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一波已平(二)
作者:因顾惜朝|发布时间:2024-06-29 01:54:59|字数:4435
难道?
面对着几个人狐疑的眼光,慈禧太后哑然失笑,“爱迪,他们在怀疑你呢?”
“不必理会,对于国家的前途来说,我们比他们需要考虑的更多,他们大概执政几年就要轮换,而我们不同,终身都要和国家的命运维系在一起。如果一个国家灭亡,只有皇室才会承受最悲惨的命运。”他转过脸,威严的对着雅各布和巴扎利说道,“在我们没有离开中国之前,禁止再交涉苏伊士运河的事情。”
两个人点头称是,“走吧,爱迪。”慈禧太后扬了扬脸,“你大概没有见过夜色之中的紫禁城,我带你去逛一逛,现在外面有大雪,雪景还是不错的。”
慈禧太后带着李莲英和爱德华一起离开了,恭亲王看着他们离去,似乎若有所思,军机大臣里面年老的左宗棠,宝鋆不耐烦熬夜,已经回去歇息了,李鸿藻最是厌恶和洋人打交道,勉强过来不过半盏茶时分,就无声无息的走了,只有一个景廉陪在身边。
景廉倒也不是迂腐的人虽然还不敢和公使夫人们跳舞,但是攀谈几句却也是无碍的,他见到恭亲王兴致不高,不免发问:“王爷可是累了?不如我在这里盯着就可。”
恭亲王摇摇头,“倒也不是累,只是想到小山,未免有些担忧。”
小山就是沈桂芬,去年三月起就一直卧床不起,内务府拿了多少珍贵的药材出来,太后又命太医院时刻派太医在沈桂芬府上盯着,这才调了一口气在那里,只是人却是慢慢的瘦了下去,“腊月二十五的时候去瞧了瞧。”景廉说道,“可怜见的,身上就剩下了一把骨头。”
听到这样的消息,恭亲王越发烦躁起来,失了沈桂芬的出谋划策,面对着左宗棠的咄咄逼人,恭亲王逐渐变得有些难以应付起来,去年沈桂芬帮着出谋划策把左宗棠拉下了爱德华访华礼仪之争,十分奏效,但是沈桂芬也因此病势越发沉疴难起,他原本就是操劳过度而得病,如何能将这些没用的事情再去麻烦他?
如此心烦意乱的想着,耳边突然传来了一声细语,“阿玛。”
恭亲王转过身,看到了穿着大红色吉服的荣寿公主站在地上,含笑看着自己,看到自己的女儿,恭亲王原本烦乱的心思顿时松快了不少,他点点头,“太后让你来的?”
“是。”荣寿公主苦笑,“女儿原本是不愿意来的,只是皇额娘一定要我参加,说今日起码要一半的事情让我做去,这才过来的。”
“过来热闹热闹,也是不错的。”恭亲王点点头,“你现在有自己的府邸,不过得了空也要回家瞧瞧,你额娘时常想念你和外孙。”
“我晓得了。”荣寿公主说道,“额娘身子好些了吗?我素日都在宫里头伺候,不能常常回家看看,实在是不孝。”
“冬日里头就呆家里养着,不出门应酬,除夕的赐宴也没有进宫,原本只是风寒,不打紧的。”恭亲王笑道,“只是平日闲的慌,又没有入宫请安,心里有些担忧着罢了。”
“这有什么,皇额娘早就说过了,让额娘好生歇息。”荣寿公主摇摇头,“别的事情都不用理会,等到开春了身子养好了再进宫说话也不迟。”
“你额娘到底是没事,我却有些担心你。”恭亲王转头看了看左右,没有看到闲杂人等,景廉已经识趣的告辞,“我听说你现在都给太后代朱批了?”
“是。”荣寿公主点点头,看到恭亲王担忧的模样,开口解释,“阿玛别担心,我只是代为执笔而已,皇额娘说什么我记什么,绝对不会有别的私心放进去,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干系。”
“你阿玛在外头主持军机处的工作,你在里面当着内相,要知道当年咱们的这位太后也是从帮着文宗皇帝朱批开始,一步步上来的,这样一内一外,就怕被人诟病。”恭亲王摇摇头,“不是靠着什么没有私心而可以立足的。”
“我这里若是十分为难,坚辞也就罢了,皇额娘不会不准,只是阿玛这里。”荣寿担忧的看着恭亲王,“您这处于风口浪尖,我实在是担心的紧。”
“怎么?”恭亲王挑眉,“你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
“风言风语从未听过,女儿情爱都能听见。”
“那是。”恭亲王顿了顿话语,压低了声音,“是太后话里的意思?”
