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英魂不远(一)
作者:因顾惜朝|发布时间:2024-06-29 01:54:59|字数:4235
太后拿出来了自己的手帕,把这个年轻士兵头上的汗珠仔细的擦拭掉,动作轻柔,十分温柔,这是很出格的做法了,若是昔日恭亲王在此,必然是要劝谏慈禧太后的,但是在这个地方带来的大臣都算是慈禧太后的亲信,自然不会在这些礼仪的小事情上纠结什么,何况皇太后今年整好五十,都可以当这个年轻的士兵祖母了,自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联想,孙玉文还大唱赞歌,“皇太后仁心布天下,新军上下必然会深感圣恩,为国效死。”
慈禧太后又问了问这个年轻人家中如何,末了安慰道,“这里的事儿差不多了了,再等些日子,你们身子养好了就先行归国。”她吩咐左宗棠,“坐船,让南洋水师护送,海运稳妥些,不容易颠簸到伤口。”又看到那个年轻人的额头上又冒出了汗珠,不由得微微皱眉,“咱们没有止疼药吗?”
“有一些鸦片在。”医官回答道,“可以止疼,只是不能用多,容易上瘾,其余的麻药,还要紧着一些要大手术的伤兵,不敢乱用。”
如此说也只好罢了,慈禧太后又问了问伤兵救治的情况,对于救治十分的满意,慈禧太后是不懂军事,但是她知道对于战场上伤兵的救治,可以让军队的减员大大减少,那个南丁格尔,最出名的护士,就是为了战场上减少伤兵的死亡率做出来卓越的贡献,自从新军建立,就有专门成立了医疗救助作用的队伍,由太医院和各地招募来的医生作为教师传授医学,做到急救和缓解疼痛的作用,许多轻伤可以在有效的护理下马上重返战场,而为了吸引优秀的大夫,特别是那些外科大夫,新军更是拿出高位的军官位置,让他们进入新军主持医疗救助的服务,不管如何,几年下来,在这个专门负责救治的队伍里面,上到佐领,下到队正都成了专业性人才,不敢说救死扶伤,但是在战场上急救,已经成为了最佳的合适人选。
慈禧太后依次进去,在几个伤兵营帐都转了转,问了问相关情况,然后勉力几句,这才出了营门,这个时候她还不想听什么报告,只是问道,“阵亡战士在哪里?”
“阵亡战事的遗体已经焚烧了。”左宗棠说道,“越南天热,遗体放不住,只能是火化之后将骨灰运回到国内。”
慈禧太后点点头,“不必运回国内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就在这里吧。”慈禧太后指了指还是一片狼藉的战场,“就埋在此处。”
一个个儿的骨灰坛被请了出来就地掩埋了起来,慈禧太后在这个过程之中一直沉默不语,所有的人也一直沉重的说不出话,越来越的士兵赶了过来,伤兵营里面的能够挣扎着的伤兵们也互相搀扶走了过来,偌大的一个朗生前线,寂静无声,只有清风轻轻吹过飘扬的旗帜发出了轻微响声,和铁锹挖着地面的蒙声,不一会,死亡战士们的奉安之处都已经准备妥当了,一个个的整整齐齐,所有人都凝神静气,似乎在等着什么,慈禧太后突然说话了,她大声地说道,“拿垫子来!”
李莲英连忙把垫子献上,慈禧太后推开搀扶自己的宫女,正了正衣裳,左膝弯下跪在垫子上,右手撑住垫子,随即右膝弯下一同跪下,她亲自喝道,“奉安!”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这是绝对于礼不合的事情,在慈禧太后身后的左宗棠险些魂飞魄散,他连忙跪下,伏在地上,“皇太后,阵亡的将士当不起您这一跪!臣死罪,万死请太后起身!”
“为国尽忠者,为何当不起我这一跪。”慈禧太后直挺挺的跪在垫子上,“请英灵入土!”
