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节节败退(一)


  “不能由着他们这样乱来。”恭亲王摇摇头,他如今既讨厌李鸿藻等人,更是讨厌勤政殿的那一位,难道这领班军机大臣就一定是要和秉政的人相对吗?
  “太后说这件事不让您管了。”宝鋆摸了摸鼻子,无奈地说道,“王爷咱们还是别惹事上身吧,还是和法兰西和谈要紧。”
  “不。”恭亲王难得的露出了坚毅之色,“这事儿要是办不好,怎么和法兰西人谈?如果把越南的法兰西人都杀了,我就是轻轻拱手把苏伊士运河都给了法人,他们也绝不会善罢甘休。”
  “王爷,我倒是要说一句。”景廉一向都是做执行者的事儿,一如昔日的朱学勤,在中枢之中依附恭亲王,倒不比在西北任上一下子就屠了几百与朝廷离心背德勾搭俄罗斯企图叛乱的部落人丁,这样来的心狠手辣,不过他凡事不要说话,只要一说,言必中之,他这么一说话,恭亲王倒是不能不正视,“秋坪,这里没有外人,凡事你直说就是,我听着。”
  “俗话说,瓦罐难免井边磕,将军难免阵上亡。法兰西攻占越南升龙府,企图逼越南人就范,这心里自然是存了捏软柿子的想法,自然是没话说的,但是他也要清楚,但凡是作战,就不会不可能有伤亡的事儿,之前那个安邺,不也是被黑旗军杀死的?他们在越南会遭遇到什么,绝非没有准备的,中了黑旗军的计谋,重蹈覆辙,又被杀了主帅全军覆没,这就是最大的蠢事,怨不得别人。”
  只是有一点,这个唐景崧到底是在黑旗军边上的,这是非常不妙的一件事情,“唐景崧和黑旗军一起,这摆明了就是中国的意思,朝廷和黑旗军在一起,就是说,咱们支持着黑旗军杀法人。”
  “这也没错嘛,教训教训法国人也是好的,论理儿,这些法人也太不像话了,在北圻说动手就动手,没有半点把咱们大清放在眼里。”恭亲王也不是没脾气的主儿,这么多年执掌中枢下来,大约也只有外国人敢明里暗里对他不尊敬,他愤愤地说道,“只是凡事不能由着性子来。”他似乎话里有话,说的不仅仅是法国人,“他们如今也算是碰到钉子了。我何尝不想把越南平平安安的保下来,只是为了一介越南,要坏了这么多年的安稳日子,我是半点都不愿意的,国情如此,稳定第一,若是不稳,什么事儿都办不成,即使办下去了,也要打折扣。秋坪你说的有道理,唐景崧擅自出关,是要落人口实,我若是不管。”恭亲王有些头疼,“总理衙门那里还怎么谈?法国人如此骄纵,就算有这样的大败也绝不会说要退缩的,必然是暴跳如雷,一定要报复。”
  “那既然要报复,咱们怎么谈也是没用,洋人知礼照规矩来谈,也就罢了,若是不懂礼数的乱来,让王爷吃了法人的刮落,朝廷和军机处的面子往哪里搁?”景廉摇摇头,他是不赞成恭亲王继续在越南的事儿上面继续搅合的,所以今天他的话一定要说的通透,“不如王爷把这事儿抛开就是,叫总理衙门的人去做。”
  “可越南的事儿和苏伊士股份的事儿是一起的。”宝鋆说出了疑惑,“越南越乱,咱们可是越不会卖股份给法国人的,放任不管,只怕黑旗军还要继续取胜,到时候更是没法子谈苏伊士的事儿了。”
  “佩蘅公,您这可是钻了牛角尖了,法国人若是在越南得不到多少便宜,这可是对咱们有利啊。”景廉笑道,他细细的说了一番道理,这法国人若是在越南失力,那么自然要从别的地方挽回,拿回了苏伊士运河股份,那么在苏伊士运河的管理上他就是老大,这也绝不亚于吞并了越南,这对中国是利好的消息,如果法国人要灭黑旗军,那么到时候观望一二,再把苏伊士运河拿出来卖给法国人,同时保留一点越南国的法统和领土,这样也是仁至义尽了。
  横竖黑旗军胜败,中国就都不会吃亏,不妨高高挂起就是了,“洋人们若是要找茬,只怕是一件事,就说这黑旗军都是中国人,这就绕不过去,咱们怎么说他都不会听,胡搅蛮缠,咱们还能胜的过洋人?只要法国人不把炮打到两广,兵船不来中国,让他们耍一耍嘴炮,也不打紧,不当真就是。”
  “法国人指望着在越南大胜来逼我们在苏伊士运河股份的价格上让步,这是显而易见,人人皆知的事情。”恭亲王点点头说道,“如今他们价格是压不下去了,不过想要把这个钱脱手掉来办八旗的事儿,也不是件易事。”
  “这个股份也不一定要卖给法国人。”宝鋆一拍大腿,“金贵的很呢,卖给谁不是卖?这会子若是我们去找英国大使,只怕他即刻就可做主收购。”他似乎明白了什么,“怎么就要老是盯着法国人卖呢?”
