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原形毕露


  与第12-3巡洋舰编队,以及第12-6驱逐舰编队交火的是联合舰队第一舰队的第1水雷战队。与第二舰队的两支水雷战队一样,“萨兰加尼和巴西兰海战”之后,第一舰队的两支水雷战队损失的驱逐舰一直没有得到补充,因此第1水雷战队只有九艘驱逐舰,分别是第6驱逐队的“响”号与“雷”号,第17驱逐队的“浦风”号、“谷风”号与“滨风”号,第21驱逐队的“子日”号与“若叶”号,以及第27驱逐队的“有明”号与“白露”号。
  它们要面对的是两艘火力凶猛的巡洋舰,以及六艘帝国海军最新锐的“风”级驱逐舰。
  狭窄的东京湾内,双方辅助战舰的这场战斗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因为距离实在是太近了,所以双方都没有采取花俏的战术,一上来就使上了全部的力气,连战术步骤都相差不大。
  距离缩短到八千米左右的时候,日本驱逐舰首先转向发射鱼雷,并且开始炮击。
  炮弹落下前,第12舰队的八艘战舰也完成了转向,在几乎是鱼雷最大的射程上完成了鱼雷齐射,舰炮也同时向日本驱逐舰开火。
  因为日本海军使用的氧气鱼雷的航速比帝国海军的重型鱼雷高,所以第12舰队的八艘战舰首先顶着炮火转向规避鱼雷,并且在转向的同时拉近交战距离。
  表面上,第1水雷战队占了先机。实际上,优势并不在第1水雷战队的手里。
  日本驱逐舰擅长鱼雷攻击,在炮战方面却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相反,帝国海军的轻巡洋舰与驱逐舰都比较擅长炮战。
  规避鱼雷的时候,只有“炎风”号驱逐舰被鱼雷炸掉了舰首,不得不提前撤出战斗(随后跟随“宜宾”号与“汐波”号返航)。另外七艘战舰都成功的避开了鱼雷,并且将交战距离缩短到了六千米之内。
  此时,九艘日本驱逐舰开始转向规避鱼雷。
  趁此机会,“汉江”号与“嘉陵江”号一马当先,在三分钟之内,将领头的“响”号与“雷”号驱逐舰打成了马蜂窝,并且导致两艘驱逐舰在着火之后不的不撤出战斗,逃回千叶港。
  同时,第12-6驱逐舰编队的五艘“风”级驱逐舰将以超过三十节的速度向敌人逼近。
  这一战术的目的是要避免日本驱逐舰获得第二次发射鱼雷的机会。显然,第12-6驱逐舰编队的指挥官(“东风”号驱逐舰的舰长)非常清楚双方的优点与缺点。逼近了,日本驱逐舰只能全力进行炮战,而“风”级驱逐舰的炮火明显超过了日本驱逐舰。另外,第12-6驱逐舰编队有两艘巡洋舰掩护与支持,日本驱逐舰则没有获得任何支持。
  只要将距离缩短到三千米以内,不出一个小时,就能干掉另外七艘日本驱逐舰。
  此时,第12-1主力编队完成了转向,正在以十二节的速度向着西北方的横滨港驶去。在其后面,第12-2巡洋舰编队与第12-5驱逐舰编队首位着三浦水道的北端,按照计划,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为第11舰队守好航道。另外,第12-4驱逐舰编队的七艘驱逐舰也没有投入战斗,而是呆在“汉江”号与“嘉陵江”号巡洋舰的后面,随时准备应付可能出现的第二批日本驱逐舰。
  从这一部署上可以看出,白佑彬的战术安排非常谨慎。
  如果说横向宽度最窄处不到六十公里的相模湾对第12舰队来说就是一座小池塘,那么东京湾最多算得上是“洗脚盆”。
  东京湾横向最窄处只有十五公里,纵向最深处也只有五十四公里。
  对任何一支主力舰队来说,这座海湾都显得太狭窄了。
  此时,第12舰队有四艘主力舰,五艘巡洋舰,十七艘驱逐舰,算上联合舰队,东京湾内的战舰数量超过了五十艘!
  如果将这些战舰平铺摆开,间隔距离不会超过四公里。
  相对而言,白佑彬并不惧怕联合舰队的三艘主力舰,最让他担心的还是联合舰队的驱逐舰。在这种狭窄的海湾内,如果主力舰遭到驱逐舰的攻击,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如果是在炮战中遭到鱼雷攻击,更是无处可避!
  问题是,联合舰队会主动寻找第12舰队决战吗?