“是!”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但是新军上下,包括冯子材、方弘毅、李云龙、楚云飞等不仅是惊呆,更是眼中含了热泪,就连素日里最为放荡不羁的楚云飞这个时候也端正了面容,他们纷纷跪下,用哽咽的声音和激动的语气,大声地说道,“请英灵入土!”
“请英灵入土!”所有在场的士兵们,不管是断手断脚还是健康健全的士兵,都含着热泪,带着哭腔,纷纷跪下,齐声喊道:“请英灵入土!”
负责奉安的士兵们强忍着热泪,将骨灰坛子小心翼翼的放到了挖好的墓室之内,慈禧太后深吸一口气,慢慢的拜了下来。
如此拜了三次,她才慢慢的抬起头,“英魂不远,佑我中华!”她大声的喝道,“我等在此,愿,英魂不远,佑我中华!”
“英魂不远,佑我中华!”
“英魂不远,佑我中华!”
现场哭成了一片,谁说男儿不流泪,只是未到伤心之处,袍泽兄弟捐躯沙场,是极为伤心之事,但是能得皇太后亲自祭奠并跪拜祷祝,这又是一个无上荣光,并莫大的骄傲,素来士兵从未得人如此重视,皇太后这么一跪拜,在场的人无论是谁,只怕是皇太后现如今叫自己去死,只有心甘情愿的!
一个个的军帽放在墓碑的位置上,这个时候,还没有墓碑准备好,整整齐齐,放眼望去,一片无尽,令人惊心,慈禧太后肃穆跪坐了许久,这才在军机大臣们的劝告下起身,她看了看这片坟场,眼中的软弱和失落逐渐的消逝,“传旨,命越南各地大战中,中国士兵阵亡者,如北宁、太原、谅山、升龙、朗生等地,均开辟风水佳地作为战死将士陵园,一年清明重阳两次祭祀,由两广并兵部、礼部、理藩院等官员亲临祭祀,烈士家眷,一年两次来往越南祭拜,当地官府提供费用,其余的均按照旧年定制办理,对了还有一条,凡是战死将士遗孤,均免费入学,直到中学毕业。”
这样大的体面,谁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谁或许说不出来什么道理,但是都明白,只要是获得了重视,这就是最大的尊重。
“皇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绝对是最心悦臣服而且是最心甘情愿,用力呼喊出的声音,浩浩荡荡的声音横贯在了天地之间,原本之前肃穆悲伤的气氛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激烈奋进的热烈气氛,慈禧太后转过身,举起了右手,朝着三个方向转了转,让所有人都看到了自己的手臂,她示意,听到了大家的呼唤。
士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犹如潮水般的退了下去,慈禧太后对着身边的左宗棠说道,“瞧见了没有?咱们这个才是民意,什么人,别说是越南人,还是法国人,想要和中国人谈民意,他们有咱们这样万众一心吗?他们有咱们这么多人吗?咱们有四万万的百姓,只要我们想要的,我们绝对就可以做到!”
此间事了,于是就要谈正事了,慈禧太后趾高气昂的在群臣的簇拥之下到了左宗棠的帅帐,太后升帐,群臣进来拜见,随驾的自然就不用拜见了,但是左宗棠却要肃穆的正冠大礼带着新军等各都统,三跪九叩参拜,山呼万岁。
慈禧太后点点头,“诸位请起。”等到大家伙都起来了,慈禧太后才说道,“今日的大礼参拜,朴存公,你必然是有什么讲究的吧?”
左宗棠又跪了下来,磕头说道,“臣这大礼参拜,第一自然是为了臣自己个。”
慈禧太后一挑眉毛,微微诧异地说道,“说说看。”
“天下能统领三军出征越南的人,不少,但太后唯独看中了臣,让臣在古稀之年能够主持对法之战,成就这一番丰功伟业。”左宗棠倒是不谦虚,直接就说中法之战是丰功伟业,“臣一生所求,无非就是建功立业,皇太后垂怜微臣,给了微臣这个机会,微臣百死不能报答皇太后的如海深恩!”