  “佩蘅公也看出来了?”景寿摇着一把素面的扇子笑道,“这当然也是要用越南来换的道理的,只是法国人不识抬举,太后也不是很乐意的模样,所以才拖了这么久,法国人自然要压价,为何太后也不乐意。”
  “太后不乐意这个银子办八旗的事儿。”宝鋆下了结论,“这到底是内库的钱,是她的体己。”
  这也是有可能的,清朝的财政政策原本和明朝是不同的,明朝分内库和户部的库房,皇帝的支出和国家的支出是分开计算的,当然了这个界限不是很明晰,因为有时候君主强势,可以从户部提银子,内阁强势,那就盯着皇帝的钱袋子,巴望着从里面拿钱补贴外朝。而清朝不同,存钱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户部,皇帝的钱都问着户部要,谁也不敢拦着,若是碰到雍正皇帝和道光皇帝这种一味过苦日子的也就罢了,可若是碰到了乾隆皇帝,那么户部尚书也只好想着上吊也要给皇帝弄银子了,和珅为何能长时间受乾隆皇帝宠爱,经济上的原因就是他能搞到银子,供乾隆皇帝花钱舒舒服服的,一点儿也不会哭穷,同时还能把国家开销运转下去,十全武功花的银子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一点来说,和珅的确是干才。
  但是到了本朝,洋务的事儿一开,慈禧太后除了往户部要钱之外,自己更是设了一个内库,内务府的出息和金州的出息都放在放在里面,办工厂,车马行,轮船,这么几年累计下来,的确是不少了。慈禧太后不小气,凡是有大灾难的时候,赈灾的银子都会从内库拨一部分出来,除却每年固定的日常支付宫中的开销之外,其余的钱是一分都不会问户部要,这点宝鋆是感激的,但是如今想要从他那里把这么几百万的银子拿出来,这的确是有点难了。
  “太后不是小气的人,再者八旗的事儿,说起来是家属倒也没错儿。”景廉摇摇头,“太后不乐意卖股份,我瞧着,是不是太后不会弄八旗的事儿?”
  恭亲王微微有些吃惊,“秋坪你这是什么意思?老七都大张旗鼓的搞了,若是太后不乐意,怎么会让老七去弄。”
  “我也只是这么一说,供王爷参考,太后无非是两个,不愿意股份拿出来,要户部出钱,要么,这八旗改的事儿,只是个幌子。”
  “幌子?”不愿意拿钱,这是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如果八旗的事情要太后自己掏腰包,他不乐意,把这件事拖着,等到户部有钱的时候再办也有可能,但是这个幌子,就不好理解的,“秋坪的意思,是太后不做八旗改革的事情?”
  “不是不做,只是不花钱做。”景廉说道,“宗人府又抓了这么多人,难不成,太后想要?”
  这后头的半句话景廉没有说出来,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他心里是清楚的,现在那个养心殿总管李莲英麾下的宣礼处,可不是白吃饭不干活的,到处都有探子,虽然有些话可能说中了真实的情况,但是真正的东西是最要命的。
  景廉掩口不语,后续的话却还是让恭亲王惊出了一身冷汗,太后要干什么?杀了这些闹事的人?还是一概都开除出旗,这两样都能做到不花钱或者是少花钱。
  或者是直接免了丁银禄米,都自生自灭,这些方式都不行,恭亲王有些坐不住了,“这也不能吧,再怎么说,这些人总是有些作用的。”
  “能有什么作用?”景廉是看不惯这些废物点心的,这里没有别人,也不用做出很是维护八旗众人的样子,“这些人没用的居多,我也说句实话,八旗的身份,只有一点有用,若是日后当差,比民人到底是快些,可若是不上进,这点用处也没用!”
