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大破王世充(下)


  十一月初五。
  傍晚。
  连续数日的攻击皆铩羽而归。这让王世充和诸将都有些沮丧,每个个都在诅咒着该死的潼关为什么如此的奇险难下,连丰盛的晚宴也都有些难以下因。
  “报——”
  忽然,有一名禁军飞奔入帐:“陛下,门外有赵军使者求见,请令定夺。”
  赵军使者?
  王世充和众将都有些愕然:郑和赵如今可是敌国,李靖派人来是什么意思?
  “请他进来。”
  想了想,王世充还是点点头,虽然两军相争,但应有的礼仪还是要讲的,对彼此的使者不能避而不见,而且,他也很好奇,想看看李靖派使者来是何意。
  “诺。”
  禁军退下,很快,便领着一名精干的使者走了进来。
  见王世充,使者便恭敬地一拱手:“小人李成,乃是李大将军的亲卫,见过郑皇陛下。这里有我家大将军的一封书信,还请陛下过目,并与以回复。”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上。
  有禁军转呈上书信,王世充拆信一看,心中大喜,毫不犹豫便道:“你转告李靖,后天一早,朕必率大军在城外相侯,决不食言。”
  “好。”
  李成显得很高兴:“既如此,那小人便告辞了。”
  “嗯。”
  王世充点点头:“来啊,送一下赵使。”
  “诺。”
  有禁军领命,送李成出寨。
  “陛下。”
  李成一成,众将使忍不住了,单雄信心急道:“李靖在信中说了什么,您一口气便答应了?”
  “呵呵。”
  王世充哈哈大笑道:“李靖在信中约朕后天一早在关前决战,你们说,朕应不应该答应李靖这个要求呢?”
  “什么!?”
  诸将一听,俱各愕然不矣,纷纷道:“这李靖疯了,现在潼关之中,撑死了不到一万人,而我军怎么说也有八万之众,以一敌八,他这不是送死吗?”
  “陛下。”
  杨公卿眉头一皱:“这其中会否有诈?”
  “有诈?”
  王世充冷笑道:“这几天,斥堠根本没有发现赵军有增兵潼关的迹像。也就是说,赵军最多不过一万人。就算有诈,朕拥八万雄师,难道还怕了他不成?”
  “就是。”
  诸将一听,可不这么回事,纷纷道:“既然那李靖不自量力地想送死,咱们就成全他……对,替张老将军报仇……”
  杨公卿本能地觉得有些不妥,不过,却怎么也想不出不妥在何处,以八对一,似乎怎么也不会输才是,一时间,便安慰了一下自己,休要疑神疑鬼的。
  “好。”
  王世充兴奋地拍案而起:“明日休息一天,养精蓄锐,与那李靖决战。朕倒要看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那李靖如何翻天!”
  “诺。”
  众将奋声答应。
  帐中,一时洋溢着超极乐观的气氛,没人相信,以八万对一万。郑军会输,那种以少胜多、以寡破众的神话,过去或许有,但绝不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
  十月初七。
  正是李靖与秦冲决定,十日破敌的最后一天。
  “咚咚……”
  一早,饱餐战饭的王世充便亲率六万战兵倾巢而出,在潼关禁沟口外的平原地带摆开阵势,等待李靖出关决战。
  王世充也不傻,这两天,眼睛可是死死地盯住潼关,发现赵军的确没有增兵哪怕一个小卒,那心便彻底的放下了,磨拳擦掌地准备一举将李靖击败。
  然后,自然是顺势攻取潼关,与李唐会师。
  然而,左等右等,太阳都升上老高了,那潼关竟还没有一点动静,王世充有些恼火:这李靖,不是说决战吗,怎么磨磨蹭蹭的。喝声道:“来人。”
  “陛下。”
  亲兵大将单雄信摧马过来,一抱拳:“您有何吩咐?”
  王世充不高兴地坐在战车上:“派个人去看看,这李靖怎么还不出战?”