  即便还没有收到联合舰队离开千叶港的消息,可是白佑彬觉得高野不会在港口内等死。
  说白了,只要第12舰队杀入了东京湾,就算联合舰队龟缩在港口内,也避免不了覆灭的命运。更别说第12舰队身后还有更强大的第11舰队,以及可以在一天之内赶过来的第14舰队。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做困兽之斗,高野也应该拼死一搏。
  只要能够歼灭突入的第12舰队,堵死三浦水道,就能将第11舰队挡在东京湾外。如果能够趁第11舰队进入水道的机会重创第11舰队,联合舰队甚至有“翻身”的机会。以高野的能力与野心,他不会放过如此好的机会。
  可是,这个机会很快就会过去。
  第11舰队在两个多小时之后就将到达。
  如果联合舰队不能在这两个多小时内击败第12舰队,并且堵住航道,即便没有第12舰队的支持,第11舰队仍然能够轻易的击败联合舰队。毕竟,那四艘快速战列舰,还有“黄河”号战列舰的战斗力不是吹出来的。
  “长官,日本驱逐舰转向撤退了。”
  白佑彬猛的一愣。“让第12-3巡洋舰编队与第12-6驱逐舰编队放弃追击,严密监视附近海域。”
  此时绝不是追击日本驱逐舰的时候。
  如果高野想击败第12舰队,肯定会派出驱逐舰这类“虾兵蟹将”引开第12舰队的注意力,然后率领主力舰突然杀出,并且用其他的驱逐舰发动鱼雷攻击,以最快的速度打乱第12舰队的部署,并且击沉或者重创第12舰队的四艘主力舰。
  那么,高野会埋伏在哪里呢?
  在通信军官传达命令的时候,白佑彬的目光落到了海图上。
  肯定不会在海湾的中央,那边太开阔了,主力舰会很快被雷达发现,并且遭到第12舰队的炮击。
  除了海湾中央,能够让联合舰队悄悄靠近第12舰队的航道只有一条。
  那就是横滨港东北,扇岛与本州岛之间的海峡。
  看到海图上那座东京湾内最大的岛屿,白佑彬摸了摸下巴,抬头朝舷窗外看去。扇岛就在十多公里之外,联合舰队很有可能埋伏在扇岛的北面,等到第12舰队靠近横滨港之后,驱逐舰从扇岛的西南杀出来,主力舰则排好队列,从扇岛的东北杀出来。到时候,第12-1主力编队的四艘主力舰将首尾难顾。
  “传令,让第12-2巡洋舰编队到我们西南方向上来,另外第12-5驱逐舰编队做好鱼雷攻击的准备。”说着,白佑彬招手将谢昶伦叫了过来,“让甲炮塔的两门主炮向扇岛上空打照明弹。”
  “照明弹?”谢昶伦有点疑惑。
  自从有了雷达之后,帝国海军的主力舰几乎不用照明弹了。当然,按照规定,主力舰每门主炮都配有五枚照明弹。
  “别罗嗦,快去下达命令。”
  一分钟后,“果敢”号舰首炮塔上的两门主炮开火了。
  这时候,白佑彬也拿起了望远镜。
  很多时候,雷达还是没有眼睛可靠。而且之前的实战已经证明,电眼丙型雷达仍然没有解决背景干扰问题。如果联合舰队埋伏在扇岛北面,肯定很难被雷达发现。但是,联合舰队要想监视第12舰队的行动,肯定会让某艘主力舰前出到扇岛的东北海域,充当整支舰队的“眼睛”。
  这时候,照明弹的作用肯定比雷达好得多。
  也正是如此,白佑彬准备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情况,而不是完全依赖并不是很可靠的雷达。
  没等照明弹落下,白佑彬的猜测就得到了证实。
  “炮口闪光!”闵瑞生在旁边叫了起来。
  白佑彬微微一笑,说道:“老子就知道,乌龟藏起来之后,还会把龟头露出来的。传令,航向掉转到二百二十度,航速增加到十五节,与联合舰队决战的时候到了!”
  其实,不用白佑彬传达命令,“果敢”号上的官兵就行动了起来。
  后面三艘战列舰上的了望员也看到了扇岛东北海面上出现的炮口闪光,而且判断出是日本战列舰主炮齐射时发出的炮口闪光。
  就在四艘主力舰快速转向的时候,“果敢”号打出的两枚照明弹到达了扇岛上空。
  白色的光芒下,三艘日本战列舰原形毕露。最前面的是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号,紧随其后的是“伊势”号,最后面的是“雾岛”号。另外,第二舰队第4战队的四艘重巡洋舰跟在三艘战列舰的屁股后面。只是,了望员并没有发现日本的驱逐舰,大概是躲在扇岛的北面,岛屿挡住了了望员的视线。
  因为第12-1主力编队及时转向,所以三艘日本战列舰打出的第一轮齐射全部落空了。
  只不过,情形并没有好到能让白佑彬轻易的获得胜利,因为在背景干扰的作用下,火控雷达也很难锁定日本战列舰。第12-1主力编队的四艘主力舰只能暂时依靠光学测距仪瞄准目标。
  这正好是帝国海军,特别是“果敢”号战列巡洋舰的弱点。


闪烁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