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东华之门(二)


  桂祥门清,知道自己的身份复杂,虽然行内之人都知道桂祥此人,大约还是和着自己的女儿更亲近,自然而然,应该是更贴近皇帝,可外头的人,大部分怕是没分的如此清楚,若是皇帝还是让桂祥当这个户部尚书,只怕是外头的大家伙都会以为,户部还是牢牢的把握在皇太后的手里。
  为了防止混淆视听,还是就此算了,何况桂祥也不愿意当户部尚书,“奴才自从戒了大烟,身子稍微好了些,可到底是不成的,若是当着户部尚书,当不好差事,坏了万岁爷的大事儿,就不好了。”
  皇后点点头,“阿玛这么说,也有你的道理。”她把手放在边上的靠垫上,“内大臣的事儿,若是要办,也可以办一点,内务府那边。”她的眼神闪烁了一番,“您还是要多帮一帮,安德海对着我颇好,可到底,还是不听我的。自然,我也不是容不下他,可凡事儿都要请过太后,时间久了,太后倒是觉得我太无能了些,其实也不是我想如此,安德海管着钱袋子,若是要用钱,还是要请太后的懿旨办才是。”
  “是,内务府的事儿,我自然是会帮衬着的,安德海此人昔日受了难故此,只对着皇太后十分忠心,这倒也没什么,有人管着银子,没银子,一概怪不到娘娘头上,不过户部尚书的位置,奴才还要多问几句,娘娘以为。”桂祥说道,“皇上为什么要这么急着换?”
  “外头的事儿我是不知道的。”皇后叹了一口气,“我也劝过皇上,不要这么急,阎敬铭的性子,阿玛也是了解,对事儿不对人,也算不得是皇太后的心腹,昔日还硬邦邦的在御前说,没钱,不愿意建万国宫,差点就叫皇太后下不来台,阎敬铭管着钱财很是不错,既然如此,再让他当着也不打紧,可我劝了皇上,皇上……似乎有了决断,不愿意听,我也就不能多说什么了。”
  “这些日子有人在鼓动,要拆分户部,娘娘这事儿,您知道吗?”
  “也只是鼓动而已,算不得什么,只不过是想让阎敬铭走开罢了。”皇后说道,“户部职权,银子收的越来越多,又掌管了那么多的银行,金山银山都真真不算什么,所以户部现在,现在是越来越大,阎敬铭也是。”她无奈地说道,“在御前屡次出言无状,经验他自然是够多了,可也不应该屡次对着皇上不敬,皇上又不是昔日吴下阿蒙,亲政也三年了,多少大事料理下来,都是有自己个的主见了,阎敬铭还拿着老一套来对付着,皇上私下和我说过好几次了,对着阎敬铭实在是可恼,只是阎敬铭功勋甚著,皇上顾忌着老臣的面子,故此容忍至今,拆分的事儿,就是这个愿意。”皇后眼神一闪,若无其事地说道,“我原本属意阿玛来当这个户部尚书,皇上虽然心里有人选了,可到底,我把这利弊都分清楚了,他也不会不准的,既然阿玛不愿意,也就罢了。”
  皇后不知道为何,这事儿,也只是似乎提一提,并没有独断的意思,比如静雅的婚事,她就没有让桂祥决定什么,听到皇后如此说,桂祥似乎明白了什么,“哦?皇上看中了哪一位?”
  皇后闭上了眼,“王恺运。”
  “王恺运?”桂祥听着大为惊讶,又突然笑了起来,“皇上选来选去,这岂不又是皇太后的人?”
  “哎,满朝的洋务之人。”皇后似乎也很无奈,“都是皇太后提拔起来的,这是谁都越不过的。”
  “还有一些人,和皇太后关系不大。”桂祥笑道,“娘娘是知道的。”
  “阿玛说的是宗室和清流吗?”
  “是。”
  “宗室能干的不多。”皇后摇摇头,“翰林詹事府谏台,这些人,放到户部尚书去,办不好差事儿,丢的是皇上的面儿,这要慎重,与其让他们来办,办砸了,还不如别让他们来瞎胡闹。”
  “也还有一些人可以用。”桂祥眨了眨眼睛,“六王爷手下,总还有一批人的。”
  “哦?”皇后凝视桂祥,“我倒是忘了这里头,阿玛有什么人选吗?”