  “诺。”
  单雄信便派了一名禁军,骑马飞奔向潼关询问。
  很快,派出去的禁军便回来了,回禀王世充道:“陛下,小人问过了,那潼关上的赵军说。他们起得晚了点,正在生火做饭,请陛下耐心等待一二。”
  “好吧。”
  王世充翻翻白眼:这李靖,什么名将吗,怎的做事磨磨蹭蹭的跟个娘们一样。只好耐心等待。
  接下来,等啊等,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了,潼关依然没有一点动静。
  郑军有些站不住了。
  他们一大早便出来,傻站了一个半时辰了,步兵都穿着四十斤的明光甲,还拿着兵器,累得双脚都有些酸麻,骑兵好点,也坐得屁股沉得慌,左挪右挪。
  王世充也坐不住了,火冒三丈道:“雄信,再派个人去问问,李靖竟究战不战了?要是怕了,朕可就收兵回去了。”
  “诺。”
  单雄信也一肚子火:这狗日的李靖,慢慢腾腾地比蜗牛还慢,搞什么鬼。便又便了一名禁军飞骑去问。
  不多时,那禁军也回来了,回禀道:“陛下。小人问过了,那潼关上的赵军说,他们已吃过早饭,正在整队,还请陛下耐心点,他们很快就会出来。”
  “好。”
  王世充咬着牙,憋着一股怒火,只待李靖出来,就要狠狠地将其胖揍一顿泄愤。
  这一等不要紧,一转眼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了,时间眼看着都渐近晌午了。可潼关依然是毫无动静。
  郑军不行了。
  一般人傻站两个时辰、四个小时,都会累得不行,何况是全副武装的郑军呢,一时间,郑军的步军阵形是东倒西歪,有蹲着的、有坐着的,纷纷歇息。
  郑军骑兵也多半下马,坐了半天,腿酸得不行,下来活动活动,战马也放了羊,有跑到黄河边喝水的,有吃草的,各干各活。
  王世充也没阻止,站了半天,别说一般士卒了,就算是他这个皇帝,坐在豪华的战车上,上好的软垫坐着,也是坐得蛋疼,站起来慢慢走着活动手脚。
  王八蛋!
  终于,王世充彻底丧失了耐心:都快中午了,那李靖就算是爬,也该从潼关中爬出来了。咬牙切齿道:“妈的,一定是上那李靖的当了,这厮根本不敢出战,只是消遣朕来着。传旨:准备撤军。”
  “诺。”
  单雄信也是一肚子火,便要下令撤军。
  “杀——”
  就在这时,潼关城门忽然大开,杀出一支轻骑,约有两千人,闪电般直扑郑军而来,为首大将,正是李靖。
  “赵军来了!”
  “快!”
  “准备做战!”
  ……
  郑军措不及防,有找马的,有找兵器的,有找队伍的。一时乱作一团。
  “杀——”
  赵军养精蓄锐已久,居高临下,奔腾而来,气势之盛,尤如山洪倾泻,充满了一往无前之势。
  很快,还没等乱糟糟的郑军反应过来,李靖率两千精骑已一头冲入了郑军之中,疯狂砍杀,锋锐直扑王世充的中军,竟是打得一个擒贼先擒王的主意。
  此时,王世充终于明白了李靖的诡计:先怠其心,再以养精蓄势之师直突中军,一战定乾坤!
  好个阴险的家伙!不过,休想得逞!
  王世充气提牙痒,奋声道:“都不要慌,给朕顶住,谁敢后退一步,立斩不赦!”
  然而,郑军等了半天,气势已泄,阵势已乱,身心已疲,根本抵挡不住李靖的锋锐,被杀得是落花流水,纷纷奔逃,眼睁睁地看着李靖迅速逼近中军。
  王世充大惊,厉声道:“雄信,快,速速上前挡住。”
  “诺。”
  单雄信不敢怠慢,立时率一万禁军步骑迎将上去,截住李靖。
  禁军,是王世充的御林军,是郑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虽然傻站了一上午,也疲惫不堪,但毕竟是精锐之师,且有五倍的优势,立时阻住了李靖的锋锐。
  呼!