荣寿公主摇摇头,“太后,没有说什么过,阿玛你想想,若是太后有什么对阿玛您不满的话语,也定然不会在我耳边说什么。只是我心里担心,这些日子我虽然说是不干涉政事,但也知道这局势十分波谲云诡了。”
恭亲王默然,荣寿公主说的没错,最近的时局,除了外头诸国事务乱糟糟之外,国内是一丝一毫都没有闲着,自己身处中枢,原本应该要力挽狂澜,稳定军心之用,如何定策,自己也原本应该有个主见,可是这些事情,国内的这些事情,实在是烫手,谁也不敢接,谁也不敢表态,故此纷纷扰扰,无法定下来。
“我倒是也一直没问过你的意思,你常在太后跟前伺候。”恭亲王想了想,“也应该知道太后的意思,你觉得太后要办成这件事儿吗?还是只拿着做幌子,想在别的地方寻什么东西出来?”
荣寿公主摇摇头,“我看不出来,这件事都是七叔御前独对的,别人一概不知道说什么,但是我只知道一点,这事儿是以前英宗皇帝要办的事儿,算是遗愿,太后为了英宗皇帝,应该是要把这件事推行下去的。”
“可英宗皇帝到底是殡天了。”恭亲王冷漠地说道,“太后应该更多考虑还活着人的态度才是。”
“阿玛,你应该表个态。”荣寿公主离去之前说了最后一句,“起码要让人知道你的意思,无论如何,这样暧昧不明,可不太好,到时候容易两面不讨好。”
恭亲王若有所思,这会子宝鋆不在,也不知道找谁商量,心里不痛快,于是只闷头灌了几杯酒,头微微有些晕了,脸红红的,景廉这时候才出现,对着恭亲王说道,“这会子酒兴够了,不如叫御膳房烧碗俨俨的醒酒汤过来?”
恭亲王摇摇头,“这些洋酒,倒也还没有咱们的茅台剑南春厉害,无妨,我若是走了岂不是扫兴?”这时候舞会正热闹,“秋坪。”他喊着景廉的字,“今个这里横竖不是军机处的直房,咱们说些话,入得我耳,我听过就算——你说着八旗改革的事儿,该不该改?”
“王爷既然问了我也就如实说了。”景廉微微思索,直截了当地说道,“八旗的事儿,必须要改。”
“你也觉得八旗制度不利我大清?”
“制度暂且不谈,就谈这人言可畏。”景廉说道,“八旗之人不事生产是真的,可这倒也没有多少人,不过是二三百万人而已,咱们大清人口可有四万万!这两三百万人里面除去妇人还有多少丁壮?这些丁壮里面,旧年当差,当兵,读书减了一群人,本来有差事的,又减一点,这么扣一点,那里扣一点,总是还有这百多万的人,就这么点人养着,若是论仁宣时候,自然是不成,可如今洋务广开,税收银子海水一般的收上来,养活这么百多万人,说实话简简单单,可为什么我的意思还要改?就是这么一句话,人言可畏,不患寡患均,这么点银子别人看的眼红,拿到手却是不顶用,不如快刀斩乱麻,把一概都鞫了,省得将来有人拿着这个做筏子兴风作浪,有了这么借口,老百姓是不会听这些仁义道德或者是什么先辈荣誉留下来的东西的。”
“可这一概鞫免,只怕是动荡太多啊。”恭亲王摇摇头。
“你说的在理,这些年虽然叛乱的人少了许多,可市面上许多议论,虽然滑稽,但也不得不承认实在是能煽动人心。我再想想,若是能妥善的解决此事,我答应了也是无妨,先瞧一瞧老七的手段罢了。”
恭亲王见到众人玩的高兴,慈禧太后和爱德华却不知道去了那里,对着景廉说道:“你且在这里盯着,我出去散一散酒气,等会就回来。”
