在西安恢复了一如往日的平静,在街头的废墟被清理,街道上的血污被冲去的时候,城外清军遗留的兵营,随着部队的进驻又一次热闹了起来,周围的那些商贩们更是欢天喜地的迎接着这些军人的到来。他们发现明军比鞑子兵军更大方,花起钱来也是大手大脚的。余生一人来说,这样的顾客自然是再好不过的顾客。
不过对于进驻这里的官兵来说,他们并不怎么高兴,因为在进驻军营后,他们发现这座清军遗留的兵营肮脏到了极点,他们用了半天的时间从军营之中足足清理出了几百车粪便、垃圾。
可即便是如此,那营房的卫生条件也极为有限。所以,在军营附近又另外搭建了野战医院。在野战医院中,住着数千名伤员,得益于从忠义军时代传承下来的划时代的野战救治体系,使得大多数伤员都可以得到救治。
尽管没有几百年后的药物,可凭借着完备的手术消毒措施以及相应的外科技术,这些在另一个时空中用了几百年时间才积累出来的经验,在朱明忠的传授下,成为了大明军队对保命的根本。
很多原本应该因为恶劣的医疗条件而失去性命的战士,保住了性命。苏炳放就是其中之一,在潼关的争夺过程中,他并没有受重伤,可是在追击清军的时候,胸前却被流弹击中,当时他甚至以为自己会死掉,可谁曾想,军医官把铅子从肩膀上取出之后,先是昏迷了几天,然后他还是活了下来。
只能用半边身子虚躺在床上的苏炳放,斜躺在野战医院的病床上,捏着手指计算一下,从受伤到现在已经十六天了,虽说伤口已经愈合个差不多了,可是隐约的还是感觉有点痛。
随着医院迁到了西安城,这里的条件也好过之前的战地医院。在他的感觉里受伤就像是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炮声和铳声似乎还在他的耳边鸣响,当然,还有那被击中的瞬间,那种生命流逝的感觉,同样也让他情不自禁的冒出冷汗。
在惊恐之余,他瞧瞧房间,周围的弟兄都睡在床上,浓浓的酒精味以及药草味。都在提醒着他,这里是野战医院,不是在战场上。
“总算是捡了条命!”
想到这,苏炳放忍不住感叹了一声。直到六天前,他的伤势处于危险的关口,尽管铳子从肩胸之间被医生用钳子取出来以后,而且没有伤到肺,也没有伤到肩膀,可以说走运到极点,可是接着他却因为发高烧陷入昏迷之中,按照护士的说法,当时他的烧到了三十九度多,那到底有多高他不知道,反正护士说体温表的水银柱升到那么高,现在,不过只有三十六多点。
在发高烧的时候,护士能做的就是用酒精和凉毛巾为他降温,就这样,发了几天的高烧之后,在十天前高烧终于退了,可接下来的两天,仍然会时而发烧,只把他整个人都烧的晕头转向的,只有六天前,烧停下来之后,他才算恢复意识,慢慢的清醒过来。
不过在发烧的时候,尽管意识模糊,但是他却梦到了不少事情,不仅梦到了家人,同样也梦到了几个阵亡的弟兄,当然,他还梦到了自己的将来。
就在神智清醒的那天,营长来这里探望他的时候,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他已经获得了“翊麾勋章”,最多再过半个月,正式命令就会下达。
这也意味着,在他退役后,不仅仅是以普通“荣誉士民”的身份退役,他还将是大明的“功勋之士”,从此之后,他将是“士”,而不是普通的“民”,不但可以得到一块面积不菲的勋田,而且还能挤身地方,参与地方事物。总之一句话,从此之后,他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寻常的普通百姓。
“要是铳子,再偏一点的话……”
苏炳放转动身子,感到伤口隐隐发痛,这个伤口提醒着他差点死去了,同样也提醒着他,其实,他原本可以很快退役的。
如果铳子再往上偏一寸,他的肩膀就会被打碎,然后他就不得不退役。可是即便是退役又有什么呢?
我可是已经得到了“翊麾勋章”了。
想到这,又一次,苏炳放从枕头旁边他拿出一个纸,然后他看着纸上罗列的地方,那里既有北直隶的老家,也有辽宁,也有四川,当然,还有陕西,甚至还有黑龙江等地。
这些地方都是将来他可以选择的地方,他可以选择在这些地方落户,每一个地方都有其各自的好处,毫无疑问的一点是,这些地方都可以提供给他面积不等的的土地。
在所有的地方之中,给予土地最少的只是北直隶,也就是他的老家,不过只有区区百十亩,最多的是黑水,足有千亩之多,中间的悬殊如此之大,实在是让人难以选择。
“富贵不还乡有如锦衣夜行啊!”
心中念叨着这句话,他的心里一时间却不知道如何选择了,毕竟,一边是数量的土地,一边不过只是回家乡的名声,似乎,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
面对这样的选择,苏炳放不禁有些不知如何是好,看着写在纸上的那些字样,最终他还是叹了口气。
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总显得很是困难。
又一次不知如何选择之后,苏炳放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把那张纸又塞回到枕头下,手指碰到一个冰凉的金属物时,他随后拿了出来的,这是一个扁园形的的铅子,铅子的边缘有着钳取时留下的痕迹,这是从他的肩膀上取下来的铳子,在取这铳子之前,他就提出了要求,希望把取出来的铳弹留着做纪念。对于他的这个要求,医院并没有拒绝,在前几天清醒之后,医生就把洗去了血迹的铳弹给了他。
这发变形的铳弹一拿到手,他就看了好一会,也摆弄了好一会。现在,他又把铳弹放在手里玩弄着,翻来覆去地把玩着。
“这玩意可差点要了老子的命啊!”