  王世充长出口气,只觉得出了一身的细毛汗,心中恼怒不矣,便待调动大军,将李靖这个阴谋的、妄想偷机的家伙围杀在阵中。
  就在这时,异变发生了:
  “杀——”
  郑军的阵后,突然杀出来一支约有五千人的精骑,为首大将竟然是罗艺,毫无疑问,这正是罗艺统率的五千幽燕铁骑,不知何时,竟潜到了郑军之后。
  “活捉王世充!”
  罗艺满脸狰狞地怒吼一声,率军杀气腾腾地直扑王世充的御用战车。
  天啦!
  王世充唬得魂飞魄散,前方大军被李靖搅得一片混乱,单雄信率禁军主力也迎了上去,此时,他的身影只剩下数百人,如何抵挡这罗艺的数千虎狼之师。
  “快!”
  王世充大慌道:“速速调转战车,奔向杨公军中。”
  郑军军阵分为左、中、右三军,左军是郎奉所率的五千精骑,中军是张志方率领的四万步兵,右军是杨公卿率的五千精骑,王世充便想向杨公卿求救。
  无它,王世充最信任杨公卿耳,而且,单雄信不在,也只有杨公卿才有可能挡住罗艺这只北地猛虎。
  一时间,数百禁卫慌忙簇拥着王世充,掉转战车,狂奔向杨公卿的右军,然而,王世充的御用战车十分笨重,根本跑不快,急得王世充简直要上吊了。
  “别让王世充跑了!”
  如此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罗艺焉能错过,率燕云十八骑如箭而发,瞬间赶上,当下,银枪狂舞,势若破竹地杀散挡路郑军,直扑王世充的御用战车。
  完了!
  王世充唬得魂不附体,见来不及逃向杨公卿军中,急弃了战车,换战马,向大营抱头鼠窜。
  “王世充老儿,哪里走!”
  罗艺率燕云十八骑及一千幽燕铁骑直追王世充而去,部将高士龙则率其余四千幽燕铁骑直奔郑军军阵,一力奔力冲杀、呼应李靖,一边大喊:“王世充已死,郑军败了,郑军败了。”
  单雄信、郎奉、张志方、杨公卿等正率军围攻李靖,猛听见身后一阵乱嚷,回头一看,不禁大骇:便见数千赵军精骑虎扑而来,而王世充御用战车上的龙旗竟已被砍倒,估计本人更是凶多吉少。
  “天啦,陛下被赵军杀了。”
  “大郑完了。”
  “弟兄们,咱们败了,快跑啊。”
  ……
  一时间,虽然精疲力竭,阵形混乱,但还勉力与李靖苦战的郑军顿时军心大溃,纷纷奔逃。
  一支军队,如果他的精神领袖战死,那对其士气的毁伤将是致命性的,便如当年的偃师之战,王世充用一个假李密的首级,便轻易地摧毁了瓦岗军的士气。
  “不许乱!”
  “不许逃!”
  “给我顶住!”
  ……
  单雄信等郑军大将一见不妙,纷纷喝骂,甚至连杀数十郑军溃兵立威,然而,郑军士气已然崩溃,兵败如山之下,根本非人力所能阻止,反而越逃越多。
  “杀呀——”
  高士龙大喜,趁机率四千幽燕铁骑左冲右突,在乱军中杀了个酣畅淋漓。
  李靖也立时脱困,与高士龙合兵一处,直奔单雄信等郑军大将。
  此时,单雄信等人除了自己的亲兵队外,根本无法指挥郑军的一兵一卒,见李靖杀来,不禁唬得魂飞魄散。
  郎奉慌忙道:“杨老将军,单将军,事急矣,咱们快撤吧,且先寻到陛下再说。”
  “罢了,走!”
  杨公卿满脸痛苦地长叹一声:浩浩然六万精锐战兵啊,竟被李靖以区区数千骑兵一举击溃,真是奇耻大辱啊!然而,事已至今,也只能逃命要紧了。
  当下,杨公卿、单雄信等战将掉转马头,便在亲兵们的护卫下,向后方抱头鼠窜而去。
  “追!”