  桂祥摇了摇头,“奴才没有什么人选,奴才以为,与其选立场,还不如选人,选的好了,不怕他不尽心当差。”
  “罢了,这事儿就留给皇上头疼吧。”皇后也摇了摇头,“我先把赐婚的事儿,敲定下来,如果趁着万国大会的时候儿把这事儿定下来,那么接下去就没什么大事儿了,阿玛若是得当,自己递牌子求见皇上,皇上怕是还有话儿要和你说。”
  “是。”桂祥又说道,“七王爷的身子,如今已经很坏了,皇上是怎么一个意思?总是要有个章程。”
  皇后骤然一惊,“什么?七王爷的身子不好了?去年冬天朝见,似乎脸色都上佳,开春了天气好了些,身子慢慢调理着,总是要能好的,怎么还差了呢?”
  “肝病一直不好。”桂祥唏嘘地说道,“肝病大约是要吃的清淡些,少甘肥甜美之物,可七王爷最喜欢吃的就是这些,忌口难,今个春天反复几次倒春寒,身子就不好了。”
  皇后思索了一番,“这事儿,阿玛就不必和皇上说了,我挑了好功夫,先和皇太后禀告——皇太后应该早就知道了,宣礼处那一帮子人,消息灵通着呢!然后慢慢的和皇上回,免得皇上伤心。”
  说到这里,父女两人似乎也没什么可谈的了,从内朝到外政都是说了一遍,桂祥知道皇后的话儿已经说完,于是起身告辞,皇后也未曾留,只是说让桂祥,“有几匹绸缎还算不错,你带回去,给额娘和妹妹们分一分吧,之前皇上要让大哥出仕朝鲜,联系朝鲜国内之人,我已经给回了,说是才干不能,请皇上另请高明,人有多大本事,吃多大的饭,干好差事儿,别的也就不用多想了。”
  “是,娘娘思虑的周全。”桂祥笑道,“咱们家如此显赫,正是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若是上赶着去那些大家都盯着的地方当差,难免成了别人的靶子。”
  桂祥起身告退,告退之前又突然想起来什么事儿,他从袖子里拿了一个红色的锦囊出来,献给了皇后,雀儿接过了锦囊,递给了皇后。“这是奴才从碧霞元君祠求来的多子多福平安符,献给娘娘,奴才已经命人查过宪书,今个是最好的时候,若是能够一举诞下阿哥,必然为天命之主,绵延五代繁华昌盛。”
  皇后的脸色僵了一下,“收下吧。”桂祥退了出来,雀儿看着皇后的脸色不太好,喊了一声,“娘娘”,就不再言语,皇后伸出手,雀儿把锦囊放在了皇后的手掌心,只见那红色的锦囊外面的花纹是百子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皇后摸了摸锦囊,“哎,真是难为他了。”皇后冷笑了一声,脸上有些落寞,又有些不以为然,“把锦囊收起来吧。”
  “是。”
  这个时候外头太监通传,说是珞嫔求见,皇后点点头,即刻通传,珞嫔红着眼圈进到景仁宫的正殿,就连忙跪倒,伴着啜泣出声了。
  “这是怎么回事?”皇后这会子心情不好,见到珞嫔在哭,有些不耐烦,却也只好忍住,温和的发问。
  “臣妾实在是,请娘娘恩准。”珞嫔带着哭腔说道,“到圆明园里头伺候皇太后,臣妾实在是做不到,请娘娘让臣妾呆在宫里头就完了!”
  “大胆!”皇后轻轻的呵斥出身,她的眉毛竖了起来,珞嫔一下子被吓住不敢再哭,“伺候皇太后是咱们这些后宫的本分之事,怎么你还敢不伺候吗?再者说了这一次你是代替着皇上和本宫一起去侍奉太后的,你难不成,逼着皇上日日从圆明园到宫里头往返吗?!”
  “臣妾不敢!”珞嫔脸色苍白,“臣妾并不是这个意思!”