苏炳放对着它有些咬牙切齿地说。
“你就没事偷着乐吧,它都没打断你的骨头!”
离他的床位不远的一个弟兄说道。
“是呀!所以我才要把他留下来,当个纪念!”
苏炳放一面应着,一面还是拿着铳弹说道。
“纪念,纪念个屁,老子的腿都被打断了……”
断了一条腿骨的弟兄连声骂道,一发铳子打断了他的骨头,为了保住性命,军医直接锯掉了他的腿。
在野战医院,像这样的弟兄很多,如果不是因为伤残退役功田会适当的增加,恐怕,这些缺胳膊少腿的弟兄以后的日子会过去的非常困难,可是现在,即便是没有了腿脚,也不用为将来发愁,他们那怕就是把地租出去,也能让一家人衣食无忧。
大明朝对待兵士那是没得说的。他们这些当兵的自然知道朝廷对他们有多么的厚道。当然。完全是因为皇帝陛下对他们极为厚道,与朝廷反倒没有太多关系。
也正因如此,他们在很多时候都把自己当成皇帝的士兵,而不是朝廷的士兵。
将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都归功于皇帝陛下,而不是朝廷。
苏炳放正在对着这铳弹出神的时候,一个护士走了过来,笑看着他说道。
“苏班长,你要好好休息!再过两天,你就要出院了!”
护士的口音是陕西口音,显然,她应该是野战医院就近聘用的护士。毕竟,因为伤员很多,所以需要就近聘请当地的护士,她们的任务就是照顾伤员。很多时候她们也是尽心尽力的照顾着伤员,甚至不少伤员正是在她们的努力下才得以生存。
她站在苏炳放面前,黑黑的眼睛看着他,苏炳放也看着这个女孩,她的肤色略黑,瘦瘦的,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可是她笑起来的时候却很好看。他咧嘴笑着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我这伤都好个差不多了,自然不能再在这呆着了。”
那女孩微微地笑了笑。就是这个笑容,笑起来很好看,让人心里感觉非常舒服。
苏炳放看着她,他知道在发高烧的那几天,就是这个女孩一直在用酒精和凉水给他降温,是她救了他的命,不过对于她来说,似乎他只是一个病人,除此之外,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在检查了另几个伤员的伤情后,她便出了病房的门。
她刚一出门,一旁的弟兄就挤着眉毛说道。
“这王护士的模样可真不错!”
“可不是,那是一个水灵!”
“也不知道,许配人家了没有。”
听着兄弟们在那里的“叽叽喳喳”的讨论,苏炳放听了以后,眉头皱了皱,他并不喜欢他们这么说她。于是便有些不满的的说道。
“好了,都别瞎扯了,人家才十五,还是小姑娘……”
“听听,有人心疼了,十五,那也能嫁人了。”
“可不是,如果不趁早,指不定就让别人抢了先!”
苏炳放的心里有些不悦,低声说道。
“这都是什么事……”
就这么抱怨着,苏炳放走出了帐篷,然后在院子里抽起了烟,这是战友来看他的时候,给他送来的纸烟。
就在这时,王护士从另一个帐篷走了出来,冲他微笑着打着招呼。
“苏班长,不是让你休息吗,怎么一个人站在这里?”
“想透口气,帐篷里太闷了!”
苏炳放看着她说道。
“快出院了,等你一出院,到时候想休息,也休息不好,还是多休息一会吧!”
王护士的声音不大,她的脸上带着关切的神情。
“嗯,谢谢你……”
就在女孩将要离开的时候,苏炳放突然问道。
“那,那个王护士,你,你有婆家了没有?”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王护士的脸颊瞬间变得通红,面红耳赤的她,显得很是慌张,好一会才说道。
“没,没……”
“那嫁给俺吧。”
苏炳放看着王护士说道。
“俺今年20,虽说上面有个兄长,可是我得了‘翊麾勋章’,嫁给俺保准不让你受苦……”
除了这一点之外,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优势。但是他相信就凭这一个优势也就足够。
护士看着眼前的这个士兵,洋酒都没有说出一个字来,她面红耳赤的看着他。
“你放心吧,只要你跟了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又一次苏炳放看着面前的女孩儿说道。
她面红耳赤的看着苏炳放,一会儿才羞涩不已地说道。
“这事,这还要去问一下俺娘。”
在说出这句话之后,她整个人羞得已经不敢再去看面前的苏炳放,满面羞红的她甚至有些慌不择路地转身,便朝另一个方向跑去。
苏炳放看着女孩儿的背影,突然傻笑起来,他知道自己成功了。
毕竟,只要女孩儿没有拒绝他就意味着他已经成功了。至于女孩儿先前说的要家人同意,他相信只要媒人上了门肯定能够把这门亲事说成。
看着女孩儿已经消失的身影,苏炳放只是傻笑着,他的心里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来。
他开始庆幸着自己能够参与到这场战争之中。这场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他的命运。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