  李靖二话不说,率数千铁骑紧追不舍,杀得溃逃的郑军是人头滚滚,尸横遍野,一时间,浩大的战场上,数千赵军骑兵追得好几万郑军是漫山遍野、疯狂逃窜,真是蔚为奇观。
  很快,本就筋疲力竭的郑军大多跑不动了,心灰意冷之下,为求活命,远远地见赵军冲杀而来,便纷纷跪地举手而降。
  赵军见状,虽然不杀,却也末停下受降,只是继续冲杀,誓要将郑军一举彻底摧毁。
  其实,对李靖这等千年一出的盖世名将来说,以寡击众、以弱破强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方法轻轻一击便可。
  不得不说,以王世充的军事才能,对付李密尚可,但在李靖这种真正的军事大家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败得一点也不冤。
  很快,郑军溃兵就铺天盖地的逃到了大营之前,而赵军精骑却依然凶神恶煞的紧追不舍。
  留守大营的两万郑军辎重兵一见战兵主力都完了,又听说王世充已死,哪还有心守寨,纷纷一哄而散,也‘踊跃’加入了溃兵的光荣行列,逃命去也。
  李靖见状,也不入寨,干脆穿营而过,继续冲击,反正不把郑军是彻底击溃,是绝不罢休。
  ……
  却说罗艺,率燕云十八骑和一千精骑是紧追王世充不舍。
  可怜王世充,身边紧剩数十骑相随,是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拼命地打马狂奔,欲图逃回军营,以作喘息。
  然而,罗艺早有所料,迅速分出五百轻骑,从左边兜截,堵死了王世充逃回军营的去路,王世充一见,惊恐欲绝,只得掉转马头,奔东南方溃逃而去。
  罗艺继续紧追,很快,就迫近了王世充。
  可以想像,郑军的战马累了一上午了,焉能跑得过养精蓄锐已久的郑军。
  王世充见赵军迫近,越发心慌,拼命打马,直恨不得飞将起来,然而,前方一条突然出现的大河彻底堵死了王世充的去路,一时间,真个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哈哈……”
  罗艺见状,一边勒马指挥大军围上,一边大笑道:“王世充,我看你这回还往哪跑?”
  王世充看着眼前的大河,面若死灰:难道,朕纵横一生,今日却要落得如项羽一般的下场吗!?
  “陛下。”
  王世充的数十侍卫一见大势已去,相视一眼,决然道:“大势已去,请容臣等先死。”
  王世充一脸呆滞,默然无语。
  “杀——”
  这数十侍卫怒吼一声,向罗艺猛冲过来,就是死,他们也要死得轰轰烈烈。
  “放箭!”
  罗艺眼都不眨一下,霎那间,一阵箭雨倾泻而下,王世充的数十亲卫尽皆落马丧命,以死亡来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一时间,无主的战场悲伤嘶鸣,一片悲凉。
  “王世充。”
  罗艺摧马上前,傲然道:“快投降吧。我家陛下仁慈,或如对窦建德一般饶你不死。”
  王世充彻底绝望了,他想自求一死,但是,握住了剑柄时,手却发起抖来,实在没有那个勇气,内心激烈挣扎了半天,不禁仰天长叹:“罢了!朕无福当有天下,降了便是。”束手待缚。
  ……
  战至傍晚时,李靖追出五十里外,方才结束了这场惊心动魄的追歼战。
  计点战果,其计斩杀郑军二万一千余人,俘虏三万五千余人,其余溃散无踪,并且,除了俘虏王世充外,还抓住了杨公卿、郎奉、张世方三员大将。
  至于张镇周,重创之中,更是束手就擒。
  只有单雄信仗跨下宝马和手中长槊,硬生生杀开条血路,逃窜而去。
  可怜王世充,大破李密不过两个多月,登基更只有月余,就成了人家的俘虏,煊赫一时的郑国更因王世充的被俘,迅速地走向末路,真是短命皇帝、短命王朝!
  这一役,李靖威震天下!


风华爵士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