  皇后虽然性子清冷,可极少发怒,这样骤然训斥,珞嫔吓了一大跳,顿时原本想说的话儿都喏喏的说不出口了,皇后这样发怒,且也知道不对,对着边上伺候的嬷嬷使了一个眼色,嬷嬷将珞嫔扶起来,“珞嫔娘娘,您先起来,主子娘娘是最慈心不过的,这么安排自然是为了全皇上和主子娘娘的孝心,也是给珞嫔娘娘伺候表孝心的时候,您怎么能说,不愿意去伺候着呢?在这景仁宫说说不碍事儿,若是传出去了,这可是不敬的大罪!”
  “是是是,臣妾并没有这个意思。”珞嫔连忙说道,“臣妾并没有不尊主子娘娘号令,不敬重老佛爷的道理,只是不愿意和珍嫔那人一起罢了。”她眼角又红了起来,“实在是不愿意和珍嫔一块。”
  “怎么了。”皇后慢悠悠地说道,“珍嫔怎么得罪你了?”
  “珍嫔这个人,每天就喜欢在皇上跟前装疯卖乖的,还老是踩着别人拔尖儿。”珞嫔气鼓鼓地说道,她长了一张圆脸,气鼓鼓的说话,越发显得脸圆润了起来,“素日在宫里头我见得就够多了,实在是不愿意去圆明园也还跟她在一块,她最是得皇太后的欢心了,我在边上只怕又要被嫌弃,娘娘,您就大发慈悲。”珞嫔恳求地说道,“臣妾愿意自己一个人在皇太后跟前伺候着,也不乐意和珍嫔一块。”
  “这事儿皇上准了,是没法子改的。”皇后拿起了盖碗,准备喝茶,不过茶早已冷却,她让雀儿拿走,又吩咐:“拿一碗蜂蜜桂圆汤来,也给珞嫔拿一碗。”
  珞嫔被嬷嬷扶着坐下,这会子还是委屈的忍不住抹眼泪,皇后微微摇头,“好了,这事儿是我定的,要你和珍嫔一起去,就是要让你在皇太后的面前长长脸,皇上是最孝顺的,你把皇太后伺候好了,皇上自然是对着你会青眼有加,你都说了珍嫔在皇太后面前得宠,那你知道她得宠,你怎么不学着点?若是能够学到她一半的厉害,你也不会在这里就会哭鼻子了。”雀儿端了桂圆汤上来,皇后示意珞嫔接过天青色烟水碧的仿钧窑梅花碗,“喝口暖和的。”
  珞嫔连忙谢恩,喝了几口这脸色就好了许多了,皇后无奈的摇摇头,“你也真是,珍嫔在皇太后面前卖乖,你也可以去学着点,这次事儿已经定了。我让你去,也不仅仅是要伺候皇太后的。”
  珞嫔迷惑地说道,“娘娘的意思是?”
  “我要你看住珍嫔。”皇后淡然说道,“她在皇太后跟前说什么,做什么,你都要小心留意着,不仅仅是你要学着点,我也要学着点,怎么学着伺候人。”
  “娘娘母仪天下。”珞嫔连忙说道,“自然不用和珍嫔学这些曲意奉承的事儿。”
  “那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皇后问道。
  “臣妾知道了,只是还不明白。”珞嫔畏惧地说道,“不过既然是皇后娘娘吩咐,臣妾是绝没有推脱的道理,珍嫔能做的,臣妾一样能做,请皇后娘娘放心,在圆明园,我一定看好珍嫔。”
  “如此就好,你去做就是了,凡事有我,皇上也会帮着你。”皇后叹了一口气说道,“过了端午节,就要准备晋一晋大家伙的位份,珍嫔是皇上心尖上的人,若是得了皇太后的喜欢,这晋位份就是妥妥的了,将来若是有个一儿半女,只怕贵妃皇贵妃指日可待,你这一次办好了,回头皇上龙颜大悦,自然也能晋你的。”
  珞嫔梨花带雨的进景仁宫,出去的时候是精神抖擞,斗志昂然,皇后见到珞嫔出去,不免一笑,“这样纯粹的性子,倒也有趣。”
  边上的嬷嬷接话说道,“也只有娘娘这样大度,才能护得住这样的纯粹之人。”
  “不管如何。”皇后站了起来,“把珍嫔带出去,少几个月在跟前晃荡,我也得意几天,来人。”她叫了一下,景仁宫的首领太监邢彩福走了进来,“娘娘。”


因顾惜朝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