  但凡朝中各部官员,都有满汉之分,用来安置旗人,高宗朝后旗人官员大部分都是不满额,也就是说,只要你有点资历,有点水平,升官是妥妥的,远远比民人中进士,各部观政,外放地方官员,再入京六部都察院这些地方历练一番,才有可能当到四品的知府,运气好些,五十岁之前可以当到一省参议,这是副省长的职务了,若非大机缘,或者是有大功,想要和李鸿章一样四十出头就封疆大吏,执掌东南,或者是帝师的位置,如李鸿藻一般,入直军机,别的人想都不要想。
  旗人却是不同了,只要肯当差,什么都好说,桂祥这样年轻,授一个从一品的领侍卫大臣,谁也不能说闲话,以前甚至有监生任部堂高官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这些年洋务办的好,不少旗人进学参军或者是当差,很是涌现了不少新贵。
  还有恭亲王这种不到三十就军机行走的,自然就不用说了,这是特例,如果按照恭亲王的性子,只要是宗室的人都愿意上进,什么职位都是肯给的,比如如今的奕劻,怎么说也是炙手可热的新贵官员了。
  景廉是进士出身,最是尊贵,他大部分是看不起这些混吃等死或者是走偏门想要要挟朝廷的人,这观点倒是和翰林学士宝廷差不离,“若是太后不想拿钱,就发作了这些人,指不定将来会有乱子,这一点,王爷还是要谨慎啊,所以我的意思,就把越南的事儿丢下,由着他们办就是了,毕竟这外交不如内政来的紧要。还是紧着八旗的事儿要紧。”
  景廉说的有道理,这心腹之人说的话,恭亲王也能听得进去,“只不能和法人宣战动手,我什么事儿不管也成。”恭亲王点点头,“你说的是,小打小闹无妨,越南的事儿说破天也只是藩属的事儿,高脚鸡上不了台面。”
  “王爷只是怕张佩伦胡闹吧?”景寿笑道,“这些文人出身,骤得高位,只怕脑子有些发烧,这也正常,谁都想投笔从戎,效仿班超封侯名垂千古呢。且不知道他指挥不指挥的动南洋水师,若是能够命令南洋,难不成咱们王爷就不能动手掺沙子吗?”
  “你的意思是……南洋水师提督的人选?”恭亲王思索了一番,突然眼神一亮,连忙说道。
  景廉点点头,“是的,王爷,左宗棠说让吴长庆去当南洋船政大臣,这是当不上了,可这南洋水师提督的职位还在,不如给了吴长庆。”
  恭亲王有些不悦,“这是左宗棠保举的人,我把他放过去,难不成要他和张幼樵打擂台吗?”
  “吴长庆说到底是李鸿章帐下出来的人,虽然左宗棠保举,这是不能否认的。”景廉笑道,“吴长庆能够听李鸿章的安排和命令,这样一来,想必若是张佩伦要疯,也没人第一时间陪着他来疯。”
  “这到也是。”宝鋆点点头,“咱们王爷只是怕张佩伦乱来——这是一定的事儿,你就瞧着今日李保定的样子就知道了,他们是憋着劲想要给法国人甩脸子,打巴掌呢。如果吴长庆去,就算要打仗,他也心里有数,绝不会是乱来,王爷这事儿可做!”
  恭亲王点点头,“那就按照他的意思去吧,只是怕得意了左宗棠这厮。”
  景廉昔日在左宗棠帐下当差,倒也不好意思说自己老上官的坏话,只是低头不语,宝鋆看了看景廉,哈哈一笑,“这个左骡子,别的事儿我倒是什么都不佩服,只是他这个独来独往,凡事随心所欲,我倒是十分佩服。”
  这话的意思就是左宗棠保举吴长庆也不过是兴之所至罢了,恭亲王释然,对着景廉笑道,“还是秋坪想的周到,这些事儿我是没有想到的,是智将啊。”
  “我也是之前一言不发,也不掺合进去,隔岸观火,才瞧着一点蛛丝马迹的,那里就说的上是智将呢?”景廉笑道,“不然我若是和王爷一样关心则乱,也不会知道这些了。”
  “你说的是,那越南我就不管了,左宗棠乐意去指手画脚,那就让他去吧。”
  景廉回到自己的住所,换了衣服,叫管家打发了一个人上来,“你之前送来的桃子我用着不错,回去告诉你家老爷,我这里也不能白吃,送一篓橙子回去给他。”
  那个人应声下去,果然拎着一篓橙子出了景廉的府邸,左绕右饶到了一处极为宽敞的宅子,朱红色的大门是超品的官员才可以用的,显然,这里住着一位男爵以上的人物。


因顾惜朝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