他从重华宫走了出来,亲随要跟上来,被他挥手喝退,他一个人信步朝着东边走去,重华宫是当年乾隆皇帝作为皇子时候居住的地方,已经是最北边靠近宫墙的位置了,再往北就没什么景致可以看,恭亲王想着昔日幼年居住在宫中时,时常在漱芳斋的大戏台边上玩耍,哪里有一颗极大的腊梅树,这个时候应该是开得最好的时候,趁着雪夜,不如去夜访,也是雅事。
他没提灯戴帷帽,袖着手,慢慢走到了漱芳斋里头,雪夜天,驻守此地的侍卫们都偷懒烤火去了,寂静无人,正合了恭亲王的意,这时候最是烦这些繁文缛节的,他踏步进了中庭,大雪积满了整个庭院,恭亲王有些醉了,没有找到曾经玩耍过的腊梅树,于是上了戏台的游廊偏殿的第二层,环视左右,积雪莹莹发亮,清冷的空气把恭亲王的鼻子一冲,原本萦绕身边的酒味四散,他居然闻到了轻幽的梅花香,低头四望,果然在大戏台下的西北角游廊下有一株被大雪掩盖下的腊梅树,正在慢慢吐露芬芳,恭亲王转身想要走下去近处赏玩一番,耳边突然传来了几下笑声。
那笑声豪迈,却又十分清越,显然是个女声,恭亲王转过身子,眯着眼看着楼下的中庭,戏台子对面的正殿,跑出来了一个石青色吉服的身影,耳边的钻石耳环就算在白雪黑夜之中也是熠熠发光,正是慈禧太后。
她似乎有些喝醉了,脸色通红,虽然恭亲王看不清她的表情,但一定知道她的心情很好,嘴角必然是微微上扬挂着笑意,慈禧太后踩着花盆底,却丝毫不见跌跌荡荡的样子,稳稳当当的跑到了戏台前,拿起了一把雪花,就朝着前面扔去,正殿里面也出来了一个男子,恭亲王见到这个人,原本惬意舒缓的身子顿时僵硬,那人一头红头发,蓝色的礼服,斜披着红色的绶带,正是远道而来的爱德华皇太子。
爱德华不甘示弱,从地上抓起了积雪,揉成一团朝着慈禧太后扔过去,慈禧一声尖叫,躲了开来,可旗头却有些歪了,她索性把固定的簪子连带旗头一起都拔了下来,丢在了地上,散落着长发,穿着花盆底和爱德华打起了雪仗。
恭亲王只是默默看着下面的两个人在不顾体统的玩闹,神色漠然,眉心却是微微抽动不已,慈禧太后把一个雪球丢在了爱德华的脸上,爱德华整个头都沾染上了雪花,像是一头北极熊,慈禧哈哈大笑,谁知道爱德华一个偷袭也把雪球打到了慈禧的肩膀上,到底是穿着花盆底,重心有些不稳,哎哟一声摔倒在了地上。
恭亲王悚然而惊,正欲下楼去扶人,却见爱德华一个箭步把慈禧太后扶了起来。
慈禧太后连忙喘了几口气,“哦谢谢艾迪。”
爱德华笑道,“我没想到您是这样的性格,我很难得有机会玩的这么开心了。”
“是啊,我也是。”慈禧太后点头,两个人在雪夜之中互相对视,看到的是彼此闪亮的眼睛,两个人沉默了,“艾迪,我们是好朋友吧?”
“当然,我们当然是好朋友。”
“那么我们再跳一支舞吧。”慈禧太后把自己的手搭上了爱德华的肩膀,“就像在伦敦的那次一样。”
“我再唱一首歌给你听。”
爱德华把手搂住了慈禧的腰肢,朝着左边滑了出去,积雪甚多,根本就不适宜跳华尔兹,但两个人踮着脚,慢慢踱步,太后的口中用英语唱出了那首经典的《友谊地久天长》:
“怎能忘记旧日朋友
心中能不怀想
旧日朋友岂能相忘
友谊地久天长
我们曾经终日游荡
在故乡的青山上
我们也曾历尽苦辛
到处奔波流浪
友谊万岁朋友友谊
万岁举杯痛饮
同声歌唱友谊地久天长
同声歌唱友谊地久天长”
两个人在慢慢的旋转慢慢的转动,大雪哗哗落下,慈禧太后的长发沾满了雪,两个人却是丝毫不顾,只是这样转着跳着,似乎能到天荒地老。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