这就是左宗棠,从来不掩饰什么,一般的人都会说谢太后洪福齐天,庇佑将领,夺取大胜,祝贺天朝有此大捷。再现实些,那么就是感谢慈禧太后给了这个机会,让自己能够得此泼天大功,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左宗棠倒是实在,只是先感谢慈禧太后给了自己这个机会,让自己能够主持对法战事,他的确也是不辱使命,连登捷报,光耀中华。
慈禧太后微微一笑,她伸出手,掌心朝上,摆了摆,两个太监上前扶起了左宗棠,“朴存公何须说这些,咱们君臣相得,我自然是知道你喜欢的东西,成人之美,乃是寻常之事。”慈禧太后指了指帐外,“你给我这样的大胜,越发证明我的主意是对的,再者这天下之大,能够主持三军的,没有几个,而你朴存公是最适合的一个,你虽然是七十多了,可我觉得你还不算很老,百死就不必了,快快起来,您这把老骨头还要再多干几年的差事,我这里须臾离不得你呢,搬椅子来,请朴存公坐下。”
孙毓文艳羡的看着慈禧太后说出了这样的话,没想到左宗棠这位和恭亲王一起被扫出军机处的大臣居然还有如斯的宠信!“君臣相得”这样的话,从帝王嘴里从来是不容易说出口的,昔日记得有印象的,还是乾隆皇帝时候的和珅。
不过左宗棠有如此宠信,也是有他的原因所在,第一自然是有才干,第二,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争权夺势,这是人在官场无论是谁都会去做的事儿,慈禧太后自然不会怪罪任何人去争权夺势,孙毓文虽然之前不在军机,但是左宗棠和恭亲王斗的厉害,这是看得见听得到的,分了恭亲王的权,自然是慈禧太后乐于见到的,但这绝不是慈禧太后能够对左宗棠如此信任的关键因素。
性情相投?这也只是一个契机,在孙毓文看来,左宗棠的不党,怕是最让慈禧太后放心的,脾气差,性子刚烈,自然没有什么党羽可言。
当然,最大的因素还是在于左宗棠的能干,慈禧太后发话了,“朴存公主持越南战事,实在是辛苦,一个月内就收复了北圻和升龙府顺化府,剿灭法军北越舰队,围困米乐的大军,法军弹尽粮绝,无法突围,又是全体投降,这样的大功,许多年都没看到了,此役,朴存公当为首功!”
“若如皇太后托付江南几省全权,新军将士用命,臣亦不能建如此大功。”
慈禧太后点点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用人一向如此,朴存公,你把将领们一一介绍一番,也好让我知晓。”
当头的就是白发苍苍的冯子材,只见他身材矮小,但是精神抖擞,顾盼神飞,声音洪亮,弯腰行礼,慈禧太后赞许的点头笑道,“唯我冯大将军!我这诗没赠错人,你带着萃军在谅山守了这么久,法国人不得越过谅山一步,这样的斗志,实在是横刀立马的好汉,好汉!”
冯子材满面红光,得到慈禧太后的赞许显然实在是太高兴了,慈禧太后又问两个儿子的近况,大儿子左手已断,二儿子尚好,冯子材也不顾及这个时候有什么不妥当,直截了当的说了出来,希望二儿子能够进新军。
“哦?”慈禧太后笑眯眯地说道,她没有当即答应下来,反问,“萃军亦是极好,日后贵公子跟着冯将军身边当差也不赖,怎么想要入新军呢。”
“新军的一切都和微臣以前呆过见识过率领过的不一样,微臣在新军面前,似乎觉得自己都不会打仗了,微臣的年纪大了,若非如此,微臣一定是要亲自入新军,从小兵做起,一步步的把什么东西都要学会才是。”
“瞧见没有。”慈禧太后一脸的骄傲,她对着左宗棠笑道,“识货的人在这里呢。”
“冯将军是看中了新军的作战方式了。”左宗棠笑着回道,“才肯把宝贝儿子拿出来,送到新军里。”
“冯将军这么说,我自然没什么可说的。”慈禧太后点点头说道,“等到贵公子身子养好了,就让他入新军吧!”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